資源簡介 內江市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一期末檢測題歷史本試卷共6頁,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班級用黑色墨跡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2.選擇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玫動,用橡皮擦千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用黑色墨跡簽字筆將答案直接答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4.考試結束后,監考人員將答題卡收回。一、選擇題:本大題16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19世紀80年代后期,一些商人主辦的洋務企業,如輪船招商局、機器織布局、電報局等,都先后進行了重大改組,企業領導權由封建官僚直接掌握,社會輿論一再抨擊這種“本集自商,而利散于官”的現象。這反映出洋務運動A.實質是探索國家出路B.目的是鞏固封建統治C.發展了中國資本主義D.偏離了其近代化初衷2.1912年1月19日,家住天津的汪榮寶在日記中記載“據說遜位詔書已經預備妥帖,三四日必當宣布”。1月22日,汪榮寶聽說“內閣擬就上諭兩道,一為遜國,一為宣戰,閣臣不自擅決,付諸皇族會議。但若采用乙種辦法,閣臣即一律辭職”。其主要關注A.中國歷史發展趨勢B.維護辛亥革命成果C.清帝即將下詔退位D.挽救國家民族危亡3.1928年,湘贛邊界工農兵政府頒布《井岡山土地法》,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第一部土地法誕生。這使“土地回老家,合理又合法,分了田和地,窮人笑哈哈,跟著毛委員,工農坐天下”歌謠成為了現實。據此可知中國共產黨A.掀起了國民大革命B.代表農民階級利益C.實現了戰略大轉移D.開辟了革命新道路4.1931-1945年,中國興起了“抗戰漫畫”的獨特運動。面對日軍侵略,漫畫家們投人抗日戰爭行列,組織漫畫隊出版抗戰刊物,以畫筆作武器創作了大量生動感人的作品,舉辦巡回展。右圖漫畫A.揭露了日寇侵略行徑B.宣傳了國共聯合抗戰C.鼓舞了人民抗戰信心看你橫行到幾時D.預示了抗日戰爭爆發1936年《中國日報》高一歷史試卷第1頁(共6頁)5.抗戰勝利前夕,中共七大和國民黨六大幾乎同時召開。毛澤東在七大上作《論聯合政府》的報告,提出廢止國民黨一黨專政,建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國民黨六大作出強烈反應,堅決拒絕中共建立聯合政府的建議。據此可知A.重慶談判的命運B.解放戰爭的結果C.西安事變的原因D.國民黨性質變化6.1956年9月,中共八大指出:“國內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而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彼?br/>為新時期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和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這反映了此時我國A.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務C.結束了半殖半封社會D.全面進入建設新時期7.1982年9月,鄧小平在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母版,也不是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再版,而是從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中闖出來的社會主義。其“特色”思想主要來源于A.領導人的政治智慧B.馬克思主義的指導C.立足國情實事求是D.真理與實際的結合8.考古發現,原始社會后期人們居住的房屋和墓葬隨葬品都有較大階級分化。在階級矛盾和部落戰爭的雙重作用下,出現了政府、軍隊和監獄等強制機關,國家開始形成,人類文明產生了。由于記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產生了。這一論述表明A.文字是文明產生標志之一B.世界文明的多元一體特征C.文明源于階級矛盾和戰爭D.唯物史觀表達的文明觀點9.夏炎德《歐美經濟史》:“歐洲中古時期,法蘭克王國在封建制度的奠立過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法蘭克人在羅馬帝國廢墟上建立了自己的王國,并隨著封建關系的鞏固,多數自由農民成為依附農民,封建制度得以確立。”其“關鍵”主要是A.封君封臣制度B.莊園農奴制度C.繼承羅馬帝國D.教會地位特殊10.右圖,展示了16-18世紀美洲大陸形成多元化的族群格局,表現出印第安人、歐洲白人、非洲黑人及其混血后代的共同生活,族群混合程度極高。這反映了燕血種人56%A,人類命運共同體B.走向整體的世界白種人28%L其他1%C.美洲的繁榮發達黑人5%印第安人10%D.商業中心的轉移11.18世紀,啟蒙思想使哲學家們重新思考情感的根本和影響;文學作品也閃耀著新的光芒,從盧梭的《茜茜公主》到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作者用細致的文筆展現了愛情的甜蜜、辛酸以及深刻的人性。這表明A.理性主義照亮了人心B.人文主義失去了價值C.歐美民主思想的產生D.信仰自由成為了主流高一歷史試卷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