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甘肅省武威市三中聯考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化學開學考試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甘肅省武威市三中聯考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化學開學考試試卷

資源簡介

甘肅省武威市三中聯考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化學開學考試試卷
1.(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下列關于塑化劑的性質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無色粘稠液體 B.熔點為﹣50℃
C.有慢性毒性 D.溶于多數有機溶劑
2.(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①氧氣用于氣焊 ②食鹽用作調味品 ③干冰用作制冷劑④小蘇打用于治胃酸 ⑤用稀硫酸除去鐵釘表面的鐵銹下列物質的用途利用了其化學性質的是
A.只有①⑤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⑤ D.只有①④⑤
3.(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圖中“●”和“○”分別表示兩種含有不同質子數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4.(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下表是某城市空氣質量每周公報的部分內容。下列情況對表中空氣質量指標不會產生影響的是(  )
項目 空氣污染指數 空氣質量級別 空氣質量描述
總懸浮顆粒 52 Ⅱ 良
二氧化硫 7
二氧化氮 24
A.焚燒垃圾 B.用煤和石油產品作燃料
C.太陽能的利用 D.汽車排放的尾氣
5.(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下列物質由一種氣體單質在氧氣里燃燒生成的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水 D.一氧化氮
6.(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食物較長時間露置在空氣中會變質, 這主要是由于空氣中含有(  )
A.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 D.稀有氣體
7.(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A.氧 B.硅 C.鋁 D.鐵
8.(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圖1幾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圖2是幾個微粒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圖1中X元素的原子核內質子數為16
B.圖2中c與d屬于不同種元素
C.圖2中表示鎂離子的結構示意圖是b
D.圖1中X元素與磷、氯元素它們原子的電子層數相同
9.(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關水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生活污水可直接向江河中排放
B.活性炭可以除去所有可溶性雜質
C.生活中可使用煮沸的方法將硬水軟化
D.農業上可隨意使用化肥和農藥
10.(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下列符號中,表示2個氫原子的是
A.2H B.H2 C.2H2 D.H2O2
11.(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已知下列變化:(1)鋼鐵生銹;(2)食物腐爛;(3)石蠟燃燒;(4)鐵鑄成鍋;(5)木材燃燒;(6)玻璃破裂;(7)咬碎食物;(8)消化食物;(9)車胎爆炸;(10)火藥爆炸;(11)食鹽溶于水;(12)加熱蔗糖變黑。其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化學變化的是   。
12.(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空氣屬于   ,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   。
13.(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空氣中主要是   氣和   氣,人吸入空氣再呼出氧氣變   ,二氧化碳變   ,水蒸氣變   。
14.(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工業上制取氧氣主要有下列步驟。
(1)從步驟②可以得出氮氣的沸點比氧氣的沸點   ;貯存在藍色鋼瓶里的“工業液氧”是   。
(2)工業上這種制取氧氣的方法屬于   ,因為   。
15.(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硫及其化合物在工業生產中有較廣泛的應用。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
(1)圖A中16表示的含義為   。
(2)圖B中x=   ,硫原子在化學變化中容易得到電子,形成   (用離子符號表示)。
16.(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用化學符號填空:
①一個氮分子   ;②兩個鐵原子   ;
③硫酸銅溶液中的金屬離子   ;④標出氧化鐵中鐵元素的化合價   ;
17.(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生活離不開水.凈化水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1)茶杯內的紗網,可將茶葉與茶水分離,便于飲用,該設計利用的化學原理是   。
(2)可用   來區分硬水和軟水。
(3)自來水廠用二氧化氯消毒殺菌,二氧化氯的化學式為   。
(4)井水中含有較多的鈣、鎂離子,為降低硬度,生活中可采用的方法是   。除去硬水中過多的   和Mg2+就可得到軟水。
18.(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氧氣是人類無法離開的物質,在不同的生活,生產環境中對氧氣濃度的要求不同,人類常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取氧氣。
(1)工業上一般采用甲路徑分離凈化后的液態空氣制取氧氣,該變化屬于   變化(填“物理”或“化學”)。
(2)實驗室通常采用丙、丁、戊三種路徑來制取氧氣:
①寫出裝置B中a儀器的名稱   。
②若用路徑丁制取氧氣,同時收集較純凈的氧氣,應選擇的制取裝置為   (填字母)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③若用路徑戊,選擇A為發生裝置,其中棉花的作用是   。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在上述五個路徑中最適合潛水艇中獲得氧氣的是   。
19.(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對比實驗”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請根據以下實驗回答問題。
(1)實驗一的實驗現象是   ,目的是驗證   。
(2)實驗二中,證明呼出的氣體比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多的操作是:向兩瓶中分別   。
(3)實驗三中,可觀察到   (填火焰的名稱)處的火柴炭化最明顯。
(4)實驗四集氣瓶中水的作用是   。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并注明物質的化學符號)   。
(5)實驗五中,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并注明物質的化學符號)   ,冷卻至室溫,活塞a停在刻度   (填數字)處。若測量結果小于1/5則可能的原因是(寫出1條原因即可)   。
20.(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已知一個碳原子的質量是1.993×10﹣26Kg,A原子的質量為2.657×10﹣26Kg,若A原子核內質子數等于中子數.根據上述條件回答下面問題;
(1)A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2)A原子是哪種元素的原子。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
【解析】【解答】A、物質的顏色狀態屬于物理性質,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B、物質的熔點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C、物質是否有毒性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所以屬于化學性質,該選項符合題意;
D、物質的溶解性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C。
【分析】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表現出來的性質是其化學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是其物理性質。
2.【答案】D
【知識點】酸的物理性質及用途;常用鹽的用途;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①氧氣用于氣焊,利用了氧氣支持燃燒,該性質屬于化學性質;
②食鹽用作調味品,利用的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
③干冰是固體二氧化碳,干冰易升華,升華過程吸熱,可以用作制冷劑,該性質屬于物理性質;
④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俗稱,碳酸氫鈉能和胃酸中的鹽酸反應,則能治胃酸,屬于化學性質;
⑤鐵銹的主要成分為氧化鐵,硫酸能和氧化鐵反應,則能除鐵銹,屬于化學性質。
故選D。
【分析】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表現出來的性質是其化學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是其物理性質。
3.【答案】B
【知識點】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純凈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該物質是由一種分子構成,屬于純凈物,不符合題意;
B、該物質是由兩種分子構成,所以屬于混合物,符合題意;
C、該物質是由一種分子構成,屬于純凈物,不符合題意;
D、該物質是由一種分子構成,屬于純凈物,不符合題意。
故選B。
【分析】物質可以分為純凈物和混合物,純凈物又可以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構成的物質;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4.【答案】C
【知識點】空氣的污染與防治
【解析】【解答】A、焚燒垃圾會產生固體顆粒物和有毒物質,故對環境產生影響,A不符合題意;
B、用煤和石油產品作燃料時,化石燃料中含有硫元素和氮元素,燃燒后會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引起酸雨,故對環境有影響,B不符合題意;
C、太陽能是一種沒有污染的自然能源,C符合題意;
D、汽車排放的尾氣中含有固體顆粒物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故對環境有影響,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焚燒垃圾會產生污染物解答
B根據煤和石油燃燒的產物解答
C根據太陽能屬于新能源解答
D根據汽車尾氣的成分解答
5.【答案】C
【知識點】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氫氣的化學性質與燃燒實驗
【解析】【解答】A、單質硫是固體,可以在氧氣中燃燒,所以錯誤;
B、單質碳是固體,可以在氧氣中燃燒,所以錯誤;
C、氫氣是氣體,可以在氧氣中燃燒,所以正確;
D、氮氣是氣體,但無法在氧氣中燃燒,所以錯誤。
故選C。
【分析】常見物質在氧氣中被點燃的現象:
(1)碳在氧氣中點燃后發出白光,產生的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2)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放出熱量,火星四濺,生成黑色固體;
(3)硫與氧氣反應會產生藍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熱量,并生成一種帶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4)磷在氧氣中燃燒會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并生成大量白煙。霧是小液滴擴散到空氣中形成的,煙是固體小顆粒擴散到空氣中形成的;磷在氧氣中燃燒會產生大量的煙,而不是霧。
6.【答案】A
【知識點】空氣的組成
【解析】【解答】A. 常溫下氧氣的化學性質較活潑,能和食物進行緩慢氧化反應而導致食物變質,故符合題意;
B. 氮氣在常溫下化學性質較穩定,常用作食物的保護氣,故不符合題意;
C. 二氧化碳不能使食物變質,故不符合題意;
D. 稀有氣體化學性質穩定,不能使食物變質,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食物變質,是因為食品中的細菌需要氧氣和水。
7.【答案】C
【知識點】地殼中元素的分布與含量
【解析】析:利用元素的分類,結合地殼中元素的含有情況進行判斷解決即可.
【解答】在地殼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是:氧硅鋁鐵,其中鋁鐵屬金屬元素,
故選C
【點評】此題是對地殼中元素含量的考查,只要能記住元素含量的排列順序即可順利解題
8.【答案】B
【知識點】離子或物質的共存問題;原子的有關數量計算;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根據元素周期可知,X元素的位置在15號元素和17號元素之間,所以X是16號元素;在原子原子序數=質子數,故圖1中X元素的原子核內質子數為16,不符合題意;
B、元素是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c、d質子數相同,所以屬于同種元素,符合題意;
C、因為質子數=原子序數,所以b屬于鎂元素,由于b中質子數不等于核外電子數,所以b表示為鎂離子,不符合題意;
D、圖1中X元素與磷、氯元素位于同一周期,故它們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相同,不符合題意。
故選B。
【分析】1.元素是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2.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電子數=核電荷數;在離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核電荷數;
3.質子數大于核外電子數,該微粒為陽離子;質子數小于核外電子數,該微粒為陰離子;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該微粒為原子。
4.原子的穩定結構:當原子的電子層數只有1時,最外層(即第一電子層)電子數為2的電子排布屬于穩定結構;當原子的電子層數大于1時,最外層電子數為8的電子排布屬于穩定結構;
在原子中:當電子層數大于1且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時,該原子易失去電子,使次外層成為最外層,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
當電子層數大于1時且最外層電子數大于4時,該原子易得到電子,使最外層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
9.【答案】C
【知識點】硬水與軟水;保護水資源
【解析】【解答】A、生活污水中含有污染物,直接向江河中排放會造成水體污染,說法錯誤;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色素、異味,但不能除去可溶性雜質,說法錯誤;
C、生活中可使用煮沸的方法將硬水軟化,說法正確;
D、農業上隨意使用農藥和化肥能夠造成環境污染,應適量使用,說法錯誤。
故選:C。
【分析】掌握常見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是解答該題的關鍵。常見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有:
(1)節約水電;
(2)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餐具,減少白色污染;
(3)綠色出行;
(4)做好垃圾分類;
(5)適量使用農藥化肥。
10.【答案】A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解答】A、2H表示2個氫原子,A正確;
B、H2 在微觀上表示表示氫分子,在宏觀上表示氫氣,B錯誤;
C、2H2表示2個氫分子,C錯誤;
D、H2O2在微觀上表示過氫分子,在宏觀上表示過氧化氫,D錯誤;
故填:A 。
【分析】微粒的表示方法:
(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
(2)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
(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數字。
(4)化學式中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為在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標在數字前面。
11.【答案】(4)(6)(7)(9)(11);(1)(2)(3)(5)(8)(10)(12)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
【解析】【解答】(1)鋼鐵生銹,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2)食物腐爛,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3)石蠟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4)鐵鑄成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5)木材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6)玻璃破裂,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7)咬碎食物,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8)消化食物,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9)車胎爆炸,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10)火藥爆炸,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11)食鹽溶于水,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12)加熱蔗糖變黑,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故屬于物理變化的是:(4)(6)(7)(9)(11)
化學變化的是(1)(2)(3)(5)(8)(10)(12)
【分析】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區別在于是否有新物質的產生,有新物質產生的變化是化學變化,反之則是物理變化。
12.【答案】混合物;21%
【知識點】空氣的組成;純凈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空氣由氧氣、氮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等多種物質組成,屬于混合物,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21%。故填:混合物;21%。
【分析】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為21%,氮氣為78%,其他成分是1%。
13.【答案】氮;氧;少;多;多
【知識點】空氣的組成;吸入空氣與呼出氣體的比較
【解析】【解答】空氣的主要成分為氧氣和氮氣,其中氮氣約占空氣體積的78%,氧氣約占21%;
呼吸過程中,氧氣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則呼出的氧氣變少,二氧化碳變多,水蒸氣變多。
【分析】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為21%,氮氣為78%,其他成分是1%。
呼吸作用是將氧氣轉化為二氧化碳,并為人體提供能量。
14.【答案】(1)低;混合物
(2)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
【知識點】氧氣的工業制法;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純凈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根據圖象,步驟②中氮氣先蒸發出來,而氧氣沒有蒸發出來,說明氮氣的沸點比氧氣的沸點低。貯存在藍色鋼瓶里的“工業液氧”中含有氧氣、稀有氣體等物質,屬于混合物。
(2)物理變化是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是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工業上這種制取氧氣的方法屬于物理變化,因為沒有新物質生成。
【分析】1.物質可以分為純凈物和混合物,純凈物又可以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構成的物質;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2.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區別在于是否有新物質的產生,有新物質產生的變化是化學變化,反之則是物理變化。
(1)根據圖象,步驟②中氮氣先蒸發出來,而氧氣沒有蒸發出來,說明氮氣的沸點比氧氣的沸點低。
貯存在藍色鋼瓶里的“工業液氧”中含有氧氣、稀有氣體等物質,屬于混合物。
(2)物理變化是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是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工業上這種制取氧氣的方法屬于物理變化,因為沒有新物質生成。
15.【答案】(1)硫的原子序數是16
(2)6;S2-
【知識點】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稱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故圖A中16表示的含義為:硫的原子序數是16;
(2)在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故16=2+8+x,x=6;
硫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6,大于4,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2個電子,從而帶上2個單位的負電荷,形成硫離子,表示為:S2-。
【分析】1.元素周期表單元格中,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的中文名稱;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
2.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電子數=核電荷數;在離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核電荷數;
3.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的該微粒為原子,質子數大于核外電子數的微粒為陽離子,質子數小于核外電子數的微粒為陰離子。
(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稱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故圖A中16表示的含義為:硫的原子序數是16;
(2)在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故16=2+8+x,x=6;
硫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6,大于4,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2個電子,從而帶上2個單位的負電荷,形成硫離子,表示為:S2-。
16.【答案】N2;2Fe;Cu2+;
【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合價規律和原則
【解析】【解答】①根據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因此一個氮分子表示為:N2;故答案為N2;
②根據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因此兩個鐵原子 表示為:2Fe;故答案為2Fe;
③硫酸銅溶液中的金屬離子為銅離子根據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因此銅離子表示為:Cu2+;故答案為Cu2+;
④根據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確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標出的元素的化合價,然后在其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后,因此氧化鐵中鐵元素的化合價表示為:;故答案為
【分析】微粒的表示方法:
(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
(2)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
(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數字。
(4)化學式中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為在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標在數字前面。

17.【答案】(1)過濾
(2)肥皂水
(3)ClO2
(4)加熱煮沸;Ca2+
【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硬水與軟水;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
【解析】【解答】(1)過濾能將固體和液體分離,則其原理為過濾。
(2)肥皂水可區分硬水和軟水,其中產生較多泡沫的為軟水,產生較少泡沫或較多浮渣的為硬水。
(3)根據化學式的讀法,二氧化氯的化學式為ClO2。
(4)煮沸能將水中的鈣、鎂化合物轉化為沉淀,則能得到軟水;
硬水中鈣離子、鎂離子較多,鈣離子符號為Ca2+。
【分析】1.過濾是將不溶于液體的固體物質與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
2. 軟水 是指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 硬水 則是指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區分軟水和硬水的常見方法是向二者中加入肥皂水,產生泡沫多的是軟水,反之是硬水。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煮沸。
(1)過濾能將固體和液體分離,則其原理為過濾。
(2)肥皂水可區分硬水和軟水,其中產生較多泡沫的為軟水,產生較少泡沫或較多浮渣的為硬水。
(3)根據化學式的讀法,二氧化氯的化學式為ClO2。
(4)煮沸能將水中的鈣、鎂化合物轉化為沉淀,則能得到軟水;
硬水中鈣離子、鎂離子較多,鈣離子符號為Ca2+。
18.【答案】(1)物理
(2)錐形瓶;B、C;;防止加熱時粉末狀物質進入導管,堵塞導管;
(3)乙
【知識點】氧氣的實驗室制法;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
【解析】【解答】(1)工業上一般采用甲路徑分離凈化后的液態空氣制取氧氣,利用物質的沸點不同進行分離,此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所以該變化屬于物理變化;
(2)①裝置B中a儀器的名稱是錐形瓶
②若用路徑丁制取氧氣,即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該反應是固液常溫型,發生裝置可選擇B,氧氣密度比空氣大,氧氣不易溶于水,可選擇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氣較純凈,故收集較純凈的氧氣可選擇C排水法,故應選擇的制取裝置為BC;
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
③若用路徑戊,即高能酸鉀加熱制取氧氣,選擇A為發生裝置,其中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加熱時粉末狀物質進入導管,堵塞導管;
高錳酸鉀加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
(3)綜合分析五個路徑的反應物可知,乙是用過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該反應把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又轉化為氧氣,形成了在常溫下二氧化碳與氧氣相互轉化的循環,并且過氧化鈉是固體,便于攜帶,另一個生成物碳酸鈉無毒,所以最適合在潛水艇中獲得氧氣的途徑是乙。
【分析】1.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區別在于是否有新物質的產生,有新物質產生的變化是化學變化,反之則是物理變化。
2.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式一般有3種: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氯酸鉀在加熱及二氧化錳催化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生成氧氣和水;前兩種的發生裝置都是固體加熱型,后一種的發生裝置為固-液常溫型。
3.收集裝置的選擇:需收集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可以選用向上排空氣法;需收集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可以選用向下排空氣法;需收集的氣體不易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可以選用排水集氣法;相對于排水法,排空氣法收集到的氣體更干燥;相對于排空氣法,排水法收集到的氣體更純凈。
(1)工業上一般采用甲路徑分離凈化后的液態空氣制取氧氣,利用物質的沸點不同進行分離,此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所以該變化屬于物理變化;
(2)①裝置B中a儀器的名稱是錐形瓶
②若用路徑丁制取氧氣,即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該反應是固液常溫型,發生裝置可選擇B,氧氣密度比空氣大,氧氣不易溶于水,可選擇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氣較純凈,故收集較純凈的氧氣可選擇C排水法,故應選擇的制取裝置為BC;
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
③若用路徑戊,即高能酸鉀加熱制取氧氣,選擇A為發生裝置,其中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加熱時粉末狀物質進入導管,堵塞導管;
高錳酸鉀加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
(3)綜合分析五個路徑的反應物可知,乙是用過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該反應把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又轉化為氧氣,形成了在常溫下二氧化碳與氧氣相互轉化的循環,并且過氧化鈉是固體,便于攜帶,另一個生成物碳酸鈉無毒,所以最適合在潛水艇中獲得氧氣的途徑是乙。
19.【答案】(1)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餾水變紅;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2)滴加澄清石灰水
(3)外焰
(4)防止集氣瓶炸裂;
(5);8;沒有冷卻到室溫
【知識點】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吸入空氣與呼出氣體的比較
【解析】【解答】(1)分子是不斷運動的,氨氣分子運動到A燒杯中,使溶液顯堿性,變紅色,故填:A燒杯中溶液變紅色;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2)向兩瓶中分別滴加澄清石灰水,呼出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空氣不可以,證明呼出的氣體比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多,故填:滴加澄清石灰水。
(3)酒精燈外焰溫度高,火柴炭化最明顯,故填:外焰。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為防止高溫熔融物濺落,使集氣瓶炸裂,所以加少許水,故填:防止集氣瓶炸裂;。
(5)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約為五分之一,氧氣消耗后活塞停留在10-=8刻度處,若測量結果小于1/5則可能的原因是未冷卻到室溫再讀數,故填:;8;沒有冷卻到室溫。
【分析】1.分子每時每刻都在做無規則運動。
2.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既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燒;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原理為CO2+Ca(OH)2=CaCO3 +H2O,通常利用該性質檢測二氧化碳是否存在。
3.實驗過程中,紅磷與空氣中的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固體五氧化二磷,消耗量瓶中的氣體,瓶中的氣體減少,壓強減小,且低于瓶外的大氣壓,大氣壓將注射器中的水壓入集氣瓶中。因為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為21%,所以進入錐形瓶的水的體積約占錐形瓶的1/5。
使用紅磷燃燒消耗氧氣的方法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需注意以下幾點:1.裝置氣密性要好;2.紅磷要過量;3.紅磷燃燒完后要冷卻至室溫才能打開止水夾。
(1)分子是不斷運動的,氨氣分子運動到A燒杯中,使溶液顯堿性,變紅色,故填:A燒杯中溶液變紅色;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2)向兩瓶中分別滴加澄清石灰水,呼出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空氣不可以,證明呼出的氣體比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多,故填:滴加澄清石灰水。
(3)酒精燈外焰溫度高,火柴炭化最明顯,故填:外焰。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為防止高溫熔融物濺落,使集氣瓶炸裂,所以加少許水,故填:防止集氣瓶炸裂;。
(5)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約為五分之一,氧氣消耗后活塞停留在10-=8刻度處,若測量結果小于1/5則可能的原因是未冷卻到室溫再讀數,故填:;8;沒有冷卻到室溫。
20.【答案】(1)16
(2)氧元素
【知識點】原子的定義與構成;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
【解析】【解答】(1)A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2)根據A的質子數與中子數相等,則A的質子數是8即氧元素的原子
【分析】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1)A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2)根據A的質子數與中子數相等,則A的質子數是8即氧元素的原子
1 / 1甘肅省武威市三中聯考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化學開學考試試卷
1.(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下列關于塑化劑的性質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無色粘稠液體 B.熔點為﹣50℃
C.有慢性毒性 D.溶于多數有機溶劑
【答案】C
【知識點】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
【解析】【解答】A、物質的顏色狀態屬于物理性質,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B、物質的熔點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C、物質是否有毒性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所以屬于化學性質,該選項符合題意;
D、物質的溶解性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C。
【分析】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表現出來的性質是其化學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是其物理性質。
2.(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①氧氣用于氣焊 ②食鹽用作調味品 ③干冰用作制冷劑④小蘇打用于治胃酸 ⑤用稀硫酸除去鐵釘表面的鐵銹下列物質的用途利用了其化學性質的是
A.只有①⑤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⑤ D.只有①④⑤
【答案】D
【知識點】酸的物理性質及用途;常用鹽的用途;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①氧氣用于氣焊,利用了氧氣支持燃燒,該性質屬于化學性質;
②食鹽用作調味品,利用的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
③干冰是固體二氧化碳,干冰易升華,升華過程吸熱,可以用作制冷劑,該性質屬于物理性質;
④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俗稱,碳酸氫鈉能和胃酸中的鹽酸反應,則能治胃酸,屬于化學性質;
⑤鐵銹的主要成分為氧化鐵,硫酸能和氧化鐵反應,則能除鐵銹,屬于化學性質。
故選D。
【分析】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表現出來的性質是其化學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是其物理性質。
3.(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圖中“●”和“○”分別表示兩種含有不同質子數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答案】B
【知識點】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純凈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該物質是由一種分子構成,屬于純凈物,不符合題意;
B、該物質是由兩種分子構成,所以屬于混合物,符合題意;
C、該物質是由一種分子構成,屬于純凈物,不符合題意;
D、該物質是由一種分子構成,屬于純凈物,不符合題意。
故選B。
【分析】物質可以分為純凈物和混合物,純凈物又可以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構成的物質;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4.(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下表是某城市空氣質量每周公報的部分內容。下列情況對表中空氣質量指標不會產生影響的是(  )
項目 空氣污染指數 空氣質量級別 空氣質量描述
總懸浮顆粒 52 Ⅱ 良
二氧化硫 7
二氧化氮 24
A.焚燒垃圾 B.用煤和石油產品作燃料
C.太陽能的利用 D.汽車排放的尾氣
【答案】C
【知識點】空氣的污染與防治
【解析】【解答】A、焚燒垃圾會產生固體顆粒物和有毒物質,故對環境產生影響,A不符合題意;
B、用煤和石油產品作燃料時,化石燃料中含有硫元素和氮元素,燃燒后會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引起酸雨,故對環境有影響,B不符合題意;
C、太陽能是一種沒有污染的自然能源,C符合題意;
D、汽車排放的尾氣中含有固體顆粒物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故對環境有影響,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焚燒垃圾會產生污染物解答
B根據煤和石油燃燒的產物解答
C根據太陽能屬于新能源解答
D根據汽車尾氣的成分解答
5.(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下列物質由一種氣體單質在氧氣里燃燒生成的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水 D.一氧化氮
【答案】C
【知識點】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氫氣的化學性質與燃燒實驗
【解析】【解答】A、單質硫是固體,可以在氧氣中燃燒,所以錯誤;
B、單質碳是固體,可以在氧氣中燃燒,所以錯誤;
C、氫氣是氣體,可以在氧氣中燃燒,所以正確;
D、氮氣是氣體,但無法在氧氣中燃燒,所以錯誤。
故選C。
【分析】常見物質在氧氣中被點燃的現象:
(1)碳在氧氣中點燃后發出白光,產生的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2)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放出熱量,火星四濺,生成黑色固體;
(3)硫與氧氣反應會產生藍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熱量,并生成一種帶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4)磷在氧氣中燃燒會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并生成大量白煙。霧是小液滴擴散到空氣中形成的,煙是固體小顆粒擴散到空氣中形成的;磷在氧氣中燃燒會產生大量的煙,而不是霧。
6.(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食物較長時間露置在空氣中會變質, 這主要是由于空氣中含有(  )
A.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 D.稀有氣體
【答案】A
【知識點】空氣的組成
【解析】【解答】A. 常溫下氧氣的化學性質較活潑,能和食物進行緩慢氧化反應而導致食物變質,故符合題意;
B. 氮氣在常溫下化學性質較穩定,常用作食物的保護氣,故不符合題意;
C. 二氧化碳不能使食物變質,故不符合題意;
D. 稀有氣體化學性質穩定,不能使食物變質,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食物變質,是因為食品中的細菌需要氧氣和水。
7.(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A.氧 B.硅 C.鋁 D.鐵
【答案】C
【知識點】地殼中元素的分布與含量
【解析】析:利用元素的分類,結合地殼中元素的含有情況進行判斷解決即可.
【解答】在地殼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是:氧硅鋁鐵,其中鋁鐵屬金屬元素,
故選C
【點評】此題是對地殼中元素含量的考查,只要能記住元素含量的排列順序即可順利解題
8.(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圖1幾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圖2是幾個微粒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圖1中X元素的原子核內質子數為16
B.圖2中c與d屬于不同種元素
C.圖2中表示鎂離子的結構示意圖是b
D.圖1中X元素與磷、氯元素它們原子的電子層數相同
【答案】B
【知識點】離子或物質的共存問題;原子的有關數量計算;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根據元素周期可知,X元素的位置在15號元素和17號元素之間,所以X是16號元素;在原子原子序數=質子數,故圖1中X元素的原子核內質子數為16,不符合題意;
B、元素是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c、d質子數相同,所以屬于同種元素,符合題意;
C、因為質子數=原子序數,所以b屬于鎂元素,由于b中質子數不等于核外電子數,所以b表示為鎂離子,不符合題意;
D、圖1中X元素與磷、氯元素位于同一周期,故它們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相同,不符合題意。
故選B。
【分析】1.元素是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2.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電子數=核電荷數;在離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核電荷數;
3.質子數大于核外電子數,該微粒為陽離子;質子數小于核外電子數,該微粒為陰離子;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該微粒為原子。
4.原子的穩定結構:當原子的電子層數只有1時,最外層(即第一電子層)電子數為2的電子排布屬于穩定結構;當原子的電子層數大于1時,最外層電子數為8的電子排布屬于穩定結構;
在原子中:當電子層數大于1且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時,該原子易失去電子,使次外層成為最外層,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
當電子層數大于1時且最外層電子數大于4時,該原子易得到電子,使最外層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
9.(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關水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生活污水可直接向江河中排放
B.活性炭可以除去所有可溶性雜質
C.生活中可使用煮沸的方法將硬水軟化
D.農業上可隨意使用化肥和農藥
【答案】C
【知識點】硬水與軟水;保護水資源
【解析】【解答】A、生活污水中含有污染物,直接向江河中排放會造成水體污染,說法錯誤;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色素、異味,但不能除去可溶性雜質,說法錯誤;
C、生活中可使用煮沸的方法將硬水軟化,說法正確;
D、農業上隨意使用農藥和化肥能夠造成環境污染,應適量使用,說法錯誤。
故選:C。
【分析】掌握常見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是解答該題的關鍵。常見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有:
(1)節約水電;
(2)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餐具,減少白色污染;
(3)綠色出行;
(4)做好垃圾分類;
(5)適量使用農藥化肥。
10.(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下列符號中,表示2個氫原子的是
A.2H B.H2 C.2H2 D.H2O2
【答案】A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解答】A、2H表示2個氫原子,A正確;
B、H2 在微觀上表示表示氫分子,在宏觀上表示氫氣,B錯誤;
C、2H2表示2個氫分子,C錯誤;
D、H2O2在微觀上表示過氫分子,在宏觀上表示過氧化氫,D錯誤;
故填:A 。
【分析】微粒的表示方法:
(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
(2)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
(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數字。
(4)化學式中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為在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標在數字前面。
11.(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已知下列變化:(1)鋼鐵生銹;(2)食物腐爛;(3)石蠟燃燒;(4)鐵鑄成鍋;(5)木材燃燒;(6)玻璃破裂;(7)咬碎食物;(8)消化食物;(9)車胎爆炸;(10)火藥爆炸;(11)食鹽溶于水;(12)加熱蔗糖變黑。其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化學變化的是   。
【答案】(4)(6)(7)(9)(11);(1)(2)(3)(5)(8)(10)(12)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
【解析】【解答】(1)鋼鐵生銹,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2)食物腐爛,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3)石蠟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4)鐵鑄成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5)木材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6)玻璃破裂,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7)咬碎食物,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8)消化食物,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9)車胎爆炸,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10)火藥爆炸,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11)食鹽溶于水,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12)加熱蔗糖變黑,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故屬于物理變化的是:(4)(6)(7)(9)(11)
化學變化的是(1)(2)(3)(5)(8)(10)(12)
【分析】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區別在于是否有新物質的產生,有新物質產生的變化是化學變化,反之則是物理變化。
12.(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空氣屬于   ,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   。
【答案】混合物;21%
【知識點】空氣的組成;純凈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空氣由氧氣、氮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等多種物質組成,屬于混合物,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21%。故填:混合物;21%。
【分析】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為21%,氮氣為78%,其他成分是1%。
13.(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空氣中主要是   氣和   氣,人吸入空氣再呼出氧氣變   ,二氧化碳變   ,水蒸氣變   。
【答案】氮;氧;少;多;多
【知識點】空氣的組成;吸入空氣與呼出氣體的比較
【解析】【解答】空氣的主要成分為氧氣和氮氣,其中氮氣約占空氣體積的78%,氧氣約占21%;
呼吸過程中,氧氣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則呼出的氧氣變少,二氧化碳變多,水蒸氣變多。
【分析】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為21%,氮氣為78%,其他成分是1%。
呼吸作用是將氧氣轉化為二氧化碳,并為人體提供能量。
14.(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工業上制取氧氣主要有下列步驟。
(1)從步驟②可以得出氮氣的沸點比氧氣的沸點   ;貯存在藍色鋼瓶里的“工業液氧”是   。
(2)工業上這種制取氧氣的方法屬于   ,因為   。
【答案】(1)低;混合物
(2)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
【知識點】氧氣的工業制法;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純凈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根據圖象,步驟②中氮氣先蒸發出來,而氧氣沒有蒸發出來,說明氮氣的沸點比氧氣的沸點低。貯存在藍色鋼瓶里的“工業液氧”中含有氧氣、稀有氣體等物質,屬于混合物。
(2)物理變化是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是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工業上這種制取氧氣的方法屬于物理變化,因為沒有新物質生成。
【分析】1.物質可以分為純凈物和混合物,純凈物又可以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構成的物質;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2.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區別在于是否有新物質的產生,有新物質產生的變化是化學變化,反之則是物理變化。
(1)根據圖象,步驟②中氮氣先蒸發出來,而氧氣沒有蒸發出來,說明氮氣的沸點比氧氣的沸點低。
貯存在藍色鋼瓶里的“工業液氧”中含有氧氣、稀有氣體等物質,屬于混合物。
(2)物理變化是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是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工業上這種制取氧氣的方法屬于物理變化,因為沒有新物質生成。
15.(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硫及其化合物在工業生產中有較廣泛的應用。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
(1)圖A中16表示的含義為   。
(2)圖B中x=   ,硫原子在化學變化中容易得到電子,形成   (用離子符號表示)。
【答案】(1)硫的原子序數是16
(2)6;S2-
【知識點】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稱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故圖A中16表示的含義為:硫的原子序數是16;
(2)在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故16=2+8+x,x=6;
硫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6,大于4,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2個電子,從而帶上2個單位的負電荷,形成硫離子,表示為:S2-。
【分析】1.元素周期表單元格中,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的中文名稱;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
2.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電子數=核電荷數;在離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核電荷數;
3.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的該微粒為原子,質子數大于核外電子數的微粒為陽離子,質子數小于核外電子數的微粒為陰離子。
(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稱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故圖A中16表示的含義為:硫的原子序數是16;
(2)在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故16=2+8+x,x=6;
硫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6,大于4,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2個電子,從而帶上2個單位的負電荷,形成硫離子,表示為:S2-。
16.(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用化學符號填空:
①一個氮分子   ;②兩個鐵原子   ;
③硫酸銅溶液中的金屬離子   ;④標出氧化鐵中鐵元素的化合價   ;
【答案】N2;2Fe;Cu2+;
【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合價規律和原則
【解析】【解答】①根據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因此一個氮分子表示為:N2;故答案為N2;
②根據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因此兩個鐵原子 表示為:2Fe;故答案為2Fe;
③硫酸銅溶液中的金屬離子為銅離子根據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因此銅離子表示為:Cu2+;故答案為Cu2+;
④根據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確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標出的元素的化合價,然后在其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后,因此氧化鐵中鐵元素的化合價表示為:;故答案為
【分析】微粒的表示方法:
(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
(2)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
(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數字。
(4)化學式中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為在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標在數字前面。

17.(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生活離不開水.凈化水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1)茶杯內的紗網,可將茶葉與茶水分離,便于飲用,該設計利用的化學原理是   。
(2)可用   來區分硬水和軟水。
(3)自來水廠用二氧化氯消毒殺菌,二氧化氯的化學式為   。
(4)井水中含有較多的鈣、鎂離子,為降低硬度,生活中可采用的方法是   。除去硬水中過多的   和Mg2+就可得到軟水。
【答案】(1)過濾
(2)肥皂水
(3)ClO2
(4)加熱煮沸;Ca2+
【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硬水與軟水;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
【解析】【解答】(1)過濾能將固體和液體分離,則其原理為過濾。
(2)肥皂水可區分硬水和軟水,其中產生較多泡沫的為軟水,產生較少泡沫或較多浮渣的為硬水。
(3)根據化學式的讀法,二氧化氯的化學式為ClO2。
(4)煮沸能將水中的鈣、鎂化合物轉化為沉淀,則能得到軟水;
硬水中鈣離子、鎂離子較多,鈣離子符號為Ca2+。
【分析】1.過濾是將不溶于液體的固體物質與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
2. 軟水 是指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 硬水 則是指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區分軟水和硬水的常見方法是向二者中加入肥皂水,產生泡沫多的是軟水,反之是硬水。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煮沸。
(1)過濾能將固體和液體分離,則其原理為過濾。
(2)肥皂水可區分硬水和軟水,其中產生較多泡沫的為軟水,產生較少泡沫或較多浮渣的為硬水。
(3)根據化學式的讀法,二氧化氯的化學式為ClO2。
(4)煮沸能將水中的鈣、鎂化合物轉化為沉淀,則能得到軟水;
硬水中鈣離子、鎂離子較多,鈣離子符號為Ca2+。
18.(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氧氣是人類無法離開的物質,在不同的生活,生產環境中對氧氣濃度的要求不同,人類常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取氧氣。
(1)工業上一般采用甲路徑分離凈化后的液態空氣制取氧氣,該變化屬于   變化(填“物理”或“化學”)。
(2)實驗室通常采用丙、丁、戊三種路徑來制取氧氣:
①寫出裝置B中a儀器的名稱   。
②若用路徑丁制取氧氣,同時收集較純凈的氧氣,應選擇的制取裝置為   (填字母)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③若用路徑戊,選擇A為發生裝置,其中棉花的作用是   。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在上述五個路徑中最適合潛水艇中獲得氧氣的是   。
【答案】(1)物理
(2)錐形瓶;B、C;;防止加熱時粉末狀物質進入導管,堵塞導管;
(3)乙
【知識點】氧氣的實驗室制法;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
【解析】【解答】(1)工業上一般采用甲路徑分離凈化后的液態空氣制取氧氣,利用物質的沸點不同進行分離,此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所以該變化屬于物理變化;
(2)①裝置B中a儀器的名稱是錐形瓶
②若用路徑丁制取氧氣,即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該反應是固液常溫型,發生裝置可選擇B,氧氣密度比空氣大,氧氣不易溶于水,可選擇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氣較純凈,故收集較純凈的氧氣可選擇C排水法,故應選擇的制取裝置為BC;
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
③若用路徑戊,即高能酸鉀加熱制取氧氣,選擇A為發生裝置,其中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加熱時粉末狀物質進入導管,堵塞導管;
高錳酸鉀加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
(3)綜合分析五個路徑的反應物可知,乙是用過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該反應把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又轉化為氧氣,形成了在常溫下二氧化碳與氧氣相互轉化的循環,并且過氧化鈉是固體,便于攜帶,另一個生成物碳酸鈉無毒,所以最適合在潛水艇中獲得氧氣的途徑是乙。
【分析】1.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區別在于是否有新物質的產生,有新物質產生的變化是化學變化,反之則是物理變化。
2.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式一般有3種: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氯酸鉀在加熱及二氧化錳催化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生成氧氣和水;前兩種的發生裝置都是固體加熱型,后一種的發生裝置為固-液常溫型。
3.收集裝置的選擇:需收集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可以選用向上排空氣法;需收集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可以選用向下排空氣法;需收集的氣體不易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可以選用排水集氣法;相對于排水法,排空氣法收集到的氣體更干燥;相對于排空氣法,排水法收集到的氣體更純凈。
(1)工業上一般采用甲路徑分離凈化后的液態空氣制取氧氣,利用物質的沸點不同進行分離,此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所以該變化屬于物理變化;
(2)①裝置B中a儀器的名稱是錐形瓶
②若用路徑丁制取氧氣,即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該反應是固液常溫型,發生裝置可選擇B,氧氣密度比空氣大,氧氣不易溶于水,可選擇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氣較純凈,故收集較純凈的氧氣可選擇C排水法,故應選擇的制取裝置為BC;
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
③若用路徑戊,即高能酸鉀加熱制取氧氣,選擇A為發生裝置,其中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加熱時粉末狀物質進入導管,堵塞導管;
高錳酸鉀加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
(3)綜合分析五個路徑的反應物可知,乙是用過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該反應把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又轉化為氧氣,形成了在常溫下二氧化碳與氧氣相互轉化的循環,并且過氧化鈉是固體,便于攜帶,另一個生成物碳酸鈉無毒,所以最適合在潛水艇中獲得氧氣的途徑是乙。
19.(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對比實驗”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請根據以下實驗回答問題。
(1)實驗一的實驗現象是   ,目的是驗證   。
(2)實驗二中,證明呼出的氣體比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多的操作是:向兩瓶中分別   。
(3)實驗三中,可觀察到   (填火焰的名稱)處的火柴炭化最明顯。
(4)實驗四集氣瓶中水的作用是   。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并注明物質的化學符號)   。
(5)實驗五中,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并注明物質的化學符號)   ,冷卻至室溫,活塞a停在刻度   (填數字)處。若測量結果小于1/5則可能的原因是(寫出1條原因即可)   。
【答案】(1)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餾水變紅;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2)滴加澄清石灰水
(3)外焰
(4)防止集氣瓶炸裂;
(5);8;沒有冷卻到室溫
【知識點】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吸入空氣與呼出氣體的比較
【解析】【解答】(1)分子是不斷運動的,氨氣分子運動到A燒杯中,使溶液顯堿性,變紅色,故填:A燒杯中溶液變紅色;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2)向兩瓶中分別滴加澄清石灰水,呼出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空氣不可以,證明呼出的氣體比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多,故填:滴加澄清石灰水。
(3)酒精燈外焰溫度高,火柴炭化最明顯,故填:外焰。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為防止高溫熔融物濺落,使集氣瓶炸裂,所以加少許水,故填:防止集氣瓶炸裂;。
(5)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約為五分之一,氧氣消耗后活塞停留在10-=8刻度處,若測量結果小于1/5則可能的原因是未冷卻到室溫再讀數,故填:;8;沒有冷卻到室溫。
【分析】1.分子每時每刻都在做無規則運動。
2.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既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燒;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原理為CO2+Ca(OH)2=CaCO3 +H2O,通常利用該性質檢測二氧化碳是否存在。
3.實驗過程中,紅磷與空氣中的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固體五氧化二磷,消耗量瓶中的氣體,瓶中的氣體減少,壓強減小,且低于瓶外的大氣壓,大氣壓將注射器中的水壓入集氣瓶中。因為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為21%,所以進入錐形瓶的水的體積約占錐形瓶的1/5。
使用紅磷燃燒消耗氧氣的方法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需注意以下幾點:1.裝置氣密性要好;2.紅磷要過量;3.紅磷燃燒完后要冷卻至室溫才能打開止水夾。
(1)分子是不斷運動的,氨氣分子運動到A燒杯中,使溶液顯堿性,變紅色,故填:A燒杯中溶液變紅色;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2)向兩瓶中分別滴加澄清石灰水,呼出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空氣不可以,證明呼出的氣體比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多,故填:滴加澄清石灰水。
(3)酒精燈外焰溫度高,火柴炭化最明顯,故填:外焰。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為防止高溫熔融物濺落,使集氣瓶炸裂,所以加少許水,故填:防止集氣瓶炸裂;。
(5)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約為五分之一,氧氣消耗后活塞停留在10-=8刻度處,若測量結果小于1/5則可能的原因是未冷卻到室溫再讀數,故填:;8;沒有冷卻到室溫。
20.(2024九上·武威開學考)已知一個碳原子的質量是1.993×10﹣26Kg,A原子的質量為2.657×10﹣26Kg,若A原子核內質子數等于中子數.根據上述條件回答下面問題;
(1)A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2)A原子是哪種元素的原子。
【答案】(1)16
(2)氧元素
【知識點】原子的定義與構成;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
【解析】【解答】(1)A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2)根據A的質子數與中子數相等,則A的質子數是8即氧元素的原子
【分析】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1)A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2)根據A的質子數與中子數相等,則A的質子數是8即氧元素的原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奎县| 公安县| 西贡区| 平遥县| 仙游县| 嘉兴市| 嘉定区| 西城区| 南涧| 达孜县| 左贡县| 博白县| 七台河市| 廊坊市| 开江县| 廊坊市| 栖霞市| 普兰县| 南京市| 渭源县| 武城县| 昌吉市| 松原市| 光泽县| 广昌县| 汉川市| 营山县| 沙雅县| 丹棱县| 黔西县| 晴隆县| 东安县| 浮梁县| 古交市| 峨眉山市| 文登市| 湘潭市| 紫阳县| 怀安县| 肥乡县| 原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