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上海市等級考化學試題【網絡回憶版】1.(2025·上海市)已知反應1的反應2的反應3的反應4的物質環氧丙烷(1)計算出_______。A. B. 613.2 C. 395.2 D.(2)隨溫度T的變化趨勢________。(3)中電負性最大的是________。A.C B.H C.O(4)分了中鍵的數目為_______。A. 7 B. 12 C. 13 D. 14已知:環氧丙烷生成會發生副反應選擇性=轉化生成A的環氧丙烷/消耗環氧丙烷M(環氧丙烷) ρ(環氧丙烷)容器容積的高壓反應釜反應后體積縮小為,選擇性為95%,反應。(5)求環氧丙烷的化學反應速率________(精確到小數點后2位)(6)下列哪種操作可以使得活化分子的百分數變大_______。A. 升高溫度 B. 增大濃度 C. 壓縮容器 D. 充入惰性氣體(7)碳酸丙烯酯相同時間內隨溫度變化如圖所示,請解釋產率隨溫度先升后下降的原因________。(8)達到平衡的判據_______。A. v正=v逆 B. 體系總質量不變C. 氣體體積不再變化 D. 混合氣體密度(可能是摩爾質量)不變(9)制備還有一種光氣法,用。請從綠色化學的角度解釋,寫出3點與光氣-二醇法相比,法合成的優勢________。2.(2025·上海市)(以下題目中的圖片根據回憶所得信息結合文獻資料重新整合所得,僅供參考)(1)鎢作燈絲與_______性質有關(不定項)。A.延展性 B導電性 C.高熔點 D.高密度(2)鎢有金屬光澤的原因________ (從微觀角度解釋)。(3)原子在晶胞中的_______位置。A. 頂點 B. 棱上 C. 面上 D. 體心(4)鎢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A. 第五周期第ⅡB族 B. 第五周期第ⅣB族 C. 第六周期第ⅡB族 D. 第六周期第ⅥB族(5)根據價層電子對斥理論,的價層電子對數是________。(6)圖晶胞號O原子,若晶胞僅含1個完整四面體,組成該四面體的O編號是________。表格(各種礦石密度)。(7)給出晶胞參數,求并說明“重石頭”俗名依據________。(有V和M?)電解制備是光電陶瓷材料已知(8)寫出電解的陽極方程式________。(9)為獲取高純產物,制備時需要不斷通入的原因________。3.(2025·上海市)(以下題目中的流程根據回憶所得信息結合文獻資料重新整合所得,僅供參考)已知:(1)A中含氧官能團的結構簡式為: 。(2)反應1的作用是: 。(3)反應2為 (反應類型)。(4)D中有_______個手性碳原子。A.1 B.2 C.3 D.4(5)生成E的同時會生成其同分異構體H,H的結構簡式為: 。(6)關于化合物E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A.碳的雜化方式有和兩種 B.能與茚三酮反應C.能與反應產生 D.能形成分子間氫鍵(7)F的同分異構體I水解后生成J、K,寫出一種符合條件的I即可 。i.J是有3個碳原子的α-氨基酸ii.K遇溶液溶液能顯色iii.由核磁共振氫譜分析,K的苯環上有2種氫,個數比為(8)反應的反應條件是: 。(9)以和為原料,合成(無機試劑任選) 。4.(2025·上海市)工業從低品位鍺礦中提取精鍺,使用分步升溫的方法:(1)驗證礦石中的鍺元素可使用的方法為________。A.原子發射光譜法 B.紅外光譜法 C.X射線衍射(2)既能和強酸反應,也能與強堿反應,由此推測是________氧化物。已知礦中含有、煤焦油、等雜質,相關物質的熔、沸點如下表所示:煤焦油熔點 升華沸點(3)使用分段升溫的原因是________。(4)下圖為在不同溫度下,使用不同濃度的真空還原時,元素的萃出率,圖可知真空還原采用的最佳溫度及濃度為_______。A. ,2.5% B. ,5.0% C. ,2.5% D. ,2.5%(5)真空還原階段用除,產物還有等生成,寫出該階段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采用滴定法測定樣品中元素含量的方法如下:(以下實驗過程根據回憶所得信息結合文獻資料重新整合所得,僅供參考)準確稱取含鍺礦石粉末,置于圓底燒瓶中。加入濃鹽酸和溶液,加熱至微沸(溶解)冷卻后,加入,攪拌至溶液變為無色。將溶液轉移至錐形瓶,用稀鹽酸沖洗燒瓶并入錐形瓶中。加入磷酸,冷卻溶液至以下(冰水浴),用橡膠塞密封錐形瓶。向錐形瓶中加入淀粉溶液作為指示劑。用標準溶液滴定至滴定終點。記錄消耗的體積為。(還原)(主反應)(終點反應)(6)裝置a名稱為_______。A. 錐形瓶 B. 恒壓滴液漏斗 C. 球形冷凝管 D. 滴定管(7)滴定終點時,顏色由________變為________,半分鐘不褪色。(8)滴定時為什么要用橡膠塞塞緊錐形瓶________?(真空還原)(9)已知,求樣品(固體)中元素的質量分數【純度】________(用c、V、m表示)。(10)滴定結果純度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A. 未用標準溶液潤洗滴定管B. 未用將樣品從冷凝管中洗入錐形瓶(儀器a)C. 滴定結束后,在滴定管尖嘴處出現氣泡D. 在常溫下滴定(未保持在以下滴定)5.(2025·上海市)鐵紅是顏料,什么什么自古以來使用很多的……(題干缺失)。(1)赭紅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A. B. C. D.(2)飽和氯化鐵溶液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A.常溫顯中性 B.加鐵粉變紅褐色C.遇沸水后得到膠體 D.加氨水有白色沉淀(3)有關鐵原子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不定項)A.有4個不同能級的電子 B.有5個未成對電子C.占據15個原子軌道 D.有26種能量不同的電子(4)加熱試管中固體至紅熱,則_______。(不定項)A.移開酒精燈后固體保持紅熱 B.S只做還原劑C.主要產生的氣體附產物為 D.最終得到黑色的(5)內界為 ,配體有 種(6),加水稀釋至體積為原來的2倍,則 。A.增大 B.不變 C.減小并用濃度商Q與平衡常數K的大小關系解釋原因 。(7)已知,求的分布系數 。x 1 2 3 4K 30.2 134.9 97.72 1.02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 A(2) 信息缺失(3) C(4) C(5) 信息缺失(6) A(7) 信息缺失(8) A(9) 不使用有毒氣體光氣;不產生氯化氫;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變廢為寶。【知識點】蓋斯定律及其應用;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的綜合應用;有機化學反應的綜合應用【解析】【解答】(1)、信息缺失。(2)、信息缺失。(3)、電負性是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的能力 ,電負性越大,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越強。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核電荷數增加,原子對電子的吸引增強,電負性逐漸增大,O 和 C 同屬第二周期,O 在 C 右側,故 O的電負性 > C 的電負性;H 位于第一周期,電負性小于第二周期的 C,故C的電負性 > H 的電負性。綜上,電負性順序為:O > C > H。故答案為:C(4)、單鍵都是鍵,雙鍵中含1個鍵和1個鍵,由圖易得結構中雙鍵:僅 C=O,貢獻 1 個 σ 鍵。單鍵:通過結構計數,環內碳碳、碳氧,甲基連接及碳氫鍵總和,總共包括 C-C、C-O、C-H,共 12 個。總數為:1 + 12 = 13,則 1mol分子中鍵的數目為13。故答案為:C(5)信息缺失。(6)、A、升高溫度,分子能量升高,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大,A正確;B、增大濃度,增大活化分子數,活化分子百分數不變,B錯誤;C、壓縮容器,即增大壓強,針對有氣體的反應,增大單位體積活化分子數,活化分子百分數不變 ,C錯誤;D、充入惰性氣體,若體積不變,濃度不變,活化分子百分數不變,D錯誤;故答案為:A(7)、活化分子百分數是指:活化分子數 / 總分子數A、升高溫度,分子能量升高,更多分子達到活化能,活化分子數增加,總分子數不變因此活化分子百分數變大,A正確;B、增大CO2濃度,活化分子數目在增加的同時,總分子數也同比例增加,因此活化分子百分數不變,B錯誤;C、壓縮容器,壓縮容器會增加壓力,從而提高反應物濃度,但溫度不變,分子的能量分布不受影響,因此活化分子的百分數不變,C錯誤;D、在恒定體積下充入惰性氣體,會增加總壓力,但反應物的分壓和濃度通常不變,因為惰性氣體不參與反應。即使濃度變化,溫度不變時,分子的能量分布也不變,因此活化分子的百分數不變,D錯誤;故答案為:A(8)、信息缺失。(9)、①不使用有毒氣體光氣:CO2法不使用光氣(劇毒氣體,易導致安全事故),操作過程更安全。光氣-二醇法涉及光氣的存儲和反應,風險較高,需嚴格防護;而CO2法以CO2為原料,無毒無害,減少工人健康隱患。②不產生氯化氫:CO2法利用溫室氣體CO2作為原料,實現碳捕獲和利用,有助于降低碳排放;同時,不產生有害副產物(如光氣法中的鹽酸)。光氣-二醇法則生成HCl等腐蝕性廢物,需額外處理,增加環境負擔。③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變廢為寶:CO2法以CO2(工業廢氣或廉價資源)為主要原料,成本較低,且反應條件溫和,能耗少;產品可設計為可生物降解的脂肪族聚碳酸酯,應用更廣。光氣-二醇法依賴石油衍生物(光氣),原料成本高,且光氣制備復雜。【分析】電負性大小比較規律:隨著原子序號的遞增,元素的電負性呈現周期性變化;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元素電負性遞增,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電負性遞減。對副族而言,同族元素的電負性也大體呈現這種變化趨勢。因此,電負性大的元素集中在元素周期表的右上角,電負性小的元素集中在左下角;電負性越大的非金屬元素越活躍,電負性越小的金屬元素越活潑。氟的電負性最大,是最容易參與反應的非金屬;電負性最小的元素銫是最活潑的金屬。對某一反應來說,在一定溫度下,活化分子在反應物分子中所占的百分數是一定的。因此,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的數目,是和單位體積內反應物分子的總數成正比,也就是和反應物的濃度成正比。顯然,當反應物的濃度增大時,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的數目也相應地增多,這樣也就增加了單位時間內有效碰撞的次數,因此反應速率加快。另外,如果升高反應溫度,則分子運動加快,從而增加了單位時間內分子間的碰撞次數;更重要的是由于一些分子獲得了能量,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數,因而加快了反應速率。2.【答案】(1) B,C(2) 金屬晶體中有自由電子,所以當可見光照射到金屬晶體表面時,晶體中的自由電子可以吸收光能而呈現能量較高的狀態。但是這種狀態不穩定,電子躍遷回到低能量狀態時會將吸收的各種波長的光輻射出來,使得金屬不透明并具有金屬光澤(3) B,C(4) D(5) 4(6) 5、6、7、8(7);CaWO4的密度較大(8)(9) 減少CO2,避免生成CaCO3【知識點】金屬晶體的基本堆積模型;電解池工作原理及應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結構與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元素周期表的結構及其應用【解析】【解答】(1)、A、延展性體現在鎢可以被拉制成細絲,在制造過程中有一定作用,但它不是鎢被選作燈絲的直接或主要原因。純鎢的延展性較差,室溫下較脆,通常需要加熱才能加工,因此該性質在燈絲應用中不是核心因素,A錯誤;B、鎢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允許電流通過燈絲時產生熱量和光,B正確;C、鎢的熔點極高(約3422℃),使其在高溫下工作時不熔化,這是選擇鎢作為燈絲的關鍵原因,C正確;D、鎢作燈絲與其密度無關,D錯誤。故答案為:BC;(2)、鎢有金屬光澤的原因是:金屬晶體中有自由電子,所以當可見光照射到金屬晶體表面時,晶體中的自由電子可以吸收光能而呈現能量較高的狀態。但是這種狀態不穩定,電子躍遷回到低能量狀態時會將吸收的各種波長的光輻射出來,使得金屬不透明并具有金屬光澤;故答案為:金屬晶體中有自由電子,所以當可見光照射到金屬晶體表面時,晶體中的自由電子可以吸收光能而呈現能量較高的狀態。但是這種狀態不穩定,電子躍遷回到低能量狀態時會將吸收的各種波長的光輻射出來,使得金屬不透明并具有金屬光澤;(3)、觀察 Ca 的連接方式,Ca 原子連接上下層結構,對應棱上 ,縱向延伸,同時連接同層兩側結構,對應面上 ,橫向分布,故同時符合 棱上(B) 和 面上(C) 的位置特征,故答案為:BC;(4)、鎢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其原子序數和電子排布決定。鎢的原子序數為74,電子排布為[Xe] 4f 4 5d4 6s2,據此分析最高主量子數為6,來自6s和5d軌道,因此鎢位于第六周期,價電子排布為5d46s2,價電子總數為6。鎢屬于d區元素,d區元素的族號等于價電子總數。因此,鎢位于第VIB族;(5)、,故答案為4;(6)、四面體是由1個W原子和4個O原子構成的,其中W原子位于四面體的中心,4個O原子位于四面體的4個頂點。從圖1-8中可以看到晶胞的結構,當W原子與5、6、7、8號O原子相鄰時,能組成一個四面體,故答案為:5、6、7、8;(7)、晶胞參數通常指的是晶胞的邊長和角度。假設圖中標注的邊長為a,角度為,,其中Z是晶胞中化學式單位的數量,M是化學式單位的摩爾質量,a是晶胞的體積,NA是阿伏加德羅常數;“重石頭”是CaWO4的俗名,因為CaWO4的密度較大,所以被稱為“重石頭”;故答案為;CaWO4的密度較大;(8)、在電解制備CaWO4的過程中,陽極材料為鎢(W),電解液為Ca(OH)2/NaOH堿性溶液。陽極發生氧化反應,鎢(W)被氧化為鎢酸根離子(WO42-),鎢的氧化態從0升至+6,失去6個電子;在堿性條件下,OH-參與反應,生成WO42-和水,生成的WO42-與溶液中的Ca2+結合形成CaWO4沉淀,故答案為:;(9)、空氣中含有CO2,CO2溶解于堿性電解液(含OH-)中會反應:CO2+2OH-→CO32-+H2O。生成的CO32-與溶液中的Ca2+結合形成CaCO3沉淀:Ca2++CO32-=CaCO3↓,對比二者的Ksp的數值,,雖然CaWO4的溶度積更小,但CaCO3的溶度積較大,在CO2存在下仍可能生成CaCO3沉淀,與CaWO4共沉淀或形成雜質,降低產物純度,因此通入N2可創建惰性氣氛,排除空氣(特別是CO2),防止上述副反應,從而獲得高純CaWO4,故答案為:減少CO2,避免生成CaCO3;【分析】明確晶胞位置定義:頂點:晶胞的 8 個角落;棱上:12 條棱的中間位置;面上:6 個面的中心區域;體心:晶胞內部中心。W絲除了有導電性以外,還具有很高的熔點,,與電源正極相連的是電解池的陽極,與電源負極相連的是電解池的陰極,陽極失電子,陰極得電子;電解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1)寫出溶液中存在的離子(2)比較放電順序(3)寫出電極反應,推測其他產物;書寫時要注意:①陰極不管是什么材料,電極本身都不反應,一定是溶液(或熔融電解質)中陽離子放電 ②陽極材料若是金屬電極(Au、Pt除外),溶液中的陰離子不反應,電極金屬失電子被氧化 ③電解水溶液時,K+~Al3+不可能在陰極放電,即不可能用電解水溶液的方法得到K、Ca、Na、Mg、Al等金屬單質 ④電解水溶液時,Pb2+、Sn2+、Fe2+、Zn2+濃度較大時在H+之前放電。3.【答案】(1)、(2)保護氨基,防止被氧化(3)氧化反應(4)B(5)(6)C;D(7)(J為,K為)(8),加熱(9)。【知識點】“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學等方面的應用;有機物中的官能團;有機物的合成;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同分異構現象和同分異構體【解析】【解答】(1)、由結構可知,A中含氧官能團的結構簡式為:、;(2)、反應1中氨基被反應,在后續反應5中又被轉化為氨基,其作用為:保護氨基,防止被氧化;(3)、由分析,B中羥基被氧化為羰基,為氧化反應;(4)、手性碳原子是連有四個不同基團的碳原子;中含有2個手性碳原子,故選B;(5)、生成E為羥基的消去反應,同時會生成其同分異構體H,則為羥基消去,在臨近氮原子的碳上形成碳碳雙鍵,得到H的結構簡式為:;(6)、A、苯環碳、羰基碳為雜化,飽和碳為sp3雜化,錯誤;B、茚三酮反應是一種化學反應,是指在加熱條件及弱酸環境下,氨基酸或肽與茚三酮作用生成有特殊顏色的化合物及相應的醛和二氧化碳的反應。由E結構可知其不能與茚三酮反應,錯誤;C、分子中含羧基,能與反應產生,正確;D、當氫原子連接在電負性大且原子半徑小的原子(例如氟、氧、氮)上時,可以形成氫鍵;分子中含有N、羧基,則能形成分子間氫鍵,正確;故答案為:CD;(7)、F出苯環外,含有5個碳、1個氮、2個氧、3個不飽和度,F的同分異構體I水解后生成J、K,i.J是有3個碳原子的α-氨基酸,則為J為,且K除苯環外含2個碳、1個氧、2個不飽和度;ii.K遇溶液溶液能顯色,含有酚羥基,iii.由核磁共振氫譜分析,K的苯環上有2種氫,個數比為,則結構對稱,K為;故I可以為;(8)、反應為苯環和碳碳雙鍵與氫氣催化加成的反應,反應條件是:,加熱;(9)、和甲醛發生已知反應生成,羥基發生消去反應生成,再發生加聚反應生成產物,故流程為:。【分析】A→B合成路線中,官能團變化為A中氨基(-NH-)與芐氧羰基(PhCH2OCO-)結合,形成氨基甲酸芐酯結構(-NHCOOCH2Ph)。據此可判斷反應類型為氨基的酰化反應,利用此反應可以實現對芐氧羰基保護;B→C中,利用CrO3/H2SO4作為強氧化劑,選擇性氧化B中的仲醇(-CHOH-)為酮羰基(-CO-),屬于典型氧化反應;C→D中,根據題干下方給出的已知條件,參照“羰基+R-MgBr+水解→叔醇的格氏試劑反應機制可知,C中酮羰基(-CO-)與Ph-MgBr(格氏試劑)發生加成反應,生成鎂氧中間體;再經過H+/H2O條件下水解,得到叔醇(-C(OH)Ph-),生成產物D;D→E中,CF3COOH表面此反應處于強酸性條件,D中叔醇(-C(OH)Ph-)發生消去反應,叔碳正離子穩定,脫水生成碳碳雙鍵,形成吡咯環上的不飽和結構(-C=CH-),生成產物E;E→含-NH-產物中,脫去芐氧羰基保護基(-COOCH2Ph),恢復為氨基(-NH-),可以推測為酸性水解或催化氫解,去除保護基;最后一步,催化加氫還原,苯環在催化劑(如Pd/C)作用下,加成氫氣生成最終產物。(1)由結構,A中含氧官能團的結構簡式為:、;(2)反應1中氨基被反應,在后續反應5中又被轉化為氨基,其作用為:保護氨基,防止被氧化;(3)由分析,B中羥基被氧化為羰基,為氧化反應;(4)手性碳原子是連有四個不同基團的碳原子;中含有2個手性碳原子,故選B;(5)生成E為羥基的消去反應,同時會生成其同分異構體H,則為羥基消去,在臨近氮原子的碳上形成碳碳雙鍵,得到H的結構簡式為:;(6)A.苯環碳、羰基碳為雜化,飽和碳為sp3雜化,錯誤;B.茚三酮反應是一種化學反應,是指在加熱條件及弱酸環境下,氨基酸或肽與茚三酮作用生成有特殊顏色的化合物及相應的醛和二氧化碳的反應。由E結構可知其不能與茚三酮反應,錯誤;C.分子中含羧基,能與反應產生,正確;D.當氫原子連接在電負性大且原子半徑小的原子(例如氟、氧、氮)上時,可以形成氫鍵;分子中含有N、羧基,則能形成分子間氫鍵,正確;故選CD;(7)F出苯環外,含有5個碳、1個氮、2個氧、3個不飽和度,F的同分異構體I水解后生成J、K,i.J是有3個碳原子的α-氨基酸,則為J為,且K除苯環外含2個碳、1個氧、2個不飽和度;ii.K遇溶液溶液能顯色,含有酚羥基,iii.由核磁共振氫譜分析,K的苯環上有2種氫,個數比為,則結構對稱,K為;故I可以為;(8)反應為苯環和碳碳雙鍵與氫氣催化加成的反應,反應條件是:,加熱;(9)和甲醛發生已知反應生成,羥基發生消去反應生成,再發生加聚反應生成產物,故流程為:。4.【答案】(1) A(2) 兩性(3) ①在焙燒可除去礦石中的、煤焦油、等雜質,將元素氧化為;②真空還原階段,升溫到,升華蒸出(4) C(5)(6) C(7) 無色 淺藍色(8) 實驗蓋緊塞子防止被氧化【隔絕氧氣,避免被氧化為(否則導致滴定結果偏低)】(9)(10) A,D【知識點】原子核外電子的躍遷及應用;實驗裝置綜合;中和滴定;制備實驗方案的設計【解析】【解答】(1)、A、原子發射光譜法是利用原子或離子在一定條件下受激而發射的特征譜線來研究物質的化學成分及含量,每種元素都有其獨特的原子發射光譜,可用于確定物質中所含元素種類,所以能用于驗證礦石中的鍺元素,A正確;B、紅外光譜法主要用于測定有機化合物中官能團的種類和結構,通過分析分子對紅外光的吸收情況來確定分子結構,不適用于檢測元素種類,不能用于驗證鍺元素,B錯誤;C、X射線衍射主要用于研究晶體的結構,通過分析X射線在晶體中的衍射圖案來確定晶體的晶格參數、晶型等信息,不是用于檢測元素種類的方法,不能驗證礦石中的鍺元素,C錯誤;故答案為:A(2)、既能和酸又能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屬于兩性氧化物;既能和強酸反應,也能與強堿反應,由此推測是兩性氧化物;(3)、在低品位鍺礦中含有H2O、煤焦油、AS2O3等雜質,不同物質的熔沸點不同。分段升溫可以利用各物質熔沸點的差異,在不同溫度階段使相應的雜質以合適的狀態(氣態、液態等)分離出去。先升溫到較低溫度,可使沸點較低的H2O和煤焦油汽化分離;繼續升溫,可使AS2O3在其沸點附近汽化分離,而GeO2等目標物質在相應溫度下仍保持固態或其他合適狀態,不被過早分離,從而實現雜質與目標物質的有效分離,提高鍺的提取純度和效率。①在焙燒可除去礦石中的、煤焦油、等雜質,將元素氧化為;②真空還原階段,升溫到,升華蒸出;使用分段升溫,可以除去雜質,能得到較純的;(4)、由圖,,使用2.5%的真空還原時,元素的萃出率幾乎為100%,此時能節約能源和原料;(5)、真空還原階段用除,產物還有、、等生成,反應中Ge化合價由+4變為+2、P化合價由+1變為+5,結合電子守恒,該階段的化學方程式:;(6)、儀器a為球形冷凝管,在實驗中起到使蒸汽冷卻回流的作用,故選C;(7)、根據已知,碘酸根離子和Ge2+反應生成碘離子,當Ge2+反應完,碘酸根就會和生成的I-反應得到碘單質遇溶液中淀粉變藍,則實驗滴定終點時,顏色由無色變為淺藍色,半分鐘不褪色。(8)、空氣中氧氣具有氧化性,實驗蓋緊塞子防止被氧化(或絕氧氣,避免被氧化為,否則導致滴定結果偏低),從而產生滴定誤差;(9)、由題干反應結合Ge元素守恒,存在,則樣品(固體)中元素的質量分數;(10)、A、未用標準溶液潤洗滴定管,導致標準液濃度偏低,用量增大,使得測得結果偏大;B、未用將樣品從冷凝管中洗入錐形瓶(儀器a),導致Ge元素損失,使得測得結果偏低;C、滴定結束后,在滴定管尖嘴處出現氣泡,導致標準液用量讀數減小,使得測得結果偏小;D、在常溫下滴定(未保持在以下滴定),可能被標準液氧化,使得標準液用量增大,測得結果偏大;故答案為:AD。【分析】低品位鍺礦通過在600~700℃的溫度下氧化焙燒,將低品位鍺礦中低價態 Ge(如 GeS2、鍺硅酸鹽等)氧化為 GeO2,此時Ge 從低價升高到+4 價,轉化為易處理的氧化物,同時在焙燒時揮發或氧化為氣體,據此除去硫、碳等雜質;接著在1000~1200℃的溫度下真空還原,NaH2PO2·H2O(次磷酸鈉) 作為還原劑,在高溫下分解產生強還原性PH3氣體,PH3還原GeO2生成GeO蒸氣,真空環境能降低GeO沸點,使其以蒸氣形式高效分離,同時副產物NaPO3(偏磷酸鈉)以熔渣形式排出;最后通過多步反應把GeO 還原成 Ge,同時粗鍺經多步反應提純為高純鍺,多步設計確保鍺的純度和回收率。滴定實驗的步驟是:滴定前的準備:滴定管;查漏→洗滌→潤洗→裝液→調液面→記錄;錐形瓶:注液體→記體積→加指示劑;滴定:眼睛注視錐形瓶溶液顏色變化;終點判斷:記錄數據;數據處理:通過數據進行計算;5.【答案】(1)D(2)C(3)C(4)A(5);2(6)A;所有離子濃度變為原來,,平衡逆移(7)0.805【知識點】原子核外電子排布;配合物的成鍵情況;化學平衡常數;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解析】【解答】(1)A、三硫化二鐵:呈黑色或灰黑色(如硫鐵礦),非紅色,A錯誤;B、四氧化三鐵:呈黑色(如磁鐵礦),具有磁性,B錯誤;C、硫化亞鐵:呈黑褐色,常見于隕硫鐵,C錯誤;D、三氧化二鐵:赤鐵礦的紅色源于 Fe3+的電子躍遷,是赭紅的顯色成分,赭紅作為顏料廣泛應用于古代壁畫、巖畫(如敦煌壁畫)和油畫,其紅色穩定性歸因于 Fe2O3的化學惰性,D正確。故答案為:D(2)A、氯化鐵是強酸弱堿鹽且在水溶液中Fe3+水解,溶液顯酸性,Fe3++3H2O Fe(OH)3↓+3H+,A錯誤;B、加鐵粉發生還原反應,生成淺綠色Fe2+:2 Fe3++Fe=3 Fe2+溶液由黃褐色變為淺綠色(Fe2+顏色),無紅褐色,B錯誤;C、飽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水解形成氫氧化鐵膠體:FeCl3+3 H2O=Fe(OH)3(膠體)+3 HCl,可以觀察到溶液變為紅褐色透明膠體,可以用丁達爾效應來驗證,C正確;D、加氨水生成紅褐色絮狀沉淀(Fe(OH)3),非白色:Fe3++3 NH3 H2O=Fe(OH)3↓+3 NH4+,D錯誤;故答案為:C(3)A、"能級"在此指主量子數n的能級。根據鐵原子的電子排布為:1s22s22p63s23p64s23d6可以推斷出,鐵的電子占據能級為:1s、2s、2p、3s、3p、3d、4s,共7個不同能級,A錯誤;B、鐵原子基態未成對電子主要在3d亞層,3d6有5個軌道,根據洪特規則有6個電子以高自旋狀態排布,即4個未成對的單電子和1個成電子,4s2全滿,無未成對電子,因此,未成對電子總數為4個,B錯誤;C、原子軌道數量由亞層決定,其中s:1個、p:3個、d:5個軌道,因此根據鐵原子的電子排布可以推斷出總軌道數:1+1+3+1+3+1+5=151+1+3+1+3+1+5=15,C正確;D、電子能量由量子數n和ll決定,同一亞層內電子能量相同,稱之為簡并軌道,鐵原子有7個不同亞層(能級):1s、2s、2p、3s、3p、4s、3d,每個亞層內電子能量相同(如2p6的6個電子能量相同)。因此,電子只有7種不同能量,而不是26種,D錯誤;故答案為:C;(4)A、鐵與硫的反應是放熱反應,一旦反應加熱至紅熱,釋放的熱量足以維持反應進行,移開酒精燈后固體繼續紅熱,直至反應完成或反應物耗盡,A正確;B、在反應中:鐵(Fe)從0價升至+2價,被氧化,作還原劑,硫(S)從0價降至-2價,被還原,作氧化劑,B錯誤;C、鐵與硫的反應是固相直接化合,主要產物為固態FeS,不產生氣體。SO3是硫氧化物,但實驗中無氧氣參與,且硫粉加熱可能升華產生硫蒸氣,并非SO3,C錯誤;D、實際產物為硫化亞鐵,化學式是FeS,呈黑色。Fe2S3(三硫化二鐵)不穩定,在常壓下不存或迅速分解,不是該反應的產物,D錯誤;故答案為:A(5)、根據配合物 的結構可以看出:內界指配離子部分,即中心金屬離子與配體形成的復雜離子,其中鐵為 +3價,配離子帶 +2個 電荷,故內界為:[Fe(SCN)(H2O)5]2+,配體是配位到中心金屬離子上的分子或離子,SCN-是單齒配體(通常以氮原子配位),H2O 是單齒中性配體,共有兩種配體類型,其中 SCN- 一個,H2O 五個,配位數為 6。故配體有:SCN-(硫氰酸根)和 H2O(水)(6)、根據題干可知平衡式為:,體積加倍,各物質濃度變為原濃度的1/2,平衡常數為:,設原濃度分別為a,b,c,則此時的濃度商為:,當X>1時候,可以判斷Q>K,故答案為:A,所有離子濃度變為原來,,平衡逆移;(7)、、、、,=。【分析】能層是指電子在原子中所處的不同能量層次,通常用主量子數n表示,如K、L、M層等;能級是在同一能層內,由于電子所處空間狀態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能量級別。每個能層下的能級具有不同的能量,但同一能級下的不同軌道具有相同的能量(稱為簡并軌道)。配合物的組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中心離子:通常是金屬離子,如Fe3+、Cu2+等,負責形成配合物的核心;配位體:與中心離子結合的分子或離子,能夠提供孤電子對,形成配位鍵;配位原子:配位體中提供孤電子對的原子,常見的有氮(N)、氧(O)、硫(S)等;配位數:與中心離子成鍵的配位原子總數,受中心離子性質的影響;內外界組成:配合物可分為內界(中心離子和配位體)和外界(其他離子或分子)。濃度商q和平衡常數k之間的關系如下:濃度商q是指在任意時刻,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或分壓)之比,反映了反應體系偏離平衡狀態的程度;平衡常數k是在特定溫度下,反應達到平衡時,生成物濃度的化學計量數次冪的乘積與反應物濃度的化學計量數次冪的乘積之比,是一個常數。當q < k時,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當q > k時,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當q = k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1)、、均為黑色,赭紅的主要成分是,故選D;(2)A.飽和氯化鐵溶液中鐵離子水解使得溶液顯酸性,A錯誤;B.鐵和鐵離子生成亞鐵離子,溶液變為淺綠色,B錯誤;C.制取紅褐色膠體應該向煮沸的蒸餾水中滴加飽和氯化鐵溶液至溶液變紅褐色,C正確;D.加氨水生成紅褐色氫氧化鐵沉淀,D錯誤;故選C。(3)鐵為26號元素原子,基態Fe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63s23p63d64s2;A.有7個不同能級的電子,錯誤;B.有4個未成對電子,錯誤;C.占據15個原子軌道,正確;D.同一能級能量相同,有7種能量不同的電子,錯誤;故選C;(4)A.鐵和硫反應為放熱反應,移開酒精燈后固體保持紅熱,正確;B.反應生成FeS,S化合價降低,做氧化劑,錯誤;C.主要產生的氣體附產物為二氧化硫,而非,錯誤;D.最終得到黑色的FeS,錯誤;故選A;(5)內界為,配體有SCN2-、H2O兩種(6)所有離子濃度變為原來,,平衡逆移,使得溶液中鐵離子的物質的量增大,故選A;(7)、、、,=。1 / 12025年上海市等級考化學試題【網絡回憶版】1.(2025·上海市)已知反應1的反應2的反應3的反應4的物質環氧丙烷(1)計算出_______。A. B. 613.2 C. 395.2 D.(2)隨溫度T的變化趨勢________。(3)中電負性最大的是________。A.C B.H C.O(4)分了中鍵的數目為_______。A. 7 B. 12 C. 13 D. 14已知:環氧丙烷生成會發生副反應選擇性=轉化生成A的環氧丙烷/消耗環氧丙烷M(環氧丙烷) ρ(環氧丙烷)容器容積的高壓反應釜反應后體積縮小為,選擇性為95%,反應。(5)求環氧丙烷的化學反應速率________(精確到小數點后2位)(6)下列哪種操作可以使得活化分子的百分數變大_______。A. 升高溫度 B. 增大濃度 C. 壓縮容器 D. 充入惰性氣體(7)碳酸丙烯酯相同時間內隨溫度變化如圖所示,請解釋產率隨溫度先升后下降的原因________。(8)達到平衡的判據_______。A. v正=v逆 B. 體系總質量不變C. 氣體體積不再變化 D. 混合氣體密度(可能是摩爾質量)不變(9)制備還有一種光氣法,用。請從綠色化學的角度解釋,寫出3點與光氣-二醇法相比,法合成的優勢________。【答案】(1) A(2) 信息缺失(3) C(4) C(5) 信息缺失(6) A(7) 信息缺失(8) A(9) 不使用有毒氣體光氣;不產生氯化氫;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變廢為寶。【知識點】蓋斯定律及其應用;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的綜合應用;有機化學反應的綜合應用【解析】【解答】(1)、信息缺失。(2)、信息缺失。(3)、電負性是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的能力 ,電負性越大,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越強。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核電荷數增加,原子對電子的吸引增強,電負性逐漸增大,O 和 C 同屬第二周期,O 在 C 右側,故 O的電負性 > C 的電負性;H 位于第一周期,電負性小于第二周期的 C,故C的電負性 > H 的電負性。綜上,電負性順序為:O > C > H。故答案為:C(4)、單鍵都是鍵,雙鍵中含1個鍵和1個鍵,由圖易得結構中雙鍵:僅 C=O,貢獻 1 個 σ 鍵。單鍵:通過結構計數,環內碳碳、碳氧,甲基連接及碳氫鍵總和,總共包括 C-C、C-O、C-H,共 12 個。總數為:1 + 12 = 13,則 1mol分子中鍵的數目為13。故答案為:C(5)信息缺失。(6)、A、升高溫度,分子能量升高,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大,A正確;B、增大濃度,增大活化分子數,活化分子百分數不變,B錯誤;C、壓縮容器,即增大壓強,針對有氣體的反應,增大單位體積活化分子數,活化分子百分數不變 ,C錯誤;D、充入惰性氣體,若體積不變,濃度不變,活化分子百分數不變,D錯誤;故答案為:A(7)、活化分子百分數是指:活化分子數 / 總分子數A、升高溫度,分子能量升高,更多分子達到活化能,活化分子數增加,總分子數不變因此活化分子百分數變大,A正確;B、增大CO2濃度,活化分子數目在增加的同時,總分子數也同比例增加,因此活化分子百分數不變,B錯誤;C、壓縮容器,壓縮容器會增加壓力,從而提高反應物濃度,但溫度不變,分子的能量分布不受影響,因此活化分子的百分數不變,C錯誤;D、在恒定體積下充入惰性氣體,會增加總壓力,但反應物的分壓和濃度通常不變,因為惰性氣體不參與反應。即使濃度變化,溫度不變時,分子的能量分布也不變,因此活化分子的百分數不變,D錯誤;故答案為:A(8)、信息缺失。(9)、①不使用有毒氣體光氣:CO2法不使用光氣(劇毒氣體,易導致安全事故),操作過程更安全。光氣-二醇法涉及光氣的存儲和反應,風險較高,需嚴格防護;而CO2法以CO2為原料,無毒無害,減少工人健康隱患。②不產生氯化氫:CO2法利用溫室氣體CO2作為原料,實現碳捕獲和利用,有助于降低碳排放;同時,不產生有害副產物(如光氣法中的鹽酸)。光氣-二醇法則生成HCl等腐蝕性廢物,需額外處理,增加環境負擔。③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變廢為寶:CO2法以CO2(工業廢氣或廉價資源)為主要原料,成本較低,且反應條件溫和,能耗少;產品可設計為可生物降解的脂肪族聚碳酸酯,應用更廣。光氣-二醇法依賴石油衍生物(光氣),原料成本高,且光氣制備復雜。【分析】電負性大小比較規律:隨著原子序號的遞增,元素的電負性呈現周期性變化;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元素電負性遞增,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電負性遞減。對副族而言,同族元素的電負性也大體呈現這種變化趨勢。因此,電負性大的元素集中在元素周期表的右上角,電負性小的元素集中在左下角;電負性越大的非金屬元素越活躍,電負性越小的金屬元素越活潑。氟的電負性最大,是最容易參與反應的非金屬;電負性最小的元素銫是最活潑的金屬。對某一反應來說,在一定溫度下,活化分子在反應物分子中所占的百分數是一定的。因此,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的數目,是和單位體積內反應物分子的總數成正比,也就是和反應物的濃度成正比。顯然,當反應物的濃度增大時,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的數目也相應地增多,這樣也就增加了單位時間內有效碰撞的次數,因此反應速率加快。另外,如果升高反應溫度,則分子運動加快,從而增加了單位時間內分子間的碰撞次數;更重要的是由于一些分子獲得了能量,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數,因而加快了反應速率。2.(2025·上海市)(以下題目中的圖片根據回憶所得信息結合文獻資料重新整合所得,僅供參考)(1)鎢作燈絲與_______性質有關(不定項)。A.延展性 B導電性 C.高熔點 D.高密度(2)鎢有金屬光澤的原因________ (從微觀角度解釋)。(3)原子在晶胞中的_______位置。A. 頂點 B. 棱上 C. 面上 D. 體心(4)鎢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A. 第五周期第ⅡB族 B. 第五周期第ⅣB族 C. 第六周期第ⅡB族 D. 第六周期第ⅥB族(5)根據價層電子對斥理論,的價層電子對數是________。(6)圖晶胞號O原子,若晶胞僅含1個完整四面體,組成該四面體的O編號是________。表格(各種礦石密度)。(7)給出晶胞參數,求并說明“重石頭”俗名依據________。(有V和M?)電解制備是光電陶瓷材料已知(8)寫出電解的陽極方程式________。(9)為獲取高純產物,制備時需要不斷通入的原因________。【答案】(1) B,C(2) 金屬晶體中有自由電子,所以當可見光照射到金屬晶體表面時,晶體中的自由電子可以吸收光能而呈現能量較高的狀態。但是這種狀態不穩定,電子躍遷回到低能量狀態時會將吸收的各種波長的光輻射出來,使得金屬不透明并具有金屬光澤(3) B,C(4) D(5) 4(6) 5、6、7、8(7);CaWO4的密度較大(8)(9) 減少CO2,避免生成CaCO3【知識點】金屬晶體的基本堆積模型;電解池工作原理及應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結構與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元素周期表的結構及其應用【解析】【解答】(1)、A、延展性體現在鎢可以被拉制成細絲,在制造過程中有一定作用,但它不是鎢被選作燈絲的直接或主要原因。純鎢的延展性較差,室溫下較脆,通常需要加熱才能加工,因此該性質在燈絲應用中不是核心因素,A錯誤;B、鎢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允許電流通過燈絲時產生熱量和光,B正確;C、鎢的熔點極高(約3422℃),使其在高溫下工作時不熔化,這是選擇鎢作為燈絲的關鍵原因,C正確;D、鎢作燈絲與其密度無關,D錯誤。故答案為:BC;(2)、鎢有金屬光澤的原因是:金屬晶體中有自由電子,所以當可見光照射到金屬晶體表面時,晶體中的自由電子可以吸收光能而呈現能量較高的狀態。但是這種狀態不穩定,電子躍遷回到低能量狀態時會將吸收的各種波長的光輻射出來,使得金屬不透明并具有金屬光澤;故答案為:金屬晶體中有自由電子,所以當可見光照射到金屬晶體表面時,晶體中的自由電子可以吸收光能而呈現能量較高的狀態。但是這種狀態不穩定,電子躍遷回到低能量狀態時會將吸收的各種波長的光輻射出來,使得金屬不透明并具有金屬光澤;(3)、觀察 Ca 的連接方式,Ca 原子連接上下層結構,對應棱上 ,縱向延伸,同時連接同層兩側結構,對應面上 ,橫向分布,故同時符合 棱上(B) 和 面上(C) 的位置特征,故答案為:BC;(4)、鎢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其原子序數和電子排布決定。鎢的原子序數為74,電子排布為[Xe] 4f 4 5d4 6s2,據此分析最高主量子數為6,來自6s和5d軌道,因此鎢位于第六周期,價電子排布為5d46s2,價電子總數為6。鎢屬于d區元素,d區元素的族號等于價電子總數。因此,鎢位于第VIB族;(5)、,故答案為4;(6)、四面體是由1個W原子和4個O原子構成的,其中W原子位于四面體的中心,4個O原子位于四面體的4個頂點。從圖1-8中可以看到晶胞的結構,當W原子與5、6、7、8號O原子相鄰時,能組成一個四面體,故答案為:5、6、7、8;(7)、晶胞參數通常指的是晶胞的邊長和角度。假設圖中標注的邊長為a,角度為,,其中Z是晶胞中化學式單位的數量,M是化學式單位的摩爾質量,a是晶胞的體積,NA是阿伏加德羅常數;“重石頭”是CaWO4的俗名,因為CaWO4的密度較大,所以被稱為“重石頭”;故答案為;CaWO4的密度較大;(8)、在電解制備CaWO4的過程中,陽極材料為鎢(W),電解液為Ca(OH)2/NaOH堿性溶液。陽極發生氧化反應,鎢(W)被氧化為鎢酸根離子(WO42-),鎢的氧化態從0升至+6,失去6個電子;在堿性條件下,OH-參與反應,生成WO42-和水,生成的WO42-與溶液中的Ca2+結合形成CaWO4沉淀,故答案為:;(9)、空氣中含有CO2,CO2溶解于堿性電解液(含OH-)中會反應:CO2+2OH-→CO32-+H2O。生成的CO32-與溶液中的Ca2+結合形成CaCO3沉淀:Ca2++CO32-=CaCO3↓,對比二者的Ksp的數值,,雖然CaWO4的溶度積更小,但CaCO3的溶度積較大,在CO2存在下仍可能生成CaCO3沉淀,與CaWO4共沉淀或形成雜質,降低產物純度,因此通入N2可創建惰性氣氛,排除空氣(特別是CO2),防止上述副反應,從而獲得高純CaWO4,故答案為:減少CO2,避免生成CaCO3;【分析】明確晶胞位置定義:頂點:晶胞的 8 個角落;棱上:12 條棱的中間位置;面上:6 個面的中心區域;體心:晶胞內部中心。W絲除了有導電性以外,還具有很高的熔點,,與電源正極相連的是電解池的陽極,與電源負極相連的是電解池的陰極,陽極失電子,陰極得電子;電解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1)寫出溶液中存在的離子(2)比較放電順序(3)寫出電極反應,推測其他產物;書寫時要注意:①陰極不管是什么材料,電極本身都不反應,一定是溶液(或熔融電解質)中陽離子放電 ②陽極材料若是金屬電極(Au、Pt除外),溶液中的陰離子不反應,電極金屬失電子被氧化 ③電解水溶液時,K+~Al3+不可能在陰極放電,即不可能用電解水溶液的方法得到K、Ca、Na、Mg、Al等金屬單質 ④電解水溶液時,Pb2+、Sn2+、Fe2+、Zn2+濃度較大時在H+之前放電。3.(2025·上海市)(以下題目中的流程根據回憶所得信息結合文獻資料重新整合所得,僅供參考)已知:(1)A中含氧官能團的結構簡式為: 。(2)反應1的作用是: 。(3)反應2為 (反應類型)。(4)D中有_______個手性碳原子。A.1 B.2 C.3 D.4(5)生成E的同時會生成其同分異構體H,H的結構簡式為: 。(6)關于化合物E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A.碳的雜化方式有和兩種 B.能與茚三酮反應C.能與反應產生 D.能形成分子間氫鍵(7)F的同分異構體I水解后生成J、K,寫出一種符合條件的I即可 。i.J是有3個碳原子的α-氨基酸ii.K遇溶液溶液能顯色iii.由核磁共振氫譜分析,K的苯環上有2種氫,個數比為(8)反應的反應條件是: 。(9)以和為原料,合成(無機試劑任選) 。【答案】(1)、(2)保護氨基,防止被氧化(3)氧化反應(4)B(5)(6)C;D(7)(J為,K為)(8),加熱(9)。【知識點】“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學等方面的應用;有機物中的官能團;有機物的合成;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同分異構現象和同分異構體【解析】【解答】(1)、由結構可知,A中含氧官能團的結構簡式為:、;(2)、反應1中氨基被反應,在后續反應5中又被轉化為氨基,其作用為:保護氨基,防止被氧化;(3)、由分析,B中羥基被氧化為羰基,為氧化反應;(4)、手性碳原子是連有四個不同基團的碳原子;中含有2個手性碳原子,故選B;(5)、生成E為羥基的消去反應,同時會生成其同分異構體H,則為羥基消去,在臨近氮原子的碳上形成碳碳雙鍵,得到H的結構簡式為:;(6)、A、苯環碳、羰基碳為雜化,飽和碳為sp3雜化,錯誤;B、茚三酮反應是一種化學反應,是指在加熱條件及弱酸環境下,氨基酸或肽與茚三酮作用生成有特殊顏色的化合物及相應的醛和二氧化碳的反應。由E結構可知其不能與茚三酮反應,錯誤;C、分子中含羧基,能與反應產生,正確;D、當氫原子連接在電負性大且原子半徑小的原子(例如氟、氧、氮)上時,可以形成氫鍵;分子中含有N、羧基,則能形成分子間氫鍵,正確;故答案為:CD;(7)、F出苯環外,含有5個碳、1個氮、2個氧、3個不飽和度,F的同分異構體I水解后生成J、K,i.J是有3個碳原子的α-氨基酸,則為J為,且K除苯環外含2個碳、1個氧、2個不飽和度;ii.K遇溶液溶液能顯色,含有酚羥基,iii.由核磁共振氫譜分析,K的苯環上有2種氫,個數比為,則結構對稱,K為;故I可以為;(8)、反應為苯環和碳碳雙鍵與氫氣催化加成的反應,反應條件是:,加熱;(9)、和甲醛發生已知反應生成,羥基發生消去反應生成,再發生加聚反應生成產物,故流程為:。【分析】A→B合成路線中,官能團變化為A中氨基(-NH-)與芐氧羰基(PhCH2OCO-)結合,形成氨基甲酸芐酯結構(-NHCOOCH2Ph)。據此可判斷反應類型為氨基的酰化反應,利用此反應可以實現對芐氧羰基保護;B→C中,利用CrO3/H2SO4作為強氧化劑,選擇性氧化B中的仲醇(-CHOH-)為酮羰基(-CO-),屬于典型氧化反應;C→D中,根據題干下方給出的已知條件,參照“羰基+R-MgBr+水解→叔醇的格氏試劑反應機制可知,C中酮羰基(-CO-)與Ph-MgBr(格氏試劑)發生加成反應,生成鎂氧中間體;再經過H+/H2O條件下水解,得到叔醇(-C(OH)Ph-),生成產物D;D→E中,CF3COOH表面此反應處于強酸性條件,D中叔醇(-C(OH)Ph-)發生消去反應,叔碳正離子穩定,脫水生成碳碳雙鍵,形成吡咯環上的不飽和結構(-C=CH-),生成產物E;E→含-NH-產物中,脫去芐氧羰基保護基(-COOCH2Ph),恢復為氨基(-NH-),可以推測為酸性水解或催化氫解,去除保護基;最后一步,催化加氫還原,苯環在催化劑(如Pd/C)作用下,加成氫氣生成最終產物。(1)由結構,A中含氧官能團的結構簡式為:、;(2)反應1中氨基被反應,在后續反應5中又被轉化為氨基,其作用為:保護氨基,防止被氧化;(3)由分析,B中羥基被氧化為羰基,為氧化反應;(4)手性碳原子是連有四個不同基團的碳原子;中含有2個手性碳原子,故選B;(5)生成E為羥基的消去反應,同時會生成其同分異構體H,則為羥基消去,在臨近氮原子的碳上形成碳碳雙鍵,得到H的結構簡式為:;(6)A.苯環碳、羰基碳為雜化,飽和碳為sp3雜化,錯誤;B.茚三酮反應是一種化學反應,是指在加熱條件及弱酸環境下,氨基酸或肽與茚三酮作用生成有特殊顏色的化合物及相應的醛和二氧化碳的反應。由E結構可知其不能與茚三酮反應,錯誤;C.分子中含羧基,能與反應產生,正確;D.當氫原子連接在電負性大且原子半徑小的原子(例如氟、氧、氮)上時,可以形成氫鍵;分子中含有N、羧基,則能形成分子間氫鍵,正確;故選CD;(7)F出苯環外,含有5個碳、1個氮、2個氧、3個不飽和度,F的同分異構體I水解后生成J、K,i.J是有3個碳原子的α-氨基酸,則為J為,且K除苯環外含2個碳、1個氧、2個不飽和度;ii.K遇溶液溶液能顯色,含有酚羥基,iii.由核磁共振氫譜分析,K的苯環上有2種氫,個數比為,則結構對稱,K為;故I可以為;(8)反應為苯環和碳碳雙鍵與氫氣催化加成的反應,反應條件是:,加熱;(9)和甲醛發生已知反應生成,羥基發生消去反應生成,再發生加聚反應生成產物,故流程為:。4.(2025·上海市)工業從低品位鍺礦中提取精鍺,使用分步升溫的方法:(1)驗證礦石中的鍺元素可使用的方法為________。A.原子發射光譜法 B.紅外光譜法 C.X射線衍射(2)既能和強酸反應,也能與強堿反應,由此推測是________氧化物。已知礦中含有、煤焦油、等雜質,相關物質的熔、沸點如下表所示:煤焦油熔點 升華沸點(3)使用分段升溫的原因是________。(4)下圖為在不同溫度下,使用不同濃度的真空還原時,元素的萃出率,圖可知真空還原采用的最佳溫度及濃度為_______。A. ,2.5% B. ,5.0% C. ,2.5% D. ,2.5%(5)真空還原階段用除,產物還有等生成,寫出該階段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采用滴定法測定樣品中元素含量的方法如下:(以下實驗過程根據回憶所得信息結合文獻資料重新整合所得,僅供參考)準確稱取含鍺礦石粉末,置于圓底燒瓶中。加入濃鹽酸和溶液,加熱至微沸(溶解)冷卻后,加入,攪拌至溶液變為無色。將溶液轉移至錐形瓶,用稀鹽酸沖洗燒瓶并入錐形瓶中。加入磷酸,冷卻溶液至以下(冰水浴),用橡膠塞密封錐形瓶。向錐形瓶中加入淀粉溶液作為指示劑。用標準溶液滴定至滴定終點。記錄消耗的體積為。(還原)(主反應)(終點反應)(6)裝置a名稱為_______。A. 錐形瓶 B. 恒壓滴液漏斗 C. 球形冷凝管 D. 滴定管(7)滴定終點時,顏色由________變為________,半分鐘不褪色。(8)滴定時為什么要用橡膠塞塞緊錐形瓶________?(真空還原)(9)已知,求樣品(固體)中元素的質量分數【純度】________(用c、V、m表示)。(10)滴定結果純度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A. 未用標準溶液潤洗滴定管B. 未用將樣品從冷凝管中洗入錐形瓶(儀器a)C. 滴定結束后,在滴定管尖嘴處出現氣泡D. 在常溫下滴定(未保持在以下滴定)【答案】(1) A(2) 兩性(3) ①在焙燒可除去礦石中的、煤焦油、等雜質,將元素氧化為;②真空還原階段,升溫到,升華蒸出(4) C(5)(6) C(7) 無色 淺藍色(8) 實驗蓋緊塞子防止被氧化【隔絕氧氣,避免被氧化為(否則導致滴定結果偏低)】(9)(10) A,D【知識點】原子核外電子的躍遷及應用;實驗裝置綜合;中和滴定;制備實驗方案的設計【解析】【解答】(1)、A、原子發射光譜法是利用原子或離子在一定條件下受激而發射的特征譜線來研究物質的化學成分及含量,每種元素都有其獨特的原子發射光譜,可用于確定物質中所含元素種類,所以能用于驗證礦石中的鍺元素,A正確;B、紅外光譜法主要用于測定有機化合物中官能團的種類和結構,通過分析分子對紅外光的吸收情況來確定分子結構,不適用于檢測元素種類,不能用于驗證鍺元素,B錯誤;C、X射線衍射主要用于研究晶體的結構,通過分析X射線在晶體中的衍射圖案來確定晶體的晶格參數、晶型等信息,不是用于檢測元素種類的方法,不能驗證礦石中的鍺元素,C錯誤;故答案為:A(2)、既能和酸又能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屬于兩性氧化物;既能和強酸反應,也能與強堿反應,由此推測是兩性氧化物;(3)、在低品位鍺礦中含有H2O、煤焦油、AS2O3等雜質,不同物質的熔沸點不同。分段升溫可以利用各物質熔沸點的差異,在不同溫度階段使相應的雜質以合適的狀態(氣態、液態等)分離出去。先升溫到較低溫度,可使沸點較低的H2O和煤焦油汽化分離;繼續升溫,可使AS2O3在其沸點附近汽化分離,而GeO2等目標物質在相應溫度下仍保持固態或其他合適狀態,不被過早分離,從而實現雜質與目標物質的有效分離,提高鍺的提取純度和效率。①在焙燒可除去礦石中的、煤焦油、等雜質,將元素氧化為;②真空還原階段,升溫到,升華蒸出;使用分段升溫,可以除去雜質,能得到較純的;(4)、由圖,,使用2.5%的真空還原時,元素的萃出率幾乎為100%,此時能節約能源和原料;(5)、真空還原階段用除,產物還有、、等生成,反應中Ge化合價由+4變為+2、P化合價由+1變為+5,結合電子守恒,該階段的化學方程式:;(6)、儀器a為球形冷凝管,在實驗中起到使蒸汽冷卻回流的作用,故選C;(7)、根據已知,碘酸根離子和Ge2+反應生成碘離子,當Ge2+反應完,碘酸根就會和生成的I-反應得到碘單質遇溶液中淀粉變藍,則實驗滴定終點時,顏色由無色變為淺藍色,半分鐘不褪色。(8)、空氣中氧氣具有氧化性,實驗蓋緊塞子防止被氧化(或絕氧氣,避免被氧化為,否則導致滴定結果偏低),從而產生滴定誤差;(9)、由題干反應結合Ge元素守恒,存在,則樣品(固體)中元素的質量分數;(10)、A、未用標準溶液潤洗滴定管,導致標準液濃度偏低,用量增大,使得測得結果偏大;B、未用將樣品從冷凝管中洗入錐形瓶(儀器a),導致Ge元素損失,使得測得結果偏低;C、滴定結束后,在滴定管尖嘴處出現氣泡,導致標準液用量讀數減小,使得測得結果偏小;D、在常溫下滴定(未保持在以下滴定),可能被標準液氧化,使得標準液用量增大,測得結果偏大;故答案為:AD。【分析】低品位鍺礦通過在600~700℃的溫度下氧化焙燒,將低品位鍺礦中低價態 Ge(如 GeS2、鍺硅酸鹽等)氧化為 GeO2,此時Ge 從低價升高到+4 價,轉化為易處理的氧化物,同時在焙燒時揮發或氧化為氣體,據此除去硫、碳等雜質;接著在1000~1200℃的溫度下真空還原,NaH2PO2·H2O(次磷酸鈉) 作為還原劑,在高溫下分解產生強還原性PH3氣體,PH3還原GeO2生成GeO蒸氣,真空環境能降低GeO沸點,使其以蒸氣形式高效分離,同時副產物NaPO3(偏磷酸鈉)以熔渣形式排出;最后通過多步反應把GeO 還原成 Ge,同時粗鍺經多步反應提純為高純鍺,多步設計確保鍺的純度和回收率。滴定實驗的步驟是:滴定前的準備:滴定管;查漏→洗滌→潤洗→裝液→調液面→記錄;錐形瓶:注液體→記體積→加指示劑;滴定:眼睛注視錐形瓶溶液顏色變化;終點判斷:記錄數據;數據處理:通過數據進行計算;5.(2025·上海市)鐵紅是顏料,什么什么自古以來使用很多的……(題干缺失)。(1)赭紅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A. B. C. D.(2)飽和氯化鐵溶液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A.常溫顯中性 B.加鐵粉變紅褐色C.遇沸水后得到膠體 D.加氨水有白色沉淀(3)有關鐵原子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不定項)A.有4個不同能級的電子 B.有5個未成對電子C.占據15個原子軌道 D.有26種能量不同的電子(4)加熱試管中固體至紅熱,則_______。(不定項)A.移開酒精燈后固體保持紅熱 B.S只做還原劑C.主要產生的氣體附產物為 D.最終得到黑色的(5)內界為 ,配體有 種(6),加水稀釋至體積為原來的2倍,則 。A.增大 B.不變 C.減小并用濃度商Q與平衡常數K的大小關系解釋原因 。(7)已知,求的分布系數 。x 1 2 3 4K 30.2 134.9 97.72 1.02【答案】(1)D(2)C(3)C(4)A(5);2(6)A;所有離子濃度變為原來,,平衡逆移(7)0.805【知識點】原子核外電子排布;配合物的成鍵情況;化學平衡常數;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解析】【解答】(1)A、三硫化二鐵:呈黑色或灰黑色(如硫鐵礦),非紅色,A錯誤;B、四氧化三鐵:呈黑色(如磁鐵礦),具有磁性,B錯誤;C、硫化亞鐵:呈黑褐色,常見于隕硫鐵,C錯誤;D、三氧化二鐵:赤鐵礦的紅色源于 Fe3+的電子躍遷,是赭紅的顯色成分,赭紅作為顏料廣泛應用于古代壁畫、巖畫(如敦煌壁畫)和油畫,其紅色穩定性歸因于 Fe2O3的化學惰性,D正確。故答案為:D(2)A、氯化鐵是強酸弱堿鹽且在水溶液中Fe3+水解,溶液顯酸性,Fe3++3H2O Fe(OH)3↓+3H+,A錯誤;B、加鐵粉發生還原反應,生成淺綠色Fe2+:2 Fe3++Fe=3 Fe2+溶液由黃褐色變為淺綠色(Fe2+顏色),無紅褐色,B錯誤;C、飽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水解形成氫氧化鐵膠體:FeCl3+3 H2O=Fe(OH)3(膠體)+3 HCl,可以觀察到溶液變為紅褐色透明膠體,可以用丁達爾效應來驗證,C正確;D、加氨水生成紅褐色絮狀沉淀(Fe(OH)3),非白色:Fe3++3 NH3 H2O=Fe(OH)3↓+3 NH4+,D錯誤;故答案為:C(3)A、"能級"在此指主量子數n的能級。根據鐵原子的電子排布為:1s22s22p63s23p64s23d6可以推斷出,鐵的電子占據能級為:1s、2s、2p、3s、3p、3d、4s,共7個不同能級,A錯誤;B、鐵原子基態未成對電子主要在3d亞層,3d6有5個軌道,根據洪特規則有6個電子以高自旋狀態排布,即4個未成對的單電子和1個成電子,4s2全滿,無未成對電子,因此,未成對電子總數為4個,B錯誤;C、原子軌道數量由亞層決定,其中s:1個、p:3個、d:5個軌道,因此根據鐵原子的電子排布可以推斷出總軌道數:1+1+3+1+3+1+5=151+1+3+1+3+1+5=15,C正確;D、電子能量由量子數n和ll決定,同一亞層內電子能量相同,稱之為簡并軌道,鐵原子有7個不同亞層(能級):1s、2s、2p、3s、3p、4s、3d,每個亞層內電子能量相同(如2p6的6個電子能量相同)。因此,電子只有7種不同能量,而不是26種,D錯誤;故答案為:C;(4)A、鐵與硫的反應是放熱反應,一旦反應加熱至紅熱,釋放的熱量足以維持反應進行,移開酒精燈后固體繼續紅熱,直至反應完成或反應物耗盡,A正確;B、在反應中:鐵(Fe)從0價升至+2價,被氧化,作還原劑,硫(S)從0價降至-2價,被還原,作氧化劑,B錯誤;C、鐵與硫的反應是固相直接化合,主要產物為固態FeS,不產生氣體。SO3是硫氧化物,但實驗中無氧氣參與,且硫粉加熱可能升華產生硫蒸氣,并非SO3,C錯誤;D、實際產物為硫化亞鐵,化學式是FeS,呈黑色。Fe2S3(三硫化二鐵)不穩定,在常壓下不存或迅速分解,不是該反應的產物,D錯誤;故答案為:A(5)、根據配合物 的結構可以看出:內界指配離子部分,即中心金屬離子與配體形成的復雜離子,其中鐵為 +3價,配離子帶 +2個 電荷,故內界為:[Fe(SCN)(H2O)5]2+,配體是配位到中心金屬離子上的分子或離子,SCN-是單齒配體(通常以氮原子配位),H2O 是單齒中性配體,共有兩種配體類型,其中 SCN- 一個,H2O 五個,配位數為 6。故配體有:SCN-(硫氰酸根)和 H2O(水)(6)、根據題干可知平衡式為:,體積加倍,各物質濃度變為原濃度的1/2,平衡常數為:,設原濃度分別為a,b,c,則此時的濃度商為:,當X>1時候,可以判斷Q>K,故答案為:A,所有離子濃度變為原來,,平衡逆移;(7)、、、、,=。【分析】能層是指電子在原子中所處的不同能量層次,通常用主量子數n表示,如K、L、M層等;能級是在同一能層內,由于電子所處空間狀態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能量級別。每個能層下的能級具有不同的能量,但同一能級下的不同軌道具有相同的能量(稱為簡并軌道)。配合物的組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中心離子:通常是金屬離子,如Fe3+、Cu2+等,負責形成配合物的核心;配位體:與中心離子結合的分子或離子,能夠提供孤電子對,形成配位鍵;配位原子:配位體中提供孤電子對的原子,常見的有氮(N)、氧(O)、硫(S)等;配位數:與中心離子成鍵的配位原子總數,受中心離子性質的影響;內外界組成:配合物可分為內界(中心離子和配位體)和外界(其他離子或分子)。濃度商q和平衡常數k之間的關系如下:濃度商q是指在任意時刻,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或分壓)之比,反映了反應體系偏離平衡狀態的程度;平衡常數k是在特定溫度下,反應達到平衡時,生成物濃度的化學計量數次冪的乘積與反應物濃度的化學計量數次冪的乘積之比,是一個常數。當q < k時,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當q > k時,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當q = k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1)、、均為黑色,赭紅的主要成分是,故選D;(2)A.飽和氯化鐵溶液中鐵離子水解使得溶液顯酸性,A錯誤;B.鐵和鐵離子生成亞鐵離子,溶液變為淺綠色,B錯誤;C.制取紅褐色膠體應該向煮沸的蒸餾水中滴加飽和氯化鐵溶液至溶液變紅褐色,C正確;D.加氨水生成紅褐色氫氧化鐵沉淀,D錯誤;故選C。(3)鐵為26號元素原子,基態Fe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63s23p63d64s2;A.有7個不同能級的電子,錯誤;B.有4個未成對電子,錯誤;C.占據15個原子軌道,正確;D.同一能級能量相同,有7種能量不同的電子,錯誤;故選C;(4)A.鐵和硫反應為放熱反應,移開酒精燈后固體保持紅熱,正確;B.反應生成FeS,S化合價降低,做氧化劑,錯誤;C.主要產生的氣體附產物為二氧化硫,而非,錯誤;D.最終得到黑色的FeS,錯誤;故選A;(5)內界為,配體有SCN2-、H2O兩種(6)所有離子濃度變為原來,,平衡逆移,使得溶液中鐵離子的物質的量增大,故選A;(7)、、、,=。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上海市等級考化學試題【網絡回憶版】(學生版).docx 2025年上海市等級考化學試題【網絡回憶版】(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