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3課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教案(表格式)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3課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教案(表格式)

資源簡介

第13課 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教學 目標 1.歷史解釋:知道第一次國共合作中的中共三大、國民黨一大和南京國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實。通過對北伐戰爭失敗原因的分析,培養歷史解釋能力。 2.史料實證:運用相關的歷史文獻、圖片、地圖等史料,如國共合作的相關文件、黃埔軍校的照片、北伐戰爭的形勢圖等,引導學生分析和解讀史料,以論證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的歷史背景、過程和影響。 3.時空觀念:通過時間軸和地圖,幫助學生明確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發生的時間(1924-1927年)和空間范圍(北伐的進軍路線和主要戰場)。 4.唯物史觀:學習北伐勝利進軍的史實,認識社會革命是推動歷史發展的動力。國民革命運動的失敗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資產階級不能領導中國民主革命取得徹底勝利,無產階級必須掌握革命領導權才能取得革命的成功。
重點 難點 重點:黃埔軍校;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南京國民政府。 難點:第一次國共合作實現的原因和失敗的教訓;北伐戰爭勝利進軍的原因。
教法 學法 以“教學評一致性”教法為主,結合問題探究法、史料教學法、情境創設法、小組討論法進行教學。
導 與 學 過 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視頻《國民革命歌》(見課件)。教師:視頻中的《國民革命歌》本是流行于歐洲的一首兒歌,就是我們熟悉的“兩只老虎跑得快”的旋律。后來在中國,它被填了新的歌詞,改變了身份,唱遍大江南北,鼓舞著當時人民的革命熱情。這首歌曲反映了中國的哪一時期的歷史呢 歌詞中打倒列強、除軍閥是怎么回事 國民革命到底是什么 下面就讓我們追隨這首歌曲的時代旋律,一起感受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的血雨腥風吧?,F在我們來學習第13課《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教師隨筆
二、新課講授 板塊一 國共合作的實現 1.閱讀材料(見課件)并結合教材知識,分析國共合作的歷史背景。 答案:(1)共產黨方面:領導工人運動的失敗,使共產黨認識到,僅僅依靠工人階級是不夠的,應該匯集一切革命力量進行國民革命。 (2)國民黨方面:孫中山在經過多次反對北洋軍閥的斗爭失敗后,深深感到必須改組國民黨,為它注入新鮮血液。 2.識讀圖文資料(見課件)并結合教材知識,指出中共三大召開的時間、地點和主要內容。 答案:(1)時間:1923年。 (2)地點:廣州。 (3)內容:①正式決定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②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把國民黨改造為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革命同盟。 3.識讀圖文資料(見課件)并結合教材知識,指出國民黨一大召開的時間、地點、中共代表、內容和意義。 (1)時間、地點:1924年1月,廣州。 (2)中共代表:李大釗、林伯渠、毛澤東、瞿秋白。 (3)內容:大會通過的宣言對三民主義作出新的解釋,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實際上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 (4)意義:標志著國共兩黨合作的正式建立,國民革命由此開始。
導 與 學 過 程 4.識讀表格中信息(見課件)并結合教材知識,分析新三民主義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新三民主義成為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 5.觀看《黃埔軍校創建始末》視頻,識讀圖文資料并結合教材知識,說出黃埔軍校的全稱、創辦時間、地點和領導。 答案:(1)全稱: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 (2)時間:1924年5月。 (3)地點:廣州黃埔。 (4)領導:軍??偫?孫中山;校長:蔣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來。 6.識讀圖文信息(見課件)并結合教材知識,分析黃埔軍校的創辦起了哪些作用。 答案:黃埔軍校培養出大批軍事和政治人才,為國民革命軍的建立和隨后的北伐戰爭作了準備。 過渡語:黃埔軍校為國共兩黨培養了一批著名將領和軍事人才,這些人中,后來有許多成為中國革命的骨干。他們的革命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在隨后的北伐戰爭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板塊二 北伐勝利進軍 1.識讀圖文信息(見課件)并結合教材知識,找出決定北伐的政府、北伐目標和開始標志。 答案:(1)政府:1925年7月成立的廣州國民政府。 (2)目標:推翻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等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 (3)開始標志: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10萬人誓師北伐,蔣介石任北伐軍總司令。 2.觀看視頻《葉挺獨立團》(見課件),觀察《北伐戰爭形勢圖》,識讀圖文信息(見課件)并結合教材知識,概述北伐戰爭的進程和結果。 答案:(1)進程:①湖南、湖北是北伐戰爭初期的主要戰場。北伐軍以葉挺領導的第四軍獨立團為先鋒,連克汀泗橋和賀勝橋,占領武昌城頭,擊潰吳佩孚主力。②北伐軍在江西殲滅孫傳芳主力。 (2)結果:①北伐軍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震動全國。②1927年1月,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到武漢。 3.識讀圖文信息(見課件)并結合教材知識,指出工農革命運動發展的概況,分析北伐勝利進軍與工農革命運動的關系。 答案:(1)概況:①農民協會組織和會員數前所未有。②城市工會組織和工人運動得到很大發展;上海工人先后發動三次武裝起義,并最終取得勝利,迎接北伐軍進入上海。 (2)關系:北伐戰爭推動了工農運動的發展;工農運動促進了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 4.閱讀材料(見課件),說說北伐戰爭節節勝利的原因。 答案:(1)國共兩黨合作,共同推進。 (2)北伐目的明確,方針正確。 (3)將士浴血奮戰,中共模范。 (4)蘇聯大力援助,有力支持。 (5)北洋軍閥喪失民心且各自為戰。 (6)北伐出師有名,人民支持。 過渡語:北伐戰爭推動了工農革命運動的發展,高漲的工農革命運動觸動了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帝國主義國家的利益,帝國主義勾結國民黨內反動集團叛變革命,國民革命失敗了。 板塊三 國民黨內反動集團叛變革命與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 1.識讀圖文資料(見課件)并結合教材知識分析,國民黨內反動集團叛變革命的原因是什么 其罪行有哪些 結果如何 答案:(1)原因:①高漲的工農革命運動觸動了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根本利益。②帝國主義勢力支持。 教師隨筆
導 與 學 過 程 (2)罪行:①1927年4月,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②1927年7月,汪精衛在武漢召開會議,決定“分共”,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工農群眾。 (3)結果: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失敗了。 2.識讀圖片(見課件)并結合教材知識,概述南京國民政府建立的概況。 答案:(1)時間:1927年4月。 (2)人物:蔣介石。 (3)地點:南京。 (4)性質:大地主大資產階級性質的國民政府。 3.識讀圖文資料(見課件)并結合教材知識分析,南京國民政府形式上統一的歷史背景是什么 其形式上統一的標志是什么 答案:(1)歷史背景:南京國民政府繼續北伐。1928年6月,北伐軍進至北京、天津一帶。奉系軍閥張作霖在退往關外途中,被日本人炸死。 (2)統一標志:1928年底,張學良發表通告,宣布“服從國民政府,改易旗幟”。 4.閱讀材料(見課件)分析,北伐戰爭取得重大勝利,為什么說國民革命失敗了 失敗的教訓是什么呢 這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 答案:(1)失敗原因:客觀上,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中外反動勢力強大。主觀上,中國共產黨缺乏革命經驗。 (2)教訓:使中國共產黨認識到要領導人民革命取得勝利,就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對革命的領導權,必須掌握革命的武裝,堅持武裝斗爭。 (3)啟示:合則兩利,分則兩傷;國共合,民族興,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作貢獻等。 結束語:轟轟烈烈的北伐戰爭跌宕起伏,雖寫下了輝煌壯烈的篇章,卻終因國民黨內反動集團的叛變沒有完成統一全國的任務。而國民革命運動的失敗、國共的破裂也開啟了中國歷史的新一頁,中國共產黨吸取教訓,拿起武器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
板書 設計 國








當堂 達標
教學 反思   本堂課宜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為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的素材,如地圖和實物圖等,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對歷史的真實感知。注重進行探究性的小組討論,讓學生小組探究北伐勝利進軍的原因等,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體現了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同時,在共同研究的過程中,也能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此外,本課教學時要注重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以及對史料的充分解讀,以掃除學生心中的困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边| 习水县| 沾化县| 岳阳市| 邢台县| 德惠市| 缙云县| 通城县| 山阳县| 神木县| 曲阜市| 乐陵市| 石楼县| 镇平县| 疏附县| 来凤县| 满洲里市| 瑞丽市| 杭锦旗| 含山县| 墨脱县| 翁牛特旗| 句容市| 石城县| 青岛市| 蓝山县| 大田县| 寿光市| 蚌埠市| 吉安市| 杭锦旗| 通州区| 工布江达县| 黔南| 钟祥市| 包头市| 桐柏县| 祁连县| 洮南市| 临桂县| 离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