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八年級歷史試題1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新中國成立初期,周恩來對民主人士黃炎培說:它是由全國各黨派千斟萬酌制定的,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劇本”。被周恩來稱為“劇本”,并起臨時憲法作用的文獻是A.《中華民國臨時約法》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C.《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D.《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2.下圖中的數據表明,土地改革與1949年相比,1952年糧食、棉花、油料產量增長示意圖(單位:%)193%64%44.8%■糧食棉花油料194919521949195219491952A.經歷了艱難曲折的過程B.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C.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D.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3.老照片是一個時代的記錄,下面這幅照片(照片文字為:水東鎮婦女識字班秧歌舞歡迎志愿軍后留影)可以用來說明水特女清字狀歌詩強志顧潭鋒州A.廣大婦女積極參加土地革命B.新中國婦女社會地位的提高C.人民群眾支援抗美援朝戰爭D.婦女對文藝活動的積極參與4.1951年4月22日,阿沛·阿旺晉美率領的西藏代表團抵達北京,和平談判終于開啟。對立、僵持、相互退讓、再度出現僵持,談判可謂一波三折。懂大局、善理解的中央人民政府代表與西藏地方政府代表最終簽訂了《十七條協議》,實現了西藏的和平解放。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A.祖國大陸實現了和平統一B.西藏實行民族區域自治C.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D.西藏和平解放的艱難性C八年級歷史試卷(自選卷)第1頁(共6頁)5.“全國人民同心同德,以昂揚的斗志,建起了一座座重型工廠,在‘難于上青天'的蜀道鋪設了鐵路,在‘世界屋脊’一青藏高原上修建了公路。”這些成就主要產生于A.1953-1957年B.1956-1966年C.1978-2012年D.2012年以后6.用漫畫的形式呈現歷史,讓讀史更輕松。下面是1957年刊出的新聞漫畫《特快列車》,其折射的歷史是會主A.土地革命的開展合作化B.國民經濟的恢復公私合C.三大改造的完成D.工業建設的起步7.下表是新中國1954年憲法制定的部分過程。由此可知,1954年憲法的制定時間概況1954年3月形成憲法草案初稿,各大城市組織八千多人討論,修改后形成憲法草案。憲法草案公布,交全國討論,兩個多月中有一億五千多萬人參加討論并提1954年6月出意見1954年9月中央政府委員會通過修改稿,形成提交第一屆全國人大的討論稿。A.保障了人民的選舉權利B.體現了人民民主的原則C.因缺乏經驗而過程漫長D.體現了社會主義優越性8.“正是這場輿論戰,突破了撥亂反正的禁區,推動了1979年后全國范圍的平反和解決一系列歷史遺留問題的進程。”“這場輿論戰”討論的問題是A.檢驗真理的標準B.計劃與市場的關系C.民主與法制關系D.革命與改革的抉擇9.下圖的時間軸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后的不同發展階段。其中,出現最嚴重挫折的時期是圖中的194919531956年》A.①B.②C.③D.④10.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積極探索農村發展之路。1978年后,為農民致富和實現現代化開辟新路的是A.進行土地改革B.農業合作化運動C.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D.發展農村鄉鎮企業11.從“計劃經濟”到“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到“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再到“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以上變化說明我國已經逐步建立A.社會主義制度B.完全的市場經濟體制C.計劃經濟體制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C八年級歷史試卷(自選卷)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