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評一致性教學設計基礎信息 課 題 第19課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設計人教材版本 部編(2024)版七上 課時計劃 1課 型 新授課 授課班級 授課教師學習目標 課標分析 依據2022版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要求學生通過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對中華民族發展的意義。了解這一時期的政權更迭、民族關系,認識民族交融是歷史發展的重要趨勢,培養歷史思維和家國情懷。教材分析 本課處于第四單元“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上承東晉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區的開發,下啟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以淝水之戰、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為線索,展現北方從分裂到民族大交融的歷史進程,對理解古代民族關系演變和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具有重要意義。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具備一定歷史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但對北朝復雜政權更迭和抽象民族交融概念理解有困難。對歷史故事興趣濃厚,需借助生動史料、直觀圖片和有趣故事引導學習。目標敘寫 1. 了解十六國與前秦史實,準確說出淝水之戰的時間、交戰雙方、特點、結果和影響,培養時空觀念和歷史解釋能力。2. 闡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措施(遷都洛陽、漢化政策等),分析其對北方民族交融和北魏發展的影響,提升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力。3. 列舉北朝政權更替順序(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北周統一北方),理解政權更迭對北方政治格局的影響。4. 說明北方民族交融在生產生活、政治制度、文化交流、民族心理等方面的表現,理解其為中華民族發展注入新動力、為隋唐繁榮奠定基礎,增強民族認同感和文化自信。 評估指標教學活動導學環節 學習活動 評估要點學情前測:展示魏晉南北朝時期地圖,提問:“這一時期北方政權有怎樣的變化?你對北方少數民族了解多少?”引導學生回顧知識,思考北方歷史發展。 學習活動:觀察地圖,結合已有知識分享對北方政權和少數民族的認識,提出如“北方少數民族如何建立政權”等問題。 評估要點:了解學生對北方歷史的認知程度,判斷知識儲備和興趣點,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情境導課:講述“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等淝水之戰相關成語故事,提問:“從這些成語能想象淝水之戰的場景嗎?它對當時政治格局有何影響?”引發探究欲望。 學習活動:傾聽故事,分析背后戰爭場景和雙方狀態,初步思考淝水之戰影響,明確本課圍繞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展開。 評估要點:觀察學生對故事的興趣和討論積極性,判斷能否從故事中提取歷史信息,激發學習興趣。任務一(淝水之戰):展示十六國形勢圖和前秦發展史料,講解前秦統一北方過程;呈現《淝水之戰示意圖》,講述交戰雙方、過程、特點(以少勝多)、結果(東晉勝,前秦?。┖陀绊?;組織討論前秦戰敗原因(內部民族矛盾、指揮不當等)。 學習活動:準確說出淝水之戰關鍵信息;分析前秦戰敗多方面原因,理解戰爭對政治格局和民族關系的影響。任務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介紹北魏統一北方背景和過程;展示北魏面臨的民族矛盾、統治危機等史料,分析改革背景;講解改革措施(遷都洛陽及原因意義、漢化政策);組織討論改革影響(促進民族交融等)。 學習活動:闡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措施和影響;理解遷都洛陽的關鍵作用,體會改革決心和智慧。任務三(北朝政權的更替):展示北朝政權更替示意圖,梳理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后分別被北齊、北周取代,北周統一北方的過程;分析北周強大并統一北方的原因;思考政權更迭對北方社會發展和民族關系的影響。 學習活動:正確列出北朝政權更替順序;分析北周強大的原因,理解政權更迭對北方政治和民族關系的作用。任務四(北方民族大交融):呈現北方民族在生產生活(少數民族學漢族農業技術等)、政治制度(實行君主專制)、文化交流(漢語通用)、民族心理(隔閡減少)等方面交融的史料;組織小組討論民族交融的表現和意義。 學習活動:列舉北方民族交融在各方面的具體表現;理解民族交融為中華民族發展注入新動力,為隋唐繁榮奠定基礎。設計檢測題,選擇題(如“淝水之戰的交戰雙方是( )A.前秦與東晉 B.北魏與東晉”“北魏孝文帝遷都的目的地是( )A.平城 B.洛陽”)、填空題(如“北魏分裂為____和____”)、材料分析題(給出孝文帝改革措施史料,分析其影響);采用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互評相結合的方式。 學習活動:獨立完成檢測題,自評后小組互評,交流思路和疑惑;教師總結講解,統計正確率,評估對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交融知識的掌握程度。從知識回顧(淝水之戰、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朝政權更替、北方民族交融)和歷史感悟(民族交融的歷史意義、改革對社會發展的作用)引導學生小結。 學習活動:自由發言分享收獲,回顧重點知識,交流對北朝歷史和民族交融的認識及啟示,相互補充完善。 評估要點:通過小結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及情感態度形成情況,判斷教學目標達成度,如是否掌握重點、能否從歷史中汲取經驗。分層作業:基礎作業為繪制“北朝政權更替與民族交融”時間軸;拓展作業為撰寫短文《北魏孝文帝改革對民族交融的作用》。 學習活動:按要求完成作業,基礎作業鞏固歷史時序,拓展作業結合史實分析改革作用。 評估要點:基礎作業看時間軸準確性;拓展作業看觀點是否結合史實,論述是否合理,體現對民族交融的理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