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阿伏加德羅常數重點考點 專題練2026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備考一、單選題1.氨法脫硫工藝是利用氨水吸收煙氣中的生成亞硫酸銨溶液,并在富氧條件下將亞硫酸氨氧化成硫酸銨,再經加熱蒸發結晶析出硫酸銨,過濾干燥后得化肥產品。關于該工藝說法正確的是A.1 L0.1mol/L氨水中含有的數目為0.1NAB.0.01mol/L 溶液中,、與的數目之和為0.01NAC.每氧化1mol ,轉移的電子數為2 NAD.若將2mol 與1mol 置于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產物的分子數為2NA2.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2g石墨晶體中六元環數量為0.5NAB.1L0.1mol/L酸性重鉻酸鉀溶液中數量為0.1NAC.標準狀況下,22.4LCH3Cl和CHCl3的混合物中碳原子數為NAD.142gP4O10()中含9NA個σ鍵3.NA代表阿伏伽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H2S的燃燒熱是Q kJ/mol。充分燃燒H2S,當有0.5Q kJ熱量放出時,轉移的電子數為6NAB.25℃時,500mL pH=11的碳酸鈉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OH-數目為0.0005 NAC.pH=2的H3PO4溶液中,H+的數目為0.01NAD.0.10 L 2.0 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的離子數之和為0.2NA4.CO2催化加氫可制取高附加值產品甲醇、乙醇等,這對解決環境問題和能源問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已知反應。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22.4 L H2含有的分子數為NA B.44 g CO2含有的非極性共價鍵數為2NAC.0.1 mol C2H5OH中含有中子數為2NA D.每生成1 mol H2O,轉移的電子數為2NA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常溫常壓下,7.8gNa2O2中含有0.2NA個Na+B.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NA個Cl-C.常溫常壓下,NA個CO2分子占有的體積為22.4LD.常溫常壓下,O2和O3的混合物共64g,所含氧原子數目為2NA6.加熱時,濃硫酸與木炭發生反應:(濃)。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含質子數為B.常溫常壓下,含σ鍵數目為C.的稀硫酸中含數目為D.與充分反應得到的分子數為7.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每生成5 mol CO2轉移的電子數為10NAB.用電解粗銅的方法精煉銅,當電路中通過的電子數為NA時,陽極溶解的Cu小于32 gC.常溫下,1 L pH=5的NH4Cl溶液中,水電離出的OH-數為10-5NAD.1 L濃度為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陰離子數大于0.1NA8.實驗室制取少量氮氣的反應為,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中鍵數目為B.晶體中離子數目為C.每生成,該反應轉移電子數目為D.的溶液中數目為9.HCHO還原[Cu(NH3)4]2+的方程式為HCHO+2[Cu(NH3)4]2++2H2O=2Cu+6NH+2NH3+CO,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00g 30%的HCHO溶液中含氧原子數目為NAB.1mol [Cu(NH3)4]2+ 中σ鍵數目為16NAC.1mol Cu與足量的硫粉反應轉移電子數為2NAD.等物質的量的NH與NH3含電子數均為10NA10.已知:反應常用來判斷輸送的管道是否漏氣。設為阿伏伽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通入水中充分反應,溶液中分子數為B.溶液中,含離子數為C.中含極性鍵的個數為D.含有鍵數為11.用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含有鍵的數目為B.溶液中的數目為C.和的混合氣體含有的原子數為D.(標準狀況)乙醇與足量充分反應,生成的分子數為12.氯堿工業涉及、、NaOH、NaCl等物質。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1mol NaCl固體中,含離子數為B.的NaOH溶液中,含有氫原子數為C.標準狀況下,和的混合氣體含有分子數目為D.將與NaOH溶液反應制備消毒液,消耗轉移電子數為13.溶液與CO的反應十分靈敏,常用于CO的檢驗,其反應為。將1.12m3(標準狀況)某工業尾氣通入足量的溶液中,析出10.6g固體。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尾氣中CO的體積分數為0.2%B.中所含中子數目為C.標準狀況下,33.6LHCl中含有個鍵D.反應中每生成1mol還原產物,轉移電子數目為14.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高溫下,0.2mol Fe與足量水蒸氣反應,生成的H2分子數目為0.3NAB.室溫下,1L 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電離的OH﹣離子數目為0.1NAC.氫氧燃料電池正極消耗22.4L(標準狀況)氣體時,電路中通過的電子數目為2NAD.5NH4NO32HNO3+4N2↑+9H2O反應中,生成28g N2時,轉移的電子數目為3.75NA15.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一定正確的是A.136gKHSO4晶體與CaSO4晶體混合物中離子總數為2NAB.標準狀況下,22.4LC4H8中σ鍵數目為11NAC.78gNa2O2與足量的CO2和H2O混合物反應轉移電子數為2NAD.電解精煉銅時,陽極減少32g,轉移電子數為NA16.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中含有的鍵的數目為B.過量與1mol C充分反應轉移電子數目為C.溶液中含數目小于D.25℃和101kPa下,的體積約為24.5L17.已知:。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反應,轉移電子數目為 B.標準狀況所含的電子數為C.0的HF溶液中的數目小于 D.1的中心原子的孤電子對數目為18.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中含有的晶胞數目為B.與足量的濃硫酸充分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C.的能級軌道上未成對的電子總數為D.晶體中與最近的的核間距為acm,其晶體密度為19.硫及其化合物的部分轉化關系如圖。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標準狀況下,中含有質子數目為B.溶液中,數目為C.反應①每消耗,生成物中硫原子數目為D.反應②每生成,轉移電子數目為20.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標準狀況下,中含有的電子總數為B.溶液中:C.標準狀況下,當中生成22.4L時,失去電子D.向沸水中加入含的飽和溶液,形成的氫氧化鐵膠體的數目為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B C A A A B B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A D D A D C D D B1.C【詳解】A.氨水中一水合氨為弱堿,只能發生部分電離,含有的數目小于0.1NA,A錯誤;B.不確定溶液體積,不能計算物質的量,B錯誤;C.在富氧條件下將亞硫酸氨氧化成硫酸銨,硫元素化合價由+4變為+6,則每氧化1mol ,轉移的電子的物質的量為2mol,數目為2NA,C正確;D.二氧化硫和氧氣的反應為可逆反應,進行不徹底,生成分子數小于2NA,D錯誤;故選C。2.A【詳解】A.依據石墨的結構可知,每個六元環擁有2個碳原子,12g石墨晶體中含有碳原子1mol,因此所含六元環數目為0.5NA,A正確;B.重鉻酸根發生水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因此1L0.1mol/LK2Cr2O7溶液中的數目小于0.1NA,B錯誤;C.標準狀況下,CHCl3為液態,不能用22.4L/mol進行計算,C錯誤;D.單鍵是σ鍵,雙鍵中含有1個σ鍵,則1個中含有16個σ鍵,142g (即0.5mol)中含σ鍵的數目為8NA,D錯誤;故選A。3.B【詳解】A、H2S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H2S(g)+O2(g)=H2O(l)+SO2(g) ΔH=—Q kJ/mol,反應1molH2S轉移的電子數為6NA,當有0.5Q kJ熱量放出時,參加反應的H2S物質的量為0.5mol,轉移的電子數為3NA,故選項A錯誤;B、pH=11的溶液中氫氧根離子濃度為:c(OH-)==1×10-3mol/L,該溶液中含有氫氧根離子的物質的量為:n(OH-)=1×10-3mol/L×0.5L=5×10-4mol, Na2CO3溶液中,碳酸根離子水解促進了水的電離,溶液中氫氧根離子是水電離的,則水電離出的氫氧根離子的物質的量為5×10-4mol,所以水電離出的OH-數目為:5×10-4mol×NA mol-1= 0.0005 NA,故選項B正確;C、pH=2的H3PO4溶液中氫離子的濃度為0.01mol/L,但是不知道溶液體積,無法計算,故選項C錯誤;D、HCO3-既能水解為H2CO3又能電離為CO32-,根據物料守恒可知,NaHCO3溶液中H2CO3、HCO3-和CO32-離子數之和為0.2NA,故選項D錯誤。答案選B。4.C【詳解】A.未指明氣體是否處于標準狀況,無法計算,A錯誤;B.CO2中不含非極性共價鍵,B錯誤;C.每個C2H5OH中含20個中子,則0.1 mol C2H5OH中含有中子數為2NA,C正確;D.生成3mol水時轉移12mol電子,則每生成1 mol H2O,轉移的電子數為4NA,D錯誤;答案選C。5.A【詳解】A.7.8g Na2O2的物質的量為1mol,一個Na2O2中含有2個Na+,則含有0.2NA個鈉離子,A正確;B.未說明溶液體積,無法計算溶液中Cl-數目,B錯誤;C.常溫常壓下,氣體摩爾體積不是22.4L/mol,C錯誤;D.O2和O3的混合物共64g,則氧原子的質量為64g,所含氧原子數目為,D錯誤;答案選A。6.A【詳解】A.12g的12C的物質的量為1mol,每個12C原子含有6個質子,因此總質子數為6NA,A正確;B.常溫常壓下,6.72L CO2的物質的量小于0.3mol,每個CO2分子含2個σ鍵,總σ鍵數小于0.6NA,B錯誤;C.pH=1的稀硫酸中,濃度為0.1mol/L,1L溶液中數目為0.1NA,而非0.2NA,C錯誤;D.SO2與O2生成SO3的反應為可逆反應,無法完全轉化,實際生成的SO3分子數小于NA,D錯誤;故選A。7.A【詳解】A.在中C元素為0價,則生成時轉移的電子為,即轉移的電子數為,A錯誤;B.電解精煉銅時,陽極為粗銅,陽極發生的電極反應為:,當電路中通過的電子數為時,即電路中通過1mol電子,根據陽極反應理論上應溶解Cu的質量為:,而實際生產中由于陽極粗銅中比銅活潑的雜質金屬優先于銅失電子溶解,導致陽極溶解Cu的質量小于理論值32g,B正確;C.在的溶液中,根據可知,全部由電離產生,物質的量為,再根據可知,電離出的與的總量是相等的,即,得到水電離出的數為,C正確;D.1L濃度為的溶液中,,電離:,電離出的要發生水解:、,由于1個陰離子要水解產生和2個陰離子,陰離子數目增加,最后溶液中的陰離子數將大于,D正確;故答案為:A。8.B【詳解】A.未說明氣體狀態,無法計算N2含π鍵數目,A錯誤;B.NaNO2是離子化合物,1molNaNO2中含1molNa+、1mol,則在0.1molNaNO2晶體中含離子數目為0.2NA,B正確;C.根據反應,生成2個H2O轉移電子數目為3個,每生成,該反應轉移電子數目為,C錯誤;D.溶液中NH發生水解,所以溶液中含NH數目小于,D錯誤;故選B。9.B【詳解】A.HCHO(甲醛)摩爾質量為 30 g/mol。100g 30% HCHO 溶液中含 HCHO 的質量為 30g,即 1 mol HCHO。HCHO分子中含有 1 個氧原子,因此1mol HCHO 含1mol氧原子,即個氧原子。但溶液中還有溶劑水,溶液總質量為 100g,HCHO 占 30g,水占 70g。70g 水的物質的量為 。每個水分子含 1 個氧原子,因此水中含氧原子約 3.889 mol,即約個。溶液中總氧原子數目 = HCHO 中的氧原子 + 水中的氧原子 = ,即約個,不等于,A錯誤;B.與每個分子形成一個配位鍵(Cu-N),共 4 個配位鍵,配位鍵屬于 σ 鍵。每個分子內部有 3 個 N-H σ 鍵,因此 4 個分子共有 個 N-H σ 鍵。總 σ 鍵數目 = Cu-N 鍵 + N-H 鍵 = 個。因此,1 mol 含 16 mol σ 鍵,即個 σ 鍵。B正確;C.銅與硫反應時,主要生成硫化亞銅(),反應方程式為:,在 中,銅的氧化態為 +1,因此每個 Cu 原子失去 1 個電子。1 mol Cu 參與反應時,失去 1 mol 電子,轉移電子數為,C錯誤;D.:氮原子原子序數為 7,有 7 個電子;每個氫原子原子序數為 1,有 1 個電子。分子總電子數 = 個。因此,1 mol 含 10 mol 電子,即個電子。:氮原子有 7 個電子,4 個氫原子共有 4 個電子,但離子帶 +1 電荷,表示失去 1 個電子。總電子數 = 個。因此,1 mol 含 10 mol 電子,即個電子。題干中與等物質的量,但物質的量未知,無法計算電子數,D錯誤;故選B。10.D【詳解】A.溶于水的氨氣部分與水反應生成一水合氨,則1mol氨氣通入水中充分反應生成一水合氨的分子數小于1mol×NAmol—1=NA,故A錯誤;B.氯化銨是強酸弱堿鹽,在溶液中水解使銨根離子數目減少,則1L1mol/L氯化銨溶液中銨根離子數目小于1mol/L×1L×NAmol—1=NA,故B錯誤;C.銨根離子中含有4個氮氫極性鍵,所以1mol氯化銨中含極性鍵的個數為1mol×4×NAmol—1=4NA,故C錯誤;D.氮氣分子中含有氮氮三鍵,三鍵中含有2個π鍵,則0.5mol氮氣分子中含有π鍵的數目為0.5mol×2×NAmol—1=NA,故D正確;故選D。11.C【詳解】A.乙炔的結構式如圖:,1個乙炔分子中含有1個碳碳三鍵,1個碳碳三鍵有1個鍵和2個π鍵,C與H之間是鍵,則含有鍵的數目為,A錯誤;B.溶液中體積未知,無法計算的數目,B錯誤;C.和的最簡式為,則和的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為,含有1mol氮原子、2mol氧原子,總共含有3mol原子,含有原子的數目為,C正確;D.標準狀況下乙醇不是氣體,因此無法利用氣體摩爾體積算得乙醇的物質的量,D錯誤;故選C。12.A【詳解】A.NaCl中含有Na+和Cl-,1molNaCl固體中,含離子數為,A正確;B.NaOH溶液中的水分子中也含有氫原子,則1L的NaOH溶液中,含有氫原子數大于,B錯誤;C.標況下,22.4 L的H2和Cl2混合氣體為1mol,氣體含有分子數目為NA,C錯誤;D.Cl2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l2+2NaOH=NaCl+NaClO+H2O,反應中 Cl2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1molCl2參與反應轉移1mol電子,所以轉移電子數為NA,D錯誤;故選A。13.D【分析】將1.12m3(標準狀況)工業尾氣通入足量的PdCl2溶液中,析出10.6g固體,即產生0.1mol Pd,由反應可知,尾氣中含有0.1mol CO(即標準狀況2.24L),生成0.2mol HCl;【詳解】A.1.12m3(標準狀況)尾氣中含有2.24LCO,CO的體積分數為,故A正確;B.1個分子中含14-6+8×2=24個中子,的物質的量為,所含中子數目為12NA,故B正確;C.HCl中含有1個鍵,標準狀況下,33.6LHCl的物質的量為,含有個鍵,故C正確;D.該反應中Pd元素化合價由+2降低為0,反應中每生成1mol還原產物Pd,轉移電子數目為2NA,故D錯誤;故選:D。14.D【詳解】A.高溫下,Fe與水蒸氣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四氧化三鐵中Fe的化合價為價,因此Fe失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根據得失電子守恒,生成H2的物質的量為:,因此生成的H2分子數目為,A錯誤;B. 室溫下,1 LpH=13的NaOH溶液中H+濃度為c(H+)=10-13mol/L,且H+全部由水電離,由水電離的OH-濃度等于水電離出的H+濃度,因此由水電離的OH-為10-13mol/L×1L=10-13mol,B錯誤;C. 氫氧燃料電池正極上氧氣發生得電子的還原反應,當消耗標準狀況下22.4L氣體時,電路中通過的電子的數目為,C錯誤;D.該反應中,生成28 g N2時,轉移的電子數目為3.75NA,D正確;故答案為D。15.A【詳解】A.KHSO4與CaSO4的摩爾質量均為136g/mol,KHSO4晶體由鉀離子和硫酸氫根構成,CaSO4晶體由鈣離子和硫酸根構成,故136gKHSO4晶體與CaSO4晶體混合物中離子總數為2NA,A正確;B.不知道C4H8的結構,若是烯烴,1個C4H8分子中含11個σ健,若是環烷烴,1個C4H8分子中含12個σ健,因此無法確定標準狀況下,22.4LC4H8中σ健數目,B錯誤;C.Na2O2與CO2和H2O反應轉移電子的關系均為Na2O2~e-,78gNa2O2物質的量為1mol,與足量的CO2和H2O混合物反應轉移電子數為NA,C錯誤;D.電解精煉銅時,陽極上放電的不止是銅,還有比銅活潑的金屬,故陽極減少32g,轉移電子數不一定為NA,D錯誤;故選A。16.D【詳解】A.,包括4個水分子是8個鍵和水與銅離子之間的配位鍵4個,共12個鍵,故A錯誤;B.,當反應消耗1molC,轉移的電子數目為,故B錯誤;C.未告知溶液的體積,不能計算碳酸根離子的物質的量,故C錯誤;D.25℃和101kPa,氣體摩爾體積為24.5L/mol,1molCO2的體積約為24.5L,故D正確;答案選D。17.C【詳解】A.在反應中,中Xe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生成中Xe為+6價,生成Xe單質為0價。反應時,有2molXe化合價升高到+6價,4molXe化合價降低到0價,轉移電子數為,即轉移電子數目為,A正確;B.標準狀況下的物質的量為,1個O2分子含有16個電子,則0.1mol O2所含的電子數為,B正確;C.只知道HF溶液的濃度為0.1mol/L,但溶液體積未知,根據n = cV,無法確定溶液中的物質的量,也就不能確定的數目,C錯誤;D.中O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其中成鍵電子對數為2,則中心原子O的孤電子對數為4 - 2 = 2,所以1的中心原子的孤電子對數為,D正確;故選C。18.D【詳解】A.Cu是面心立方晶胞,Cu晶體晶胞中含有4個銅原子,中含有的晶胞數目 ,故A正確;B.與足量的濃硫酸充分反應,鋅元素化合價由0升高為+2,轉移的電子數為,故B正確;C.Fe原子價電子排布式為3d64s2,3d能級軌道上未成對電子數為4,的能級軌道上未成對的電子總數為,故C正確;D.晶胞是體心立方,1個晶胞中含有1個Cs+、1個Cl-, 與最近的的核間距為acm,則晶胞的體對角線為2acm,晶胞的邊長為,其晶體密度為,故D錯誤;選D。19.D【詳解】A.1個H2S分子中有18個質子,標準狀況下11.2L H2S的物質的量為0.5mol,中含有的質子數為9NA,A正確;B.溶液中,亞硫酸鈉的物質的量為0.01mol,Na+原子數目為0.02NA,B正確;C.6.4g SO2的物質的量為0.1mol,反應①方程式為2H2S+SO2=3S↓+2H2O,每消耗6.4g SO2生成物中硫原子數目為0.3NA,C正確;D.反應②氧化產物是,S元素化合價由0升高為+4,每生成1mol氧化產物,轉移電子數目為4NA,D錯誤;故選D。20.B【詳解】A.在標準狀況下不是氣體,無法根據22.4L/mol計算其物質的量,A項錯誤;B.由于發生水解,則,B項正確;C.標準狀況下,22.4L即為1mol,當中生成1molH2時,根據可知,失去電子,C項錯誤;D.膠體是一個大集合體,向沸水中加入含的飽和溶液,形成的氫氧化鐵膠體的數目小于,D項錯誤;故答案選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