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七年級歷史試卷題號 一 二 總分1—12 13 14 15得分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1.唐太宗即位后,在政治、經濟、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大力整頓吏治,對軍事制度、財政制度、漕運制度等進行一系列改革。由此可見,“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出現的共同原因之一是………………………………( )A.統治者適時的改革 B.和平穩定的環境C.社會經濟較快發展 D.賢臣能將的輔助2.圖為唐代不同年份人口概況。導致圖中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災害的頻繁B.稅收制度的改革C.安史之亂的影響D.統治區域的減少3.唐人陳陶在《隴西行》中說:“自從貴主(指文成公主)和親后,一半胡風似漢家。”這說明文成公主入藏………………………………………………………………( )A.使吐蕃統一了青藏高原 B.促進了民族交流與交融C.加強了唐對吐蕃的管轄 D.使唐蕃訂立了友好盟約4.詩史互證。下面是唐朝詩人杜甫創作的兩首詩歌,這反映出唐朝社會的變化是( )憶昔(節選) 憶昔開元全盛日, 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倉廩俱豐實。 無家別(節選) 寂寞天寶后, 園廬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 世亂各東西。A.先南后北統一 B.經濟重心南移 C.由開明到專制 D.由繁榮轉衰落5.據統計,宋遼之間在重要節日和重大儀式上共派使者交往388次,其中“澶淵之盟”后為379次。材料說明“澶淵之盟”訂立使………………………………( )A.宋遼維持和平局面 B.北宋鞏固統治地位C.遼重視其文化發展 D.北宋付出錢財代價6.小明同學近期閱讀了《契丹國志》《細說宋朝》《遼宋西夏金社會生活史》等相關書籍后,打算制作一期歷史手抄報,你認為最適合的手抄報主題是…………( )A.封建國家的統一時代 B.軍閥割據混戰的時代C.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 D.繁榮與開放并舉時代7.《中國的傳統與變遷》一書認為:宋代經濟的大發展特別是商業方面的發展,或許可以恰當地稱為中國的“商業革命”。下面能夠論證這一觀點的史實是……( )A.出現新的灌溉工具——筒車 B.制瓷技術高超的代表——青花瓷C.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D.出現最早的商幫——晉商、徽商8.宋元時期,造船和航海技術的較大發展,潮汛、信風、氣象等規律知識的掌握,直接促成了…………………………………………………………………………( )A.四通八達驛站的建立 B.海上交通范圍的拓展C.陸上絲綢之路的鼎盛 D.大量外國使團的到訪9.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寫道:“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材料中的“極為神速”主要得益于…………………………( )A.指南針的研制與使用 B.造紙術的重大改進C.火藥的發明與運用 D.活字印刷術的發明10.明朝中后期,皇帝多是沉迷享樂,疏于朝政?;适覂炔坑止葱亩方?,紛爭不已,大臣們結黨營私,爭權奪利。據此可知,明朝逐步走向覆亡的重要原因是( )A. 思想禁錮 B. 政治腐敗 C. 財政危機 D. 農民起義11.據圖可知,清朝邊疆治理的特點是………………………………………( )A.因地制宜 B.沿襲舊制 C.一成不變 D.方式單一12.下表所示是我國北方某地區主要種植的農作物種類的變化。表中變化出現的原因是…………………………………………………………………………………( )作物 明清以前 明清時期糧食作物 粟、小麥、大豆 粟、小麥、大豆、玉米、甘薯經濟作物 棉花、桑、麻 棉花、桑、麻、煙草、花生、向日葵A.農業生產技術的革新 B.農業生產經驗的總結C.北方商業市鎮的發展 D.農作物新品種的引進二、非選擇題。(13題10分,14題12分,15題14分,共36分)13.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 隋朝統一全國后,急需大批人才,創立了以分科考試、擇優錄用為基本特征的科舉制度。唐朝時期經過反復試驗和不斷探索,科舉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規范化。當時,科舉分??坪椭瓶苾纱箢?。制科是皇帝為選拔“非常之人”而設置。宋朝嚴格了科舉考試程序,殿試成為定制,形成“鄉試—省試—殿試”三級體系。材料二 明清時,仍采用科舉考試的辦法選拔官員,但發生了重要變化。題目選自四書五經的文句,考生答卷行文格式必須由八個部分組成,所論述的內容須遵循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的觀點,不能有自己的見解。這就是所謂的八股文。(1)據材料一,分別指出隋、唐、宋三朝在人才選拔方面的歷史貢獻。(6分)(2)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明清時期科舉考試發生改變的消極影響。(2分)(3)據上述材料、問題和所學知識,概括科舉制度前后沿用約1300年的原因。(2分)14.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圖二某朝行政機構示意圖圖一某朝行政機構示意圖)材料二 清代史學家趙翼在《檐曝雜記》卷一《軍機處》中說:“(軍機大臣)只供傳述繕撰,而不能稍有贊畫于其間也。”(1)觀察材料一的示意圖并結合所學,判斷圖一、二的示意圖對應的朝代。(2分)(2)據材料二,指出軍機處的職能是什么?(2分)為什么說它的設立強化了君主專制?(4分)(3)綜上所述,指出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演變的趨勢。(2分)1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①鑒真 ②戚繼光 ③李時珍 ④曹雪芹(1)請按下表中的人物分類標準,將以上人物的序號填寫在表格中。(4分)類別 文學家 民族英雄 和平使者 科學家序號(2)在上表“類別”欄目中,任選一類,結合所學知識重新選擇一位相符的歷史人物,自擬標題,加以介紹。(①人物介紹至少包括“生活背景”“主要成績”“歷史影響”三方面;②人物介紹的標題正確,文字表述條理清楚;③不可選擇材料中的人物)(8分)(3)據以上材料、問題和所學知識,概括上述歷史人物的共同貢獻。(2分)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七年級歷史試題評分參考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1.A 2.C 3.B 4.D 5.A 6.C7.C 8.B 9.D 10.B 11.A 12.D二、非選擇題。(13題10分,14題12分,15題14分,共36分)13. (10分)(1)隋朝時,創立科舉制度(或創立分科考試、擇優錄用的辦法);唐朝時,使科舉制走向制度化和規范化;宋朝時,嚴格了科舉考試程序。(評分說明:意思相近即可,每點2分,共6分)(2)禁錮思想。(評分說明:意思相近即可,2分)(3)能夠為統治者選拔人才(或有利于維護統治;或考試的方法較為公開公平)。(評分說明: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題意也可。2分)14. (12分)(1)圖一:元朝;圖二:明朝。(評分說明:每點2分,共4分)(2)職能:輔助皇帝處理政務。(評分說明:意思相近即可,2分)理由:軍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決,軍機大臣只是跪在地上記錄,然后按照皇帝的旨意擬寫成文,經皇帝審閱同意后傳達給中央各部和地方機構去執行;軍機處便于皇帝獨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一切都要服從皇帝的意志;軍機處的設立,使全國的軍政大權完全集中到皇帝一人之手。 (評分說明:答出其中兩點且意思相近即可,每點2分,共4分)(3)皇權不斷強化;君主專制不斷強化。 (評分說明:答出其中一點且意思相近即可,2分)15. (14分)(1)(從左往右)④②①③(評分說明:每空1分,共4分)(2)開放式答案。(評分說明:標題、生活背景、主要成績、歷史影響各2分,共8分)示例1:標題:文學家——“詩仙”李白(2分)介紹:李白是唐朝時期著名的詩人,(2分)一生創作了許多優秀的詩歌。(2分)他的詩飄逸灑脫,充滿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濃郁的浪漫情懷,李白因此享有“詩仙”的美譽。李白以其獨特的詩歌風格和豐富的想象力,對中國文學史和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譽為中國文學的瑰寶之一。(2分)示例2:標題:科學家——宋應星(2分)介紹:宋應星是生活在明朝的科學家,(2分)他的著作《天工開物》是一部科技巨著,(2分)對我國古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2分)(3)促進了中華文明的發展。(評分說明: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題意也可。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