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品美食守禮節》教案學科 美術 年級冊別 七年級上冊 共1課時教材 嶺南版 授課類型 新授課 第1課時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課是嶺南版七年級美術上冊第一單元的內容。它圍繞飲食文化中的餐桌禮儀展開,介紹古代與現代餐桌禮儀特點。通過對比異同,讓學生理解禮儀文化傳承與演變,增強文化認同感。學情分析七年級學生好奇心強,但對餐桌禮儀文化認知較淺。他們已有一定美術基礎,能表達想法,但在挖掘文化內涵、創新表現禮儀方面有困難。教學中應結合實例,引導深入思考,鼓勵用美術形式展現餐桌禮儀。課時教學目標審美感知1. 能感受古代與現代餐桌禮儀的文化美,體會不同時代禮儀的特色。2. 提高對飲食文化中禮儀元素的審美敏感度。藝術表現1. 掌握泥人制作技巧,用泥人作品表現家庭聚餐場景。2. 能通過美術作品準確傳達餐桌禮儀內涵。創意實踐1. 運用多種方式表現和推廣餐桌禮儀,發揮創新思維。2. 小組合作完成泥塑作品,培養協作與創新能力。文化理解1. 了解古代與現代餐桌禮儀的異同,增強文化認同感。2. 認識餐桌禮儀對促進人際關系和諧的重要性。教學重點、難點重點1. 掌握古代與現代餐桌禮儀的特點和規則。2. 學會用泥人制作表現家庭聚餐場景,展現餐桌禮儀。3. 理解餐桌禮儀在文化傳承和人際交往中的重要作用。難點1. 深入分析古代與現代餐桌禮儀異同的文化根源。2. 在泥人作品中生動表現餐桌禮儀細節和人物動態。3. 運用創新方式表現和推廣餐桌禮儀。教學方法與準備教學方法講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泥人制作工具和材料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導入新課 展示問題情境(1) 展示一些學生在餐廳不良行為的圖片,如排隊打鬧、插隊打飯、浪費糧食等。(2) 引導學生觀察圖片,提問:“同學們,看看這些圖片中的行為,你們覺得這樣做合適嗎?”(3) 組織學生討論這些行為帶來的不良影響,如影響餐廳秩序、浪費資源等。(4) 總結學生的討論結果,引出本節課的主題——品美食守禮節。(5) 介紹中國作為文明古國,飲食文化歷史悠久,餐桌禮儀是重要組成部分。(6) 強調良好餐桌禮儀的重要性,如促進人際關系和諧、傳承文化傳統等。(7) 展示課題“品美食守禮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8)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接下來的學習,了解更多餐桌禮儀知識。 1. 觀察圖片,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2. 參與討論,發表自己對不良行為的看法。3. 傾聽教師總結,了解本節課主題。4. 對學習餐桌禮儀知識產生興趣。評價任務 觀察認真:☆☆☆討論積極:☆☆☆理解主題:☆☆☆設計意圖 通過展示不良行為圖片,引發學生思考,自然引出課題,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認識到良好餐桌禮儀的重要性。知識講解 古代餐桌禮儀講解(1) 展示《宴飲畫像磚》和《文會圖》,介紹這兩幅作品的背景和出處。(2) 引導學生欣賞作品,觀察畫面中人物的行為和座次安排。(3) 講解古代餐桌禮儀的特點和規則,如尊卑有序,長者先動筷,晚輩后用。(4) 舉例說明適量取食的重要性,體現節儉美德。(5) 強調食不言寢不語,用餐時保持安靜是對食物和同桌人的尊重。(6) 詳細介紹古代宴會座次安排,如主位、賓位等,反映等級制度。(7) 說明古代用餐的進食順序,先賓后主,先長后幼。(8) 講解用餐時需遵守的禮節,不許喧嘩、不許用手指食物等。現代餐桌禮儀講解(1) 對比古代,介紹現代餐桌禮儀強調尊重個人選擇,如尊重素食者或有特殊飲食需求的人。(2) 說明隨著生活節奏加快,現代用餐流程趨向簡化,如自助餐形式的普及。(3) 強調現代餐桌禮儀倡導均衡飲食,注重食物的營養搭配和健康。(4) 舉例說明現代社交場合中常見的餐桌禮儀,如使用公筷公勺。(5) 引導學生思考現代餐桌禮儀與古代的不同之處。(6) 總結現代餐桌禮儀的特點,更加注重個人需求和健康。(7) 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現代餐桌禮儀。(8) 組織學生討論現代餐桌禮儀對人際關系的影響。 1. 欣賞古代繪畫作品,觀察畫面內容。2. 傾聽教師講解古代與現代餐桌禮儀知識。3. 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參與討論。4. 對比古代與現代禮儀,總結不同特點。評價任務 知識理解:☆☆☆思考積極:☆☆☆討論參與:☆☆☆設計意圖 通過欣賞古代繪畫作品,結合教師講解,讓學生了解古代與現代餐桌禮儀的特點和規則,對比異同,加深對餐桌禮儀文化的理解。對比分析 活動一:對比古代與現代餐桌禮儀 座位安排對比(1) 再次展示古代繪畫作品,指出古代以長幼尊卑為座位安排原則。(2) 舉例說明古代不同場合的座次安排,如家庭聚餐、宴會等。(3) 介紹現代座位安排更注重平等與舒適,座位安排更為靈活。(4) 讓學生分享自己在現代社交場合中遇到的座位安排情況。(5) 對比古代與現代座位安排的差異,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原因。(6) 引導學生思考座位安排變化反映的社會觀念轉變。(7) 總結座位安排的變遷,強調不同時代的特色。(8) 鼓勵學生在不同場合選擇合適的座位安排。用餐方式對比(1) 展示古代用餐工具圖片,介紹古代多用筷子和匙。(2) 講解古代用餐方式的特點,如使用筷子的技巧和禮儀。(3) 介紹現代融入了西式餐具,如刀叉,用餐方式更加國際化。(4) 讓學生體驗用不同餐具用餐的感受。(5) 對比古代與現代用餐方式的差異,分析其對飲食文化的影響。(6) 引導學生思考用餐方式變化與文化交流的關系。(7) 總結用餐方式的演變,強調文化的融合與發展。(8) 鼓勵學生尊重不同的用餐方式。 1. 觀察古代與現代座位安排、用餐方式的圖片。2. 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感受。3. 參與討論,分析差異和文化原因。4. 總結不同時代的特點。評價任務 觀察細致:☆☆☆分享積極:☆☆☆分析準確:☆☆☆設計意圖 通過對比古代與現代餐桌禮儀的座位安排和用餐方式,讓學生深入理解禮儀的變遷和文化的發展,培養學生的文化分析能力。藝術創作指導 活動二:泥人制作表現餐桌禮儀 泥人制作技巧講解(1) 展示泥人制作工具和材料,介紹其用途。(2) 示范泥人身體各部位的制作方法,如頭部、四肢的捏制。(3) 講解組裝身體各部位時注意動態的塑造,表現人物用餐的姿態。(4) 強調泥人表情的刻畫,體現不同人物的情緒。(5) 展示一些優秀的泥人作品,分析其表現餐桌禮儀的特點。(6) 讓學生觀察泥人作品中人物的動作和表情,學習表現技巧。(7) 提醒學生在制作過程中注意衛生和安全。(8) 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創造獨特的泥人形象。小組合作指導(1) 組織學生分組,確定小組分工,如制作泥人、設計場景等。(2) 引導小組討論表現家庭聚餐的場景和情節。(3) 要求小組制定制作計劃,明確每個成員的任務。(4) 巡視各小組,及時給予指導和建議,解決遇到的問題。(5) 鼓勵小組之間相互交流和學習,分享創意和經驗。(6) 提醒小組注意時間安排,合理分配制作時間。(7) 強調小組合作的重要性,培養團隊精神。(8) 關注小組合作過程中的氛圍,促進成員之間的協作。 1. 觀看教師示范,學習泥人制作技巧。2. 參與小組討論,確定表現內容和分工。3. 按照計劃進行泥人制作,發揮創意。4. 與小組成員協作,完成作品。評價任務 技巧掌握:☆☆☆討論積極:☆☆☆合作良好:☆☆☆設計意圖 通過泥人制作技巧講解和小組合作指導,讓學生掌握泥人制作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用美術形式表現餐桌禮儀。作品展示與評價 活動三:作品展示與交流 作品展示(1) 各小組將完成的泥塑作品展示在展示區。(2) 組織學生參觀各小組作品,欣賞不同的表現風格。(3) 讓小組代表介紹作品的創意和表現的餐桌禮儀內容。(4) 鼓勵其他小組提問和交流,增進對作品的理解。(5) 引導學生從泥人造型、場景設計、禮儀表現等方面評價作品。(6) 提醒學生評價時要客觀、公正,尊重他人的創意。(7) 總結各小組作品的亮點和特色,給予肯定和鼓勵。(8) 對表現突出的小組和個人進行表揚。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1) 讓學生對自己的作品和學習情況做出客觀的評價。(2) 引導學生從技能提升、創意表現、團隊合作等方面進行自我評價。(3) 組織學生互相評價,分享優點和建議。(4) 鼓勵學生認真傾聽他人評價,反思自己的不足。(5)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進行總結和點評,給予專業的指導。(6) 強調評價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習和提高。(7) 鼓勵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不斷改進和進步。(8) 總結本節課的學習成果,強調餐桌禮儀的重要性。 1. 展示小組作品,介紹創意和內容。2. 參觀其他小組作品,參與交流和評價。3. 進行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4. 傾聽教師總結,反思學習情況。評價任務 展示清晰:☆☆☆評價客觀:☆☆☆反思深刻:☆☆☆設計意圖 通過作品展示和評價,讓學生展示學習成果,提高表達能力和審美水平,促進學生反思和改進,增強學習動力。課堂總結 總結內容(1) 回顧本節課學習的古代與現代餐桌禮儀知識,強調其重要性。(2) 總結泥人制作技巧和小組合作經驗,表揚表現優秀的小組和個人。(3) 強調餐桌禮儀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鼓勵學生踐行良好的禮儀。(4) 展示一些推廣餐桌禮儀的案例,如公益廣告、宣傳海報等。(5) 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用美術作品推廣餐桌禮儀,發揮美術的社會作用。(6) 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繼續完善作品或創作新的推廣作品。(7) 鼓勵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關注飲食文化和禮儀,傳承和弘揚優秀文化。(8) 感謝學生的積極參與,宣布下課。 1. 傾聽教師總結,回顧學習內容。2. 思考如何推廣餐桌禮儀。3. 明確課后作業任務。4. 表示在今后生活中踐行禮儀。評價任務 知識回顧:☆☆☆思考積極:☆☆☆態度認真:☆☆☆設計意圖 通過課堂總結,鞏固所學知識,強化餐桌禮儀意識,引導學生用美術服務生活,培養社會責任感。作業設計基礎作業1. 完善課堂上的泥塑作品,使其更加精致。2. 用文字描述作品所表現的餐桌禮儀內容。3. 收集古代與現代餐桌禮儀的資料,制作手抄報。拓展作業1. 創作一幅宣傳海報,推廣餐桌禮儀。2. 與家人一起用餐時,提醒并踐行良好的餐桌禮儀。3. 嘗試用其他美術形式表現餐桌禮儀,如繪畫、剪紙等。板書設計第4課 品美食守禮節一、古代餐桌禮儀1. 尊卑有序2. 適量取食3. 食不言寢不語4. 座次安排5. 進食順序6. 用餐禮節二、現代餐桌禮儀1. 尊重個人選擇2. 簡化用餐流程3. 注重健康飲食三、表現方式泥人制作 小組合作教學反思成功之處1. 通過對比古代與現代餐桌禮儀,學生對飲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增強了文化認同感。2. 泥人制作和小組合作活動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創造力,培養了團隊協作能力。3. 作品展示和評價環節讓學生有機會展示成果,提高了表達和審美能力。不足之處1. 在講解古代餐桌禮儀的文化根源時,部分學生理解困難,應結合更多實例深入講解。2. 小組合作過程中,個別小組存在分工不明確、協作不順暢的問題,今后應加強指導。3. 時間安排不夠合理,導致作品展示和評價環節有些倉促,學生交流不夠充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