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魚意融生活》教案學科 初中美術 年級冊別 七年級上冊 共1課時教材 嶺南版 授課類型 新授課 第1課時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課是嶺南版七年級上冊的內容,主要圍繞魚文化的多重寓意和魚燈制作展開。通過對魚文化寓意的講解及魚燈制作技藝的學習,讓學生感受美術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培養學生對民間藝術的興趣。學情分析七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美術基礎和觀察能力,但對魚文化內涵了解不深。他們好奇心強、創造力豐富,但在傳統工藝制作上技巧不足。教學中應多展示實例,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組織實踐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突破對傳統文化理解和傳統技藝掌握的障礙。課時教學目標審美感知1. 感受魚在嶺南文化中的象征意義,體會魚文化的獨特魅力。2. 欣賞不同形式的魚紋作品和魚燈,提高對美的感知能力。藝術表現1. 學會用魚紋表達美好祝福,嘗試用魚紋裝扮生活。2. 掌握傳統魚燈和創意魚燈的制作方法,創作出有特色的魚燈作品。創意實踐1. 在魚燈制作中發揮創意,運用不同材料和方法進行創新。2. 能夠將魚文化寓意融入作品,展現個人創意和風格。文化理解1. 了解魚文化的多重寓意和魚燈的歷史背景、文化內涵。2. 認識到魚紋和魚燈是連接古今文化的橋梁,增強文化認同感。教學重點、難點重點1. 理解魚文化在嶺南文化中的多重寓意。2. 掌握用魚紋裝扮生活的方法。3. 學會傳統魚燈和創意魚燈的制作技巧。難點1. 深入體會魚文化寓意并融入到魚燈創作中。2. 在魚燈制作中把握各部位銜接,使魚燈生動形象。3. 發揮創意,制作出有個性和文化內涵的魚燈作品。教學方法與準備教學方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講授法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礦泉水瓶、LED燈、竹條、紙張等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導入新課 創設情境(1) 教師播放一段熱鬧的魚燈會視頻,視頻中五彩斑斕的魚燈在夜空中閃爍,人們提著魚燈歡天喜地地慶祝節日,營造出濃厚的節日氛圍。(2) 播放結束后,教師提問學生:“同學們,看完這段視頻,你們有沒有逛過這樣的魚燈會呀?感覺怎么樣?”引導學生分享自己的感受。(3) 教師接著說:“在嶺南文化中,魚可不簡單哦,它不僅象征著富饒和豐收,還寓意著年年有余,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第十三課《魚意融生活》。”(4) 展示課題《魚意融生活》,并簡單介紹本節課將探索魚文化的寓意以及學習魚燈制作。(5) 再次強調魚在嶺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引發學生對魚文化的興趣。(6) 引導學生思考魚文化在生活中的體現,鼓勵學生大膽發言。(7) 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肯定和補充,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8) 總結導入內容,自然過渡到新課教學。 1. 觀看魚燈會視頻,感受熱鬧氛圍。2. 分享逛魚燈會的經歷和感受。3. 傾聽教師介紹魚在嶺南文化中的象征意義。4. 思考魚文化在生活中的體現并發言。評價任務 參與度:☆☆☆表達清晰:☆☆☆興趣激發:☆☆☆設計意圖 通過播放魚燈會視頻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介紹魚在嶺南文化中的象征意義,為新課教學奠定基礎,引導學生關注魚文化與生活的聯系。講授新課 活動一:魚紋的文化寓意與應用 魚文化寓意講解(1) 教師詳細講解魚文化中的多重寓意,首先提到魚象征著富足,因為魚的諧音“余”,寓意著生活富余,人們希望年年都有多余的財富和糧食。(2) 強調魚還代表著吉祥和繁榮,在許多傳統節日和慶典中,魚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象征著美好的未來和幸福的生活。(3) 展示一系列不同風格和時期的美術作品,如古代的陶瓷器皿、玉器雕刻、布料印染等,這些作品中都巧妙地融入了魚紋。(4)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這些作品,分析藝術家是如何將魚的寓意融入創作中的。例如,在陶瓷器皿上繪制魚紋,寓意著年年有余,生活富足;在玉器上雕刻魚紋,象征著吉祥如意和連年有余;在布料上印染魚紋,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5) 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魚紋在這些作品中的作用和意義,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6) 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和總結,加深學生對魚紋文化寓意的理解。(7) 進一步拓展,介紹魚紋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如家居設計、服飾、現代藝術品和裝飾品等。(8) 展示現代魚紋作品,讓學生感受魚紋在現代設計中的創新和發展。 1. 傾聽教師講解魚文化的多重寓意。2. 觀察美術作品中的魚紋,分析其寓意。3. 思考并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4. 欣賞現代魚紋作品,感受其創新。評價任務 寓意理解:☆☆☆觀察分析:☆☆☆思維拓展:☆☆☆設計意圖 通過詳細講解魚文化的寓意和展示不同時期的美術作品,讓學生深入理解魚紋的文化內涵。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作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思維能力。介紹魚紋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講授新課 活動二:傳統魚燈制作技藝學習 魚燈文化介紹(1) 教師介紹傳統魚燈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意義,說明魚燈作為一種傳統手工藝品,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技藝傳承。(2) 講述在許多節慶活動中,魚燈成為重要的裝飾品,象征著喜慶和祝福,是民間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3) 展示不同造型和風格的傳統魚燈圖片,讓學生欣賞魚燈的藝術魅力。(4) 邀請民間藝人通過視頻或現場演示的方式,向學生傳授傳統魚燈的制作方法。(5) 詳細講解傳統魚燈制作的材料選擇,如竹條、紙張、顏料等,以及各材料的特點和用途。(6) 示范骨架制作的步驟,用竹條彎曲成魚的形狀,強調骨架的穩定性和合理性。(7) 指導學生進行蒙皮上色的操作,在骨架上蒙上紙張或布料,并進行彩繪裝飾,提醒學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和圖案的設計。(8) 幫助學生添加魚鰭、魚尾等細節,使魚燈更加逼真生動,同時強調在制作過程中要精益求精,傳承和發揚這一傳統手工藝。 1. 了解傳統魚燈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意義。2. 欣賞傳統魚燈圖片,感受其藝術魅力。3. 觀看民間藝人的制作演示,學習制作方法。4. 嘗試進行傳統魚燈的制作。評價任務 文化了解:☆☆☆制作學習:☆☆☆細節處理:☆☆☆設計意圖 通過介紹傳統魚燈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意義,讓學生認識到傳統手工藝的價值。邀請民間藝人傳授制作方法,使學生能夠學習到正宗的傳統技藝。在制作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耐心,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意識。講授新課 活動三:創意魚燈制作方法學習 創意魚燈制作講解(1) 教師播放創意魚燈制作的微課視頻,視頻中展示了用環保礦泉水瓶制作魚燈的全過程。(2) 總結制作方法,選用環保的礦泉水瓶作為主要材料,精心打造出一個魚身能動的獨特魚燈。(3) 詳細講解材料選擇的原因,如礦泉水瓶環保、易得,且具有一定的透明度,適合制作魚燈。(4) 示范瓶身改造的步驟,將礦泉水瓶剪成魚的形狀,注意各部位的銜接,確保魚身能夠靈活擺動。(5) 指導學生進行裝飾彩繪,根據設計對魚燈進行彩繪和裝飾,可以運用不同的圖案和色彩,展現個人創意。(6) 講解燈光安裝的方法,安裝LED燈和小燈泡,創造溫馨迷人的光影效果,提醒學生注意用電安全。(7) 提出創意要求,鼓勵學生在制作過程中發揮想象力,運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進行創新。(8) 展示一些創意魚燈作品,為學生提供靈感和參考。 1. 觀看微課視頻,學習創意魚燈的制作方法。2. 了解材料選擇和制作步驟。3. 進行瓶身改造和裝飾彩繪。4. 發揮創意,嘗試制作獨特的魚燈。評價任務 方法掌握:☆☆☆創意發揮:☆☆☆作品制作:☆☆☆設計意圖 通過播放微課視頻和教師示范,讓學生掌握創意魚燈的制作方法。強調材料的環保性和易得性,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制作出有個性的魚燈作品,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實踐創作 分組創作指導(1) 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四人,要求四人合力共做一個魚燈。(2) 強調創作要求,不僅要注重魚的形態和色彩的表現,還可以利用多種材料進行創意制作。(3) 鼓勵學生在創作中大膽創新,勇于嘗試新的表現手法和材料,將魚文化寓意融入作品。(4) 巡回指導每個小組的創作,針對遇到的具體問題提供個性化的建議和幫助。(5) 提醒學生注意制作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如使用剪刀、刀具等工具時要小心。(6) 觀察學生的創作進度,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7) 引導小組內成員進行分工合作,提高創作效率。(8) 對學生的創意和想法給予支持和引導,幫助學生完善作品。 1. 分組并確定小組成員。2. 討論創作方案,進行分工合作。3. 開始制作魚燈,發揮創意和團隊協作精神。4. 遇到問題及時向教師和小組同學請教。評價任務 團隊協作:☆☆☆創意表現:☆☆☆進度把握:☆☆☆設計意圖 通過分組創作,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強調創作要求和鼓勵創新,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和創造力。教師巡回指導,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確保創作活動的順利進行。作業設計基礎作業1. 完成一個完整的魚燈作品,并在作品上標注自己的創意和魚文化寓意。2. 寫一篇短文,介紹自己在魚燈制作過程中的收獲和體會。3. 收集更多魚紋和魚燈的資料,制作一份手抄報。拓展作業1. 將自己制作的魚燈帶到社區或學校的活動中展示,與他人分享魚文化的魅力。2. 嘗試用其他材料制作不同風格的魚燈,進一步發揮創意。3. 與家人一起用魚紋裝扮家居,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板書設計第13課 魚意融生活一、魚文化寓意富足、吉祥、繁榮二、魚紋應用古代:陶瓷、玉器、布料現代:家居、服飾、藝術三、魚燈制作傳統:材料、骨架、蒙皮、細節創意:礦泉水瓶、改造、裝飾、燈光教學反思成功之處1. 通過播放魚燈會視頻和展示美術作品,成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參與度較高。2. 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和思考,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思維能力。3. 分組創作和展示評價環節,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自信心,學生能夠積極分享和交流。不足之處1. 在傳統魚燈制作教學中,由于時間有限,部分學生未能充分掌握制作技巧。2. 對學生創意的引導還可以更加深入,部分學生的作品創意不夠突出。3. 在評價環節,評價標準可以更加明確和具體,提高評價的科學性和公正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