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單元復習要點一 地圖上方向的辨認 如要判斷下圖中犀牛館在熊貓館的什么方向,其步驟如下: 第一步,確定中心地點(熊貓館)。 第二步,以中心地點(熊貓館)為中心畫十字坐標,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標出方向。如果有指向標,則把指向標平移到中心地點,箭頭的方向指向北,依次判斷出其他方向。 第三步,指出各點(犀牛館)與中心地點(熊貓館)的方向關系。由圖可知,犀牛館在熊貓館的西北方。[典題1]徐州某中學學生步行前往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參加清明祭掃活動。圖1為該學生途中迎面看到的道路指示牌,圖2為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圖1 圖2(1)該學生看到道路指示牌時的位置可能位于圖2中的(B)A.① B.② C.③ D.④(2)從該位置到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的大致行進方向為(A)A.先向南再向西 B.先向南再向東C.先向北再向西 D.一直向東行走[變式練1]下圖為家住東營墾利的小明某日觀察到的道路指示牌。據圖完成(1)~(2)題:(1)據圖中信息判斷,此時可能是(B)A.上午上學 B.上午放學C.下午上學 D.下午放學(2)據指示牌小明做出的正確判斷是(D)A.行走在勝興路上B.正在向北行走C.路口左轉是向西D.永興路在此路口正南方要點二 等高線地形圖上的生產生活應用生產或生 活方式 選擇地引水線路 為了降低施工難度和建設成本,盡可能選擇由海拔高處到海拔低處的自流線路爬山 應選擇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因為是緩坡,爬山相對較容易(但可能費時)修路 若是兩地之間修公路,應盡量避免穿過等高線(即最好選擇在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公路與等高線平行,目的是減緩坡度,確保安全,同時盡量連接各個居民點,方便居民出行)修梯田 一般修在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因為地勢較平緩建居民區 盡量建在地勢平坦開闊、靠近水源、交通便利、遠離污染、向陽的地方修水庫 應建在地形為峽谷且有盆地的地方,因為盆地集水多,峽谷易修壩,成本低[典題2]我國北方沿海某學校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到野外進行實踐活動。下面是活動區域等高線地形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說出該區域的主要地形類型: 山地 。 (2)同學們從甲村出發沿公路到乙村附近瞻仰烈士紀念碑,緬懷革命先烈。行程中,同學們發現路邊立有一個凸面鏡(如圖),你認為凸面鏡最大可能位于圖中A、B兩地中的 A 地。 (3)山頂植被郁郁蔥蔥,鳥語花香,同學們感覺心曠神怡。有同學認為可以在山頂建一座療養院,但是,絕大多數同學認為不合理。請你說出此處不適宜建療養院的理由。參考答案:山頂交通不便,地形較狹窄。(4)野外實踐活動結束后,同學們繪制了圖中沿m線的地形剖面圖。以下剖面圖中,與實際最吻合的是 B 。 [變式練2]為了更好地開展“第三課堂”,山東省某學校在暑假期間組織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赴“五岳”之首的泰山風景區開展研學活動。讀該景區附近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①處山體部位名稱是 鞍部 。 (2)②處和③處可能有河流發育的是 ③ ,坡度較陡的是 ② 。(3)圖中學校的海拔范圍是 300~325 米。 (4)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查閱資料發現,泰山的海拔僅有1 532.7米,卻被列為“五岳”之首,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美譽。請從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其原因: 泰山相對高度大 。 (5)簡要分析聚落分布在該區域西南部的主要自然原因。(至少答出兩點)參考答案:西南部等高線稀疏,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河流經過,水源充足。要點三 根據需要選擇比例尺合適的地圖 比例尺大小的選擇主要依據查詢區域的范圍及內容的詳略。如果查詢地區的范圍較小,應選擇大比例尺地圖,地理信息詳細,便于查詢;如果查詢地區的范圍較大,應選擇小比例尺地圖。如圖所示:[典題3]學校為即將舉行的運動會進行隊形演練,為測試拍攝效果,小明利用無人機拍攝了兩張照片,如圖為校園平面圖和操場平面圖。讀圖,完成(1)~(2)題:圖1 圖2(1)如果根據照片在A4紙(21厘米×29厘米)上繪制學校平面圖,則選擇的比例尺可能為(A)A.1∶2 000 B.1∶200C.1∶20 000 D.1∶2 000 000(2)若圖1和圖2圖幅相同,則(D)A.圖1比例尺更大B.圖1信息更具體C.圖2表示范圍更大D.圖2操場信息更詳細[變式練3](2024山東煙臺)小明在省外讀書,開學季爸爸開車送他去機場。出發前,小明用手機軟件查看路況。下圖是小明查閱的電子地圖截圖。據此完成(1)~(3)題:(1)關于手機軟件推薦的三條線路的說法,正確的是(D)A.方案一用時最少B.方案二路程最短C.方案三紅綠燈最少D.方案三無道路施工(2)經比較小明決定選擇方案一,但是該線路有擁堵路段。小明想知道擁堵路段的具體信息,他放大地圖,手機地圖發生的變化是(D)A.圖幅變大 B.顯示范圍擴大C.比例尺變小 D.顯示內容更詳細(3)小明感到電子地圖比傳統地圖有很多優勢。以下不是電子地圖具備的優勢是(D)A.查詢更方便B.路線規劃更精準C.路況實時更新D.無電狀態也能使用第二章單元復習要點一 地圖上方向的辨認 如要判斷下圖中犀牛館在熊貓館的什么方向,其步驟如下: 第一步,確定中心地點(熊貓館)。 第二步,以中心地點(熊貓館)為中心畫十字坐標,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標出方向。如果有指向標,則把指向標平移到中心地點,箭頭的方向指向北,依次判斷出其他方向。 第三步,指出各點(犀牛館)與中心地點(熊貓館)的方向關系。由圖可知,犀牛館在熊貓館的西北方。[典題1]徐州某中學學生步行前往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參加清明祭掃活動。圖1為該學生途中迎面看到的道路指示牌,圖2為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圖1 圖2(1)該學生看到道路指示牌時的位置可能位于圖2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2)從該位置到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的大致行進方向為( )A.先向南再向西 B.先向南再向東C.先向北再向西 D.一直向東行走[變式練1]下圖為家住東營墾利的小明某日觀察到的道路指示牌。據圖完成(1)~(2)題:(1)據圖中信息判斷,此時可能是( )A.上午上學 B.上午放學C.下午上學 D.下午放學(2)據指示牌小明做出的正確判斷是( )A.行走在勝興路上B.正在向北行走C.路口左轉是向西D.永興路在此路口正南方要點二 等高線地形圖上的生產生活應用生產或生 活方式 選擇地引水線路 為了降低施工難度和建設成本,盡可能選擇由海拔高處到海拔低處的自流線路爬山 應選擇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因為是緩坡,爬山相對較容易(但可能費時)修路 若是兩地之間修公路,應盡量避免穿過等高線(即最好選擇在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公路與等高線平行,目的是減緩坡度,確保安全,同時盡量連接各個居民點,方便居民出行)修梯田 一般修在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因為地勢較平緩建居民區 盡量建在地勢平坦開闊、靠近水源、交通便利、遠離污染、向陽的地方修水庫 應建在地形為峽谷且有盆地的地方,因為盆地集水多,峽谷易修壩,成本低[典題2]我國北方沿海某學校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到野外進行實踐活動。下面是活動區域等高線地形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說出該區域的主要地形類型: 。 (2)同學們從甲村出發沿公路到乙村附近瞻仰烈士紀念碑,緬懷革命先烈。行程中,同學們發現路邊立有一個凸面鏡(如圖),你認為凸面鏡最大可能位于圖中A、B兩地中的 地。 (3)山頂植被郁郁蔥蔥,鳥語花香,同學們感覺心曠神怡。有同學認為可以在山頂建一座療養院,但是,絕大多數同學認為不合理。請你說出此處不適宜建療養院的理由。(4)野外實踐活動結束后,同學們繪制了圖中沿m線的地形剖面圖。以下剖面圖中,與實際最吻合的是 。 [變式練2]為了更好地開展“第三課堂”,山東省某學校在暑假期間組織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赴“五岳”之首的泰山風景區開展研學活動。讀該景區附近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①處山體部位名稱是 。 (2)②處和③處可能有河流發育的是 ,坡度較陡的是 。(3)圖中學校的海拔范圍是 米。 (4)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查閱資料發現,泰山的海拔僅有1 532.7米,卻被列為“五岳”之首,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美譽。請從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其原因: 。 (5)簡要分析聚落分布在該區域西南部的主要自然原因。(至少答出兩點)要點三 根據需要選擇比例尺合適的地圖 比例尺大小的選擇主要依據查詢區域的范圍及內容的詳略。如果查詢地區的范圍較小,應選擇大比例尺地圖,地理信息詳細,便于查詢;如果查詢地區的范圍較大,應選擇小比例尺地圖。如圖所示:[典題3]學校為即將舉行的運動會進行隊形演練,為測試拍攝效果,小明利用無人機拍攝了兩張照片,如圖為校園平面圖和操場平面圖。讀圖,完成(1)~(2)題:圖1 圖2(1)如果根據照片在A4紙(21厘米×29厘米)上繪制學校平面圖,則選擇的比例尺可能為( )A.1∶2 000 B.1∶200C.1∶20 000 D.1∶2 000 000(2)若圖1和圖2圖幅相同,則( )A.圖1比例尺更大B.圖1信息更具體C.圖2表示范圍更大D.圖2操場信息更詳細[變式練3](2024山東煙臺)小明在省外讀書,開學季爸爸開車送他去機場。出發前,小明用手機軟件查看路況。下圖是小明查閱的電子地圖截圖。據此完成(1)~(3)題:(1)關于手機軟件推薦的三條線路的說法,正確的是( )A.方案一用時最少B.方案二路程最短C.方案三紅綠燈最少D.方案三無道路施工(2)經比較小明決定選擇方案一,但是該線路有擁堵路段。小明想知道擁堵路段的具體信息,他放大地圖,手機地圖發生的變化是( )A.圖幅變大 B.顯示范圍擴大C.比例尺變小 D.顯示內容更詳細(3)小明感到電子地圖比傳統地圖有很多優勢。以下不是電子地圖具備的優勢是( )A.查詢更方便B.路線規劃更精準C.路況實時更新D.無電狀態也能使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章 地圖 學生版.docx 第二章 地圖.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