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 陸地和海洋 綜合評價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班級: 學號: 姓名: 成績: 第Ⅰ卷(單項選擇題,共60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2題:1.下列對世界海陸的認識,正確的有(D)①亞歐大陸是世界最大的大陸?、谧钚〉拇笾奘悄蠘O洲?、厶窖笪挥诒泵乐迻|部 ④四大洋相互連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世界海陸分布不均,其中(D)A.陸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B.北半球陸地面積大于海洋面積C.南極地區是海洋,北極地區是陸地D.南美洲、非洲、亞洲和大洋洲跨南、北半球 中國中車的高鐵裝備制造占有全球市場很大份額。讀中國高鐵全球戰略遠景圖,完成3~4題:3.中俄加美高鐵要經過哪一洲界線 (D)A.蘇伊士運河 B.直布羅陀海峽C.烏拉爾山脈 D.白令海峽4.歐亞高鐵溝通的兩個大洋是 和 。(A) A.太平洋 大西洋 B.太平洋 印度洋C.大西洋 印度洋 D.北冰洋 太平洋 讀巴西地形圖,完成5~6題:5.巴西地形分布特征是(D)A.北部是山地 B.南部是平原C.北部是高原 D.南部是高原6.巴西的地勢特征是(A)A.南高北低 B.北高南低C.東高西低 D.西高東低 海洋被稱為“藍色國土”,為人類生存和發展提供豐富多樣的海洋資源。讀海底地形示意圖,完成7~9題:7.據圖示信息可知,海洋對人類生產生活的有利影響有(B)①提供旅游場所?、诎l展海洋運輸 ③臺風帶來暴雨?、苓M行海底采礦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8.海上養殖場位于(A)A.大陸架 B.大陸坡C.海盆 D.海溝9.有利于推進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是(B)A.休漁期在近海捕魚B.加強海洋管理執法力度C.禁止開發海洋資源D.直接將污水排入海洋中 右圖是大西洋兩岸古地層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10~11題:10.圖中古地層主要分布在(B)A.太平洋沿岸B.大西洋沿岸C.北冰洋沿岸D.印度洋沿岸11.圖中古地層的分布說明地球上(D)A.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B.非洲和北美洲有共同的文化習俗C.各塊陸地始終合在一起D.陸地曾連在一起,后發生漂移分離 鳥類遷徙是鳥類遵循大自然環境的一種生存本能反應,下圖是跨越大西洋的候鳥遷徙路線變化圖。讀圖,完成12~13題:12.位于大西洋沿岸,但候鳥遷徙時卻沒經過的大洲是(B)A.北美洲 B.南美洲 C.非洲 D.大洋洲13.與約2億年前相比(C)A.大西洋面積不斷縮小B.原始大陸漂移分離,各大洲都不再相連C.跨越大西洋的候鳥遷徙路線更長了D.世界上的海洋和陸地沒有變化 2023年10月11日,阿富汗西部發生6.3級地震,震中位于北緯34.55度、東經61.95度。讀圖,完成14~15題:14.據圖判斷,阿富汗位于(A)A.亞洲 B.歐洲 C.非洲 D.大洋洲15.阿富汗發生地震的原因是該地位于(A)A.地中?!柴R拉雅火山、地震帶B.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C.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地帶D.太平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交界地帶 當地時間2024年9月2日8時40分許,日本沖繩縣附近海域發生4.7級地震,震源深度140千米。結合圖文材料,完成16~18題:六大板塊示意圖16.下列板塊中,幾乎全部為海洋的是(C)A.南極洲板塊 B.印度洋板塊C.太平洋板塊 D.非洲板塊17.下列有關日本沖繩縣所處板塊位置及作用的描述,正確的是(A)A.處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板塊碰撞擠壓B.處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板塊碰撞擠壓C.處于亞歐板塊內部,板塊張裂拉伸D.處于太平洋板塊內部,板塊張裂拉伸18.結合板塊之間的作用,下列猜想正確的是(C)A.地中海面積將不斷增大B.紅海面積將不斷縮小C.喜馬拉雅山脈還會不斷上升D.東非大裂谷將不斷縮小 “藍色循環”模式運用區塊鏈和物聯網等技術,實現海洋塑料污染收集、再生、再制造、再銷售等全環節可視化追溯,迄今已收集超過1萬噸海洋廢棄物,是中國最大的海洋塑料廢棄物回收項目,2023年10月30日,被聯合國授予“地球衛士獎”。據此完成19~20題:19.下列情況不會造成海洋污染的是(C)A.生活污水排放 B.油輪泄露C.海水曬鹽 D.垃圾填海20.下列關于“藍色循環”模式項目的說法,錯誤的是(B)A.循環使用廢棄塑料B.嚴禁生產一切塑料產品C.研發塑料無污染處理方式D.塑料清理回收再利用第Ⅱ卷(綜合題,共40分)二、綜合題(共40分)21.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材料一 世界杯足球賽每四年舉辦一次,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體育盛會之一。第19~22屆世界杯足球賽舉辦國分別為南非、巴西、俄羅斯、卡塔爾。材料二 第19~22屆世界杯舉辦國分布圖。(1)歷屆世界杯足球賽舉辦國中,卡塔爾所在的大洲是 A (填字母),南非所在的大洲是 B (填字母);A、B兩大洲的分界線為 蘇伊士運河 ,它溝通了 ①② (填數碼)兩個大洋。(4分) (2)南回歸線除了穿越南非所在的大洲外,還穿越了巴西所在的大洲G 南美洲 (填名稱),南回歸線穿越的略呈“S”形的大洋被 5 個大洲所環繞。(2分) (3)俄羅斯瀕臨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大洋?、邸?填數碼),該大洋與①大洋之間有世界上最大的島嶼甲 格陵蘭島 。(2分) (4)2026年第23屆世界杯足球賽將由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聯合舉辦,它們所在的大洲是 北美洲 ,它與A大洲的分界線是 白令海峽 。(2分) 22.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材料一 地質工作者經過大量的研究,認為臺灣海峽曾經歷了多次海陸變遷。2億多年以前,曾經為海洋,距今4 000萬年左右,臺灣海峽受擠壓第一次抬升為陸地。以后海峽地殼時沉時升,使臺灣與祖國大陸之間時分時連。尤其是第四紀冰期時,每當冰期,氣候寒冷,海面下降,海峽地區便成了陸橋;每當間冰期,氣候變暖,冰雪消融,海面升高,陸橋又被淹沒成海峽……材料二 下圖為某山系示意圖。(1)材料一進一步證實了 板塊構造 學說的合理性。(2分) (2)試分析,第四紀冰期時,造成臺灣與祖國大陸時分時連這種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是 海平面升降 。(2分) (3)煤炭是由陸地上的森林轉化而來的,科學家們在臺灣海峽的海底發現了豐富的煤層,你能解釋這一奇怪現象嗎 (2分)參考答案:臺灣海峽在很久以前是陸地,地面長有森林,后來由于地殼下陷,森林被埋藏于地下,形成現在的煤炭。(4)材料二中的山系是世界上最長的山系—— 科迪勒拉 山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釋該山系形成的原因。(4分) 參考答案:美洲板塊分別和太平洋板塊、南極洲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23.當地時間2024年2月8日,新西蘭克馬德克群島發生6.0級地震。讀打亂順序的大陸漂移示意圖(圖1)及新西蘭位置示意圖(圖2),回答下列問題:(12分)圖1 圖2(1)提出大陸漂移說的科學家是 魏格納 。根據大陸漂移說的原理,圖1按照先后順序排列應該是?、佗邰凇?用數碼排列)。(4分) (2)新西蘭地處兩大板塊交界地帶,地震頻發,這兩大板塊是 太平洋 板塊和 印度洋 板塊。(4分) (3)一般來說,板塊交界地帶多火山和地震。新西蘭所在的火山、地震帶是 環太平洋 火山、地震帶。(2分) (4)在地震頻發地區,學??梢越M織學生 C (填字母)。(2分) ①學習防震知識 ②進行地震監測?、凼煜け茈y場所 ④參加地震演習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4.七年級同學分小組對板塊運動的形式及產生的后果進行實驗。據此回答下列問題:(8分)實驗一:板塊運動模擬實驗a.準備一把剪刀和一張白紙b.將白紙剪成三個小塊c.將三小塊白紙分別用①②③標注d.將三小塊白紙按箭頭指示方向運動并觀察(1)圖中①②模擬的板塊運動方式是 碰撞擠壓 ,②③模擬的板塊運動方式是 張裂拉伸 。(2分) 實驗二:知識遷移應用(2)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塊,其中 太平洋 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1分)(3)由于板塊運動,喜馬拉雅山脈的海拔會 升高 (升高或降低)。紅海面積會變 大 (大或小),運用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解釋原因: 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相互張裂拉伸 。(3分) (4)2024年2月,攀枝花市地震監測中心共監測到本市及周邊地區地震33次,最大地震為四川寧南(北緯26.98°,東經102.78°)2.6級地震。用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解釋該地地震多發的原因。(2分)參考答案:地處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第三章 陸地和海洋 綜合評價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班級: 學號: 姓名: 成績:第Ⅰ卷(單項選擇題,共60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2題:1.下列對世界海陸的認識,正確的有( )①亞歐大陸是世界最大的大陸?、谧钚〉拇笾奘悄蠘O洲?、厶窖笪挥诒泵乐迻|部?、芩拇笱笙嗷ミB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世界海陸分布不均,其中( )A.陸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B.北半球陸地面積大于海洋面積C.南極地區是海洋,北極地區是陸地D.南美洲、非洲、亞洲和大洋洲跨南、北半球 中國中車的高鐵裝備制造占有全球市場很大份額。讀中國高鐵全球戰略遠景圖,完成3~4題:3.中俄加美高鐵要經過哪一洲界線 ( )A.蘇伊士運河 B.直布羅陀海峽C.烏拉爾山脈 D.白令海峽4.歐亞高鐵溝通的兩個大洋是 和 。( ) A.太平洋 大西洋 B.太平洋 印度洋C.大西洋 印度洋 D.北冰洋 太平洋 讀巴西地形圖,完成5~6題:5.巴西地形分布特征是( )A.北部是山地 B.南部是平原C.北部是高原 D.南部是高原6.巴西的地勢特征是( )A.南高北低 B.北高南低C.東高西低 D.西高東低 海洋被稱為“藍色國土”,為人類生存和發展提供豐富多樣的海洋資源。讀海底地形示意圖,完成7~9題:7.據圖示信息可知,海洋對人類生產生活的有利影響有( )①提供旅游場所 ②發展海洋運輸?、叟_風帶來暴雨?、苓M行海底采礦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8.海上養殖場位于( )A.大陸架 B.大陸坡C.海盆 D.海溝9.有利于推進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是( )A.休漁期在近海捕魚B.加強海洋管理執法力度C.禁止開發海洋資源D.直接將污水排入海洋中 右圖是大西洋兩岸古地層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10~11題:10.圖中古地層主要分布在( )A.太平洋沿岸B.大西洋沿岸C.北冰洋沿岸D.印度洋沿岸11.圖中古地層的分布說明地球上( )A.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B.非洲和北美洲有共同的文化習俗C.各塊陸地始終合在一起D.陸地曾連在一起,后發生漂移分離 鳥類遷徙是鳥類遵循大自然環境的一種生存本能反應,下圖是跨越大西洋的候鳥遷徙路線變化圖。讀圖,完成12~13題:12.位于大西洋沿岸,但候鳥遷徙時卻沒經過的大洲是( )A.北美洲 B.南美洲 C.非洲 D.大洋洲13.與約2億年前相比( )A.大西洋面積不斷縮小B.原始大陸漂移分離,各大洲都不再相連C.跨越大西洋的候鳥遷徙路線更長了D.世界上的海洋和陸地沒有變化 2023年10月11日,阿富汗西部發生6.3級地震,震中位于北緯34.55度、東經61.95度。讀圖,完成14~15題:14.據圖判斷,阿富汗位于( )A.亞洲 B.歐洲 C.非洲 D.大洋洲15.阿富汗發生地震的原因是該地位于( )A.地中?!柴R拉雅火山、地震帶B.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C.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地帶D.太平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交界地帶 當地時間2024年9月2日8時40分許,日本沖繩縣附近海域發生4.7級地震,震源深度140千米。結合圖文材料,完成16~18題:六大板塊示意圖16.下列板塊中,幾乎全部為海洋的是( )A.南極洲板塊 B.印度洋板塊C.太平洋板塊 D.非洲板塊17.下列有關日本沖繩縣所處板塊位置及作用的描述,正確的是( )A.處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板塊碰撞擠壓B.處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板塊碰撞擠壓C.處于亞歐板塊內部,板塊張裂拉伸D.處于太平洋板塊內部,板塊張裂拉伸18.結合板塊之間的作用,下列猜想正確的是( )A.地中海面積將不斷增大B.紅海面積將不斷縮小C.喜馬拉雅山脈還會不斷上升D.東非大裂谷將不斷縮小 “藍色循環”模式運用區塊鏈和物聯網等技術,實現海洋塑料污染收集、再生、再制造、再銷售等全環節可視化追溯,迄今已收集超過1萬噸海洋廢棄物,是中國最大的海洋塑料廢棄物回收項目,2023年10月30日,被聯合國授予“地球衛士獎”。據此完成19~20題:19.下列情況不會造成海洋污染的是( )A.生活污水排放 B.油輪泄露C.海水曬鹽 D.垃圾填海20.下列關于“藍色循環”模式項目的說法,錯誤的是( )A.循環使用廢棄塑料B.嚴禁生產一切塑料產品C.研發塑料無污染處理方式D.塑料清理回收再利用第Ⅱ卷(綜合題,共40分)二、綜合題(共40分)21.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材料一 世界杯足球賽每四年舉辦一次,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體育盛會之一。第19~22屆世界杯足球賽舉辦國分別為南非、巴西、俄羅斯、卡塔爾。材料二 第19~22屆世界杯舉辦國分布圖。(1)歷屆世界杯足球賽舉辦國中,卡塔爾所在的大洲是 (填字母),南非所在的大洲是 (填字母);A、B兩大洲的分界線為 ,它溝通了 (填數碼)兩個大洋。(4分) (2)南回歸線除了穿越南非所在的大洲外,還穿越了巴西所在的大洲G (填名稱),南回歸線穿越的略呈“S”形的大洋被 個大洲所環繞。(2分) (3)俄羅斯瀕臨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大洋 (填數碼),該大洋與①大洋之間有世界上最大的島嶼甲 。(2分) (4)2026年第23屆世界杯足球賽將由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聯合舉辦,它們所在的大洲是 ,它與A大洲的分界線是 。(2分) 22.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材料一 地質工作者經過大量的研究,認為臺灣海峽曾經歷了多次海陸變遷。2億多年以前,曾經為海洋,距今4 000萬年左右,臺灣海峽受擠壓第一次抬升為陸地。以后海峽地殼時沉時升,使臺灣與祖國大陸之間時分時連。尤其是第四紀冰期時,每當冰期,氣候寒冷,海面下降,海峽地區便成了陸橋;每當間冰期,氣候變暖,冰雪消融,海面升高,陸橋又被淹沒成海峽……材料二 下圖為某山系示意圖。(1)材料一進一步證實了 學說的合理性。(2分) (2)試分析,第四紀冰期時,造成臺灣與祖國大陸時分時連這種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是 。(2分) (3)煤炭是由陸地上的森林轉化而來的,科學家們在臺灣海峽的海底發現了豐富的煤層,你能解釋這一奇怪現象嗎 (2分)(4)材料二中的山系是世界上最長的山系—— 山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釋該山系形成的原因。(4分) 23.當地時間2024年2月8日,新西蘭克馬德克群島發生6.0級地震。讀打亂順序的大陸漂移示意圖(圖1)及新西蘭位置示意圖(圖2),回答下列問題:(12分)圖1 圖2(1)提出大陸漂移說的科學家是 。根據大陸漂移說的原理,圖1按照先后順序排列應該是 (用數碼排列)。(4分) (2)新西蘭地處兩大板塊交界地帶,地震頻發,這兩大板塊是 板塊和 板塊。(4分) (3)一般來說,板塊交界地帶多火山和地震。新西蘭所在的火山、地震帶是 火山、地震帶。(2分) (4)在地震頻發地區,學??梢越M織學生 (填字母)。(2分) ①學習防震知識?、谶M行地震監測?、凼煜け茈y場所?、軈⒓拥卣鹧萘?br/>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4.七年級同學分小組對板塊運動的形式及產生的后果進行實驗。據此回答下列問題:(8分)實驗一:板塊運動模擬實驗a.準備一把剪刀和一張白紙b.將白紙剪成三個小塊c.將三小塊白紙分別用①②③標注d.將三小塊白紙按箭頭指示方向運動并觀察(1)圖中①②模擬的板塊運動方式是 ,②③模擬的板塊運動方式是 。(2分) 實驗二:知識遷移應用(2)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塊,其中 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1分)(3)由于板塊運動,喜馬拉雅山脈的海拔會 (升高或降低)。紅海面積會變 (大或小),運用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解釋原因: 。(3分) (4)2024年2月,攀枝花市地震監測中心共監測到本市及周邊地區地震33次,最大地震為四川寧南(北緯26.98°,東經102.78°)2.6級地震。用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解釋該地地震多發的原因。(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章 陸地和海洋 綜合評價 學生版.docx 第三章 陸地和海洋 綜合評價.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