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單元 古代亞非文明(預習銜接.夯實基礎.含解析)-2025-2026學年九年級上冊歷史統編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單元 古代亞非文明(預習銜接.夯實基礎.含解析)-2025-2026學年九年級上冊歷史統編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預習銜接.夯實基礎 古代亞非文明
一.選擇題(共20小題)
1.(2024秋 海陵區校級月考)古巴比倫王國的一部法典規定:殺死或傷害奴隸不算犯罪,只須向主人賠償損失,就算了事;盜竊或隱藏他人奴隸者處死;消滅他人奴隸標記者斷指或處死;毆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隸處割耳之刑。這說明該法典的實質是(  )
A.體現自由平等 B.體現“君權神授”
C.維護奴隸主的利益 D.規定嚴格的等級制度
2.(2024秋 寧津縣期末)《漢謨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條,包括訴訟程序、盜竊處罰、租佃雇傭關系、商業高利貸關系、債務、婚姻、遺產繼承、奴隸等,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倫的社會情況。上述材料反映了《漢謨拉比法典》的特點是(  )
A.內容全面 B.思想落后 C.傳播廣泛 D.影響深遠
3.(2024秋 康巴什校級月考)“尼羅河像一根天然的紐帶,把整個流域連接成一個穩定、有效的整體。它平緩的河流使北上的航行極為容易,而盛行的北風、西北風又使返航毫不費力。”尼羅河的這個特點有利于古代埃及的(  )
A.農業發展 B.對外擴張
C.統一政權建立 D.對外貿易
4.(2024秋 盤山縣期末)人類最早的文明產生于亞非地區的大河流域,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形象地把古埃及文明稱為“尼羅河的贈禮”。這主要是由于尼羅河流域(  )
A.商品經濟比較活躍 B.適合于農業耕作
C.民主政治起源較早 D.有利于建金字塔
5.(2024 芝罘區校級模擬)古巴比倫人在生產生活過程中,對刑事、民事、商貿、婚姻等行為都作了較細的規定,并于公元前18世紀左右形成了《漢謨拉比法典》。這說明(  )
A.古巴比倫的社會生活很浪漫
B.奴隸制度在古巴比倫相當完美
C.古巴比倫的商品經濟較活躍
D.人類社會的法制歷史非常悠久
6.(2024 遼陽三模)如表所列內容為馬克垚主編的《世界文明史》的目錄(部分)。據此推斷,第三章的標題應是(  )
第一編農業文明時代 第一章古代西亞文明 第二章古代埃及文明 第三章____________ 第四章古代中華文明
A.古代希臘文明 B.古代印度文明
C.古代羅馬文明 D.古代阿拉伯文明
7.(2024秋 扎蘭屯市期中)有學者在描述中世紀時說:“城市興起的過程中,我們第一次在歐洲歷史上寫了‘平民的傳記’,一個新社會集團出現了。”這個“新社會集團”指的是(  )
A.農民階級 B.封建貴族階層
C.市民階層 D.工業無產階級
8.(2024秋 康縣期中)玄奘游歷印度時記錄:“城鎮和村莊都有幾扇內門,城墻又寬又高……屠夫、漁夫、舞女、劊子手和清道夫之類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時只能走路的左邊……”。這印證了印度歷史上的哪一制度(  )
A.種姓制度 B.莊園制度
C.城邦制度 D.封君封臣制度
9.(2024秋 桐柏縣月考)古埃及人對法老的崇拜幾近瘋狂,僅僅是法老的名字就具有不可抗拒的魔力,官員們以親吻法老的腳為榮。下列關于古埃及法老統治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國王被稱為法老,掌握國家一切大權
B.法老被認為是“神之子”,具有無上的權威
C.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國時代法老的權力逐漸增強
D.金字塔是法老權力的象征
10.(2024 歷下區三模)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漢謨拉比法典》,古代中國的甲骨文和青銅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這反映了(  )
A.古典文化的再復興 B.亞非文明的聯系密切
C.文明進程的延續性 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11.(2024春 南關區校級期末)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是在適合農業耕作的大河流域產生的。古代埃及文明發源于(  )
A.尼羅河流域 B.兩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黃河流域
12.(2024 經濟技術開發區校級二模)如圖是現存于巴黎盧浮宮博物館的《漢謨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圖,浮雕內容是漢謨拉比王站在太陽和正義之神沙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權的權標。該浮雕旨在強調(  )
A.全民信仰沙馬什 B.法律由神所制定
C.中央集權的強化 D.國王權力的神圣
13.(2024 鳳陽縣一模)婆羅門掌管祭祀,剎帝利掌握軍事和行政權力,吠舍從事農業、畜牧業、捕魚業和手工業,低等級的人不能從事高等級的人的職業。這反映了當時的印度(  )
A.社會分工相互協作 B.宗教信仰派別眾多
C.社會等級貴賤有別 D.風俗習慣儀式繁瑣
14.(2024秋 潮南區校級期末)《漢謨拉比法典》石柱的頂端,刻著漢謨拉比王在太陽神夏馬西座前接受權柄的浮雕;法典序言中,漢謨拉比聲稱自己將根據神的旨意管理國家;法典內容中,對于難以裁決的案件,會把當事人投入水或火中,交給神明審判。這表明《漢謨拉比法典》(  )
A.具有濃厚的神權色彩 B.具有森嚴的等級觀念
C.有封建君主專制色彩 D.對后世有深遠的影響
15.(2024秋 謝家集區期末)亞非地區的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究其原因,大河流域(  )
A.自然資源匱乏 B.文明成果豐碩
C.文化積淀厚重 D.適合農業耕作
16.(2024秋 八步區期末)婆羅門教圣典《吠陀經》將種姓制度的等級描述得很具有藝術性,說是諸神們齊心協力一起滅了一個體型龐大的巨人,然后巨人的嘴演化成了婆羅門,巨人的手臂演化為剎帝利,巨人的腿部演化出了吠舍,巨人的腳部變成了首陀羅。據此可知,種姓制度(  )
A.是藝術創作的產物 B.是以土地封賜為紐帶
C.反映了“眾生平等” D.各等級之間貴賤分明
17.(2017 南京)“首陀羅的職責只有一個,那就是順從地服務于其他三個種姓。”材料反映的是(  )
A.古埃及奴隸制度 B.漢謨拉比法典
C.古印度種姓制度 D.西歐封建等級制度
18.(2024 衡南縣模擬)《漢謨拉比法典》規定: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傷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等,必須遭到同樣損害;但如損害無公民權的自由民的眼睛,則只需賠償一點錢財。這說明該法典具有(  )
A.等級性 B.公平性 C.隨意性 D.民主性
19.(2024秋 薊州區校級月考)社會制度影響人們的生活。根據古印度種姓制度,下列選項符合當時農民身份的是(  )
A.擔任祭司
B.與國王或官吏的女兒成婚
C.掌握軍權
D.納稅供養第一、第二等級
20.(2024 丹陽市模擬)現代西方各國的法律都可以從中找到它的影子,許多法律原則都起源于這部法典,它也對以后人們研究古巴比倫社會的法律與制度提供了重要文獻。這部“法典”是(  )
A.《漢謨拉比法典》 B.《十二銅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侖法典》
預習銜接.夯實基礎 古代亞非文明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20小題)
1.(2024秋 海陵區校級月考)古巴比倫王國的一部法典規定:殺死或傷害奴隸不算犯罪,只須向主人賠償損失,就算了事;盜竊或隱藏他人奴隸者處死;消滅他人奴隸標記者斷指或處死;毆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隸處割耳之刑。這說明該法典的實質是(  )
A.體現自由平等 B.體現“君權神授”
C.維護奴隸主的利益 D.規定嚴格的等級制度
【分析】本題以古巴比倫王國的一部法典的規定為切入點,考查《漢謨拉比法典》的相關知識。
【解答】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漢謨拉比法典》規定殺死或傷害奴隸不算犯罪,只須向主人賠償損失,就算了事;盜竊或隱藏他人奴隸者處死;消滅他人奴隸標記者斷指或處死;毆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隸處割耳之刑。這些規定表明它的實質是奴隸主階級壓迫奴隸維護奴隸主利益的工具。
故選:C。
【點評】注意對材料信息的解讀,識記《漢謨拉比法典》的內容及地位。
2.(2024秋 寧津縣期末)《漢謨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條,包括訴訟程序、盜竊處罰、租佃雇傭關系、商業高利貸關系、債務、婚姻、遺產繼承、奴隸等,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倫的社會情況。上述材料反映了《漢謨拉比法典》的特點是(  )
A.內容全面 B.思想落后 C.傳播廣泛 D.影響深遠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漢謨拉比法典》的相關史實。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解答】《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塊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條,內容十分廣泛,從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倫社會。從法典中可知,古巴比倫分為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無公民權的自由民和奴隸三個嚴格的社會等級。奴隸制度在古巴比倫相當發達。戰俘是奴隸的主要來源,也有買賣奴隸的現象。家庭奴隸制是古巴比倫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長對奴隸有生殺予奪之權,對妻子兒女有絕對權威,在欠債時甚至可以將妻兒送去抵債。法典明顯保留了一些原始時代的觀念。同時,法典中有許多關于租賃、雇傭、交換、借貸等方面的規定,說明商品經濟在古巴比倫比較活躍。據“《漢謨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條,包括訴訟程序、盜竊處罰、租佃雇傭關系、商業高利貸關系、債務、婚姻、遺產繼承、奴隸等,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倫的社會情況。”可知,上述材料反映了《漢謨拉比法典》的特點是內容全面。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漢謨拉比法典》的相關史實。
3.(2024秋 康巴什校級月考)“尼羅河像一根天然的紐帶,把整個流域連接成一個穩定、有效的整體。它平緩的河流使北上的航行極為容易,而盛行的北風、西北風又使返航毫不費力。”尼羅河的這個特點有利于古代埃及的(  )
A.農業發展 B.對外擴張
C.統一政權建立 D.對外貿易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尼羅河的特點的影響的相關史實。識讀題干材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解答】尼羅河不僅為干燥少雨的埃及帶來充沛的水資源,而且由于它定期泛濫,從上游帶來了大量肥沃的淤泥,使得尼羅河河谷成為古代世界著名的糧倉。“尼羅河像一根天然的紐帶,把整個流域連接成一個穩定、有效的整體。它平緩的河流使北上的航行極為容易,而盛行的北風、西北風又使返航毫不費力。”尼羅河的這個特點有利于古代埃及的統一政權建立,選項C符合題意。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尼羅河的特點的影響的相關史實。
4.(2024秋 盤山縣期末)人類最早的文明產生于亞非地區的大河流域,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形象地把古埃及文明稱為“尼羅河的贈禮”。這主要是由于尼羅河流域(  )
A.商品經濟比較活躍 B.適合于農業耕作
C.民主政治起源較早 D.有利于建金字塔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埃及文明。埃及地處非洲北部,滔滔不盡的尼羅河流經全境,在干燥的沙漠中形成肥沃的綠洲,孕育了古埃及燦爛的文明。
【解答】根據所學可知,人類最早的文明產生于亞非地區的大河流域,尼羅河流域適合于農業耕作,產生了古埃及文明,因此,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形象地把古埃及文明稱為“尼羅河的贈禮”,故B符合題意;古埃及文明是農業文明,故A不符合題意;古希臘民主政治起源較早,故C不符合題意;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準確掌握古埃及文明以及影響。
5.(2024 芝罘區校級模擬)古巴比倫人在生產生活過程中,對刑事、民事、商貿、婚姻等行為都作了較細的規定,并于公元前18世紀左右形成了《漢謨拉比法典》。這說明(  )
A.古巴比倫的社會生活很浪漫
B.奴隸制度在古巴比倫相當完美
C.古巴比倫的商品經濟較活躍
D.人類社會的法制歷史非常悠久
【分析】本題考查《漢謨拉比法典》的相關知識,結合所學即可作答。
【解答】由材料“古巴比倫人在生產生活過程中,對刑事、民事、商貿、婚姻等行為都作了較細的規定,并于公元前18世紀左右形成了《漢謨拉比法典》。”可知,這說明人類社會的法制歷史非常悠久。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為了維護奴隸主的利益,漢謨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稱《漢謨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
故選:D。
【點評】注意對材料解讀,識記《漢謨拉比法典》的相關知識。
6.(2024 遼陽三模)如表所列內容為馬克垚主編的《世界文明史》的目錄(部分)。據此推斷,第三章的標題應是(  )
第一編農業文明時代 第一章古代西亞文明 第二章古代埃及文明 第三章____________ 第四章古代中華文明
A.古代希臘文明 B.古代印度文明
C.古代羅馬文明 D.古代阿拉伯文明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古代印度文明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世界史上的農業文明的相關史實。
【解答】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世界史上,農業文明時代包括古代西亞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中華文明,B項正確;古代希臘文明、古代羅馬文明是海洋文明,古代阿拉伯文明是封建社會的文明,排除ACD三項。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古代印度文明的相關史實。
7.(2024秋 扎蘭屯市期中)有學者在描述中世紀時說:“城市興起的過程中,我們第一次在歐洲歷史上寫了‘平民的傳記’,一個新社會集團出現了。”這個“新社會集團”指的是(  )
A.農民階級 B.封建貴族階層
C.市民階層 D.工業無產階級
【分析】本題以學者描述為依托,考查市民階層。
【解答】據“城市興起的過程中,我們第一次在歐洲歷史上寫了′平民的傳記‵,一個新社會集團出現了。”可知,這個“新社會集團”指的是市民階層。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市民階層形成了。它進一步分化出手工業者和商人、銀行家等等。富裕的商人和銀行家發展成為早期的資產階級,他們的出現為資本主義的興起和文藝復興準備了條件。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中古西歐封建社會的狀況。
8.(2024秋 康縣期中)玄奘游歷印度時記錄:“城鎮和村莊都有幾扇內門,城墻又寬又高……屠夫、漁夫、舞女、劊子手和清道夫之類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時只能走路的左邊……”。這印證了印度歷史上的哪一制度(  )
A.種姓制度 B.莊園制度
C.城邦制度 D.封君封臣制度
【分析】本題考查種姓制度.重點掌握種姓制度的階級歧視性.
【解答】據題干信息判斷可知,這種階級歧視最可能源自種姓制度。雅利安人在進入古代印度后,逐漸產生不同等級,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種姓制度具有明顯的階級歧視。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世界古代亞非文明成就.
9.(2024秋 桐柏縣月考)古埃及人對法老的崇拜幾近瘋狂,僅僅是法老的名字就具有不可抗拒的魔力,官員們以親吻法老的腳為榮。下列關于古埃及法老統治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國王被稱為法老,掌握國家一切大權
B.法老被認為是“神之子”,具有無上的權威
C.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國時代法老的權力逐漸增強
D.金字塔是法老權力的象征
【分析】本題考查古埃及法老統治的相關知識,結合所學即可作答。
【解答】金字塔是古埃及國王權力的象征。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國時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這潛在說明了古埃及國王的權力越來越小,王權逐漸衰落。C項不正確。
故選:C。
【點評】注意識記古埃及的相關知識,知道金字塔是古埃及國王權力的象征。
10.(2024 歷下區三模)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漢謨拉比法典》,古代中國的甲骨文和青銅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這反映了(  )
A.古典文化的再復興 B.亞非文明的聯系密切
C.文明進程的延續性 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分析】本題考查古代亞非文明,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解答】題干材料表明不同地區出現不同文明,不同文明產生了不同的文明成果,即反映了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故D符合題意;題干材料不能說明古典文化的再復興、亞非文明的聯系密切、文明進程的延續性,排除ABC。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古代亞非文明,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題干材料反映了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11.(2024春 南關區校級期末)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是在適合農業耕作的大河流域產生的。古代埃及文明發源于(  )
A.尼羅河流域 B.兩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黃河流域
【分析】本題考查金字塔。字塔是古代埃及國王的陵墓,是權力的象征,是古代埃及文明的標志。
【解答】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古埃及文明位于尼羅河畔,A項正確;古埃及文明與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黃河流域無關,排除BCD項。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世界古代亞非文明成就。
12.(2024 經濟技術開發區校級二模)如圖是現存于巴黎盧浮宮博物館的《漢謨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圖,浮雕內容是漢謨拉比王站在太陽和正義之神沙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權的權標。該浮雕旨在強調(  )
A.全民信仰沙馬什 B.法律由神所制定
C.中央集權的強化 D.國王權力的神圣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漢謨拉比法典》的相關史實。《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
【解答】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的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為了維護奴隸主的利益,漢謨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稱《漢謨拉比法典》,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塊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條,內容十分廣泛,從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倫社會。題干浮雕顯示的是漢謨拉比正在從太陽神的手中接過象征權力的權杖,體現了君權神授的思想,旨在強調國王權力的神圣。選項D符合題意;選項ABC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漢謨拉比法典》的相關史實。
13.(2024 鳳陽縣一模)婆羅門掌管祭祀,剎帝利掌握軍事和行政權力,吠舍從事農業、畜牧業、捕魚業和手工業,低等級的人不能從事高等級的人的職業。這反映了當時的印度(  )
A.社會分工相互協作 B.宗教信仰派別眾多
C.社會等級貴賤有別 D.風俗習慣儀式繁瑣
【分析】本題考查古印度的種姓制度,結合所學即可作答。
【解答】雅利安人在進入古代印度后,逐漸產生不同等級,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第一等級婆羅門(祭司、貴族)掌握神權;第二等級剎帝利(國王、武士、官吏)把持國家軍事行政大權。第三等級吠舍(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商人)向國家納稅,向神廟上供,供養第一、第二等級;第四等級首陀羅(被征服者、貧困破產失去土地的人)幾乎沒有權利,受奴隸主階級的剝削,干最低賤的職業。各等級之間高低貴賤有別,下一等級的人沒資格從事高一等級的職業,不同等級的人不得通婚。材料內容反映了當時的印度社會等級貴賤有別。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古印度種姓制度的等級劃分與分工。
14.(2024秋 潮南區校級期末)《漢謨拉比法典》石柱的頂端,刻著漢謨拉比王在太陽神夏馬西座前接受權柄的浮雕;法典序言中,漢謨拉比聲稱自己將根據神的旨意管理國家;法典內容中,對于難以裁決的案件,會把當事人投入水或火中,交給神明審判。這表明《漢謨拉比法典》(  )
A.具有濃厚的神權色彩 B.具有森嚴的等級觀念
C.有封建君主專制色彩 D.對后世有深遠的影響
【分析】本題考查《漢謨拉比法典》的相關知識,關鍵信息是“漢謨拉比聲稱自己將根據神的旨意管理國家;法典內容中,對于難以裁決的案件,會把當事人投入水或火中,交給神明審判”。
【解答】由材料“漢謨拉比聲稱自己將根據神的旨意管理國家;法典內容中,對于難以裁決的案件,會把當事人投入水或火中,交給神明審判”可知,這反映了《漢謨拉比法典》具有濃厚的神權色彩。《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
故選:A。
【點評】注意對材料的解讀,掌握《漢謨拉比法典》的主要內容及其歷史地位。
15.(2024秋 謝家集區期末)亞非地區的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究其原因,大河流域(  )
A.自然資源匱乏 B.文明成果豐碩
C.文化積淀厚重 D.適合農業耕作
【分析】本題考查四大文明古國的相關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解答】根據題干材料“亞非地區的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亞非地區的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主要是由于大河流域土地肥沃,適合農業耕種,農業的發展為亞非地區的古代文明提供了物質基礎,所以D符合題意;自然資源匱乏錯誤,正是因為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提供了自然物質基礎,才能成為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所以A不符合題意;先有成為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才能有文明成果,因此此項不是成為人類文明重要發祥地的原因,所以B不符合題意;先有成為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才能有文化積淀,因此此項不是成為人類文明重要發祥地的原因,所以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掌握四大文明古國的相關知識。
16.(2024秋 八步區期末)婆羅門教圣典《吠陀經》將種姓制度的等級描述得很具有藝術性,說是諸神們齊心協力一起滅了一個體型龐大的巨人,然后巨人的嘴演化成了婆羅門,巨人的手臂演化為剎帝利,巨人的腿部演化出了吠舍,巨人的腳部變成了首陀羅。據此可知,種姓制度(  )
A.是藝術創作的產物 B.是以土地封賜為紐帶
C.反映了“眾生平等” D.各等級之間貴賤分明
【分析】本題考查古印度的種姓制度,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解答】題干材料說明種姓制度各等級之間貴賤分明。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后,逐漸建立了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種姓制度下的各等級世代相襲。各等級之間貴賤分明,低等級的人不得從事高等級的人的職業,不同等級的人不得通婚。說種姓制度是藝術創作的產物不符合史實,排除A;封君封臣制度是以土地封賜為紐帶,排除B;說種姓制度反映了“眾生平等”不符合史實,排除C。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古印度的種姓制度,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17.(2017 南京)“首陀羅的職責只有一個,那就是順從地服務于其他三個種姓。”材料反映的是(  )
A.古埃及奴隸制度 B.漢謨拉比法典
C.古印度種姓制度 D.西歐封建等級制度
【分析】本題解題關鍵是從首陀羅切入,結合所學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進行思考解答。
【解答】雅利安人在進入古代印度后,逐漸產生不同等級,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祭祀、貴族是第一等級婆羅門,掌握神權;國王、武士、官吏屬于第二等級剎帝利;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商人屬于第三等級吠舍;被征服者、貧困破產失去土地的人屬于第四等級首陀羅。首陀羅屬于古代印度種姓制度的第四等級。
故選:C。
【點評】考查了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內容,試題關鍵信息為首陀羅,要注意區分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文明成就。
18.(2024 衡南縣模擬)《漢謨拉比法典》規定: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傷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等,必須遭到同樣損害;但如損害無公民權的自由民的眼睛,則只需賠償一點錢財。這說明該法典具有(  )
A.等級性 B.公平性 C.隨意性 D.民主性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漢謨拉比法典》的內容的理解。
【解答】由材料“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傷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等,必須遭到同樣損害;但如損害無公民權的自由民的眼睛,則只需賠償一點錢財。”可知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與無公民權的自由民享有的權力是完全不一樣的,這說明該法典具有等級性。
故選:A。
【點評】注意對材料信息的解讀,識記《漢謨拉比法典》的內容、性質及地位。
19.(2024秋 薊州區校級月考)社會制度影響人們的生活。根據古印度種姓制度,下列選項符合當時農民身份的是(  )
A.擔任祭司
B.與國王或官吏的女兒成婚
C.掌握軍權
D.納稅供養第一、第二等級
【分析】本題從社會制度影響人們的生活切入,結合所學知識點古代印度種姓制度的內容進行思考解答。
【解答】古代印度種姓制度把古代印度居民從高到低分成四個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第一等級婆羅門掌管宗教祭祀,享有崇高地位;第二等級剎帝利,掌管軍政大權;第三等級吠舍是一般平民,以農、牧、工、商為職業,多數人無政治權利;第四等級首陀羅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和淪落的雅利安人,主要從事低賤的職業。擔任祭司的是第一等級婆羅門;與國王或官吏的女兒成婚是第二等級剎帝利;掌握軍權的是第二等級剎帝利;納稅供養第一、第二等級的是第三等級吠舍,符合農民身份。
故選:D。
【點評】要注意區分古代印度種姓制度四個等級的職能。
20.(2024 丹陽市模擬)現代西方各國的法律都可以從中找到它的影子,許多法律原則都起源于這部法典,它也對以后人們研究古巴比倫社會的法律與制度提供了重要文獻。這部“法典”是(  )
A.《漢謨拉比法典》 B.《十二銅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侖法典》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漢謨拉比法典》的相關史實,“對以后人們研究古巴比倫社會的法律與制度提供了重要文獻”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解答】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為了維護奴隸主的利益,漢謨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稱《漢謨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據題干“對以后人們研究古巴比倫社會的法律與制度提供了重要文獻”及所學知識可知,題干這部“法典”是《漢謨拉比法典》,A項正確;《十二銅表法》是羅馬共和國時期的法律文獻,排除B項;《查士丁尼法典》是拜占庭帝國時期的法律文獻,排除C項;《拿破侖法典》是拿破侖帝國時期的法律文獻,排除D項。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題干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漢謨拉比法典》的相關史實。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盐县| 余姚市| 措美县| 大姚县| 维西| 天峻县| 永胜县| 张家川| 杭州市| 安远县| 驻马店市| 吉安县| 莱芜市| 太保市| 那坡县| 淳安县| 麦盖提县| 托克逊县| 乌鲁木齐市| 北流市| 连云港市| 手游| 读书| 五大连池市| 樟树市| 高台县| 石景山区| 息烽县| 华亭县| 泗阳县| 葫芦岛市| 大悟县| 凤山县| 红原县| 阳西县| 永泰县| 香格里拉县| 电白县| 特克斯县| 南汇区| 普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