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二生物學期末考試試卷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 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 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 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4. 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人教版必修1第1章~第2章、選擇性必修3。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的生機與活力。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 詩句中的全部生物一起構成了一個群落B. 若要研究竹子的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則需要從分子和原子開始展開研究C. 蔞蒿與河豚的生命系統結構層次完全相同,它們最小的層次為細胞D. “河豚逆流而上”這一生命活動需要多種細胞的協調配合2. 冬小麥細胞內的自由水和結合水含量在越冬期和返青期會發生較大的變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 自由水參與細胞的多種生化反應,不能為代謝提供能量B. 自由水與蛋白質、多糖等物質結合后成為結合水C. 增加越冬期小麥細胞內結合水的含量有利于增強細胞的抗寒性D. 若返青期小麥細胞內的自由水轉化為結合水,則細胞的代謝速率會提高3. 下列關于組成細胞的重要化合物的組成和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A. Na+參與神經元動作電位的形成,Na+缺乏會引起肌肉細胞的興奮性升高B. 膽固醇是動物細胞膜的組成成分之一,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C. 纖維素由葡萄糖聚合而成,參與合成細胞壁,對植物細胞起支持和保護作用D. 組成脂肪、淀粉和糖原的化學元素相同,三者都是細胞內的儲能物質4. 科研人員借助人工智能(AI)模型來預測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顯著加快了人類對蛋白質的認知進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 AI可通過分析氨基酸序列來預測蛋白質的空間結構B. AI可根據氨基酸序列的差異比較物種之間的親緣關系C. 借助AI預測蛋白質功能時,不需要獲取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信息D. AI可將氨基酸序列信息轉換為脫氧核苷酸序列信息5. 腐乳含多種氨基酸,其鈣、鐵、鋅含量高于一般食品,還含有維生素,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 制作腐乳用到的微生物主要是厭氧型的毛霉B. 腐乳比豆腐更容易被消化吸收C. 家庭制作腐乳時需要嚴格滅菌D. 家庭制作腐乳時應以混合菌種的液體發酵為主6. 泡菜是我國的傳統美食,酸脆可口,深受人們的喜愛。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 參與泡菜制作的主要微生物屬于原核生物B. 制作泡菜的過程中,加入蒜瓣、生姜及其他香辛料等可提升口味C. 泡菜中的酸味主要來源于蔬菜中的糖轉化成的醋酸D. 泡菜腌制時間的長短會影響亞硝酸鹽的含量7. 動物的羽毛中蛋白質含量豐富,羽毛蛋白由含有二硫鍵的角蛋白構成,不容易被一般的蛋白酶降解。科研人員從長期堆積腐爛羽毛的土壤中篩選分離出能高效降解羽毛角蛋白的嗜熱型菌株P1、P2和P3,將它們分別接種在含有完整天然羽毛的發酵液中,一段時間后,測定羽毛的脫毛時間及發酵液中的氨基酸增加量,結果如表所示。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菌株 脫毛時間/d 發酵液中的氨基酸增加量/(mg·mL-1)P1 5 0.688 2P2 5 0.619 8P3 2 0.886 2A. 角蛋白中的二硫鍵是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的B. 初篩菌株的培養基中除加入羽毛外,還要加入其他氮源C. 分離菌株P1、P2和P3時使用的培養基為液體培養基D. 3種菌株中,降解羽毛角蛋白效果最好的是P38. 蘭花的自然繁殖率極低,科研人員欲利用植物組織培養的方法快速繁殖蘭花,以滿足市場需求。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 最好選擇分生組織作為植物組織培養的外植體B. 離體的組織細胞形成愈傷組織的過程為脫分化過程C. 植物組織培養和動物細胞培養的原理不同D. 部分組織細胞能培養成完整蘭花植株的原因是細胞中基因的選擇性表達9. 實驗人員通過植物組織培養的方法實現了人參皂苷的工廠化生產,在對植物組織細胞進行培養時,通常要在培養液中加入蔗糖。下列不屬于添加蔗糖的作用的是A. 為細胞的生長提供碳源 B. 為細胞的生長提供氮源C. 為細胞的生長提供能源 D. 調節培養液的滲透壓10. 細胞培養肉是一種人造肉,是指通過體外培養動物細胞的方式生產的可供食用的肉制品,細胞培養肉的生產流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 人造肉制造培養液中需要加入大量的抗生素保障無菌、無毒環境B. 細胞培養需要在 CO 培養箱中進行,CO 的主要作用是刺激細胞的呼吸C. 用于傳代培養的細胞都需要用胰蛋白酶等處理后再用離心法收集分瓶D. 培養過程須定期更換培養液,防止細胞代謝產物積累對細胞造成危害11. 體細胞核移植技術在畜牧業以及其他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 利用體細胞核移植技術,可以加速家畜遺傳的改良進程B. 利用體細胞核移植技術培育的轉基因克隆動物可作為生物反應器C. 轉基因克隆動物的細胞、組織、器官可作為異種移植的供體D. 體細胞核移植技術現已成熟,通過該技術獲得克隆動物的成功率非常高12. 科研人員以精子為載體,將外源基因導入受體細胞獲得轉基因牛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 剛采集到的卵母細胞和精子需要立即進行受精作用,防止兩者的生理功能降低B. 早期胚胎應培養至原腸胚時期再導入受體母牛子宮C. 應對受體母牛進行同期發情處理并注射免疫抑制劑,以提高移植胚胎的成活率D. 獲得的轉基因牛體內不含有受體母牛的遺傳物質13. 科學家提出了利用大腸桿菌生產人胰島素(結構如圖所示)的兩種方法:AB 法根據胰島素 A、B 兩條肽鏈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兩種 DNA 片段,利用工程菌將分別合成的兩條肽鏈混合后自然形成胰島素;BCA 法利用胰島 B 細胞中的 mRNA 得到胰島素基因,表達出胰島素原后再用特定酶切掉 C 肽段,從而獲得胰島素。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 AB 法中人工合成的兩種 DNA 片段均有多種可能的序列B. AB 法和 BCA 法獲取的目的基因中均不含人胰島素基因啟動子C. AB 法和 BCA 法均利用了蛋白質工程D. 大腸桿菌合成的人胰島素沒有正確的空間結構14.研究人員將從某種細菌中提取的耐鹽基因a導入水稻細胞,獲得了可在鹽堿地種植的耐鹽水稻新品種。下列關于該過程中相關操作的表述,錯誤的是A.原核生物可以為真核生物提供目的基因B.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時,可用識別不同序列但切出相同的黏性末端的限制酶酶切以防止反向連接C.將含有a基因的表達載體導入水稻細胞需要借助標記基因進行篩選和鑒別D.檢測出水稻細胞中a基因成功表達后,還需要在個體水平上進行耐鹽檢測15.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侵華日軍在我國領土上修建了幾十座細菌武器工廠,大量培養炭疽、霍亂、傷寒等一系列致命的傳染病的病原體用作生物武器,造成了我國幾十萬老百姓死亡。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生物武器致病能力強、攻擊范圍廣、可造成大規模傷亡B.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類、病毒類、生化毒劑和毒品等C.生物武器可以直接或者通過食物生活必需品以及帶菌昆蟲等散布D.徹底銷毀生物武器是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類的共同期望二、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一項或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得1分,有選錯得0分。6.經貓抓、咬后,漢賽巴爾通體(一種小型細菌,如圖)可能會侵入人體,從而引起人患感染性疾病。實驗室中常用雞胚加通氧的方式來培養漢賽巴爾通體。漢賽巴爾通體在室溫中易死亡。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漢賽巴爾通體在增殖過程中會進行中心體的倍增B.漢賽巴爾通體中的線粒體能夠隨著細胞質分裂而分配到子細胞中C.漢賽巴爾通體在雞胚內寄生繁殖時,可利用自身的核糖體進行蛋白質合成D.漢賽巴爾通體極其微小,在室溫中易死亡,據此推測其遺傳物質為不穩定的RNA7.油菜種子形成過程中,脂肪會大量積累在膜結構的球狀脂滴中,脂滴是細胞內儲存脂質的一種細胞器。油菜種子萌發初期,脂滴中的部分脂肪會在細胞質基質中轉化為糖類,導致干重增加。下列敘述合理的是A.脂滴細胞器膜上的磷脂頭部朝向脂滴內部B.相同質量的脂肪和糖類徹底氧化分解,脂肪釋放的能量更多C.脂肪在脂滴中徹底氧化分解,可為細胞代謝提供能量D.萌發初期,導致油菜種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元素18. 淡豆豉是由黑豆加工后發酵而成的,制作流程如圖所示。淡豆豉味淡無鹽,人藥效果佳,而食用豆豉中一般會加人多種調味品,方能吃起來更人味。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 食用豆豉中加人的鹽、白酒和香辛料等調味品有殺菌的功效B. 交替蒸煮既能殺菌,也能使黑豆中的蛋白質更易被酶水解C. 淡豆豉發酵成功后,可以從發酵菌種細胞中提取單細胞蛋白D. 黑豆中的蛋白質會在霉菌作用下分解成多肽及氨基酸19. 食蟹猴表現出與人類相近的特征,因此常被用作生物學研究中的重要生物模型。科學家將食蟹猴胚胎干細胞注射到豬的胚胎中,培育出了“豬—猴嵌合體”仔豬的簡要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 胚胎干細胞和成體干細胞都具有發育的全能性B. “豬—猴嵌合體”研究可為器官移植研究提供理論依據C. “豬—猴嵌合體”的肌細胞具有兩個染色體組D. 囊胚期的嵌合胚胎可以進行胚胎移植20. 大腸桿菌經溶菌酶和洗滌劑處理并離心后,擬核 DNA 會與蛋白質等結合形成沉淀,質粒分布在上清液中,利用該原理可初步獲得質粒 DNA。用三種限制酶處理提取的產物經 PCR 擴增,然后進行瓊脂糖凝膠電泳,結果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質粒 DNA 的粗提取和鑒定的敘述,正確的是1表示限制酶Ⅰ處理后的質粒DNA2表示限制酶Ⅱ處理后的質粒DNA3表示限制酶Ⅲ處理后的質粒DNAA. 向上清液中加人冷酒精,可以使其中的 DNA 析出,從而達到粗提取的目的B. 向粗提取的 DNA 中加人二苯胺試劑后即可呈現藍色C. 電泳鑒定利用了 DNA 在電場中會向著與它所帶電荷相反的電極方向移動的原理D. 質粒上沒有限制酶Ⅰ和限制酶Ⅱ的切割位點,只有限制酶Ⅲ的切割位點三、非選擇題:本題共 5 小題,共 55 分。21. (10 分)抗體由兩條重鏈和兩條輕鏈結合而成,呈 Y 型結構,不同的重鏈和輕鏈可隨機組合。重鏈和輕鏈上的抗原結合區屬于可變區,其他區域屬于恒定區,結構如圖 1 所示。重鏈由 V、D、J、C 四個區的基因編碼形成的。在 B 細胞的發育過程中,四個區的部分基因隨機進行重組,再編碼形成重鏈,合成過程如圖 2 所示。輕鏈的合成機制與重鏈類似。回答下列問題:(1)接受抗原刺激的B細胞,與輔助性T細胞表面的分子相互作用,在細胞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成漿細胞,并分泌抗體。抗體體現了蛋白質的________功能。(2)根據圖1分析可知,抗體重鏈的氨基酸分子可通過________(填化學鍵)進行連接。抗體________區的氨基酸序列具有特異性,能決定抗體與抗原的特異性結合。(3)從單體的化學組成角度分析,抗體基因和轉錄產物都含有________。同一個體胚系細胞的DNA相同,而機體產生的抗體種類可高達1011種。結合題干信息及圖1和圖2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答出2點)。(4)將抗體與包裹有藥物的脂質體進行耦聯,可實現靶向殺傷腫瘤細胞,過程如圖3所示。該方法能實現藥物靶向進入腫瘤細胞,依據的生物學原理有________。22.(12分)某研究團隊從被石油烴污染的土壤中篩選出甲、乙兩株具有高效降解石油烴能力的芽孢桿菌,篩選過程如圖1所示,步驟Ⅰ表示將1 g污染土壤加入100 mL滅菌后的選擇培養基中培養,36 h后,取10 mL培養液接種于100 mL選擇培養基中繼續培養;連續培養3次后進行實驗步驟Ⅱ~Ⅳ(培養基 B、C 的營養成分與培養基 A 的相同)。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該研究團隊從被石油烴污染的土壤中采樣的原因是__________。(2)進行培養基的配制和滅菌時,滅菌與調節 pH 的先后順序是__________。培養基 A 以__________作為唯一碳源,目的是__________。步驟Ⅱ采用的接種方法是__________。(3)研究人員成功篩選出了甲、乙兩種菌株。研究人員將含石油烴成分的培養基制成平板,在平板上打 M、N 兩孔(大小相同),在無菌環境下,將等量等濃度的甲菌株菌液和乙菌株菌液分別接種到平板的 M 和 N 兩孔處,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 24 h,兩個平板的 M 和 N 兩孔處的降解圈大小如圖 2 所示。治理石油烴污染應選用的菌株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23. (10 分)大田種植的油菜容易被胞囊線蟲侵染造成減產,而蘿卜不容易被胞囊線蟲侵染,通過研究發現,蘿卜具有抗線蟲病基因。科研人員利用蘿卜和油菜為親本進行體細胞雜交實驗,獲得了抗線蟲病的雜種植株,具體操作流程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蘿卜幼葉需在光照下培養,原因是葉肉細胞中__________的合成需要光照條件。圖中過程①~④一般需要在光照條件下進行的是__________。(2)過程①需要處理蘿卜和油菜細胞的細胞壁,原因是__________,該過程需要在_______(填“低滲”“等滲”或“高滲”)溶液中進行。(3)過程②使用的物理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4)從個體水平上,應該如何鑒定該雜種植株的抗病性 簡要敘述思路:__________。24. (12 分)CD47 是一種跨膜糖蛋白,可與巨噬細胞表面的信號調節蛋白結合,從而抑制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研究表明,肺癌腫瘤細胞表面的 CD47 含量比正常細胞表面的高 1.6~5 倍,為獲得抗 CD47 的單克隆抗體,科研人員設置如圖所示的實驗過程,其中①②③為相關過程。回答下列問題:(1)過程②中融合細胞可使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答出2點),該過程得到的雜交瘤細胞分泌的是否均為單克隆抗體?__________(答“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2)過程③中,培養過程中的氣體條件應設置為__________,通過過程③獲得的雜交瘤細胞可經__________的方式大規模培養,而且從中可獲得大量單克隆抗體。(3)為證明抗CD47的單克隆抗體很大程度上可解除CD47對巨噬細胞的抑制作用,科研人員設置如表所示實驗,其中吞噬指數可反映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吞噬指數越高,吞噬能力越強。若實驗結果為__________,則可證明抗CD47的單克隆抗體具有上述作用。組別 甲 乙 丙細胞類型 巨噬細胞+正常衰老細胞 巨噬細胞+腫瘤細胞 巨噬細胞+腫瘤細胞+單克隆抗體吞噬指數 ?25.(11分)將乙肝表面抗原基因轉移到煙草細胞內生產乙肝疫苗的過程利用了如圖所示的質粒。回答下列問題:(1)乙肝表面抗原基因常用PCR快速擴增,PCR擴增的原理是__________。擴增前一般需要制備__________種引物,引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中的核心步驟是__________。為使乙肝表面抗原基因與Ti質粒正確連接,結合圖分析,擴增乙肝表面抗原基因的引物的5'端需要引入限制酶__________的酶切序列。為了初步篩選出含Ti質粒的農桿菌,應在添加__________的選擇培養基上培養。(3)利用Ti質粒將乙肝表面抗原基因導人煙草細胞的方法是__________。侵染后的煙草外植體需要先進行脫分化,然后在含有__________(填植物激素)的培養基上誘導生根和生芽。參考答案1. D 2. D 3. A 4. C 5. B6. C 7. D 8. D 9. B 10. D11. D 12. D 13. C 14. B 15. B16. ABD 17. BD 18. ABD 19. AC 20. AC21. (1)識別 免疫防御(2)肽鍵 可變(3)磷酸、核糖、堿基 重鏈和輕鏈的基因隨機重組;重鏈和輕鏈可隨機組合(4)抗原與抗體的特異性結合;細胞膜的流動性22. (1)被石油烴污染的土壤中可能含有能降解石油烴的菌株(2)先調節 pH 后滅菌 石油烴 篩選出能降解石油烴的菌株 稀釋涂布平板法(3)甲 甲菌株的降解圈更大,降解能力更強23. (1)葉綠體 ④(2)細胞壁會阻礙原生質體的融合 等滲(3)離心、振動、電融合(4)將雜種植株和油菜植株分別接種胞囊線蟲,觀察發病情況,若雜種植株發病輕,則說明其具有抗病性24. (1)PEG融合法、電融合法 否 融合細胞可能有多種,只有雜交瘤細胞能分泌特異性抗體(2)95%空氣加5%CO 體外培養或體內培養(3)丙組吞噬指數高于乙組,接近或等于甲組25. (1)DNA半保留復制 2 使DNA聚合酶能夠從引物的3'端開始連接脫氧核苷酸(2)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 NheⅠ和XhoⅠ 四環素(3)農桿菌轉化法 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