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7屆高一下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一、單選題(共45分,每題3分)1. 果蠅體色黃色A對黑色a為顯性,翅型B對殘翅b為顯性。研究發現,用兩種純合果蠅雜交得到F1,在F2中出現了5:3:3:1的特殊性狀分離比,現推測是配子出現了問題,則按此推測雙顯個體中AaBb所占的比例為( )A. 1/5 B. 2/5 C. 3/5 D. 4/52. 人類多指是一種顯性遺傳病,白化病是一種隱性遺傳病,已知控制這兩種疾病的等位基因都在常染色體上,而且都是獨立遺傳的。在一個家庭中,父親是多指,母親正常。他們有一個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則下一個孩子正常或同時患有此兩種疾病的幾率分別是( )A. 3/4、1/4 B. 3/8、1/8C. 1/4、1/4 D. 1/4、1/83. 某雌蛙的基因型為AaBb,其一個體細胞經有絲分裂形成兩個子細胞(Cl、C2),—個初級卵母細胞經減數第一次分裂形成兩個子細胞(S1、S2)。比較C1與C2、S1與S2細胞核中DNA數目、染色體數目、貯存的遺傳信息以及細胞體積,正確的是A 遺傳信息C1與C2相同,S1與S2不同B. 細胞體積C1與C2相同,S1與S2相同C. 染色體數目C1與C2不同,S1與S2相同D. 核DNA數目C1與C2相同,S1與S2不同4. 下列有關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確的是( )A. 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只復制一次,復制得到的染色體數目不加倍B. 受精卵中的遺傳物質一半來自精子,一半來自卵細胞C. 受精作用發生時,先發生核的融合,后整個細胞融合D. 受精作用維持了生物體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恒定5. 某動物的精細胞中有染色體12條,則在該動物的初級精母細胞中存在的染色體數、四分體數、染色單體數、DNA分子數分別是A. 24、12、48、48 B. 24、6、24、48C. 12、 6、12、12 D. 12、0、24、246. 下列有關實驗材料選擇不適合的是( )A. 豌豆自然狀態下是純種,有易于區分的相對性狀,可作為遺傳學研究的實驗材料B. 山柳菊具有易于區分且可連續觀察的相對性狀,可作為遺傳學研究的實驗材料C. 果蠅生長周期短,子代數量多,可作為遺傳學研究的實驗材料D. 玉米是雌雄同株異花的植物,在雜交實驗時可以省去的步驟是去雄7. 如圖為某遺傳病的家系圖,現已查明Ⅱ3不攜帶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 Ⅰ1和Ⅱ2的基因型相同B. Ⅱ2一定帶有該病的致病基因C. Ⅲ1的致病基因的獲得途徑是:Ⅰ1→Ⅱ2→Ⅲ1D. Ⅱ2和Ⅱ3再生一個女孩患病的概率為1/28. 赫爾希和蔡斯分別用32P和35S標記的T2噬菌體與未被標記的大腸桿菌混合培養,一段時間后經攪拌、離心等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T2噬菌體中P僅存在于DNA中,而S在蛋白質和DNA中都存在B. 實驗中離心的目的是將噬菌體的DNA和大腸桿菌的蛋白質進行分層C. 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若培養時間不適宜、上清液中也可能有較多的放射性D. 赫爾希和蔡斯的實驗說明了DNA是T2噬菌體的主要遺傳物質而蛋白質不是9. 甲生物有細胞結構,其核酸的堿基組成為: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只有一種核酸,其核酸的堿基組成為:嘌呤占34%,嘧啶占66%。則以下分別表示甲、乙生物正確的是( )A. 藍細菌、變形蟲 B. T2噬菌體、豌豆C. 煙草花葉病毒、硝化細菌 D. 肺炎鏈球菌、煙草花葉病毒10. 下列關于DNA分子的計算,正確的是A. 同種生物不同個體的細胞中,DNA分子的(A+T)/(G+C)的值一般相同B. 不同種生物的不同細胞中,DNA分子的(A+G)/(T+C)的值一定不同C. 若DNA 的一條鏈中(A+G)/(T+C)=0.5,則其互補鏈中(A+G)/(T+C)=0.5D. 10對A-T堿基對和20對C-G堿基對,可構成的DNA分子種類數小于430種11. 在氮源為15N的培養基上生長的大腸桿菌,其DNA分子均為15N-DNA(親代),相對分子質量為a;在氮源為14N的培養基上生長的大腸桿菌,其DNA分子均為14N-DNA(對照),相對分子質量為b。將親代大腸桿菌轉移到含14N的培養基上,連續繁殖兩代(Ⅰ和Ⅱ),用離心方法分離得到的結果如圖甲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將第一代(Ⅰ)大腸桿菌轉移到含15N的培養基上繁殖一代,其子代DNA分子離心結果與乙圖相同B. 預計親代大腸桿菌在14N培養基上連續復制n次,產生的子代DNA中含15N的占1/2n-1C. 圖甲的實驗結果能夠證明DNA分子的復制方式為半保留復制D. 由實驗結果推測第三代(Ⅲ)大腸桿菌DNA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7a+b)/812. 下圖所示的基因編碼區序列,編碼的氨基酸序列為:甲硫氨酸-組氨酸-脯氨酸-賴氨酸……。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甲鏈是轉錄的模板鏈,其左側是3'端,右側是5'端B. 6號堿基對由A/T替換為G/C后,合成的肽鏈不變C. 5號和6號堿基對之間插入G/C,合成的肽鏈變短D. 甲鏈和乙鏈上均有終止密碼子,可使轉錄終止13. DNA甲基轉移酶可將胞嘧啶甲基化為5-甲基胞嘧啶,M蛋白與甲基化DNA片段結合會抑制相關基因表達。擬南芥可通過調控A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來響應低溫脅迫。研究者發現低溫下擬南芥ros1(DNA去甲基化酶基因缺失突變體)植株中A基因的表達水平低于正常植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DNA分子復制時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都可以與鳥嘌呤配對B. M蛋白與甲基化DNA片段結合可能阻止了基因的轉錄過程C. 低溫條件下DNA去甲基化酶可使A基因的表達受到抑制D. 常溫條件下ros1植株A基因的表達水平可能低于正常植株14. 關于基因表達與性狀的關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某人的紅細胞與神經元形態、結構和功能的差異是遺傳物質改變的結果B. 同卵雙胞胎具有的微小差異是由于配子的多樣性造成的C. 人的身高由單個基因決定,也與后天的營養和體育鍛煉有關D. 人的白化癥狀是由于編碼酪氨酸酶的基因異常而使機體缺少酪氨酸酶導致的15. 下列關于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的敘述錯誤的是( )A. 基因中堿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結構改變叫做基因突變B. 基因突變是基因上某個位點的改變,其引起的遺傳病有的用光學顯微鏡是可以觀察到的C. 基因重組是指在有性生殖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基因的自由組合,進而會導致配子的多樣性D. 在減數分裂過程中,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片段互換不一定會導致基因重組二、非選擇題(共55分)16. 圖1為某小鼠(2n=40)的細胞分裂過程圖(圖中只畫出部分染色體),圖2為該生物精(卵)原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核DNA、染色單體數量的變化,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圖1中④細胞名稱為______;②的子細胞名稱為______。圖1中的③細胞所處的時期為______。(2)圖1中染色體與核DNA數比例為1/2的細胞有______(填數字序號)。圖1中的④可能對應圖2中的______(填字母)時期。若圖1中該小鼠基因型為AaBb,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A和a所在染色體片段發生互換,則該細胞最終產生的子細胞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3)圖2中甲、乙、丙分別表示______。(4)圖2中,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可發生在______(填字母)時期,a→b的原因是______。圖2中c時期的細胞中含Y染色體的數目可能是______。17. 圖 1中 DNA分子有a和d兩條鏈、 Ⅰ和Ⅱ均是DNA分子復制過程中所需要的酶,將圖1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圖2所示.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從圖1可看出 DNA 復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 Ⅰ是_______________酶、 Ⅱ是____________________酶。(2)圖2中,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___________(填序號)交替連接而成.該DNA片段中含有________個游離的磷酸基團,若是環狀DNA 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個游離的磷酸基團。(3)圖2中④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一條脫氧核苷酸鏈上相鄰的堿基A和T之間通過“_______________”連接。(4)該過程發生的時間為__________________。(5)DNA 分子復制時,在有關酶的作用下,以母鏈為模板,以游離的______________為原料,按照破基互補配對原則,合成與母鏈互補的子鏈。(6)若親代DNA分子中A+T 占60%,則子代 DNA 分子某一條單鏈中.A+T 占__________________%.(7)若將含 N的細胞放在只含 N的環境中培養,使細胞連續分裂4次, 則最終獲得的子代DNA 分子中,含 N的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如圖表示細胞生物某DNA片段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①-⑤表示物質或結構。a、b表示生理過程。(可能用到的密碼子:AUG—甲硫氨酸、AAG—賴氨酸、GCU—丙氨酸、UUC—苯丙氨酸、UCU—絲氨酸、UAC—酪氨酸)(1)在真核細胞內生理過程a發生的時期主要是______,參與生理過程a的酶主要是_______,生理過程b過程中相關酶讀取模板鏈是沿______(填“5’→3’”或“3’→5’”)的方向。(2)產生圖中所示②的片段對應的DNA上模板鏈的堿基序列是5'-______-3'。結構⑤上的反密碼子的堿基序列為5'-_______-3'。(3)由圖中所示②的片段指導合成的多肽鏈中氨基酸的序列是_______(填氨基酸名稱),②中某個堿基發生改變決定的氨基酸種類可能不變,這是由于密碼子具有_______的特點。19. 燕麥穎片顏色有黑穎、黃穎、白穎三種類型,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分別用A、a,B、b表示)。現有甲(黑穎)、乙(黃穎:AAbb)、丙(白穎)三個純合品系的燕麥,為研究燕麥穎片顏色的遺傳,科研人員進行了如下雜交實驗,結果如表。回答下列問題。實驗 P F1表型及比例 F1自交得F2表型及比例實驗一 甲(♀)×乙(♂) 全是黑穎 黑穎:黃穎=3:1實驗二 丙(♀)×乙(♂) 全是黑穎 黑穎:黃穎:白穎=9:3:4(1)控制燕麥穎片顏色的兩對基因的遺傳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實驗二中親本丙的基因型為_______,F2中黃穎與白穎個體雜交,后代出現白穎個體的概率是_________。(3)若要確定實驗二F2中某一黃穎個體是否為純合子,寫出最簡便實驗設計思路及預期結果:__________。20. 果蠅常用作遺傳學研究實驗材料。果蠅翅型的長翅和截翅是一對相對性狀,眼色的紅眼和紫眼是另一對相對性狀,翅型由等位基因T/t控制,眼色由等位基因R/r控制。某小組以長翅紅眼、截翅紫眼果蠅為親本進行正反交實驗,雜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分別為,長翅紅眼雌蠅:長翅紅眼雄蠅=1:1(雜交①的實驗結果);長翅紅眼雌蠅:截翅紅眼雄蠅=1:1(雜交②的實驗結果)。回答下列問題。(1)果蠅作為遺傳學實驗材料優點是__________。(寫出兩點)(2)根據雜交結果可以判斷,翅型的顯性性狀是__________,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3)根據雜交結果可以判斷,屬于伴性遺傳的性狀是__________,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雜交①親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2027屆高一下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一、單選題(共45分,每題3分)【1題答案】【答案】C【2題答案】【答案】B【3題答案】【答案】A【4題答案】【答案】A【5題答案】【答案】A【6題答案】【答案】B【7題答案】【答案】D【8題答案】【答案】C【9題答案】【答案】D【10題答案】【答案】D【11題答案】【答案】D【12題答案】【答案】D【13題答案】【答案】C【14題答案】【答案】D【15題答案】【答案】C二、非選擇題(共55分)【16題答案】【答案】(1) ①. 初級精母細胞 ②. 精細胞 ③. 有絲分裂中期(2) ①. ①③④ ②. b ③. AB、 aB 、Ab 、ab(3)染色體、染色單體、核DNA(4) ①. b ②. DNA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③. 0或1【17題答案】【答案】(1) ①. 半保留復制 ②. 解旋 ③. DNA聚合(2) ①. ②③ ②. 2 ③. 0(3) ①. 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 ②. 脫氧核糖-磷酸-脫氧核糖(4)有絲分裂間期或減數分裂Ⅰ前的間期 (5)脫氧核苷酸 (6)60(7)1/8【18題答案】【答案】(1) ①. 有絲分裂間期和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 ②. 解旋酶、DNA聚合酶 ③. 3’→5’(2) ①. GAAAGAAGCCAT ②. GAA(3) ①. 甲硫氨酸-丙氨酸-絲氨酸-苯丙氨酸 ②. 簡并【19題答案】【答案】(1) ①. 遵循 ②. 實驗二中F2的表型比例是9:3:3:1的變式(2) ①. aaBB ②. 1/3(3)實驗思路:讓該黃穎個體自交,觀察子代燕麥穎片顏色的表型及比例 預期結果:若后代均為黃穎,則該黃穎個體為純合子;若后代出現白穎,則該黃穎個體為雜合子。【20題答案】【答案】(1)易飼養,生長周期短,繁殖快,子代數量多;易于區分的多對相對性狀;染色體數目少(2) ①. 長翅 ②. 親代是長翅和截翅果蠅,雜交①子代全是長翅(3) ①. 翅型 ②. 翅型的正反交實驗結果不同 ③. RRXTXT、rrXtY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