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絕密※啟用前阿壩州2025春季高2026屆期末質量檢測生物學試題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答題前, 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答選擇題時,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非選擇題時,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考試結束后, 只將答題卡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為探索治理河水污染的生態方法,研究人員在人工實驗濕地中引入滿江紅、蘆葦、水芹和鳳眼蓮等水生植物,然后將污染河水(主要污染物為有機物)引入人工實驗濕地,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引入人工實驗濕地的水生植物固定的太陽能就是流經該人工濕地的總能量B.人工濕地作為一種環保工程,能夠有效地改善生態環境,減少生態足跡C.通過有效選擇生物組分并合理布設,這主要體現了生態工程的協調原理D.濕地生態系統的碳循環是指CO2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循環流動的過程2.長江是世界水生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河流之一,過去幾十年由于破壞式捕撈方式造成生物資源遭到嚴重破壞,為保護水生生物和水產種質資源,規定在禁捕范圍和禁捕期內,禁止生產性捕撈,禁止使用禁用的漁具、捕撈方法和小于最小網目尺寸的網具進行捕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為了更好地保護漁業資源需要禁止一切形式的捕撈行為B.年齡結構為穩定型的種群,種群數量近期一定能保持穩定C.控制最小網目尺寸是為了保證捕撈后種群的年齡結構為穩定型D.隨著種群數量持續增大,密度制約因素對其種群數量的作用增大3.集團內捕食是指不同天敵共享同一獵物,其中一種天敵還捕食另一種天敵。某生態系統中瓢蟲與短翅蚜小蜂、蚜蟲三者之間存在集團內捕食現象,其中短翅蚜小蜂既是獵物又是捕食者。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瓢蟲在該生態系統中占據第二、第三營養級B.營養級是指處于食物鏈同一環節上同種生物的總和C.若移走短翅蚜小蜂,瓢蟲獲得的能量可能會增加D.被捕食的蚜蟲會立即釋放一種報警信息激素使周圍的蚜蟲紛紛跌落屬于行為信息的傳遞4.在傳統發酵食品視頻制作大賽中,博主們展示了制作“泡菜”、“葡萄酒”“果醋”以及“腐乳”等多種承載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內涵的傳統風味食物的過程。下列有關傳統發酵過程的描述錯誤的是( )A.傳統發酵以混合菌種的固體發酵及半固體發酵為主B.果醋制作過程中出現CO2,說明發酵底物缺少糖源C.葡萄酒發酵過程中,每隔12h左右將瓶蓋擰松一次,放出CO D.毛霉能將豆腐中的蛋白質分解為小分子肽和氨基酸5.下列實驗操作能達成實驗目標的是( )A.每次劃線后均需灼燒接種環的目的是避免污染環境B.向泡菜壇蓋邊沿水槽注滿水是為了防止雜菌污染C.在培養基中添加剛果紅的目的是鑒別出尿素分解菌D.外植體消毒可以減少接種過程中的微生物污染6.微塑料由塑料廢棄物風化形成,難以降解,會危害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有人分離到X和Y兩種微塑料降解菌,將總菌量相同的X、Y、X+Y(X:Y=1:1)分別接種于含有等量微塑料的蛋白胨液體培養基中,培養一段時間后測定微塑料的殘留率(殘留率=剩余量/添加量×100%),結果如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用平板劃線法能測定X菌組中的活菌數B.Y菌組微塑料殘留率較高,故菌濃度也高C.混合菌種對微塑料的降解能力高于單一菌種D.能在該培養基中生長繁殖的微生物都能降解微塑料7.篩選獲得能表達胰島素基因的酵母菌后,需進行擴大培養,該過程需對酵母菌進行計數,使其達到一定數量后放入發酵罐中發酵。關于酵母菌的擴增、計數和發酵,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將菌種放入搖瓶進行振蕩培養,有利于酵母菌充分獲得營養物質和O2B.酵母菌計數可采用劃線分離法,也可采用血細胞計數板計數法C.發酵時應確保發酵罐中無氧狀態,使酵母菌進行厭氧呼吸產生酒精和CO2D.酵母菌在不同發酵階段要求的環境條件不同,但發酵產物相同8.HAT選擇培養基可以篩選出融合成功的雜交瘤細胞,研究人員將兩株不同的雜交瘤細胞融合形成雙雜交瘤細胞。該細胞能夠懸浮在培養基中生長繁殖,產生具有CD3和CD87結合位點的雙特異性抗體,如圖所示。CD87是一種癌細胞膜上的受體蛋白,研發針對CD87的抗體類藥物能提高癌癥的治愈率;CD3是所有T細胞表面均有表達的特異性抗原,該抗原被激活后,能極大促進T細胞的免疫效力。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雙雜交瘤細胞受到CD87和CD3兩種抗原刺激后才能產生雙特異性抗體B.培養雙雜交瘤細胞的培養基中應加入水、無機鹽、瓊脂和血清等C.雙特異性單克隆抗體使T細胞更精準接觸并殺傷癌細胞D.將兩株不同的雜交瘤細胞融合后,可利用HAT選擇培養基篩選出雙雜交瘤細胞9.下列關于“試管牛”培育流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過程①通常對供體母牛注射雌性激素,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B.過程②體外受精依賴于精、卵細胞的識別和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C.過程③的實質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環境條件下空間位置的轉移D.代孕母牛需要進行同期發情處理,在過程③后無需進行妊娠檢測10.研究發現,MPF是細胞分裂過程中的一種成熟促進因子,其含量升高可促進核膜破裂,使染色質濃縮成染色體;而MPF被降解時,染色體則解螺旋。圖甲、圖乙表示體細胞含4條染色體的動物細胞分裂圖,圖丙表示其卵母細胞細胞增殖階段中MPF含量,其中DE段為減數分裂I和減數分裂II之間短暫的間期。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甲和圖乙所對應的細胞分裂方式都有細胞周期,都能發生基因重組B.基因的分離和基因的自由組合發生在圖乙和圖丙的GH段中C.同一雙親產生的后代具有多樣性的原因常與圖丙的CD、FG段有關D.圖丙AC段細胞中的染色體復制后DNA分子數目、染色體數目均加倍11.雌性胚胎發育到一定階段時,其細胞中兩條X染色體中的隨機一條失活,失活的那個成為沉默的巴氏小體,巴氏小體上的基因不表達,未失活的染色體上的基因可以表達。人體G-6PD蛋白有F和S兩種類型,分別由一對等位基因XF和XS編碼。將某女性皮膚組織用酶分散成單個細胞后先進行細胞(原代)培養,再對不同細胞進行單克隆培養,后用單克隆抗體對培養細胞的F和S兩種蛋白進行檢測,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分散皮膚組織用的酶可以是胰蛋白酶或胃蛋白酶,培養過程中要求無毒無菌,并添加抗生素B.原代細胞培養的電泳圖(標準樣品)有兩個條帶僅僅是檢測了一個細胞得到的C.用來檢測F和S兩種蛋白單克隆抗體是由一種雜交瘤細胞產生的D.該女性基因型為XFXS,3、6、7號細胞中XS基因不能表達12.甲植物細胞的核基因具有耐鹽堿效應,乙植物細胞的質基因具有高產效應。某研究小組用甲、乙兩種植物(均為二倍體)進行體細胞雜交相關研究,最終獲得了高產、耐鹽堿的雜種植株丙,其基本操作流程如圖。為獲得目的植株,下列相關操作正確的是( )A.對外植體消毒時,使用體積分數為 95%的酒精比 70%的酒精消毒效果更好B.過程 A 可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處理,且在低滲溶液中進行以防止失水死亡C.過程 C 中需用聚乙二醇(PEG)來誘導原生質體再生出新的細胞壁D.過程 D 通常不需光照,形成的雜種植株還需做個體水平鑒定才能篩選出目的植株13.下列關于教材生物學實驗或科學史敘述正確的是( )A.用甲紫染液染色,可觀察到洋蔥磷片葉內表皮細胞中的染色體B.希爾反應可說明光照下葉綠體釋放氧氣與糖類合成是兩個不同的過程C.拜爾的實驗證明胚芽鞘的彎曲生長是生長素分布不均勻造成D.鑒定DNA時,將二苯胺與DNA粗提物混合沸水浴后可觀察到藍色14.某同學實驗時選取了長度為14kb(kb表示千堿基對)的某DNA分子,并用限制酶A、限制酶B進行充分酶切,結果如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實驗用酶 限制酶A 限制酶B 限制酶A和限制酶B得到的片段長度 14kb 6kb、8kb 3kb、5kb、6kbA.用酶A和酶B聯合切割多個該種DNA分子,最多可得到5種不同長度的DNA片段B.該DNA分子上含有1個限制酶A的識別序列C.該DNA分子為環狀DNA分子D.該DNA分子上含有2個限制酶B的酶切位點15.下列有關高中生物學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DNA片段的擴增及電泳鑒定”實驗中,將擴增得到的PCR產物與含指示劑的電泳緩沖液混合后再注入加樣孔B.在“低溫誘導植物細胞染色體數目變化”實驗中,用卡諾氏液處理后的洋蔥根尖需要用清水沖洗后才能進行解離操作C.觀察菠菜葉綠體時,先用低倍鏡觀察葉綠體形態,再換高倍鏡觀察葉綠體的分布D.在“抗生素對細菌選擇作用”實驗中,對挑選的細菌進行培養,培養兩代后抑菌圈的半徑變小說明抗生素對細菌有選擇作用二、非選擇題:共5個小題,共55分。16. (8分)我國珠江三角洲某地桑基魚塘將陸地種植和魚塘養殖結合,實現了陸基種桑、桑葉飼蠶、蠶沙喂魚、塘泥培桑的有機整合,其能量流動部分過程如圖(能量單位:MJ/hm2)。回答下列問題:(1)桑基魚塘生態系統的生物成分除了圖示內容外,還有 ,它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是 。(2)魚和蠶是桑基魚塘生態系統中的第 營養級,該生態系統中由上一營養級到該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 %(保留一位小數)。與肉食性魚相比,食草魚的同化量和攝入量的比值明顯較低,最可能的原因是 。(3)生態工程以生態系統的 為基礎,遵循生態學基本原理。該生態系統具有明顯的經濟與生態效益,請從生態學基本原理分析原因 (答兩點)。17.(10分)某種物質X(一種含有C、H、N的有機物)難以降解,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只有某些細菌能降解X。研究人員按照下圖所示流程從淤泥中分離得到能高效降解X的細菌菌株。實驗過程中需要甲、乙兩種培養基,甲的組分為無機鹽、水和X,乙的組分為無機鹽、水、X和Y。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1)用于篩選的樣品應來自 的淤泥。(2)該實驗中,培養基滅菌前需將pH調至 。實驗時,一般對配制的培養基采用 方法進行滅菌,乙培養基中的Y物質是 。甲、乙培養基均屬于選擇培養基,在微生物學中, 的培養基,稱為選擇培養基。(3)實驗中初步估測搖瓶M中細菌細胞數為2×107個/mL,若要在每個平板上涂布0.1mL稀釋后的菌液,且保證每個平板上長出的菌落數不超過200個,則至少應將搖瓶M中的菌液稀釋 倍,該方法統計出的結果比實際值 (偏大/不變/偏小)。(4)在步驟⑤的篩選過程中,發現當培養基中的X超過某一濃度時,某菌株對X的降解量反而下降,其原因可能是 。18.(12分)自2020年以來,人類消耗了大量一次性口罩,這些口罩不及時處理會污染環境。研究人員欲從合適的土壤樣品中篩選出能高效降解一次性口罩(主要成分是由C、H兩種元素組成的聚丙烯纖維)的細菌,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流程。請回答下列問題:(1)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養基,該培養基能為微生物生長提供的四大營養物質分別是碳源、水、 。(2)以一次性口罩為材料,通過相關實驗選擇較合適的土壤樣品時,該實驗的自變量是 。(3)圖1中“甲”指的是 ,目的是提高聚丙烯纖維降解菌的比例和密度,此過程使用的培養基應以 (填化合物名稱)為唯一碳源;為了增大菌體與培養基的接觸面積,從物理性質看,該培養基應該屬于 培養基。(4)將分離純化得到的不同菌種分別接種到鑒別培養基上,鑒別培養基中加入了相應的顯色染色劑。設不同菌種的菌落面積為s,菌落周圍透明圈的面積為S,選擇 的菌落,就是能高效降解一次性口罩的目的菌群。(5)欲估算某土壤樣品中有多少能高效降解一次性口罩的目的菌株,在接種到平板時應該使用 法,而且整個接種過程中需要在 附近進行。根據圖2操作能計算出1g該土壤中約有 個高效降解一次性口罩的目的菌。19. (12分)下面是以小鼠為對象進行的研究工作,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進行小鼠胚胎工程操作時,首先在光控周期下(光照14h,黑暗10h)飼養成年雌鼠,并注射激素,促進排卵。然后從雌鼠輸卵管中取出卵子,需要將其培養至 期;并從雄鼠附睪中取出精子,在含有肝素、Ca2+載體等物質的液體中培養一段時間,目的是 。再在37℃,5%CO2條件下,精卵共同作用4h,沖洗后繼續培養。定時在顯微鏡下觀察胚胎的變化,第5天左右以看到胚胎發生收縮,細胞間隙擴大;接著胚胎內部出現裂隙。精卵細胞之間的識別和結合體現了細胞膜具有 的功能。(2)如果體外受精后,在精核與卵核融合之前,用微型吸管除去雄核,再用細胞松弛素B處理(作用類似于用秋水仙素處理植物細胞),處理后的受精卵可發育成小鼠。這種方法在動物新品種選育中相對于常規育種的顯著優點是 (答出1點即可)。(3)H1N1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種,也是人類最常感染的流感病毒之一,該病毒危害性很大,可利用細胞工程生產H1N1病毒抗體用于檢測和治療,生產流程圖如下。a.圖中X細胞和Y細胞分別代表 和 。經過①②過程獲得的肝細胞與神經細胞的核基因 (填“相同”或“不相同”)。b.③過程先用選擇培養基對融合后的細胞進行篩選,獲得雜交瘤細胞,再將其接種到96孔板上進行 ,經過多次篩選后選擇出能分泌抗H1N1病毒抗體的雜交瘤細胞。將所需要的雜交瘤細胞在體外條件下大規模培養,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內增殖。最后從 或小鼠腹水中獲取大量的單克隆抗體。20.(13分)植物體在干旱、蟲害或微生物侵害等脅迫過程中會產生防御物質,這類物質屬于次生代謝物。次生代謝物在植物抗蟲、抗病等方面發揮作用,也是很多藥物、香料和色素等的重要來源。次生代謝物X的研發流程為:篩選高產細胞→細胞生長和產物X合成關系的確定→發酵生產X。回答下列問題:(1)獲得高產細胞時,以X含量高的植物品種的器官和組織作為 ,經 過程形成愈傷組織,培育愈傷組織時,培養基中加入蔗糖的作用是 (答出2點即可)。然后將愈傷組織通過液體振蕩和用孔徑為細胞直徑大小的篩網進行過濾,獲得分散的單細胞。(2)對分離獲得的單細胞進行擴大培養,然后接種到植物細胞培養裝置中培養出細胞群。為進一步提高目標細胞的X含量,將微生物菌體或其產物作為誘導子加入到培養基中,該過程模擬了 的脅迫。(3)在大規模培養高產細胞前,需了解植物細胞生長和產物合成的關系。培養細胞生產次生代謝物的模型分為3種,如圖所示。若X只在細胞生長停止后才能合成,則X的合成符合圖 (填“甲”“乙”或“丙”),根據該圖所示的關系,從培養階段及其目標角度,提出獲得大量X的方法: 。(4)多種次生代謝物在根部合成與積累,如人參、三葉青等藥用植物,可通過 培養替代細胞懸浮培養生產次生代謝物。除以上應用外,植物也常作為高中生物學實驗的材料,下列關于實驗操作和現象的敘述錯誤的是 (填字母)A.觀察菠菜葉肉細胞中葉綠體的形態和分布,需先用低倍鏡找到葉綠體再換用高倍鏡B.利用洋蔥鱗片葉細胞觀察細胞質環流時,可以葉綠體的運動作為標志C.用斐林試劑檢測梨汁中的還原糖時,需要加熱后才能呈現磚紅色D.檢測花生子葉的脂肪時,將裝片浸泡在體積分數50%的酒精中洗去浮色E.向煮沸后的豆漿中加入雙縮脲試劑,搖勻后變紫色F.黑藻細胞處于質壁分離狀態時,光學顯微鏡下能清晰觀察到細胞膜結構G.欲從草莓細胞中提取DNA,需向含DNA的濾液中加入預冷的酒精溶液后進行離心,取沉淀物即獲得DNA阿壩州2025春季高2026屆期末質量檢測生物學試題參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B D C B D C A C C C D D B A D16.(1)分解者 將動植物遺體和動物的排泄物分解成無機物(2)二 16.9 食草魚攝入有機物含大量纖維素,不易消化吸收,大量能量隨糞便排出(3)自組織和自我調節 桑基魚塘生態系統做到物質的循環再生利用,無廢棄物;動物的糞便減少了化肥的使用;節約成本,有利于生態的可持續發展:17.(1)富含X(2)中性或微堿性 高壓蒸汽滅菌 瓊脂 允許特定種類的微生物生長,同時又能抑制或者阻止其他種類微生物生長(3)104 偏小(4)X的濃度超過某一值時會抑制菌株的生長(或X的濃度過高導致滲透壓不適,抑制菌株生長)18.(1)氮源、無機鹽(2)土壤樣品的種類(3)選擇培養/擴大培養/富集培養 聚丙烯纖維 液體(4)S/s的比值最大/s/S的比值最小(5)稀釋涂布平板 酒精燈火焰 6.8×10719.(1)減數分裂Ⅱ期(MⅡ期) 使精子獲能 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2)容易獲得純合子;縮短育種時間(3)骨髓瘤細胞 (已免疫的)B淋巴細胞 相同 克隆化培養和抗體檢測 細胞培養液20.(1)外植體 脫分化 提供能量;調節滲透壓(2)微生物侵害(3)丙 先培養大量細胞,改變條件使細胞停止生長,大量產生X(4)器官 BDF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