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兩次鴉片戰爭01 教學分析02 教學過程03 教學反思CONTENTS目錄教學分析教學分析課程結構第五單元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本單元共三課,第15課《兩次鴉片戰爭》第16課《國家出路的探索與列強侵略的加劇》第17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本課共三個子目第一子目“19 世紀中期的世界與中國”第二子目“兩次鴉片戰爭”第三子目“開眼看世界”第一子目“19世紀中期的世界與中國”講述鴉片戰爭前的世界形勢,通過制度先進并四處擴張的西方列強和制度落后且閉關自守的清政府之間的對比,得出鴉片戰爭爆發的必然性。第二子目“兩次鴉片戰爭”講述兩次鴉片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經過、結果和影響,重點在于通過不平等條約的危害分析戰爭的影響,即鴉片戰爭所引起的中國社會性質等方面的變化。第三子目“開眼看世界”講述的是向西方學習新思潮的出現,這也是鴉片戰爭的影響之一,重點在于認識新思潮的進步意義和局限。教學分析教學內容2.概述鴉片戰爭的進程,知道《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的內容和危害。(時空觀念)1.通過19世紀中期世界與中國形勢的對比和對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目的的分析,認識鴉片戰爭爆發的必然性。(唯物史觀)3.分析鴉片戰爭失敗的必然性及影響。(史料實證、歷史解釋)4.向西方學習思想的產生及影響。(家國情懷、歷史解釋)教學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SWOT兩次鴉片戰爭的影響。開眼看世界的進步意義和局限學情分析對歷史概念的具體內涵理解不深刻;對歷史事件的內在聯系把握不深入;缺乏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意識。經過初中的學習,學生已基本了解林則徐虎門銷煙、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俄國割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等兩次鴉片戰爭期間的主要史事,以及《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初步認識了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具備一定的史料解讀、識圖讀圖的能力。教學過程教學過程【導入】新聞事件:英國設立第一家官方毒品注射館。眾多網友的跟帖。設計意圖該新聞具有顛覆性,是關于毒品的,跟本課有聯系。結合網友跟帖的內容,聯系到1840年,從而進入新課。教學過程環節一:天朝與世界設計意圖觀察地圖,結合P90-91第一子目的內容,揭示中國和世界已經脫軌,落后于世界潮流。放大亞洲區域的地圖,結合英國侵略亞洲的時間軸,揭示中國將成為下一個英國的侵略對象。教學過程①為什么叫鴉片戰爭材料一:《一個英國鴉片服用者的自白》材料二:英國販賣鴉片的巨額收益環節二:天朝的崩潰①英國明知鴉片的巨大危害,但因為其巨大收益而發動對中國的侵略戰爭,駁斥“通商戰爭”的說法設計意圖②出示鴉片戰爭形勢圖,列舉鴉片戰爭后簽訂的不平等條約③崩潰能否避免解讀材料②學生對鴉片戰爭的過程、不平等條約的內容等有一定的基礎,可由學生來說。③解讀材料,論證鴉片戰爭失敗的必然性,“是先進的西方對古老東方的最初勝利。”教學過程環節三設計意圖出示材料:鴉片戰爭失敗后國內各界的反應。“少數警覺的中國人”林則徐、魏源、徐繼畬。各界對學習西方的態度。走出天朝1、鴉片戰爭對中國各界的影響2、知識精英開始去了解西方的政治、社會、歷史等3、從了解西方到學習西方的艱難教學過程課堂實施環節四設計意圖歷史的訴說鴉片戰爭結束后N年中國的相關大事記,問:鴉片戰爭對今天的中國還有影響嗎?點出鴉片戰爭與中國現代化的關系,用茅海建先生的話結尾“中國的現代化一日未完成,鴉片戰爭的意義就一分不會減。”教學反思教學反思1.盡管學生在初中系統學過兩次鴉片戰爭的相關史實,但可能主要是最基礎的史實,對史實之間的聯系不是很清楚。2.幫助并引導學生建知識體系,將中外歷史結合起來,必要時制作思維導圖。如鴉片戰爭的背景,應引導學生從殖民擴張開始思考資本主義掠奪的本質、目的以及帶來的影響。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一、天朝與世界二、天朝的崩潰三、走出天朝四、歷史的訴說“天朝”的崩潰——兩次鴉片戰爭謝謝聆聽,敬請批評指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