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聯邦對烏克蘭展開特別軍事行動,21世紀以來最劇烈的地面戰爭終于爆發,展開雙翼牢據極北之地的雙頭鷹憲兵與翱游在第聶伯河上空的翔隼戰成一團。但大家是否還記得:32年前這兩者都還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社會民主工黨成立列寧《火星報》布爾什維克黨列寧主義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蘇聯成立社會主義工業化+農業集體化基本實現工業化1898190019031861191719181921192219241937農奴制改革列寧逝世基礎梳理瀏覽全文,根據下列時間點找出重大事件,完善時間軸。理論與實踐革命與建設第七單元 兩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第15課 十月革命的勝利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課程標準】了解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爆發的原因、過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歷史意義。馬克思主義的預測共產主義將從何處開始……列寧主義的判斷“社會主義應該首先在歐洲發達的國家實現。”“共產主義革命將不僅是一個國家的革命,而將在一切文明國家里,即至少在英國、美國、法國、德國同時發生。”“工人階級要以暴力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由于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平衡規律。俄國是帝國主義鏈條中最薄弱的一環。”“資本主義的發展在各個國家是極不平衡的……社會主義不能在所有國家內同時獲得勝利,它將首先在一個或幾個國家中獲得勝利。”“工人階級要以暴力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帝國主義最薄弱環節多國同時一國勝利繼承與發展一、列寧主義的形成經濟基礎 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 不斷發展。政治基礎 統治持續強化,社會矛盾尖銳。階級基礎 工業的發展造就了俄國第一代 。思想基礎 1900年列寧創辦 ,宣傳 。組織基礎 1903年, 黨的建立。指導思想根本原因 沙皇專制統治阻礙了俄國生產力的發展直接原因 一戰激化了俄國的各種矛盾資本主義經濟沙皇專制產業工人《火星報》布爾什維克布爾什維主義即列寧主義Q:十月革命前的俄國蘊含了哪些革命因子?馬克思主義1.背景2.主要內容對帝國主義的認識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是“無產階級的社會革命的前夜”對俄國國情的認識由于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平衡規律俄國“是帝國主義鏈條中最薄弱的一環”一國勝利論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少數甚至單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獲得勝利革命方式和革命前途工人階級以暴力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3.影響①深刻洞悉帝國主義時代資本主義發展的新特征②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俄國革命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形成列寧主義③創造性地提出社會主義可能在一國或數國首先取得勝利等一系列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理論④為帝國主義時代的無產階級革命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一、列寧主義的形成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綱指方向七月流血拋幻想十月革命現曙光1917年3月1917年4月1917年7月1917年11月推翻_____________形成_____________局面政權交給___________沙皇專制統治臨時政府Q:臨時政府做了什么?對外繼續帝國主義戰爭對內鎮壓人民反抗Q:什么方向?將俄國革命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推進;口號:“全部政權歸蘇維埃”臨時政府鎮壓示威群眾,公開反對革命,政權全部轉到臨時政府革命武裝占領臨時政府所在地——_____次日,召開___________________冬宮Q:意義?蘇維埃政權在俄國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二、十月革命的勝利兩個政權并存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工兵代表蘇維埃Q:奪權方式?武裝斗爭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二大Q:結合教材和下面圖片談談俄國十月革命的意義?李大釗歌頌十月革命的文章書影二、十月革命的勝利十月革命的勝利是俄國與世界歷史進程中的劃時代事件①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國家②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想到現實的偉大飛躍③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世界格局,開辟了人類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新紀元。從此,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社會制度的并存與競爭,成為世界歷史的重要內容。④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對世界的統治,極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改變了20世紀的世界格局。二、十月革命的勝利俄國政治體系馬克思主義殖民體系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新經濟政策背景 蘇維埃政權遭到國內外敵人聯合進攻、武裝干涉,形勢危急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在戰后繼續實行帶來經濟和政治危機時間 1918—1921 1921—1928目的 解決國內危機,并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措施評價三、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來保證戰爭的勝利農業→余糧征集制三、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Q1:“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有何“功勞”?Q2:“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真正限度”指什么?Q3:列寧說“我們錯了”,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Q4:“我們錯了”導致什么后果?把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作為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捷徑喀瑯施塔得水兵叛亂”要蘇維埃,不要布爾什維克“餓殍遍野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新經濟政策背景 蘇維埃政權遭到國內外敵人聯合進攻、武裝干涉,形勢危急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在戰后繼續實行帶來經濟和政治危機時間 1918—1921 1921—1928目的 解決國內危機,并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措施評價三、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來保證戰爭的勝利農業→余糧征集制積極→保證了前線的糧食供應,緩解了城市饑荒;消極→但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導致戰后的經濟和政治危機農業→調整國家與農民關系,實行糧食稅等市場機制;工業→允許私營企業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以租讓制等形式在一些經濟部門引入外資1.穩定和恢復了國民經濟,鞏固了蘇維埃政權2.找到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尊重經濟規律,利用市場和商品交換關系建立工農業之間的經濟聯系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新經濟政策 蘇聯模式(斯大林)背景 蘇維埃政權遭到國內外敵人聯合進攻、武裝干涉,形勢危急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在戰后繼續實行帶來經濟和政治危機 國內復雜的社會危機國際戰爭陰影的籠罩時間 1918—1921 1921—1928 1928—20世紀50年代目的 解決國內危機, 并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 加強國防力量保衛國家;為社會主義建設提供物質基礎措施評價三、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積極→快速實現工業化;奠定了強大國家的基礎;為衛國戰爭提供物質保障;提高蘇聯國際地位。實踐→1.實施“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2.實行兩個五年計劃(Q:成就?)理論→經濟上?政治上?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來保證戰爭的勝利農業→余糧征集制積極→保證了前線的糧食供應,緩解了城市饑荒;消極→但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導致戰后的經濟和政治危機1.穩定和恢復了國民經濟,鞏固了蘇維埃政權2.找到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農業→調整國家與農民關系,實行糧食稅等市場機制;工業→允許私營企業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以租讓制等形式在一些經濟部門引入外資《跛足的巨人》1.蘇聯為何被稱為“巨人”?2.漫畫反映了蘇聯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什么問題?3.導致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國民經濟比例失調,重工業過重、輕工業過輕、農業長期落后蘇聯的工業化方針要優先發展重工業蘇聯是工業和軍事大國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新經濟政策 蘇聯模式(斯大林)背景 蘇維埃政權遭到國內外敵人聯合進攻、武裝干涉,形勢危急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在戰后繼續實行帶來經濟和政治危機 國內復雜的社會危機國際戰爭陰影的籠罩時間 1918—1921 1921—1928 1928—20世紀50年代目的 解決國內危機, 并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 加強國防力量保衛國家;為社會主義建設提供物質基礎措施評價三、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積極→快速實現工業化,奠定了強大國家的基礎,為衛國戰爭提供物質保障;提高蘇聯國際地位。消極→排斥市場;國民經濟比例失調,農業和輕工業長期落后等問題實踐→1.實施“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2.實行兩個五年計劃(Q:成就?)理論→經濟上?政治上?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來保證戰爭的勝利農業→余糧征集制積極→保證了前線的糧食供應,緩解了城市饑荒;消極→但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導致戰后的經濟和政治危機1.穩定和恢復了國民經濟,鞏固了蘇維埃政權2.找到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農業→調整國家與農民關系,實行糧食稅等市場機制;工業→允許私營企業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以租讓制等形式在一些經濟部門引入外資詳見《教學練》P87“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鄧小平“南方談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