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東省清遠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化學試題一、單選題1.文物記載著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下列文物的主要成分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的是A.青銅獸面紋爵 B直裾素紗素禪衣 C.青龍瓦當 D.騎虎人形佩A.A B.B C.C D.D2.科技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賦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隱身艦載戰斗機“殲一35”使用的燃料煤油屬于可再生能源B.“有源相控陣雷達”使用的氮化硅屬于分子晶體C.“奮斗者號”的鈦合金材料中的Ti位于元素周期表ds區D.“深地塔科”鉆探井使用金剛石鉆頭,金剛石與石墨互為同素異形體3.下列化學用語或圖示表示正確的是A.順式聚1,3-丁二烯的結構簡式:B.HF中的s-pσ鍵示意圖:C.羥基的電子式:D.基態As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Ar]4s24p34.下列有關有機物的說法正確的是A.和互為同系物B.所有原子可能處于同一平面C.新戊烷按照系統命名法的名稱是2,2-二甲基丙烷D.等質量的烴燃燒消耗O2的質量:乙烷>甲烷5.化學處處呈現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環己烷呈現對稱美,分子中六個碳原子連接成環,呈平面正六邊形結構B.晶瑩剔透的雪花飛揚,六角雪花體現了晶體的自范性C.霓虹燈呈現出五顏六色的光,電子從基態躍遷到激發態D.游泳池里定期添加硫酸銅,主要目的是使池水更美麗夢幻6.提純粗乙酸乙酯(含乙醇和乙酸)的過程如下,其中操作a、b分別為A.分液、蒸餾 B.蒸餾、萃取 C.萃取、升華 D.升華、分液7.“勞動創造幸福,實干成就偉業”。下列勞動項目與所述化學知識有關聯的是選項 勞動項目 化學知識A 用聚乳酸制作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 聚乳酸呈酸性B 用油脂為原料制肥皂 甘油具有水溶性C 通過X射線衍射實驗區分石英玻璃和水晶 石英玻璃是非晶體,水晶是晶體D 石墨可用作潤滑劑 石墨具有導電性A.A B.B C.C D.D8.類比推理是重要的學科思想,下列有關類比推理的說法正確的是A.NH3分子間存在氫鍵,可推測PH3分子間也存在氫鍵B.干冰晶體是分子密堆積,可推測冰晶體也是分子密堆積C.CH3CH2Cl能發生消去反應,可推測CH3Cl也能發生消去反應D.CO2為直線形分子,可推測CS2也為直線形分子9.下列陳述Ⅰ和陳述Ⅱ均正確且相互關聯的是選項 陳述Ⅰ 陳述ⅡA O3在水中溶解度比在CCl4中大 H2O和O3是極性分子,CCl4是非極性分子B 乙二醇、丙三醇都是黏稠液體 乙二醇、丙三醇都能形成分子間氫鍵C 用植物油萃取溴水中的溴 植物油是有機溶劑,溴易溶于有機溶劑D 用銀氨溶液檢驗葡萄糖 葡萄糖具有氧化性,可氧化銀氨溶液A.A B.B C.C D.D10.按如圖裝置進行實驗,Ⅰ裝置迅速升溫并控制溫度在170℃,乙醇的沸點為73.8℃。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反應一段時間后,Ⅰ裝置溶液顏色變黑,說明乙醇可能炭化B.Ⅱ裝置溶液由黃色變為淺綠色,無法說明乙烯具有還原性C.反應一段時間后,Ⅲ裝置紅色逐漸褪去D.Ⅴ裝置Br2的CCl4溶液褪色,Ⅵ裝置出現沉淀,說明Ⅴ中發生取代反應11.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是化學學科核心素養之一,下列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溴乙烷與氫氧化鈉水溶液共熱:C2H5Br+OH-CH2=CH2↑+Br-+H2OB.乙酸乙酯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CH3CO18OC2H5+OH-CH3CO18O-+CH3CH2OHC.向硫酸銅溶液中滴入少量氨水:Cu2++4NH3·H2O=[Cu(NH3)4]2++4H2OD.線性酚醛樹脂的制備:12.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制備[Cu(NH3)4]SO4·H2O晶體 向[Cu(NH3)4]SO4溶液中加入95%的乙醇,過濾,用少量乙醇洗滌,干燥B 檢驗淀粉是否發生了水解 向淀粉中加入少許稀硫酸,加熱一段時間后,向水解液中加入Cu(OH)2懸濁液,加熱,觀察有無磚紅色沉淀生成C 檢驗某有機物X中是否含有氯原子 向試管中加入X和20%KOH溶液,加熱,再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觀察有無白色沉淀生成D 檢驗丙烯醛中的碳碳雙鍵 向裝有lmL丙烯醛的試管中加入足量溴水,觀察溴水是否褪色A.A B.B C.C D.D13.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基態原子各能級電子數相同,Z的簡單氫化物常溫下呈液態,四種元素形成的某種化合物是蛋白質代謝分解的終產物,結構如圖所示。下列判斷錯誤的是A.電負性:XC.原子半徑:Y>Z>W D.價電子數:W14.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4gN2含有的孤電子對數為2NAB.60g丙醇中存在的碳氫鍵總數為8NAC.1.8g甲基(-CD3)中含有的中子數為0.9NAD.標準狀況下,22.4LCHCl3中含有的分子數為NA15.化合物Z是合成昆蟲信息素的中間體,其合成路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用質譜儀檢測X的最大質荷比為98B.X、Y、Z均能與金屬鈉反應,產生氣體C.結合Y與Z的結構可知,LiAlH4具有還原性D.Y的分子式為C14H12O416.乙醛是一種重要的二碳試劑,其某種合成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Fe+是該反應的催化劑B.C2H5OH是合成過程中的副產物C.乙醛和乙烷中碳原子雜化方式相同D.該合成乙醛的反應為C2H6+2N2O→CH3CHO+2N2+H2O二、填空題17.第Ⅴ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產、生活和科研中應用廣泛。回答下列問題:(1)基態N原子的軌道表示式為 ,比較磷元素與硫元素第一電離能的大小:I1(P) I1(S)(填“>”或“<”),說明原因: 。(2)N、P、As的氣態氫化物NH3、PH3、AsH3中,最不穩定的是 (填化學式)。(3)液氨存在類似于水的電離:2NH3+,反應涉及的三種微粒中鍵角最小的是 (填化學式)。(4)兩分子磷酸脫去一分子水生成焦磷酸,形成過程如圖所示。三分子磷酸可脫去兩分子水生成三聚磷酸(H5P3O10)。含磷洗衣粉中含有三聚磷酸,則該鈉鹽的化學式及1mol此鈉鹽中P-О單鍵的物質的量分別是___________(填標號)。A.Na5P3O10 7mol B.Na3H2P3O10 8molC.Na5P3O10 9mol D.Na2H3P3O10 12mol(5)氮化銦(InN)是一種優良的半導體材料,熔點高達1350℃。如圖為氮化銦的立方晶胞結構,晶胞的密度為ρg·cm-3,a、b原子的分數坐標分別為(0,0,0)、(1,1,1,)。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①c點的原子分數坐標為 。②N原子間的最短距離為 cm(用ρ和NA表示)。18.現代醫藥發展方向之一是合成藥物長效化和低毒化,低分子藥物高分子化是其有效途徑。(1)1853年,德國化學家柯爾柏合成了能鎮痛和退熱的水楊酸()。①一個水楊酸分子中含有的σ鍵個數為 。②寫出水楊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1898年,德國化學家霍夫曼制得乙酰水楊酸(阿司匹林),改善了水楊酸的療效。+A→+CH3COOH①上述反應的另一種反應物A是 。②對水楊酸分子進行成酯修飾后,水溶性:水楊酸 乙酰水楊酸(填“>”或 “<”)。③在霍夫曼制取阿司匹林的反應中,可用于檢驗水楊酸是否完全反應的試劑是 。(3)1982年,科學家把阿司匹林連接在高聚物B上,制成緩釋長效阿司匹林()①高分子聚合物B的單體的結構簡式為 。②1mol緩釋長效阿司匹林最多可與含 molNaOH的溶液反應。三、解答題19.某小組同學探究鐵鹽種類和pH對苯酚顯色反應的影響。(1)配制100mL0.1mol·L-1苯酚溶液,該過程中沒有用到的儀器是 (填標號)。查閱資料ⅰ.[Fe(C6H5O)6]3-為紫色;ⅱ.Na+對苯酚與Fe3+中的顯色反應無影響;ⅲ.[Fe(C6H5O)6]3-對特定波長光的吸收程度(用吸光度A表示)與[Fe(C6H5O)6]3-的濃度在一定范圍內成正比;ⅳ.苯酚與Fe3+的顯色原理:Fe3++6C6H5OH[Fe(C6H5O)6]3-+6H+。提出猜想﹐猜想1:Cl-對苯酚與Fe3+的顯色反應有影響;猜想2:對苯酚與Fe3+的顯色反應有影響;猜想3:H+對苯酚與Fe3+的顯色反應有影響。進行實驗﹐常溫下,用鹽酸調節配制得到pH分別為α和b的0.1mol·L-1FeCl3溶液(a>b),用硫酸調節配制得到pH分別為a和b的0.05mol·L-1Fe2(SO4)3溶液。取5mL苯酚溶液于試管中,按實驗1~4分別再加入0.1mL含Fe3+的試劑,顯色10min后用紫外一可見分光光度計測定該溶液的吸光度(本實驗pH改變對Fe3+水解程度的影響可忽略)。序號 含Fe3+的試劑 吸光度0.lmol/LFeCl3溶液 0.05mol/LFe2(SO4)3溶液1 pH=a / A12 pH=b / A23 / pH=a A34 / pH=b A4結果討論實驗結果為A1>A2>A3>A4。(2)①根據實驗結果,小組同學認為此結果不足以證明猜想3成立的理由是 。②為進一步驗證猜想,小組同學設計了實驗5和6如下表,則c= mol/L,d= mol/L,試劑M為 (限選試劑:NaCl溶液、Na2SO4溶液、NaCl固體、Na2SO4固體)。序號 cmol/LFeCl3溶液 dmol/LFe2(SO4)3溶液 再加試劑 吸光度5 / pH=a 試劑M A56 pH=a / Na2SO4固體 A6③小組同學得出實驗結果為A5=A3,A6④根據實驗1~6的結果,小組同學得出猜想3成立,且H+對Fe3+與苯酚的顯色反應有抑制作用,從化學平衡角度解釋其原因是 。20.黃酮類物質具有抗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機物是合成黃酮類藥物的重要中間體。已知:R1—CHO+回答下列問題:(1)有機物Ⅰ的含氧官能團名稱為 。(2)有機物Ⅱ→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有機物Ⅲ的一種同分異構體能水解且水解產物能與FeCl3發生顯色反應,能夠發生銀鏡反應,在核磁共振氫譜圖上只有4組峰,其結構簡式為 (任寫一種)。(4)關于上述合成路線中的相關物質及轉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有___________(填標號)。A.有機物Ⅰ分子中存在手性碳原子B.有機物Ⅴ→Ⅵ的反應類型為還原反應C.有機物Ⅵ的核磁共振氫譜圖上有8組峰D.有機物Ⅵ→Ⅶ轉化中,涉及極性鍵和非極性鍵的斷裂和生成(5)對于下列有機物,分析預測其可能的化學性質,完成下表。序號 有機物 反應試劑、條件 反應形成的新結構 反應類型① Ⅱ② Ⅳ 濃硝酸、濃硫酸﹑加熱(6)以和CH3CHO為原料,參考上述信息,合成化合物,合成路線中第一步反應的產物為 (填結構簡式)。參考答案1.B2.D3.B4.C5.B6.A7.C8.D9.B10.D11.D12.A13.A14.C15.A16.C17.(1) > P處于半充滿的穩定狀態(2)AsH3(3)(4)C(5)18.(1) 16(2) 溶液(3)19.(1)B(2) 實驗1、3的pH相同、酸根離子不同,實驗2、4的pH相同、酸根離子不同,而實驗中、,說明、對苯酚與的顯色反應也有影響,不確定對苯酚與的顯色反應是否有影響; 0.1 0.05 NaCl固體 不成立 成立 根據苯酚與的顯色原理Fe3++6C6H5OH[Fe(C6H5O)6]3-+6H+,增加氫離子濃度,平衡逆向移動,導致[Fe(C6H5O)6]3-濃度減小,溶液顏色變淺,故H+對Fe3+與苯酚的顯色反應有抑制作用。20.(1)醚鍵、醛基(2)(3)、(4)B(5) 銀氨溶液、加熱 氧化反應 取代反應(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