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一歷史期末測試題姓名: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 公元589年,南北重歸統一。在這一過程中隋朝滅掉的最后一個政權是( )A. 陳 B. 宋 C. 梁 D. 齊2. 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國力強盛,文教昌盛,史稱( )A. 文景之治 B. 貞觀之治 C. 開元盛世 D. 康乾盛世3.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A. 慈禧太后 B. 武則天 C. 上官婉兒 D. 呂后4. 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為相,廓清武后則天以來之積弊,勵精圖治,至民夜戶不閉,道不拾遺。遂達臻全盛?!边@里“明皇”所創造的治世是指( )A. 文景之治 B. 貞觀之治 C. 開元盛世 D. 康乾盛世5. 中國是世界陶瓷大國。唐朝最具代表性的世界陶瓷工藝珍品是( )A. 人面網紋盆 B. 冰裂紋瓷器 C. 唐三彩 D. 青花瓷6. 六次東渡,五次失敗,歷盡坎坷。終于在第六次東渡日本成功,這個高僧是( )A. 張騫 B. 鄭和 C. 鑒真 D. 玄奘7. 唐朝時期,一些少數民族政權與唐朝關系密切。其中唐玄宗封回紇首領為( )A. 渤海郡王 B. 云南王 C. 懷仁可汗 D. 贊普8. 《續資治通鑒長篇》卷一八曾經有這樣的記載:“重文教,輕武事”。把這一策略作為基本國策的王朝是( )A. 宋朝 B. 南朝 C. 明朝 D. 元朝9. “客觀上說,這次在澶州的議和取得了通過戰爭沒有取得的結果”。材料中提到的“議和”出自哪兩個政權( )A. 北宋和夏 B. 北宋和遼 C. 北宋和金 D. 南宋和金10. 下面這道連線題搭配正確的是〔 〕① 遼——契丹族② 西夏——元昊③ 阿骨打——黨項族④ 北宋——趙構⑤ 金——阿骨打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②⑤ D. ②③④11. 據《宋史·孝宗本紀》記載,孝宗為岳飛平反,追謚號為岳武穆、岳太師等,并按照最高開國將帥的規格進行改葬,還建立了岳廟。世人將此舉稱為“平反昭雪”,以表達對岳飛的追思。下列表述與此相關的是( )A. 率軍抗金,精忠報國 B. 組織抗元,寧死不屈C. 收復臺灣,維護主權 D. 斥逐沙俄,捍衛統一12. 我國四大發明中,在北宋時期發明的是( )A. 造紙術和火藥 B. 活字印刷術和指南針C. 火藥和指南針 D. 指南針和造紙術13. 宋朝時,如果一位阿拉伯商人運載貨物到泉州銷售,他到泉州后應到哪個機構辦理手續( )A. 都護府 B. 市舶司 C. 宣政院 D. 理藩院14. 我國建立省級行政區制度最早在( )A. 秦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15. 元朝在中央設立了中書省、樞密院和御史臺,這些機構的職能分別是( )A. 行政 軍事 監察 B. 行政 外交 軍事C. 財政 監察 外交 D. 財政 軍事 監察16. 元朝設立宣政院,掌管全國佛教教務,同時兼管地方。宣政院兼管的地方是( )A. 新疆 B. 西藏 C. 云南 D. 臺灣17. 人們常說“比黃連還苦,比竇娥還冤”這句話形容一個人含冤命苦。你知道竇娥這個形象是誰塑造的嗎?( )A. 湯顯祖 B. 關漢卿 C. 馬致遠 D. 白樸18. 《萍洲可談》一書記載:“舟師(船上的技術人員)識地理(辨別方向),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睆闹锌梢娭改厢橀_始應用于( )A. 耕種 B. 航海 C. 制瓷 D. 采礦19. 明朝時,科舉考試的命題范圍是( )A. “四書”“五經” B. 唐詩C. 《資治通鑒》 D. 宋詞20. 是我國也是世界歷史上偉大的明朝航海家,他是( )A. 鑒真 B. 鄭和 C. 戚繼光 D. 鄭成功21. 戚繼光是偉大的抗倭民族英雄,他生活的年代是(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22. 澳門自1999年12月20日回歸后,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1553年攫取在我國廣東澳門的居住權的殖民者是( )A. 荷蘭 B. 英國 C. 葡萄牙 D. 日本23.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在我國迅速蔓延。2009年,甲型H1N1等疫病也在我國快速傳播。 以下哪部著作可以給我們提供醫療和防治幫助……( )A. 宋應星的《天工開物》 B.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C. 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D. 徐光啟的《農政全書》24. “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譽海內外幾百年的中華老字號,其生產技術曾在“17世紀中國科技的百科全書”中被詳細介紹。該書是( )A. 《竇娥冤》 B. 《本草綱目》 C. 《天工開物》 D. 《農政全書》25.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來,歷代不斷整修。其中明長城的起止點是 ( )A. 東起遼東、西至臨洮 B. 東起山海關、西至臨洮C. 東起嘉峪關、西至山海關 D. 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26. 明朝末年,李自成領導的隊伍不斷壯大,這和他進入中原后提出的哪一個口號有密切的關系( )A. “等貴賤” B. “均田免賦 ”C.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D. “有田同耕”27. 郭沫若寫的一幅對聯“開辟荊榛,千秋功業;驅逐荷夷,一代英雄”這幅對聯贊頌的民族英雄是( )A. 林則徐 B. 戚繼光 C. 鄧世昌 D. 鄭成功28. 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長,全國人口發展到3億是在( )A. 順治年間 B. 康熙年間 C. 雍正年間 D. 乾隆年間29. 中國古代史上實現從長期分裂走向統一的朝代有( )① 秦朝② 隋朝③ 唐朝④ 元朝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30. 清朝軍機處的設立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集權的進一步強化,設立該機構的皇帝是( )A. 順治 B. 康熙 C. 雍正 D. 乾隆二、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5分,對的打√,錯的打×)31. 唐太宗時,任用敢于直言的大臣是房玄齡。( )32. 建立蒙古政權的人是忽必烈。( )33. 元朝時,中外各族長期雜居相處,互通婚姻,逐漸交融,形成新的民族——回回。它是我國回族的前身。( )34. 1689年,中俄雙方代表在尼布楚進行談判,經過平等協商,簽訂了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 )35. 明中期的思想家王守仁認為心是萬物的主宰,提倡“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影響很大。( )三、材料分析題(共35分,共6小題,36題4分,37題7分,38題6分,39題7分,40題6分,41題5分)36、讀圖識材料,完成任務。從以下圖片中選取關聯信息填入相應位置。(4分)(填序號)①(1)生活在盛唐時期,享有“詩仙”的美譽的是 ____________。(2)北宋匠人,發明了活字印刷術____________。(3)西游天竺取經的是____________。(4)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統一,被尊稱為成吉思汗的是____________。37、讀圖識材料:(7分)材料一 古人稱頌它的歷史功績:“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材料二 古人評論它說:“天下轉漕(水上糧食運輸),仰此一渠?!?br/>材料三 它的《示意圖》(1)材料中的“它”指的是什么?(1分)(2)“它”開鑿于哪位皇帝時?(1分)哪一年開鑿的?(1分)(3)“它” 開鑿的主要目的是什么?(1分)(4) 請你說出“它”的中心C的地名是 ____________(1分)南起A的地名是 ____________(1分) 北至B的地名是 ____________(1分)3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6分)材料一 唐朝開元末年,出現了長達八年的叛亂·······唐朝后期,藩鎮割據的態勢越來越嚴重,中央已無力控制藩鎮。907年,一位節度使建立了后梁政權,唐朝滅亡。材料二 在中央,他采取分化事權的辦法,削弱相權。在地方,他派文臣擔任各地州縣的長官。為防止知州的權力過大,他還設置官職以分知州的權力,被以后的歷代沿用。(1)材料一中的“長達八年的叛亂”指的是什么?(1分)唐朝后期爆發的給唐王朝致命打擊的起義是?(1分)(2)材料一中的“一位節度使”指的是誰?(1分)(3)材料二中的“他”都指的是哪位宋朝皇帝?(1分)(4)他設置了哪一個官職“以分知州的權力”?(1分)他為解除禁軍高級將領的兵權采取了什么方法?(1分)3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7分)材料一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期間所用者,多有小人,專權亂政,今我朝罷丞相。——朱元璋《皇明祖訓》材料二 有一個故事,說是明朝時國子監祭酒宋訥某日獨坐生氣,面有怒容,第二天上朝時,明太祖問他昨天為何生氣,宋訥大吃一驚,照實說了。明太祖叫人把檢校偷著給他畫的像拿來看,宋訥才恍然大悟。材料三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于咸陽之郊?!櫻孜洹度罩洝?br/>材料四 征收役錢,用來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納役錢。材料五 把農村人戶編制起來,有兩個以上成年男子的人戶,出一人為保丁,保丁平時種田,農閑練兵。(1)材料一中朱元璋認為丞相多有小人,因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2)材料二中朱元璋能夠知道大臣的一舉一動是源于哪個機構的設置?(1分)(3)材料三中的顧炎武描述的明朝科舉又被稱為什么?(1分)(4)材料四、材料五反映的是什么歷史事件?(1分) 當時的皇帝是誰?(1分)(5)材料四和材料五分別是此歷史事件中采取的哪項措施?(2分)4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6分)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靈魂,是一個民族進步的不竭動力。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是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族。探究一 制度篇(1)隋朝雖然是一個短命的王朝,但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這一時期創立的一項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制度是什么?(1分)哪位皇帝時創立這一制度?(1分)(2)元朝的疆域空前遼闊,為對全國實行有效的統治,元朝開創了一項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的政治制度,這項制度是什么?(1分)元朝時期,首次設置管理澎湖和琉球(今臺灣)的行政機構是什么?(1分)探究二 技術篇(3)唐朝是我國古代歷史上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文化輝煌的時期,唐朝農民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明了哪兩種生產工具?(2分)4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5分)我國經濟重心南移經歷了一個長期的過程。(1)農作物:宋朝時,從越南引進的農作物名稱是?(1分)此時哪種產量躍居糧食作物首位?(2)紙幣的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是什么?(1分)(3)南移的完成:我國經濟重心南移開始于何時?(1分)最后完成于何時?(1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A 2.B 3.B 4.C 5.C6.C 7.C 8.A 9.B 10.C11.A 12.B 13.B 14.B 15.A16.B 17.B 18.B 19.A 20.B21.C 22.C 23.B 24.C 25.D26.B 27.D 28.D 29.A 30.C二、判斷題31.× 32.× 33.√ 34.√ 35.√三、材料分析題36.(1)② (2)③ (3)① (4)④37.(1)大運河(2)隋煬帝 605年(3)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4)洛陽 余杭 涿郡38.(1)安史之亂 黃巢起義(2)朱溫(3)宋太祖(趙匡胤)(4)通判 杯酒釋兵權39.(1)廢除丞相制度(2)錦衣衛(3)八股取士(4)王安石變法 宋神宗(5)募役法 保甲法40.(1)科舉制 隋煬帝(2)行省制度 澎湖巡檢司(3)曲轅犁 筒車41.(1)占城稻 水稻(2)交子(3)唐朝中期 南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