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探索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1956年-1976年)第26課壹雄關漫道真如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1956年1966年1976年結合教材167頁內容,思考八大提出的新矛盾、新任務分別是什么?◎1956年9月15日—27日,中共八大在北京全國政協禮堂召開這是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后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主要任務的變化八大提出的兩個變化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集中力量來解決這個矛盾,把我國盡快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社會主義建設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一五”計劃的主要指標大部分提前完成舊中國的落后產業結構得到初步改變社會主義制度已建成,下一步工作是什么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 P167社會主義建設探索過程中出現了哪些失誤?1957年春全國反右派斗爭1957年春全黨整風運動“我們的許多同志,仍然存在著思想上的主觀主義,工作上的官僚主義,必須用加強黨內的思想教育的方法,大力克服我們隊伍中的這些嚴重的缺點。”—毛澤東全國劃定的右派分子高達55.28萬人。其中,只有極少數是反黨、反社會主義的,而許多人只是對黨的工作和干部提出批評意見,并非敵視黨和社會主義。反右派斗爭出現嚴重擴大化,給黨和國家的事業造成了不幸的后果。全面建設社會主義 P1671. 政治上——整風運動、反右派斗爭全面建設社會主義 P168社會主義建設探索過程中出現了哪些失誤?2. 經濟上——大躍進1958年,中共八大提出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片面地求多、快,忽略了好、省,經濟發展開始出現一些失誤。農業 虛報產量全面建設社會主義 P168百姓捐獻家中鐵具支持煉鋼“挖禿青山煉鋼鐵”2. 經濟上——大躍進工業 大煉鋼鐵“超過英國,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兩年到三年,兩年是可能的。這里主要是鋼。只要1959年達到2500噸,我們就鋼的產量上超過英國了。 ——《毛澤東文稿》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 P168一切財產上交公社,統一核算分配。土地、家畜、果樹等都被收歸社有。扼殺勞動積極性,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3. 人民公社化運動到1958年10月底,全國農村建立公共食堂265萬多個,社員都到公共食堂免費吃飯。這種制度完全脫離實際,造成嚴重的平均主義和物資的巨大浪費,挫傷了群眾的生產積極性。人民公社大力推行“組織軍事化、行動戰斗化、生活集體化”,將所有勞動力按軍隊編制組成班排連營,采取大兵團作戰的方式組織工農業生產,動輒夜以繼日,連續作戰。農村原有的集市貿易、小商小販以至家庭副業都被作為“資本主義尾巴”加以取締。全面建設社會主義 P168“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片面追求速度、生產盲目,加上自然災害等因素,1959-1961年,我國經濟出現了嚴重困難。“大躍進”運動最大的失誤是急于求成,在建設速度上盲目求快;人民公社化運動最大的失誤是片面追求提高公有化速度。兩者的共同教訓,是背離了黨一向倡導的實事求是的原則,脫離了中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違背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經濟發展要遵循客觀規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 P1681961年黨的八屆九中全會提出“八字方針”調整、鞏固、充實、提高使國民經濟穩步增長“我們今后發展國民經濟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周恩來1964年底,第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提出“四個現代化”“四個現代化”原本準備預計從1966年起開始實施,但是卻被一場“十年浩劫”打斷了……貳道路初探多滄桑——文化大革命1956年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 P169原因:方式:毛澤東認為,黨和國家面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以階級斗爭為綱”、“文化大革命”時間:1966年-1976年“踢開黨委鬧革命”領導干部、知識分子被批斗拆損故宮、改名侮辱孔子文化大革命 P169兩次陰謀奪權林彪反革命集團陰謀奪取最高權力意欲刺殺毛主席“四人幫”企圖篡奪黨和國家最高領導權1971年9月13日,林彪出逃的飛機在蒙古墜亡江青為首的“四人幫”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結束文化大革命 P170性質: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義上的革命或社會進步,而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和國家、各民族人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教訓:文化大革命是我們黨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沒有完全搞清楚,在探索中走了彎路。世界上沒有一帆風順的事業,歷史總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過程中前進,要尊重社會發展規律,以和平為發展的前提。叁披荊斬棘鑄偉業——偉大的建設成就1956年1966年1976年偉大的建設成就 P170-171社會主義革命已經使我國大大縮短了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發展方面的差距。我們盡管犯過一些錯誤,但我們還是在三十年間取得了舊中國幾百年、幾千年所沒有取得過的進步。——鄧小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結合教材170-171頁,總結這一時期我國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國內生產總值 年均增長率(%)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以鋼為例(萬噸)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元) 糧食人均占有量 (市斤) 全國人口死亡率(%)1953年 5.9 16 119 418 201976年 11.1 2046 319 615 7.25◎據《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工業科技國防農業教育醫療外交事業“一五”到“四五”計劃,我國逐步建成門類比較齊全的基礎工業。糧食生產水平和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提高原子彈、氫彈、中遠程導彈、人造衛星迎來建交高潮,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中美系正常化,中日建交教育事業取得長足進步醫療衛生事業得到蓬勃發展偉大的建設成就 P170-171偉大的建設成就 P171“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黨的好干部——焦裕祿“做好事不留名”—雷鋒“鐵人”——王進喜社會主義建設中的英雄模范人物,共同構成了各具內涵的時代精神偉大的建設成就 P172毛澤東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全面展開,為中華民族實現獨立和振興,做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是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三個基本方面,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課堂小結194919561966197619781958196019711975中共八大召開總路線提出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文革”開始粉碎“四人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