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高一創新班期末考試試卷生 物一、單項選擇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24分)1.C反應蛋白(CRP)是人體肝臟細胞合成的一種蛋白質。當身體出現感染或組織損傷等導致的炎癥時,血液中的CRP水平會迅速升高,因此醫生常用其作為判斷炎癥的參考指標。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CRP在肝細胞的核糖體上合成,通過胞吐釋放到細胞外B.脫水縮合形成CRP時,脫去的水分子中的氫均來自氨基C.高溫主要通過破壞CRP中的肽鍵,使CRP失去生物活性D.當某人血液中CRP高于正常值時,說明其被病原體感染2.某為了驗證動物細胞不同結構中葡萄糖含量的變化,研究者研磨雞肝臟組織,調節pH值,離心獲取細胞溶膠(a)、線粒體(b)和細胞勻漿(c),在不同時間下測定葡萄糖含量變化量,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溶膠(a)中葡萄糖不可能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B.線粒體(b)中沒有葡萄糖有可能是缺少載體蛋白C.1分子葡萄糖在細胞勻漿(c)中有可能產生32個ATP分子D.細胞溶膠(a)中加入0.1%溴麝香草酚藍溶液,其顏色最終變成黃色3.圖為某哺乳動物某個DNA分子中a、b、c三個基因的分布狀況,其中I、II為非基因序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a、b、c中任意一個基因發生突變,都會影響其他兩個基因的表達B.在減數分裂四分體時期,a、b之間可發生互換C.提高突變頻率的因素可分為物理因素、化學因素和生物因素D.若b基因內堿基對替換,會引起a、c基因及其所在DNA分子序列的變化4.研究人員發現某種肝癌細胞與正常肝細胞的P基因存在如圖所示的差異。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P基因啟動子的甲基化不利于RNA聚合酶的作用,抑制了P基因的表達B.P基因正常表達可能具有抑制細胞增殖的作用C.P基因啟動子沉默現象可能與環境有關D.P基因的甲基化未改變基因內部的堿基序列,因此不能遺傳給下一代5.腦霧,即大腦處于“模糊狀態”,患者常常表現出意識障礙、記憶力下降、脈搏和血壓不穩等癥狀。長期飲酒易導致腦霧。近期有研究發現,腦霧患者持續性血腦屏障破壞,可誘發腦內炎性反應,出現腦水腫和腦炎等生理病變。據此推斷錯誤的是( )A.患者意識障礙可能是大腦皮層受損導致B.患者脈搏和血壓不穩說明自主性神經也可能受血腦屏障破壞的影響C.補充高濃度葡萄糖溶液可減輕腦水腫的原因是葡萄糖能提供能量D.飲酒者血漿中的酒精少量隨尿液排出體外,該過程酒精至少穿過4層生物膜6.圖中A、B為突觸前神經元的軸突末梢,A釋放的去甲腎上腺素(NE)作用于突觸前膜上的a2受體,可抑制突觸前膜對該神經遞質的進一步釋放。在中樞神經系統中,A釋放的NE還可作用于B上的α1或a2受體,進而影響B對谷氨酸的釋放。研究發現,a1受體主要引起K+外流,a2受體主要引起K+內流或抑制Ca2+內流。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NE作用于突觸前膜上的a2受體的過程需經體液運輸B.NE作用于突觸前膜上的a2受體會促進突觸小泡與突觸前膜融合C.A釋放的NE作用于B上的受體后,B的膜電位差可能增大也可能減小D.相同的神經遞質同時作用于不同軸突末梢上的受體可使神經調節更加精準7.成花素是一種在綠色開花植物中普遍存在的誘導花芽分化的激素,擬南芥在紅光下出現開花延遲與成花素含量變化有關,其調節過程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光敏色素是一類色素-蛋白復合體,吸收紅光后結構發生變化B.可推測 CO 蛋白增多可使細胞中FT的 mRNA 含量增加,從而增加成花素的含量C.低溫對冬小麥開花的影響與紅光對擬南芥開花的影響相同D.由圖可知,擬南芥的生長發育由基因表達調控、激素調節和環境因素調節共同完成8.圖甲是兩類生物種群數量變化動態曲線的比較,其中r對策生物通常個體小,壽命短,生殖能力強但存活率低,親代對后代缺乏保護;K對策生物通常個體大,壽命長,生殖能力弱但存活率高,親代對后代有很好的保護;圖乙表示種群的數量變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注:圖甲虛線表示Nt+1=Nt。)A.r對策和K對策生物N>S時種群數量均呈現穩定趨勢,推測S點對應種群數量為r對策和K對策生物的環境容納量B.東亞飛蝗在氣候干旱時易爆發成災,但若遇連續暴雨則其種群數量可能驟降。這體現了r對策生物種群數量易受非生物因素劇烈波動影響C.對于K對策生物而言,若NtD.圖乙中數學模型可描述為Nt+1=λNt,若λ>1且恒定,則該種群為圖乙中曲線I的增長趨勢9.科學探究是生物學科核心素養之一,但是在科學實驗中經常有一些操作或因素導致計算出的結果與真實值有一定的偏差。下列選項中計算出的結果一般比真實值偏大的是( )A.用樣方法調查某植物種群密度時,未統計邊線上個體B.用標記重捕法調查某種魚的密度時,第一次捕撈用了大網眼的網,第二次用了小網眼的網C.用血細胞計數板對酵母菌計數時,先滴培養液再蓋蓋玻片D.用取樣器取樣法調查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時,未打開誘蟲器的電燈10.野生型菌株經過突變后可能失去合成某種營養物質的能力,稱為營養缺陷型菌株,只有在基本培養基中補充所缺乏的營養物質后才能生長。野生型菌株在限量培養基上獲取營養物質的能力明顯強于營養缺陷型菌株,如圖甲所示。利用生長圖譜法可初步確定檢出的營養缺陷型大腸桿菌的類型,即在下圖基本培養基乙的A—E這5個區域中分別添加不同的營養物質,然后將營養缺陷型大腸桿菌接種在乙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培養一段時間后在乙的BC交界處長出了菌落,則說明該菌株是氨基酸和維生素營養缺陷型菌B.紫外線照射可定向誘導野生型菌株突變為目標菌C.圖甲中,菌落A即為檢出的營養缺陷型大腸桿菌菌株D.實驗中的基本培養基需要用干熱滅菌法進行滅菌11.豬因生理特性、器官大小及胚胎發育過程等方面與人類高度相似,成為“種植”人類器官極具潛力的動物模型。下圖是利用豬作為載體,培育可供人類移植的人源腎臟的流程圖,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推測 SIXI和 SALLI兩種基因是豬腎臟發育必需的基因B.重構胚的激活可采用化學法(如Ca 載體)或物理法(如電刺激)C.注入人源干細胞的目的是刺激圖示早期胚胎分裂分化為人源腎臟D.該過程涉及動物細胞培養、核移植、胚胎移植等技術12.孟子曰:“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cùgǔ,密網)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離不開各種信息的調節B.“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通過調節種群年齡結構實現C.“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說明生態系統恢復力穩定性強D.據此推測,古人已懂得尊重自然規律以實現自然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二、多項選擇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13.中國科學家從熱泉中分離獲得了兩株嗜熱藍細菌,它們具備獨特的CO2富集機制,該機制的作用模式及部分代謝路徑如圖所示,羧酶體是由蛋白質外殼包裹的微區室。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示CO2通過細胞膜進入嗜熱藍細菌,消耗的ATP可來自于光反應B.嗜熱藍細菌內碳酸酐酶參與卡爾文循環且在高溫環境下活性較高C.過程②需要消耗ATP和NADPH,而過程①不需要D.羧酶體是由單層膜構成的細胞器,有利于高效固定CO214.某植物的葉色同時受E、e與F、f兩對基因控制,兩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體上。綠葉植株基因型為E_ff,紫葉植株基因型為eeF_,紅葉植株基因型為E_F_。將某紅葉植株自交得F1,F1的表型及比例為紅葉∶紫葉∶綠葉∶黃葉=7∶3∶1∶1,不考慮突變。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這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B.親本紅葉植株產生的基因型為eF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C.F1中紅葉植株的基因型有4種,且比例為3∶2∶1∶1D.取F1綠葉植株與紫葉植株進行正反交,所得子代的表型比例相同15.在植物體內,各類激素不是孤立的,它們相互影響共同調節著植物的生長發育。某科研團隊利用同位素標記法,探究了油菜素內酯(BR)對生長素(IAA)運輸的影響,實驗方法及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本實驗的自變量為是否向根尖添加油菜素內酯B.根尖合成的內源性油菜素內酯可能會影響實驗結果C.生長素在根部可以從形態學下端運輸至形態學上端D.BR能促進生長素的運輸,且對極性運輸作用更顯著16.為了較好地衡量不同環境(生境)中植物的生存策略,科學家根據對植物選擇壓力影響最大的兩個因素:干擾水平和脅迫程度,將植物潛在的生活環境分為4種類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分解者屬于生態系統中的關鍵成分,主要作用是將動植物遺體和動物的排遺物分解成無機物B.據圖分析,4種環境中,④中最不可能存在植物,①中植物競爭最為激烈C.沙漠生境最可能是圖中的②,這里的動物大都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點D.群落中占據優勢的物種被稱為優勢種,優勢種一定是該群落中數量最多的物種三、非選擇題17.圖1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過程示意圖,圖中甲、乙、丙、丁表示能量或物質:圖2為適宜溫度條件下,甲、乙兩種植物的CO2吸收速率隨光照強度的變化曲線圖: (1)圖1光反應的場所是 ,甲表示 ,它可轉變為儲存在丙和丁中的 。(2)圖1光反應的產物乙可以在同一細胞中參與有氧呼吸第 階段。農作物根尖細胞白天光照時,合成ATP的場所有 。(3)提取綠色植物葉片中色素的過程中,常用的有機溶劑是 。(4)圖2當光照強度為A時,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速率是 mg/(m2·h);當光照強度由A變為B時,短時間內甲植物葉肉細胞中C3的含量將 (填“增加”“不變”“減少”或“不確定”),C5的含量將 (填“增加”“不變”“減少”或“不確定”)。(5)當光照強度為B時,限制乙植物光合作用強度的主要環境因素是 。18.遺傳組成相似的雌性蜜蜂幼蟲,若一直以蜂王漿為食將發育成蜂后,若以花粉和花蜜為食將發育成工蜂。研究表明,蜂王漿導致幼蟲DNA甲基化的減少,進而發育為蜂后。DNMT3蛋白是一種DNA甲基化轉移酶,能使p62基因啟動部位添加甲基基團,部分胞嘧啶加上活化的甲基被修飾為5’-甲基胞嘧啶(p62基因與卵巢發育相關),DNMT3蛋白的合成和作用過程如下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DNMT3基因的表達包括過程①和②,其中過程②稱為 ,物質a是 ,其所攜帶的氨基酸是(部分密碼子及其對應的氨基酸:GGC—甘氨酸;CCG—脯氨酸;GCC—丙氨酸;CGG—精氨酸)。(2)在①過程中,與DNMT3基因啟動部位結合的酶是 ,若以β鏈為模板,則該酶在β鏈上的移動方向為 (“左→右”“右→左”或“不確定”),虛線框中的DNA片段對應的RNA堿基序列為 。RNA在細胞核內加工成為成熟的mRNA后移動到細胞質,當核糖體遇到mRNA中的 便開始過程②,最終得到有活性的DNMT3蛋白。(3)p62基因啟動部位的胞嘧啶發生甲基化后,可能會影響了p62基因表達的 過程。在DNA復制時,5’—甲基胞嘧啶與 (填名稱)互補配對。(4)蜂王漿中某些物質是決定蜜蜂幼蟲發育成為蜂后的關鍵因素,請推測蜂王漿中的這些物質可能 (填“促進”或“抑制”)DNMT3蛋白活性,p62基因對蜜蜂幼蟲卵巢發育起 (填“促進”或“抑制”)作用。19.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正常人的血壓升高時,會刺激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血管外膜下的壓力感受器,使竇神經、迷走神經活動加強,進而使心率減慢、血管舒張,從而降低血壓,血管內皮細胞(EC)位于血漿與血管組織之間,具有維持血管張力、調節血壓等作用。回答下列問題:(1)人體調節心血管活動的中樞位于 ,失重環境下機體可通過 (填“條件”或“非條件”)反射調節血壓。(2)如圖所示,乙酰膽堿(ACh)可與EC細胞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另外乙酰膽堿受體抗體會攻擊并破壞這些受體,從而干擾神經信號傳遞,進而導致人體患病,這種疾病屬于 。圖示乙酰膽堿作為信息分子發揮作用時,一方面使Ca2+從血管腔進入細胞質基質中,另一方面通過合成IP3促進 ,引起胞內Ca2+濃度升高,進而激活NO合酶。NO合酶催化生成的NO可作為一種信號分子,最終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張,血壓 (填“上升”或“下降”)。(3)由下丘腦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也稱為血管升壓素,其能通過促進 ,使血容量增加,有利于升高血壓。(4)研究發現,雌激素能促進EC釋放NO。更年期是婦女卵巢功能從旺盛狀態逐漸衰退至完全消失的一個過渡時期。根據上述信息推測,更年期后,婦女患高血壓的概率會 (填“增大”或“減小”)。20.開展“鄉村振興戰略”,打造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生態農業“田園綜合體”是鄉村可持續性綜合發展的新模式。(1)打造以種植采摘、特色養殖和休閑度假為一體的多功能生態農業是振興鄉村經濟的重要舉措,區別生態農業群落和傳統農業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生態農業更好地實現了生物多樣性的 價值。(2)在生態采摘園內設置一些鳥巢,招引更多的鳥類防治害蟲,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這樣做的目的是 。(3)建設農村生態文明的重點工作之一是農村污染的防治。某地農民通過發展鳊魚養殖已經逐漸致富,可是高密度水產養殖引起了水域生態系統水體富營養化,越來越影響鳊魚的產量。下圖所示為利用稻田生態系統凈化魚塘尾水的示意圖,箭頭所指為水流方向。請回答以下相關問題: ①塘主在魚塘邊種植了一些本地的水生植物,使水體富營養化問題得到控制,治理魚塘水體富營養化遵循的生態學原理主要是 。②垂釣者在魚塘邊垂釣時,往往會被蚊子叮咬,研究發現蚊子觸角中有識別乳酸的受體,以此尋找人類的位置,這說明信息傳遞具有的作用是 ;為了從根本上降低蚊子數量,可清除環境中的污水塘、房前屋后的積水容器、池塘養魚捕食蚊子幼蟲等,原因是這些措施降低了蚊子的 。③出現藻類水華的魚塘尾水流經稻田后,B處水樣中藻類數量大大減少。從生態學角度分析,藻類數量減少的原因是 。④為保證水稻和魚的正常生長,仍需要不斷有人工進行物質投入的原因 。(4)我國承諾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CO2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凈零排放)的目標。下圖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環示意圖。 ①“碳中和”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CO2排放總量,實現相對“零排放”,達到“碳中和”時,圖中X1過程吸收的CO2總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Y1、Y2、Y3和Z4過程釋放的CO2總量。②建立綠色低碳循環體系還需要世界各國共同參與,主要原因是 。21.小曲白酒清香純正,以大米、大麥、小麥等為原料,以小曲為發酵劑釀造而成。小曲中含多種微生物。釀酒的原理主要是酵母菌在無氧條件下利用葡萄糖發酵產生酒精,糖化即淀粉水解過程。傳統釀造工藝流程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蒸糧有利于糖化,需要糖化的原因是酵母菌 。蒸熟并攤晾的原料 后加入糟醅,培養一段時間后,再 可高效進行酒精發酵。發酵液樣品的蒸餾產物有無酒精,可用 溶液檢測。(2)研究人員將經誘變處理后獲取的黑曲霉菌高產糖化酶基因導入畢赤酵母GS115中,構建能直接利用淀粉的工程菌。該過程所用質粒(僅示部分結構)如圖1所示。三種限制酶的識別序列及切割位點見下表1。請回答下列問題。 表1限制酶 識別序列和切割位點(5'→3')BamHI G↓GATCCPstI C↓TGCAGXbal T↓CTAGA①為獲得糖化酶高產菌株,研究人員將經誘變處理后的黑曲霉菌接種到 含量高的培養基上,恒溫培養適宜時間后滴加碘液,挑選出 的菌株,再進行復篩以及穩定性遺傳實驗。②構建高產糖化酶基因表達載體時,使用限制酶切割pPIC9K,37℃,15min后需將溫度升高至65℃并保溫20min,目的是使 ,從而終止酶切反應。圖2是高產糖化酶基因示意圖(僅示部分堿基),為使其能定向插入表達載體并成功表達,需要在兩種引物的 (3'或5')端添加 限制酶識別序列,則PCR擴增時引物的堿基序列為 。A、5'-TCTAGATCTGTTGAAT-3'B、5'-TCTAGAAGACAACTTA-3'C、5'-CTGCAGCTTGGATGAT-3'D、5'-GGATCCCTTGGATGAT-3'E、5'-GGATCCGAACCTACTA-3'F、5'-CTCGAGTCTGTTGAAT-3'③畢赤酵母GS115是一種組氨酸營養缺陷型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生長必需的組氨酸,因此可利用 的基礎培養基初步篩選導入高產糖化酶基因表達載體的畢赤酵母GS115,再將篩選出的細胞轉接至含 的培養液中進行發酵產酶性能測定。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C D C B C C C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C AC BD BCD AB17.(1) 類囊體薄膜 光能或太陽能 (活躍的)化學能(2) 三 細胞質基質、線粒體(3)無水乙醇(4) 7 減少 增加(5)CO2濃度18.(1) 翻譯 tRNA 精氨酸(2) RNA聚合酶 左→右 5’-UUGCCA -3’ 起始密碼子(3) 轉錄 鳥嘌呤(4) 抑制 促進19.(1) 腦干 非條件(2) 自身免疫病 內質網釋放鈣離子(Ca2+) 下降(3)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4)增大20.(1) 物種組成 直接和間接(2)調整能量流動方向,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3) 協調原理 生命活動的進行離不開信息的傳遞 環境容納量/K值 水稻等作物與藻類競爭光照、競爭N、P等無機鹽;動物攝食;微生物等產生殺藻物質 該生態系統每年都會有產品(大米、魚等)的輸出,帶走大量物質(4) 大于 碳循環具有全球性21.(1) 不能產生淀粉酶/不能直接利用淀粉 冷卻 密封 酸性重鉻酸鉀(2) 淀粉 透明圈直徑與菌落直徑的比值較大 限制酶變性失活 5’ BamHI和XbaI AD 不含組氨酸 甲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