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絕密★啟用前林甸縣智研團隊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高一年級化學學科試卷命題人:劉宇航 審題人:張子清 考試時間:75分鐘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45分。在小題所給出的4個選項中僅有一個是符合題意的。1.化學在生產生活和科技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聚乳酸可用于制作可降解餐具,其由乳酸通過加聚反應制得,聚乳酸屬于純凈物B. 鎂合金和鎢合金在航空航天領域應用廣泛,鎂合金密度小、強度高,鎢合金耐高溫、硬度大,二者均為金屬材料C. “東方超環”(人造太陽)用到的氘、氚兩種原子互為同位素,他們的化學性質幾乎完全相同D. 2025年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型磁約束聚變裝置成功運行,裝置使用的碳化硅陶瓷材料是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其具有良好的耐高溫和抗輻射性能2.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mol與4mol充分反應后生成的分子數為B.0.05L 10mol/L濃硫酸與足量銅反應,電子轉移的數目為C.標準狀況下,2.24L壬烷中含有的分子數為D.常溫常壓下,17g羥基中含有電子的數目為3.“液態陽光”指利用太陽能將和轉化為甲醇,其原理如圖所示(部分產物未標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硅是制作太陽能電池的主要材料,自然界沒有游離態的硅B.太陽能電池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電解水過程中電能主要轉化為化學能C.電解水涉及分解反應,催化合成甲醇所涉及的反應為化合反應D.1mol甲醇分子中極性共價鍵的數目為4.下列敘述正確的個數是①常溫常壓下,17g甲基所含的中子數為9 NA②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③烷烴的通式為CnH2n+2,隨n值的增大,碳元素的質量分數逐漸增大④CH2Cl2沒有同分異構體可以證明甲烷的空間結構是正四面體形⑤乙烯與Br2的CCl4溶液反應的有機產物只有1種,即溴乙烷⑥甲烷與Cl2在光照下反應產物共有4種⑦標準狀況下,22.4 LCHCl3分子數為NA⑧C7H16主鏈上有5個碳原子的同分異構體共有5種A.2個 B.3個 C.4個 D.5個5.氨的催化氧化是制備硝酸的重要過程,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模擬氨的催化氧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實驗說明濃氨水具有揮發性和具有還原性B.氨氣與氧氣反應時,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C.觀察到紅熱的Pt絲始終保持紅熱狀態,說明該反應是放熱反應D.觀察到瓶中有紅棕色氣體生成,說明氨的催化氧化直接生成了6.氮、硫元素的“價—類”二維圖如圖所示,大小寫字母分別代表不同元素。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D屬于酸性氧化物B.B→C→D→E→F均能一步實現C.c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先變紅后褪色D.常溫下,不能用鐵制容器盛裝f的濃溶液7.某化學小組利用以下裝置探究含硫物質之間的轉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加熱處,可生成固體,證明具有氧化性B.加熱處,可觀察到片溶解并有氣泡生成,只體現了濃硫酸的強氧化性C.將處產生的氣體吸入1號注射器中,若觀察到溶液褪色,證明具有漂白性D.將處產生的氣體吸入2號注射器中,若觀察到溶液變渾濁,證明具有氧化性8.已知:①P4(g)+6Cl2(g)=4PCl3(g) ΔH=a kJ·mol-1;②P4(g)+10Cl2(g)=4PCl5(g) ΔH=b kJ·mol-1。又知氣態分子中1 mol化學鍵解離成氣態原子所吸收的能量稱為該化學鍵的鍵能。P4具有正四面體形結構,PCl5(g)中P-Cl的鍵能為c kJ·mol-1,PCl3(g)中P-Cl的鍵能為1.2c kJ·mol-1,鍵長越長,鍵能越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P4里有4個P-P鍵 B.可求Cl2(g)+PCl3(g)=PCl5(s)的反應熱ΔHC.P-P的鍵能為 kJ·mol-1 D.Cl-Cl的鍵能為 kJ·mol-19.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①金屬鈉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蠟油中②云、霧、煙都是膠體,其分散劑是空氣③均能與鹽酸發生氧化還原反應④均可由單質之間直接化合得到⑤兩步轉化都必須加入還原劑才能實現⑥氮的固定是將游離態的氮轉化為含氮化合物的過程,此過程中氮元素被氧化⑦在熔融狀態和水溶液中均能導電,是因為在通電條件下電離出和⑧為主的氮氧化物的排放可能導致酸雨、霧霾、光化學煙霧等環境問題A.①③⑤ B.②⑤⑧ C.①②⑧ D.④⑥⑦10.工業上用黃鐵礦為原料制備硫酸的流程如下。某工廠以10噸純度90%的黃鐵礦(設雜質不參加反應)為原料依據上述流程制備硫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燃燒時,若在的沸騰爐中,分鐘內生成了克的,忽視固體體積及變化,則用來表示該反應的速率為B.若轉化率為95%,則可以制得98%的硫酸約14.25噸C.氣體B經步驟③吸收后,剩余氣體可返回步驟②循環利用D.若氣體A過量,則煅燒黃鐵礦可直接得到氣體B11.原子序數依次遞增的短周期元素W、X、Y、Z組成的化合物a、b、c、d、e、f,其中b、c與人的呼吸活動息息相關,m為單質,它們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原子半徑:W<Y<X<ZB.Z和Y組成的化合物中陰陽離子個數比為1:1C.由W、X、Y、Z四種元素構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離子鍵、極性共價鍵和非極性共價鍵D.X的氫化物的沸點可能比Y的氫化物沸點高12.向含有和的混合稀溶液中緩慢加入鐵粉,其氧化產物與所加鐵粉的物質的量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Oa段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B.向b點所得溶液中加入Cu粉,最多可溶解1.92gC.,D.反應至c點時,可收集到氣體4.48L(標準狀況)13.利用如圖裝置可達到煙氣脫硫和獲得電能的功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多孔電極的反應式為B.工作一段時間后,右室電解質溶液的pH增大C.理論上,相同條件下吸收的體積和產生的體積相同D.工作一段時間后,左室需要補充溶液14.從下列實驗裝置中選擇合適的組合,用于實驗室制備干燥的氨氣。按發生、干燥、收集、尾氣處理順序。下列組合正確的是A.anef B.cnhf C.cmed D.bnhf15.在恒容密閉容器中,熱解反應所得固相產物和氣相產物均為含氟化合物。平衡體系中各組分物質的量隨溫度的變化關系(實線部分)如圖所示。已知:溫度時,完全分解;體系中氣相產物在、溫度時的分壓分別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a線所示物種為固相產物B.溫度時,向容器中通入,氣相產物分壓仍為C.小于溫度時熱解反應的平衡常數D.溫度時、向容器中加入b線所示物種,重新達平衡時逆反應速率增大一、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除標注每空1分外,其余每空2分,滿分55分。16.(本題13分)波蘿酯(Ⅶ)是一種具有菠蘿香味的食用香料,一種合成菠蘿酯的路線如下圖所示:提示:可表示為回答下列問題:(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為 ,其官能團名稱為 。(2)化合物Ⅳ的結構簡式為 。(3)根據化合物Ⅵ的結構特征,分析預測其可能的化學性質,完成下表。序號 反應條件、試劑 反應形成的新結構(有機產物) 反應類型a 催化劑 加聚反應b(4)關于上述合成路線中相關物質,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有 (填標號)。A.與乙烯互為同系物B.化合物Ⅱ能使酸性溶液褪色C.化合物Ⅰ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化合物Ⅴ能發生取代反應(5)化合物與加成后得到化合物。與化合物互為同系物,且相對分子質量比大14的有機物結構有 種。(6)寫出化合物Ⅴ轉化為化合物Ⅶ的化學方程式 。17.(本題14分)和是兩種常見的多硫含氧酸鹽。Ⅰ.連二亞硫酸鈉俗稱保險粉,是易溶于水的白色固體,在空氣中極易被氧化,在堿性環境下較穩定,是一種還原性漂白劑,常用于印染工業。(1)原料氣的制備供選擇裝置如下圖,供選擇的物質有:銅粉,硫酸,濃硫酸。選擇裝置 (填“Ⅰ、Ⅱ、Ⅲ、Ⅳ”),化學方程式為 。(2)的制備用(H為-1價)還原法制備的反應原理為:(未配平)。原料氣制備裝置選定后,將接口a與下圖裝置的接口b相連,開始后續制備實驗。①裝置B的作用為 。②裝置C中生成的離子方程式為 。③方程式配平后,為使生成的盡可能完全被還原,反應中應控制 。④上圖的D中物質充分吸收后,得到溶液。寫出加熱固體脫水制備的化學方程式 。(3)工業上用焦亞硫酸鈉法制備保險粉帶來的主要問題是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有機物總含碳量用TOC表征,常采用Fenton氧化法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即通過向廢水中加入,以作催化劑,產生具有強氧化性的羥基自由基()來氧化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①其他條件一定時,的值對TOC去除效果的影響如圖所示:當TOC的去除率最大時, 。②在,其他條件一定時,的加入量對TOC去除效果的影響如圖所示,當的加入量大于時,TOC去除率反而減小的原因是 。18.(本題14分)研究非金屬化合物具有重要意義,請完成一下問題。(1)Bunsen熱化學循環制氫工藝由下列三個反應組成:SO2(g)+I2(g)+2H2O(g)=2HI(g)+H2SO4(l)ΔH1=akJ·mol-12H2SO4(l)=2H2O(g)+2SO2(g)+O2(g)ΔH2=bkJ·mol-12HI(g)=H2(g)+I2(g)ΔH3=ckJ·mol-1則:2H2O(g)=2H2(g)+O2(g)ΔH= kJ·mol-1(用含a、b、c的式子表示)。(2)NO2(g)和CO(g)反應生成CO2(g)和NO(g)過程中能量變化如圖所示,該反應反應物的總能量 (填“小于”或“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請寫出NO2和CO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3)為解決焦爐煤氣排放問題,我國利用焦爐煤氣制取甲醇及二甲醚。已知CO中的C與O之間為三鍵連接,且合成甲醇的主要反應原理為CO(g)+2H2(g)=CH3OH(g) H。甲醇結構如下圖,表中所列為常見化學鍵的鍵能數據:化學鍵鍵能kJ/mol 348 414 436 326.8 1032 464則該反應的 H= 。(4)將和空氣的混合氣體通入、、的混合溶液中反應回收S,其物質轉化如圖所示(圖中省略H+、OH-、H2O)。①該循環過程中的作用是 ,圖示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已知上述總反應消耗1molH2S(g)時放出akJ熱量,則該總反應中轉移NA個電子時,放出 kJ熱量。(用含a的式子表示)(5)673K時,各步反應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劑表面上的粒子用“*”標注。該歷程中決速步驟的反應方程式為 。(6)Na-CO2電池可以實現對CO2的利用,該電池放電的反應方程式為:4Na+3CO2=2Na2CO3+C.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固體沉積物中含兩種固體)。請寫出正極的反應方程式 。19.(本題14分)減少的排放并利用是我國能源領域的一個重要戰略方向。在與催化合成甲醇的體系中,同時存在以下反應:反應ⅰ: kJ mol反應ⅱ: kJ mol反應ⅲ: 回答下列問題:(1) ;若要反應ⅲ正向自發進行, (填“高溫”或“低溫”)更有利。(2)對于反應ⅰ,,其中、分別為正反應、逆反應的速率常數。若升高溫度,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3)初始壓強為10MPa時,向恒容的密閉容器中加入1 mol 和3 mol發生上述反應,達到平衡時,測得各組分的物質的量分數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已知:的平衡轉化率:甲醇的選擇性:①圖中Z代表的物質為 (填化學式)。②根據圖中:270℃時的數據分析計算:的平衡轉化率為 (保留一位小數),甲醇的選擇性為 %,反應的平衡常數 (保留一位小數)。(4)如何同時提高的平衡轉化率和甲醇的選擇性? 。高一化學答案選擇題: ADCBDBDDCDBDCDD16.(1) 醛基、碳碳雙鍵(2)(3) 加成反應(4)BD(5)4(6)17.(1) Ⅲ(2) 平衡壓強;飽和溶液可以減少的溶解量(3) 1 酸性條件下直接與反應,導致溶液中羥基自由基()濃度減小,使得TOC去除率下降18.(1)(2a+b+2c)(2) 大于(3) 128.8(4) 催化劑(5)(6)19.(1) -48.9kJ mol 低溫(2)增大(3) 29.6% 50 38.6(4)增大壓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