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2025年青海省中考考化學真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2025年青海省中考考化學真題

資源簡介

2025年青海省中考考化學真題
1.(2025·青海)2024年12月4日,中國春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世界文化瑰寶。請完成下列小題。
(1)今年是農歷蛇年,博物館展出的以下蛇形文物中屬于金屬材料的是(  )
A.商周石蛇
B.春秋蛇紋銅提鏈罐
C.唐彩繪生肖蛇陶俑
D.清青玉十二辰——蛇
(2)運輸煙花爆竹的車輛不適合張貼的標識是(  )
A.禁止放易燃物 B.禁止煙火
C.可回收物 D.當心爆炸物
2.(2025·青海)由圖可知,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  )
A.硅 B.氧 C.鐵 D.鋁
3.(2025·青海)下列化學符號表示氧分子的是(  )
A.2O B.O2 C.O3 D.CO2
4.(2025·青海)新能源汽車常使用鋰電池為汽車提供動力。如圖是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鋰原子的質子數為3 B.鋰是非金屬元素
C.鋰的相對原子質量是6.941g D.鋰的符號是LI
5.(2025·青海)使用催化劑對汽車尾氣中的NO和CO進行無害化處理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參與反應的甲,乙分子個數比為1:2
B.反應后催化劑質量減少
C.甲物質的化學式為CO
D.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
6.(2025·青海)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
實驗方案
實驗目的 A.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B.比較鋅、鐵、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C.探究燃燒條件 D.收集O2
A.A B.B C.C D.D
7.(2025·青海)人類一直渴望將陽光裝進瓶子里,隨時攜帶、隨處使用。“液態陽光”可實現這一愿景。其過程如圖所示,請完成下列小題。
(1)圖中電解裝置所需的電能由(  )轉化而來。
A.風能 B.氫能 C.核能 D.太陽能
(2)水中氫元素的化合價是(  )
A.0 B.+1 C.+2 D.-1
(3)合成裝置中的反應是CO2+3H2CH3OH+X,X的化學式為(  )
A.CO B.CH4 C.H2O D.H2O2
8.(2025·青海)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古代桃紅胭脂的染料主要成分為蘇木紅素(C16H14O5),下列有關蘇木紅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蘇木紅素是無機化合物
B.蘇木紅素由三種元素組成
C.蘇木紅素中C、O元素質量比為16:5
D.蘇木紅素中氫元素質量分數最高
9.(2025·青海)《開寶本草》中記載“所在山澤,冬月地上有霜,掃取以水淋汁后,乃欺煉而成”,此處“霜”主要成分為KNO3。結合下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20℃時,KNO3的溶解度是63.9g
B.“掃取以水淋汁”體現了硝酸鉀易溶于水
C.40℃時.將70g KNO3加入100g水中得到飽和溶液
D.“冬月地上有霜”證明KNO3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降低
10.(2025·青海)利用性質差異可以區分物質,下列方法能達到目的的是(  )
A.帶火星木條區分二氧化碳和氮氣
B.觀察區分鐵粉和木炭粉
C.灼燒法區分羊毛纖維和棉纖維
D.溶解區分食鹽和白砂糖
11.(2025·青海)化學學習過程中,歸納總結有利于提升學習能力。下列知識歸納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A.化學與資源 B.化學與安全
①煤是化石燃料
②合理開采礦產資源 ①油鍋著火用水澆滅
②點燃可燃性氣體前要驗純
C.化學與健康 D.化學與環境
①不食用過期或霉變食品
②人體缺碘會導致骨質疏松 ①廢紙盒是不可回收垃圾
②PM2.5是空氣污染物
A.A B.B C.C D.D
12.(2025·青海)我因擁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速度最快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讓我們踏上達條神奇的“天路”,開啟研學之旅,了解青藏鐵路建設者如何攻克多年凍土、高原缺氧和生態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難題,體會“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青聚鐵路精神。
(1)熱棒降溫技術解決了高原凍土難題,其原理如圖所示,熱棒中的液氨能吸收凍土層熱量,發生汽化,使凍土溫度   (填“升高”或“降低”),保持凍土穩定。液氨汽化過程中   (填“物理”或“化學”)性質保持不變。熱棒的金屬外殼有防腐涂層。以隔絕   ,延長熱棒使用壽命。
(2)青藏鐵路鐵軌采用特殊鐵合金材質,合金的優點是   (任寫一條);合金在其他領域也有廣泛應用,如鈦合金可用于航空航天。鐵元素和鈦元素的本質區別是   (填“質子數”“中子數”或“電子數”)不同。
(3)青藏鐵路修建地區海拔高、盡管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   ,但因氣壓低導致空氣稀薄,易引發高原反應。一旦出現高原反應,可飲用適量葡萄糖。其屬于六類營養物質中的   ,同時可使用分子篩制氧機保障供氧,其原理如圖所示,該過程屬于   變化。請寫出一個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
(4)青藏鐵路建設者打造出一條“綠色長廊”,精心維護著高原脆弱的生態。下列措施不能有效維護沿線生態穩定的是(  )
A.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
B.沿線建立植被保護示范點
C.在沿線積極開展防風固沙行動
D.“以橋代路”保障動物自由遷徙
13.(2025·青海)水是生命之源,其組成奧秘直至十八世紀末才被揭開。讓我們沿著時間脈絡回顧科學家是如何揭秘“水的組成”的。
請結合材料回答;
(1)“易燃空氣”實際是   (寫化學式),玻璃瓶內壁出現液滴的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普利斯特里與卡文迪什的實驗雖發現了水的生成,但受“燃素說”影響未能揭示水的組成。
(2)拉瓦鍋所做實驗的原理是3Fe+4H2OFe3O4+4H2該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反應。通過分析得出水是   (填“化合物”或“單質”)。
(3)后來人們根據相關理論以及尼科爾森等人的實驗數據,進一步認識到一個水分子由   構成。
14.(2025·青海)我省部分地區土壤存在“白霜”現象,影響植物生長。某化學興趣小組針對這一現象展開了項目式實踐活動。
【活動一】興趣小組了解到土壤的酸化成堿化會影響部分植物生長,于是就地取材,用黑枸杞浸取液制作酸堿指示劑和比色卡(如下圖),對“白稻”的酸堿性進行了檢驗。
取適量“白霜”樣品于燒杯中,加入一定量蒸餾水。充分攪拌后靜置。
(1)取少量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加入指示劑,溶液顯藍色,說明“白霜”呈   性。
(2)查閱資料得知。白霜呈上述性質與Na2CO3有關。請你幫興趣小組設計一種實驗方案,證明“白霜”中含Na2CO3(簡要說明實驗試劑、操作及現象)
(3)【活動二】以地適種即改良土壤,適宜植物生長。結合酸堿鹽相關知識,組內三位同學分別選擇了一種他們認為可以降低土壤中碳酸鈉含量的試劑。所選試劑及原理如下表所示。
同學 化學試劑 化學反應原理
甲 H2SO4 H2SO4+Na2CO3=Na2SO3+CO2↑+H2O
乙 Ca(OH)2 Ca(OH)2+Na2CO3=CaCO3↓+2NaOH
丙 CaCl2 ……
⑴丙同學選用CaCl2降低土壤中含量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⑵從反應前后物質類別分析,乙同學所選試劑不合適的原因是   。
(4)同學們與當地農業技術人員交流后得知,H2SO4使用不當會導致土壤酸化。CaCl2存在成本較高等問題。
【項目成果】興趣小組同學最終選擇了兼有殺菌消毒作用的硫粉(S)和物美價廉的石音(主要成分為CaSO4)作為土壤改良劑。他們深刻體會到實驗室探究與解決真實問題存在差異。在實際應用時除了考慮化學反應原理。還需要綜合考慮   等因素。
【拓展延伸】興趣小組還了解到,我省從過去以地適種為主。變為如今以地適種和以種適地結合的方法,實現土壤的綜合治理。
⑴結合下表,他們認為該地區適合種植的農作物為   。
作物 馬鈴薯 油菜 小麥 沙棗
適宜生長的pH范圍 4.5-6.5 5.8-6.7 6.0-7.0 8.0-8.7
⑵該地區土壤缺乏氮,磷元素。現有尿素[CO(NH2)2]、磷酸二氫銨(NH4H2PO4),氯化鉀(KCl)三種化肥,為提高土壤肥力,你認為該地區最合適的化肥為   。
【前景展望】我省已在柴達木盆地試種蕨麻成功,同學們對該地區種植更多農作物的前景充滿期待。
15.(2025·青海)2025年4月30日,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返回艙部分材質為鋁合金。其成分中鋁的工業制法原理為2Al2O34Al+3O2↑,生產54t鋁需要電解的氧化鋁鋁質量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B
(2)C
【知識點】合理利用金屬資源;幾種常見的與化學有關的圖標
【解析】【解答】(1)A、 商周石蛇所用材料為無機非金屬材料,不符合題意;
B、 春秋蛇紋銅提鏈罐所用材料為金屬材料,符合題意;
C、 唐彩繪生肖蛇陶俑所用材料為無機非金屬材料,不符合題意;
D、 清青玉十二辰——蛇所用材料為無機非金屬材料,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2) 煙花爆竹易燃易爆,運輸煙花爆竹的車輛需張貼與火有關的警示標識,而可回收物標識不適合張貼 。
故選C。
【分析】(1)根據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和合金分析;
(2)根據煙花爆竹易燃易爆分析。
2.【答案】D
【知識點】地殼中元素的分布與含量
【解析】【解答】由圖示可知,地殼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前四位為氧、硅、鋁、鐵,其中鋁是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圖示所給地殼中元素含量及名稱帶“钅”的為金屬元素分析。
3.【答案】B
【知識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解答】A、 2O表示2個氧原子,不符合題意;
B、 O2 可表示氧分子,符合題意;
C、 O3 表示臭氧分子,不符合題意;
D、 CO2 表示二氧化碳分子,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元素符號前加系數表示原子個數,化學式表示分子及氧氣化學式書寫分析。
4.【答案】A
【知識點】元素的簡單分類;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 鋰原子的質子數=原子序數=3 ,符合題意;
B、 鋰名稱帶“钅”是金屬元素 ,不符合題意;
C、 鋰的相對原子質量是6.941 ,單位為“1”省略不寫,不是“g”,不符合題意;
D、 鋰的符號是Li,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左上角數字為原子序數,原子序數=質子數,中間漢字為元素名稱,名稱帶“钅”的是金屬元素,右上角字母為元素符號,注意一大二小,最下面數字為相對原子質量,單位“1”省略不寫分析。
5.【答案】D
【知識點】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由圖示可知, 參與反應的甲,乙分子個數比為2:2=1:1,不符合題意;
B、 反應后催化劑質量保持不變 ,不符合題意;
C、 甲物質的化學式為NO ,不符合題意;
D、 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 ,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圖示中各分子的構成及分子個數關系,催化劑一變兩不變特點分析。
6.【答案】A
【知識點】化學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
【解析】【解答】A、碳酸鈉與鹽酸反應會產生二氧化碳,燒杯中進行實驗氣體逸出,不能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符合題意;
B、將鐵片分別投放等體積硫酸鋅、硫酸銅溶液中,鐵不與硫酸鋅反應,能與硫酸銅反應,可驗證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不符合題意;
C、通過Y形管中白磷燃燒,紅磷溫度不能達到著火點不能燃燒,水中白磷不接觸氧氣不能燃燒的現象對比,可探究燃燒條件,不符合題意;
D、氧氣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氣,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A、根據有氣體參與的化學反應敞口容器不能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分析;
B、根據金屬能否與鹽溶液反應可驗證金屬活動性強弱分析;
C、根據所給實驗的現象確定燃燒條件分析;
D、根據氧氣不易溶于水的性質分析。
7.【答案】(1)D
(2)B
(3)C
【知識點】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的能量變化;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 圖中電解裝置所需的電能由太陽能轉化而來的。
故答案為:D。
(2)水中氧元素化合價為-2價,設氫元素化合價為x,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可知,2x+(-2)=0,解得x=+1。
故答案為:B。
(3)所給方程式中,原子種類和個數,反應前:碳1、氧2、氫6,反應后:碳1、氧1、氫4,由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不變可知,X中含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化學式為H2O。
故選C。
【分析】(1)根據圖示的反應條件分析;
(2)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分析;
(3)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不變分析。
8.【答案】B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別
【解析】【解答】A、 蘇木紅素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機化合物 ,不符合題意;
B、 蘇木紅素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符合題意;
C、 蘇木紅素中C、O元素質量比為(12×16):(16×5) ,不符合題意;
D、蘇木紅素中C、H、O元素質量比為(12×16):14:(16×5) ,碳元素質量分數最高,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A、根據含碳化合物為有機物分析;
B、根據化學式確定物質的元素組成分析;
C、根據元素質量比為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分析;
D、根據元素質量占比最大的質量分數最高分析。
9.【答案】A
【知識點】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 20℃時,KNO3的溶解度是31.6g ,符合題意;
B、“掃取以水淋汁”體現了硝酸鉀易溶于水 ,不符合題意;
C、 40℃時 KNO3的溶解度為63.9g,將70g KNO3加入100g水中固體不能全部溶解,得到飽和溶液 ,不符合題意;
D、“冬月地上有霜”是由于冬天氣溫低,硝酸鉀從溶液中析出,證明KNO3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降低 ,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溶解度曲線含義分析,溶解度曲線可以確定同一溫度下不同物質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確定各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規律,確定結晶方法及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轉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很大,適用于降溫結晶,若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則可采用蒸發結晶。
10.【答案】C
【知識點】物質的檢驗、鑒別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和氮氣都不支持燃燒, 帶火星木條檢驗,都不會復燃,不能區分,不符合題意;
B、鐵粉和木炭粉都是黑色固體,觀察不能區分,不符合題意;
C、羊毛灼燒有燒焦羽毛氣味,棉纖維灼燒有燒紙氣味,灼燒聞氣味可區分二者,符合題意;
D、食鹽和白砂糖都易溶解,且都形成無色溶液,溶解不能區分,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對于物質鑒別題,首先要掌握各物質的性質,然后根據物質的性質選擇所需物質,再利用反應的不同現象加以區分,鑒別題時各物質的現象必須不能相同,否則無法區分。
11.【答案】A
【知識點】基礎知識點歸納
【解析】【解答】A、 ①煤是化石燃料,正確;②要保護礦產資源及環境,需合理開采礦產資源, 正確,符合題意;
B、 ①油為液體可燃物,且密度小于水,油鍋著火不能用水澆滅 ,錯誤; ②點燃可燃性氣體前要驗純 ,以防止不純燃燒發生爆炸,正確;不符合題意;
C、 ①過期或霉變食品可能含有有毒物質,不食用過期或霉變食品,正確;②人體缺碘會患甲狀腺疾病,缺鈣導致骨質疏松 ,錯誤;不符合題意;
D、 ①廢紙盒是可回收垃圾,錯誤;②PM2.5是空氣污染物 ,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A、根據化石燃料及礦產資源的保護分析;
B、根據油著火一般采用隔離氧氣的滅火原理,可燃性氣體不純燃燒易爆炸分析;
C、根據食品與健康及元素的作用分析;
D、根據垃圾的分類和空氣污染物分析。
12.【答案】(1)降低;化學;氧氣和水/氧氣和水蒸氣/空氣/氧氣/水/水蒸氣
(2)抗腐蝕性強/硬度大/熔點低;質子數
(3)(或“21%”);糖類;物理;2KMnO4K2MnO4+MnO2+O2↑/ 2H2O2H2O+O2↑
(4)A
【知識點】綠色化學;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合金與合金的性質;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
【解析】【解答】(1) 熱棒中的液氨能吸收凍土層熱量,發生汽化,使凍土溫度降低。 液氨汽化過程中發生的物理變化,化學性質保持不變。 熱棒的金屬外殼有防腐涂層 ,是為了隔絕氧氣和水,防止其銹蝕,延長使用壽命。
(2) 合金具有抗腐蝕性強、硬度大、熔點低等特點。 鐵元素和鈦元素為不同元素,其本質區別是質子數不同。
(3)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 。葡萄糖屬于六大營養素中的糖類, 使用分子篩制氧機保障供氧過程中,只是將氮氣和氧氣分離,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實驗室可采用加熱高錳酸鉀或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氧氣,也可二氧化錳催化過氧化氫分解制氧氣,方程式為 2KMnO4K2MnO4+MnO2+O2↑或 2H2O2H2O+O2↑ 或2KClO32KCl+3O2↑。
(4) 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 ,會造成水體污染,A符合題意;沿線建立植被保護示范點、在沿線積極開展防風固沙行動、“以橋代路”保障動物自由遷徙都可保護環境,維護生態穩定,B、C、D不符合題意。
【分析】(1)根據汽化吸熱,發生物理變化時物質化學性質不變,金屬接觸氧氣和水易銹蝕分析;
(2)根據合金的優良性能及元素的本質區別是質子數不同分析;
(3)根據六大營養素類別,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為物理變化,空氣中氧氣占五分之一體積,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分析;
(4)根據環境污染的原因分析,由此確定各措施是否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
13.【答案】(1)H2;2H2+O22H2O
(2)置換;化合物
(3)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
【知識點】水的組成;氫氣的化學性質與燃燒實驗;置換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易燃空氣”燃燒后產生水,則實際是實際是H2, 玻璃瓶內壁出現液滴的原因是氫氣與氧氣反應生成水,方程式為 2H2+O22H2O 。
(2)所給方程式反應物和生成物都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 通過分析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得出水是化合物。
(3)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分析】(1)根據氫氣燃燒生成水分析;
(2)根據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為化合物分析;
(3)根據水分子的構成分析。
14.【答案】(1)堿
(2)取少量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加入稀鹽酸/稀硫酸,有氣泡產生(或取少量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加入氯化鈣/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
(3)Na2CO3+CaCl2=2NaCl+CaCO3↓;氫氧化鈣/氫氧化鈉/氫氧化鈣和氫氧化鈉加劇土壤堿化(填物質化學式也可給分,合理即可)
(4)成本低(環保、兼有多重功效等合理即可);沙棗;磷酸二氫銨 (或NH4H2PO4)
【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
【解析】【解答】(1)由指示劑的顏色變化可知,“白霜”溶液加入指示劑顯藍色,則該溶液pH大于7,呈堿性。
(2)碳酸鈉與酸反應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與鈣或鋇鹽溶液反應會產生白色沉淀,可取上層清液加入酸或氯化鋇、氯化鈣等溶液,觀察現象來證明白霜中含碳酸鈉。
(3)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產生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反應方程式為Na2CO3+CaCl2=2NaCl+CaCO3↓ 。乙同學選用氫氧化鈣,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會生成氫氧化鈉,氫氧化鈉為強堿,會加劇土壤堿化,所以乙同學試劑不合適。
(4) 在實際應用時除了考慮化學反應原理。還需要綜合考慮成本、環保等因素。
所給作物中, 馬鈴薯 、 油菜 、 小麥 都適合偏酸性土壤種植, 沙棗適宜土壤偏堿性,所以該地區最適合種植的作物為沙棗 。
尿素中能提供氮元素,氯化鉀只能提供鉀元素,磷酸二氫銨可提供氮、磷元素, 該地區最合適的化肥為磷酸二氫銨。
【分析】(1)根據指示劑遇堿性溶液變藍分析;
(2)根據碳酸鈉的化學性質分析;
(3)根據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產生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分析;
(4)根據解決實際問題要綜合考慮各因素,所給作物適合種植的土壤酸堿性及尿素、氯化鉀、磷酸二氫銨可為作物提供的元素分析。
15.【答案】解:
解法一:設需要電解的氧化鋁質量是x。
2Al2O34Al+3O2↑
204 108
x 54t
x=102 t
答:需要電解的氧化鋁質量是102 t
解法二:已知電解過程中,單質鋁全部由氧化鋁中的鋁元素轉化得到。需要電解的氧化鋁質量是
答:需要電解的氧化鋁質量是102 t
【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分析】根據生成鋁的質量及方程式中氧化鋁和鋁的質量關系,計算反應的氧化鋁質量,或者利用鋁元素質量守恒及元素質量為物質質量×元素質量分數分析。
1 / 12025年青海省中考考化學真題
1.(2025·青海)2024年12月4日,中國春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世界文化瑰寶。請完成下列小題。
(1)今年是農歷蛇年,博物館展出的以下蛇形文物中屬于金屬材料的是(  )
A.商周石蛇
B.春秋蛇紋銅提鏈罐
C.唐彩繪生肖蛇陶俑
D.清青玉十二辰——蛇
(2)運輸煙花爆竹的車輛不適合張貼的標識是(  )
A.禁止放易燃物 B.禁止煙火
C.可回收物 D.當心爆炸物
【答案】(1)B
(2)C
【知識點】合理利用金屬資源;幾種常見的與化學有關的圖標
【解析】【解答】(1)A、 商周石蛇所用材料為無機非金屬材料,不符合題意;
B、 春秋蛇紋銅提鏈罐所用材料為金屬材料,符合題意;
C、 唐彩繪生肖蛇陶俑所用材料為無機非金屬材料,不符合題意;
D、 清青玉十二辰——蛇所用材料為無機非金屬材料,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2) 煙花爆竹易燃易爆,運輸煙花爆竹的車輛需張貼與火有關的警示標識,而可回收物標識不適合張貼 。
故選C。
【分析】(1)根據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和合金分析;
(2)根據煙花爆竹易燃易爆分析。
2.(2025·青海)由圖可知,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  )
A.硅 B.氧 C.鐵 D.鋁
【答案】D
【知識點】地殼中元素的分布與含量
【解析】【解答】由圖示可知,地殼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前四位為氧、硅、鋁、鐵,其中鋁是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圖示所給地殼中元素含量及名稱帶“钅”的為金屬元素分析。
3.(2025·青海)下列化學符號表示氧分子的是(  )
A.2O B.O2 C.O3 D.CO2
【答案】B
【知識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解答】A、 2O表示2個氧原子,不符合題意;
B、 O2 可表示氧分子,符合題意;
C、 O3 表示臭氧分子,不符合題意;
D、 CO2 表示二氧化碳分子,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元素符號前加系數表示原子個數,化學式表示分子及氧氣化學式書寫分析。
4.(2025·青海)新能源汽車常使用鋰電池為汽車提供動力。如圖是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鋰原子的質子數為3 B.鋰是非金屬元素
C.鋰的相對原子質量是6.941g D.鋰的符號是LI
【答案】A
【知識點】元素的簡單分類;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 鋰原子的質子數=原子序數=3 ,符合題意;
B、 鋰名稱帶“钅”是金屬元素 ,不符合題意;
C、 鋰的相對原子質量是6.941 ,單位為“1”省略不寫,不是“g”,不符合題意;
D、 鋰的符號是Li,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左上角數字為原子序數,原子序數=質子數,中間漢字為元素名稱,名稱帶“钅”的是金屬元素,右上角字母為元素符號,注意一大二小,最下面數字為相對原子質量,單位“1”省略不寫分析。
5.(2025·青海)使用催化劑對汽車尾氣中的NO和CO進行無害化處理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參與反應的甲,乙分子個數比為1:2
B.反應后催化劑質量減少
C.甲物質的化學式為CO
D.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
【答案】D
【知識點】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由圖示可知, 參與反應的甲,乙分子個數比為2:2=1:1,不符合題意;
B、 反應后催化劑質量保持不變 ,不符合題意;
C、 甲物質的化學式為NO ,不符合題意;
D、 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 ,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圖示中各分子的構成及分子個數關系,催化劑一變兩不變特點分析。
6.(2025·青海)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
實驗方案
實驗目的 A.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B.比較鋅、鐵、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C.探究燃燒條件 D.收集O2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識點】化學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
【解析】【解答】A、碳酸鈉與鹽酸反應會產生二氧化碳,燒杯中進行實驗氣體逸出,不能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符合題意;
B、將鐵片分別投放等體積硫酸鋅、硫酸銅溶液中,鐵不與硫酸鋅反應,能與硫酸銅反應,可驗證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不符合題意;
C、通過Y形管中白磷燃燒,紅磷溫度不能達到著火點不能燃燒,水中白磷不接觸氧氣不能燃燒的現象對比,可探究燃燒條件,不符合題意;
D、氧氣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氣,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A、根據有氣體參與的化學反應敞口容器不能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分析;
B、根據金屬能否與鹽溶液反應可驗證金屬活動性強弱分析;
C、根據所給實驗的現象確定燃燒條件分析;
D、根據氧氣不易溶于水的性質分析。
7.(2025·青海)人類一直渴望將陽光裝進瓶子里,隨時攜帶、隨處使用。“液態陽光”可實現這一愿景。其過程如圖所示,請完成下列小題。
(1)圖中電解裝置所需的電能由(  )轉化而來。
A.風能 B.氫能 C.核能 D.太陽能
(2)水中氫元素的化合價是(  )
A.0 B.+1 C.+2 D.-1
(3)合成裝置中的反應是CO2+3H2CH3OH+X,X的化學式為(  )
A.CO B.CH4 C.H2O D.H2O2
【答案】(1)D
(2)B
(3)C
【知識點】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的能量變化;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 圖中電解裝置所需的電能由太陽能轉化而來的。
故答案為:D。
(2)水中氧元素化合價為-2價,設氫元素化合價為x,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可知,2x+(-2)=0,解得x=+1。
故答案為:B。
(3)所給方程式中,原子種類和個數,反應前:碳1、氧2、氫6,反應后:碳1、氧1、氫4,由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不變可知,X中含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化學式為H2O。
故選C。
【分析】(1)根據圖示的反應條件分析;
(2)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分析;
(3)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不變分析。
8.(2025·青海)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古代桃紅胭脂的染料主要成分為蘇木紅素(C16H14O5),下列有關蘇木紅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蘇木紅素是無機化合物
B.蘇木紅素由三種元素組成
C.蘇木紅素中C、O元素質量比為16:5
D.蘇木紅素中氫元素質量分數最高
【答案】B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別
【解析】【解答】A、 蘇木紅素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機化合物 ,不符合題意;
B、 蘇木紅素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符合題意;
C、 蘇木紅素中C、O元素質量比為(12×16):(16×5) ,不符合題意;
D、蘇木紅素中C、H、O元素質量比為(12×16):14:(16×5) ,碳元素質量分數最高,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A、根據含碳化合物為有機物分析;
B、根據化學式確定物質的元素組成分析;
C、根據元素質量比為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分析;
D、根據元素質量占比最大的質量分數最高分析。
9.(2025·青海)《開寶本草》中記載“所在山澤,冬月地上有霜,掃取以水淋汁后,乃欺煉而成”,此處“霜”主要成分為KNO3。結合下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20℃時,KNO3的溶解度是63.9g
B.“掃取以水淋汁”體現了硝酸鉀易溶于水
C.40℃時.將70g KNO3加入100g水中得到飽和溶液
D.“冬月地上有霜”證明KNO3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降低
【答案】A
【知識點】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 20℃時,KNO3的溶解度是31.6g ,符合題意;
B、“掃取以水淋汁”體現了硝酸鉀易溶于水 ,不符合題意;
C、 40℃時 KNO3的溶解度為63.9g,將70g KNO3加入100g水中固體不能全部溶解,得到飽和溶液 ,不符合題意;
D、“冬月地上有霜”是由于冬天氣溫低,硝酸鉀從溶液中析出,證明KNO3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降低 ,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溶解度曲線含義分析,溶解度曲線可以確定同一溫度下不同物質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確定各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規律,確定結晶方法及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轉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很大,適用于降溫結晶,若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則可采用蒸發結晶。
10.(2025·青海)利用性質差異可以區分物質,下列方法能達到目的的是(  )
A.帶火星木條區分二氧化碳和氮氣
B.觀察區分鐵粉和木炭粉
C.灼燒法區分羊毛纖維和棉纖維
D.溶解區分食鹽和白砂糖
【答案】C
【知識點】物質的檢驗、鑒別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和氮氣都不支持燃燒, 帶火星木條檢驗,都不會復燃,不能區分,不符合題意;
B、鐵粉和木炭粉都是黑色固體,觀察不能區分,不符合題意;
C、羊毛灼燒有燒焦羽毛氣味,棉纖維灼燒有燒紙氣味,灼燒聞氣味可區分二者,符合題意;
D、食鹽和白砂糖都易溶解,且都形成無色溶液,溶解不能區分,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對于物質鑒別題,首先要掌握各物質的性質,然后根據物質的性質選擇所需物質,再利用反應的不同現象加以區分,鑒別題時各物質的現象必須不能相同,否則無法區分。
11.(2025·青海)化學學習過程中,歸納總結有利于提升學習能力。下列知識歸納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A.化學與資源 B.化學與安全
①煤是化石燃料
②合理開采礦產資源 ①油鍋著火用水澆滅
②點燃可燃性氣體前要驗純
C.化學與健康 D.化學與環境
①不食用過期或霉變食品
②人體缺碘會導致骨質疏松 ①廢紙盒是不可回收垃圾
②PM2.5是空氣污染物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識點】基礎知識點歸納
【解析】【解答】A、 ①煤是化石燃料,正確;②要保護礦產資源及環境,需合理開采礦產資源, 正確,符合題意;
B、 ①油為液體可燃物,且密度小于水,油鍋著火不能用水澆滅 ,錯誤; ②點燃可燃性氣體前要驗純 ,以防止不純燃燒發生爆炸,正確;不符合題意;
C、 ①過期或霉變食品可能含有有毒物質,不食用過期或霉變食品,正確;②人體缺碘會患甲狀腺疾病,缺鈣導致骨質疏松 ,錯誤;不符合題意;
D、 ①廢紙盒是可回收垃圾,錯誤;②PM2.5是空氣污染物 ,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A、根據化石燃料及礦產資源的保護分析;
B、根據油著火一般采用隔離氧氣的滅火原理,可燃性氣體不純燃燒易爆炸分析;
C、根據食品與健康及元素的作用分析;
D、根據垃圾的分類和空氣污染物分析。
12.(2025·青海)我因擁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速度最快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讓我們踏上達條神奇的“天路”,開啟研學之旅,了解青藏鐵路建設者如何攻克多年凍土、高原缺氧和生態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難題,體會“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青聚鐵路精神。
(1)熱棒降溫技術解決了高原凍土難題,其原理如圖所示,熱棒中的液氨能吸收凍土層熱量,發生汽化,使凍土溫度   (填“升高”或“降低”),保持凍土穩定。液氨汽化過程中   (填“物理”或“化學”)性質保持不變。熱棒的金屬外殼有防腐涂層。以隔絕   ,延長熱棒使用壽命。
(2)青藏鐵路鐵軌采用特殊鐵合金材質,合金的優點是   (任寫一條);合金在其他領域也有廣泛應用,如鈦合金可用于航空航天。鐵元素和鈦元素的本質區別是   (填“質子數”“中子數”或“電子數”)不同。
(3)青藏鐵路修建地區海拔高、盡管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   ,但因氣壓低導致空氣稀薄,易引發高原反應。一旦出現高原反應,可飲用適量葡萄糖。其屬于六類營養物質中的   ,同時可使用分子篩制氧機保障供氧,其原理如圖所示,該過程屬于   變化。請寫出一個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
(4)青藏鐵路建設者打造出一條“綠色長廊”,精心維護著高原脆弱的生態。下列措施不能有效維護沿線生態穩定的是(  )
A.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
B.沿線建立植被保護示范點
C.在沿線積極開展防風固沙行動
D.“以橋代路”保障動物自由遷徙
【答案】(1)降低;化學;氧氣和水/氧氣和水蒸氣/空氣/氧氣/水/水蒸氣
(2)抗腐蝕性強/硬度大/熔點低;質子數
(3)(或“21%”);糖類;物理;2KMnO4K2MnO4+MnO2+O2↑/ 2H2O2H2O+O2↑
(4)A
【知識點】綠色化學;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合金與合金的性質;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
【解析】【解答】(1) 熱棒中的液氨能吸收凍土層熱量,發生汽化,使凍土溫度降低。 液氨汽化過程中發生的物理變化,化學性質保持不變。 熱棒的金屬外殼有防腐涂層 ,是為了隔絕氧氣和水,防止其銹蝕,延長使用壽命。
(2) 合金具有抗腐蝕性強、硬度大、熔點低等特點。 鐵元素和鈦元素為不同元素,其本質區別是質子數不同。
(3)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 。葡萄糖屬于六大營養素中的糖類, 使用分子篩制氧機保障供氧過程中,只是將氮氣和氧氣分離,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實驗室可采用加熱高錳酸鉀或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氧氣,也可二氧化錳催化過氧化氫分解制氧氣,方程式為 2KMnO4K2MnO4+MnO2+O2↑或 2H2O2H2O+O2↑ 或2KClO32KCl+3O2↑。
(4) 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 ,會造成水體污染,A符合題意;沿線建立植被保護示范點、在沿線積極開展防風固沙行動、“以橋代路”保障動物自由遷徙都可保護環境,維護生態穩定,B、C、D不符合題意。
【分析】(1)根據汽化吸熱,發生物理變化時物質化學性質不變,金屬接觸氧氣和水易銹蝕分析;
(2)根據合金的優良性能及元素的本質區別是質子數不同分析;
(3)根據六大營養素類別,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為物理變化,空氣中氧氣占五分之一體積,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分析;
(4)根據環境污染的原因分析,由此確定各措施是否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
13.(2025·青海)水是生命之源,其組成奧秘直至十八世紀末才被揭開。讓我們沿著時間脈絡回顧科學家是如何揭秘“水的組成”的。
請結合材料回答;
(1)“易燃空氣”實際是   (寫化學式),玻璃瓶內壁出現液滴的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普利斯特里與卡文迪什的實驗雖發現了水的生成,但受“燃素說”影響未能揭示水的組成。
(2)拉瓦鍋所做實驗的原理是3Fe+4H2OFe3O4+4H2該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反應。通過分析得出水是   (填“化合物”或“單質”)。
(3)后來人們根據相關理論以及尼科爾森等人的實驗數據,進一步認識到一個水分子由   構成。
【答案】(1)H2;2H2+O22H2O
(2)置換;化合物
(3)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
【知識點】水的組成;氫氣的化學性質與燃燒實驗;置換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易燃空氣”燃燒后產生水,則實際是實際是H2, 玻璃瓶內壁出現液滴的原因是氫氣與氧氣反應生成水,方程式為 2H2+O22H2O 。
(2)所給方程式反應物和生成物都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 通過分析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得出水是化合物。
(3)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分析】(1)根據氫氣燃燒生成水分析;
(2)根據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為化合物分析;
(3)根據水分子的構成分析。
14.(2025·青海)我省部分地區土壤存在“白霜”現象,影響植物生長。某化學興趣小組針對這一現象展開了項目式實踐活動。
【活動一】興趣小組了解到土壤的酸化成堿化會影響部分植物生長,于是就地取材,用黑枸杞浸取液制作酸堿指示劑和比色卡(如下圖),對“白稻”的酸堿性進行了檢驗。
取適量“白霜”樣品于燒杯中,加入一定量蒸餾水。充分攪拌后靜置。
(1)取少量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加入指示劑,溶液顯藍色,說明“白霜”呈   性。
(2)查閱資料得知。白霜呈上述性質與Na2CO3有關。請你幫興趣小組設計一種實驗方案,證明“白霜”中含Na2CO3(簡要說明實驗試劑、操作及現象)
(3)【活動二】以地適種即改良土壤,適宜植物生長。結合酸堿鹽相關知識,組內三位同學分別選擇了一種他們認為可以降低土壤中碳酸鈉含量的試劑。所選試劑及原理如下表所示。
同學 化學試劑 化學反應原理
甲 H2SO4 H2SO4+Na2CO3=Na2SO3+CO2↑+H2O
乙 Ca(OH)2 Ca(OH)2+Na2CO3=CaCO3↓+2NaOH
丙 CaCl2 ……
⑴丙同學選用CaCl2降低土壤中含量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⑵從反應前后物質類別分析,乙同學所選試劑不合適的原因是   。
(4)同學們與當地農業技術人員交流后得知,H2SO4使用不當會導致土壤酸化。CaCl2存在成本較高等問題。
【項目成果】興趣小組同學最終選擇了兼有殺菌消毒作用的硫粉(S)和物美價廉的石音(主要成分為CaSO4)作為土壤改良劑。他們深刻體會到實驗室探究與解決真實問題存在差異。在實際應用時除了考慮化學反應原理。還需要綜合考慮   等因素。
【拓展延伸】興趣小組還了解到,我省從過去以地適種為主。變為如今以地適種和以種適地結合的方法,實現土壤的綜合治理。
⑴結合下表,他們認為該地區適合種植的農作物為   。
作物 馬鈴薯 油菜 小麥 沙棗
適宜生長的pH范圍 4.5-6.5 5.8-6.7 6.0-7.0 8.0-8.7
⑵該地區土壤缺乏氮,磷元素。現有尿素[CO(NH2)2]、磷酸二氫銨(NH4H2PO4),氯化鉀(KCl)三種化肥,為提高土壤肥力,你認為該地區最合適的化肥為   。
【前景展望】我省已在柴達木盆地試種蕨麻成功,同學們對該地區種植更多農作物的前景充滿期待。
【答案】(1)堿
(2)取少量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加入稀鹽酸/稀硫酸,有氣泡產生(或取少量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加入氯化鈣/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
(3)Na2CO3+CaCl2=2NaCl+CaCO3↓;氫氧化鈣/氫氧化鈉/氫氧化鈣和氫氧化鈉加劇土壤堿化(填物質化學式也可給分,合理即可)
(4)成本低(環保、兼有多重功效等合理即可);沙棗;磷酸二氫銨 (或NH4H2PO4)
【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
【解析】【解答】(1)由指示劑的顏色變化可知,“白霜”溶液加入指示劑顯藍色,則該溶液pH大于7,呈堿性。
(2)碳酸鈉與酸反應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與鈣或鋇鹽溶液反應會產生白色沉淀,可取上層清液加入酸或氯化鋇、氯化鈣等溶液,觀察現象來證明白霜中含碳酸鈉。
(3)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產生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反應方程式為Na2CO3+CaCl2=2NaCl+CaCO3↓ 。乙同學選用氫氧化鈣,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會生成氫氧化鈉,氫氧化鈉為強堿,會加劇土壤堿化,所以乙同學試劑不合適。
(4) 在實際應用時除了考慮化學反應原理。還需要綜合考慮成本、環保等因素。
所給作物中, 馬鈴薯 、 油菜 、 小麥 都適合偏酸性土壤種植, 沙棗適宜土壤偏堿性,所以該地區最適合種植的作物為沙棗 。
尿素中能提供氮元素,氯化鉀只能提供鉀元素,磷酸二氫銨可提供氮、磷元素, 該地區最合適的化肥為磷酸二氫銨。
【分析】(1)根據指示劑遇堿性溶液變藍分析;
(2)根據碳酸鈉的化學性質分析;
(3)根據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產生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分析;
(4)根據解決實際問題要綜合考慮各因素,所給作物適合種植的土壤酸堿性及尿素、氯化鉀、磷酸二氫銨可為作物提供的元素分析。
15.(2025·青海)2025年4月30日,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返回艙部分材質為鋁合金。其成分中鋁的工業制法原理為2Al2O34Al+3O2↑,生產54t鋁需要電解的氧化鋁鋁質量是多少?
【答案】解:
解法一:設需要電解的氧化鋁質量是x。
2Al2O34Al+3O2↑
204 108
x 54t
x=102 t
答:需要電解的氧化鋁質量是102 t
解法二:已知電解過程中,單質鋁全部由氧化鋁中的鋁元素轉化得到。需要電解的氧化鋁質量是
答:需要電解的氧化鋁質量是102 t
【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分析】根據生成鋁的質量及方程式中氧化鋁和鋁的質量關系,計算反應的氧化鋁質量,或者利用鋁元素質量守恒及元素質量為物質質量×元素質量分數分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野县| 台前县| 武功县| 将乐县| 泾源县| 汉源县| 江源县| 浦江县| 齐河县| 潍坊市| 渝中区| 柘荣县| 泊头市| 凤冈县| 太仆寺旗| 沂水县| 施秉县| 天镇县| 永兴县| 耿马| 荥阳市| 阿克苏市| 苗栗县| 手游| 北碚区| 龙门县| 建瓯市| 准格尔旗| 叶城县| 石狮市| 拉孜县| 乾安县| 镇巴县| 湖口县| 丽江市| 阿拉善盟| 古丈县| 灵宝市| 方城县| 诏安县| 永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