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一期末試題參考答案2025.71—5 CABDA 6—10BACAD 11—15 BCBDC16.(14 分)(1)功能:定位事件;解釋歷史;評價歷史。(每點 2 分,言之有理答出其中兩點即可,共 4 分)帝國:羅馬帝國、漢帝國、貴霜帝國、安息帝國(每點 2 分,言之有理答出其中兩點即可,共 4 分)(2)途徑:貿易往來、戰爭與征服、宗教傳播等(每點 2 分,言之有理答出其中兩點即可,共 4 分)舉例:a.漢帝國通過絲綢之路向西域輸出絲綢、鐵器等手工業品,同時引入葡萄、苜蓿等作物;b.羅馬帝國對地中海地區的征服,使希臘文化與羅馬文明融合并傳播至北非、西歐。(言之有理答出一點即可,共 2 分)17.(1)財富是根本動因;冒險為胡椒貿易開辟道路;殖民統治是胡椒貿易的保障。(每點2 分,共 6 分)(2)歐美國家主導了近代貿易,并帶來了資本的大量積累;近代貿易背后充斥著針對亞非拉地區的暴力與掠奪;與新航路開辟密切相關,推動著世界市場的不斷發展,推動全球文明交往;商業經營方式、商業格局等方面發生重大轉變;。(每點 2 分,言之有理答出其中四點即可,共 8 分)18.(12 分)(1)差異:矛盾根源不同,北美殖民地與英國的稅收爭議,本質是殖民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拉美是西班牙殖民當局的軍事鎮壓與經濟剝削,引發了針對殖民統治的反抗。理論基礎不同,北美明確追求政治訴求,將啟蒙思想系統化轉化為政治實踐;拉美借“推翻暴政、聯合美洲” 的口號動員群眾,缺乏統一的憲政理論指導。領導力量不同,以資產階級和種植園主為主體,形成統一的領導集團;拉美由玻利瓦爾等土生白人精英領導,聯合農民、黑奴、印第安人等多階層,但缺乏階級凝聚力。革命結果不同,北美確立了三權分立的資產階級代議制,為資本主義發展清除殖民障礙,形成統一民族國家;拉美多數地區獨立后未制定統一憲法,陷入軍事獨裁統治(考迪羅主義),未完成社會經濟改革。(每點 2 分,言之有理答出其中三點即可,共 6 分)(2)本旨(2 分):門羅主義本質是美國試圖將拉美納入勢力范圍,稱霸美洲。美國獨立與拉美革命的關系(4 分):美國通過獨立戰爭推翻英國殖民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為拉美提供了 “民族自決” 的實踐范例,推動了拉美民族革命的發展;美國獨立后提出的門羅主義,強化了對拉美的經濟掠奪與政治干預,破壞了其民族革命成果。19.(15 分)示例: 社會主義公式的變與不變社會主義“公式”的演變,折射出理論與實踐的辯證統一。“不變”的是核心目標。馬克思提出公有制、人的解放等本質追求,而后無論是列寧還是斯大林都對此進行了繼承;“變”的是實現路徑。列寧在蘇俄實踐中強調吸收資本主義先進成果,實行新經濟政策,創造性地提出“嫁接公式”;斯大林則建立高度集中的“蘇聯模式”,雖強化工業實力,卻使計劃經濟形式逐步僵化。作為世界上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斯大林模式”的社會主義一度成為社會主義的“樣板”,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衰成敗產生了深遠影響。這一歷程表明社會主義并非靜態教條,而是動態發展的探索。列寧的靈活實踐與斯大林的固化模式形成鮮明對比,揭示了社會主義發展必須立足國情、與時俱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是繼承“不變”本質、創新“變”的路徑的典范,推動社會主義理論在現實中煥發新生。設計思路與評分要點:核心觀點(2 分):指出“變”(實踐路徑調整)與“不變”(公有制、人的發展等本質目標)的辯證關系。史論結合(9 分):馬克思公式突出社會主義具有公有制、追求人的解放的本質特征;列寧公式重在實踐創新,突出結合國情學習資本主義先進成果,體現出靈活性;斯大林公式在堅持公有制的基礎上取得了較大成就,但部分內容逐漸固化。邏輯升華(2 分):點明社會主義需與時俱進,呼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意義。表述成文(2 分)圍繞主題,立論正確,層次分明,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語言流暢,不使用問答或序號化表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山東省菏澤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教學質量檢測(期末)歷史答案.docx 山東省菏澤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教學質量檢測(期末)歷史試卷(圖片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