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東省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團育才三中2025年中考三模化學試卷1.(2025·深圳模擬)2025年6月5日是第54個“世界環境日”。下列做法對保護環境不利的是A.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增加產量B.提倡使用可降解塑料袋C.將廢舊電池統一回收并處理D.綠色出行2.(2025·深圳模擬)下列化學用語表達正確的是A.氫氧根: B.鋁元素:ALC.:2個亞鐵離子 D.氧化鈉:3.(2025·深圳模擬)我國著名化學家張青蓮為相對原子質量測定作出卓越貢獻。下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說法正確的是A.兩種元素都屬于非金屬元素 B.銻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51C.銦原子由質子和中子構成 D.銻的原子質量是121.84.(2025·深圳模擬)下列勞動實踐與所述化學知識不相符的是選項 勞動實踐 化學知識A 用加碘鹽調味 碘元素預防甲狀腺腫大B 燃氣灶火焰呈黃色時調大進風口 氧氣充足可使燃料充分燃燒C 自來水廠明礬凈水 明礬殺菌消毒D 硫酸銅溶液識別假黃金(Cu-Zn合金) 鋅能與硫酸銅反應A.A B.B C.C D.D5.(2025·深圳模擬)如圖為初中化學常見的五種物質之間的關系,圖中“—”表示兩種物質能夠發生反應,“→”表示兩種物質間可轉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反應①中M若為酚酞試液,觀察到溶液變紅B.反應③可加入氯化鎂溶液實現反應C.俗稱純堿、蘇打,可用于洗滌劑的生產D.②屬于中和反應,反應④產生白色沉淀6.(2025·深圳模擬)甲醇被譽為“液態陽光”。利用太陽能制甲醇的微觀圖示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步驟①中,產生氫氣與氧氣的質量比B.步驟②中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C.圖中所示的轉化過程中有3種氧化物D.甲醇由碳、氫、氧三個元素組成7.(2025·深圳模擬)下列實驗方案設計合理的是A.探究燃燒需要氧氣B.探究酸堿中和反應放熱C.探究甲烷中含氫元素D.探究鐵生銹的條件8.(2025·深圳模擬)和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溶質的質量分數大小比較:B.將飽和溶液從升溫到無晶體析出C.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37.5%D.混有少量的溶液,將其蒸發濃縮后降溫結晶可提純晶體9.(2025·深圳模擬)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A 除去KCl中混有的固體 滴加過量溶液,過濾B 鑒別CO和 分別通過灼熱氧化銅C 檢驗敞口放置的NaOH變質程度 加入適量溶液,過濾,向濾液加酚酞溶液,觀察現象D 除去中的少量HCl 通過盛有NaOH溶液的洗氣瓶A.A B.B C.C D.D10.(2025·深圳模擬)用三頸燒瓶收集一瓶,然后將三頸燒瓶與盛有鹽酸、NaOH溶液的注射器和壓強傳感器密封連接(如圖1)。檢驗氣密性后,在時快速注入一種溶液,時快速注入第二種溶液,測得瓶內壓強隨時間變化曲線如圖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時注入的溶液是鹽酸B.期間發生反應:C.后壓強增大的原因是NaOH溶液與鹽酸發生反應D.期間壓強不變且大于0可證明收集的氣體不純11.(2025·深圳模擬)加快能源轉型升級,發展新質生產力。氫氣是最理想的清潔能源,依據不同制取方式,可分為“綠氫”“灰氫”“藍氫”“紫氫”和“金氫”等,如圖帶你認識“多彩”的氫。儲氫是實現氫能廣泛應用的重要環節,分為物理儲氫和化學儲氫,前者包括高壓氣態、低溫液態、吸附等儲存方式,后者將氫氣轉化為其他化合物進行儲存。“液氨儲氫”的原理是氫氣與氮氣在一定條件下生成氨氣,進行儲存。(1)下列選項,屬于“綠氫”是_______(填字母)。A.煤燃燒發電制氫 B.風能發電制氫 C.核能發電制氫(2)灰氫的制備過程發生的是 (選填“物理”或“化學”)變化。(3)“液氨儲氫”的化學方程式 。(4)在電解水反應中,下面三個圖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填寫字母)。(5)氫氣燃燒發出 色火焰,相比化石能源,氫能的優點有 。12.(2025·深圳模擬)松花蛋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傳統美食。化學興趣小組同學進行了“松花蛋制作”的項目研究,請結合任務回答問題。【任務一】初識松花蛋,查閱營養成分(1)松花蛋,又稱皮蛋,制作原料為雞蛋,雞蛋中富含的營養素為________,除此之外,還含有油脂、維生素及無機鹽等多種營養素,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任務二】品嘗松花蛋,感受松花蛋的酸堿性。(2)同學們品嘗松花蛋時,發現松花蛋略有澀味,推測松花蛋中含有堿性物質,生活中食用時可加入________(選填“料酒、食醋或醬油”)來減少澀味。【任務三】浸松花蛋粉,尋找澀味緣由(3)取適量松花蛋粉(用于制作松花蛋泥的原料),加入足量水,攪拌、過濾。向濾液中加入________溶液(填寫指示劑名稱),溶液變紅證明濾液中含有堿性物質。【提出問題】濾液中的堿性物質是什么?【查閱資料】松花蛋粉中主要含有生石灰、食鹽、純堿等。【分析推理】(4)松花蛋粉加水調和時發生如下反應:①;②________【提出猜想】(5)猜想1:NaOH;猜想2:NaOH和;猜想3:NaOH和________(填化學式);(6)設計實驗驗證猜想實驗方案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操作一: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 無明顯實驗現象 猜想________不成立操作二:________ ________ 猜想2成立【討論交流】(7)根據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操作1中除可用稀鹽酸外,還可選用_______也能達到同樣實驗目的。A. 酸堿指示劑 B. 氯化鉀溶液 C. 氫氧化鈣溶液 D. 氯化鋇溶液13.(2025·深圳模擬)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不僅推動了汽車技術的進步;也帶動了相關產業鏈的發展。Ⅰ.外觀結構化學材料在“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車漆:汽車漆面保護膜采用TPU材料,能有效防止剮蹭、飛濺顆粒對車漆造成永久傷害。車身噴漆的防銹原理是 。(2)輪胎:汽車輪胎含有合成橡膠、炭黑和鋼絲等材料,其中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Ⅱ.動力轉化(3)電池為新能源汽車提供動力。依據圖1甲,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多采用鋰電池的主要原因是: (寫一點)。(4)磷酸亞鐵鋰電池常被用作動力源,請將制備原理補充完整: (填寫化學式)。Ⅲ.廢料處理廢磷酸亞鐵鋰材料(主要成分為)的回收再利用工藝如圖2。(5)為高效回收鋰,“酸浸”需提高鋰元素浸出率,抑制磷元素、鐵元素浸出率。如題圖2甲,最佳反應溫度為 。(6)沉鋰:往浸出液(主要溶質為)中加飽和溶液,生成沉淀和另一種鹽,化學方程式為 。(7)鋰原子失去電子形成 (填寫微粒符號),鋰、鈉、鉀等金屬很容易失去電子,所以常被用作電池材料。研究表明,半徑越大的金屬離子越容易在電池正負極之間移動,充電速度越快。如圖2乙,可得出結論:電池容量相同的這三種電池,充滿電時間最短的是 電池。14.(2025·深圳模擬)《天工開物》中有“煤餅燒石成灰”的記載,“燒石成灰”是指高溫煅燒石灰石(主要成分為)生成CaO和氣體X。興趣小組以石灰石為原料制備輕質碳酸鈣的工藝如圖所示。石灰石中含少量:,不參加反應,也不溶于水。(1)煅燒石灰石時,通常要將石灰石粉碎,這樣做的目是 。(2)操作Ⅰ的名稱為 。氣體X通入操作Ⅰ得到的濾液中,發生的反應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3)為測定該石灰石中碳酸鈣的含量(碳酸鈣占石灰石的質量百分數),興趣小組取12.5g該石灰石樣品,高溫灼燒充分反應后,剩余固體質量為8.1g(雜質不發生反應)。請計算:該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4)寫出氣體X在生活中的用途 (寫一條)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綠色化學【解析】【解答】A、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會導致土壤污染、水體富營養化,破壞生態平衡,不利環保,符合題意;B、可降解塑料袋能減少白色污染,是環保行為,不符合題意;C、回收處理廢舊電池可防止重金屬污染,屬于環保措施,不符合題意;D、綠色出行減少尾氣排放,有利于改善空氣質量,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根據愛護環境防止空氣污染和水體污染,減少化石燃料燃燒,低碳出行,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后排放,垃圾回收再利用等來愛護環境來解答。2.【答案】D【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解析】【解答】A、氫氧根表示為OH-,該書寫錯誤,不符合題意;B、由兩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一大二小的書寫,故鋁元素表示為Al,該書寫錯誤,不符合題意;C、元素符號右上角標的數字表示一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離子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離子個數,故2個亞鐵離子表示為2Fe2+,該書寫錯誤,不符合題意;D、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而在氧化鈉中鈉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故氧化鈉的化學式為Na2O,書寫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元素符號右上方的數字表示一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離子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離子個數,元素符號的書寫是一大二小,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來解答。3.【答案】B【知識點】原子的定義與構成;元素的簡單分類;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由元素名稱帶有“钅”字旁可知,兩種元素都屬于金屬元素,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角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在原子中原子序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所以銻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51,說法正確,符合題意;C、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的信息可知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國際單位為“1”,故銻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21.8,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和質子數,在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子數;下方的數字表示原子的相對質量,國際單位是“1”;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以及是否是金屬元素;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來解答。4.【答案】C【知識點】水的凈化;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人體的元素組成與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解析】【解答】A、人體缺碘元素易患甲狀腺腫大,所以加碘鹽中的碘元素可預防甲狀腺腫大,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燃氣沒有充分燃燒時火焰呈黃色,應該調大進風口增加氧氣,可使燃料充分燃燒(火焰變藍),鈣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明礬可以沉降于水中的不溶物,使其生成膠體一起沉降,而沒有殺菌消毒,說法錯誤,符合題意;D、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強者能置換弱者,Zn能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銅,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元素在人體中的作用是碘元素平衡人體中的甲狀腺激素的平衡,缺碘得甲狀腺腫大來解答;B、根據天然氣不充足燃燒會產生黃色火焰,應該增大氧氣的進風口使其完全燃燒來解答;C、根據明礬可以沉淀不溶于水的物質來解答;D、根據金屬活潑性順序表中強者置換弱者,鋅比銅活潑來解答。5.【答案】D【知識點】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中和反應及其應用;鹽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A、變化①中M若為酚酞試液,碳酸鈉溶液顯堿性,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變化③中氫氧化鈣可與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鈣,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碳酸鈉俗稱純堿、蘇打,可用于洗滌劑的生產,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中和反應是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變化②是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而碳酸鈉屬于鹽,該反應是鹽和酸反應,不屬于中和反應;反應④是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該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碳酸鈉是鹽,顯堿性能使酚酞變紅色,且碳酸鈉俗稱是純堿,常用于生產堿性物質中的洗滌劑;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反應是中和反應;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氫氧化鈣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鈣,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和氯化鈉來解答。6.【答案】B【知識點】電解水實驗;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解析】【解答】A、根據微觀示意圖可知,步驟①是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該化學方程式為:;生成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m(H2):m(O2)=(2×2×1):(1×2×16)=1:8,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步驟②的化學方程式為,從化學方程式可以看出,生成物甲醇(CH3OH)和水(H2O)的分子個數比為1:1,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C、氧化物的概念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在圖中所示的轉化過程中,氧化物有水和二氧化碳2種,該說法 錯誤,不符合題意;D、物質由元素組成,元素不講個數只講種類,而甲醇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是1:8;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甲醇和水,氧化物的概念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物質由元素組成,元素不講個數來解答。7.【答案】C【知識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燃燒的條件與滅火原理探究;探究金屬銹蝕的條件;化學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解析】【解答】A、銅片上的白磷和紅磷都與氧氣接觸,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探究的是燃燒需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而不是氧氣,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熱,不能確定是酸堿中和反應放熱,應使用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實驗,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在甲烷燃燒的火焰上方罩一個干冷的燒杯,若燒杯內壁出現水珠,說明甲烷燃燒生成了水,說明甲烷中含有氫元素,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D、該實驗只能探究鐵生銹與氧氣有關,無法探究與水的關系,應再設置一個鐵釘只與水接觸的對比實驗,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與氧氣接觸的同時溫度達到著火點來解答;B、根據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酸堿中和反應反應來解答;C、根據甲烷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來解答;D、根據鐵與氧氣和水反應生成鐵銹來解答。8.【答案】C【知識點】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解答】A、由溶解度曲線圖可知,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比硫酸錳大,則60℃時硝酸鉀、硫酸錳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大小比較是,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將飽和溶液從升溫到時,硫酸錳的溶解度減小,有晶體析出,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4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60g,則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說法正確,符合題意;D、混有少量的溶液,將其蒸發濃縮后降溫結晶,降溫過程中,溶解度隨溫度降低大幅減小會結晶析出,不能得到晶體,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一定溫度下不同物質的溶解度的大小可以進行比較,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明顯可以降溫結晶,硫酸錳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可以升溫結晶;一定溫度時的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就是溶解度除以溶解度與100克水的質量之和來解答。9.【答案】B【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鹽的化學性質;空氣中常見酸堿鹽的質量或性質變化及貯存法;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A、滴加過量BaCl2溶液后,雖能去除SO42-生成BaSO4沉淀,但過量BaCl2會殘留在溶液中,引入新雜質,過濾無法去除,最終KCl中含有BaCl2,故無法達到目的,不符合題意;B、CO具有還原性,通過灼熱CuO會使一氧化碳轉換成CO2同時黑色粉末變成紅色的銅,二氧化碳不和氧化銅反應無明顯現象,該方案可鑒別,符合題意;C、氫氧化鈉是堿能使酚酞變紅色,氫氧化鈉變質生成碳酸鈉顯堿性也能使酚酞變紅色,而向是否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Ba(OH)2后酚酞任然會變紅,碳酸鈉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鈉,故無法區分氫氧化鈉是部分或完全變質,該方案錯誤,不符合題意;D、NaOH溶液會同時吸收CO2和HCl,導致CO2被消耗,該方案無法有效除雜,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氯化鋇和硫酸鉀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鉀來解答;B、根據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來解答;C、根據氫氧化鈉、碳酸鈉均顯堿性,均能使酚酞變紅色,氫氧化鋇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鈉來解答;D、根據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來解答。10.【答案】D【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中和反應及其應用;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A、t0時刻裝置內壓強小幅度上升后迅速下降,說明注入溶液后裝置內的氣體減少,而鹽酸不與二氧化碳反應,則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使裝置內壓強減小,故此時注入的溶液是氫氧化鈉溶液,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t0時刻注入的溶液是氫氧化鈉溶液,二氧化碳能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二氧化碳的質量逐漸減少使裝置內壓強減小,所以期間發生反應是二氧化碳能和氫氧化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t2后壓強增大說明裝置中氣體增多,而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裝置內的壓強不變;裝置內壓強增大的原因是注入稀鹽酸與生成的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產生使裝置內壓強增大,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t1~t2期間壓強不變,說明反應已經充分發生,圖中說明氫氧化鈉溶液是足量的,說明二氧化碳完全被氫氧化鈉吸收,但是壓強不為0說明裝置內除二氧化碳外,還有其他不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氣體,說明二氧化碳不純,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密閉容器內的二氧化碳的氣體減少壓強減小;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時氣體增多壓強增大來解答。11.【答案】(1)B(2)化學(3)(4)CAB(5)淡藍;清潔環保(答案合理即可)【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氫氣的用途和氫能的優缺點【解析】【解答】(1)綠氫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制氫,風能發電制氫屬于“綠氫”;煤屬于化石燃料,煤燃燒發電制氫屬于“灰氫”,核能發電制氫屬于“紫氫”。故答案為:B.(2)“灰氫”是利用化石燃料制氫,該過程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3)“液氨儲氫”是氫氣與氮氣在一定條件下生成氨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在電解水反應過程中,水分子分解為氫原子和氧原子,氫原子結合為氫分子,氧原子結合為氧分子,所以微粒運動變化的順序是CAB。(5)氫氣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相比化石能源,氫氣的燃燒產物是水,無污染,熱值高,原料來源廣泛,可由水制得。【分析】(1)根據綠氫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制氫,灰氫是利用化石燃料燃燒發電制氫核能發,核能發電制氫屬于“紫氫”來解答;(2)根據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來解答;(3)根據氮氣和氫氣反應生成氨氣來解答;(4)根據電解水過程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結合成新的分子來解答;(5)根據氫氣燃燒生成水,對環境無污染,熱值高,氫氣是理想的能源來解答。(1)“綠氫”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制氫,風能發電制氫屬于“綠氫”;煤屬于化石燃料,煤燃燒發電制氫屬于“灰氫”,核能發電制氫屬于“紫氫”。故填:B。(2)“灰氫”是利用化石燃料制氫,該過程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填:化學。(3)“液氨儲氫”是氫氣與氮氣在一定條件下生成氨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故填:。(4)在電解水反應中,水分子分解為氫原子和氧原子,氫原子結合為氫分子,氧原子結合為氧分子,所以微粒運動變化的順序是CAB。故填:CAB。(5)氫氣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相比化石能源,氫氣的燃燒產物是水,無污染,熱值高,原料來源廣泛,可由水制得。故填:淡藍;清潔環保(答案合理即可)。12.【答案】(1) 蛋白質(2) 食醋(3) 酚酞溶液(4)(5) Na2CO3(6) 3 取少許濾液,向其中加入碳酸鈉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7) C,D【知識點】鹽的化學性質;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解析】【解答】(1)雞蛋是常見的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蛋白質是人體重要的營養物質之一。所以雞蛋中富含的營養素為蛋白質。(2)因為松花蛋中含有堿性物質,而食醋中含有醋酸,醋酸能與堿性物質發生中和反應,從而減少澀味。料酒和醬油不能與堿性物質發生有效的反應來減輕澀味。所以生活中食用時可加入食醋來減少澀味。(3)酚酞溶液遇堿性溶液會變紅,石蕊溶液遇堿性溶液會變藍。題目中說溶液變紅證明濾液中含有堿性物質,所以加入的指示劑為酚酞溶液。(4)松花蛋粉中含有生石灰、純堿等。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生成的氫氧化鈣會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化學方程式為:;(5)根據前面發生的反應:,存在三種情況: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中溶質為NaOH;氫氧化鈣過量時,溶液中溶質為NaOH和Ca(OH)2;碳酸鈉過量時,溶液中溶質為NaOH和Na2CO3。所以猜想 3 中應填Na2CO3。(6)①向濾液中加入過量稀鹽酸無明顯現象。如果猜想3中含有碳酸鈉(因為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 ),加入稀鹽酸就會產生氣泡,現在無明顯現象,所以猜想3不成立。②因為猜想 2 成立,猜想 2 中含有氫氧化鈣。為了驗證氫氧化鈣的存在,可以向濾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或加入碳酸鈉溶液 )。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會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化學方程式為:;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也會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化學方程式為:。所以實驗現象③為產生白色沉淀。(7)A、酸堿指示劑只能檢驗溶液的酸堿性,不能檢驗碳酸根離子,無法達到與稀鹽酸同樣檢驗碳酸根離子的目的,不符合題意;B、氯化鉀溶液與溶液中的成分不反應,不能檢驗碳酸根離子,不符合題意;C、氫氧化鈣溶液與可能存在的碳酸根離子反應會生成碳酸鈣沉淀,能檢驗碳酸根離子的存在,與稀鹽酸檢驗碳酸根離子(產生氣體)的原理不同,但能達到同樣確定溶液成分的實驗目的,符合題意;D、氯化鋇溶液與可能存在的碳酸根離子反應會生成碳酸鋇沉淀,能檢驗碳酸根離子的存在,與稀鹽酸檢驗碳酸根離子(產生氣體)的原理不同,但能達到同樣確定溶液成分的實驗目的,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D.【分析】(1)根據人體中的六大營養素是水、無機鹽、蛋白質、糖類、油脂和維生素來解答;(2)根據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來解答;(3)根據酚酞溶液遇堿性溶液會變紅,石蕊溶液遇堿性溶液會變藍來解答;(4)根據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會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來解答;(5)根據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的反應是否剛好完全反應來判斷所得溶液的溶質的成分中一定有生成物,其次考慮反應物是否有剩余來解答;(6)根據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來解答;(7)根據碳酸根和鋇離子、鈣離子結合生成沉淀,或者是碳酸根和鹽酸反應是否有氣體產生來解答。13.【答案】將鐵隔絕氧氣和水;合成橡膠;能量密度大,且循環壽命長;H2O;50℃;Li2SO4+Na2CO3=Li2CO3↓+Na2SO4;Li+;鉀【知識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鹽的化學性質;有機高分子材料的分類及鑒別;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物質的相互轉化和制備【解析】【解答】(1)鐵生銹是鐵與氧氣、水共同作用的結果,車身噴漆的可以將鐵與氧氣、水隔離,達到防銹的效果;(2)有機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所以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合成橡膠;(3)根據圖示分析可知鋰電池能量密度大,且循環壽命長,則鋰電池使用范圍較為廣泛;(4)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個數、種類不變,而該反應方程式中反應前有2個Fe、2個P、15個O、2個Li、3個C、2個H,反應后有2個Fe、2個P、2個Li、14個O、3個C,相差2個H、1個O,則在另一種未知的生成物中,則還有一種生成物是H2O;(5)根據圖示分析可知50℃時鋰元素浸出最高,磷元素、鐵元素浸出率最低,則最能高效的回收鋰;(6)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及復分解反應的特點,往浸出液(主要溶質為Li2SO4)中加入飽和Na2CO3溶液,兩物質相互交換成分后生成沉淀和Na2SO4,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Li2SO4+Na2CO3= Li2CO3↓+Na2SO4;(7)鋰原子核外有2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為1,易失去1個電子形成帶1個單位正電荷的陽離子,符號為Li+。由題意研究表明,半徑越大的金屬離子越容易在電池正負極之間移動,充電速度越快,由鋰、鈉、鉀三種金屬的離子半徑大小,鉀離子的半徑最大,電池容量相同的這三種電池,充滿電的時間最短的是鉀電池。【分析】(1)根據鐵與氧氣和水反應生成鐵銹氧化鐵來解答;(2)根據材料有合成材料、金屬材料和無機非金屬材料,而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屬于合成材料來解答;(3)根據鋰電池能量密度大,且循環壽命長,使用范圍較為廣泛來解答;(4)根據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原子的種類、數目不變來解答;(5)根據甲圖廢舊金屬的回收率圖示來解答;(6)根據硫酸鋰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鋰沉淀和硫酸鈉來解答;(7)根據半徑越大的金屬離子越容易在電池正負極之間移動,充電速度越快來解答。14.【答案】(1)增大反應物面積,提高反應速率(2)過濾;CO2+Ca(OH)2=CaCO3↓+H2O(3)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2.5g-8.1g=4.4g,設該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x。答:該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80%。(4)滅火(合理即可)【知識點】含雜質物質的化學反應的有關計算;常用鹽的用途;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1)將石灰石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應物面積,加快反應速率。(2)操作Ⅰ是分離固液的過濾操作;高溫煅燒石灰石(主要成分為)生成CaO和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則氣體X為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 解:利用反應前后的差值就是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2.5g-8.1g=4.4g,設該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x。答:該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80%。(4)氣體X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常用作滅火、作氣體肥料等。【分析】(1)根據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來加快反應速度來解答;(2)根據過濾分離溶和不溶物,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來解答;(3)根據反應前后固體的差值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再根據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的方程式中的已知二氧化碳的質量和式量來計算碳酸鈣的質量以及氧氣中的碳酸鈣的純度來解答;(4)根據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二氧化碳常用作滅火、氣肥來解答。(1)將石灰石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應物面積,提高反應速率。(2)操作Ⅰ是分離固液的過濾操作;高溫煅燒石灰石(主要成分為)生成CaO和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則氣體X為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詳解見答案。(4)由上述分析可知,氣體X是二氧化碳,可用于滅火、作氣體肥料等。1 / 1廣東省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團育才三中2025年中考三模化學試卷1.(2025·深圳模擬)2025年6月5日是第54個“世界環境日”。下列做法對保護環境不利的是A.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增加產量B.提倡使用可降解塑料袋C.將廢舊電池統一回收并處理D.綠色出行【答案】A【知識點】綠色化學【解析】【解答】A、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會導致土壤污染、水體富營養化,破壞生態平衡,不利環保,符合題意;B、可降解塑料袋能減少白色污染,是環保行為,不符合題意;C、回收處理廢舊電池可防止重金屬污染,屬于環保措施,不符合題意;D、綠色出行減少尾氣排放,有利于改善空氣質量,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根據愛護環境防止空氣污染和水體污染,減少化石燃料燃燒,低碳出行,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后排放,垃圾回收再利用等來愛護環境來解答。2.(2025·深圳模擬)下列化學用語表達正確的是A.氫氧根: B.鋁元素:ALC.:2個亞鐵離子 D.氧化鈉:【答案】D【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解析】【解答】A、氫氧根表示為OH-,該書寫錯誤,不符合題意;B、由兩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一大二小的書寫,故鋁元素表示為Al,該書寫錯誤,不符合題意;C、元素符號右上角標的數字表示一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離子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離子個數,故2個亞鐵離子表示為2Fe2+,該書寫錯誤,不符合題意;D、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而在氧化鈉中鈉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故氧化鈉的化學式為Na2O,書寫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元素符號右上方的數字表示一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離子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離子個數,元素符號的書寫是一大二小,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來解答。3.(2025·深圳模擬)我國著名化學家張青蓮為相對原子質量測定作出卓越貢獻。下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說法正確的是A.兩種元素都屬于非金屬元素 B.銻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51C.銦原子由質子和中子構成 D.銻的原子質量是121.8【答案】B【知識點】原子的定義與構成;元素的簡單分類;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由元素名稱帶有“钅”字旁可知,兩種元素都屬于金屬元素,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角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在原子中原子序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所以銻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51,說法正確,符合題意;C、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的信息可知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國際單位為“1”,故銻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21.8,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和質子數,在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子數;下方的數字表示原子的相對質量,國際單位是“1”;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以及是否是金屬元素;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來解答。4.(2025·深圳模擬)下列勞動實踐與所述化學知識不相符的是選項 勞動實踐 化學知識A 用加碘鹽調味 碘元素預防甲狀腺腫大B 燃氣灶火焰呈黃色時調大進風口 氧氣充足可使燃料充分燃燒C 自來水廠明礬凈水 明礬殺菌消毒D 硫酸銅溶液識別假黃金(Cu-Zn合金) 鋅能與硫酸銅反應A.A B.B C.C D.D【答案】C【知識點】水的凈化;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人體的元素組成與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解析】【解答】A、人體缺碘元素易患甲狀腺腫大,所以加碘鹽中的碘元素可預防甲狀腺腫大,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燃氣沒有充分燃燒時火焰呈黃色,應該調大進風口增加氧氣,可使燃料充分燃燒(火焰變藍),鈣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明礬可以沉降于水中的不溶物,使其生成膠體一起沉降,而沒有殺菌消毒,說法錯誤,符合題意;D、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強者能置換弱者,Zn能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銅,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元素在人體中的作用是碘元素平衡人體中的甲狀腺激素的平衡,缺碘得甲狀腺腫大來解答;B、根據天然氣不充足燃燒會產生黃色火焰,應該增大氧氣的進風口使其完全燃燒來解答;C、根據明礬可以沉淀不溶于水的物質來解答;D、根據金屬活潑性順序表中強者置換弱者,鋅比銅活潑來解答。5.(2025·深圳模擬)如圖為初中化學常見的五種物質之間的關系,圖中“—”表示兩種物質能夠發生反應,“→”表示兩種物質間可轉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反應①中M若為酚酞試液,觀察到溶液變紅B.反應③可加入氯化鎂溶液實現反應C.俗稱純堿、蘇打,可用于洗滌劑的生產D.②屬于中和反應,反應④產生白色沉淀【答案】D【知識點】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中和反應及其應用;鹽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A、變化①中M若為酚酞試液,碳酸鈉溶液顯堿性,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變化③中氫氧化鈣可與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鈣,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碳酸鈉俗稱純堿、蘇打,可用于洗滌劑的生產,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中和反應是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變化②是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而碳酸鈉屬于鹽,該反應是鹽和酸反應,不屬于中和反應;反應④是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該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碳酸鈉是鹽,顯堿性能使酚酞變紅色,且碳酸鈉俗稱是純堿,常用于生產堿性物質中的洗滌劑;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反應是中和反應;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氫氧化鈣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鈣,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和氯化鈉來解答。6.(2025·深圳模擬)甲醇被譽為“液態陽光”。利用太陽能制甲醇的微觀圖示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步驟①中,產生氫氣與氧氣的質量比B.步驟②中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C.圖中所示的轉化過程中有3種氧化物D.甲醇由碳、氫、氧三個元素組成【答案】B【知識點】電解水實驗;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解析】【解答】A、根據微觀示意圖可知,步驟①是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該化學方程式為:;生成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m(H2):m(O2)=(2×2×1):(1×2×16)=1:8,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步驟②的化學方程式為,從化學方程式可以看出,生成物甲醇(CH3OH)和水(H2O)的分子個數比為1:1,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C、氧化物的概念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在圖中所示的轉化過程中,氧化物有水和二氧化碳2種,該說法 錯誤,不符合題意;D、物質由元素組成,元素不講個數只講種類,而甲醇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是1:8;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甲醇和水,氧化物的概念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物質由元素組成,元素不講個數來解答。7.(2025·深圳模擬)下列實驗方案設計合理的是A.探究燃燒需要氧氣B.探究酸堿中和反應放熱C.探究甲烷中含氫元素D.探究鐵生銹的條件【答案】C【知識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燃燒的條件與滅火原理探究;探究金屬銹蝕的條件;化學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解析】【解答】A、銅片上的白磷和紅磷都與氧氣接觸,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探究的是燃燒需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而不是氧氣,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熱,不能確定是酸堿中和反應放熱,應使用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實驗,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在甲烷燃燒的火焰上方罩一個干冷的燒杯,若燒杯內壁出現水珠,說明甲烷燃燒生成了水,說明甲烷中含有氫元素,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D、該實驗只能探究鐵生銹與氧氣有關,無法探究與水的關系,應再設置一個鐵釘只與水接觸的對比實驗,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與氧氣接觸的同時溫度達到著火點來解答;B、根據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酸堿中和反應反應來解答;C、根據甲烷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來解答;D、根據鐵與氧氣和水反應生成鐵銹來解答。8.(2025·深圳模擬)和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溶質的質量分數大小比較:B.將飽和溶液從升溫到無晶體析出C.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37.5%D.混有少量的溶液,將其蒸發濃縮后降溫結晶可提純晶體【答案】C【知識點】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解答】A、由溶解度曲線圖可知,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比硫酸錳大,則60℃時硝酸鉀、硫酸錳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大小比較是,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將飽和溶液從升溫到時,硫酸錳的溶解度減小,有晶體析出,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4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60g,則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說法正確,符合題意;D、混有少量的溶液,將其蒸發濃縮后降溫結晶,降溫過程中,溶解度隨溫度降低大幅減小會結晶析出,不能得到晶體,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一定溫度下不同物質的溶解度的大小可以進行比較,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明顯可以降溫結晶,硫酸錳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可以升溫結晶;一定溫度時的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就是溶解度除以溶解度與100克水的質量之和來解答。9.(2025·深圳模擬)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A 除去KCl中混有的固體 滴加過量溶液,過濾B 鑒別CO和 分別通過灼熱氧化銅C 檢驗敞口放置的NaOH變質程度 加入適量溶液,過濾,向濾液加酚酞溶液,觀察現象D 除去中的少量HCl 通過盛有NaOH溶液的洗氣瓶A.A B.B C.C D.D【答案】B【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鹽的化學性質;空氣中常見酸堿鹽的質量或性質變化及貯存法;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A、滴加過量BaCl2溶液后,雖能去除SO42-生成BaSO4沉淀,但過量BaCl2會殘留在溶液中,引入新雜質,過濾無法去除,最終KCl中含有BaCl2,故無法達到目的,不符合題意;B、CO具有還原性,通過灼熱CuO會使一氧化碳轉換成CO2同時黑色粉末變成紅色的銅,二氧化碳不和氧化銅反應無明顯現象,該方案可鑒別,符合題意;C、氫氧化鈉是堿能使酚酞變紅色,氫氧化鈉變質生成碳酸鈉顯堿性也能使酚酞變紅色,而向是否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Ba(OH)2后酚酞任然會變紅,碳酸鈉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鈉,故無法區分氫氧化鈉是部分或完全變質,該方案錯誤,不符合題意;D、NaOH溶液會同時吸收CO2和HCl,導致CO2被消耗,該方案無法有效除雜,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氯化鋇和硫酸鉀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鉀來解答;B、根據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來解答;C、根據氫氧化鈉、碳酸鈉均顯堿性,均能使酚酞變紅色,氫氧化鋇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鈉來解答;D、根據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來解答。10.(2025·深圳模擬)用三頸燒瓶收集一瓶,然后將三頸燒瓶與盛有鹽酸、NaOH溶液的注射器和壓強傳感器密封連接(如圖1)。檢驗氣密性后,在時快速注入一種溶液,時快速注入第二種溶液,測得瓶內壓強隨時間變化曲線如圖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時注入的溶液是鹽酸B.期間發生反應:C.后壓強增大的原因是NaOH溶液與鹽酸發生反應D.期間壓強不變且大于0可證明收集的氣體不純【答案】D【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中和反應及其應用;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A、t0時刻裝置內壓強小幅度上升后迅速下降,說明注入溶液后裝置內的氣體減少,而鹽酸不與二氧化碳反應,則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使裝置內壓強減小,故此時注入的溶液是氫氧化鈉溶液,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t0時刻注入的溶液是氫氧化鈉溶液,二氧化碳能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二氧化碳的質量逐漸減少使裝置內壓強減小,所以期間發生反應是二氧化碳能和氫氧化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t2后壓強增大說明裝置中氣體增多,而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裝置內的壓強不變;裝置內壓強增大的原因是注入稀鹽酸與生成的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產生使裝置內壓強增大,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t1~t2期間壓強不變,說明反應已經充分發生,圖中說明氫氧化鈉溶液是足量的,說明二氧化碳完全被氫氧化鈉吸收,但是壓強不為0說明裝置內除二氧化碳外,還有其他不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氣體,說明二氧化碳不純,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密閉容器內的二氧化碳的氣體減少壓強減小;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時氣體增多壓強增大來解答。11.(2025·深圳模擬)加快能源轉型升級,發展新質生產力。氫氣是最理想的清潔能源,依據不同制取方式,可分為“綠氫”“灰氫”“藍氫”“紫氫”和“金氫”等,如圖帶你認識“多彩”的氫。儲氫是實現氫能廣泛應用的重要環節,分為物理儲氫和化學儲氫,前者包括高壓氣態、低溫液態、吸附等儲存方式,后者將氫氣轉化為其他化合物進行儲存。“液氨儲氫”的原理是氫氣與氮氣在一定條件下生成氨氣,進行儲存。(1)下列選項,屬于“綠氫”是_______(填字母)。A.煤燃燒發電制氫 B.風能發電制氫 C.核能發電制氫(2)灰氫的制備過程發生的是 (選填“物理”或“化學”)變化。(3)“液氨儲氫”的化學方程式 。(4)在電解水反應中,下面三個圖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填寫字母)。(5)氫氣燃燒發出 色火焰,相比化石能源,氫能的優點有 。【答案】(1)B(2)化學(3)(4)CAB(5)淡藍;清潔環保(答案合理即可)【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氫氣的用途和氫能的優缺點【解析】【解答】(1)綠氫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制氫,風能發電制氫屬于“綠氫”;煤屬于化石燃料,煤燃燒發電制氫屬于“灰氫”,核能發電制氫屬于“紫氫”。故答案為:B.(2)“灰氫”是利用化石燃料制氫,該過程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3)“液氨儲氫”是氫氣與氮氣在一定條件下生成氨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在電解水反應過程中,水分子分解為氫原子和氧原子,氫原子結合為氫分子,氧原子結合為氧分子,所以微粒運動變化的順序是CAB。(5)氫氣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相比化石能源,氫氣的燃燒產物是水,無污染,熱值高,原料來源廣泛,可由水制得。【分析】(1)根據綠氫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制氫,灰氫是利用化石燃料燃燒發電制氫核能發,核能發電制氫屬于“紫氫”來解答;(2)根據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來解答;(3)根據氮氣和氫氣反應生成氨氣來解答;(4)根據電解水過程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結合成新的分子來解答;(5)根據氫氣燃燒生成水,對環境無污染,熱值高,氫氣是理想的能源來解答。(1)“綠氫”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制氫,風能發電制氫屬于“綠氫”;煤屬于化石燃料,煤燃燒發電制氫屬于“灰氫”,核能發電制氫屬于“紫氫”。故填:B。(2)“灰氫”是利用化石燃料制氫,該過程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填:化學。(3)“液氨儲氫”是氫氣與氮氣在一定條件下生成氨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故填:。(4)在電解水反應中,水分子分解為氫原子和氧原子,氫原子結合為氫分子,氧原子結合為氧分子,所以微粒運動變化的順序是CAB。故填:CAB。(5)氫氣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相比化石能源,氫氣的燃燒產物是水,無污染,熱值高,原料來源廣泛,可由水制得。故填:淡藍;清潔環保(答案合理即可)。12.(2025·深圳模擬)松花蛋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傳統美食。化學興趣小組同學進行了“松花蛋制作”的項目研究,請結合任務回答問題。【任務一】初識松花蛋,查閱營養成分(1)松花蛋,又稱皮蛋,制作原料為雞蛋,雞蛋中富含的營養素為________,除此之外,還含有油脂、維生素及無機鹽等多種營養素,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任務二】品嘗松花蛋,感受松花蛋的酸堿性。(2)同學們品嘗松花蛋時,發現松花蛋略有澀味,推測松花蛋中含有堿性物質,生活中食用時可加入________(選填“料酒、食醋或醬油”)來減少澀味。【任務三】浸松花蛋粉,尋找澀味緣由(3)取適量松花蛋粉(用于制作松花蛋泥的原料),加入足量水,攪拌、過濾。向濾液中加入________溶液(填寫指示劑名稱),溶液變紅證明濾液中含有堿性物質。【提出問題】濾液中的堿性物質是什么?【查閱資料】松花蛋粉中主要含有生石灰、食鹽、純堿等。【分析推理】(4)松花蛋粉加水調和時發生如下反應:①;②________【提出猜想】(5)猜想1:NaOH;猜想2:NaOH和;猜想3:NaOH和________(填化學式);(6)設計實驗驗證猜想實驗方案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操作一: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 無明顯實驗現象 猜想________不成立操作二:________ ________ 猜想2成立【討論交流】(7)根據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操作1中除可用稀鹽酸外,還可選用_______也能達到同樣實驗目的。A. 酸堿指示劑 B. 氯化鉀溶液 C. 氫氧化鈣溶液 D. 氯化鋇溶液【答案】(1) 蛋白質(2) 食醋(3) 酚酞溶液(4)(5) Na2CO3(6) 3 取少許濾液,向其中加入碳酸鈉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7) C,D【知識點】鹽的化學性質;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解析】【解答】(1)雞蛋是常見的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蛋白質是人體重要的營養物質之一。所以雞蛋中富含的營養素為蛋白質。(2)因為松花蛋中含有堿性物質,而食醋中含有醋酸,醋酸能與堿性物質發生中和反應,從而減少澀味。料酒和醬油不能與堿性物質發生有效的反應來減輕澀味。所以生活中食用時可加入食醋來減少澀味。(3)酚酞溶液遇堿性溶液會變紅,石蕊溶液遇堿性溶液會變藍。題目中說溶液變紅證明濾液中含有堿性物質,所以加入的指示劑為酚酞溶液。(4)松花蛋粉中含有生石灰、純堿等。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生成的氫氧化鈣會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化學方程式為:;(5)根據前面發生的反應:,存在三種情況: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中溶質為NaOH;氫氧化鈣過量時,溶液中溶質為NaOH和Ca(OH)2;碳酸鈉過量時,溶液中溶質為NaOH和Na2CO3。所以猜想 3 中應填Na2CO3。(6)①向濾液中加入過量稀鹽酸無明顯現象。如果猜想3中含有碳酸鈉(因為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 ),加入稀鹽酸就會產生氣泡,現在無明顯現象,所以猜想3不成立。②因為猜想 2 成立,猜想 2 中含有氫氧化鈣。為了驗證氫氧化鈣的存在,可以向濾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或加入碳酸鈉溶液 )。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會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化學方程式為:;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也會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化學方程式為:。所以實驗現象③為產生白色沉淀。(7)A、酸堿指示劑只能檢驗溶液的酸堿性,不能檢驗碳酸根離子,無法達到與稀鹽酸同樣檢驗碳酸根離子的目的,不符合題意;B、氯化鉀溶液與溶液中的成分不反應,不能檢驗碳酸根離子,不符合題意;C、氫氧化鈣溶液與可能存在的碳酸根離子反應會生成碳酸鈣沉淀,能檢驗碳酸根離子的存在,與稀鹽酸檢驗碳酸根離子(產生氣體)的原理不同,但能達到同樣確定溶液成分的實驗目的,符合題意;D、氯化鋇溶液與可能存在的碳酸根離子反應會生成碳酸鋇沉淀,能檢驗碳酸根離子的存在,與稀鹽酸檢驗碳酸根離子(產生氣體)的原理不同,但能達到同樣確定溶液成分的實驗目的,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D.【分析】(1)根據人體中的六大營養素是水、無機鹽、蛋白質、糖類、油脂和維生素來解答;(2)根據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來解答;(3)根據酚酞溶液遇堿性溶液會變紅,石蕊溶液遇堿性溶液會變藍來解答;(4)根據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會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來解答;(5)根據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的反應是否剛好完全反應來判斷所得溶液的溶質的成分中一定有生成物,其次考慮反應物是否有剩余來解答;(6)根據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來解答;(7)根據碳酸根和鋇離子、鈣離子結合生成沉淀,或者是碳酸根和鹽酸反應是否有氣體產生來解答。13.(2025·深圳模擬)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不僅推動了汽車技術的進步;也帶動了相關產業鏈的發展。Ⅰ.外觀結構化學材料在“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車漆:汽車漆面保護膜采用TPU材料,能有效防止剮蹭、飛濺顆粒對車漆造成永久傷害。車身噴漆的防銹原理是 。(2)輪胎:汽車輪胎含有合成橡膠、炭黑和鋼絲等材料,其中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Ⅱ.動力轉化(3)電池為新能源汽車提供動力。依據圖1甲,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多采用鋰電池的主要原因是: (寫一點)。(4)磷酸亞鐵鋰電池常被用作動力源,請將制備原理補充完整: (填寫化學式)。Ⅲ.廢料處理廢磷酸亞鐵鋰材料(主要成分為)的回收再利用工藝如圖2。(5)為高效回收鋰,“酸浸”需提高鋰元素浸出率,抑制磷元素、鐵元素浸出率。如題圖2甲,最佳反應溫度為 。(6)沉鋰:往浸出液(主要溶質為)中加飽和溶液,生成沉淀和另一種鹽,化學方程式為 。(7)鋰原子失去電子形成 (填寫微粒符號),鋰、鈉、鉀等金屬很容易失去電子,所以常被用作電池材料。研究表明,半徑越大的金屬離子越容易在電池正負極之間移動,充電速度越快。如圖2乙,可得出結論:電池容量相同的這三種電池,充滿電時間最短的是 電池。【答案】將鐵隔絕氧氣和水;合成橡膠;能量密度大,且循環壽命長;H2O;50℃;Li2SO4+Na2CO3=Li2CO3↓+Na2SO4;Li+;鉀【知識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鹽的化學性質;有機高分子材料的分類及鑒別;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物質的相互轉化和制備【解析】【解答】(1)鐵生銹是鐵與氧氣、水共同作用的結果,車身噴漆的可以將鐵與氧氣、水隔離,達到防銹的效果;(2)有機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所以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合成橡膠;(3)根據圖示分析可知鋰電池能量密度大,且循環壽命長,則鋰電池使用范圍較為廣泛;(4)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個數、種類不變,而該反應方程式中反應前有2個Fe、2個P、15個O、2個Li、3個C、2個H,反應后有2個Fe、2個P、2個Li、14個O、3個C,相差2個H、1個O,則在另一種未知的生成物中,則還有一種生成物是H2O;(5)根據圖示分析可知50℃時鋰元素浸出最高,磷元素、鐵元素浸出率最低,則最能高效的回收鋰;(6)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及復分解反應的特點,往浸出液(主要溶質為Li2SO4)中加入飽和Na2CO3溶液,兩物質相互交換成分后生成沉淀和Na2SO4,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Li2SO4+Na2CO3= Li2CO3↓+Na2SO4;(7)鋰原子核外有2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為1,易失去1個電子形成帶1個單位正電荷的陽離子,符號為Li+。由題意研究表明,半徑越大的金屬離子越容易在電池正負極之間移動,充電速度越快,由鋰、鈉、鉀三種金屬的離子半徑大小,鉀離子的半徑最大,電池容量相同的這三種電池,充滿電的時間最短的是鉀電池。【分析】(1)根據鐵與氧氣和水反應生成鐵銹氧化鐵來解答;(2)根據材料有合成材料、金屬材料和無機非金屬材料,而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屬于合成材料來解答;(3)根據鋰電池能量密度大,且循環壽命長,使用范圍較為廣泛來解答;(4)根據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原子的種類、數目不變來解答;(5)根據甲圖廢舊金屬的回收率圖示來解答;(6)根據硫酸鋰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鋰沉淀和硫酸鈉來解答;(7)根據半徑越大的金屬離子越容易在電池正負極之間移動,充電速度越快來解答。14.(2025·深圳模擬)《天工開物》中有“煤餅燒石成灰”的記載,“燒石成灰”是指高溫煅燒石灰石(主要成分為)生成CaO和氣體X。興趣小組以石灰石為原料制備輕質碳酸鈣的工藝如圖所示。石灰石中含少量:,不參加反應,也不溶于水。(1)煅燒石灰石時,通常要將石灰石粉碎,這樣做的目是 。(2)操作Ⅰ的名稱為 。氣體X通入操作Ⅰ得到的濾液中,發生的反應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3)為測定該石灰石中碳酸鈣的含量(碳酸鈣占石灰石的質量百分數),興趣小組取12.5g該石灰石樣品,高溫灼燒充分反應后,剩余固體質量為8.1g(雜質不發生反應)。請計算:該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4)寫出氣體X在生活中的用途 (寫一條)【答案】(1)增大反應物面積,提高反應速率(2)過濾;CO2+Ca(OH)2=CaCO3↓+H2O(3)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2.5g-8.1g=4.4g,設該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x。答:該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80%。(4)滅火(合理即可)【知識點】含雜質物質的化學反應的有關計算;常用鹽的用途;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1)將石灰石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應物面積,加快反應速率。(2)操作Ⅰ是分離固液的過濾操作;高溫煅燒石灰石(主要成分為)生成CaO和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則氣體X為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 解:利用反應前后的差值就是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2.5g-8.1g=4.4g,設該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x。答:該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80%。(4)氣體X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常用作滅火、作氣體肥料等。【分析】(1)根據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來加快反應速度來解答;(2)根據過濾分離溶和不溶物,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來解答;(3)根據反應前后固體的差值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再根據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的方程式中的已知二氧化碳的質量和式量來計算碳酸鈣的質量以及氧氣中的碳酸鈣的純度來解答;(4)根據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二氧化碳常用作滅火、氣肥來解答。(1)將石灰石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應物面積,提高反應速率。(2)操作Ⅰ是分離固液的過濾操作;高溫煅燒石灰石(主要成分為)生成CaO和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則氣體X為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詳解見答案。(4)由上述分析可知,氣體X是二氧化碳,可用于滅火、作氣體肥料等。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東省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團育才三中2025年中考三模化學試卷(學生版).docx 廣東省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團育才三中2025年中考三模化學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