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歷史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右圖文物曾深埋于二里頭村的泥上中。對其研究,有助于了解A,遠古的人類活動B,夏朝的文明進程C.商朝的鑄造技術).兩周的等級制度2.“漢興,掃除煩肯,與民休息。”以下措施與材料相符的是A.減輕賦稅B.鹽鐵專實鏈線綠松石的銅牌C.尊崇儒術D.北擊匈奴3.“地廣野豐,民勒本業,·歲或稔,則數郡忘饑。”這反映了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A.民族交劇B.經濟發展C.農業落后D.百姓困苦4.“大運河溝通了五大水系,成為連接宮庶經濟地區與國都的糾帶,”材料意在表明,大運河的開通A.加重人民負擔B.促進中外交往C.加強南北交流D.導致朝滅亡5.為擺脫統治危機,實現富國強兵,北宋改府A,發除丞相制度B,擴大節度使權力C.創立行省制度D.推行王安石變法6據《夢粱錄》記載,南宋臨安城“萬物所聚,諸行百市”,“大小鋪席,連門俱是”。這直接反映了當時A.商業貿易察榮B.文學形式多樣C.水陸交通發達D,政治局勢穩定7.20世紀初,巾國先進知識分子認識到必須啟發國民新的倫理道德意識,培養國民的獨立人格。為此,他們主張A.扶清滅洋B.尊孔復古C.實業救國).民主與科學8.以下關于五四運動的表述,屬于歷史評價的是汀酒標安硅橋戰設A.北京的學生在天安門前游行示威標區B.6月,上海工人罷工、商人罷市C.北洋政府罷免曹汝霖等人的職務).它具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打見子9.右圖是某一歷史事件形勢圖的局部展示。該事件是葉寫關文因A.州起義B.北伐戰爭重委兩C.南昌起義D,秋收起義10.“以主力打到外線去,把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實現此月標的軍事行動是A,肯化砭戰役B,遼沈戰役C.千里躍進大別山D.淮海戰役11.“巾國人第一次看到一個獨立、統一、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巾國位立于世界”。取得這一偉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A.中國共產黨正確領導B.國際組織的帶助C,社會主義國家的團鉆D,國際形勢的推動道德與法治·歷史第5頁(共8頁)12.“一五”計劃是新中國成立后編制的第一個發展國民經濟的計劃,在它實施期間A.武漢鋼鐵基地建成B.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投*C.青藏鐵路全線通車D.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升空13.下圖中“?”處應填寫的內容為生產資料私有制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杜會主文初級階段A.土地改蘋B.抗美援朝C.三大改造D.中共八大14.大慶石油工人憑著“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干勁,摘掉了巾國“貧油”的帽子。他們鑄就了A,紅船精神B,長征精神C.雷鋒精神D.鐵人精神聯人討論發復中華人民未和在碳合屬合法席位材支持中國的票殖增長示意圖15.右圖所示的外交成就D生棒中國約銅者A.推動了巾蘇建立外交關系膚合黑城是的■491B.促進了萬隆會議圓滿成功C,彰顯了中國國際地位提高D.得益于中美關系的正常化0416.“為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的會議是A.中共十七大B.中共十八大C.巾共十九大D.巾共二十大17.右圖展見的學習主題是:用A.民族團結B.兩岸關系“一國兩制”C.國防建設D.祖國繞一“九二共識”◆“愛國者治港”18.“中世紀的前盛時期,經濟繁榮為教自的發展提供了保障”。◆“愛國者治澳這表述的是西歐大學興起的A.背景B.過程C.影響D.特點19.下列文化成果可以反映阿拉伯帝國社會生活的是A,《荷馬史詩多B.《擲鐵餅者爵C.天方夜譚多D.《十二銅表法320.“發動政變一顧布法典一建立帝國一遠征俄國一流放孤島”,與此相符的歷史人物是A.華盛頓B.彼得一世C.拿破侖D.明治天皇21,“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固有矛盾的逐漸暴露,為科學地認識資本主義的本質及其發展趨勢提供了可能性.”在這種背景下A,文藝復興運動興起B,啟蒙運動產生C.資產階級革命瀑發D.馬克思主義誕生22.“會議剛結束,德國的復仇主義者便減出了打倒凡爾賽和約’的口號。”這一“公議”指A.巴黎和會B.華盛頓會議C,罪爾塔會議D,波茨坦會議23.羅斯福新政與蘇俄新經濟政策的相似之處是A.都強了國家干預B,都促進了經濟恢復C.都改變了社會性質D.都根除了經濟危機道德與法治·歷史第6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