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章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第四節 激素調節一、教學目標1.生命觀念: 理解激素調節對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意義,形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通過案例分析,認識激素分泌異常對健康的影響,樹立健康生活的意識。2.科學思維: 通過設計對照實驗探究甲狀腺激素的作用,培養邏輯推理與實驗設計能力。 結合數據分析糖尿病流行趨勢,提升歸納總結能力。3.探究實踐: 通過模擬實驗、案例分析等活動,掌握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提升實踐能力。4.態度責任: 關注激素研究的倫理與社會影響,倡導科學防治內分泌疾病。 結合糖尿病防治案例,形成健康生活的行為習慣。二、教學重難點重點 人體主要激素的功能及分泌異常導致的疾病;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的關系。難點 設計對照實驗驗證激素功能;理解激素調節的“微量高效”特點。三、素材資源(電子資源)1.激素調節視頻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蝌蚪、甲狀腺激素溶液、普通池塘水等。五、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播放短跑比賽圖片。 提問: “運動員等待起跑時,心跳、呼吸加快,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 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 通過真實情境激發興趣,引出激素調節主題。新課講授1: 內分泌腺與激素 展示“人體內分泌腺分布圖”,對比外分泌腺與內分泌腺的特點,強調激素的“無導管、經血液運輸”特點。 學生思考并整理 結合“人體內分泌腺分布圖”,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并鍛練歸納與概括以及識圖能力。分析討論——激素的作用 提供“侏儒癥”“甲亢”“糖尿病”案例卡,要求學生結合教材分析病因、激素的功能及治療措施。 引導學生勾畫關鍵詞,歸納總結病因。 提問: 生長激素是由哪個內分泌腺分泌的?具有什么作用?侏儒癥如何治療? 甲狀腺激素是由哪個內分泌腺分泌的?具有什么作用?如果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會出現什么癥狀? 缺碘時會出現什么癥狀?如何防治? 呆小癥和侏儒癥都會出現身材矮小的癥狀,如何進行區分? 胰島素是由哪個內分泌腺分泌的?具有什么作用? 糖尿病的發病機理是什么?癥狀有哪些?治療方式是什么?如何預防? 7.激素的作用有什么共同特點? 小組合作完成案例分析,歸納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胰島素的生理功能及異常表現。 代表匯報,其他組補充評價。 通過案例分析培養科學思維,強化對激素功能的理解;結合社會熱點(如糖尿病數據)滲透健康教育。新課講授 2: 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的關系 提問: “當你特別興奮時,你的心理及身體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相關段落,繪制神經—激素調節流程圖。 展示“腎上腺素作用機制”動態模型,總結神經調節與激素調節協同調控生命活動的特點。 繪制流程圖,描述神經信號如何觸發激素分泌,并解釋激素如何反作用于神經系統。 通過模型分析與流程圖繪制,突破難點,理解神經與激素調節的協同性。科學探究——設計對照試驗 提供材料:蝌蚪、甲狀腺激素溶液、普通池塘水。提出問題:“如何設計實驗驗證甲狀腺激素促進生長發育?” 引導學生討論自變量、因變量及無關變量的控制方法。 分組設計實驗方案,明確實驗組(添加激素)與對照組(不添加激素),擬定觀察指標(體長、發育階段)。 預測實驗結果并得出結論。 通過探究實驗培養科學探究能力。活動1: 課堂總結與思維導圖 帶領學生梳理知識框架,構建思維導圖(見配套課件)。 結合導圖提問:“激素調節的共同特點是什么?如何科學預防內分泌疾病?” 補充思維導圖分支,舉例說明激素的“微量高效”特點及健康管理措施。 通過思維導圖整合知識脈絡,強化系統化思維。板書設計作業設計 基礎作業:完成練習冊15-16頁,梳理激素的功能并設計表格進行總結。實踐作業:調查家庭成員的飲食習慣,撰寫一篇“預防糖尿病的健康倡議書”。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情境驅動、實驗探究與社會問題分析,有效落實核心素養目標。未來可引入更多數字化資源(如虛擬實驗平臺)優化探究環節,進一步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