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 年上學期期末質量監測卷七年級歷史滿分:100分 時量:60分鐘 方式:開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12小題,每小題 4 分,滿分 48 分)1. 長沙市某學校一社團將“ 大運河的開鑿” 、“ 貞觀之治” 、“ 玄奘 西行” 、“ 開元盛世” 作為一個課外活動課的內容,最符合這一活動 內容的主題是( )A .隋唐的制度創新 B .隋唐開明民族政策C .隋唐的繁榮開放 D .中華文化傳播域外2. 我國的神話傳說中,哪吒的父親托塔李天王的原型是唐太宗在位年 間的李靖。現實中他最有可能( )A .唐初開疆拓土,戰功顯赫 B .詩作滿篇,飄逸灑脫C .平定安史之亂,利國利民 D .西行天竺,傳播佛教 3. 下列詩句中所蘊含的歷史信息全面展現了唐朝( )詩句 來源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杜甫《憶昔》水門向晚茶商鬧,橋市通宵酒客行。 王建《寄汴州令狐相公 》A. 社會經濟繁榮 B. 農業科技改進C. 對外交往頻繁 D.體育活動豐富4.某同學制作有關遼和西夏知識點的表格,其中①②依次填寫的內容 應是( )政權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建立時間遼 ① 耶律阿保機 上京 10世紀初西夏 ② 元昊 興慶 11世紀前期A.黨項、契丹 B.契丹、黨項C.蒙古、契丹 D.契丹、女真5. 王安石變法是北宋時期重要的改革運動,關于此次變法說法正確的 是( )七年級歷史 · 第 1 版(共 6 版)A. 變法目的是為了徹底推翻北宋統治 B. 青苗法是為了抑制土地兼并 C. 王安石變法因完全成功而一直延續 D. 保甲法增強了國家軍事力量 6. 南宋時期,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主要集中于浙江、福建、江西和四 川等地。《宋史》記載 “,國家根本,仰給東南”。據此可知,當時( ) A .經濟重心南移完成 B .北方政權更迭頻繁 C .南方經濟地位開始提升 D .江南地區人口流動加快 7. 清代魏源說 “: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 廓,過于漢唐。” 為了治理疆域空前遼闊的帝國,元朝統治者采取的 有效措施是實施( ) A. 郡縣制 B. 行省制度 C. 九品中正制 D. 三省六部制 8. 《治治鑒》》是我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史學著,,這部史學著,( ) A. 由北宋司馬遷主持編纂 B. 是一部紀傳體鑒史 C. 編寫目的是為統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驗和教訓 D. 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五代末年的歷史 9. 戚繼光在《韜鈐深處》中寫道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鄭 成功在《復臺》中寫道:“ 開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 詩 中“ 海波平” “ 逐荷夷” 的壯舉 A.加強了對西藏的有效管理 B.推動了亞非地區的交流 C.鞏固了明政權的統治秩序 D.維護了國家的主權和民族利益 10. 明末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提出“ 均田免賦” 口號,深受民眾 歡迎。下列關于李自成起義的表述,正確的是( ) A. 起義爆發于東北地區 B. 起義軍攻占北京,推翻明朝統治 C. 李自成建立政權,國號為“ 大齊” D. 起義最終成功建立大一統王朝 11. 孔尚任的《桃花扇》借助李香君與侯方域的戀愛故事,表現出人 民的亡國之痛。清朝統治者認為這部戲有懷念故國之嫌,予以禁演。 這體現了( ) A.清政府提倡戲曲文化多元 B.清朝戲劇文化發展停滯 C.社會風氣由此得到了改善 D.清政府實行了思想控制 12. 下列關于科舉制度發展的表述,正確的是( ) A. 隋文帝時正式設置進士科,科舉制誕生 B. 唐太宗時創立殿試制度,擴大選官范圍 C. 宋代殿試成為定制,增加科舉取士名額 D. 明朝廢除科舉制度,實行八股取士 二、材料分析題(13題 18 分,14 題 16 分,15 題 18 分,共 52分) 13.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伴隨歷史的發展不斷創新和完善。閱讀材料, 回答問題。 材料一 高度發達的隋唐政治文明的出現和形成……不僅能夠 兼容并蓄,綜采漢魏南北朝以來不同區域、不同族群的制度文化并加 以融通運用,而且還能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革創新,使之更加完善…… 從而創造出了更為發達、燦爛的文明。 ——摘編自王小甫《創造與再造:隋唐至明中葉的政治文明》 材料二宋王朝建國的特殊性,使宋太祖為了避免五代以來的教 訓進行了比較大的官制改革,尤其是制約機制的設計相當完備。設官 分職,達到了相互維系、相互牽制的作用,有利于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強化了中央集權。 ——摘編自王志立《北宋官僚制約機制產生的背景》 材料三 政治制度是現實的,每一制度,必須針對現實,時時刻 刻求其能變動適應。 ——摘編自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1)根據材料一指出隋唐政治文明的形成過程有何特點?結合所學隋,七年級歷史 · 第 2 版(共 6 版) 七年級歷史 · 第 3 版(共 6 版)(往提出你的建設性意見。(6分)15.國家統一、民族交融和邊疆治理三位一體,鑄就中華民族共同體。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措施加強對邊疆的管理?請例舉一例說明。(6分)(3)清朝前期為加強邊疆治理,進行了有效管轄,請分別寫出對材料三中①、②處所采取的措施?綜合材料概括中國古代治理邊疆的措施具有怎樣的突出特點?談談你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識。(8分))唐時期在政治上是如何對中央官制進行創新與完善的?(4 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舉兩例說明宋太祖是如何設置“ 制約機制” 的?(4 分)宋太祖的官制改革產生了哪些影響?(4 分)(材料一材料二元朝宣政院印材料三)(3)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面對皇權受到抑制的“ 現實” ,明朝朱元璋 是如何強化皇權的?清朝雍正帝設立了哪一機構強化皇權?綜合上述 材料,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呈現著怎樣的發展趨勢?(6 分)14. 中國古代在不同時期與世界有著不同程度的交流。閱讀材料,回 答問題。材料一 兩宋先后在廣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 12 處設 有市舶司,專司外商貨物稅,還制定市舶法,不許官員權貴經營海外 貿易、買舶商貨物。——摘編自齊濤《中國古代經濟史》材料二 1405 年 6 月,鄭和率 2.78 萬余名將士,分乘 62 艘寶 船和 140 余艘其它船只,滿載織錦綢緞、紡絲布匹、陶瓷器皿、金銀銅鐵器及錢幣等,由劉家港入海。1416 年,鄭和率船隊護送各國使臣 回國并采辦各種珍奇物產、動物。鄭和下西洋前后經歷 28 年,抵達 30 余國,最遠曾達非洲東部,紅海、麥加。——摘編自邱樹森、陳振江《新編中國通史(第二冊)》材料三 乾隆二十二年起,清廷實行“ 獨口通商” 政策,將國 內與西洋各國的貿易集中于粵海關一口。——-摘編自方行、經君健、魏金玉《中國經濟通史·清代經卷》(1)根據材料一,宋代采用了哪些措施管理海外貿易?結合所學,宋朝 哪一科技發明為海外貿易的進行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6 分)((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采用何種方式處理西南地區的民族關系?結合所學,列舉一例唐朝鑒過設置機構加強邊疆管理的史實。(4分)(2)材料二中的史料屬于實物史料還是口述史料?鑒過此史料你能得出什么歷史信息?(如背景,意義,影響等信息)元朝還采取了哪些)(2)根據材料二,概括鄭和下西洋有哪些特點?結合所學,分析鄭和下 西洋在對外交往方面產生了什么影響?(4 分)(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指出,清廷推行“ 獨口鑒商” 的政策依據是 什么?“ 獨口” 是指哪里?綜合上述材料,就助力我國今天的對外交七年級歷史 · 第 4 版(共 6 版)七年級歷史 · 第 5 版(共 6 版)七年級歷史 · 第 6 版(共 6 版)2025年上學期期末質量監測卷 七年級歷史答案一、選擇題(共 48分)1-5 CAABD 6- 10ABCDB 11- 12DC二、材料題(共 52分)13. 共 18 分(1)兼容并蓄、融通運用、改革創新;( 2 分) 三省六部制( 2 分)(2) 解除禁軍高級將領的兵權,控制了軍隊;任用文官管理軍務,控制對軍隊的調動,統兵 權與調兵權分離;經常調換軍隊將領,定期換防,使兵不識將,將不專兵;加強君權,采取分 化事權的辦法,分割相權;派文臣擔任州縣長官,實施三年一換制度;設置通判以分知州權 力;取消節度使收稅的權力,設置轉運使,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任答兩點得 4 分)積極:有利于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加強了中央集權等。消極:造成了冗官與冗費;加劇了宋朝的財政負擔;軍隊戰斗力不強;地方財政困難等。 (積極與消極各任答一點得 4 分)(3 廢除丞相,提升六部職權,使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 2 分);設置軍機處( 2 分); 君主專制不斷強化,中央集權不斷加強。( 2 分)14.共 16分(1)措施:設立市舶司( 2 分);制定市舶法( 2 分) 指南針(羅盤)( 2 分)(2)特點:時間長;規模大;航程遠;和平交往(任答兩點得 2 分)影響: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 2 分)(3)閉關政策( 2 分);廣州( 2 分)看法:對外開放能促進社會發展和國家興盛,閉關鎖國會錯失學習先進技術的機會而導致 落后;我們應該堅持對外開放,以海納百川的胸襟、以兼收并蓄的態度汲取其他文明的養 分,以實現在交流互鑒中不斷前進等。(言之有理即可得 2 分)15.共 18分(1)和親( 2 分)唐太宗在西域設立安西都護府;武則天時期在西域設立北庭都護府。(任答一點得 2 分)(2)實物史料( 2 分)歷史信息:元朝設管理機構(宣政院或宣慰使司都元帥府)對西藏地區行使行政管理( 2 分)舉例:元朝在澎湖設置巡檢司,加強對臺灣的管理;元朝設置北庭都元帥府等機構管理西 域軍政事務(任答一點得 2 分)。(3)① 設臺灣府(2分); ② 設駐藏辦事大臣( 2 分); 特點:因地制宜、因俗而治;( 2 分)認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通過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 面的密切交往、相互依存而逐漸形成的;各民族共同開拓了遼闊的疆域,共同書寫了悠久 的歷史,共同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共同培育了偉大的精神,在新時代,我們應從古代邊疆 治理的歷史經驗中汲取智慧,進一步加強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共同推動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言之有理即可得 2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歷史-七年級-明德雨花實驗中學-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docx 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明德雨花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