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3課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課標要求:通過了解冷戰結束后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的發展特點,以及出現的全球性問題,認識人類社會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理解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成為時代潮流;牢固樹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共同擔當,同舟共濟,共促全球的和平與發展。思維導圖:知識梳理:一、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1.確立依據(1)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盡管發生了冷戰和多次局部戰爭,但是70多年以來,沒有發生過新的世界大戰,一些局部沖突也得到政治解決。(2)由于長期和平的國際環境,世界范圍內的經濟、政治、社會、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獲得了驚人的發展,極大地改變了各國和整個世界的面貌。(3)二戰后亞非地區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紛紛獲得獨立,經過幾十年的和平發展,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政治生活中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和平與發展的關系(1)和平是指世界的總體和平,發展是指世界的繁榮與發展。(2)和平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和平的保障,兩者相輔相成。3.制約戰爭的因素:人類進入21世紀,世界多極化繼續發展,經濟全球化不可逆轉,全球和區域合作方興未艾,各國之間的相互依存日益緊密。二、人類發展面臨的問題1.發展方面(1)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依然不足,發達經濟體需求萎縮、經濟復蘇乏力對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影響巨大。(2)南北差距和貧富分化日益嚴重。2.和平與安全方面(1)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如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發生的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的爭端、敘利亞內戰造成了大規模人道主義災難;等等。(2)核擴散、恐怖主義、網絡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跨國刑事犯罪、生態環境惡化、氣候變化等安全威脅持續蔓延。(3)海洋權益和極地資源爭奪等日趨激烈。(4)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三、在合作共贏中促進全球共同發展1.促進全球共同發展的措施(1)重視二戰后建立的主要國際組織的作用,如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發揮著全球治理的作用。(2)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機制,加強國際協調。A.全球層面:二十國集團正在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協調各國宏觀經濟政策、推動全球經濟治理改革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B.地區層面:①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組織正在有效維護歐亞地區的安全。②2009年首次召開的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以及2015成立的新開發銀行,是金磚國家合作共贏、維護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得益的平臺。2.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以及具體措施(1)中國的方案:①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②中國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一步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2)依據:①基于中國對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大勢的準確把握。②源自中華文明“以和為貴”“協和萬邦”的和平思想與和諧理念。③中國為推動世界和平與可持續發展給出的一個可供選擇的、理性可行的行動方案。④為了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3)措施:①2013年,中國提出建設“一帶一路”的合作倡議。②2014年11月,中國設立絲路基金,對“一帶一路”建設給予資金支持。③2015年12月,中國倡議設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正式成立。【深入探究】1.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組成條件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組成需要兩個條件,一是共同利益,二是共同價值。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的今天,必須要堅持“和而不同”,承認多元價值的合理性,反對單一主體思維和霸權主義;必須用“融實和合”的辦法化解矛盾;必須堅持通過對話協商的方式達成價值共識,才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正確途徑。2.“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三大實踐平臺(1)“一帶一路”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落地生根的偉大實踐。在互聯互通的目標下,中國與沿線國家的聯系加強,不斷推動地區與世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形成全球化的積極效果。(2)區域雙邊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落實推進的地緣路徑。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細化至區域、國別命運共同體,把握人類利益和價值的通約性,在國際關系中尋找最大公約數。(3)新機構機制、主場外交等多邊合作平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創新實踐。近年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新機構機制的建立,“一帶一路”峰會、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等主場外交的開展,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創新的平臺。3.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意義(1)“人類命運共同體”汲取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實現了理論的堅持和繼承。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繼承馬克思主義“自由人聯合體”理想,汲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和合”思想,將實現全人類的幸福作為終極目標。(2)“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取人類價值認同的最大公約數,倡導公平合理的新型國際關系。秉持和而不同的價值觀,倡導多種文明和諧發展,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觀基礎,是各國人民共有精神家園的最大公約數。(3)“人類命運共同體”超越“文明沖突論”“文明優越論”,倡導全球新型文明觀。文化多樣性是世界文明的本質特征之一,“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文明的交流互鑒,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牢固紐帶。(4)“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升中國的國際話語權,為塑造大國形象持續提供議題設置空間。“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把握世界未來發展趨勢,主動設置“和平發展、共同繁榮”議題,易理解、可接受,是融通中外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知識拓展】1.東西問題:東、西是指兩大集團,主要是指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初的國際關系中以美國,西歐為代表的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對峙成為國際政治的主要內容。東西問題主要是和平問題。2.南北問題:是指主要位于北半球的發達國家和主要位于南半球的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發展不平衡,經濟關系不平等的問題。南北問題主要是發展問題。3.當今人類發展面臨的三大問題一是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問題。尤其是人口的迅速增長及其引發的資源短缺、環境污染、氣候變暖等問題;二是世界政治多極化與經濟一體化所帶來的問題,如世界政治和經濟格局中的合與分所帶來的控制與反控制問題、主權讓渡問題、貧富差距拉大問題等;三是全球化與本土化的紛繁復雜的關系處理問題等,如民族與宗教問題、恐怖主義與反恐問題、文明與價值觀的沖突問題等。4.當今世界,維護和平、促進發展的途徑(1)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2)改變國際舊秩序,建立國際新秩序包括:平等享有主權(內政不容干涉)、平等參與權(國際事務)、平等發展權(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共同發展權(各民族、各種文明)。問題探究: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當今世界正發生復雜深刻的變化,人類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持續推進。同時,人類也正處在一個挑戰層出不窮、風險日益增多的時代。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繼續顯現,世界經濟緩慢復蘇、發展分化,國際投資貿易格局和多邊投資貿易規則深刻調整,各國面臨的發展問題依然嚴峻。如何防止全球化的危機,使人類社會能夠延續存在、和睦相處和持續發展,這是目前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和課題。——摘編自常健《解決人類現實挑戰的中國方案》材料二 中國以命運共同體的新視角,尋求人類共同利益和共同價值的新內涵,要求打造體現“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等全人類共同價值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重要理論創新是它的整體思維,不僅超越了西方選舉驅動的政黨政治的局部和短期利益觀,而且還具有人類社會應對全球性挑戰的整體合力。而中國將現階段世界發展大勢和自身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發展思路和目標交織一處,更是擴大本國與世界各國利益匯合的全方位的戰略發展愿景。它旨在推進各國經濟全方位互聯互通和良性互動,減少全球發展不平等和不平衡的現象,使得世界各國人民都有機會來享受世界經濟增長帶來的利益和好處,展現出中國向人類文明提出的一個永久性道德價值和人文關懷。——摘編自蔡亮《試分析國際秩序的轉型與中國全球治理觀的樹立》(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當今的時代主題和發展特點。(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對中國的全球治理觀進行簡要評析。(要求:表述準確,邏輯清晰,不得摘抄原文)【答案】(1)時代主題:和平與發展發展特點: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人類面臨一系列挑戰。(2)評析:在全球治理方面,中國提出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提出這一理念主要是基于當今世界形勢和人類面臨許多共同的挑戰,而舊的國際秩序和治理模式又存在弊端,難以適應當今世界形勢的發展要求。此外,也與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升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增強有關。中國的全球治理觀體現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新理念,為推動世界和平與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個理性可行的行動方案;有利于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同時,也體現了中國作為世界大國的責任與擔當,這是對人類進步事業和人類文明奉獻的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詳解】(1)時代主題:結合所學可知,當今的時代主題是和平與發展。發展特點:依據材料“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持續推進”可以得出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依據“人類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時期”可以得出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依據“人類也正處在一個挑戰層出不窮、風險日益增多的時代”、“這是目前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和課題”可以得出人類面臨一系列挑戰。(2)評析:依據材料一、二,結合所學從中國的全球治理觀的內容、背景以及影響等角度進行評析。內容:依據材料“中國以命運共同體的新視角,尋求人類共同利益和共同價值的新內涵,要求打造體現‘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等全人類共同價值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可知,在全球治理方面,中國提出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背景:依據“如何防止全球化的危機,使人類社會能夠延續存在、和睦相處和持續發展,這是目前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和課題”、“它旨在推進各國經濟全方位互聯互通和良性互動,減少全球發展不平等和不平衡的現象”并結合所學可知,提出這一理念主要是基于當今世界形勢和人類面臨許多共同的挑戰,而舊的國際秩序和治理模式又存在弊端,難以適應當今世界形勢的發展要求;依據“中國將現階段世界發展大勢和自身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發展思路和目標交織一處”、“展現出中國向人類文明提出的一個永久性道德價值和人文關懷”并結合所學可知,與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升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增強有關。影響:依據“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重要理論創新是它的整體思維,不僅超越了西方選舉驅動的政黨政治的局部和短期利益觀,而且還具有人類社會應對全球性挑戰的整體合力”、“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使得世界各國人民都有機會來享受世界經濟增長帶來的利益和好處,展現出中國向人類文明提出的一個永久性道德價值和人文關懷”并結合所學可知,中國的全球治理觀體現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新理念,為推動世界和平與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個理性可行的行動方案;有利于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同時也體現了中國作為世界大國的責任與擔當,這是對人類進步事業和人類文明奉獻的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練習鞏固:基礎題1.近年來,人工智能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但大多數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尚未能真正使用人工智能并從中受益,全球數字鴻溝仍有擴大之勢。數據泄露、虛假信息泛濫等諸多風險威脅人類發展。為應對挑戰,國際社會有關加強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呼聲和行動全面興起。材料旨在說明( )A.發達國家主導科技創新 B.技術革新對全球治理提出新挑戰C.科技革命改變生活方式 D.技術發展加劇世界發展的不平衡2.據統計,自“9·11”事件之后,美國對他國實施的制裁數量呈爆炸性增長,制裁對象從2000年的912個增加到2021年的9400多個。這說明( )A.全球治理機制趨于崩潰 B.美國逐漸建立單極世界C.大國霸權主義依然存在 D.逆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3.下圖反映了1830—2010年世界經濟發展的波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鋼鐵時代到來推動第一波發展高峰B.科學革命到來推動第二波發展高峰C.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經濟蕭條根源D.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引發石油危機4.下圖的諷刺漫畫中,美國總統特朗普正操控著名為“美國優先”的起重機將“地球”高高吊起,大肆破壞。該漫畫說明( )A.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 B.美國仍是唯一的超級大國C.世界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 D.單邊主義不利于全球穩定5.1999年,美國、英國、俄羅斯、中國等組成了二十國集團(G20)。下表是1999—2005年G20會議議題(部分)。這反映出( )時間 會議議題1999年 全球區域經濟和金融形勢、國際金融體制改革方向等2000年 如何應對全球化的挑戰和國際金融危機等2001年 9·11事件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和打擊恐怖融資活動等2005年 實現世界經濟的平衡有序發展、布雷頓森林機構改革等A.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加快 B.非傳統安全威脅影響世界和平C.國際金融體系得到重塑 D.全球經濟治理需加強國際合作提高題6.下表所示為部分國際合作機制相關指標。這反映了( )國際合作機制名稱 首屆峰會舉辦年份 峰會或會議已舉辦次數/次 最近一次峰會或會議舉辦年份 非洲國家參與數量/個 資金支持/億美元東京非洲發展國際會議 1993 8 2022 48 300歐盟—非盟峰會 2000 6 2022 40 1680美國—非洲領導人峰會 2014 2 2022 49 550俄羅斯—非洲峰會 2019 2 2023 48 *注:*指官方未發布相關數據;表中數據統計時間截至2024年。A.援助非洲成為國際共識 B.主要國際力量在非洲的博弈C.區域經濟集團規模擴大 D.非洲國家發展道路趨于多元7.2006年,聯合國支持的負責任投資原則(UNPRI)誕生,目標是理解環境(E)、社會責任(S)與公司治理(G)對投資者的影響,并支持簽署機構在投資決策和所有權實踐中納入ESG議題。下圖為PRI全球簽約機構累計數量統計,由此可見( )PRI全球簽約機構累計數量統計(2006-2024年)注:在全球資產規模排名前50的資產管理機構和主權財富基金中,有38家機構已成為PRI成員。A.可持續發展的全球責任落實到經濟活動中 B.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經達成了全球共識C.發達國家是可持續發展責任的主要承擔者 D.聯合國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領導機構8.下圖是名為《極限施壓》的漫畫,畫中地球受到美國“關稅”機器擠壓,情況越來越糟糕。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旁邊說:“世界聽著!我控制你了!”該漫畫旨在表達美國( )A.推動建立美元霸權體系 B.逆全球化的政策與危害C.加強對世界貿易組織的控制 D.霸權主義導致世界局勢動蕩9.當今全球治理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各個層面的國際合作解決全球性問題,以避免全球體系內的危機和動蕩。下圖為“全球治理的組成部件”。由此可知,當今全球治理( )A.中國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 B.依賴于傳統國際秩序的維系C.主要由歐美發達國家主導 D.需多元主體和制度協同推進創新題10.“全球南方”材料 2024年12月7日,“全球南方”一詞入選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的“2024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全球南方”的概念,集合了地理空間、世界政治、歷史脈絡和發展水平等多維內涵,表現為包含多樣化的價值觀念、文化傳統、發展水平、利益訴求的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集合體。1977年,聯合國成立了以德國前總理勃蘭特為首的“南北委員會”。1980年,《勃蘭特報告》根據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按照全球現代化發展程度劃出了一條“勃蘭特線”。除了經濟含義,“全球南方”代表著20世紀反殖民浪潮中實現民族解放和獨立的國家,因此它帶有反帝、反殖、反霸的政治意涵。2012年,有學者認為,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亞、土耳其這4個“全球搖擺國家”對國際秩序的重塑非常重要。2015年9月29日,習近平在出席聯大一般性辯論并發表演講時明確指出,中國“將繼續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站在一起,堅定支持增加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在國際治理體系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中國在聯合國的一票永遠屬于發展中國家”。2022年以來,“全球南方”概念日益引發國際政壇和學術界關注。(1)根據材料,概括“全球南方”的內涵。(2)綜合以上材料和相關知識,就“中國與‘全球南方’”這一主題,談談你的認識。答案解析:基礎題1.【答案】B【難度】0.65【知識點】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追求【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為目的題。根據題目具體時空信息可知準確時空為:現代世界。材料主要討論了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重要驅動力量,以及其在全球范圍內帶來的挑戰,包括發展中國家未能充分受益、數字鴻溝擴大、數據泄露和虛假信息泛濫等問題。同時,材料提到國際社會對加強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呼聲和行動正在興起。這反映了技術革新(如人工智能的發展)對全球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戰,B項正確;材料并未強調發達國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主導地位,而是更關注發展中國家未能充分受益、全球數字鴻溝擴大等問題,排除A項;材料的重點在于治理挑戰(如數字鴻溝、數據安全、虛假信息等),而非科技進步對社會生活的具體影響,排除C項;國際社會的“呼聲和行動”更側重于治理與合作,而非單純強調不平等的加劇,排除D項。故選B項。2.【答案】C【難度】0.65【知識點】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追求【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00-2021年(美國)。根據材料可知,美國在他國沒有對其構成實質性威脅的情況下,對眾多國家實施大量制裁,這是典型的大國霸權主義行徑。通過制裁來迫使他國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干涉他國內政,說明大國霸權主義依然存在,C項正確;材料僅僅圍繞美國對他國實施制裁數量的變化展開,并沒有任何信息表明全球治理機制趨于崩潰,排除A項;美國試圖建立單極世界是其長期的戰略目標,但材料重點強調的是制裁數量的增長,而非美國在建立單極世界方面的進展情況。制裁數量多只能體現其對外干涉的方式和程度,不能直接等同于美國逐漸建立起單極世界,排除B項;逆全球化趨勢主要體現在貿易保護主義、限制人員流動、阻礙國際經濟合作等方面。雖然美國的制裁行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際貿易和全球經濟合作,但材料主要突出的是制裁數量的變化,而不是逆全球化趨勢的加強,兩者概念不同,排除D項。故選C項。3.【答案】C【難度】0.65【知識點】人類發展面臨的問題、工業革命的消極影響、各國調控經濟的措施【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30—2010年世界。根據材料可知,從1830至2010年的世界經濟發展波動情況可以看出,經濟發展存在周期性,這種周期性往往與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有關,當這一矛盾激化時,就會導致經濟危機或蕭條,C項正確;第一波發展高峰是在1860年左右,這一時期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接近尾聲的時期,但“鋼鐵時代到來”更多是工業革命的一個結果或表現,而非主要原因,排除A項;第二波發展高峰是在1830至1930年之間,但科學革命通常指的是16至17世紀以天文學革命為開端的科學變革,且第二波發展高峰主要得益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而非科學革命,排除B項;石油危機通常與中東戰爭、產油國提高油價等因素有關,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主要影響的是國際貨幣體系,而非直接引發石油危機,排除D項。故選C項。4.【答案】D【難度】0.65【知識點】人類發展面臨的問題【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美國)。根據材料可知,漫畫中特朗普操控著名為“美國優先”的起重機將“地球”高高吊起并大肆破壞,形象地表明了美國推行單邊主義政策(“美國優先”本質上是一種單邊主義理念),這種行為對全球穩定造成了負面影響,很好地說明了單邊主義不利于全球穩定,D項正確;非傳統安全威脅如恐怖主義、跨國犯罪、氣候變化等持續蔓延,通常表現為這些領域的問題在全球范圍內的擴散和發展情況。而本題漫畫主要體現的是美國的行為對地球的影響,排除A項;美國仍是唯一的超級大國這一表述本身是事實,但漫畫重點強調的是美國推行“美國優先”政策下的行為對地球造成的破壞,而不是在闡述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排除B項;世界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是指世界政治格局朝著多個力量中心發展的趨勢,主要涉及不同國家和地區在國際政治舞臺上的影響力變化等情況,排除C項。故選D項。5.【答案】D【難度】0.65【知識點】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人類發展面臨的問題【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當代世界。從表中可以看到,會議議題涉及全球區域經濟和金融形勢、國際金融體制改革、應對全球化挑戰、打擊恐怖融資活動、實現世界經濟的平衡有序發展等,這些議題都需要各國之間的合作。 這些議題反映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國需要加強合作,共同應對經濟和金融等領域的挑戰,D項正確;會議議題涉及全球區域經濟和金融形勢、國際金融體制改革、應對全球化挑戰等,這些雖然都與經濟全球化密切相關,但看不出全球化的具體情況,排除A項;2001年的會議議題提到了9·11事件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和打擊恐怖融資活動,這確實反映了非傳統安全威脅的影響。 但其他年份的議題主要集中在經濟和金融領域,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直接關聯較少,排除B項;會議議題中提到了國際金融體制改革方向、布雷頓森林機構改革等,這些都與國際金融體系的改革有關。 然而,題目中的“得到重塑”暗示已經完成,而從表中看,這些改革仍在討論和進行中,尚未完成,排除C項。故選D項。提高題6.【答案】B【難度】0.4【知識點】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追求【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世界。據材料中部分國家、地區和非洲國家建立合作機制、給予資金支持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些國家和地區重視非洲發展所帶來的機遇,希望擴大自身在非洲的影響力,反映出它們在非洲的博弈,B項正確;向非洲提供資金支持不等同于援助非洲,且部分國家和地區也不能代表國際共識,排除A項;美國、俄羅斯和非洲建立的合作機制不屬于區域經濟集團,排除C項;材料沒有體現出非洲國家的發展道路,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項。故選B項。7.【答案】A【難度】0.4【知識點】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追求【詳解】據本題次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背景題、影響題。時空是:當代(世界)。根據圖片信息,結合所學可知,本世紀以來,在聯合國推動下,PRI簽約機構數量持續增長,至2024年已超過5000家,管理資產規模日益壯大,這一趨勢表明,全球金融機構對ESG理念的認可度顯著提升,可持續發展逐漸成為投資決策的核心考量,可持續發展的全球責任日益落實到經濟活動中,A項正確;PRI的國際化合作體現了跨國責任分擔,但據所學,單邊主義和逆全球化的存在,使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尚未成為全球共識,排除B項;發達國家是可持續發展責任的主要承擔者的說法,與中國等新興市場機構積極參與PRI,推動ESG本土化實踐等史實不符,排除C項;PRI由聯合國支持,但實際運作依賴簽署機構的自愿參與,聯合國只是推動者而非直接領導機構,排除D項。故選A項。8.【答案】B【難度】0.4【知識點】人類發展面臨的問題【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根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當代世界。根據漫畫信息“地球受到美國‘關稅’機器擠壓,情況越來越糟糕”以及特朗普宣稱“世界聽著!我控制你了!”,可知全球化背景下,各國經濟聯系緊密,倡導自由貿易,而美國通過加征關稅等手段,是違背全球化趨勢的行為,這種行為對全球經濟造成不良影響,體現了美國逆全球化政策及其危害,B項正確;漫畫中美國的“關稅”機器擠壓地球,表明美國逆全球化的政策與危害,而不是建立美元霸權體系,排除A項;漫畫主要體現美國以關稅手段對世界經濟施壓,未涉及控制世界貿易組織,排除C項;漫畫重點突出美國關稅政策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并非強調霸權主義導致世界局勢動蕩,排除D項。故選B項。9.【答案】D【難度】0.4【知識點】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世界。根據圖片信息可知,圖中展示了全球治理的組成部件,包括國際機制、非政府組織、國際法、專家共同體、世界萬維網、政府間組織、國家、跨國公司、跨政府聯合體等,這表明全球治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需要多元主體(如不同類型的組織、國家等)及多種制度(如國際法等)相互協同、共同推進,才能有效實現其目標,解決全球性問題,避免全球體系內的危機和動蕩,D項正確;雖然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確實有著重要影響力,但僅從該圖無法得出這一結論,排除A項;全球治理更多是對傳統國際秩序的補充和改進,強調合作而非單純依賴舊秩序,排除B項;全球治理應該是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平等協商,而不是主要由歐美發達國家主導,這種觀點不符合全球治理的發展趨勢,排除C項。故選D項。創新題10.【答案】(1)從地理空間看,全球南方指代“勃蘭特線”以南包括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太平洋島嶼等大多位于南半球的廣大區域。從歷史脈絡看,全球南方是指長期遭受殖民掠奪與壓迫并于二戰后取得民族獨立的國家,即第三世界國家。從發展水平看,全球南方是指仍處于農業社會或正在走向現代化的后發現代化國家,即發展中國家。從利益訴求看,全球南方以改變現有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為目標,具有強烈的反帝、反殖、反霸的共同愿望。從活動平臺看,不結盟運動、七十七國集團、金磚組織、G20、“一帶一路”倡議等成為全球南方國家團結合作互利共贏的重要國際平臺。(2)從歷史上看,中國長期支持并積極參與全球南方事業。新中國外交始終堅定站在反殖、反霸一邊,積極支持發展中國家爭取民族獨立解放的斗爭。50年代推動萬隆會議圓滿成功,力促亞非國家團結,求同存異、和平共處成為指導全球南方國家交往的重要原則。中國始終與不結盟運動、七十七國集團等保持密切交往,共同推動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建立。同時,中國在自身財力緊張、物資匱乏的情況下,長期給予包括非洲在內的諸多發展中國家無私援助。從立場定位看,中國是全球南方的重要成員。獨立前他們有相同的歷史遭遇與奮斗歷程,獨立后有共同的發展難題和目標任務,有共通的建立國際新秩序和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現實目標。新中國始終將加強與南方國家的合作作為外交的優先方向,堅持同南方國家做共商共建共享的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做全球南方合作的倡導者、建設者和貢獻者,由此也贏得了全球南方國家的廣泛認可和贊譽。【難度】0.4【知識點】發展中國家面臨的挑戰、發展中國家的成就、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人類發展面臨的問題【詳解】(1)本題是特點題。時空是現代世界。首先,分析“全球南方”包含的角度,據材料“集合了地理空間、世界政治、歷史脈絡和發展水平等多維內涵,表現為包含多樣化的價值觀念、文化傳統、發展水平、利益訴求的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集合體”可知,“全球南方”包含地理空間、歷史脈絡、價值觀念、文化傳統、、發展水平、利益訴求等;其次,結合所學具體闡明,從地理空間看,全球南方指代“勃蘭特線”以南包括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太平洋島嶼等大多位于南半球的廣大區域;從歷史脈絡看,全球南方是指長期遭受殖民掠奪與壓迫并于二戰后取得民族獨立的國家,即第三世界國家;從發展水平看,全球南方是指仍處于農業社會或正在走向現代化的后發現代化國家,即發展中國家;從利益訴求看,全球南方以改變現有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為目標,具有強烈的反帝、反殖、反霸的共同愿望;從活動平臺看,不結盟運動、七十七國集團、金磚組織、 G20、“一帶一路”倡議等成為全球南方國家團結合作互利共贏的重要國際平臺等等。(2)本題是評論解說題。時空是現代中國和世界。首先,闡明“全球南方”的含義,得出“全球南方”,正成長為改變世界格局、重塑國際關系新秩序、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重要力量;闡明中國對“全球南方”的立場,得出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是全球南方大家庭的重要成員,也始終是全球南方增強國際影響力不可或缺的助推者;其次,結合歷史闡明立場和中國始終堅持對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貢獻的立場,得出從歷史上看,中國長期支持并積極參與全球南方事業。新中國外交始終堅定站在反殖、反霸一邊,積極支持發展中國家爭取民族獨立解放的斗爭。50年代推動萬隆會議圓滿成功,力促亞非國家團結,求同存異、和平共處成為指導全球南方國家交往的重要原則,中國始終與不結盟運動.七十七國集團等保持密切交往,共同推動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建立。同時,中國在自身財力緊張、物資匱乏的情況下,長期給予包括非洲在內的諸多發展中國家無私援助;從立場定位看,中國是全球南方的重要成員,獨立前他們有相同的歷史遭遇與奮斗歷程,獨立后有共同的發展難題和目標任務,有共通的建立國際新秩序和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現實目標,新中國始終將加強與南方國家的合作作為外交的優先方向,堅持同南方國家做共商共建共享的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做全球南方合作的倡導者、建設者和貢獻者,由此也贏得了全球南方國家的廣泛認可和贊譽;最后,從世界歷史發展的紀律升華總結,得出面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加速演進,中國必須堅定地繼續團結全球南方國家,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