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6張PPT)板塊三 中國現代史第八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奮斗史第23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主干梳理 · 理思路考點探究 · 釋難點真題研習 · 立標桿課標定位 · 明考向課標定位 · 明考向課程 標準 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意義,認清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主干梳理 · 理思路一、中共十八大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1.中共十八大的召開(1)召開時間、地點:________年11月,北京。(2)內容①主題報告:胡錦濤作題為《堅定不移沿著____________________ 前進,為全面建成____________而奮斗》的報告。②會議主線:中共十八大貫穿始終的主線是堅持和發展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③發展目標:大會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確定了全面建成____________的目標。201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小康社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小康社會(3)地位: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____________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2.形成新時代領導核心: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選舉_________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2013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_________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小康社會習近平習近平3.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1)提出:習近平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等重要場合闡明。(2)本質內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實現途徑: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____________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____________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愛國主義改革創新二、中共十九大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中共十九大(1)召開時間、地點:2017年10月,北京。(2)內容①主題報告:習近平作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②大會主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③主要矛盾:大會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這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④奮斗目標:大會確定決勝全面建成____________、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目標,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分兩個階段推進的戰略安排: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_____________ ________,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小康社會社會主義現代化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⑤指導思想:大會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________年3月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憲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2018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概念闡釋〕小康社會:是鄧小平在改革開放初期規劃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藍圖時提出的戰略構想。小康社會是一個社會生產力持續發展,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國家的綜合國力特別是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的社會發展階段。2.選舉領導人:中共十九屆一中全會選舉習近平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習近平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3.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創立:習近平對關系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學判斷,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創立者。(2)核心:就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提出一系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3)地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中華文化中國精神4.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1)時間:2021年11月。(2)內容: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決議》科學總結了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明確提出確立習近平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3)意義: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三、中共二十大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1.召開時間、地點:2022年10月,北京。2.內容(1)報告:習近平作題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的報告。(2)大會主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3)大會強調,中共十八大召開十年來,我們經歷了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即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4)提出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明確領導核心:在中共二十屆一中全會上,習近平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2023年3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習近平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概念闡釋〕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四、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1.全面建成小康社會(1)建成經過①2015年10月,習近平在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上強調“小康”講的是____________,“全面”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2013年,習近平提出了“精準扶貧”理念。2021年2月,習近平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發展水平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2)意義①脫貧攻堅偉大斗爭,鍛造形成了脫貧攻堅精神。我國提前十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為全球脫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②我國發展具備了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2.綜合國力顯著提升(1)經濟:十年來,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2)科技:國家加快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我國進入_________國家行列。(3)民生: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均預期壽命增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國家推進教育強國建設,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和醫療衛生體系,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4)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歷史性突破,我軍現代化水平和實戰能力顯著提升。創新型3.在應對風險挑戰中推進各項事業(1)國際①風險挑戰:中美經貿摩擦、國際上____________的抬頭、單邊霸凌的逆流。②措施:我國采取有力反制措施,堅決捍衛自身合法利益,捍衛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堅定地站在歷史前進的正確一邊。保護主義自由貿易多邊體制(2)國內①香港、臺灣香港 問題 2019年6月,香港爆發“修例風波”,充分暴露出香港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存在的制度漏洞。措施 a.中央政府堅定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打擊和懲治暴力犯罪活動,恢復秩序。2020年6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這一重大舉措推動香港局勢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b.國家深入推進__________________建設,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香港、澳門保持了長期穩定發展良好態勢。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粵港澳大灣區臺 灣 兩岸關系 的發展 a.2015年11月7日,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這是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翻開了兩岸關系歷史性一頁。b.在中國共產黨的引領推動下,兩岸交流合作日益廣泛。臺 灣 風險 挑戰 問題 2016年民進黨上臺后,“臺獨”勢力猖獗;外部勢力干涉臺灣事務。應對 a.中共十九大鮮明地提出,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我們開展了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爭,牢牢把握兩岸關系主導權和主動權。b.中共二十大重申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強調解決臺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②面對新冠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積極成果,鑄就了偉大抗疫精神。4.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1)中國特色大國外交①背景: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世界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之中。②提出:2014年11月,習近平明確提出了推進中國特色__________的戰略思想。③內容:指出中國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牢牢把握堅持____________、促進____________這條主線,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保障。大國外交和平發展民族復興(2)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①提出:_______年3月,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首次向國際社會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②全面闡述:2015年9月,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的演講,全面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內涵,呼吁構建以____________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③寫入憲法:2018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寫入我國憲法序言。④地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被寫入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各種復雜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2013合作共贏⑤實踐措施a.堅定奉行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政策,走和平發展道路。b.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和建設,為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展現負責任大國擔當。c.中國堅定奉行____________的開放戰略,堅持____________的基本國策和_______________的正確方向。中國的“____________”倡議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獨立自主和平外交互利共贏對外開放經濟全球化一帶一路〔概念闡釋〕人類命運共同體:指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全球價值觀包含相互依存的國際權力觀、共同利益觀、可持續發展觀和全球治理觀。考點探究 · 釋難點主題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史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同時,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史料二]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摘編自齊衛平、樊士博《前提、過程和動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百年回眸》[問題](1)根據史料一和所學知識,說明我國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和判斷依據。(2)根據史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黨的十八大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的重大意義。[提示](1)社會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依據: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對社會生活的要求提高;城鄉、區域之間,經濟發展還存在很大差異。(2)意義: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深化改革開放,提高我國綜合國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行動指南;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拓展]全面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產物,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與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2)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展。(3)堅持以人為本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思想,也是毛澤東思想中群眾路線的深化與發展,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立黨理念。(4)立足于實踐、解決實際問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斷深化的內在源泉,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事求是的基本特點。真題研習 · 立標桿1.(2024·重慶高考·9)下圖反映的是1995—2010年中國研發經費及投入強度(研發經費與GDP之比)情況。這體現了中國( )A.科研人員總量居世界首位B.“科教興國”戰略有效實施C.研發經費與GDP等比增長D.“科技創新”已成頂層設計[答案] B[解析] 根據圖中信息可知,1995—2010年中國研發經費及投入強度持續增長,這反映了國家對科技教育的重視和投入增加,是“科教興國”戰略有效實施的結果,B項正確;材料中并未提及科研人員總量,也未與他國對比,無法得出A項結論,排除A項;圖中顯示研發經費增長,投入強度并非等比增長,排除C項;圖中反映的是研發經費的投入情況,并未體現“科技創新”成為頂層設計,況且“頂層設計”是中共十八大才出現的詞語,排除D項。2.(2023·河北高考·10)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1—2015年中國三大產業國內生產總值變化,如圖所示,對圖示解釋合理的是( )注:一般意義上,第一產業指農業,第二產業指工業,第三產業指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之外的其他行業。A.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加速了農業發展B.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促進了工業發展C.國家電子商務立法保障第三產業發展D.亞投行的成立推動了中國經濟發展[答案] B[解析] 根據材料“2001—2015年”并結合所學可知,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工業品進出口貿易大大增長,因此推動了我國這一時期工業有了顯著發展,B項正確;中國早在1978年就開始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而材料時間是2001—2015年,A項不能反映材料主旨,排除;我國電子商務立法進程從2013年底啟動,不能全面解釋材料現象,排除C項;2015年,中國倡議設立亞投行,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3.(2023·海南高考·9)2018年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指出,我國中小企業具備了“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這一成就( )A.表明我國現代化建設開啟了新時期B.體現了政治體制改革取得最新突破C.說明現代企業制度激發了國企活力D.驗證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成效[答案] D[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2018年我國中小企業在稅收、GDP、技術和就業等方面貢獻巨大,這是因為我國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原理下,結合中國實際不斷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結果,故我國取得的上述成就驗證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成效,D項正確;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啟新時期,排除A項;材料涉及的是經濟體制改革而非政治體制改革,排除B項;材料只強調中小企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不能看出是國有企業還是私營企業,排除C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