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和林民中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質量監測考試高一生物試卷考生注意 :1 . 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 。 滿分 100 分,考試時間 75 分鐘 。2 . 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 。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 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 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 , 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 下列不屬于相對性狀的是A. 老鼠的白毛與黑毛 B. 人的黃皮膚和白皮膚C. 豌豆子葉黃色與豆莢綠色 D. 豌豆花腋生與花頂生2. 孟德爾被譽為現代遺傳學之父 , 他發現了遺傳學三大基本規律中的兩個—分離定律及自由組合定律 。下列關于材料選取及雜交實驗的說法中 , 錯誤的是A. 自然繁殖的豌豆都是純種、兩性花B. 雜交時 , 父本在花成熟后除去全部雄蕊C. 人工傳粉的順序:去雄→套袋→授粉→套袋D. 與山柳菊相比 , 豌豆花大 , 易于做人工雜交實驗3.對某植株進行測交,得到的后代的基因型為RrBb和Rrbb,則該植株的基因型是A.RRBb B.RrBb C.rrbb D.Rrbb4. 豌豆植株花的位置腋生對頂生為顯性 , 為判斷某腋生花植株的基因型 , 最好采用A. 雜交 B. 自交 C. 測交 D. 異花傳粉5. 下列關于教材中科學家進行研究的敘述 , 錯誤 的是A. 孟德爾遺傳規律的得出運用了假說-演繹法B. 薩頓的研究運用了類比推理法C. 摩爾根的研究運用了類比推理法D. 薩頓和摩爾根的研究都以孟德爾的結論為基礎6. 下列關于白化病和紅綠色盲的敘述 , 錯誤的是A. 白化病和紅綠色盲均為隱性遺傳病B. 白化病在男性 、女性中發病率相等C. 紅綠色盲女性患者的父親可能不患該種遺傳病D. 紅綠色盲男性患者的精細胞中可能無該病的致病基因7. 下列有關DNA分子結構特點的敘述 , 正確的是A. 堿基對位于DNA分子的外側 , 構成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 DNA分子是以4種脫氧核苷酸為單位連接而成的C. 生物的DNA分子中都至少含2個游離的磷酸基團D. DNA分子中A- T堿基對數量越多 , 熱穩定性越強8. 下列關于DNA分子復制的敘述 , 正確的是A. DNA分子復制時先全部解旋 , 再進行復制B. DNA分子復制過程中沒有氫鍵的斷裂和形成C. DNA分子復制過程需要酶的催化并且消耗 ATPD. DNA分子復制是以一條母鏈為模板合成兩條子鏈9. 下列關于遺傳信息翻譯過程的敘述 , 正確的是A. 翻譯需要DNA作模板 , tRNA作為轉運工具B. 翻譯是在核糖體上合成蛋白質 , 不需要酶的參與C. 原核細胞中轉錄尚未結束 , 翻譯即已開始D. 翻譯時所需的氨基酸種類與密碼子的數量相等10. 下列關于基因突變的敘述 , 正確的是A. 基因突變形成的基因是顯性基因B. 基因突變對生物大多是有利的C. 自然狀態下基因突變發生的頻率很低D. 健康的青少年不會發生基因突變11. 下列關于基因重組的說法 , 錯誤 的是A. 基因重組是生物變異的來源之一B. 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可以發生重組C. 基因重組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選擇中進化D. 控制同一性狀的等位基因可以發生重組12. 科學家用某二倍體植物的花藥進行組織培養獲得單倍體,再經秋水仙素處理和選育 獲得了新品種。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該育種方法能縮短育種年限B.該育種原理是染色體變異C.該品種自交后代會性狀分離D.秋水仙素抑制紡錘體形成13. 如圖為某種高等動物的細胞分裂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圖甲一定為次級精母細胞B. 圖乙一定為初級卵母細胞C. 圖丙為次級卵母細胞或極體D. 圖丙中的M、m為一對同源染色體14. 下列關于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敘述 , 錯誤的是A. 變異的利與害是由生物生存的環境決定的B. 共同進化指不同物種間相互影響不斷進化C. 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都可以阻止種群間的基因交流D. 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物進化的方向15.拉布拉多犬的毛色有黑色、棕色和黃色三種表型,棕色(aaBB)和黃色(AAbb)個體雜交,F1均為黑色。F1雌雄個體隨機交配,F2表現為黑色、棕色、黃色的個體數之比為9:3:4。據此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A和B為等位基因,a和b為等位基因B. 基因型為aabb的拉布拉多犬表現為黃色C. F2的3種表型對應16種基因D. F2的黑色犬中,純合子的比例為1/16二、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一項或多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得1分,有選錯得0分。16.下圖表示四種生物的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情況,其中數字表示基因。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圖甲細胞發生的變異類型為染色體數目變異B.圖乙細胞中堿基的增添導致基因突變C.圖丙所代表的生物含有四個染色體組D.圖丁細胞的變異可能會使染色體上的基因數目減少17.如圖為鼠的毛色(黑色和白色)的遺傳圖解。下列判斷錯誤的是A.黑色為顯性性狀 B.4號為雜合子的概率為1/2C.F1的結果表明發生了性狀分離 D.7號與4號的基因型相同18.下列關于純合子和雜合子的描述,正確的是A.純合子和純合子雜交的后代都是純合子B.雜合子和雜合子雜交的后代都是雜合子C.雜合子基因型中可以存在多對基因純合的現象D.雜合子的每對基因都是雜合的19.如圖為基因型AaBb的個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圖解,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分離定律發生在①過程,自由組合定律發生在②過程B.雌雄配子結合方式有16種,子代遺傳因子組成有9種C.F 中不同于親本性狀表現的個體占全部子代個體的7/16D.F 中雜合子所占比例為2/320.下列選項對甲、乙、丙三圖的敘述,正確的是A.甲圖中共有5種核苷酸B.乙圖所示的化合物中含有2個特殊的化學鍵C.甲、乙、丙中都含有腺嘌呤D.丙圖所示物質含有的單糖不一定是核糖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5分。21.(16分)某生物興趣小組對果蠅的長翅和殘翅這一相對性狀進行了研究,其結果如表所示,相應遺傳因子用A、a表示。回答下列問題。組合 1 2 3親本性狀 殘翅×殘翅 長翅×殘翅 長翅×長翅子一代性狀 殘翅 長翅、殘翅 長翅、殘翅(1)根據組合 ,可以判斷 是隱性性狀。組合2的雜交方式稱為 ,可驗證分離定律。(2)組合3的子一代長翅果蠅中,雜合個體所占的比例是 。(3)為判斷某長翅雌果蠅的遺傳因子組成,可將該長翅雌果蠅與 果蠅進行雜交,觀察記錄雜交后代的表現類型,預期結果得出相應結論:①若雜交后代出現殘翅,則其遺傳因子組成為 。②若雜交后代全為長翅,則其遺傳因子組成為 ;(4)若遺傳因子組成為aa的雄果蠅產生的配子沒有受精能力,遺傳因子組成為Aa的雌雄果蠅交配產生子一代,子一代雌雄果蠅相互交配產生的F2果蠅中長翅與殘翅的比為 。22.(14分)屠呦呦及其團隊是抗瘧新藥——青蒿素的發現者。早期青蒿素主要從野生青蒿中提取, 野生青蒿為二倍體(2n=18),隨著對青蒿素的需求日益增加,為能更好地滿足市場需要,科學家們利用野生青蒿人工培育出四倍體青蒿。回答下列問題:(1)四倍體青蒿體細胞中具有 個染色體組,每個染色體組含有 條染色體。(2)采用秋水仙素處理二倍體青蒿的 _可以獲得四倍體青蒿,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 ,導致分裂后期染色體不能移向細胞兩極,使染色體數目加倍。(3)科學家在培育過程中發現了一些三倍體青蒿植株,其高度不育的原因是 ,不能產生可育配子,這說明二倍體青蒿和四倍體青蒿存在 ,不屬于同一物種。(4)近年來青蒿素在使用中出現了“抗藥性”難題,瘧原蟲抗藥性基因的產生是(填變異類型)的結果。23.(25分)如圖為某生物體內與基因表達過程有關的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圖甲中原DNA分子有a和d兩條鏈,A、B代表物質,Ⅰ和Ⅱ均是DNA復制過程中所需要的酶,將圖甲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圖甲中右圖所示。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圖甲中,Ⅰ和Ⅱ均是DNA復制過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Ⅱ能催化磷酸二酯鍵形成,則Ⅱ是__________酶。在綠色植物根尖分生區細胞中進行圖乙過程的場所有________。(2)圖甲的右圖所示結構中,其基本骨架由________(用圖中序號表示)交替連接構成,④的名稱是_______。它復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 ,兩條鏈 __________ ,盤旋成雙螺旋結構。(3)圖乙中B可作為翻譯的模板,其代表的物質為________,基本單位是________,B中決定一個氨基酸的相鄰的3個堿基稱為________。(4)若一分子的A中含有300個堿基對,則轉錄形成的B中最多含有________個堿基。由B翻譯成的蛋白質最多含有________種氨基酸(不考慮終止密碼子)。(5)圖丙中核糖體移動方向是________(用圖中字母及箭頭表示),圖中的三個核糖體合成的肽鏈是否相同?________(填“是”或“否”)。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A B C C B C C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C B B B AD BD C AD BCD21.【答案】(1) 3 殘翅 測交(2)2/3(3)殘翅雄 Aa AA(4)5:122.(1)4 9(2)萌發的種子或幼苗(寫出一個即給分)抑制(有絲分裂前期)紡錘體的形成(3)減數分裂時同源染色體聯會紊亂 生殖隔離(4)基因突變(寫“突變”不給分)23.(1) ①. DNA聚合酶 ②. 線粒體和細胞核(2) ①. ②和③ ②. 胸腺嘧啶脫氧核糖核苷酸 半保留復制 反向平行(3) ①. mRNA ②. 核糖核苷酸 ③. 一個密碼子(4) ①. 300 ②. 21(5) ①. .a→b ②. 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