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2024-2025下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生物試卷(有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2024-2025下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生物試卷(有答案)

資源簡介

2025年赤峰市高一年級學年聯考試題
生物學 2025.07
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
本試卷共9頁。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
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
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
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1.下圖為胰島素合成過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胰島素合成中形成二硫鍵有助于胰島素空間結構穩定
B.胰島素是一種消化酶,可以降低血糖濃度
C.前胰島素原至少具有兩個游離的氨基和羧基
D.胰島素原經水解酶破壞氫鍵后,部分氨基酸序列被切除
2.2024年科學家在深海熱泉口(無光照、高壓、高溫)發現一種新型硫氧化細菌,其通過氧化H2S獲得能量,將CO2和H2O合成有機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中只含核糖體一種細胞器
B.細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雙分子層
C.沒有由核膜包被的細胞核,有環狀DNA分子和染色質
D.合成有機物的過程與藍細菌類似,但能量來源不同
3.染色體與染色質是同一種物質在細胞不同時期的兩種存在狀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染色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
B.染色體呈高度螺旋狀態,出現在細胞分裂中期
C.染色質呈細絲狀,有利于DNA復制等生命活動進行
D.二者都與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有密切關系
4.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中,錯誤的說法有
(1)細胞膜的脂質結構使溶于脂質的物質容易通過細胞膜
(2)細胞核功能的實現與細胞核中的染色質密切相關
(3)載體蛋白和通道蛋白在轉運分子和離子時,其作用機制是一樣的
(4)主動運輸是逆濃度梯度進行的,既消耗細胞代謝產生的能量,又需要借助膜上載體蛋白
(5)生物膜系統由具膜結構的細胞器構成
(6)植物葉片之所以呈現綠色,是因為葉片中的葉綠體吸收了綠光
A.2項 B.3項 C.4項 D.5項
5.檉柳是強耐鹽植物,其葉子和嫩枝可將吸收到體內的無機鹽排出體外。為探究檉柳根部細胞吸收無機鹽離子的方式,某興趣小組設計如下實驗:取甲、乙兩組生長狀態基本相同的檉柳幼苗,放入適宜濃度的含有、K+的溶液中;甲組給予正常的細胞呼吸條件,乙組抑制細胞呼吸;一段時間后測定兩組植株根系對、K+的吸收速率。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該實驗的自變量為細胞呼吸的強弱和離子吸收速率
B.實驗過程中實驗材料、和K+離子濃度等屬于無關變量
C.若兩組植株對吸收速率相同,則說明Ca2+吸收方式為被動運輸
D.若乙組K+吸收速率明顯小于甲組,則說明K+吸收方式是主動運輸
6.螢火蟲細胞內熒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被激活,在熒光素酶的作用下熒光素發生氧化反應并發出熒光。科學家運用這一原理將熒光素酶基因導入植物后,再用熒光素溶液澆灌植物,使轉基因植物在黑暗中發光,從而培育出“熒光樹”。對熒光樹相關理解錯誤的是
A.熒光素酶可以降低熒光素氧化發光反應的活化能
B.熒光樹的成功培育說明熒光素酶不能脫離生物體起作用
C.熒光素酶基因在植物體成功表達說明動植物共用一套遺傳密碼
D.ATP可以供能的原因是末端磷酸基團具有較高的轉移勢能
7.老面是指上次發酵后剩下的含有酵母菌的面團,可用于再次發酵。酵母菌可將面團中淀粉水解產生的葡萄糖分解成酒精,部分酒精可被老面中混有的醋酸菌(好氧細菌)等雜菌進一步氧化成醋酸,導致面團有酸味。為了去除酸味,人們常往面團中加入適量食用堿,堿與醋酸發生反應時能產生CO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葡萄糖分解生成酒精的過程屬于放能反應
B.老面發酵時添加的食用堿可使面團更膨松
C.老面有酸味的原因可能是醋酸菌在缺氧條件下將酒精轉化成醋酸
D.酵母菌屬于兼性厭氧菌,用作飼料添加劑時進行培養需通氣以促進繁殖
8.下圖為細胞內葡萄糖的代謝過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的[H]代表NADH,產生于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內膜
B.物質C為O2,在線粒體內膜上與[H]結合生成水并釋放大量能量
C.物質A進入線粒體基質中被徹底分解為CO2和H2O
D.葡萄糖分解形成乳酸時,葡萄糖中大部分能量以熱能形式散失
9.細胞自噬是細胞通過溶酶體降解自身組分以達到維持細胞內正常生理活動及穩態的一種細胞代謝過程(如下圖)。關于細胞自噬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自噬體與溶酶體融合,形成自噬溶酶體的過程體現了膜的流動性
B.細胞自噬可以清除一些受損或衰老的組分,以便實現細胞結構的更新
C.自噬溶酶體膜與內質網膜在組成和結構上都很相似,功能上又緊密聯系
D.細胞自噬與細胞凋亡都是細胞的正常死亡過程,受基因的調控
10.下列實驗的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利用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可體驗分離定律發現的演繹推理過程
B.觀察細胞質流動時,應選擇菠菜葉上表皮略帶葉肉的植物組織
C.脂肪檢測和觀察實驗中,用體積分數為75%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D.用酸性重鉻酸鉀溶液檢測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的酒精,應先耗盡培養液中的葡萄糖
11.人類有無酒窩是由常染色體上基因所決定的一對相對性狀(有酒窩為顯性)。甲、乙分別代表有、無酒窩的男性,丙、丁分別代表有、無酒窩的女性。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若甲與丙結婚,所生的孩子不一定有酒窩
B.若乙與丁結婚,所生的孩子都無酒窩
C.若乙與丙結婚,所生孩子有酒窩的概率為50%或25%
D.若甲與丁結婚,生了一個有酒窩孩子,則甲可能是純合子
12.下圖為某家系甲病和乙病的系譜圖,已知兩病獨立遺傳并各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不位于Y染色體上,乙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甲病的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B.乙病的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C.III3關于兩種病的基因型有2種
D.III3與甲病攜帶者結婚,孩子患甲病概率是1/6
13.下圖為翻譯過程示意圖,其中反密碼子第一位堿基常為次黃嘌呤(I),與密碼子第三位堿基A、U、C皆可配對。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翻譯過程發生的堿基配對方式有A-T、G-C、A-U
B.與密碼子5'-AUG-3'配對的反密碼子為5'-UAC-3'
C. tRNA的5'-P端攜帶氨基酸,其反密碼子與mRNA上密碼子配對
D.次黃嘌呤(I)與密碼子第三位堿基A、U、C皆可配對,有利于維持性狀穩定
14.下圖為小鼠結腸癌發病過程中細胞形態和部分染色體上基因的變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癌細胞轉移與細胞膜上糖蛋白減少有關
B.抑癌基因I與抑癌基因II互為等位基因
C.細胞癌變是多個基因突變的結果,原癌基因突變為抑癌基因
D.正常細胞不是癌細胞,因此無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15.蚊成蟲作為媒介可傳播多種疾病。某地區早期采用噴灑滅蚊劑M來控蚊,后來又采用細菌控蚊,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下圖表示控蚊期間某種蚊成蟲數量的變化曲線,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噴灑滅蚊劑和細菌控蚊都能將蚊成蟲數量穩定控制在較低水平
B.與細菌控蚊相比,使用滅蚊劑后蚊成蟲數量更低,故控蚊效果更好
C.滅蚊劑M能直接作用于蚊蟲的基因型并導致其發生適應性進化
D.與滅蚊劑M相比,細菌控蚊也能使該蚊種群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
二、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一項或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得1分,有選錯得0分。
16.用3種不同顏色的熒光素分別標記基因型為AaXBY果蠅(2n=8)的一個精原細胞中A、a、B基因,再檢測減數分裂各時期細胞的熒光標記情況。已知該精原細胞進行減數分裂過程中只發生一次異常分裂,分別檢測分裂進行至T1、T2、T3時期的三個細胞中染色體、核DNA、染色單體的數量,結果如下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造成圖中結果的原因可能是減數分裂II姐妹染色單體未分離
B.T2時期的細胞中最多出現2種顏色的4個熒光位點
C.T3時期的細胞中可出現3種顏色的3個熒光位點
D.該精原細胞形成的四個精細胞中,有兩個精細胞染色體數目異常
17.關于真核細胞中葉綠體的起源,科學家提出了“內共生起源學說”。該學說認為:約十幾億年前,一種真核細胞祖先吞噬原始的進行光能自養的藍細菌,被吞噬的藍細菌不僅沒有被消化分解,反而在細胞中生存下來。在共同生存繁衍的過程中,藍細菌進化為宿主細胞內專門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下列證據中支持該觀點的是
A.葉綠體內存在與細菌DNA相似的環狀DNA
B.葉綠體與細菌的分裂方式相似
C.葉綠體外膜與真核細胞質膜相似,而內膜則與細菌質膜相似
D.葉綠體基因中發現了內含子,而細菌基因中沒有發現內含子
18.下圖為T2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部分實驗過程和結果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本實驗前需要用含32P的培養基培養T2噬菌體
B.離心的目的是讓上清液中析出質量較輕的T2噬菌體顆粒
C.保溫時間越長,則沉淀物的放射性強度越高
D.該實驗說明T2噬菌體的遺傳物質主要是DNA
19.春化作用是指某些植物需要經過低溫誘導才能開花的現象,這與FRI蛋白和FLC基因有關。溫暖條件下,FRI蛋白與FLC基因結合后發生多種修飾,共同作用促使FLC基因表達,進而抑制植物開花;低溫條件下,FRI蛋白不與FLC基因結合,導致組蛋白上的多種修飾發生改變,共同抑制FLC基因表達,進而促進植物開花。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低溫條件下,可通過抑制FLC基因轉錄出mRNA,從而促進該植物開花
B.低溫條件下,FRI蛋白凝聚成團,抑制FLC基因組蛋白的乙酰化從而促進開花
C.溫暖條件下,FRI蛋白使FLC基因組蛋白發生甲基化,促進FLC基因的表達
D.抑制FLC基因組蛋白發生乙酰化和泛素化,即可達到春化作用效果
20.雞的卷羽(F)對片羽(f)為不完全顯性,位于常染色體上,Ff表型為半卷羽;體型正常(D)對矮小(d)為顯性,位于Z染色體上。卷羽雞不僅適應高溫環境,而且產蛋率高;矮小雞飼料利用率高。某地區氣溫較高,為選育出卷羽矮小母雞,進行雜
交實驗,據圖分析下列敘述合理的是
A.卷羽雞的特點說明基因與性狀之間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B.親本正反交組合的F1中雄性個體表型相同,雌性個體表型不同
C.群體I中5與群體II中 雜交,子代出現卷羽矮小母雞概率為1/16注:P中個體均為純合子
D.若群體I中 與群體II中5雜交產生的卷羽半卷羽個體隨機交配,則子代中出現卷羽矮小母雞概率為1/4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5分。
21.(9分)纖維素是地球上最豐富的有機物之一,CMC(羧甲基纖維素)是其中一個類別,CMC酶可高效水解纖維素,不僅有利于環保,還可提高資源利用率。請回答下列問題。
(1)植物細胞中纖維素的主要功能是 ,植物體內的多糖除纖維素外,還有 ,它們的基本單位是 。
(2)纖維素在人體內很難被消化,但仍被稱為第七類營養素,原因是 。
(3)為研究溫度對A1和C2菌株分泌的CMC酶活性的影響,將1mL酶液加入1%CMC 緩沖液中(pH=5),分別置于35℃、40℃、45℃、50℃、55℃、60℃、65℃的條件下反應30min,結果如下表:
溫度℃ A1 C2
CMC酶活性 相對酶活性(%) CMC酶活性 相對酶活性(%)
35 44.95 63 47.42 62
40 52.80 74 58.89 77
45 59.36 86 62.71 82
50 67.78 95 71.89 94
55 69.92 98 74.95 98
60 71.35 100 76.48 100
65 30.68 43 35.95 47
①配置緩沖液時,選擇pH為5的原因是 。
②分析表中數據,描述溫度對A1和C2菌株CMC酶活性的影響 。
③溫度過高導致酶活性下降的原因是 。
22.(13分)為揭示光合作用機制眾多科學家相繼投身于這場偉大的征程,研究表明光質、光照強度等因素均可影響光合作用速率,回答下列問題。
(1)科學家希爾為探究光合作用中O2的來源,在離體葉綠體的懸浮液中加入鐵鹽或其他氧化劑(懸浮液中有H2O,但沒有CO2),光照后水分解釋放O2,該反應稱為希爾反應。
①希爾反應發生在葉綠體的 上。
②希爾反應 (填“能”或“不能”)說明水的光解與糖的合成是不同的化學反應,理由是 。
(2)光質(光的波長)影響植物光合作用過程。科研人員以小白菜幼苗為實驗材料,研究不同光質對植物氣孔導度以及光合作用的影響,實驗結果如下,回答下列問題:
高一生物學 第7頁(共10頁)
處理 氣孔導度 葉綠素含量 胞間CO2濃度 (μmol·mol-1) 光合作用速率
白光 0.20 1.40 300 11.0
藍光 0.25 1.80 280 12.5
紅光 0.18 1.50 320 10.2
遠紅光 0.12 1.20 250 8.0
注:氣孔導度是指植物葉片上氣孔的開啟程度,與保衛細胞的吸水和失水有關
①小白菜葉肉細胞中的葉綠素主要吸收 ,并可將其中的能量轉化為 中的化學能,供暗反應利用。
②遠紅光處理下氣孔導度最低,表明遠紅光對氣孔開放有 (填“促進”或“抑制”)作用。據表分析,遠紅光處理下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 。
③據表可知,藍光照射下氣孔導度最大,結合下圖并根據滲透作用原理推測該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
(3)《齊民要術》記載“榆性扇地,其陰下五谷不植”(榆樹下無法種植五谷)
請分析其原因: 。
23.(11分)DNA復制是遺傳信息傳遞的核心過程,下圖為DNA復制過程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注:RNA引物是一小段RNA序列,參與DNA聚合酶對子鏈的合成
(1)DNA復制時需要解旋酶催化 形成單鏈,解旋后的單鏈立即被單鏈附著蛋白結合的意義是 。
(2)DNA復制的起始部位被稱為復制起點,該區域中A、T含量較高而G、C較少,原因是 。若在細胞外用加熱的方式斷裂氫鍵,則可推知復制起點所在區域解旋所需溫度 (填“較高”或“較低”)。
(3)DNA聚合酶與模板鏈結合后所催化合成的子鏈方向是固定的,這導致兩條子鏈的合成方式有一些不同。據圖可知,以3'→5'母鏈為模板合成的子鏈(前導鏈)的延伸方向是 ,延伸是連續進行的;而以5'→3'母鏈為模板合成的子鏈(后隨鏈)的延長無法連續進行,會形成不連續的 。
(4)DNA聚合酶缺乏從頭合成DNA的能力,只能依靠RNA引物提供3'-OH末端,DNA聚合酶在其3'端添加核苷酸從而催化子鏈的延長。與DNA分子相比,RNA引物的不同點有 。
(請答出三點)
(5)科學家運用 技術巧妙設計實驗,最終證明DNA復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進行的。
24.(10分)蕓薹屬植物包括黑芥、甘藍等四十多個物種,科學家利用黑芥(BB,2n=16)與甘藍(CC,2n=18)雜交,再經染色體加倍得到了埃塞俄比亞芥(BBCC,2n=34)(B、C分別表示黑芥和甘藍的染色體組)。請回答下列問題。
(1)黑芥和埃塞俄比亞芥 (填“屬于”或“不屬于”)同一物種,原因是 。
(2)埃塞俄比亞芥根尖分生區細胞染色體組的數目可能為 ,埃塞俄比亞芥可以進行有性繁殖的原因是 。
(3)以大葉油少黑芥(基因型為DDtt)與小葉油多黑芥(基因型為ddTT)為親本雜交育種選育大葉油多黑芥(基因型為DDTT)。請與培育埃塞俄比亞芥進行比較:
①培育埃塞俄比亞芥和大葉油多黑芥的育種原理分別為 。
②從物種角度分析,埃塞俄比亞芥和大葉油多黑芥優良性狀的來源區別是 。
25.(12分)果蠅作為遺傳學研究的核心模式生物,為遺傳學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科學家利用果蠅進行如下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1:摩爾根將偶然發現的白眼雄果蠅與野生型紅眼雌果蠅(純合子)交配,得到的F1都表現為紅眼,F1的雌、雄個體相互交配,得到的F2中紅眼和白眼的數量比接近于3:1,所有雌蠅都長有正常的紅眼,雄蠅中紅眼與白眼的比值接近于1:1。
①該結果表明 為顯性性狀,依據是 。
②對于控制果蠅眼色基因所在的染色體,有不同的假說,請判斷假說的合理性并說明理由。
假說1.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一對常染色體上,該假說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
假說2.控制眼色的基因僅位于Y染色體上,若在果蠅種群中發現表型為 雌性個體,則可否定此假說。
假說3.果蠅白眼基因僅位于X染色體上,并且Y染色體上不含等位基因。
(2)已知果蠅翅型和體色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體上。將純種灰身長翅雌蠅與純種黑身殘翅雄蠅雜交,F1都是灰身(基因型為Aa)長翅(基因型為Bb)。用F1雌果蠅與黑身殘翅的雄果蠅進行交配,結果如圖。
注:415:92:88:405≈4:1:1:4
若A/a、B/b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則F2的預期實驗結果為:灰身長翅、灰身殘翅、黑身長翅、黑身殘翅分別約為 只(設果蠅每次雜交子代總數相等);據圖可知A/a、B/b并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則F1灰身長翅個體所產生的配子種類及比例為 ,據此推測A/a、B/b兩對等位基因位于 上,并且F1雌蠅的初級卵母細胞在形成配子時,有 %的初級卵母細胞發生了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互換。
2025年赤峰市高一年級學年聯考試題
生物學參考答案
選擇題(1-15題)
1-5: ACBBA 6-10:BCBCD 11-15:CDDAD
不定項選擇題(16-20題)
16.AD 17.ABC 18.ACD 19.BD 20.BC
三、非選擇題(21-25題)
21. 纖維素與酶活性研究(9分)
(1) 組成細胞壁;淀粉、果膠;葡萄糖
(2) 促進腸道蠕動,利于腸道健康
(3)① CMC酶最適pH約為5(或此前實驗確定pH=5為最適)
② A1和C2的CMC酶活性均在60℃最高,低于或高于60℃活性均下降;65℃時酶活性急劇下降
③ 高溫破壞酶的空間結構(變性失活)
22. 光合作用機制(13分)
(1)① 類囊體薄膜
② 不能;希爾反應未涉及CO 固定和糖合成,僅證明水的光解可獨立進行
(2)① 藍紫光和紅光;ATP和NADPH
② 抑制;氣孔導度低導致CO 吸收減少,且葉綠素含量低影響光反應
③ 藍光促進保衛細胞吸收K ,細胞液滲透壓升高吸水膨脹,氣孔開放
(3) 榆樹遮光導致光照不足,且根系競爭水分和養分
23. DNA復制(11分)
(1) 氫鍵;防止單鏈重新配對或降解
(2) A-T含2個氫鍵(G-C含3個氫鍵),更易解旋;較低
(3) 5'→3';岡崎片段
(4) 含核糖、含尿嘧啶(U)、通常為單鏈
(5) 同位素標記( N/ N密度梯度離心)
24. 育種與物種形成(10分)
(1) 不屬于;二者雜交后代不可育(染色體組不同)
(2) 2或4;減數分裂時染色體可正常聯會
(3)① 染色體變異(多倍體育種)、基因重組(雜交育種)
② 埃塞俄比亞芥優良性狀源于染色體加倍,大葉油多黑芥源于基因重組
25. 果蠅遺傳實驗(12分)
(1)① 紅眼;F 全為紅眼,F 紅眼:白眼=3:1
②假說1:不合理(若在常染色體,F 雌雄應均有紅眼和白眼,與實驗結果不符)
假說2:白眼雌性(若基因僅位于Y染色體,雌性不可能出現白眼)
(2)預期:灰身長翅:灰身殘翅:黑身長翅:黑身殘翅 = 1:1:1:1(各250只)
實際配子:AB:Ab:aB:ab = 1:1:1:1 → 不符合自由組合(應為AB:ab=1:1或Ab:aB=1:1)
原因:A/a、B/b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且F 雌蠅產生配子時發生互換
互換率計算:重組配子(Ab + aB)占比 = (92 + 88)/1000 = 18%,故互換率1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阳县| 大庆市| 贡觉县| 克山县| 天台县| 乐业县| 隆化县| 芦溪县| 龙泉市| 察隅县| 洛宁县| 大庆市| 宁南县| 武安市| 旬阳县| 平遥县| 铜川市| 云林县| 益阳市| 大足县| 土默特右旗| 寻甸| 微山县| 尚义县| 甘南县| 陵川县| 泰顺县| 肇源县| 宣武区| 河津市| 连州市| 公安县| 肃宁县| 河南省| 措勤县| 柞水县| 开远市| 林周县| 水城县| 香河县| 雅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