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高一年級期末教學質量監測3.遺傳病是由受精卵或生殖細胞內的遺傳物質發生改變而引起的疾病。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遺傳病患者一定攜帶致病基因高一生物學B卷B.調查某遺傳病的發病率時應以患者家系為調查對象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C.確診某人是否患有遺傳病,一定要檢測其基因的堿基序列D.通過遺傳咨詢和產前診斷,可以降低某些遺傳病的發病率注意事項:4.水稻(2=24)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為獲得優質高產的水稻,科研人員通過多種育種途徑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得到新品種,具體過程如下圖所示,①⑤為育種過程。下親本()⑤①射線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②列敘述錯誤的是()④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單倍體植株 A.①④育種過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組無效。B.②過程為花藥離體培養,體現了植物細胞的全能性選擇穩定品種3.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新品種一C.③過程可利用秋水仙素處理使同源染色體不分離而得到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新品種推廠可育植株符合題目要求的。D.⑤過程是上述育種方式中唯一能產生新基因的途徑1.下列關于真核細胞內細胞器中的酶和化學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5.神經營養因子(BDNF)是一種蛋白質,能夠促進和維持中樞神經系統正常的生長發育。若A,高爾基體膜上分布有相應的酶,可對分泌蛋白進行修飾加工BDNF基因表達受阻,則會導致某種疾病的發生。如圖甲O乙②BDNFB.核糖體中有相應的酶,可將氨基酸結合到特定tRNA的3'端BDNF基因為BDNF基因的表達及調控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端B端C,溶酶體內含有多種水解酶,僅能消化衰老、損傷的細胞組分無法與核糖體結合()M195基因8D.葉綠體中的ATP合成酶,可將光能直接轉化為ATP中的化學能A.甲過程中,RNA聚合酶可以催化磷酸二酯鍵的形成miRNA-l95結合物2.某二倍體植物2一三體植株(2號染色體有3條,其他染色體正常)的2號染色體基因分布如B.乙過程中,mRNA沿著核糖體從5'端→3'端移動圖所示,已知該植株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過程中任意兩條發生聯會并分離,第C.與過程乙相比,甲過程中特有的堿基配對方式是T-A三條染色體會隨機移向一極,受精卵中同號染色體存在4條及以上的不能存活9+D.miRNA-195是通過抑制翻譯過程來調控BDNF基因的表達不考慮其他突變和致死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6.血橙被譽為“橙中貴族”,因果肉富含花色苷,顏色像血一樣鮮紅而得名。當遇極寒天氣時,A.該植株與2-三體基因型為bbb的植株交配,子代表現為顯性個體中,染色為避免血橙凍傷通常提前采摘,此時果肉花色苷含量極少而“血量”不足。血橙中花色苷合成和調體正常的個體占1/5節途徑如圖。據圖分析不合理的是()B.該植株自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35:1豔花色苷前體C.產生該植株的原因是父本或者母本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中,2號染色體姐妹染色單體未分離Ruy基回促進合感關鍵酶y5蛋自結食6序列角活花色苷導致的促進光照D.該植株減數第二次分裂時,細胞中可存在4個B基因注:T序列和G序列是Ruby基因中與RNA聚合酶結合的兩段堿基序列【高一生物學B卷第1頁(共4頁)】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高一年級期末教學質量監測高一生物學B卷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關于真核細胞內細胞器中的酶和化學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A.高爾基體膜上分布有相應的酶,可對分泌蛋白進行修飾加工B.核糖體中有相應的酶,可將氨基酸結合到特定tRNA的3'端C.溶酶體內含有多種水解酶,僅能消化衰老、損傷的細胞組分D.葉綠體中的ATP合成酶,可將光能直接轉化為ATP中的化學能2.某二倍體植物2—三體植株(2號染色體有3條,其他染色體正常)的2號染色體基因分布如圖所示,已知該植株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過程中任意兩條發生聯會并分離,第三條染色體會隨機移向一極,受精卵中同號染色體存在4條及以上的不能存活。不考慮其他突變和致死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植株與2-三體基因型為bbb的植株交配,子代表現為顯性個體中,染色體正常的個體占1/5B.該植株自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35∶1C.產生該植株的原因是父本或者母本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中,2號染色體姐妹染色單體未分離導致的D.該植株減數第二次分裂時,細胞中可存在4個B基因3.遺傳病是由受精卵或生殖細胞內的遺傳物質發生改變而引起的疾病。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遺傳病患者一定攜帶致病基因B.調查某遺傳病的發病率時應以患者家系為調查對象C.確診某人是否患有遺傳病,一定要檢測其基因的堿基序列D.通過遺傳咨詢和產前診斷,可以降低某些遺傳病的發病率4.水稻(2n=24)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為獲得優質高產的水稻,科研人員通過多種育種途徑得到新品種,具體過程如下圖所示,①~⑤為育種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①④育種過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組B.②過程為花藥離體培養,體現了植物細胞的全能性C.③過程可利用秋水仙素處理使同源染色體不分離而得到可育植株D.⑤過程是上述育種方式中唯一能產生新基因的途徑5.神經營養因子(BDNF)是一種蛋白質,能夠促進和維持中樞神經系統正常的生長發育。若BDNF基因表達受阻,則會導致某種疾病的發生。如圖為BDNF基因的表達及調控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甲過程中,RNA聚合酶可以催化磷酸二酯鍵的形成B.乙過程中,mRNA沿著核糖體從5′端→3′端移動C.與過程乙相比,甲過程中特有的堿基配對方式是T-AD.miRNA-195是通過抑制翻譯過程來調控BDNF基因的表達6.血橙被譽為“橙中貴族”,因果肉富含花色苷,顏色像血一樣鮮紅而得名。當遇極寒天氣時,為避免血橙凍傷通常提前采摘,此時果肉花色苷含量極少而“血量”不足。血橙中花色苷合成和調節途徑如圖。據圖分析不合理的是( )注:T序列和G序列是Ruby基因中與RNA聚合酶結合的兩段堿基序列A.血橙果肉“血量”多少是通過基因控制酶的合成來調控的B.零上低溫引起T序列堿基排列順序改變及去甲基化進而使血橙“血量”增多C.同一植株不同血橙果肉的“血量”不同可能與光照有關D.若提前采摘,可將果實置于零上低溫環境激活Ruby基因表達7.用15N標記含有100個堿基對的DNA分子兩條鏈,該DNA分子堿基間的氫鍵共有260個,在含14N的培養基中連續復制多次后共消耗游離的嘌呤類脫氧核苷酸1500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該DNA片段中共有腺嘌呤60個B.若一條鏈中(A+G)/(T+C)<1,則其互補鏈中該比值也小于1C.若一條鏈中A:T:G:C=1:2:3:4,則其互補鏈中該比例為4:3:2:1D.該DNA分子經復制后一共產生了16個DNA分子,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8.下圖為甲病(用A/a表示)和乙病(用B/b表示)的遺傳系譜圖,其中乙病為伴性遺傳病,據此判斷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甲病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乙病屬于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B.II-5為純合子的概率是1/2C.Ⅱ-7和Ⅱ-8生育一個男孩,健康的概率是1/4D.III-10和只患乙病的男性結婚,生育的孩子只患乙病的概率是1/249.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著絲粒分裂時可能會發生異常橫裂,從而形成兩條“等臂染色體”如圖,“等臂染色體”隨后會分別移向細胞兩極。基因型為Aa(位于I號染色體)的卵原細胞進行細胞分裂時,一條I號染色體發生了異常橫裂。不考慮染色體互換的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染色體發生異常橫裂,會導致子細胞染色數目異常B.若該卵原細胞進行有絲分裂,子細胞的基因組成有3種可能C.若該卵原細胞進行減數分裂,產生卵細胞的基因組成有5種可能D.若該卵原細胞減數分裂產生的卵細胞中不含A,則減數第二次分裂產生的極體的基因組成有6種可能10.A、a和B、b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對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進行自交或測交,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對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進行自交或測交實驗可驗證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B.若自交子代出現9:7的性狀分離比,則子代雜合子中2/3的個體能穩定遺傳C.若自交子代出現15:1的性狀分離比,則顯性個體中雜合子占4/5D.若含a的花粉50%致死,則自交子代會出現15:5:3:1的性狀分離比11.結核分枝桿菌(Mtb)感染人體巨噬細胞導致線粒體產生活性氧(ROS),ROS促進溶酶體釋放水解酶,進而激活細胞質基質中的BAX復合物,BAX復合物參與構成內質網與線粒體外膜之間的鈣離子通道,內質網內的鈣離子流入線粒體,導致線粒體內的細胞色素C(CytC)和凋亡誘導因子(AF)外流,誘導線粒體自噬及巨噬細胞裂解。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參與溶酶體內水解酶合成的具膜細胞器有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B.巨噬細胞的裂解屬于細胞壞死C.Mtb細胞內的線粒體可將丙酮酸分解為CO2并產生NADH和釋放能量D.線粒體自噬過程的激發,需要線粒體先釋放ROS再釋放CytC和AF12.低溫下龍膽花會閉合,置于正常生長溫度、一定光照后會重新開放,其機理如圖,其中GsCPK16是一種蛋白激酶,可使水通道蛋白磷酸化后活性增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磷酸化的水通道蛋白與水分子結合后將水分子轉運進細胞B.低溫下外施Ca2+溶液,龍膽花會延遲開放C.降低GsCPK16的基因表達可促進花冠的展開,利于花的開放D.正常生長溫度下,細胞膜上水通道蛋白數量會增多13.ABC轉運蛋白由TMD和NBD組成,TMD是離子、原核細胞分泌蛋白等物質穿過細胞膜的機械性孔道;NBD與ATP水解有關,如圖所示。ABC轉運蛋白可分為存在于所有生物中的外向轉運蛋白和僅存在于細菌及植物中的內向轉運蛋白。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分泌蛋白經外向轉運蛋白運出大腸桿菌需消耗能量B.離子先與SBP結合后經內向轉運蛋白進入酵母菌C.抗腫瘤藥物可被腫瘤細胞的外向轉運蛋白運出而降低化療效果D.SBP和ABC轉運蛋白通過改變構象完成對物質的攝取、轉運和釋放14.關于“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用打孔器打出葉圓片時,為保證葉圓片相對一致應避開大的葉脈B.調節LED燈光源與盛有葉圓片燒杯之間的距離,以進行對比實驗C.用化學傳感器監測光照時O2濃度變化,可計算出實際光合作用強度D.同一燒杯中葉圓片浮起的快慢不同,可能與其接受的光照強度不同有關15.運用某些化學試劑可以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物質或相關代謝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蔗糖溶液與淀粉酶混合后溫水浴,加入斐林試劑可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B.淡藍色的雙縮脲試劑可與豆漿中的蛋白質結合,通過吸附作用顯示紫色C.蘇丹Ⅲ染液可與花生子葉中的脂肪結合,通過化學反應形成橘黃色D.橙色的酸性重鉻酸鉀溶液可與酒精或葡萄糖發生反應,變成灰綠色二、非選擇題:共5小題,共計55分16.(10分)我國科學家在實驗室條件下利用CO2合成了淀粉。人工合成淀粉的靈感來自植物光合作用,下圖分別為植物光合作用過程示意圖(圖1)和人工合成淀粉過程示意圖(圖2),回答下列問題:(1)圖1中Ⅰ是 階段,該階段的產物①是 (填物質名稱),Ⅱ階段發生的場所是 。(2)大田種植時,可通過調控 等環境因素提高作物的光合速率,而溫室中則可通過調控光照強度和溫度等提高作物的光合速率。在CO2的供應量不變的情況下突然停止光照,短時間內③含量變化趨勢是 。(3)圖2中C1(甲醇)的生成過程類似于圖1中Ⅱ階段的 過程;據圖2可知,人工合成淀粉過程的將電能轉換為 儲存在淀粉中。若能用 能代替電能,該技術會有更高的應用價值。若被大量推廣應用,你認為該技術可解決當前人類面臨的哪些生態環境問題?(寫兩點) 。17.(10分)成熟的雌雄動物個體經過減數分裂分別產生卵細胞和精子,卵細胞和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完成了前后代生命的延續。回答下列問題:(1)某學校生物興趣小組利用雄蝗蟲(2n=23,性染色體XO)的精巢觀察減數分裂,得到如圖一些細胞圖片。請將圖中的細胞按分裂時期進行排序: 。雄蝗蟲的精原細胞由于在減數分裂過程中X染色體無法聯會,因此X染色體會隨機進入次級精母細胞,最終形成的精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為 。(2)有一項研究發現,細胞周期蛋白B3(CyclinB3)缺失的女性所產生的卵細胞異常,但減數分裂過程中姐妹染色單體能正常分開。為進一步揭示CyclinB3的功能,研究者對正常女性與CyclinB3缺失女性卵細胞形成過程中的關鍵時期進行了對比如圖所示。卵原細胞在進入減數分裂前,細胞核中的DNA先完成 ,此時染色體數目 (填“加倍”或“未加倍”)。對正常女性而言,若不考慮染色體互換,等位基因分離發生在圖中的 (填分裂時期),中期Ⅰ和中期Ⅱ的區別在于 (答出2點)。推測CyclinB3的功能是促進 。18.(10分)果蠅眼色由A、a和B、b兩對位于常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基因A控制色素形成,基因B決定紅色,基因b決定粉色;當基因A不存在時,果蠅眼色表現為白色。為了研究這兩對等位基因的分布情況,某科研小組進行了雜交實驗,選取一對紅眼(AaBb)雌雄個體進行交配,統計結果。據此回答下列問題(不考慮基因突變和交叉互換):(1)如果子代表現型及比例為紅色∶粉色∶白色= ,則這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表現型為白眼的果蠅中,雜合子的基因型為 。選擇子代粉色眼雌雄個體自由交配,所產生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 。(2)若這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取親本果蠅(AaBb)進行測交,則后代的表型及比例為 。(3)如果A、a和B、b位于一對常染色體上,且兩只果蠅均是基因A與基因b在一條染色體上,基因a與基因B在一條染色體,則子代的表型及比例為 。19.(13分)BDNF(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是小鼠大腦中表達最為廣泛的一種神經營養因子。研究表明,抑郁癥與BDNF基因甲基化水平及外周血中BDNF基因mRNA含量下降等有關。下圖為BDNF基因表達及調控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1)細胞內基因被甲基化 (選“會”或“不會”)改變其堿基序列, (選“可”或“不可”)遺傳給后代,這種現象稱為 。(2)過程①為 過程,在 酶的作用下,游離的 依次連接,形成的化學鍵是 鍵。過程①與②相比,堿基配對方式不完全相同,其中①有獨特的堿基配對方式為 。(3)過程③進行的場所是 ,圖③中該過程現象具有的重要意義是 。若BDNF基因內某個堿基發生了替換,但是形成的BDNF蛋白依然正常,原因可能是 (寫出一種即可)。(4)由圖可知,miRNA-195基因的表達可以 (選“降低”或“提高”)抑郁癥發病風險。20.(12分)核基因p53是細胞的“基因組衛士”,當人體細胞DNA受損時,p53基因被激活,通過圖示途徑修復或清除受損DNA,從而保持細胞基因組的完整性。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1中①是 過程,該過程控制合成的p53蛋白通過調控某DNA片段合成lncRNA,進而影響過程①,其意義是 。(2)細胞中lncRNA是 酶催化的產物,合成lncRNA需要的原料是 。(3)圖2中tRNA上的氨基酸為 。(AGC:絲氨酸;UCG:絲氨酸;GCU:丙氨酸;CGA:精氨酸。)(4)某DNA分子在修復后,經測定發現某基因的第1201位堿基對由G—C變成了T—A,從而導致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質比原蛋白質少了許多氨基酸。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原基因轉錄形成的相應密碼子發生了轉變,由下面給出的密碼子推測,密碼子可能的變化情況是 (用序號和箭頭表示)。①AGU(絲氨酸) ②CGU(精氨酸) ③GAG(谷氨酸) ④GUG(纈氨酸) ⑤UAA(終止密碼子) ⑥UAG(終止密碼子)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高一年級期末教學質量監測高一生物學B卷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D C B B D C C B題號 11 12 13 14 15答案 D D B C D二、非選擇題:共5小題,共計55分16.(10分)(1)光反應 還原型輔酶II 葉綠體基質(2)水分或礦質元素 上升(3)CO2的固定 化學能 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等 緩解全球糧食危機,緩解耕地面積不足;減少因農藥、化肥的使用帶來的環境污染等17.(10分)(1)b→a→e→c→d 11或12(2分)(2)復制 未加倍 后期I(2分) 中期I有同源染色體,中期II無同源染色體;中期I染色體數目是中期II的兩倍;中期I同源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兩側,中期II無同源染色體,著絲粒排列在赤道板上(2分,答對一點給1分) 同源染色體的分離18.(10分)(1)9:3:4 aaBb 粉色:白色=8:1(2)紅色:粉色:白色=1:1:2(3)紅色:粉色:白色=2:1:119.(13分)(1)不會 可 表觀遺傳(2)轉錄 RNA聚合酶 核糖核苷酸 磷酸二酯鍵 T-A(3)核糖體 可以大大提高翻譯的效率 堿基替換后,經轉錄形成的密碼子依然對應同一種氨基酸(2分)(4)提高20.(12分)(1)基因的表達(轉錄、翻譯) 加速合成P53蛋白,修復DNA損傷,阻止受損DNA復制(2)RNA聚合 (4種游離的)核糖核苷酸(3)絲氨酸(4)③→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安徽省潛山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度高一年級生物期末考試模擬卷.pdf 安徽省潛山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生物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