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度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綜合評估生 物注意:共兩大題,30小題,滿分60分,考試時間60分鐘。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把正確選項的代號填在答題框內)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題號 21 22 23 24 25答案1.某同學不愛吃蔬菜,近來刷牙時牙齦經常出血。該同學可能缺乏的維生素是A.維生素A B.維生素B C.維生素C D.維生素D2.食堂提供的饅頭等主食中,含量較多的營養物質是A.糖類 B.脂質 C.無機鹽 D.維生素3.齲齒會影響咀嚼,加重胃腸負擔,引起消化不良。下列易誘發齲齒的是A.睡前不吃零食 B.口中經常長時間含食糖塊C.定期檢查牙齒 D.養成早、晚刷牙與飯后漱口的習慣4.5月20日這天,小明同學為自己設計了一份午餐食譜:米飯、紅燒肉、麻辣豆腐。從合理營養的角度看,還應搭配A.排骨湯 B.小米粥 C.清炒莜麥菜 D.牛奶5.中國疾控中心數據顯示,我國6至17歲兒童青少年中,每5人就有1人超重或肥胖。下列可有效預防肥胖的是A.合理膳食,堅持運動 B.過多食用高脂、高糖的食品C.常喝高糖飲料 D.常吃燒烤食物6.以下做法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A.購買包裝食品時,要確認食品在保質期內B.發芽的馬鈴薯可以繼續吃C.不食用不熟悉的野蘑菇 D.蔬菜和水果要清洗干凈再吃7.下列圖示中,分別表示近視成像情況及矯正方法的是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8.某生物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探究“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時,設計了如下兩組實驗,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編號 加入物質 控制條件①號試管 0.5克饅頭塊+2毫升唾液+加2滴碘液 充分攪拌,37 ℃水浴保溫5分鐘②號試管 0.5克饅頭渣+1毫升清水+加2滴碘液 充分攪拌,37 ℃水浴保溫5分鐘A.控制溫度為37 ℃的目的是模擬口腔溫度B.①號試管中的饅頭塊應改為饅頭渣C.②號試管中清水的量應改為2毫升 D.碘液需要在水浴保溫之前滴加9.劇烈運動時,汗液顯著增多而尿液減少。汗液增多的意義是A.排出多余的水分 B.排出多余的無機鹽C.排出體內的尿素 D.將身體的熱量帶走10.一般體檢或無償獻血抽血時,醫護人員通常會用橡皮管捆扎上臂,使前臂血管鼓起以便抽血。抽血穿刺的血管是A.動脈 B.毛細血管 C.靜脈 D.靜脈和動脈11.掌握一些急救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下列急救措施中錯誤的是A.遇靜脈出血者,壓迫其傷口的遠心端止血B.遇煤氣中毒者,迅速將其移動到空氣流通的地方C.遇突發腦出血者,立即將其搬到床上,再撥打急救電話D.遇溺水者,先清除其口鼻內的異物,再進行人工呼吸12.下列處于青春期的少年的做法與想法中,正確的是A.對異性產生好感是不正常的心理變化 B.心理已經發育成熟,任何事情都自己做主C.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提高身體素質 D.遇到煩心事悶在心里不與父母交流13.2025年是控制體重管理年,國家提倡大家多參加運動,體育鍛煉不僅有益身心,還蘊含許多生物學知識。采取科學的運動方法可降低運動帶來的風險。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A.飯后馬上激烈運動 B.運動前進行拉伸和熱身C.月經期避免劇烈運動 D.不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14.某同學利用顯微鏡觀察了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現象。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選材:為避免魚跳動干擾實驗,選擇已死亡的小魚進行觀察B.操作:用濕紗布覆蓋小魚的鰓蓋和軀干,只露出尾部,并平放在培養皿中C.現象:可觀察到小靜脈中的血液呈鮮紅色,小動脈中的血液呈暗紅色D.結論:圖中的血管①②③依次為小靜脈、毛細血管、小動脈15.在燃油汽車發動機的進氣口,有一個濾除空氣中灰塵和砂粒的裝置————空氣濾清器。空氣濾清器的作用與呼吸道的下列哪一功能相似A.使氣流通暢 B.溫暖空氣 C.濕潤空氣 D.清潔空氣16.下列器官中,不屬于排泄器官的是A.腎臟 B.肺 C.肛門 D.皮膚17.某班同學進行了測定花生種子中的能量的實驗(如右圖),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點燃花生種子后應盡快將它放到錐形瓶底部B.實驗測得水吸收的熱量大于花生種子實際所含的能量C.實驗中要注意擋風,減少熱量散失D.種子不完全燃燒,會使測量結果偏小18.下列有關健康用眼的敘述,錯誤的是A.盡量不用手機看視頻 B.在直射的強光下看書C.讀書1小時后要遠眺幾分鐘 D.每天堅持做眼保健操19.當飛機升降時,乘客可以咀嚼食物或張口,目的是使咽鼓管張開,保護A.鼓膜 B.鼓室 C.半規管 D.前庭20.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大腦半球的表層是灰質B.大腦半球的表層叫作大腦皮層C.大腦皮層上有許多凹陷的回和隆起的溝D.脊髓中色澤較灰暗的是灰質,色澤較白亮的是白質21.下列屬于內分泌腺的是A.腎上腺 B.唾液腺 C.腸腺 D.汗腺22.嬰幼兒時期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少,會導致A.侏儒癥 B.巨人癥 C.呆小癥 D.甲亢23.為探究不同濃度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某生物小組進行了相關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酒精濃度/% 0(清水) 0.1 0.2 1 3 8 15 2010 s心跳次數 33 35 36 30 28 22 18 0A.該實驗的變量是酒精濃度B.實驗用的水蚤需要隨機挑選C.為了節約,整個實驗就使用一只水蚤D.實驗數據表明酒精濃度為20%時水蚤可能已經死亡24.某項對肺癌患者和健康人中吸煙人數的調查數據如右圖所示,可以得出的合理結論是A.與健康人比,肺癌患者中吸煙人數較多B.吸煙一定會導致健康人得肺癌C.吸煙開始年齡越早,肺癌發生率越高D.香煙中的尼古丁是導致肺癌的唯一因素25.右圖所示為《制作實驗裝置,模擬吸煙有害健康》跨學科實踐活動中的焦油吸收模型,其由潔面巾、小漏斗和一小段膠管組成。潔面巾沒有直接固定在膠管上的主要原因是A.為了美觀B.為了增大對焦油的吸收面積C.為了減少煙霧對同學的影響D.為了使實驗顯得更加神秘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 小題,共35分)26.(5分)研究發現,長期不吃早餐,容易誘發膽結石的形成。(1)如果每日早餐規律,則可促進部分膽汁流出,降低一夜所貯存膽汁的黏稠度,大大降低患膽結石的風險。膽汁是由圖1中的器官[ ](填標號)分泌的。(2)某同學早飯后,各種物質在體內發生了如圖3的變化,a、b表示生理過程,其中a表示的是 ,b表示的是 。(3)圖2中各結構與圖3中b生理功能相適應,如內表面具有[①] 和[②] 等。27.(7分)人體內物質的運輸是通過血液循環來完成的。(1)圖甲為心臟工作中的某一過程示意圖,箭頭表示血流方向。該過程中,心室收縮,心房與心室之間的 關閉,此時血液流動方向是從 、右心室分別流向主動脈和 。心臟像“泵”一樣,為血液循環提供 。(2)圖乙為人體血液循環的路徑示意圖。其中A~D表示心臟各腔,a~c表示血管,箭頭表示血流方向。健康人餐后一小時血糖(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最高的血管是 (填“a”“b”或“c”),較高濃度的血糖在 (填激素名稱)調節下能保持在正常范圍內。(3)人體組織細胞生活所需要的能量來自細胞里 不斷氧化分解。28.(8分)馬拉松比賽能顯著增強運動員心肺功能,提高骨密度,改善血管彈性,促進新陳代謝。長期堅持該運動還可延長壽命,提升身心健康,降低慢性病風險,但需科學訓練避免損傷。(1)運動員聽到發令槍響后迅速起跑,這一反射類型屬于 反射。運動員產生聽覺的部位在 。(2)馬拉松運動使運動員呼吸加快。外界空氣吸入肺的過程中,膈肌處于 (填“收縮”或“舒張”)狀態。經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后,血液最終由 (填“肺動脈”或“肺靜脈”)流回心臟。(3)運動員依靠位于內耳中的 中的聽覺細胞感受聲波刺激。(4)運動員看到遠處的終點帶,加速沖刺,終點帶的物像落在眼球中的 上,該結構上的感光細胞受到光的刺激后,產生神經沖動。(5)右圖為腦結構示意圖(右半球),圖中具有使運動員運動協調、準確,維持身體平衡功能的結構是 (填“A”“B”或“C”)。(6)每位運動員的各系統在神經系統和 系統的調節下,相互聯系和協調配合,共同完成了各自的半程馬拉松比賽。29.(7分)學習了《運動的完成》一節內容后,朵朵參加了七年級組織的“揭秘運動”實踐活動,展示并交流了活動成果。(1)認識關節關節一般由關節面、[②] 和[③] 三部分組成。(2)制作模型模型1、2是朵朵制作的“屈肘”和“伸肘”運動模型:①模型1中用氣球模擬以 (填“肱二頭肌”或“肱三頭肌”)為主的屈肌群。其中,氣球與一個塑料管相連,通過塑料管向氣球中吹氣,使氣球鼓起來。與模型2中的皮筋相比,氣球更加形象,說明制作模型時,應選擇恰當的材料。②與模型2相比,模型1因缺少人體結構中的以 (填“肱二頭肌”或“肱三頭肌”)為主的伸肌群而不能完成“伸肘”動作,說明人體做的任何動作都是由 的骨骼肌協作完成的。(3)交流成果朵朵認為,人體的運動是在神經系統支配下,由 牽拉著 圍繞關節進行的。30.(8分)2025年3月13 日是第20個世界腎臟日,今年的主題為“您的腎臟還好嗎 早檢查,保健康”。有關慢性腎病的成因與腎功能保護,科研人員做過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實驗。實驗一:研究成人血尿酸水平與慢性腎臟病的關系(1)尿酸是細胞代謝時產生的廢物,在組織細胞與 (填血管類型)進行物質交換時進入血液。健康人的血液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的 作用,其中的尿酸會進入原尿中;由于 (填腎單位的結構)對尿酸基本沒有重吸收作用,尿酸會隨尿液排出體外。(2)成人血尿酸水平是否與慢性腎臟病有關系 科研人員對此展開了研究,結果如圖1所示。從圖1可以看出,高尿酸血癥會增加腎功能異常的風險,依據是高尿酸血癥患者的腎功能正常率比尿酸水平正常的人 。實驗二:研究慢性腎病患者與無機鹽代謝為研究慢性腎病患者的無機鹽代謝,科研人員將20名志愿者分成兩組(腎功能正常組10人、慢性腎病患病組10人),在實驗開始前48小時內,為正常組和患病組均提供等量且含鹽量相同的食物,相關測定結果如下圖所示。(3)為正常組和患病組均提供等量且含鹽量相同的食物,目的是 。(4)由圖2發現,當人體每天排出無機鹽的量大于2毫克時,患病組腎動脈血壓明顯 (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正常組,長此以往,這種現象會加重腎臟血液輸送的負擔,引起高血壓等并發癥。(5)根據以上情況,科研人員嘗試設計飲食調整方案:將患病組再平均分為兩組,甲組給予正常飲食,乙組給予少鹽飲食,一段時間后測量甲、乙兩組的腎動脈血壓(如圖3)。結合圖3,為慢性腎病患者提出一條飲食建議: 。(2分)2024——2025 學年度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綜合評估生物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 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1. C 2. A 3. B 4. C 5. A 6. B 7. A 8. D 9. D 10. C 11. C 12. C 13. A 14. B15. D 16. C 17. B 18. B 19. A 20. C 21. A 22. C 23. C 24. A 25. B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除標注外,每空1分,共35分)26.(5分)(1)3(2)消化 吸收(3)環形皺襞 小腸絨毛27.(7分)(1)房室瓣(或瓣膜) 左心室 肺動脈 動力(2)b 胰島素(3)有機物28.(8分)(1)條件 大腦皮層的特定區域(或大腦;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2)收縮 肺靜脈(3)耳蝸(4)視網膜(5)B(6)內分泌29.(7分)(1)關節囊 關節腔(2)①肱二頭肌②肱三頭肌 成對(3)肌肉 骨30.(8分)(1)(周圍)毛細血管 濾過 腎小管(2)低(3)控制單一變量(4)高于(5)宜食用低鹽食品(合理即可,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