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4.3細胞通過分解有機分子獲取能量(預習銜接.含解析)2025-2026學年高一上學期生物必修1滬科版(2020)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4.3細胞通過分解有機分子獲取能量(預習銜接.含解析)2025-2026學年高一上學期生物必修1滬科版(2020)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新課預習銜接 細胞通過分解有機分子獲取能量
一.選擇題(共12小題)
1.螢火蟲發(fā)光器離體之后仍能發(fā)光,一段時間后逐漸失去發(fā)光能力,待離體發(fā)光器失去發(fā)光能力后將其分為甲、乙兩組。甲組滴加ATP溶液后發(fā)光器立即恢復發(fā)光;乙組滴加葡萄糖,一段時間后發(fā)光器恢復發(fā)光。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r/>A.甲組可說明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質
B.乙組可說明葡萄糖可作為能源物質
C.甲、乙兩組對照說明ATP含量很低
D.甲、乙兩組均是ATP直接使得發(fā)光器發(fā)光
2.真核生物細胞呼吸的全過程包括:糖酵解、檸檬酸循環(huán),電子傳遞和氧化磷酸化等過程,檸檬酸循環(huán)過程中有CO2生成,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br/>A.糖酵解發(fā)生于細胞的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過程中
B.檸檬酸循環(huán)存在有氧呼吸過程中,釋放CO2時需消耗水
C.有氧和無氧條件下,丙酮酸分解成二碳化合物的場所均為線粒體基質
D.電子傳遞鏈存在的場所和利用O2、產(chǎn)生大量ATP的場所均為線粒體內(nèi)膜
3.研究人員利用分子組裝技術,將人工膜和ATP合成酶構建成仿生線粒體,如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br/>A.腺苷三磷酸(ATP)含有1個腺苷和3個磷酸基團
B.H+通過ATP合成酶的跨膜運輸方式為主動運輸
C.圖中的ATP合成酶可以從線粒體內(nèi)膜分離獲得
D.該結構可將穩(wěn)定的化學能轉化為活躍的化學能
4.運動強度越低,骨骼肌的耗氧量越少。如圖顯示在不同強度體育運動時,骨骼肌消耗的糖類和脂類的相對量。對這一結果不正確的理解是(  )
A.低強度運動時,主要利用脂肪酸供能
B.中等強度運動時,肌糖原和脂肪酸的消耗量較高
C.高強度運動時,糖類中的能量全部轉變?yōu)锳TP
D.肌糖原在有氧無氧條件下均能氧化分解提供能量
5.某科研人員將綠色番茄果實置于密閉容器內(nèi),在t1、t2、t3三種不同溫度條件下測定其呼吸速率,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r/>A.呼吸速率可用番茄果實中有機物的減少速率來表示
B.不同溫度下呼吸速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酶活性不同
C.t1溫度條件下呼吸速率的變化與容器內(nèi)O2濃度有關
D.據(jù)圖分析可以判斷三個溫度的大小關系為t3>t2>t1
6.圖1為ATP的結構式,圖2為ATP與ADP相互轉化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1中的“A”表示腺苷,c處的化學鍵最容易斷裂
B.根尖細胞中能量①既可以來自化學能,也可以來自光能
C.人體細胞中能量②可用于肌肉收縮,反應②常與放能反應相聯(lián)系
D.ATP與ADP相互轉化的能量供應機制,在所有生物的細胞內(nèi)都是一樣的,體現(xiàn)了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
7.如圖為電子傳遞鏈的過程示意圖,ATP的合成依賴線粒體內(nèi)膜兩側H+濃度差。DNP是一種對人體有巨大副作用的減肥藥,它不影響電子傳遞鏈中水的生成,但能使ATP合成減少,使釋放的能量只能以熱能形式散失。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H+從膜間隙到線粒體基質是易化擴散
B.使用DNP類藥物會降低氧氣消耗
C.該藥物副作用可能是過度使用導致體溫過高
D.DNP減肥原理可能是減少ATP合成,促使機體脂肪分解加強
8.近年來,由于全球變暖,導致葡萄中糖的積累過多,造成葡萄酒中的平均乙醇含量升高,葡萄酒品質下降。如圖①、②、③表示釀酒酵母中特定代謝途徑,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br/>A.圖中①、②的發(fā)生場所是線粒體,③的發(fā)生場所是細胞質基質
B.酵母菌通過②途徑能產(chǎn)生大量ATP,通過③途徑只能產(chǎn)生少量ATP
C.在無氧條件下抑制③途徑會導致酵母細胞中[H]的產(chǎn)生和消耗失衡
D.選育無法進行①途徑的釀酒酵母新品種能降低葡萄酒中乙醇含量
9.線粒體外膜孔蛋白允許相對分子質量為1000以下的分子自由通過。圖中序號①~④表示細胞呼吸過程中部分物質跨膜轉運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由圖分析,O2濃度降低不影響丙酮酸運進線粒體
B.NADH等物質脫掉的電子在線粒體內(nèi)膜上經(jīng)一系列轉移后,最終通過①過程與H+和O2結合生成H2O
C.②過程合成ATP的能量來自于內(nèi)膜內(nèi)外側H+濃度差所形成的電化學勢能
D.已知丙酮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90,過程③、過程④運輸丙酮酸的方式不同
10.ATP在生物體的生命活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下列有關ATP的敘述,錯誤的是( ?。?br/>A.ATP脫去兩個磷酸基團后,可作為合成RNA的原料
B.ATP中的“A”與DNA、RNA中的堿基“A”是同一種物質
C.ATP是驅動細胞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但在細胞中含量很少
D.ATP中的能量可以來源于光能、化學能,也可以轉化為光能和化學能
11.如圖表示人體在不同距離的跑步過程中,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供能的百分比(假設能量全部來自糖類的分解)。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A.100米跑時,人體產(chǎn)生的CO2主要由厭氧呼吸產(chǎn)生
B.1500米跑時,兩種呼吸方式消耗的葡萄糖量不相等
C.跑步距離越長,厭氧呼吸供能所占比例越大
D.馬拉松跑時,糖類分解產(chǎn)生的能量主要用于肌肉收縮
12.秸稈的纖維素經(jīng)酶水解后可作為生產(chǎn)生物燃料乙醇的原料,生物興趣小組利用自制的纖維素水解液(含5%葡萄糖)培養(yǎng)酵母菌并探究其細胞呼吸(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A.檢測乙醇生成時只需向甲瓶加入中性的重鉻酸鉀即可
B.實驗中增加甲瓶的酵母菌數(shù)量不能提高乙醇最大產(chǎn)量
C.選用酵母菌作為實驗材料是因為其為厭氧型生物
D.乙瓶的溶液由藍色變成紅色,表明酵母菌已產(chǎn)生CO2
二.解答題(共3小題)
13.土壤中氧含量隨土壤水分和土壤板結程度而變,O2濃度不僅影響細胞呼吸速率還影響細胞呼吸類型。蘋果根系在不同O2濃度下,單位時間內(nèi)O2吸收量和CO2釋放量的變化如圖所示。若蘋果根系細胞呼吸分解的有機物全部為葡萄糖且無氧呼吸類型只有一種,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甲曲線表示   ?。ㄌ睢癈O2釋放量”或“O2吸收量”),乙曲線表示    (填“CO2釋放量”或O2吸收量”)。
(2)當O2濃度為0時,蘋果根細胞呼吸作用的產(chǎn)物是   ??;當O2濃度由0增加到b的過程中,蘋果根系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逐漸    。無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逐漸   ??;當O2濃度為b時,蘋果根細胞產(chǎn)生的CO2來自   ?。ㄌ睢凹毎|基質”或“線粒體”)。
(3)某同學認為當O2濃度為a時葡萄糖消耗速率最小,所以在該O2濃度下最適合保存該器官,這種觀點是   ?。ㄌ睢罢_的”或“不正確的”)。
14.如圖為生物體內(nèi)葡萄糖分解代謝過程的圖解,請根據(jù)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細胞呼吸分為    和    兩種類型,其中前一種類型是在無氧條件下進行。
(2)圖中①過程反應的場所是   ?。ㄌ顖D中數(shù)字)。
(3)人在劇烈運動過程中,肌肉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產(chǎn)生的物質是    。
(4)糧食貯藏過程中,有時會發(fā)生糧堆濕度增大現(xiàn)象,這是因為    。
(5)在有氧呼吸的三個階段中,CO2的產(chǎn)生是在第    階段,H2O的生成是在第    階段,[H]的生成在第    階段,產(chǎn)物H2O中的氧來自于    。
(6)有氧呼吸在第    階段釋放能量,所釋放能量大部分以    形式散失,少量用于合成    。無氧呼吸底物中的大部分能量存留在    中。
15.請根據(jù)甲乙兩圖回答有關問題。如圖為有氧呼吸過程圖解,請分析回答:
(1)甲圖中A物質是    。
(2)乙圖表示的是有氧呼吸過程的第    階段。
(3)寫出有氧呼吸的總反應式    。
(4)某生物興趣小組對萌發(fā)的種子的細胞呼吸方式進行了探究,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開始后觀察著色液滴的變化。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圖中質量分數(shù)為20%的NaOH溶液的作用為吸收二氧化碳。若在裝置中分別放置100粒萌發(fā)的玉米種子,實驗進行一段時間后,裝置1、2的著色液滴都不移動,且玉米種子仍然保持生物活性,則可推測此時的細胞呼吸產(chǎn)物是    。
②為防止氣壓、溫度等物理因素所引起的實驗誤差,應如何設置對照    。
新課預習銜接 細胞通過分解有機分子獲取能量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12小題)
1.螢火蟲發(fā)光器離體之后仍能發(fā)光,一段時間后逐漸失去發(fā)光能力,待離體發(fā)光器失去發(fā)光能力后將其分為甲、乙兩組。甲組滴加ATP溶液后發(fā)光器立即恢復發(fā)光;乙組滴加葡萄糖,一段時間后發(fā)光器恢復發(fā)光。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r/>A.甲組可說明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質
B.乙組可說明葡萄糖可作為能源物質
C.甲、乙兩組對照說明ATP含量很低
D.甲、乙兩組均是ATP直接使得發(fā)光器發(fā)光
【考點】ATP在生命活動中的作用和意義.
【專題】正推法;ATP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
【答案】C
【分析】ATP中文名稱叫三磷酸腺苷,結構簡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團,~代表特殊化學鍵。作用:新陳代謝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ATP在細胞內(nèi)含量很少,但在細胞內(nèi)的轉化速度很快。
【解答】解:A、甲組滴加ATP 溶液后發(fā)光器立即恢復發(fā)光,說明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質,直接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A正確;
B、乙組滴加葡萄糖,一段時間后發(fā)光器恢復發(fā)光,說明有機物中的化學能可轉化為發(fā)光的光能,說明葡萄糖可作為能源物質,B正確;
C、甲、乙兩組實驗不能體現(xiàn)ATP含量多少,C錯誤;
D、甲組滴加ATP 溶液后發(fā)光器立即恢復發(fā)光;乙組滴加葡萄糖,一段時間后發(fā)光器恢復發(fā)光,ATP作為直接的能源物質,使得發(fā)光器發(fā)光,D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從題中獲取相關信息,并結合所學ATP的知識做出正確判斷,屬于理解層次的內(nèi)容,難度適中。
2.真核生物細胞呼吸的全過程包括:糖酵解、檸檬酸循環(huán),電子傳遞和氧化磷酸化等過程,檸檬酸循環(huán)過程中有CO2生成,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br/>A.糖酵解發(fā)生于細胞的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過程中
B.檸檬酸循環(huán)存在有氧呼吸過程中,釋放CO2時需消耗水
C.有氧和無氧條件下,丙酮酸分解成二碳化合物的場所均為線粒體基質
D.電子傳遞鏈存在的場所和利用O2、產(chǎn)生大量ATP的場所均為線粒體內(nèi)膜
【考點】有氧呼吸的過程和意義;無氧呼吸的概念與過程.
【專題】模式圖;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
【答案】C
【分析】1、呼吸作用:指生物體的有機物在細胞內(nèi)經(jīng)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產(chǎn)物,并且釋放出能量的過程。
2、有氧呼吸:指細胞在有氧的參與下,把糖類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產(chǎn)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大量能量的過程。
【解答】解:A、據(jù)圖可知,糖酵解是細胞呼吸第一階段,存在于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過程中,A正確;
B、檸檬酸循環(huán)發(fā)生于有氧呼吸過程中,CO2產(chǎn)生過程中需要水的參與,B正確;
C、在有氧呼吸過程中丙酮酸分解成二碳化合物的場所是線粒體基質,在無氧呼吸過程中丙酮酸分解成二碳化合物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C錯誤;
D、電子傳遞鏈的分布和利用氧氣、產(chǎn)生大量ATP的場所相同,都在線粒體內(nèi)膜,D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細胞呼吸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nèi)在聯(lián)系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對生物學問題作出準確的判斷,難度適中。
3.研究人員利用分子組裝技術,將人工膜和ATP合成酶構建成仿生線粒體,如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腺苷三磷酸(ATP)含有1個腺苷和3個磷酸基團
B.H+通過ATP合成酶的跨膜運輸方式為主動運輸
C.圖中的ATP合成酶可以從線粒體內(nèi)膜分離獲得
D.該結構可將穩(wěn)定的化學能轉化為活躍的化學能
【考點】ATP的化學組成和特點;ATP與ADP相互轉化的過程.
【專題】模式圖;物質跨膜運輸;ATP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
【答案】B
【分析】1、ATP是生物體直接的能源物質,ATP的結構式為A﹣P~P~P,其中“﹣”為普通磷酸鍵,“~”為特殊化學鍵,“A”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組成,離腺苷較遠的特殊化學鍵易發(fā)生斷裂,從而形成ADP,如果兩個特殊化學鍵都發(fā)生斷裂,則形成AMP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生物體合成ATP的生理過程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小分子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桨ǎ鹤杂蓴U散、協(xié)助擴散、主動運輸。自由擴散是從高濃度到低濃度,不需要載體,不需要能量;協(xié)助擴散是從高濃度到低濃度,不需要能量,需要載體;主動運輸從高濃度到低濃度,需要載體,需要能量。大分子或顆粒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載體,消耗能量。
【解答】解:A、腺苷三磷酸(ATP)的結構式為A﹣P~P~P,含有1個腺苷和3個磷酸基團,A正確;
B、H+通過ATP合成酶的跨膜運輸不需要消耗ATP,還促進了ATP的合成,其運輸方式不是主動運輸,B錯誤;
C、線粒體內(nèi)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的場所,能合成較多的ATP,推測ATP合成酶可以從線粒體內(nèi)膜分離獲得,C正確;
D、該結構可將葡萄糖中穩(wěn)定的化學能轉化為ATP中活躍的化學能,D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物質跨膜運輸和ATP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及分析題干獲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相關信息結合所學的知識進行合理的推理判斷是本題考查的重點。
4.運動強度越低,骨骼肌的耗氧量越少。如圖顯示在不同強度體育運動時,骨骼肌消耗的糖類和脂類的相對量。對這一結果不正確的理解是( ?。?br/>A.低強度運動時,主要利用脂肪酸供能
B.中等強度運動時,肌糖原和脂肪酸的消耗量較高
C.高強度運動時,糖類中的能量全部轉變?yōu)锳TP
D.肌糖原在有氧無氧條件下均能氧化分解提供能量
【考點】有氧呼吸的過程和意義;無氧呼吸的概念與過程.
【專題】信息轉化法;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
【答案】C
【分析】分析題圖,圖中橫坐標表示不同的運動強度,縱坐標表示供能物質的質量百分比,機體不同運動強度下,各供能物質所占百分比不同,據(jù)此分析作答。
【解答】解:A、據(jù)圖可知,低強度運動時,脂肪酸所占供能比例最大,說明低強度運動時,主要利用脂肪酸供能,A正確;
B、圖示中等強度運動時,血糖所占供能比例較低,此時主要供能物質是肌糖原和脂肪酸,B正確;
C、高強度運動時,糖類中的能量經(jīng)氧化分解,只有少部分轉化為ATP:若進行有氧呼吸,大部分以熱能散失,若進行無氧呼吸,大部分存留在乳酸中,還有部分轉化為熱能,C錯誤;
D、結合題意可知,運動強度越低,骨骼肌的耗氧量越少,圖示低運動強度下也可由肌糖原供能,且隨運動強度增大,在有氧無氧同時進行的條件下,肌糖原供能所占比例增大,D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結合題圖,考查呼吸作用與供能物質的關系,要求考生能理解題圖橫縱坐標的含義,能結合選項分析作答。
5.某科研人員將綠色番茄果實置于密閉容器內(nèi),在t1、t2、t3三種不同溫度條件下測定其呼吸速率,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呼吸速率可用番茄果實中有機物的減少速率來表示
B.不同溫度下呼吸速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酶活性不同
C.t1溫度條件下呼吸速率的變化與容器內(nèi)O2濃度有關
D.據(jù)圖分析可以判斷三個溫度的大小關系為t3>t2>t1
【考點】影響細胞呼吸的因素及其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應用.
【專題】坐標曲線圖;分子與細胞.
【答案】D
【分析】分析曲線圖:蔬菜的貯藏應選擇呼吸速率較低的環(huán)境,t3時呼吸速率高峰出現(xiàn)時間推遲且峰值低,消耗的有機物少,有利于葉片貯藏且貯藏時間長。
【解答】解:A、呼吸速率可以用反應物的消耗和產(chǎn)物的生成速率表示,A正確;
B、酶有最適溫度,溫度過高、過低都會影響酶活性,不同溫度下呼吸速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酶活性不同,B正確;
C、細胞呼吸消耗氧氣,釋放二氧化碳,開始有氧呼吸為主,之后隨著O2的濃度降低,無氧呼吸占主要地位,C正確;
D、通過圖示,不能確定t1、t2、t3的大小關系,因為酶作用有最適溫度,低于最適溫度時,隨著溫度的升高,酶促反應速率增大,高于最適溫度時,隨著溫度的升高,酶促反應速率降低,通過圖示信息無法判斷t1、t2、t3溫度是高于還是低于最適溫度,D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呼吸作用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具備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6.圖1為ATP的結構式,圖2為ATP與ADP相互轉化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1中的“A”表示腺苷,c處的化學鍵最容易斷裂
B.根尖細胞中能量①既可以來自化學能,也可以來自光能
C.人體細胞中能量②可用于肌肉收縮,反應②常與放能反應相聯(lián)系
D.ATP與ADP相互轉化的能量供應機制,在所有生物的細胞內(nèi)都是一樣的,體現(xiàn)了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
【考點】ATP的化學組成和特點;ATP與ADP相互轉化的過程.
【專題】模式圖;正推法;ATP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
【答案】D
【分析】圖1是ATP的結構,其中A是腺嘌呤,五碳糖為核糖,bc是特殊的化學鍵。圖2是ATP水解和合成過程,左邊是ATP合成過程,右邊表示ATP水解過程。
【解答】解:A、圖1中A代表腺嘌呤,c處的化學鍵最容易斷裂,A錯誤;
B、根尖細胞中能量①既可以來自化學能,但不可以來自光能,因為根尖細胞中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B錯誤;
C、人體細胞中能量②,即ATP水解釋放的能量,可用于肌肉收縮,反應②常與吸能反應相聯(lián)系,C錯誤;
D、ATP與ADP相互轉化的能量供應機制,在所有生物的細胞內(nèi)都是一樣的,是生物界具有統(tǒng)一性的體現(xiàn),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ATP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具備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7.如圖為電子傳遞鏈的過程示意圖,ATP的合成依賴線粒體內(nèi)膜兩側H+濃度差。DNP是一種對人體有巨大副作用的減肥藥,它不影響電子傳遞鏈中水的生成,但能使ATP合成減少,使釋放的能量只能以熱能形式散失。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H+從膜間隙到線粒體基質是易化擴散
B.使用DNP類藥物會降低氧氣消耗
C.該藥物副作用可能是過度使用導致體溫過高
D.DNP減肥原理可能是減少ATP合成,促使機體脂肪分解加強
【考點】有氧呼吸的過程和意義;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郊捌洚愅?br/>【專題】物質跨膜運輸;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
【答案】B
【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個階段是1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并讓少量氧化型輔酶I(NAD+)轉化為還原型輔酶I(NADH,也可以簡化,寫成[H]),并且釋放出少量能量,這一階段不需要氧的參與,是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的;第二個階段是,丙酮酸和水徹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并產(chǎn)生NADH,釋放出少量的能量。這一階段不需要氧直接參與,是在線粒體基質中進行的;第三個階段是,上述兩個階段形成的NADH,經(jīng)過一系列的化學反應,與氧結合形成水,同時釋放出大量的能量,這一階段需要氧的參與,是在線粒體內(nèi)膜上進行的。從圖中看出,在線粒體內(nèi)膜上,NADH轉化為NAD+,消耗了O2,生成水的同時產(chǎn)生了ATP,所以該過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
【解答】A、圖中顯示膜間隙中的H+順濃度梯度沿線粒體內(nèi)膜上的ATP合酶的通道進入線粒體基質,并將ADP和Pi合成ATP,所以H+從膜間隙到線粒體基質是易化擴散,A正確;
B、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O2的氧元素會變成H2O中的氧元素,因為DNP不影響電子傳遞鏈中水的生成,所以使用DNP藥物不會降低氧氣消耗,B錯誤;
C、電子傳遞鏈釋放的能量不變,但生成的ATP減少,更多能量以熱量形式釋放,導致體溫過高。所以該藥物副作用可能是過度使用導致體溫過高,C正確;
D、DNP使生成ATP減少,促進機體消耗更多脂肪,起到減肥作用,D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以電子傳遞鏈的過程示意圖為情境考查呼吸作用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結合圖像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8.近年來,由于全球變暖,導致葡萄中糖的積累過多,造成葡萄酒中的平均乙醇含量升高,葡萄酒品質下降。如圖①、②、③表示釀酒酵母中特定代謝途徑,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br/>A.圖中①、②的發(fā)生場所是線粒體,③的發(fā)生場所是細胞質基質
B.酵母菌通過②途徑能產(chǎn)生大量ATP,通過③途徑只能產(chǎn)生少量ATP
C.在無氧條件下抑制③途徑會導致酵母細胞中[H]的產(chǎn)生和消耗失衡
D.選育無法進行①途徑的釀酒酵母新品種能降低葡萄酒中乙醇含量
【考點】有氧呼吸的過程和意義;無氧呼吸的概念與過程;果酒、果醋的制作.
【專題】模式圖;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
【答案】B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發(fā)酵和細胞呼吸的相關知識。其中①途徑是有氧呼吸加無氧呼吸,②途徑是有氧呼吸,③途徑是無氧呼吸。
【解答】A、圖中①發(fā)生場所是線粒體加細胞質基質,②的發(fā)生場所是線粒體,而③的發(fā)生場所是細胞質基質,故A錯誤。
B、酵母菌通過②途徑能產(chǎn)生大量ATP,通過③途徑只能產(chǎn)生少量ATP。在釀酒過程中,酵母菌正是通過這種方式,將糖分轉化為能量,從而完成葡萄酒的釀造,故B正確。
C、在無氧條件下抑制③途徑并不會導致酵母細胞中[H]的產(chǎn)生和消耗失衡。這是因為酵母細胞還會進行有氧呼吸,也會產(chǎn)生[H],故C錯誤。
D、選育無法進行①途徑的釀酒酵母新品種,的確能降低葡萄酒中乙醇含量,從而提升品質。然而,這并非易事,我們需要在尊重自然規(guī)律的基礎上,運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才能實現(xiàn)這一目標。目前是無法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以葡萄酒為情境,考查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過程、場所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難度適中。
9.線粒體外膜孔蛋白允許相對分子質量為1000以下的分子自由通過。圖中序號①~④表示細胞呼吸過程中部分物質跨膜轉運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由圖分析,O2濃度降低不影響丙酮酸運進線粒體
B.NADH等物質脫掉的電子在線粒體內(nèi)膜上經(jīng)一系列轉移后,最終通過①過程與H+和O2結合生成H2O
C.②過程合成ATP的能量來自于內(nèi)膜內(nèi)外側H+濃度差所形成的電化學勢能
D.已知丙酮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90,過程③、過程④運輸丙酮酸的方式不同
【考點】有氧呼吸的過程和意義;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郊捌洚愅?br/>【專題】模式圖;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
【答案】A
【分析】細胞的有氧呼吸是指需氧代謝類型的細胞在有氧條件下,將細胞內(nèi)的有機物氧化分解產(chǎn)生CO2和H2O,并將葡萄糖中的化學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的過程,有氧呼吸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過程;第二階段是丙酮酸經(jīng)過一系列的氧化反應,最終生成CO2和NADH;第三階段為電子傳遞鏈過程,前兩個階段產(chǎn)生的NADH最終與O2反應生成水,并產(chǎn)生大量能量的過程。
【解答】解:A、據(jù)圖分析,丙酮酸運進線粒體借助H+的離子勢能,而H+離子勢能的建立需要消耗ATP,故O2濃度降低會導致ATP降低而影響H+離子勢能,進而影響丙酮酸運進線粒體,A錯誤;
B、NADH 等物質脫掉的電子在線粒體內(nèi)膜上經(jīng)一系列轉移后,最終通過①過程與H 和O2結合生成H2O,該過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B正確;
C、據(jù)圖可知,線粒體膜間隙的H 濃度較高,故②過程合成ATP的能量來自于內(nèi)膜內(nèi)外側H 濃度差所形成的電化學勢能,C正確;
D、已知丙酮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90,過程③借助膜蛋白順濃度梯度運輸,屬于協(xié)助擴散,而過程④運輸丙酮酸借助H+離子勢能,方式是主動運輸,D正確。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細胞呼吸和物質跨膜運輸?shù)南嚓P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具備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10.ATP在生物體的生命活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下列有關ATP的敘述,錯誤的是(  )
A.ATP脫去兩個磷酸基團后,可作為合成RNA的原料
B.ATP中的“A”與DNA、RNA中的堿基“A”是同一種物質
C.ATP是驅動細胞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但在細胞中含量很少
D.ATP中的能量可以來源于光能、化學能,也可以轉化為光能和化學能
【考點】ATP的化學組成和特點;ATP與ADP相互轉化的過程;ATP在生命活動中的作用和意義.
【專題】正推法;ATP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
【答案】B
【分析】1、ATP的中文名稱叫腺苷三磷酸,其結構簡式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團,﹣代表普通磷酸鍵,~代表特殊的化學鍵。
2、ATP的合成過程主要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合成ATP的能量分別來源于光能和有機物中的化學能,ATP水解釋放的能量可以轉化成細胞或生物體生命活動需要的光能、化學能、機械能或者電能等。
【解答】解:A、ATP的中文名稱叫腺苷三磷酸,其結構簡式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團,ATP脫去兩個磷酸基團后,可作為合成RNA的原料,A正確;
B、ATP中的“A”是指腺苷,腺苷包括一分子腺嘌呤和一分子核糖,DNA中的堿基“A”是指腺嘌呤,B錯誤;
C、ATP是驅動細胞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在細胞中與ADP時刻發(fā)生相互轉化,故在細胞內(nèi)含量很少,C正確;
D、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將光能轉化為ATP中的化學能,呼吸作用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轉化為ATP中的能量;螢火蟲發(fā)光是ATP中的能量轉化為光能,ATP中的能量可以用于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蛋白質,這是ATP中的能量轉化為化學能;故ATP中的能量可以來源于光能、化學能,也可以轉化為光能和化學能,D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ATP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具備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11.如圖表示人體在不同距離的跑步過程中,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供能的百分比(假設能量全部來自糖類的分解)。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A.100米跑時,人體產(chǎn)生的CO2主要由厭氧呼吸產(chǎn)生
B.1500米跑時,兩種呼吸方式消耗的葡萄糖量不相等
C.跑步距離越長,厭氧呼吸供能所占比例越大
D.馬拉松跑時,糖類分解產(chǎn)生的能量主要用于肌肉收縮
【考點】有氧呼吸的過程和意義;無氧呼吸的概念與過程.
【專題】坐標曲線圖;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
【答案】B
【分析】人體有氧呼吸的產(chǎn)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有氧呼吸過程中氧氣的吸收量與二氧化碳的釋放量相等,無氧呼吸的產(chǎn)物是乳酸不產(chǎn)生二氧化碳,由于有氧呼吸是有機物徹底的氧化分解,無氧呼吸是不徹底的氧化分解,因此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有氧呼吸釋放的能量遠多于無氧呼吸。
【解答】解:A、分析題圖可知,100米跑時,人體產(chǎn)生的CO2由有氧呼吸產(chǎn)生,人體無氧呼吸不產(chǎn)生CO2,A錯誤;
B、1500米跑時,兩種呼吸方式供能所占比例雖然相等,但是由于有氧呼吸產(chǎn)生的ATP比無氧呼吸多,因此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不相等,B正確;
C、根據(jù)圖形可知跑步距離越長,有氧呼吸供能所占比例越大,厭氧呼吸供能所占比例越小,C錯誤;
D、馬拉松跑時,糖類分解產(chǎn)生的能量多數(shù)以熱能的形式散失,主要用于維持體溫,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呼吸作用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12.秸稈的纖維素經(jīng)酶水解后可作為生產(chǎn)生物燃料乙醇的原料,生物興趣小組利用自制的纖維素水解液(含5%葡萄糖)培養(yǎng)酵母菌并探究其細胞呼吸(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A.檢測乙醇生成時只需向甲瓶加入中性的重鉻酸鉀即可
B.實驗中增加甲瓶的酵母菌數(shù)量不能提高乙醇最大產(chǎn)量
C.選用酵母菌作為實驗材料是因為其為厭氧型生物
D.乙瓶的溶液由藍色變成紅色,表明酵母菌已產(chǎn)生CO2
【考點】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專題】探究性實驗;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
【答案】B
【分析】1、分析題圖:圖示為利用自制的纖維素水解液(含5%葡萄糖)培養(yǎng)酵母菌并研究其細胞呼吸過程的模式圖,圖示模擬的是酵母菌無氧呼吸,其中溴麝香草酚藍可檢測二氧化碳。
2、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實驗的原理是:(1)酵母菌是兼性厭氧型生物。 (2)酵母菌呼吸產(chǎn)生的CO2可用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或澄清石灰水鑒定,因為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由藍變綠再變黃,或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3)酵母菌無氧呼吸產(chǎn)生的酒精可用重鉻酸鉀鑒定,由橙色變成灰綠色。
【解答】解:A、酸性重鉻酸鉀與乙醇混合變成灰綠色,因此在檢測乙醇生成時需向甲瓶加入酸性的重鉻酸鉀,A錯誤;
B、乙醇的最大產(chǎn)量與容器中的葡萄糖量有關,與酵母菌數(shù)量無關,所以實驗中增加甲瓶的酵母菌數(shù)量不能提高乙醇最大產(chǎn)量,B正確;
C、酵母菌可以進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選用酵母菌作為實驗材料是因為其為兼性厭氧型生物,C錯誤;
D、CO2通入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中,顏色變化為藍→綠→黃,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實驗,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的能力;能獨立完成“生物知識內(nèi)容表”所列的生物實驗,包括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
二.解答題(共3小題)
13.土壤中氧含量隨土壤水分和土壤板結程度而變,O2濃度不僅影響細胞呼吸速率還影響細胞呼吸類型。蘋果根系在不同O2濃度下,單位時間內(nèi)O2吸收量和CO2釋放量的變化如圖所示。若蘋果根系細胞呼吸分解的有機物全部為葡萄糖且無氧呼吸類型只有一種,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甲曲線表示  CO2 釋放量?。ㄌ睢癈O2釋放量”或“O2吸收量”),乙曲線表示  O2吸收量 (填“CO2釋放量”或O2吸收量”)。
(2)當O2濃度為0時,蘋果根細胞呼吸作用的產(chǎn)物是  酒精、二氧化碳、ATP??;當O2濃度由0增加到b的過程中,蘋果根系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逐漸  增加 。無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逐漸  減少?。划擮2濃度為b時,蘋果根細胞產(chǎn)生的CO2來自  線粒體?。ㄌ睢凹毎|基質”或“線粒體”)。
(3)某同學認為當O2濃度為a時葡萄糖消耗速率最小,所以在該O2濃度下最適合保存該器官,這種觀點是  不正確的 (填“正確的”或“不正確的”)。
【考點】有氧呼吸的過程和意義;無氧呼吸的概念與過程.
【專題】坐標曲線圖;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
【答案】(1)CO2 釋放量;O2吸收量
(2)酒精、二氧化碳、ATP;增加;減??;線粒體;
(3)不正確的
【分析】有氧呼吸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還原氫,同時產(chǎn)生少量的ATP,該過程發(fā)生在細胞質基質中,第二階段是丙酮酸和水反應產(chǎn)生二氧化碳和還原氫,同時也產(chǎn)生少量的ATP,該過程發(fā)生在線粒體基質中,第三階段是還原氫與氧氣在線粒體內(nèi)膜上結合形成水,同時釋放出大量的能量。
【解答】解:(1)隨氧氣濃度增加,乙曲線逐漸升高,表示O2吸收量,圖中甲曲線表示CO2釋放量。
(2)當O2濃度為0時,蘋果根細胞進行無氧呼吸,呼吸作用的產(chǎn)物是酒精、二氧化碳、ATP;當O2濃度由0增加到b的過程中,有氧呼吸逐漸增強,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逐漸增加,無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逐漸減少。當O2濃度為b時,蘋果根細胞只進行有氧呼吸,產(chǎn)生的CO2來自線粒體。
(3)當O2濃度為a時,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釋放相同量CO2,此時無氧呼吸強度大于有氧呼吸,酒精產(chǎn)生較多,故儲存該器官不能僅考慮有機物的消耗最少。
故答案為:
(1)CO2釋放量;O2吸收量
(2)酒精、二氧化碳、ATP;增加;減?。痪€粒體;
(3)不正確的
【點評】本題考查呼吸作用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14.如圖為生物體內(nèi)葡萄糖分解代謝過程的圖解,請根據(jù)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細胞呼吸分為  無氧呼吸 和  有氧呼吸 兩種類型,其中前一種類型是在無氧條件下進行。
(2)圖中①過程反應的場所是  細胞質基質 (填圖中數(shù)字)。
(3)人在劇烈運動過程中,肌肉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產(chǎn)生的物質是  乳酸 。
(4)糧食貯藏過程中,有時會發(fā)生糧堆濕度增大現(xiàn)象,這是因為  糧食進行有氧呼吸產(chǎn)生水 。
(5)在有氧呼吸的三個階段中,CO2的產(chǎn)生是在第  二 階段,H2O的生成是在第  三 階段,[H]的生成在第  一、二 階段,產(chǎn)物H2O中的氧來自于  氧氣 。
(6)有氧呼吸在第  一、二、三 階段釋放能量,所釋放能量大部分以  熱能 形式散失,少量用于合成  ATP 。無氧呼吸底物中的大部分能量存留在  乳酸或酒精 中。
【考點】有氧呼吸的過程和意義;無氧呼吸的概念與過程;影響細胞呼吸的因素及其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應用.
【專題】圖文信息類簡答題;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
【答案】(1)無氧呼吸 有氧呼吸
(2)細胞質基質
(3)乳酸
(4)糧食進行有氧呼吸產(chǎn)生水
(5)二 三 一、二 氧氣
(6)一、二、三 熱能 ATP 乳酸或酒精
【分析】據(jù)圖分析可知:過程①是有氧呼吸或無氧呼吸的第一階段,發(fā)生場所是細胞質基質;過程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階段,發(fā)生場所是線粒體;過程③無氧呼吸(酒精發(fā)酵)的第二階段,發(fā)生場所是細胞質基質;過程④是乳酸發(fā)酵的第二階段,在細胞質基質進行。
【解答】解:(1)細胞呼吸分為無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兩種類型,其中前一種類型(即無氧呼吸)是在無氧條件下進行。
(2)過程①是有氧呼吸或無氧呼吸的第一階段,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
(3)人在劇烈運動過程中,肌肉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產(chǎn)生乳酸和少量的能量。
(4)糧食貯藏前,糧食需要曬干,曬去糧食中自由水,是糧食處于休眠狀態(tài)。在貯藏過程中,糧食中固結合水逐漸轉變?yōu)樽杂伤沟眉Z食吸收氧氣可以進行有氧呼吸,產(chǎn)生水,會發(fā)生糧堆濕度增大現(xiàn)象。
(5)在有氧呼吸的三個階段中,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丙酮酸和水在酶的催化下生成二氧化碳、[H]和少量的能量,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生成的[H]與氧氣發(fā)生氧化生成H2O。
(6)有氧呼吸在第一、二、三階段釋放能量,釋放的能量大多數(shù)以熱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儲存在ATP中。無氧呼吸在第一階段釋放能量,無氧呼吸底物中的大部分能量存留在乳酸或酒精中。
故答案為:
(1)無氧呼吸 有氧呼吸
(2)細胞質基質
(3)乳酸
(4)糧食進行有氧呼吸產(chǎn)生水
(5)二 三 一、二 氧氣
(6)一、二、三 熱能 ATP 乳酸或酒精
【點評】本題著重考查了呼吸作用過程中的物質變化和能量變化等方面的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識記并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形成一定知識網(wǎng)絡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15.請根據(jù)甲乙兩圖回答有關問題。如圖為有氧呼吸過程圖解,請分析回答:
(1)甲圖中A物質是  丙酮酸 。
(2)乙圖表示的是有氧呼吸過程的第  三 階段。
(3)寫出有氧呼吸的總反應式  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
(4)某生物興趣小組對萌發(fā)的種子的細胞呼吸方式進行了探究,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開始后觀察著色液滴的變化。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圖中質量分數(shù)為20%的NaOH溶液的作用為吸收二氧化碳。若在裝置中分別放置100粒萌發(fā)的玉米種子,實驗進行一段時間后,裝置1、2的著色液滴都不移動,且玉米種子仍然保持生物活性,則可推測此時的細胞呼吸產(chǎn)物是  乳酸 。
②為防止氣壓、溫度等物理因素所引起的實驗誤差,應如何設置對照  其他條件不變,將種子滅活 。
【考點】有氧呼吸的過程和意義;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專題】模式圖;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
【答案】(1)丙酮酸
(2)三
(3)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4)①乳酸 ②其他條件不變,將種子滅活
【分析】1、萌發(fā)的種子只進行有氧呼吸時,消耗氧氣的體積等于釋放二氧化碳的體積;萌發(fā)的種子只進行無氧呼吸時,不消耗氧氣,但釋放二氧化碳;萌發(fā)的種子同時進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時,消耗氧氣的體積小于釋放二氧化碳的體積。
2、裝置1中的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著色液滴向左移動的體積是有氧呼吸時消耗氧氣的體積,裝置2的著色液滴向右移動的體積是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的體積大于呼吸作用消耗氧氣的體積。
【解答】解:(1)據(jù)圖分析,A是葡萄糖初步分解的產(chǎn)物,因此A為丙酮酸。
(2)乙圖表示的是水產(chǎn)生的過程,為有氧呼吸過程的第三階段。
(3)有氧呼吸的總反應式: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4)①若在裝置中分別放置100粒萌發(fā)的玉米種子,實驗進行一段時間后,裝置1、2的著色液滴都不再移動,且玉米種子仍保持生物活性,說明細胞呼吸既不消耗氧氣,也不釋放二氧化碳,因此可推測此時的細胞呼吸產(chǎn)物是乳酸。②為防止氣壓、溫度等物理因素所引起的實驗誤差,應設置對照組:其他條件不變,將種子滅活。
【點評】本題考查細胞呼吸的相關考點,難度適中,考生要總結細胞呼吸常見類型題的解法再聯(lián)系題干解答。
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南县| 麻阳| 都安| 辽阳县| 阳朔县| 贞丰县| 类乌齐县| 两当县| 赤城县| 天等县| 库尔勒市| 麻栗坡县| 息烽县| 鄂托克前旗| 定州市| 延庆县| 格尔木市| 筠连县| 新兴县| 黔江区| 东丰县| 易门县| 和硕县| 阳泉市| 宿松县| 洪泽县| 平度市| 滨海县| 乌拉特前旗| 徐汇区| 胶州市| 都安| 通山县| 揭阳市| 麦盖提县| 尼勒克县| 忻州市| 昌宁县| 滦南县| 来凤县| 澄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