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新課預習銜接 神經中樞調控機體的生命活動一.選擇題(共12小題)1.如圖表示人體排尿反射的相關結構(虛線內表示脊髓的部分結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A.刺激④處,膀胱收縮屬于反射B.排尿反射發生時,興奮在反射弧中單向傳遞C.若④處興奮時膀胱收縮,則④屬于交感神經D.在④處給予適宜的電刺激,大腦皮層會產生尿意2.下列選項不能說明神經系統分級調節的是( )A.指尖采血時,針刺指尖不能引起縮手反射B.運動員聽到槍聲時迅速起跑C.司機看見路人過斑馬線時停車等候D.嬰兒膀胱充盈時,引起膀胱排尿3.2024年5月25日,全國女子足球乙級聯賽全面展開。在小組賽首輪爭奪中,山西女足1比0小勝山東隊。足球運動員在球場上奔跑、接球等,需要體內多個器官、系統的配合。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比賽過程中,運動員在聽到哨聲后停止奔跑,需要大腦皮層的H區參與B.運動員在奔跑過程中有意識地控制速度,說明大腦皮層能調控低級中樞C.運動員奪取冠軍時產生的興奮,通過完整的反射弧在大腦皮層形成感覺D.守門員經長期訓練能夠完成守門動作,可能與大腦皮層新突觸的建立有關4.當膀胱內尿量達400﹣500mL時,膀胱充盈、擴張,使膀胱壁的牽張感受器受到刺激而產生興奮,興奮沿盆神經傳導,到達脊髓排尿中樞,同時,脊髓排尿中樞產生興奮,沿脊髓傳至大腦皮層,大腦皮層產生尿意。在環境條件允許時,便發生排尿反射。如圖所示。下面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br/>A.大腦接受信息后,直接通過支配副交感神經,導致膀胱縮小,完成排尿反射B.大腦可以對脊髓的排尿中樞進行調控,體現了神經系統對軀體運動的分級調節C.截癱病人脊髓受傷導致①②受損,無法完成排尿反射D.牽張感受器產生的興奮沿④→脊髓→②的途徑傳導至大腦皮層,使大腦皮層產生尿意5.人類說話和唱歌時,需要有意識地控制呼吸運動的頻率和深度,這屬于隨意呼吸運動;睡眠時不需要有意識地控制呼吸運動,仍進行有節律性的呼吸運動,這屬于自主呼吸運動。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r/>A.隨意呼吸運動體現了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B.人體自主呼吸運動受神經—體液共同調節C.大腦皮層受損的“植物人”仍能進行自主呼吸運動D.睡眠時進行節律性的自主呼吸運動屬于條件反射6.如圖是大腦皮層第一運動區與軀體各部分關系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br/>A.去醫院驗血取樣時,針刺指尖能感覺痛但手不縮回來是因為縮手反射受大腦皮層相應區域的調控B.某人腦卒中,可能是第一運動區局部受損C.軀體各部分的運動機能在大腦皮層都有對應區域,皮層代表區的位置與軀體各部分的關系是倒置的D.大腦皮層第一運動區代表區范圍的大小與軀體中相應部位的大小相關7.人體排尿是一個復雜的反射活動,調節過程示意圖如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br/>A.排尿不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腦皮層的調控B.脊髓對膀胱擴大和縮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經系統支配的C.人體排尿反射的調節不能體現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D.膀胱上感受器產生的興奮可通過①②傳到大腦皮層形成尿意8.人類大腦皮層第一運動區與軀體各部分的關系是( ?。?br/>A.支配頭部器官運動的功能區位于中央前回下部B.軀體中相應部位越大,其代表區范圍越大C.皮層代表區的位置與軀體各部分的關系是嚴格的倒置關系D.刺激右側大腦皮層代表區某部位,可見其右側肢體運動9.如圖為人體排尿反射的過程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br/>A.圖中a表示膀胱壁感受器,c表示大腦皮層,e屬于交感神經B.尿液對尿道的刺激進一步地加強排尿中樞活動,這屬于正反饋調節C.嬰兒常尿床是由于c發育不完全,排尿反射僅受低級中樞脊髓調控D.c對各級中樞的活動起調整作用,使得自主神經系統并不完全自主10.下列關于神經系統分級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顱腔內的腦屬于中樞神經系統,脊髓位于脊柱椎管內,屬于外周神經系統B.下丘腦有體溫調節中樞、維持身體平衡的中樞,還與生物節律等的控制有關C.學習和記憶涉及腦內神經遞質的作用以及某些蛋白質的合成,非人類特有高級功能D.H區發生障礙,看不懂文字,但是能寫字11.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健康人體內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無機鹽被腎小管重吸收,回到腎小管周圍的毛細血管中。原尿經過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無機鹽、尿素、尿酸等物質就形成了尿液。與尿液形成和排出相關的部分調節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的刺激可能是飲水不足導致的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B.物質⑤可能是垂體合成分泌的醛固酮激素C.若某患者沒有產生尿意,但出現尿失禁,可能是患者的①受損D.當交感神經興奮,副交感神經受到抑制時,膀胱會縮小12.缺血性腦卒中是因腦部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腦部損傷,可發生在腦的不同區域。若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無其他疾病或損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損傷發生在大腦皮層S區時,患者不能發出聲音B.損傷發生在下丘腦時,患者可能出現生物節律失調C.損傷導致上肢不能運動時,患者的縮手反射仍可發生D.損傷發生在大腦時,患者可能會出現排尿不完全二.解答題(共3小題)13.人體排尿過程受到多種因素的調節?;卮鹣铝袉栴}。(1)排尿是一種復雜的反射活動,反射是指 。(2)當膀胱內貯尿量達到一定程度時,膀胱壁內牽張感受器因被動牽拉而發生沖動,沖動傳入位于 中控制排尿的低級中樞, ?。ㄌ睢敖桓猩窠洝被颉案苯桓猩窠洝保┡d奮,使膀胱縮小,完成一次排尿反射。同時,當尿液進入尿道時,又刺激尿道感受器,沖動再次傳入控制排尿的低級中樞,促進排尿反射進一步加強,這種調節方式叫作 調節。此外,大腦皮層能調控排尿低級中樞的活動,這說明神經系統對內臟活動存在 調節。(3)當人體大量失水時,其單位體積細胞外液中溶質微粒的數目會 。請從水鹽平衡調節的角度分析,人體大量失水后尿量減少的原因是 。(4)某同學為了減少在校期間排尿的次數,幾乎不飲水,這樣做的危害是 。14.排尿是一種復雜的反射活動,與排尿相關的肌肉主要有軀體運動神經支配的尿道外括約肌以及內臟運動神經支配的尿道內括約肌和膀胱逼尿肌。如圖所示。(1)嬰幼兒不能有意識的控制排尿,是因為此時的排尿反射屬于 控制的 反射。成長過程中學會有意識的控制排尿,這種長時記憶的形成可能與 的改變及 有關。(2)當嬰兒膀胱充盈時,膀胱壁上的壓力感受器受到刺激產生沖動,此時參與的神經纖維膜內外兩側的電位變為 ,該反射的效應器是 。排尿過程中,尿液持續刺激尿道壁感受器,不斷傳入中樞,反復加強排尿中樞的活動,該過程屬于反饋調節中的 調節。(3)請完善病人在醫院尿檢時,沒有尿意仍可以完成排尿的反射?。横t生要求→聽覺感受器→傳入神經→大腦皮層聽覺中樞→ →傳導束→ → → ?。▽懗鼍唧w肌肉名稱)→排尿。15.排尿是一種復雜的反射活動。平時,膀胱逼尿肌(位于整個膀胱壁)舒張,尿道括約肌收縮,膀胱內貯存的尿液不致外流,當膀胱充盈時,膀胱內牽張感受器受到刺激產生沖動,使人產生尿意。當環境條件適宜時,膀胱逼尿肌接收到沖動后收縮、尿道括約肌舒張,產生排尿反射。如圖表示人體神經系統不同中樞對排尿的調節過程,a~f為相關結構。回答下列問題:(1)在排尿反射中,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后產生興奮,興奮是指 。(2)脊髓對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約肌收縮和擴張的控制是由 系統支配的。正常情況下成年人的排尿受意識控制,說明 ,成年人突然受驚嚇后可能會尿失禁,原因是 。(3)腹下神經釋放的NE(去甲腎上腺素)一方面促進膀胱逼尿肌舒張,另一方面也會促進尿道括約肌收縮。同一神經遞質在兩部位的效果截然相反,原因可能是 。ACh(乙酰膽堿)的作用效果與NE剛好相反,若使用藥物抑制傳出神經釋放ACh,可能帶來的結果是 。(4)人產生尿意后,在適宜條件下腦發出神經沖動完成排尿過程的傳導途徑為 ?。ㄓ梦淖只驁D中字母加箭頭表示)。若某位患者神經系統受損,能產生尿意但排尿反射不能完成,其受損部位可能是圖中的 ?。ㄌ钚蛱枺瑢懗鲆环N情況)。新課預習銜接 神經中樞調控機體的生命活動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2小題)1.如圖表示人體排尿反射的相關結構(虛線內表示脊髓的部分結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刺激④處,膀胱收縮屬于反射B.排尿反射發生時,興奮在反射弧中單向傳遞C.若④處興奮時膀胱收縮,則④屬于交感神經D.在④處給予適宜的電刺激,大腦皮層會產生尿意【考點】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神經系統的結構;反射的過程;反射弧各部分組成及功能.【專題】模式圖;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答案】B【分析】分析圖可知,在②上有神經節,所以是傳入神經,①是感受器,④是傳出神經,⑤是效應器。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感覺神經末梢)、傳入神經(有神經節)、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傳出神經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解答】解:A、分析圖可知,在②上有神經節,所以是傳入神經,①是感受器,④是傳出神經,⑤是效應器,刺激④處,不屬于反射,反射弧不完整,A錯誤;B、興奮在神經元間的傳遞是單向的,排尿反射發生時,興奮在反射弧中單向傳遞,B正確;C、副交感神經興奮,會使膀胱縮小,進而使尿液排出,則若④處興奮時膀胱收縮,則④屬于副交感神經,C錯誤;D、由于興奮在神經元之間傳遞是單向的,所以在④處給予適宜的電刺激,大腦皮層不會產生尿意,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反射弧結構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下列選項不能說明神經系統分級調節的是( ?。?br/>A.指尖采血時,針刺指尖不能引起縮手反射B.運動員聽到槍聲時迅速起跑C.司機看見路人過斑馬線時停車等候D.嬰兒膀胱充盈時,引起膀胱排尿【考點】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專題】正推法;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答案】D【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腦和脊髓是神經系統的中樞部分,叫中樞神經系統;神經系統中的高級中樞在大腦皮層,低級中樞位于大腦皮層以下的部位(如脊髓),高級中樞能夠控制低級中樞的活動.【解答】解:A、針刺指尖引起縮手反射,屬于非條件反射,是低級的神經活動,指尖采血時,針刺指尖不能引起縮手反射,說明受大腦皮層的控制,故能說明高級中樞能夠控制低級中樞,A正確;B、運動員聽到槍聲時迅速起跑屬于條件反射,需大腦皮層和脊髓等中樞的參與,故能說明高級中樞能夠控制低級中樞,B正確;C、司機看見路人過斑馬線時停車等候,屬于條件反射,需大腦皮層和脊髓等中樞的參與,故能說明高級中樞能夠控制低級中樞,C正確;D、嬰兒大腦發育不完善,膀胱充盈時,引起膀胱排尿,說明大腦皮層不能抑制脊髓的低級中樞,故不能說明高級中樞能夠控制低級中樞,D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了腦的高級功能,大腦皮層的高級神經中樞除了對外部世界感知(感覺中樞在大腦皮層)還具有語言、學習、記憶和思維等方面的高級功能,語言文字是人類進行思維的主要工具,是人類特有的高級功能(在言語區).3.2024年5月25日,全國女子足球乙級聯賽全面展開。在小組賽首輪爭奪中,山西女足1比0小勝山東隊。足球運動員在球場上奔跑、接球等,需要體內多個器官、系統的配合。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br/>A.比賽過程中,運動員在聽到哨聲后停止奔跑,需要大腦皮層的H區參與B.運動員在奔跑過程中有意識地控制速度,說明大腦皮層能調控低級中樞C.運動員奪取冠軍時產生的興奮,通過完整的反射弧在大腦皮層形成感覺D.守門員經長期訓練能夠完成守門動作,可能與大腦皮層新突觸的建立有關【考點】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語言功能及其分區;反射弧各部分組成及功能.【專題】對比分析法;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答案】C【分析】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稱為反射弧,一個應答反應需要經過完整的反射弧才能稱為反射,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解答】解:A、大腦皮層H區是聽覺性語言中樞,此區發生障礙,不能聽懂話,比賽過程中,運動員在聽到裁判的哨聲后停止奔跑,該過程需要大腦皮層的H區參與,A正確;B、大腦皮層是調節機體運動的最高級中樞,可通過對脊髓中低級神經中樞的調控進而控制軀體的運動,運動員在奔跑過程中有意識地控制速度,與大腦皮層對低級中樞的調控有關,B正確;C、完整的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基本條件,在大腦皮層產生感覺的過程不屬于反射,沒有經過完整的反射弧,C錯誤;D、守門員經長期訓練能夠完成守門動作,屬于長時記憶的形成,長時記憶可能與突觸形態及功能的改變以及新突觸的建立有關,D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神經調節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神經系統的結構,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識記層次的考查。4.當膀胱內尿量達400﹣500mL時,膀胱充盈、擴張,使膀胱壁的牽張感受器受到刺激而產生興奮,興奮沿盆神經傳導,到達脊髓排尿中樞,同時,脊髓排尿中樞產生興奮,沿脊髓傳至大腦皮層,大腦皮層產生尿意。在環境條件允許時,便發生排尿反射。如圖所示。下面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大腦接受信息后,直接通過支配副交感神經,導致膀胱縮小,完成排尿反射B.大腦可以對脊髓的排尿中樞進行調控,體現了神經系統對軀體運動的分級調節C.截癱病人脊髓受傷導致①②受損,無法完成排尿反射D.牽張感受器產生的興奮沿④→脊髓→②的途徑傳導至大腦皮層,使大腦皮層產生尿意【考點】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神經系統的結構.【專題】模式圖;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答案】D【分析】1、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部分。2、根據題意分析可知:膀胱壁存在牽張感受器,大腦皮層是高級中樞、脊髓是低級中樞,該反射活動可體現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解答】解:A、大腦通過控制脊髓的排尿反射中樞來控制排尿,A錯誤;B、大腦可以對脊髓的排尿中樞進行調控,體現了神經系統對內臟活動的分級調節,B錯誤;C、截癱病人脊髓受傷導致①②受損,脊髓失去高級中樞的調控,但是仍可以完成排尿反射,C錯誤;D、大腦皮層產生尿意的途徑是牽張感受器產生的興奮沿④傳入神經傳導至脊髓,脊髓再通過神經②傳導至大腦皮層,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綜合考查神經調節的相關知識,主要是神經調節的分級調節,學生通過分析模式圖、歸納總結等方式對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調節過程進行理解是關鍵,還要能夠準確分析題中信息作答。5.人類說話和唱歌時,需要有意識地控制呼吸運動的頻率和深度,這屬于隨意呼吸運動;睡眠時不需要有意識地控制呼吸運動,仍進行有節律性的呼吸運動,這屬于自主呼吸運動。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隨意呼吸運動體現了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B.人體自主呼吸運動受神經—體液共同調節C.大腦皮層受損的“植物人”仍能進行自主呼吸運動D.睡眠時進行節律性的自主呼吸運動屬于條件反射【考點】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神經系統的結構;條件反射與非條件反射.【專題】對比分析法;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答案】D【分析】出生后無須訓練就具有的反射,叫作非條件反射;出生后在生活過程中通過學習和訓練而形成的反射,叫作條件反射。【解答】解:A、呼吸運動的最高級中樞位于腦干,腦干呼吸中樞對脊髓呼吸中樞起了調節作用,這體現了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A正確;B、人體自主呼吸運動受呼吸中樞的調節和血漿中二氧化碳濃度的調節,屬于神經—體液共同調節,B正確;C、大腦皮層受損的“植物人”下丘腦和腦干結構和功能完整,仍能有節律性的自主呼吸運動,C正確;D、睡眠時進行節律性的自主呼吸運動沒有大腦皮層的參與,不屬于條件反射,而是屬于非條件反射,D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夠結合題干信息和所學知識進行分析應用。6.如圖是大腦皮層第一運動區與軀體各部分關系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br/>A.去醫院驗血取樣時,針刺指尖能感覺痛但手不縮回來是因為縮手反射受大腦皮層相應區域的調控B.某人腦卒中,可能是第一運動區局部受損C.軀體各部分的運動機能在大腦皮層都有對應區域,皮層代表區的位置與軀體各部分的關系是倒置的D.大腦皮層第一運動區代表區范圍的大小與軀體中相應部位的大小相關【考點】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專題】模式圖;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答案】D【分析】1、各級中樞的分布與功能:(1)大腦:大腦皮層是調節機體活動的最高級中樞,是高級神經活動的結構基礎,其上有語言.聽覺、視覺、運動等高級中樞;(2)小腦:有維持身體平衡的中樞;(3)腦干:有許多重要的生命活動中樞,如心血管中樞、呼吸中樞等;(4)下丘腦:有體溫調節中樞、滲透壓感受器(水平衡中樞)、血糖平衡調節中樞,是調節內分泌活動的總樞紐;(5)脊髓:調節軀體運動的低級中樞。2、各級中樞的聯系:神經中樞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間相互聯系,相互調控。一般來說,位于脊髓的低級中樞受腦中相應高級中樞的調控,這樣,相應器官、系統的生理活動,就能進行得更加有條不紊和精確。3、腦卒中又稱“中風”或“腦血管意外”,是指腦的某一動脈突然阻塞或破裂,因失去供血而導致局部腦組織壞死(腦梗死)并產生突發臨床癥狀。【解答】解:A、控制縮手反射的高級神經中樞位于大腦皮層,低級中樞位于脊髓,所以大腦可以控制縮手反射,A正確;B、腦卒中患者的腦部血管阻塞使得大腦某區出現了損傷,其大腦皮層第一運動區可能有損傷,B正確;C、軀體各部分的運動機能在大腦皮層都有對應區域,皮層代表區的位置與軀體各部分的關系是倒置的,即下肢的代表區在大腦皮層第一運動區的頂部,頭面部肌肉的代表區在下部,C正確;D、在第一運動區手的代表區面積與整個下肢代表區的面積相當,說明代表區范圍大小與軀體中相應部位的大小無關,而與該部分軀體運動的精細程度均有關,D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大腦其他功能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具備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是解答本題的關鍵。7.人體排尿是一個復雜的反射活動,調節過程示意圖如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排尿不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腦皮層的調控B.脊髓對膀胱擴大和縮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經系統支配的C.人體排尿反射的調節不能體現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D.膀胱上感受器產生的興奮可通過①②傳到大腦皮層形成尿意【考點】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反射的過程.【專題】模式圖;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答案】C【分析】1、奔跑等身體運動是由軀體運動神經支配的,它明顯受到意識的支配;而由驚恐所引起的心跳與呼吸的變化是由內臟運動神經控制的,是不隨意的。支配內臟、血管和腺體的傳出神經,它們的活動不受意識支配,稱為自主神經系統。2、神經中樞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間又相互聯系,相互調控。一般來說,位于脊髓的低級中樞受腦中相應的高級中樞的調控,這樣,相應器官、系統的生理活動,就能進行得更加有條不紊和精確。【解答】解:A、圖中排尿不僅受到低級中樞脊髓的控制,也受到高級中樞大腦皮層的調控,A正確;B、脊髓對膀胱擴大和縮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經系統支配的,交感神經興奮,膀胱擴大;副交感神經興奮,會使膀胱縮小,從而促進膀胱排尿,B正確;C、排尿過程中大腦皮層可以通過控制低級中樞脊髓的活動,這是神經調節的分級調節機制,C錯誤;D、①是傳入神經,膀胱上感受器產生的興奮可以通過①傳入神經傳到神經中樞脊髓,②是低級中樞向高級中樞大腦傳遞信號的神經,可以將興奮傳到大腦,并在大腦皮層形成尿意,D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了反射的結構基礎、人腦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對于反射弧,神經系統分級調節的理解和應用,難度適中。8.人類大腦皮層第一運動區與軀體各部分的關系是( ?。?br/>A.支配頭部器官運動的功能區位于中央前回下部B.軀體中相應部位越大,其代表區范圍越大C.皮層代表區的位置與軀體各部分的關系是嚴格的倒置關系D.刺激右側大腦皮層代表區某部位,可見其右側肢體運動【考點】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專題】對比分析法;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答案】A【分析】大腦皮層的某些區域與軀體運動的功能是密切相關的。科學家發現,刺激大腦皮層中央前回的頂部,可以引起下肢的運動;刺激中央前回的下部,則會引起頭部器官的運動;刺激中央前回的其他部位,則會引起其他相應器官的運動。這表明,軀體各部分的運動機能在皮層的第一運動區內都有它的代表區,而且皮層代表區的位置與軀體各部分的關系是倒置的。【解答】解:A、刺激中央前回的下部,會引起頭部器官的運動,A正確;B、皮層代表區范圍的大小與軀體運動的精細復雜程度有關,即運動越精細復雜的器官,其皮層代表區的面積越大,B錯誤;C、刺激大腦皮層中央前回的頂部,可以引起下肢的運動;刺激中央前回的下部,則會引起頭部器官的運動,這表明,皮層代表區的位置與軀體各部分的關系通常是倒置的,C錯誤;D、刺激右側大腦皮層的運動區某部位,可見其左側肢體運動,大腦皮層的運動區具有交叉支配的特征,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人類腦皮層第一運動區與軀體各部分的關系,學生需掌握教材基礎知識,解答此題。9.如圖為人體排尿反射的過程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br/>A.圖中a表示膀胱壁感受器,c表示大腦皮層,e屬于交感神經B.尿液對尿道的刺激進一步地加強排尿中樞活動,這屬于正反饋調節C.嬰兒常尿床是由于c發育不完全,排尿反射僅受低級中樞脊髓調控D.c對各級中樞的活動起調整作用,使得自主神經系統并不完全自主【考點】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神經系統的結構;反射的過程.【專題】概念圖;正推法;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答案】A【分析】成人正常排尿是在大腦皮層高級中樞的控制下完成的,膀胱充盈的壓力產生的信號通過感受器和傳入神經直接傳到脊髓,在排尿中樞的控制下,通過副交感神經使膀胱壁收縮,尿道括約肌舒張,使尿液進入尿道。由于尿液對尿道的刺激可反射性地加強排尿中樞的活動,于是尿液被強大的膀胱內壓驅出。【解答】解:A、人正常排尿是在大腦皮層高級中樞的控制下完成的,膀胱充盈的壓力產生的信號通過感受器和傳入神經直接傳到脊髓,在排尿中樞的控制下,通過副交感神經使膀胱壁收縮,使膀胱壁收縮,尿道括約肌舒張,使尿液進入尿道。所以圖中a表示膀胱壁感受器,c表示大腦皮層,e屬于副交感神經,A錯誤;B、當尿液進入尿道時,尿液還可刺激尿道的感受器,神經沖動沿傳入神經再次傳到脊髓排尿中樞,進一步加強排尿。此過程的調節機制是正反饋調節,B正確;C、排尿中樞位于脊髓,嬰兒由于大腦發育不完全常尿床,說明排尿反射僅受低級中樞脊髓調控,C正確;D、大腦皮層對各級中樞的活動起調整作用,使得自主神經系統并不完全自主,D正確。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了反射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對生物學問題作出準確的判斷,難度適中。10.下列關于神經系統分級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br/>A.顱腔內的腦屬于中樞神經系統,脊髓位于脊柱椎管內,屬于外周神經系統B.下丘腦有體溫調節中樞、維持身體平衡的中樞,還與生物節律等的控制有關C.學習和記憶涉及腦內神經遞質的作用以及某些蛋白質的合成,非人類特有高級功能D.H區發生障礙,看不懂文字,但是能寫字【考點】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專題】正推法;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答案】C【分析】1、各級中樞的分布與功能:①大腦:大腦皮層是調節機體活動的最高級中樞,是高級神經活動的結構基礎。其上由語言、聽覺、視覺、運動等高級中樞。②小腦:有維持身體平衡的中樞。③腦干:有許多重要的生命活動中樞,如心血管中樞、呼吸中樞等。④下丘腦:有體溫調節中樞、滲透壓感受器(水平衡中樞)、血糖平衡調節中樞,是調節內分泌活動的總樞紐。⑤脊髓:調節軀體運動的低級中樞。2、語言功能是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W區(書寫性語言中樞):此區受損,不能寫字(失寫癥)S區(運動性語言中樞):此區受損,不能講話(運動性失語癥)H區(聽覺性語言中樞):此區受損,不能聽懂話(聽覺性失語癥)V區(視覺性語言中樞):此區受損,不能看懂文字(失讀癥)【解答】解:A、顱腔內的腦屬于中樞神經系統,脊髓位于脊柱椎管內,也屬于中樞神經系統,A錯誤;B、下丘腦有體溫調節中樞,還與生物節律等的控制有關,但維持身體平衡的中樞位于小腦,B錯誤;C、學習和記憶涉及腦內神經遞質的作用以及某些蛋白質的合成,非人類特有高級功能,語言是人類特有高級功能,C正確;D、H區發生障礙,不能聽懂話,表現為聽覺性失語癥,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腦的高級功能,要求考生識記腦的組成及功能;識記大腦的高級功能,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11.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健康人體內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無機鹽被腎小管重吸收,回到腎小管周圍的毛細血管中。原尿經過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無機鹽、尿素、尿酸等物質就形成了尿液。與尿液形成和排出相關的部分調節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A.圖中的刺激可能是飲水不足導致的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B.物質⑤可能是垂體合成分泌的醛固酮激素C.若某患者沒有產生尿意,但出現尿失禁,可能是患者的①受損D.當交感神經興奮,副交感神經受到抑制時,膀胱會縮小【考點】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協調——水鹽平衡調節;神經系統的結構.【專題】模式圖;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體溫調節、水鹽調節與血糖調節.【答案】C【分析】人體水鹽平衡的調節過程為,飲水少或吃的食物過咸時→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感受器受到刺激→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多→腎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減少,同時大腦皮層產生渴覺(飲水)。【解答】解:A、飲水不足導致的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A錯誤;B、醛固酮激素是由腎上腺皮質合成分泌的,物質⑤可能是下丘腦合成,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B錯誤;C、圖中①表示信號傳到大腦皮層,若患者的①受損,則患者沒有產生尿意,但出現尿失禁,C正確;D、副交感神經興奮時會使膀胱縮小,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從題中獲取尿液形成和排出相關的部分調節過程,并結合所學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知識做出正確判斷,屬于理解層次的內容,難度適中。12.缺血性腦卒中是因腦部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腦部損傷,可發生在腦的不同區域。若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無其他疾病或損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損傷發生在大腦皮層S區時,患者不能發出聲音B.損傷發生在下丘腦時,患者可能出現生物節律失調C.損傷導致上肢不能運動時,患者的縮手反射仍可發生D.損傷發生在大腦時,患者可能會出現排尿不完全【考點】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專題】材料分析題;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答案】A【分析】1、人腦的組成及功能:大腦:大腦皮層是調節機體活動的最高級中樞,是高級神經活動的結構基礎小腦:是重要的運動調節中樞,維持身體平衡腦干:有許多重要的生命活動中樞,如呼吸中樞下丘腦:有體溫調節中樞、滲透壓感受器、是調節內分泌活動的總樞紐2、語言功能是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語言中樞的位置和功能:書寫性語言中樞→失寫癥(能聽、說、讀,不能寫)運動性語言中樞→運動性失語癥(能聽、讀、寫,不能說)聽覺性語言中樞→聽覺性失語癥(能說、寫、讀,不能聽)視覺性語言中樞→失讀癥(能聽、說、寫,不能讀)【解答】解:A、損傷發生在大腦皮層S區時,患者能聽、讀、寫,不能正確表達出自己的思想,但是發聲的部位沒有問題,所以仍然能發出聲音,A錯誤;B、下丘腦是調節內分泌活動的總樞紐,與生物節律有關,當損傷發生在下丘腦時,患者生物節律可能會受到影響,B正確;C、損傷導致上肢不能運動時,大腦皮層的軀體運動中樞受到損傷,縮手反射的中樞在脊髓,所以縮手反射可以發生,C正確;D、損傷發生在大腦時,大腦皮層是調節機體活動的最高級中樞,高級神經中樞會對低級神經中樞控制,而排尿反射是受低級神經中樞的控制,所以患者可能會出現排尿不完全,D正確。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人腦的功能,考生要識記相關內容,準確分析答題。二.解答題(共3小題)13.人體排尿過程受到多種因素的調節?;卮鹣铝袉栴}。(1)排尿是一種復雜的反射活動,反射是指 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參與下,機體對內外刺激所產生的規律性應答反應 。(2)當膀胱內貯尿量達到一定程度時,膀胱壁內牽張感受器因被動牽拉而發生沖動,沖動傳入位于 脊髓 中控制排尿的低級中樞, 副交感神經 (填“交感神經”或“副交感神經”)興奮,使膀胱縮小,完成一次排尿反射。同時,當尿液進入尿道時,又刺激尿道感受器,沖動再次傳入控制排尿的低級中樞,促進排尿反射進一步加強,這種調節方式叫作 ?。ㄕ┓答仭≌{節。此外,大腦皮層能調控排尿低級中樞的活動,這說明神經系統對內臟活動存在 分級 調節。(3)當人體大量失水時,其單位體積細胞外液中溶質微粒的數目會 增多 。請從水鹽平衡調節的角度分析,人體大量失水后尿量減少的原因是 人體大量失水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中的滲透壓感受器會受到刺激,促進下丘腦分泌、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從而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新收,減少尿量的排出 。(4)某同學為了減少在校期間排尿的次數,幾乎不飲水,這樣做的危害是 飲水不足使排出的尿量過少,代謝廢物不能及時隨尿排出體外,就會引起中毒而損害健康 。【考點】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協調——水鹽平衡調節;神經系統的結構;反射的過程.【專題】正推法;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體溫調節、水鹽調節與血糖調節.【答案】(1)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參與下,機體對內外刺激所產生的規律性應答反應(2)脊髓 副交感神經 (正)反饋 分級(3)增多 人體大量失水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中的滲透壓感受器會受到刺激,促進下丘腦分泌、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從而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新收,減少尿量的排出(4)飲水不足使排出的尿量過少,代謝廢物不能及時隨尿排出體外,就會引起中毒而損害健康【分析】1、反射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參與下,機體對內外刺激所產生的規律性應答反應。反射是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完成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2、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構成,反射需通過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實現。3、在一個系統中,系統本身工作的效果,反過來作為信息調節該系統的工作,這種調節方式叫作反饋調節。【解答】解:(1)排尿是一種復雜的反射活動,反射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參與下,機體對內外刺激所產生的規律性應答反應,反射是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2)當膀胱內貯尿量達到一定程度時,膀胱壁內牽張感受器因被動牽拉而發生沖動,沖動經傳入神經傳入位于脊髓中控制排尿的低級中樞,此時副交感神經興奮才會導致膀胱縮小,從而完成一次排尿反射。在一個系統中,系統本身工作的效果,反過來作為信息調節該系統的工作,這種調節方式叫作反饋調節。當尿液進入尿道時,又刺激尿道感受器,沖動再次傳入控制排尿的低級中樞脊髓,促進排尿反射進一步加強,這種調節方式叫作(正)反饋調節。大腦皮層能調控排尿低級中樞脊髓的活動,這說明神經系統對內臟活動存在分級調節。(3)滲透壓是指溶液中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力。所以當人體大量失水時,使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其單位體積細胞外液中溶質微粒的數目會增多。人體大量失水后尿量減少的原因是人體大量失水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中的滲透壓感受器會受到刺激,促進下丘腦分泌、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從而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新收,減少尿量的排出。(4)飲水不足會使排出的尿量過少,進而尿素等代謝廢物不能及時隨尿排出體外,從而就會引起中毒而損害健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適量飲水,及時排尿。故答案為:(1)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參與下,機體對內外刺激所產生的規律性應答反應(2)脊髓 副交感神經 (正)反饋 分級(3)增多 人體大量失水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中的滲透壓感受器會受到刺激,促進下丘腦分泌、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從而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新收,減少尿量的排出(4)飲水不足使排出的尿量過少,代謝廢物不能及時隨尿排出體外,就會引起中毒而損害健康【點評】本題考查神經—體液調節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具備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是解答本題的關鍵。14.排尿是一種復雜的反射活動,與排尿相關的肌肉主要有軀體運動神經支配的尿道外括約肌以及內臟運動神經支配的尿道內括約肌和膀胱逼尿肌。如圖所示。(1)嬰幼兒不能有意識的控制排尿,是因為此時的排尿反射屬于 脊髓 控制的 非條件 反射。成長過程中學會有意識的控制排尿,這種長時記憶的形成可能與 突觸形態及功能的改變 的改變及 新突觸的建立 有關。(2)當嬰兒膀胱充盈時,膀胱壁上的壓力感受器受到刺激產生沖動,此時參與的神經纖維膜內外兩側的電位變為 外負內正 ,該反射的效應器是 由副交感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膀胱壁肌肉組成 。排尿過程中,尿液持續刺激尿道壁感受器,不斷傳入中樞,反復加強排尿中樞的活動,該過程屬于反饋調節中的 正反饋 調節。(3)請完善病人在醫院尿檢時,沒有尿意仍可以完成排尿的反射?。横t生要求→聽覺感受器→傳入神經→大腦皮層聽覺中樞→ 大腦皮層排尿中樞 →傳導束→ 脊髓腰骶段(或初級排尿中樞) → 交感神經 → 膀胱尿道括約肌舒張?。▽懗鼍唧w肌肉名稱)→排尿。【考點】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人腦的其他功能;反射的過程;反射弧各部分組成及功能.【專題】正推反推并用法;信息轉化法;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答案】(1)脊髓 非條件反射 突觸形態及功能的改變 新突觸的建立(2)外負內正 由副交感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膀胱壁肌肉組成 正反饋(3)大腦皮層排尿中樞 脊髓腰骶段(或初級排尿中樞) 交感神經 膀胱尿道括約肌舒張【分析】1、各級中樞的聯系:神經中樞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間相互聯系,相互調控。一般來說,位于脊髓的低級中樞受腦中相應高級中樞的調控,這樣,相應器官、系統的生理活動,就能進行得更加有條不紊和精確。2、排尿反射中樞位于脊髓,而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識地控制排尿,說明脊髓的排尿反射中樞受大腦皮層的控制,嬰兒的大腦發育不完善,嬰兒排尿屬于非條件反射,神經中樞在脊髓。【解答】解:(1)嬰兒的大腦發育不完善,嬰兒排尿屬于非條件反射,神經中樞在脊髓。長時記憶可能與突觸形態及功能的改變以及新突觸的建立有關。(2)神經沖動到達相應位點時點時,神經纖維膜內、外兩側的電位變為外負內正。效應器由運動神經(圖中副交感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體(膀胱壁肌肉)組成。排尿過程中,尿液持續刺激尿道壁感受器,不斷傳入中樞,反復加強排尿中樞的活動,該過程屬于反饋調節中的正反饋調節。(3)在適宜條件下,腦發出神經沖動完成排尿過程的傳導途徑依次為:大腦皮層排尿中樞→傳出神經→脊髓腰骶段(或初級排尿中樞)→傳出神經(交感神經)→膀胱尿道括約肌舒張→尿液排出。故答案為:(1)脊髓 非條件反射 突觸形態及功能的改變 新突觸的建立(2)外負內正 由副交感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膀胱壁肌肉組成 正反饋(3)大腦皮層排尿中樞 脊髓腰骶段(或初級排尿中樞) 交感神經 膀胱尿道括約肌舒張【點評】本題綜合考查了神經調節的知識內容,主要是神經調節的分級調節,學習時通過分析模式圖、歸納總結等方式對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調節過程進行理解是關鍵,還要能夠準確分析題中信息作答。15.排尿是一種復雜的反射活動。平時,膀胱逼尿?。ㄎ挥谡麄€膀胱壁)舒張,尿道括約肌收縮,膀胱內貯存的尿液不致外流,當膀胱充盈時,膀胱內牽張感受器受到刺激產生沖動,使人產生尿意。當環境條件適宜時,膀胱逼尿肌接收到沖動后收縮、尿道括約肌舒張,產生排尿反射。如圖表示人體神經系統不同中樞對排尿的調節過程,a~f為相關結構。回答下列問題:(1)在排尿反射中,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后產生興奮,興奮是指 動物體或人體內的某些細胞或組織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對靜止狀態變為顯著活躍狀態的過程 。(2)脊髓對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約肌收縮和擴張的控制是由 自主神經 系統支配的。正常情況下成年人的排尿受意識控制,說明 低級中樞脊髓受高級中樞大腦皮層的調控(自主神經系統并不完全自主) ,成年人突然受驚嚇后可能會尿失禁,原因是 腦對脊髓的反射活動暫時失去控制(大腦皮層與脊髓中樞的神經聯系出現異常,暫時失去控制) 。(3)腹下神經釋放的NE(去甲腎上腺素)一方面促進膀胱逼尿肌舒張,另一方面也會促進尿道括約肌收縮。同一神經遞質在兩部位的效果截然相反,原因可能是 突觸后膜上接受NE的受體不同 。ACh(乙酰膽堿)的作用效果與NE剛好相反,若使用藥物抑制傳出神經釋放ACh,可能帶來的結果是 尿液在膀胱滯留,機體對排尿活動的主動控制效果減弱(膀胱中尿液滯留) 。(4)人產生尿意后,在適宜條件下腦發出神經沖動完成排尿過程的傳導途徑為 大腦皮層排尿中樞(f)→傳出神經(d)→脊髓中的低級排尿中樞(c)→傳出神經(a)→膀胱逼尿肌收縮、尿道括約肌舒張→尿液排出 (用文字或圖中字母加箭頭表示)。若某位患者神經系統受損,能產生尿意但排尿反射不能完成,其受損部位可能是圖中的 a;d;a和d同時受損 (填序號,寫出一種情況)。【考點】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反射的過程;反射弧各部分組成及功能;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專題】模式圖;正推法;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答案】(1)動物體或人體內的某些細胞或組織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對靜止狀態變為顯著活躍狀態的過程(2)自主神經;低級中樞脊髓受高級中樞大腦皮層的調控(自主神經系統并不完全自主);腦對脊髓的反射活動暫時失去控制(大腦皮層與脊髓中樞的神經聯系出現異常,暫時失去控制)(3)突觸后膜上接受NE的受體不同;尿液在膀胱滯留,機體對排尿活動的主動控制效果減弱(膀胱中尿液滯留)(4)大腦皮層排尿中樞(f)→傳出神經(d)→脊髓中的低級排尿中樞(c)→傳出神經(a)→膀胱逼尿肌收縮、尿道括約肌舒張→尿液排出;a;d;a和d同時受損【分析】題圖分析:圖示反射弧中,c為脊髓內的初級排尿中樞,f為大腦皮層高級排尿中樞,e和d分別為上行傳導和下行傳導通路,實現c與f之間的神經聯系。b為傳入神經,a為傳出神經。【解答】解:(1)在反射活動中,感受器接受一定的刺激后,產生興奮。興奮是指動物體或人體內的某些細胞或組織(如神經組織)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對靜止狀態變為顯著活躍狀態的過程。(2)排尿反射的低級中樞在脊髓,脊髓對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約肌擴大和縮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經系統支配的:交感神經興奮,不會導致膀胱縮?。桓苯桓猩窠浥d奮,會使膀胱縮小。而成年人之所以能有意識地控制排尿,是因為大腦皮層中有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級中樞,低級中樞脊髓受高級中樞大腦皮層的調控(自主神經系統并不完全自主)。成年人突然受驚嚇后,腦對脊髓的反射活動暫時失去控制(或大腦皮層與脊髓中樞的神經聯系出現異常,暫時失去控制),就可能會出現尿失禁現象。(3)信號在突觸結構上傳遞時,存在于突觸小泡中的神經遞質由突觸前膜釋放,然后作用于突觸后膜上的受體,引起突觸后膜發生相應的變化,就完成了神經元之間的傳遞。由于在突觸后膜上有接受同一神經遞質的不同受體,同一神經遞質在兩不同部位的作用效果可能截然相反。依題意,去甲腎上腺素促進膀胱逼尿肌舒張、促進尿道括約肌收縮,從而抑制排尿。ACh(乙酰膽堿)的作用效果與NE剛好相反,故ACh的作用是促進排尿。因此,若使用藥物抑制傳出神經釋放ACh,可能帶來的結果是尿液在膀胱滯留,機體對排尿活動的主動控制效果減弱(膀胱中尿液滯留)。(4)意識由大腦皮層產生,人產生尿意后,在適宜條件下,腦發出神經沖動完成排尿過程的傳導途徑依次為:大腦皮層排尿中樞(f)→傳出神經(d)→脊髓中的低級排尿中樞(c)→傳出神經(a)→膀胱逼尿肌收縮、尿道括約肌舒張→尿液排出。某患者神經系統受損,能夠產生尿意,說明興奮能夠傳至大腦皮層,大腦皮層完好,而根據題圖分析可知,產生尿意要經過牽張感受器→b(傳入神經)→c(脊髓中的低級排尿中樞)→e→f(大腦皮層),則可推測圖中牽張感受器、b、e、f和c都沒有受損;排尿反射不能完成,說明興奮不能夠由腦傳至逼尿肌、尿道括約肌。而根據題圖分析可知,完成排尿要經過f(大腦皮層)→d→c(脊髓中的低級排尿中樞)→a(傳出神經)→逼尿肌、尿道括約肌,則可推測可能是圖中的d、或a、或a、d都受損。故答案為:(1)動物體或人體內的某些細胞或組織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對靜止狀態變為顯著活躍狀態的過程(2)自主神經;低級中樞脊髓受高級中樞大腦皮層的調控(自主神經系統并不完全自主);腦對脊髓的反射活動暫時失去控制(大腦皮層與脊髓中樞的神經聯系出現異常,暫時失去控制)(3)突觸后膜上接受NE的受體不同;尿液在膀胱滯留,機體對排尿活動的主動控制效果減弱(膀胱中尿液滯留)(4)大腦皮層排尿中樞(f)→傳出神經(d)→脊髓中的低級排尿中樞(c)→傳出神經(a)→膀胱逼尿肌收縮、尿道括約肌舒張→尿液排出;a;d;a和d同時受損【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神經調節的分級調節、反射的過程、反射弧各部分組成及功能、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的內容,要求考生識記相關知識,并結合所學知識準確答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