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4.4 一元二次方程的應用課題 第2課時平均變化率問題 授課類型 新授課授課人教學內容 課本P49-51教學目標 1.會根據具體問題,找到增長率問題中的等量關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 2.能根據問題的實際意義,檢驗所得結果是否合理. 3.進一步掌握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和關鍵. 4.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為方程問題的過程,探索問題中的數量關系,進一步體會數學中的建模思想. 5.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建立數學模型以解決增長率與降低率問題. 難點:正確分析問題中數量關系并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與學互動設計(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1.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隨著我國汽車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以及人們經濟收入的不斷提高,汽車已越來越多地進入普通家庭 .據某市交通部門統(tǒng)計,2010年底,該市汽車保有量為15萬輛,截至2012年底,汽車保有量已達21. 6萬輛. 若該市這兩年 汽車保有量增長率相同,求這個增長率. 師生活動:教師提問,學生回答. 列舉和生活息息相關的案例,用增長率有關的一元二次方程引入新課,為本節(jié)課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數學模型解決增長率的實際問題打下基礎,降低了本節(jié)課知識的難度,學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2.實踐探究,學習新知 【探究】 試著解決課程導入的問題. 設年增長率為x,請你思考并解決下面的問題: (1) 2011年底比2010年底增加了______萬輛汽車,達到了______萬輛. (2) 2012年底比2011年底增加了______萬輛汽車,達到了______萬輛. (3)根據題意,列出的方程是______. (4)解方程,回答原問題,并與同學交流解題的思路和過程. 預設答案:(1) 15x ,15x+15 ; (2) (15x+15)x,(15x+15)+(15x+15)x; (3) 15(x+1)2=21.6 (4)設年增長率為x,根據題意得:15(1+x)2=21.6, 解方程得x1=0.2,x2=-2.2(不合題意舍去). 答:這個增長率為20%. 師生活動: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合作交流,完成解答過程后交流答案,學生板書展示結果,教師點評并規(guī)范答題格式. 【歸納總結】 如果增長率中的基數為a,平均增長率為x,則 第一次增長后的數量為a(1+x), 第二次增長后的數量為a(1+x)2, … … 第n次增長后的數量為a(1+x)n. 師生活動: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下歸納發(fā)言,教師在學生概括的基礎上進行歸納. 例1 某鎮(zhèn)2016年有綠地面積57.5公頃,該鎮(zhèn)近幾年不斷增加綠地面積,2018年達到82.8公頃. (1)求該鎮(zhèn)2016年至2018年綠地面積的年平均增長率; (2)若年平均增長率保持不變,則2019年該鎮(zhèn)的綠地面積能否達到100公頃? 解:(1)設該鎮(zhèn)2016年至2018年綠地面積的年平均增長率為x, 則57.5(1+x)2=82.8. 解得x1=-2.2(舍去),x2=0.2. ∴該鎮(zhèn)2016年至2018年綠地面積的年平均增長率為20%. (2)2019年的綠地面積為82.8×(1+0.2)=99.36(公頃),99.36<100. ∴2019年該鎮(zhèn)的綠地面積不能達到100公頃. 師生活動: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思考回答,獨立完成解答過程,教師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并展示答案,同時規(guī)范做題格式. 【歸納總結】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可歸結為六個字:審、設、列、解、驗、答. 一般情況下, “審”不寫出來,但它是關鍵的一步,只有審清題意,才能準確列出方程. 師生活動:學生歸納發(fā)言,教師在學生概括的基礎上進行歸納. 例2 建大棚種植蔬菜是農民致富的一條好途徑. 經過市場調查發(fā)現:搭建 一個面積為x(公頃)的大棚,所需建設費用(萬元)與x+2成正比例, 比例系數為0.6;內部設備費用(萬元)與x2成正比例,比例系數為2. 某農戶新建了一個大棚,投人的總費用為4. 8萬元.請計算該農戶新建的這個大棚的面積. (總費用=建設費用+內部設備費用) 解:依題意得:0. 6(x+2)+2x2=4. 8. 整理,得10x+3x-18=0. 解方程,得:x1=1.2,x2=-1.5(不合題意,舍去). 答:該農戶新建的這個大棚的面積為1.2公頃. 師生活動:教師引導學生分析題意,學生獨立完成解答過程,教師點評. 【做一做】 某工廠工業(yè)廢氣年排放量為300萬立方米.為改善城市環(huán)境質量,決定在兩年內使廢氣年排放量減少到144萬立方米.如果第二年廢氣減少的百分率是第一年廢氣減少的百分率的2倍,那么每年廢氣減少的百分率各是多少 師生活動:教師展示問題,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同桌之間進行交流,教師在巡視過程中,如果發(fā)現學生存在困難,可追問. 教師活動1:題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分別是什么 未知量之間的數量關系是什么 教師活動2:如何設未知數 題目中的等量關系是什么 師生活動:根據追問,學生進一步思考,進行解答,發(fā)表意見. 解:設第一年廢氣減少的百分率為x,則第二年廢氣減少的百分率為2 由題意得, 300(1-x)(1-2x)=144. 解得x1=1.3(舍去),x2=0.2. ∴ 2x=0.4. 把分析問題的過程設置成小問題的形式,通過教師的引導或者小組合作交流,學生層層遞進的方式分析并解決問題,降低了學習難度,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通過歸納總結,使學生掌握和增長率有關的一元二次方程應用題中量的關系,為解決此類問題打下堅實基礎. 根據上面增長率有關的歸納總結,師生共同找題中的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的等量關系,列出方程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讀題、審題能力,培養(yǎng)學生深入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 通過歸納總結,使學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題意,難點是用代數式正確表示等量關系中的兩種費用,通過對實際問題的理解,進一步體會建立方程模型的過程,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 在教師設計的問題的引導下,通過小組活動,讓學生親身經歷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同時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學以致用,應用新知 考點1 一元二次方程的應用——平均變化率問題 練習1 AI技術的崛起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智能、高效、便捷.某機器人月份的銷售額為30000元,經過兩個月的連續(xù)增長,月份銷售額達到了76800元,求該AI機器人這兩個月銷售額的月平均增長率. 解:設該AI機器人這兩個月銷售額的月平均增長率為x. 根據題意,得 30000(1+x)2=76800, 解得x1=-2.6(舍去),x2=0.6=60%. 答:該AI機器人這兩個月銷售額的月平均增長率為60%. 變式訓練1 為執(zhí)行國家藥品降價政策,給人民群眾帶來實惠,某藥品經過兩次降價,每瓶零售價由200元降為162元,求平均每次降價的百分率,設平均每次降價的百分率為x,則可列方程為___________. 答案:200(1-x)2=162 鞏固求平均變化率問題的方法,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4.隨堂訓練,鞏固新知 1.某工廠工業(yè)廢氣年排放量為300萬立方米. 為改善城市環(huán)境質量,決定在兩年內使廢氣年排放量減少到144萬立方米. 如果第二年廢氣減少的百分 率是第一年廢氣減少的百分率的2倍,那么每年廢氣減少的百分率各是多少? 解:第一年減少的百分率是x,第二年減少的百分率是2x. 由題意得:300(1-x)(1-2x)=144 整理化簡得:50x2-75x+13=0. 解得:x1=0.2, x2=1.3(不符合題意,舍去) 故x=0.2. 答:第一年減少的百分率是20%,第二年減少的百分率是40%. 2.某種品牌運動服經過兩次降價,每件零售價由560元降為315元,已知兩次降價的百分率相同,求每次降價的百分率.設每次降價的百分率為x,下面所列的方程中正確的是( ) A.560(1+x)2=315 B.560(1-x)2=315 C.560(1-2x)2=315 D.560(1-x2)=315 答案:B 3.某公司今年銷售一種產品,一月份獲得利潤10萬元,由于產品暢銷,利潤逐月增加,一季度共獲利36.4萬元,已知2月份和3月份利潤的月增長率相同,設2,3月份利潤的月增長率為x,那么x滿足的方程為( ) A.10(1+x)2=36.4 B.10+10(1+x)2=36.4 C.10+10(1+x)+10(1+2x)=36.4 D.10+10(1+x)+10(1+x)2=36.4 答案:D 知識的綜合運用,通過本環(huán)節(jié)的學習,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5.課堂小結,自我完善 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一元二次方程的應用—平均變化率的問題. 通過學生自我反思、小組交流、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對本節(jié)重要知識技能和思想方法的小結.6.布置作業(yè) 課本P50習題A組,P51習題B組 課后練習鞏固,讓所學知識得以運用,提高計算能力和做題效率.板書設計 24.4 一元二次方程的應用 第2課時 平均變化率問題 【歸納】 如果增長率中的基數為a,平均增長(或降低)率為x,則 第一次增長(降低)后的數量為a(1±x), 第二次增長(降低)后的數量為a(1±x)2, … … 第n次增長(降低)后的數量為a(1±x)n. 提綱掣領,重點突出.教后反思 教學過程中,強調解決有關增長率問題時,應考慮實際,對方程的根進行取舍. 反思,更進一步提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