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姓名座位號(在此卷上答題無效)2025年滁州市高二教學質量監測生物學注意事項:1.答卷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務必擦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過氧化物酶體是真核細胞中由單層膜包裹的細胞器,其形成過程與內質網密切相關。內質網先形成前體膜結構,隨后利用PEX蛋白復合物招募相關蛋白完成組裝。過氧化物酶體中含有多種氧化酶,可利用02氧化有機底物,形成H202,產生的H202又可被過氧化氫酶分解,避免H0,對細胞造成毒害。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過氧化物酶體膜與內質網膜的組成成分和結構都是相同的B.過氧化物酶體與溶酶體的功能相同,都能進行細胞內消化C.PEX蛋白參與蛋白質的招募,說明其可能與蛋白質的定向運輸有關D.過氧化物酶體中的酶都是在核糖體合成,并由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加工形成2.生物體的細胞中時刻進行著許多生命活動,酶和ATP在生命活動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ATP的合成和ATP的水解都需要酶的催化B.細胞中的酶促反應都與ATP的水解相聯系C.生物體能合成酶的細胞通常也能合成ATPD.生物體能合成ATP的細胞不一定能合成酶3.科研人員對小鼠的肌衛星細胞研究發現,在機體需要時,肌衛星細胞能被激活,增殖分化為新的肌細胞,以修復受損的肌肉組織。衰老的肌衛星細胞中,核纖層蛋白A會表達失調,引起染色質結構改變和部分基因表達異常,同時細胞自噬水平下降,導致細胞內受損的蛋白質和細胞器堆積。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肌衛星細胞分化過程中,細胞的數量沒有變化,但種類發生變化B.肌衛星細胞分化過程中,細胞中的核酸種類未發生變化,體現了遺傳物質不變性生物學試卷第1頁(共8頁)C.衰老的肌衛星細胞中,由于染色質結構改變,DNA復制和轉錄過程可能受到影響D.衰老肌衛星細胞內細胞自噬水平下降,可能與自噬相關基因的表達受到了抑制有關4.某水稻植株(2n=24)的基因型為AaBb。圖1為該水稻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有關的顯微照片;圖2為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與核DNA分子數的比例變化關系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1/2細胞分裂時期圖1圖2A.圖1中B時期細胞中會形成12個四分體,細胞中DNA分子數是48個B.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等位基因的分離只能發生在圖1中的D時期C.圖1中A、B、C、D四個時期處于圖2中的CD段,E、F兩個時期處于EF段D.若花粉母細胞產生了一個基因型為aaB的精子,可能是圖2中DF段出現異常5.大腸桿菌體內有與乳糖代謝相關的三個結構基因(即lacZ、lacY、lacA),其編碼的酶a、酶b、酶c可幫助細菌吸收和利用乳糖。結構基因的表達受到上游基因的調控。圖1表示環境中無乳糖時,結構基因的表達被“關閉”的調節機制;圖2表示環境中有乳糖時,結構基因的表達被“打開”的調節機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調節基因啟動子操縱基因結構基因調節基因啟動子操縱基因結構基因0lacZlacYlacAIP0lacZ lacY lacA①RNA聚合酶RNA聚合酶③mRNA②阻遏蛋白mRNA與操縱基④因結合<+■阻遏蛋白乳糖酶a酶酶c阻遏蛋白圖1圖2A.圖1中的①和②所示過程分別位于細胞核和細胞質的核糖體上B.圖2中③過程的堿基互補配對方式和④過程的堿基互補配對方式相同C.若I、P或0中的堿基發生甲基化,都會使大腸桿菌對乳糖的利用能力降低D.圖中乳糖代謝的調節過程體現了基因與性狀之間不是簡單的一一對應關系6.突變和基因重組是生物可遺傳變異的來源,為生物進化提供豐富的原材料。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基因中堿基對的缺失不會改變基因的數目,但會改變基因的結構B.原核生物不發生基因重組,而真核生物產生配子時可發生基因重組C.染色體變異只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而不會發生在有絲分裂過程D.所有變異都不能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但都能提供進化的原材料生物學試卷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