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答題卡八年級歷史姓名準考證號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并認真核對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和科目;注2.選擇題部分請按題號用2B鉛筆填涂方框,修改時用橡皮擦干凈,不留痕跡:正確意事3.非選擇題部分請按題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書寫,否則作答無效;填涂貼條形碼區4.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正面朝上,切勿貼出虛線方框)5.請勿折疊答題卡,保持字體工整、筆跡清晰、卡面清潔。示例 ←一此方框為缺考考生標記,由監考員用2B鉛筆填涂。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邊框的答案無效一、選擇題(請用2B鉛筆填涂)1.[A][B][C][D]6.[A][B][C][D]11.[A][B][c][D]16.[A][B][c][D]2.[A][B][C][D]7.[A][B][C][D]12.[A][B][c][D]3.[A][B][C][D]8.[A][B][C][D]13.[A][B][c][D]4.[A][B][C][D]9.[A][B][c][D]14.[A][B][c][D]5.A][B[c][D]10.[A][B][c][D]15.[A][B][c][D]二、非選擇題(請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書寫)17.(1)(4分)(2)(6分)(3)(4分)18.(1)(8分)(2)(2分)(3)(4分)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邊框的答案無效八年級歷史第1頁(共2頁)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邊框的答案無效19.(1)(4分)(2)(4分)(3)(2分)(4)(4分)20.(10分)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邊框的答案無效八年級歷史第2頁(共2頁)八年級歷史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題號12345678答案BADBCADD題號910111213141516答案DACCBACB二、非選擇題((17題14分,18題14分,19題14分,20題10分,共52分)17。(1)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尼克公訪華(2分)(2)萬隆會議(2分):求同存異方針(2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2分)(3)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2分: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2分)18。(1)①改革開放新時期或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②工業:鞍山鋼鐵公司、無縫鋼管廠等三大工程、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沈陽機床廠、沈陽飛機制造廠等建成投產。(答對任意兩點可得4分,交通運輸方面的成就不給分):③初步形成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2分)(2)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成功發射(2分)(3)特點:①工業門類全;②工業產品產量高:③制造業總體規模大;④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強。(任意一點,2分)認識:我國工業化是一個漸進的、逐步深化的過程;我國工業化比西方工業化用時少我國工業化注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國工業化成就輝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了堅實基礎。(2分)19。(1)土地改革(2分):封建土地制度(2分)(2)農業合作化(或農業生產合作社或農業社會主義改造)(2分):土地改革后,農村經濟基本上還是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勞動生產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發展,可能會導致農村貧富兩級分化。(或如果不引導農民走互助合作道路,不僅不能改善農民的生活,而且農村也不可能為工業的發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糧食、輕工業原料等條件)。(寫出1點即可得2分):(3)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分)(4)改革要符合國情,與時俱進:經濟發展要遵循客觀規律:國民經濟要均衡協調發展:要關注民生等(任意兩點4分)20。示例一:觀點: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論述:1950一1952年,中國共產黨領導進行了土地改革,全國三億多無地或少地的農民分得了土地,土地改革廢除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使農民真正獲得了解放。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召開,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我國有史以來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這部憲法以國家根本法的形式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綜上所述,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示例二:觀點:中國共產黨愿意同各個國家和平共處,友好往來。論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實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毛澤東向全世界宣布,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新中國都愿意與它們建立外交關系。1953年底,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兩國關系的原則。1954年,中印緬三國總理一致同意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指導中印、中緬兩國關系的基本原則。在三國總理的積極倡導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體現了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1955年,亞洲和非洲國家政府首腦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舉行會議,由于帝國主義的破壞和與會各國間矛盾錯綜復雜,會議出現尖銳分歧,周恩來及時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改變了會議的航向,推動會議取得圓滿成功,會后中國同很多亞非國家建立外交關系。改革開放后,中國開展全方位多邊外交,進一步打開外交新局面。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推進,形成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年級 歷史 答題卡.pdf 八年級 歷史.pdf 八年級 歷史 參考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