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9課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治 學案(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9課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治 學案(含答案)

資源簡介

第19課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
課程標準 重難點 知識點
了解北洋軍閥的統治及特點;概述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探討其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 1. 了解北洋時期的軍閥割據和民國初年經濟、社會生活的新氣象。 2. 概述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探討新文化運動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 1. 袁世凱復辟帝制與護國戰爭。 2. 北洋時期的軍閥割據。 3. 民國初年經濟、社會生活的新氣象。 4. 新文化運動的開展
  
閱讀課文第一子目,解決下列問題。
1. 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袁世凱復辟帝制的條件。
2. 據材料一、二并結合當時的國內形勢,分析袁世凱的帝制自為之路失敗的原因。
材料一 萬戶涕淚,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稱民賊……誓死戮此民賊,以拯吾民。
——摘自孫中山《討袁檄文》(1914年5月)
材料二 段祺瑞說:“項城(袁世凱)帝制自為之跡,已漸顯露,我當年曾發采取共和之電,如今又擁項城登基,國人其謂我何?且恐二十四史中,亦再找不出此等人物!所以論公,我寧死也不參與;論私,我從此只有退休,決不多發一言。”
  
閱讀課文第二子目,解決下列問題。
1. 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內部派系紛爭,很快發展為軍閥混戰與割據的局面。依據課文內容,完成下表。
派系 首領 支持者 控制地區
直系
皖系
奉系
2. 據材料一,段祺瑞是真心擁護共和嗎?請用具體史實說明理由。
材料一 今民智日開、民氣日倡之世,而欲以一姓之威嚴馴服億兆,尤為事理所萬不能致……祺瑞罷斥以來,本不敢復與聞國事……既已久服務于民國,不能坐視民國之顛覆分裂而不一援。
——摘編自段祺瑞《反對張勛復辟通電》
3. 據材料二,指出孫中山在電文中譴責的主要對象以及護法運動失敗的原因。
材料二 顧吾國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爭雄,南與北如一丘之貉。雖號稱護法之省,亦莫肯俯首于法律及民意之下。故軍政府雖成立,而被舉之人多不就職,即對于非常會議猶莫肯明示其尊重之意。內既不能謀各省之統一,外何以得友邦之承認?
——摘自孫中山《為辭海陸軍大元帥職致西南各省通電》(1918年5月4日)
  
閱讀課文第三子目,解決下列問題。
1. 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912—1919年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出現的發展態勢,并簡述出現這種態勢的原因。
材料一 中國的資本主義近代工業,在1912—1919年八年間,建成廠礦四百七十多個,投資近一億元。八年相當于過去全部投資總額。其中,紡織業新設廠27家,投資額2 998.4萬元;繅絲業新設廠96家,投資額799.5萬元;面粉業新設廠91家,投資額1 472.3萬元;煙草業新設廠12家,投資額601.9萬元。
——摘編自《中國近代史教程》
2. 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晚清至民國初年社會生活和習俗中出現的新風尚,并分析這些新風尚出現的原因。
材料二 如下列圖片所示:
圖一 剪辮子的情景 圖二 民國初年的新式婚禮 圖三 著裝與見面禮節
 
 
  
閱讀課文第四子目,解決下列問題。
1. 據下列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歷史背景。
 
政府實為猿(袁)家天下 天壇祭天,預演復辟
 
 
2. 結合課文內容,完成下表。
興起標志 前期指導思想 代表人物 主要陣地
3. 據材料一,指出“德先生”和“賽先生”各自的內涵。陳獨秀提倡“德先生”和“賽先生”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有何重大意義?
材料一 本志同人本來無罪,只因為擁護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賽因斯(Science)兩位先生,才犯了這幾條滔天的大罪,要擁護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國粹和舊文學……西洋人因為擁護德、賽兩先生,鬧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賽兩先生才漸漸從黑暗中把他們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自陳獨秀《本志罪案之答辯書》
4. 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對傳統文化的態度,并對此談談你的認識。
  材料二 新文化運動的領袖們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他們不承認任何傳統的權威和因襲的教條,禮教、自然觀、社會、國家制度,乃至漢字、中醫、京劇等傳統文化,都遭到無情的批判。這個勇猛的也是簡單而絕對的批判運動,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雖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義的偏向。
——摘編自李新《中華民國史》
第19課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
【活動方案】
活動一
1. 條件: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沒有得到徹底的改變,復辟帝制的社會基礎尚存;袁世凱掌握北洋軍,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帝國主義國家的支持;革命派力量分散、妥協退讓。
2. 原因:孫中山撰寫《討袁檄文》,號召武力討袁;梁啟超發表《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反對袁世凱變更共和政體,在全國激起強烈反響;袁世凱的親信段祺瑞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辛亥革命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袁世凱復辟帝制激起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1915年底,唐繼堯、蔡鍔、李烈鈞在云南宣布獨立,并組織護國軍,發動護國戰爭,武力討伐袁世凱,在南方引起廣泛響應;違背歷史發展的潮流(根本原因)。
活動二
1.
派系 首領 支持者 控制地區
直系 馮國璋 英美 直隸及長江中下游的蘇、贛、鄂等省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皖、浙、閩、魯、陜各省
奉系 張作霖 日本 東北三省
2. 態度:不是真心擁護共和。理由:段祺瑞重掌北京實權后,公然破壞《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拒絕恢復國會。
3. 主要對象:西南軍閥。失敗原因:西南軍閥只是借孫中山的名望與北洋軍閥爭權奪勢,不是真心參加護法運動;南北軍閥串通后,西南軍閥千方百計排擠孫中山;孫中山的革命思想和斗爭策略沒有明顯進步。
活動三
1. 發展態勢:工礦企業數量和投資總額都有較快增長,輕工業的發展尤其迅猛。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列強忙于歐戰,放松對華經濟侵略;中華民國建立,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條件;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鼓勵民間興辦實業;群眾性的反帝愛國斗爭此起彼伏。
2. 新風尚:逐步革除陳規陋習,社會生活和習俗走向文明、開化(如剪發辮、婚禮變得簡約文明、見面改行握手禮取代作揖與跪拜、易服飾、廢止纏足等)。原因:伴隨西方列強的侵略,西方的物質文明和生活習俗傳入中國;中國近代工業的產生和發展;西方民主思潮的傳播和人們思想的解放;社會變革(如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等)和政府政策的推動等。
活動四
1. 歷史背景:經濟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了發展。政治方面,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果實,實行專制,準備復辟帝制;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實行民主政治。思想方面,辛亥革命使西方的民主、平等、自由、博愛等思想在中國得到進一步傳播。袁世凱掀起尊孔復古的逆流直接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爆發。
2. 興起標志: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前期指導思想:民主、科學。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主要陣地:北京大學和遷往北京的《新青年》雜志。
3. 內涵:德先生,即“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賽先生,即“科學”,是指與迷信、蒙昧無知相對立的科學思想、科學精神、近代自然科學法則、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以及科學知識等內容。意義: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與科學的旗幟,反對封建禮教,推動思想文化革新,有著解放思想的重大意義;民主與科學思想的廣泛宣傳,激發了廣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熱情,促使人們沖破封建思想的羅網,探求救國救民的新出路。
4. 態度: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在批判封建思想的過程中,對漢字、中醫、京劇等傳統文化存在著絕對否定的傾向。認識:雖然否定傳統文化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但是中國傳統文化也有精華,不能一概否定;對待傳統文化既要繼承,也要反思;要增強文化自信,必須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文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滁州市| 大庆市| 鹿泉市| 若尔盖县| 仪征市| 塔河县| 平罗县| 曲水县| 化隆| 吉林市| 当涂县| 苏州市| 册亨县| 惠水县| 平远县| 霍林郭勒市| 钟山县| 江安县| 嘉荫县| 库车县| 南城县| 伊金霍洛旗| 惠东县| 凌海市| 重庆市| 衡水市| 当雄县| 桐梓县| 宁夏| 宁乡县| 句容市| 古浪县| 当涂县| 孝昌县| 乐昌市| 长顺县| 射洪县| 许昌县| 吴江市| 延边| 黔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