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期末測試卷(考試時間:60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計40分)1.1949年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偉大勝利,但在新中國成立時還要將(義勇軍進行曲)這首充滿危機意識的歌曲定為代國歌。對其原因概括正確的是( )A.勿忘國恥 B.居安思危 C.知恥后勇 D.發人深省2.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開幕式上,毛澤東說:“諸位代表先生們,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它將表明: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材料中“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是指( )A.中國的國際地位大大提高 B.壯大了社會主義的力量C.結束了勞動人民被壓迫被奴役的歷史 D.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3.歌曲《翻身農奴把歌唱》中唱道:“太陽啊霞光萬丈,雄鷹啊展翅飛翔…驅散烏云見太陽,革命道路多寬廣……翻身農奴把歌唱,幸福的歌聲傳四方。”那么,西藏人民“驅做烏云見太陽”開始于( )A.青藏鐵路的修建 B.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召開C.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D.西藏和平解放4.下面是某同學設計的年代尺,其中①處中國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征可概括為( )A.政權鞏固,社會過渡 B.探索建設,曲折發展C.同仇敵愾,共赴國難 D.早期探索,民族危機5.秦基偉將軍在回憶錄中寫道:“上甘嶺戰役不僅從軍事上打垮了敵人的攻勢,也打出了我軍的指揮藝術、戰斗作風和團結精神,打出了國威軍威。有人曾說,美國人真正認識中國人,是從上甘嶺開始的。”由此可知( )A.上甘嶺戰役的地理位置在朝鮮半島中部 B.志愿軍在上甘嶺戰役中全殲了侵朝美軍C.我軍在上甘嶺戰役中主要處于進攻地位 D.上甘嶺戰役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地位重要6.1950年6月,劉少奇在報告中強調:“中國原來的土地制度極不合理……若不改變,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就不能鞏固,農村生產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國的工業化就沒有實現的可能。”這一論述的核心主旨是( )A.批判地主剝削農民的殘酷性 B.指出中國人民革命的艱巨性C.闡明進行土地改革的緊迫性 D.強調工業化鞏固政權的作用7.1952年,我國現代工業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只占43.1%,重工業在工業總產值中只占35.5%,許多重要工業產品的人均產量,不僅遠遠落后于工業發達國家,也低于印度這樣的新興獨立國家。由此可見,當時中國( )A.屬于新民主主義國家B.是一個落后的農業國C.重工業產品產量很低 D.工業化建設成效卓著8.20世紀20年代,毛澤東提出“人民來制定憲法”的思想。下列會議最能體現這一思想的是( )A.中共七大 B.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9.到1956年底,我國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下列對材料的理解是( )A.生產資料私有制是我國的基本制度 B.社會主義改造具有中國特色C.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基礎 D.社會主義改造使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10.1961年,國務院決定自主研制國產橋梁鋼,替代蘇聯鋼材。自主研發團隊經過無數次試驗,用時幾年就成功研制并生產出6.6萬噸優質16錳低合金鋼,全部用于南京長江大橋正橋鋼梁及關鍵結構,1968年大橋建成通車。這主要得益于( )A.對外開放格局 B.家庭聯產承包 C.國家體制優勢 D.經濟體制改革11.新中國成立以來,經濟體制轉型經歷了三次思想解放。第一次打破了“個人崇拜”,第二次打破了“計劃經濟崇拜”,第三次打破了“所有制崇拜”。第一次打破了“個人崇拜”主要得益于( )A.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不動搖 B.鄧小平“南方談話”C.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 D.新發展理念的提出12.李華在某AI軟件中輸入了“千里躍進大別山”“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等關鍵詞來檢索歷史人物,可能得到的推薦結果為( )A.孫中山 B.毛澤東 C.周恩來 D.鄧小平13.2018年央視紀錄片《四十年四十個第一》播出,介紹了40年前的“第一批農村萬元戶”“第一家中國內地自選超市”“第一個個體戶”等故事,這些“第一”的出現關鍵在于( )A.計劃經濟的優勢 B.加入WTO 實現經濟騰飛C.改革開放的政策 D.市場經濟體制完全建立14.1992年,據《中華工商時報》的統計,當年中國至少有10萬黨政干部下海經商。在這股熱潮的推動下催生了著名的“92派”企業家。“92派”企業家抓住了( )A.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機遇 B.對外開放的偉大歷史機遇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機遇 D.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機遇15.2022年,奧運會“水立方”游泳館驚喜變身為冬奧會“冰立方”運動館,成為冰壺的重要賽場,其利用更環保的二氧化碳制冷劑取代傳統冷媒氟利昂,還實現制冰過程中余熱全部回收利用。這體現的發展理念是( )A.綠色、創新 B.創新、共享 C.開放、協調 D.共享、協調16.國家將藏族史詩《格薩爾王傳》作為重點科研項目,現已錄制藝人說唱磁帶5000小時,搜集藏文手抄本、木刻本300多部,整理出版藏文版62部,漢譯本20多部,并有多部被譯成英、日、法文出版。這反映出我國( )A.完成了少數民族地區的民主改革 B.重視傳承和發展少數民族文化C.各個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語言文字 D.在邊疆地區實施興邊富民行動17.2025年是實施《反分裂國家法》20周年。關于《反分裂國家法》的理解正確的是( )A.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具體規定 B.臺灣問題是國際焦點問題C.遏制國際恐怖勢力的法律紅線 D.有利于港澳的和平建設環境18.2019年《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提出,一支強大的中國軍隊,是維護世界和平穩定,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力量。……積極參加國際維和、海上護航、人道主義救援等行動。材料反映了新時代中國國防的( )A.世界意義 B.根本目標 C.發展路徑 D.戰略方針19.在新中國的一次外交活動中,周恩來“求同而存異”的提法使與會者感到親切而又入情入理,會場上原來那令人緊張和不安的氣氛,頓時被一掃而光。這一外交活動是周恩來( )A.出訪印度 B.參加亞非會議 C.訪問緬甸 D.會見美國基辛格20.中國農民說:“吃飯靠兩平,一是鄧小平,二是袁隆平。”袁隆平的突出貢獻是( )A.在農村進行經濟體制改革 B.成功培育出“雜交水稻”C.培育出優質小麥 D.為我國核武器的研究作出了貢獻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共計60分)2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問題。(16分)材料一:新中國繼承的是一個國民經濟瀕于崩潰的爛攤子,生產萎縮,物價飛漲,民生困苦。中國人民有沒有能力把生產恢復起來,這是一個嚴峻考驗。新中國雖然得到蘇聯和東歐等國的承認和支持,但美國拒絕承認。中國人民能否沖破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人國家的政治孤立和經濟封鎖,創造有利的外部條件以建設國家,這是又一個嚴峻考驗。——摘編自《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1)據材料一,概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所面臨的國內外嚴峻形勢。(4分)材料二:新中國誕生剛一年,就和朝鮮人民一道,用兩年零九個月的英勇激戰,迫使美國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使舉世為之震驚……從此,帝國主義再也不敢輕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國的嘗試,保證中國的經濟建設得到了一個長時間內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摘編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概述“激戰”的勝利所產生的積極影響。(4分)材料三:工作隊深入發動群眾,啟發他們的階級覺悟,讓他們自覺地行動起來。廣大農民與地主階級進行面對面的斗爭,迫使地主階級在群眾威力面前屈服低頭,樹立了農民群眾在農村中的政治優勢。……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以及耕畜、農具等,分給那些無地少地的農民,也分給地主一份,讓他們自己耕種。——摘編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3)據材料三,農民群眾“行動起來”的歷史事件是什么?(2分)它是如何從兩個方面去消滅地主階級的?(4分)綜合材料二、三,概括中國人民的這些斗爭在當時所起的共同作用。(2分)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2分)材料一: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工業交通建設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圖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工業交通建設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圖(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這一時期我國工業建設的主要特點及主要涉及的領域。(4分)材料二:“我國石油基本自給了!”全國億萬人民傳誦著、歡呼著這件振奮人心的大喜事。……這的確是一個驚人的奇跡。這奇跡,是我國人民完全依靠自己的設計、自己的設備、自己的技術力量創造出來的。這奇跡,是大慶油田的幾萬名建設者參與創造出來的。——摘編自馮健、袁木《康莊大道——大慶油田自力更生贊歌》(2)依據材料二列舉一位英雄模范人物代表。(2分)談談你從中感悟到的精神內涵。(2分)材料三:建國三十五年來……經濟上形成了一種同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僵化模式。這種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職責不分,條塊分割……企業缺乏應有的自主權,企業吃國家“大鍋飯”、職工吃企業“大鍋飯”的局面,嚴重壓抑了企業和廣大職工的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本來應該生機盎然的社會主義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摘編自《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3)材料三中“同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經濟體制是指什么體制?(2分)依據所學知識,指出我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2分)材料四:這次會議正確認識和處理計劃與市場的關系,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這是我們黨的一個偉大壯舉,是十多年來黨進行理論探索得出的最重要的結論之一,也是社會主義認識史上一次歷史性的飛躍。——摘編自焦光輝《探索:經濟體制的演變與博弈》(4)依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材料中的“這次會議”指的是哪次會議?(2分)指出這次會議確立的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2分)材料五:中國開始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的主動的對外開放。經過40多年的努力,我國的對外開放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形成了一個從經濟開放到文化交流的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的開放格局,為中國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由于持續推行對外開放政策,我國已經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開放型經濟體系已經形成。——摘編自沈達《淺論中國對外開放理論的漸進發展及其意義》(5)據材料五,歸納我國對外開放的成就。(4分)依據所學知識,指出“40多年的努力”的起點。(2分)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民族自治地方經濟發展概況年份 農業總產值(億元) 工業總產值(億元)1952年 46.5 11.41978年 155.6 212.12014年 11352.3 64369——《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1)材料一反映了怎樣的現象?(2分)根據所學分析這一現象出現的制度因素。(2分)材料二 2022年北京冬奧會節目《閃亮的雪花》中,數百名小朋友手持和平鴿模型燈籠,在節目結束之際,其中一只“小鴿子”掉隊被拉回鴿群。節目播出后,“一個(鴿)都不能少”“兩岸不可分割(鴿)”等話題登上熱搜。——來自觀察者網報道(2)材料二中掉隊被拉回的“小鴿子”指的是中國哪個地區?(2分)為解決該地區的歷史遺留問題,國家提出來了怎樣的基本方針?(2分)列舉此方針目前已取得的成果?(2分)材料三 2024年6月28日,中國舉辦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周年紀念大會。70年前,中國與印度、緬甸共同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成為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如今,中國進一步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推動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為動蕩的世界提供中國方案。——來自新華社報道(3)根據材料三概括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的世界意義。(2分)舉一例新時代的“中國方案”。(2分)2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 時間 事件1953年7月 中國人民志愿軍取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1971年10月 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2001年12月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8年8月 中國成功舉辦了第29屆夏季奧運會2013年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2017年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被寫入聯合國決議2022年 中國成功舉辦第24屆冬季奧運會2023年3月 在中國勸和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恢復了中斷七年的外交關系2023年10月 中國成功舉辦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確立一個主題,圍繞該主題,任意選取三個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史實,加以說明。(要求:題目自擬,至少結合三個史實加以說明,寫出選擇史實,史論結合,表述清楚,符合邏輯。)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期末測試卷答案選擇題(每題2分,共計4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D A D C B B C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D C C A B A A B B二、非選擇題(共4大題,共計60分)21.(1)國內:經濟瀕于崩潰; 國際:帝國主義國家的孤立和封鎖。(2)積極影響: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3)事件:土地改革; 兩方面:剝奪地主階級的政治地位;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 共同作用:鞏固了新政權。22.(1)主要特點: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領域:鋼鐵、機械制造、交通、煤炭、電力等。(2)人物:王進喜。精神內涵:艱苦創業、自力更生的精神。(3)體制:計劃經濟體制。中心環節:增強企業活力。(4)會議:中共十四大。目標: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5)成就:形成了一個從經濟開放到文化交流的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的開放格局;開放型經濟體系已經形成。會議起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23.(1)現象:民族自治地方經濟(尤其是工業)快速發展。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2)地區:臺灣地區。基本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成果:香港、澳門回歸(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密切)。(3)意義:成為國際關系基本準則,推動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中國方案:人類命運共同體(或“一帶一路”、全球發展倡議等)。24.主題:中國正在逐步成為世界性的大國。論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面臨西方國家的封鎖和威脅。抗美援朝戰爭的取得勝利,一舉改變了近代以來一直受侵略欺壓的歷史,新中國逐漸嶄露頭角。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通過參與聯合國的各項活動,中國能夠及時了解國際形勢的變化,有效應對外部挑戰,從而維護國家的根本利益。中國勸和沙特阿拉伯和伊朗,體現了中國的大國擔當,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了努力,促進了中東地區的和平穩定。綜上所述,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正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影響力日益增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2024-2025學年部編版八年級上學期歷史期末測試卷.docx 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2024-2025學年部編版八年級上學期歷史期末測試卷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