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一章認識生物練習題(含答案)選擇題1. “狼蛛的腹部長著黑色的絨毛和褐色的條紋,腿部有一圈圈灰色和白色的斑紋。”這是法布爾在《昆蟲記》中描寫狼蛛的一段話。他主要運用的科學探究的方法是( )A. 觀察法 B. 實驗法C. 跟蹤法 D. 測量法2. 下列不是觀察植物時需要注意的是( )A. 高度 B. 生長環境C. 運動方式 D. 形態3. 下列不符合觀察要求的是( )A. 有明確的目的B. 觀察按心情進行,不需要有順序C. 進行客觀真實的記錄D. 觀察過程中積極思考,有耐心4. 下列關于科學觀察的敘述錯誤的是( )A. 必須借助儀器觀察B. 可利用照相機幫助我們觀察C. 可以直接用肉眼觀察D. 可利用錄音機等工具觀察5. 觀察法是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以下屬于觀察法的是( )A. 書中查閱有關螞蟻的生活習性B. 靜觀螞蟻的取食行為C. 上網搜索關于螞蟻的資料D. 把有關螞蟻的資料進行分類6. 下列生命現象中,與“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所體現的生物特征相同的是( )A. 金魚吐泡泡 B. 母雞下蛋C. 螳螂捕蟬 D. 莊稼需要澆水、施肥7. 觀察下圖,其中陰影部分是兩種生物的共同特征,下列特征可以寫在陰影部分的是( )A. 具有細胞結構B. 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C. 不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D. 不需要營養8. 某生物興趣小組觀察校園里的生物,發現了麻雀、螞蟻、蝴蝶以及多種綠色植物。下面對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敘述,錯誤的是( )A. 都能生長和繁殖B. 都能自己制造營養物質C. 都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D. 都可以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9. 福建清源山風景怡人,巖石突兀,小紅在登山時發現有些巖石上有一些“斑點”,這些“斑點”有大有小,她對這些“斑點”所下的結論比較有科學道理的是( )A. 這些“斑點”不是生物,因為它們不會動B. 這些“斑點”不是生物,因為巖石是不會長出生物來的C. 這些“斑點”不是生物,因為用肉眼觀察它們看起來像泥土D. 這些“斑點”是生物,因為用顯微鏡觀察時發現它們具有細胞結構10. 春天去廈門五緣灣濕地公園踏青會看到一些生機盎然的景象。下列所示對應關系描述不正確的是( )A. 長時間的游玩使游人滿頭大汗——生物能排出體內的代謝廢物B. 岸邊的柳樹發出嫩芽,長出新葉——生物能夠繁殖后代C. 樹上的麻雀看到游人,拍打著翅膀飛走了——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D. 盛開的桃花,有的粉的似霞,有的白的似雪——生物具有變異現象11. 地球上多種多樣的生物讓世界更加絢麗多彩,下列各項中屬于生物的是( )A. 慢慢長大的鐘乳石B. 彈鋼琴的機器人C. 展翅飛翔的雄鷹D. 千姿百態的珊瑚12. 藍鯨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哺乳動物,常常浮出水面噴出霧狀水柱(如圖),這說明的生物特征是( )A. 需要進行運動B. 能進行呼吸C. 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D. 需要獲得水分13. “花褪殘紅青杏小”,描寫了杏花花瓣脫落結出果實的現象,體現了生物能( )A. 對刺激作出反應B. 生長、發育和繁殖C. 從外界獲得營養D. 排出體內的廢物14. “同一株碧桃上有一朵白色的花,一朵紅色的花”,說明生物具有哪項特征( )A. 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B. 生長、發育和繁殖C. 遺傳D. 變異15. “秋風掃落葉”,這種現象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A. 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B. 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C. 生物能進行呼吸D. 生物能生長、發育和繁殖16. 生物圈因為有形形色色的生物才絢爛多彩、瑰麗迷人,下列屬于生物的是( )A. 巖洞里能慢慢長大的鐘乳石B. 五彩繽紛的珊瑚C. 千年的鐵樹D. 路上飛馳的汽車17. “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兩行秋雁”是《大觀樓長聯》中描寫的滇池美景,其中不是由細胞構成的是( )A. 稻 B. 沙C. 柳 D. 雁18.人工智能AlphaGo在網絡圍棋對決中取得60勝0負的戰績.人工智能是否為生物的判斷標準是( )A.能否運動 B.能否戰勝人類 C.能否繁殖 D.是否耗能19.水稻開花,結果,產生種子,屬于生物的哪一項特征( )A.生長 B.繁殖C.對外界刺激有反應 D.需營養20.由谷歌公司研造的人工智能系統阿爾法圍棋,挑戰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最終阿爾法圍棋以4比1贏得這場“戰爭”.下列哪項能作為判斷智能機器人是否為生物的標準?( )A.是否耗能 B.能夠運動 C.能否說話 D.能夠繁殖21、如圖是某同學建立的生物分類圖,其中①~④各代表一種生物,下列哪組生物不符合該圖分類( )A. ①大腸桿菌 ②紅豆杉 ③葫蘆蘚 ④海帶B. ①家鴿 ②水杉 ③桃 ④水綿C. ①酵母菌 ②油松 ③卷柏 ④石花菜D. ①珊瑚蟲 ②蘇鐵 ③墻蘚 ④衣藻22、如果用下圖表示各種概念間的關系,下列選項中與圖示相符的是( )選項 1 2 3 4A 綱 科 目 種B 真菌 青霉 曲霉 霉菌C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雙子葉植物 單子葉植物D 動物 無脊椎動物 節肢動物 昆蟲23、如圖所示,依據生物的某些特征,將我們學過的生物歸到如下的三個類群,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煙草花葉病毒屬于類群①,它寄生在動物活細胞中生活B. 乳酸菌屬于類群②,它屬于原核生物C. 杜鵑花、杜鵑鳥屬于類群③,酵母菌屬于類群②D. 類群①②③的共同特點是不能獨立生活2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是作者對蓮花的描寫,下列生物與蓮的親緣關系最近的是( )A. 金魚藻 B. 迎客松 C. 葫蘆蘚 D. 鳳尾蕨25、杭州亞運會上的“顯眼包”機器狗又來了,在幫忙運鐵餅時竟然摔倒在地,但沒關系,爬起來再干,網友夸贊它“真的好敬業”。下列哪項能作為判斷機器狗是否為生物的標準( )A. 是否耗能 B. 能否運動 C. 能否說話 D. 能否生殖二、非選擇題26、同學們通過實踐體驗活動,可以更好地感知生物學現象,理解生物學知識。通過觀察校園里的生物,填寫它們體現出的生物特征。(填序號)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②生物可以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③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④生物能生長、發育和繁殖⑤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1)小樹長成大樹。體現的生物特征是 。(2)一棵石榴樹上結的石榴的顏色、大小、形態有所差異。體現的生物特征是 。(3)草叢底下的鼠婦被碰到后,縮成了小球。體現的生物特征是 。(4)喜鵲在草坪上啄食草籽,也啄食吃草的小螞蚱。體現的生物特征是 。(5)足球場上,踢球的同學們大汗淋漓。體現的生物特征是 。27、某生物興趣小組同學們觀察了武夷山周邊環境中的部分生物(如圖所示),結合圖示回答問題。(1)圖中屬于植物的生物有 ,屬于動物的生物有 。(均填字母)(2)觀察B、C時,注意它們的 、運動方式和 等。(3)為了更好地了解生物D的特點,同學們借助了放大鏡。這種科學方法稱為 。28、“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這兩句詩中蘊藏了很多的生物學知識,請你試從生物學角度分析“紅杏出墻”現象,回答下列問題。(1)“紅杏出墻”是杏樹受墻外陽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從這個意義說,“紅杏出墻”表現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2)杏樹伸到墻外的枝條會開花結果,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3)蜜蜂采集紅杏花蜜獲得食物,說明生物的生命活動需要 。(4)杏樹是由一粒種子發育成一棵小樹,再長成大樹的,從這個意義上講,紅杏具有 的特征。(5)杏樹的種子種下后結出的是杏而不是桃子,這屬于 現象;但是同一植株上結的杏酸甜度不一樣,這屬于 現象。(6)到了秋冬季節,杏樹的葉簌簌飄落,這體現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7)從“紅杏出墻”反映的以上各種特征來看,杏樹屬于 (填“生物”或“非生物”)。29、石頭魚喜歡躲在海底或巖礁下,將自己偽裝成一塊不起眼的石頭,如果有獵物經過,石頭魚就會對獵物發起致命攻擊,它脊背上的刺能輕而易舉地刺透獵物任何部位,使其很快中毒,并一直處于劇烈疼痛中。它經常以“守株待兔”的方式等待食物的到來。石頭魚全部是天然的,初夏產卵,無人工養殖。(1)文中畫線內容體現出的生物特征是 。(2)石頭魚“經常以‘守株待兔’的方式等待食物的到來”體現出生物的生活 的特征。(3)“初夏產卵”體現出成熟的生物個體能 的特征。(4)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判斷,石頭魚 (填“是”或“不是”)生物,是由 構成的。30、小明周末和爸爸媽媽去爬山,看到了飛奔而過的野兔、樹下啄食的麻雀、稻田旁歡樂跳躍的蟾蜍、花朵里辛勤勞動的蜜蜂、池塘里悠然自得的草魚等。于是根據各種動物的特征,嘗試編制了一個“部分動物分類檢索表”,如圖。(1)填寫圖中字母內容。A: ,B: ,C: ,D: E: 。(2)動物D牙齒出現分化的意義是 。答案1-5ACBAB 6-10BBBDB 11-15CBBDB 16-20CBCBD 21-25BDBAD(1)④ (2)⑤ (3)③ (4)① (5)②(1)A、E B、C形態特點 生活環境觀察法(1)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2)繁殖 (3)營養 (4)生長和發育 (5)遺傳變異 (6)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7)生物29、(1)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2)需要營養 (3)繁殖 (4)是 細胞30、(1)蜜蜂 體溫恒定 水陸兩棲 野兔 卵生 (2)提高了攝取食物和消化食物的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