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北京市清華附中2023-2024學年下學期期末考試高一生物學試卷2024.07年級______班級______姓名______考號______一、選擇題(單選,每題2分,共40分)1. 豌豆子葉黃色(Y)對綠色(y)為顯性。孟德爾用純種的黃色豌豆和綠色豌豆作為親本,雜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如下表所示)。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 豌豆產生雌配子的數量與雄配子的數量相等B. ③的子葉顏色與F1的子葉顏色相同C. ①和②都是黃色子葉,③是綠色子葉D. 產生F1的親本的遺傳因子組成一定是YY(雌)和yy(雄)2. 在孟德爾兩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最能反映自由組合定律實質的是( )A. F1中四種子代比例為9:3:3:1B. F1測交后代比例為1:1:1:1C. F1產生的配子比例為1:1:1:1D. F1產生的雌雄配子隨機結合3. 某種動物的直毛(B)對卷毛(b)為顯性,黑色(D)對白色(d)為顯性,控制兩對性狀的基因獨立遺傳。基因型為Bbdd的個體與個體X交配,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為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3:1:3:1.那么,個體X的基因型為( )A. bbDd B. BbDd C. BbDD D. bbdd4. 甲、乙兩位同學分別用小球做孟德爾定律模擬實驗。甲同學每次分別從Ⅰ、Ⅱ小桶中隨機抓取一個小球并記錄字母組合;乙同學每次分別從Ⅲ、Ⅳ小桶中隨機抓取一個小球并記錄字母組合。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Ⅲ、Ⅳ小桶中的 A/a、B/b 這兩對基因的遺傳只符合分離定律B. 甲同學的實驗模擬的是等位基因的分離和配子的隨機結合的過程C. 甲、乙重復100次實驗后,統計的 Dd、ab 組合的概率均約為50%D. 為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Ⅰ與Ⅱ、Ⅲ與Ⅳ桶中小球數量必須相等5. 關于孟德爾遺傳規律的現代解釋及其適用范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B. 真核生物生殖時,細胞核內基因的遺傳遵循孟德爾的遺傳規律C. 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發生在減數分裂Ⅱ的后期D. 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時,雌雄配子隨機結合6. 正常男性的下列細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體的是( )A. 神經細胞 B. 精原細胞 C. 初級精母細胞 D. 次級精母細胞7. 某生物的精原細胞含有42條染色體,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體時,細胞內含有的染色單體、染色體和DNA分子數依次是( )A. 42、84、84 B. 84、42、84C. 84、42、42 D. 42、42、848. 圖1是某生物的一個初級精母細胞,圖2是該生物的五個精細胞,正確的是( )A. 圖1中的染色體2由染色體1復制而來B. ②和⑤可能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C. ②是同源染色體上的姐妹染色單體之間互換造成的D. 圖1中a和b在減數分裂時自由組合9. 某雄性動物(2n=20)基因型為AaXBY,該動物體內的一個精原細胞進行減數分裂。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 基因組成為時細胞可能處于減數分裂Ⅱ后期B. 次級精母細胞中含有1條或2條Y染色體C. 該精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形成的精子中染色體數目為10條D. 若產生的精子AaXB:Y=1:1,則可能是同源染色體未分離10. 下列關于探索DNA 是遺傳物質的實驗,敘述正確的是A. 格里菲思實驗證明DNA 可以改變生物體的遺傳性狀B. 艾弗里實驗證明從S 型肺炎雙球菌中提取的DNA 可以使小鼠死亡C. 赫爾希和蔡斯實驗中離心后細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D. 赫爾希和蔡斯實驗中細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體都帶有32P 標記11. 20世紀50年代初,查哥夫對多種生物DNA做了堿基定量分析,發現的比值如下表。結合所學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來源 大腸桿菌 酵母菌 雞 豬肝 豬脾(A+T)/(G+C) 0.93 1.79 1. 38 1.43 1.43A. 豬的DNA比大腸桿菌的DNA熱穩定性更強B. 上表生物的DNA分子中,A/T的值與G/C的值一般相等C. 不同生物中(A+T)/(G+C)值不同說明了DNA分子具有特異性D. 同種生物不同組織中(A+T)/(G+C)的值相同說明DNA分子具有穩定性12. 生物學家在探究DNA 復制方式時,將大腸桿菌在含有 N的培養液中繁殖數代后,其DNA幾乎都是 N標記的,然后將上述大腸桿菌轉移到含 N的普通培養液中培養,在不同時刻收集大腸桿菌并提取其DNA,再將提取的DNA進行離心,記錄離心后試管中 DNA的位置,結果如圖①~④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②為最早收集到的離心結果,DNA位于試管的中層B. ③為細胞分裂兩次后的離心結果, N/ N-DNA 占3/4, N/ N-DNA 占1/4C. ④為細胞分裂一次后的離心結果,DNA 位于試管的底部D. ①②③中均出現 N/ N-DNA,可以證明DNA 復制方式是半保留復制13. 某含有1000個堿基對的環狀DNA分子,其中含腺嘌呤300個。該DNA分子復制時,首先1鏈被斷開形成3′、5′端口,接著5′剪切端與2鏈發生分離,隨后DNA分子以2鏈為模板,通過滾動從1鏈的3′端開始延伸子鏈,同時還會以分離出來的5′端單鏈為模板合成另一條子鏈,其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 該DNA復制時,子鏈都是由5′→3′方向延伸的B. 外鏈充當了1鏈延伸時的引物,需要DNA聚合酶、解旋酶的催化作用C. 若該DNA連續復制3次,共需要鳥嘌呤2800個D. 該DNA分子中堿基的配對方式總是A與T配對,G與C配對14. 基因a與基因b在DNA分子上的位置如下圖所示。啟動子1可調控基因a的表達,啟動子2可調控基因b的表達,箭頭代表轉錄的方向。下列程敘述正確的是( )A. 啟動子位于基因編碼區的上游,RNA聚合酶移動到終止密碼子時停止轉錄B. 基因a進行轉錄的模板是乙鏈,基因b進行轉錄的模板是甲鏈C. tRNA分子中,不存在堿基互補配對D. 啟動子與解旋酶結合催化氫鍵斷裂形成單鏈以啟動轉錄15. 黃色小鼠AA與黑色小鼠aa雜交,F1在相同環境下不同個體出現了不同體色。研究表明,不同體色的小鼠A基因的堿基序列相同,但A基因上胞嘧啶有不同程度的甲基化,且甲基化不影響DNA復制。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甲基化導致表達的蛋白質結構改變 B. 堿基甲基化不影響堿基互補配對過程C. 甲基化可能影響RNA聚合酶與該基因的結合 D. F1個體體色的差異與A基因甲基化程度有關16. 遺傳咨詢可預防遺傳病的發生,但下列情形中不需要遺傳咨詢的是( )A. 男方幼年曾因外傷截肢 B. 親屬中有智力障礙患者C. 女方是先天性聾啞患者 D. 親屬中有血友病患者17. 種群是物種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也是一個繁殖單位。下列生物群體中屬于種群的是( )A. 一個湖泊中的全部魚 B.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C. 一間屋中的全部蟑螂 D. 臥龍自然保護區中的全部大熊貓18. 在一個種群中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70%,Aa的個體占20%,aa的個體占10%。A基因和a基因的基因頻率分別是( )A. 70%、30% B. 50%、50% C. 90%、10% D. 80%、20%19. 作物育種可以說是農業的“芯片工程”,下列關于育種的敘述,錯誤的是( )A. 單倍體育種和多倍體育種分別是為了獲得單倍體和多倍體新物種B. 用化學阻斷劑阻止受精后的次級卵母細胞釋放極體(n),然后培育形成的最可能是三倍體C. 雜交育種的主要原理是基因重組D. 秋水仙素處理能實現植物不育向可育的轉變20. 如圖是隔離與物種形成過程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生殖隔離標志著新物種的形成B. 亞種甲和亞種乙能交配產生可育后代C. 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D. 基因頻率的變化不受環境的影響二、非選擇題(共60分,除特殊說明外,每空1分)21. 玉米粒色有紫色粒和白色粒兩種表型,選取純種的紫色粒玉米植株與白色粒玉米植株為親本,雜交得F1均為紫色粒,F1自交得到F2,F2中表型及比例為紫色粒:白色粒=9:7。同學們對此提出了兩種觀點:觀點一:玉米的粒色受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A和B同時存在表現為紫色粒,其余為白色粒。觀點二:玉米的粒色受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但含某種基因的部分花粉不育,導致F2的性狀分離比偏離3:1。回答下列問題:(1)依據觀點一,可推測親本的基因型是______,F2中紫色粒的基因型有______種,F2白色粒中純合子的比例是______。(2)依據觀點二,可推測F1產生的含______(填“A”或“a”)基因的部分花粉不育。(3)為驗證兩種觀點,以親本中的白色粒植株(做母本)和F1植株(做父本)為實驗材料進行測交,若子代出現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則觀點一成立;若子代出現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則觀點二成立。22. 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的亮紅眼突變型果蠅,為探究亮紅眼基因突變體的形成機制,設計了一系列實驗。(1)亮紅眼突變型果蠅與野生型果蠅進行___________實驗后,F1均為野生型,F2野生型與亮紅眼表現型比為3:1,亮紅眼果蠅雌雄個體數相當,說明亮紅眼是一種位于___________染色體上的___________突變。(2)紅眼突變型果蠅還有朱紅眼、朱砂眼和猩紅眼等類型,朱紅眼(a)、朱砂眼(b)和猩紅眼(d)三個基因分別位于2號、X和3號染色體上,為探究亮紅眼突變基因(用字母E或e表示)與上述三種基因的關系,以四種突變型果蠅為親本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雜交 后代 亮紅眼♂×朱紅眼♀ 亮紅眼♂×朱砂眼♀ 亮紅眼♂×猩紅眼♀野生型 突變型 野生型 突變型 野生型 突變型F1 57♂:66♀ 0 77♀ 63♂ 0 114♂:110♀F2 116♂:118♀ 90♂:92♀ 75♂:79♀ llO♂:109♀ 0 227♂:272♀①亮紅眼與朱紅眼果蠅雜交,F2性狀分離比接近于9:7,可知控制亮紅眼與朱紅眼的基因位于_________對同源染色體上,遵循___________定律。②亮紅眼與朱砂眼果蠅雜交,F1雄果蠅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 。③亮紅眼與猩紅眼果蠅雜交,F1、F2果蠅中沒有出現野生型,則可以推測亮紅眼基因與猩紅眼基因的關系是___________。(3)果蠅的黑檀體基因是3號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減數分裂時,雄果蠅染色體不發生交叉互換,雌果蠅發生。為確定亮紅眼基因位于3號染色體上,用純合的亮紅眼果蠅與純合的黑檀體果蠅雜交產生F1,再將___________,若實驗結果為___________=1:1,說明亮紅眼基因位于3號染色體上。(4)果蠅的眼色與色素合成細胞產生的眼黃素有關,眼黃素由色氨酸經過酶促反應合成。研究發現亮紅眼果蠅眼睛中眼黃素顯著偏低,而色氨酸酶促反應途徑沒有受到影響。由此推測,亮紅眼基因與色氨酸____有關。23. 近些年,研究人員在細胞減數分裂研究中有一些新發現。(1)圖1中呈現了卵細胞的產生過程(部分色體未標出),細胞②稱為______細胞,此時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常常發生______。與“常規”減數分裂相比,“逆反”減數分裂中染色體變化的特征是______。(2)經過對大量樣本的統計研究發現了染色體的分配規律,如圖2所示。從進化與適應的角度分析,染色體的這種分配規律的意義是______。蜜蜂群體中有雌蜂(2n=32)和雄蜂(n=16),雌蜂由受精卵發育而來,雄蜂由未受精的卵細胞發育而來。圖3為雌蜂卵原細胞減數分裂部分過程示意圖,圖4為雄蜂精原細胞特殊的減數分裂過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3)對于蜜蜂來說,一個精原細胞和一個卵原細胞產生的配子數目______(填“相等”、“不相等”)。(4)從染色體行為來看,蜜蜂精子相比卵細胞形成過程在減數分裂Ⅰ的最大區別是______。(5)若雄蜂基因型為ab,雌蜂基因型為AaBb,則子代雌蜂基因型有______。24. 下圖所示為細胞核DNA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甲、乙表示物質,①、②和③表示過程。據圖回答:(1)細胞分裂過程中,過程①發生的時期是________,該過程利用細胞中的四種________為原料,按照________原則合成子鏈。(2)過程②是________,發生的場所是_______;過程③需要的模板甲是_____,所需原料由____運輸。通過②、③產生物質乙的過程合稱為_______。(3)核糖體在甲上的移動方向是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4)由于基因突變,甲中的一個堿基A變為G,而乙并未發生變化,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25. 作物在成熟期葉片枯黃,若延長綠色狀態將有助于提高產量。某小麥野生型在成熟期葉片正常枯黃(熟黃),其單基因突變純合子ml在成熟期葉片保持綠色的時間延長(持綠)。回答下列問題。(1)將ml與野生型雜交得到F1,表型為______(填“熟黃”或“持綠”),則此突變為隱性突變(A1基因突變為al基因)。推測A1基因控制小麥熟黃,將A1基因轉入______個體中表達,觀察獲得的植株表型可驗證此推測。(2)突變體m2與ml表型相同,是A2基因突變為a2基因的隱性純合子,A2基因與A1基因是非等位的同源基因,序列相同。A1、A2、a1和a2基因轉錄的模板鏈簡要信息如圖1。據圖1可知,與野生型基因相比,a1基因發生了______,a2基因發生了______,使合成的mRNA都提前出現了______,翻譯出的多肽鏈長度變______,導致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改變,活性喪失。A1(A2)基因編碼A酶,圖2為檢測野生型和兩個突變體葉片中A酶的酶活性結果,其中______號株系為野生型的數據。(3)A1和A2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ml的基因型為______,m2的基因型為______。若將ml與m2雜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中自交后代不發生性狀分離個體的比例為______。26. 隨著抗生素的人均用量增多,細菌耐藥率也逐年提高。為探究抗生素對細菌的選擇作用,科研人員做了如下實驗:步驟一:取大腸桿菌菌液均勻涂布在已滅菌的培養基平板上,并將平板劃分為四個大小一致的區域,分別標記為①~④。①區域放一張不含抗生素的圓形濾紙片,②~④區域各放一個含抗生素的相同圓形濾紙片,將培養皿倒置于適宜條件下培養16h,結果如圖(抑菌圈是細菌不能生長的地方,抑菌圈越大表示抗生抑菌圈素的殺菌能力越強)。步驟二:從菌落的抑菌圈邊緣挑取細菌,重復上述步驟,培養至第五代。測量并記錄每一代抑菌圈直徑的平均值。回答以下問題:(1)細菌的抗藥性變異來源于______。耐藥性基因的產生有利于增加______多樣性。突變的害和利是______(填“絕對”或“相對”)的,這往往取決于______。(2)步驟一中①區域放一張不含抗生素的圓形濾紙片的目的是作為______組。(3)步驟二中從抑菌圈邊緣菌落上挑取細菌,原因是此處生長的菌落細菌最有可能具有______性。實驗結果表明,隨著培養代數的增加,觀察測量到______現象,說明細菌耐藥性逐漸提高。這是抗生素對細菌進行______的結果。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單選,每題2分,共40分)1. 【答案】C2. 【答案】C3. 【答案】B4. 【答案】B5. 【答案】A6. 【答案】D7. 【答案】B8. 【答案】B9. 【答案】B10. 【答案】C11. 【答案】A12. 【答案】D13. 【答案】C14. 【答案】B15. 【答案】A16. 【答案】A17. 【答案】D18. 【答案】D19.【答案】A20. 【答案】D二、非選擇題(共60分,除特殊說明外,每空1分)21. 【答案】(1) ①. AABB、aabb ②. 4 ③. 3/7 (2)A (3) ①. 紫色粒:白色粒=1:3 ②. 紫色粒:白色粒=1:7 22. 【答案】(1) ①. 正交和反交 ②. 常 ③. 隱性(2) ①. 兩 ②. 基因的自由組合 ③. EeXbY ④. e基因是d的等位基因(e基因是d基因的新的突變)(3) ①. F1作為父本進行測交 ②. 亮紅眼:黑檀體 (4)進入色素合成細胞23. 【答案】(1) ①. 初級卵母細胞 ②. 交叉互換 ③. 姐妹染色體單體分開,同源染色體分離(2)卵細胞獲得重組染色體的概率高,后代具有更多變異性,為進化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3)相等 (4)精子形成過程中無同源染色體聯會和分離(5)AaBb、Aabb、aaBb、aabb 24. 【答案】(1) ①. 間期 ②. 脫氧核苷酸 ③. 堿基互補配對原則(2) ①. 轉錄 ②. 細胞核 ③. mRNA ④. tRNA ⑤. 基因的表達(3)向右 (4)改變后的密碼子與原密碼子決定相同的氨基酸25. 【答案】(1) ①. 熟黃 ②. 持綠(或m1或突變型)(2) ①. 堿基的替換 ②. 堿基的增添 ③. 終止密碼子 ④. 短 ⑤. ①(3) ①. a1a1A2A2 ②. A1A1a2a2 ③. 1/226. 【答案】(1) ①. 基因突變 ②. 基因##遺傳 ③. 相對 ④. 生物的生存環境 (2)作為空白對照組,(使實驗更加嚴謹)(3) ①. 耐藥 ②. 抑菌圈(的平均直徑)逐漸減小 ③. 抗生素對細菌進行定向選擇(自然選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