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6屆高考化學一輪總復習第1章化學物質及其變化第1講物質的組成分類及性質(課件+提能訓練)(2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6屆高考化學一輪總復習第1章化學物質及其變化第1講物質的組成分類及性質(課件+提能訓練)(2份)

資源簡介

(共118張PPT)
第一章
化學物質及其變化
第1講 物質的組成、分類及性質
課標 解讀 1.認識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種類的物質,根據物質的組成和性質可以對物質進行分類。
2.認識同類物質具有相似的性質,一定條件下各類物質可以相互轉化。
3.了解膠體是一種常見的分散系,能舉例說明膠體的典型特征,了解溶液和膠體的區別。
考點2
考點3
考點1
考點1 物質的組成與分類
1.物質的組成
(1)元素、物質及微粒之間的關系
(2)重點理解幾組概念
①純凈物和混合物
純凈物:由______種物質(單質或化合物)組成。
混合物:由兩種或多種不同的物質(單質或化合物)組成。
②單質和化合物
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__________。
化合物:由________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③游離態和化合態
游離態:元素以________形式存在的狀態。
化合態:元素以__________形式存在的狀態。

純凈物
不同
單質
化合物
④同素異形體
[易錯點撥] 純凈物與混合物的判定
①只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不一定是純凈物。只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的混合物、金剛石和石墨的混合物。
②含水的物質不一定是混合物。物質含水時一般是混合物,如CuSO4的水溶液;但含結晶水的物質卻不是混合物,而是純凈物,如CuSO4·5H2O。
③分子式相同的物質不一定是純凈物,同分異構體組成的體系滿足分子式相同,但屬于混合物。
④由同位素的不同原子形成的單質或化合物是純凈物,如H2與D2、H2O和D2O。
⑤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CH2—CH2?)屬于混合物而不是純凈物。
2.物質的分類
分類應依據事先設定的“標準”進行,標準不同,分類方法也不相同。
(1)樹狀分類法 按不同層次對物質進行逐級分類,各層次之間
屬于包含關系
每次用一個標準對物質進行再分類。
如圖的分類方法為樹狀分類法,請把下列物質的序號填寫到圖中的橫線上。
①硫黃 ②HClO ③苛性鈉 ④明礬
⑤小蘇打 ⑥氧化鈉 ⑦Fe(OH)3
⑧NaCl溶液 ⑨H2SO3 ⑩淀粉溶液
泥水
(2)交叉分類法 對同一物質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分類結果存在
交叉關系
通過各類物質中常見物質的一般性質,可以預測陌生物質的性質,還可以認識不同類別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為物質的制備、鑒別和提純提供思路。
[易錯點撥] 氧化物的組成和性質
(1)酸性(或堿性)氧化物與堿(或酸)反應只生成一種鹽和水。
(2)酸性(或堿性)氧化物與堿(或酸)的反應是非氧化還原反應。
【正誤辨析】
(1)Na、NaCl、SiO2、H2SO4都可以稱為分子式。(  )
[提示] × Na、NaCl、SiO2不是由分子構成的,只能稱為化學式。
(2)白磷和紅磷互稱為同素異形體。 (  )
[提示] √ 由同種元素形成的不同單質互稱為同素異形體。
(3)液氯、干冰、水玻璃都屬于純凈物。 (  )
[提示] × 水玻璃是硅酸鈉水溶液的俗稱,屬于混合物。
(4)酸一定能電離出H+,但能電離出H+的不一定是酸。(  )
[提示] √ 酸能電離出H+,酸式鹽也能電離出H+,如NaHSO4。
(5)SiO2既能與NaOH溶液反應,又能與氫氟酸反應,因此SiO2是兩性氧化物。 (  )
[提示] × SiO2與氫氟酸反應是它的特性,生成物SiF4不屬于鹽,SiO2是酸性氧化物。
(6)純凈物一定有固定的熔、沸點,有固定熔、沸點的物質也一定是純凈物。 (  )
[提示] × 共沸混合物也有固定的沸點。
(7)金剛石、白磷都屬于單質。(   )
[提示] √ 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單質,金剛石、白磷都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所以屬于單質。
(8)純堿屬于堿,硫酸氫鈉、碳酸氫鈉屬于酸式鹽。(   )
[提示] × 純堿是Na2CO3的俗稱,該物質由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陰離子構成,因此屬于鹽,而不屬于堿。
(9)纖維素、合成纖維、塑料等高分子化合物均為混合物。(   )
[提示] √ 纖維素、合成纖維、塑料等高分子中聚合度n值不確定,都是混合物。
(10)已知NaH2PO2是正鹽,其水溶液呈堿性,則H3PO2屬于一元弱酸。(   )
[提示] √ NaH2PO2是正鹽,說明H3PO2是一元酸;NaH2PO2溶液呈堿性,說明H3PO2是弱酸。
1.(2025·湖南湘潭檢測)科學家用計算機模擬后確認,60個N原子可結合成N60分子,下列關于N60的敘述正確的是(  )
A.N60是一種新型化合物
B.N60和N2性質完全相同
C.1個N60分子中有30個N2分子
D.N60和N2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
微考點1 物質的組成
[析題·圖文詮釋] 
[答案] D
[解析] N60是一種單質,A錯誤;N60和N2是兩種不同的單質,互為同素異形體,物理性質不相同,化學性質相似,B錯誤;N60是純凈物,不含有N2分子,C錯誤;N60和N2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D正確。
2.(2024·新課標卷)文房四寶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羊毛可用于制毛筆,主要成分為蛋白質
B.松木可用于制墨,墨的主要成分是單質碳
C.竹子可用于造紙,紙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
D.大理石可用于制硯臺,主要成分為硅酸鹽
[答案] D
[解析] 羊毛(即動物的毛發)的主要成分為蛋白質,A正確;松木燃燒產生的煙灰可制松煙墨,墨的主要成分為碳單質,碳在常溫下性質穩定,用墨書寫的字畫可長期保存,B正確;竹子是造紙的重要原料,其主要成分為纖維素,則紙的主要成分也是纖維素,C正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D錯誤。
3.(2025·湖北鄂東南聯盟高三檢測)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其人物的裝扮具有鮮明的特色且與化學知識有關。
某人物的裝扮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
是(  )
A.頭上所戴的銀簪由金屬材料制成
B.絲綢云袖的主要成分為蛋白質
C.衣服掛件上的珍珠屬于硅酸鹽
D.腳上穿的木質鞋履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
[答案] C
[解析] 純金屬和合金都屬于金屬材料,銀簪由金屬材料制成,A正確;絲綢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B正確;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鹽,C錯誤;木質鞋履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D正確。
4.(2024·黑、吉、遼卷)文物見證歷史,化學創造文明。東北三省出土的下列文物據其主要成分不能與其他三項歸為一類的是 (  )
A.金代六曲葵花鎏金銀盞
B.北燕鴨形玻璃注
C.漢代白玉耳杯
D.新石器時代彩繪幾何紋雙腹陶罐
[答案] A
微考點2 物質的分類
[解析] 金代六曲葵花鎏金銀盞為金屬制品,北燕鴨形玻璃注、漢代白玉耳杯、新石器時代彩繪幾何紋雙腹陶罐均由無機非金屬材料制成,故選A。
5.(2025·浙江百校聯考)化學在藥物開發、合成和使用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下列治療胃酸藥物的成分屬于有機物的是(  )
A.NaHCO3
B.Al2Mg6(OH)16CO3·4H2O
C.C12H10O14BiK3
D.Al(OH)3
[答案] C
[解析] NaHCO3為無機鹽,不屬于有機物,A錯誤;Al2Mg6(OH)16CO3·4H2O為無機鹽,不屬于有機物,B錯誤;C12H10O14BiK3屬于有機物,C正確;Al(OH)3為兩性氫氧化物,不屬于有機物,D錯誤。
6.(2025·山東濟南高三檢測)分類是化學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列有關分類正確的是(  )
A.化合物:BaCl2、Ca(OH)2、HNO3、HD
B.堿性氧化物:Na2O、CuO、Mn2O7
C.同素異形體:C60、C80、金剛石、石墨
D.混合物:漂白粉、冰水混合物、氯水
[答案] C
[解析] 化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元素組成的純凈物,BaCl2、Ca(OH)2、HNO3均屬于化合物,HD為單質,不是化合物,A錯誤;Mn2O7屬于酸性氧化物,B錯誤;C60、C80、金剛石、石墨均為碳元素構成的不同單質,互為同素異形體,C正確;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的物質,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鈣和次氯酸鈣,氯水和漂白粉都屬于混合物,冰水混合物只含有水分子,是純凈物,D錯誤。
[微點歸納] 純凈物、混合物判斷的角度
7.化學與人類的生活、生產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蠶絲和棉花的組成元素相同,結構不同,因而性質不同
B.病毒可用乙醇、次氯酸鈉溶液、雙氧水消毒,其消毒原理相同
C.純堿屬于堿類、谷氨酸鈉(C5H8NO4Na,味精)屬于鹽類
D.壓縮天然氣(CNG)、液化石油氣(LPG)的主要成分是烴類,是城市推廣的清潔燃料
微考點3 STSE對物質的考查
[析題·圖文詮釋] 
[答案] D
[解析] 蠶絲的主要成分為蛋白質,棉花的主要成分為纖維素,組成元素不同,A錯誤;乙醇消毒是由于乙醇能使蛋白質變性,與氧化性無關,B錯誤;純堿屬于鹽,C錯誤;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為甲烷,液化石油氣的主要成分有丙烷、丙烯、丁烷和丁烯等,都屬于烴類,D正確。
[微點歸納] STSE對物質的考查解題思維
8.(2024·高考河南適應性測試理綜)人類生活品質的提升離不開科技的進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作為納米熒光材料的碳量子點屬于膠體
B.食品脫氧劑使用后,其中的鐵粉轉化成Fe3O4
C.人工轉化二氧化碳合成的己糖屬于高分子化合物
D.環型碳C10、環型碳C14和金剛石均是碳元素的同素異形體
[答案] D
[解析] 作為納米熒光材料的碳量子點的直徑介于膠體粒子直徑范圍內,這種粒子只有分散到合適的分散劑中才能形成膠體,A錯誤;食品脫氧劑使用后,其中的鐵粉經一系列反應,最終轉化為Fe2O3,B錯誤;己糖屬于六碳糖,類似于葡萄糖、果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錯誤;環型碳C10、環型碳C14和金剛石都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單質,互為同素異形體,D正確。
常見混合物及其主要成分匯總
(1)氣體混合物
(2)液體混合物
1
(3)固體混合物
常見物質的俗名與化學式
2
物質 俗名 物質 俗名
Na2CO3 純堿、蘇打 KOH 苛性鉀
NaHCO3 小蘇打 NaOH 燒堿、火堿、苛性鈉
CuSO4·5H2O 膽礬 KMnO4 灰錳氧
FeSO4·7H2O 綠礬 CO2(固態) 干冰
KAl(SO4)2·12H2O 明礬 CH3CH2OH 酒精
物質 俗名 物質 俗名
CaCO3 石灰石、 大理石 C6H12O6 葡萄糖
或果糖
CaO 生石灰 C12H22O11 蔗糖或
麥芽糖
Ca(OH)2 熟石灰、 消石灰 (C6H10O5)n 淀粉或
纖維素
CaSO4·2H2O 石膏或生石膏 CO(NH2)2 尿素
考點2 物質的性質、變化及轉化關系
1.物質性質與變化之間的關系
(1)圖示
(2)判斷
注意:原子核的變化(核裂變、核聚變)不屬于化學變化。
從宏觀 上判斷 有新物質生成的是化學變化,反之是物理變化
從微觀上 判斷 有舊化學鍵斷裂,同時有新化學鍵形成的是化學變化;有化學鍵斷裂的不一定是化學變化,如NaCl晶體的熔化
兩者關系 化學變化過程中一定伴隨著物理變化,但物理變化過程中一般沒有化學變化
(3)常見的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項目 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
三餾 蒸餾、分餾 干餾 指隔絕空氣加強熱,使煤分
解的過程
三色 焰色試驗 顯色反應、指示劑變色反應
五解 潮解 分解、電解、水解、裂解
一華、 十八化 升華、熔化、 汽化、液化、 酸化 氧化、風化、水化、炭化、鈍化、催化、皂化、歧化、鹵化、硝化、酯化、裂化、油脂的硬化、氫化
(4)常見的易混淆物質變化
①化學變化:結晶水合物的脫水、同素異形體間的轉化、蛋白質的變性、電解、水解、煤的干餾、氣化和液化,石油的裂化與裂解等。
②物理變化:焰色試驗、活性炭的吸附、鹽析、蒸餾、升華、潮解等。
2.不同類別的無機物之間轉化的一般規律
(1)金屬單質及其化合物的轉化
符合上述轉化關系的常見金屬有Na、K、Ca、Ba等,但Mg、Fe、Al、Cu等不符合上述轉化關系,你知道為什么嗎?
提示:MgO、Fe2O3、Al2O3、CuO均不與H2O反應。
(2)非金屬單質及其化合物的轉化
符合上述轉化關系的常見非金屬有C、S、P等,但N、Si等不符合上述轉化關系,你能解釋不符合上述轉化關系的原因嗎?
提示:N2與O2化合生成NO,NO與H2O不反應,同理,SiO2與H2O也不反應。
微思考:金屬和鹽反應時,是否一定生成金屬和鹽?請舉例說明。
提示:不一定。如:
Fe+2FeCl3===3FeCl2、Cu+2FeCl3===CuCl2+2FeCl2。
3.化學反應類型
【正誤辨析】
(1)232Th轉化成233U是化學變化。 (  )
[提示] × 化學變化不涉及原子核的變化。
(2)用鉑絲蘸取Na2SO4、Na2CO3、NaCl溶液進行焰色試驗是化學變化。(  )
[提示] × 焰色試驗不涉及物質變化,屬于物理變化。
(3)Na2CO3·10H2O的風化,NaOH的潮解屬于物理變化。(  )
[提示] × Na2CO3·10H2O的風化的產物是Na2CO3,故是化學變化,NaOH的潮解沒有新物質生成,所以屬于物理變化。
(4)從海水中提取物質都必須通過化學反應才能實現。(  )
[提示] × 海水中氯化鈉的提取屬于物理變化。
(5)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酸、堿。(  )
[提示] √ 酸性氧化物SiO2、堿性氧化物如MgO、Fe2O3等均不與水反應。
(6)O2與Cu加熱反應生成CuO,則S與Cu加熱反應生成CuS。(  )
[提示] × 硫單質氧化性較弱,只能將銅單質氧化成Cu2S。
(7)化石能源的燃燒是放熱反應。(   )
[提示] √ 燃燒都是發光發熱的劇烈化學變化,屬于放熱反應。
(8)FeCl3、FeCl2和Fe(OH)3都可以通過化合反應制取。(   )
[提示] √ Fe與Cl2在加熱時發生化合反應產生FeCl3;Fe與FeCl3發生化合反應產生FeCl2;Fe(OH)2、O2、H2O發生化合反應產生Fe(OH)3,故上述三種物質都可以通過化合反應生成。
(9)FeCl3可與銅發生置換反應。(   )
[提示] × FeCl3可與銅發生反應2FeCl3+Cu===2FeCl2+CuCl2,該反應不是置換反應。
(10)汽車尾氣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可轉化為無污染氣體,該反應為復分解反應。(   )
1.(2025·天津高三檢測)“挖掘文物價值,講好中國故事”。下列有關文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西漢銅朱雀銜環杯”制作材料是金屬合金
B.“北齊漢白玉(主要成分為CaCO3、MgCO3、SiO2)人俑”具有耐酸堿腐蝕性
C.“北朝青釉仰覆蓮花尊”由黏土經化學變化制成
D.古人書寫所用的竹簡主要成分是天然高分子
微考點1 物質性質和變化類型的判斷
[答案] B
[解析] 青銅器為合金,屬于金屬材料,A正確;漢白玉中的CaCO3、MgCO3易被酸腐蝕,SiO2易被堿腐蝕,B錯誤;瓷器的燒制為化學變化,C正確;竹子中含有的纖維素屬于天然高分子,D正確。
2.(2023·全國甲卷)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苯甲酸鈉可作為食品防腐劑是由于其具有酸性
B.豆漿能產生丁達爾效應是由于膠體粒子對光線的散射
C.SO2可用于絲織品漂白是由于其能氧化絲織品中有色成分
D.維生素C可用作水果罐頭的抗氧化劑是由于其難以被氧化
[答案] B
[解析] 苯甲酸鈉具有殺菌、抑菌作用,常用作食品防腐劑,且苯甲酸鈉能水解,其溶液顯堿性,A錯誤;豆漿中膠體粒子能對光線產生散射作用,從而產生丁達爾效應,B正確;SO2能與某些有色物質化合為不穩定的無色物質,體現其漂白性,C錯誤;維生素C具有強還原性,易與水果罐頭中的氧氣反應,從而起到抗氧化的作用,D錯誤。
3.(2025·浙江溫州模擬)下列生活中的現象,相關描述錯誤的是(  )
A.五彩繽紛的焰火,涉及吸收光譜
B.純堿溶液可用于去油污,涉及鹽類水解
C.打開碳酸飲料冒氣泡,涉及化學平衡移動
D.放映室射到銀幕上的光柱,涉及丁達爾效應
[答案] A
4.(2025·山東濟南模擬)甲、乙、丙、丁對應的物質與圖示類別相符的是(  )
A.甲——氧化鈉 B.乙——氯化鉀
C.丙——次氯酸鈉 D.丁——氫氧化鈉
微考點2 物質之間的轉化分析與判斷
[答案] C
[解析] 堿性氧化物指能跟酸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氧化鈉是堿性氧化物,但其陰離子和陽離子的個數比為1∶2,A錯誤;KCl中無氧元素,不屬于含氧酸鹽,B錯誤;NaClO含有氧元素,屬于含氧酸鹽,NaClO溶液中的ClO-水解生成HClO,HClO具有強氧化性,具有漂白性,可漂白有色物質,C正確;2NaOH+Br2===NaBr+NaBrO+H2O,可使溴水褪色,但是氫氧化鈉無漂白性,D錯誤。
5.我國在可控核聚變研究上處于世界領先水平。核聚變原料的制備與核聚變的產物如圖。
[答案] C
6.(2025·江蘇高三檢測)下列選項所示的物質間轉化均能實現的是(  )
[答案] C
[解析] Cl2與石灰乳反應生成漂白粉,A項錯誤;NaCl與CO2不反應,B項錯誤;氧化性Cl2>Br2>I2,則Cl2可以與NaBr反應生成Br2,Br2可以與NaI反應生成I2,C項正確;電解MgCl2溶液得Mg(OH)2,電解熔融MgCl2得Mg,D項錯誤。
[易錯點撥] 物質間轉化的5個常見易錯點
(1)S燃燒不能直接生成SO3,而是生成SO2。
(2)Al2O3、SiO2、Fe2O3與H2O不反應,不能直接轉化為Al(OH)3、H2SiO3、Fe(OH)3。
(3)NH3催化氧化不能直接生成NO2。
(4)Fe與Cl2反應不能直接生成FeCl2。
(5)Fe與H+(非氧化性酸)、Cu2+、S、I2反應不能直接生成Fe3+。
7.(2025·山東濱州高三檢測)下列說法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實現的是(  )
①酸性氧化物與堿發生反應 ②弱酸與鹽溶液反應可以生成強酸 ③沒有水生成,也沒有沉淀和氣體生成的復分解反應 ④兩種酸溶液充分反應后的溶液體系為中性 ⑤有單質參加的非氧化還原反應 ⑥兩種氧化物反應的產物有氣體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 D.③④⑤⑥
[答案] A
[易錯點撥] 常考易錯的幾個物質的轉化
(1)濃硫酸的吸水性屬于物理性質,脫水性屬于化學性質。
(2)煤的干餾、煤的氣化以及煤的液化都屬于化學變化,石油的分餾屬于物理變化,石油的裂化和裂解都屬于化學變化。
考點3 分散系 膠體
1.分散系
(1)組成
(2)分類
根據分散質粒子的直徑大小將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乳濁液和懸濁液,可用下圖直觀地表示:
(3)理清三種分散系的差異
分散系 溶液 膠體 濁液
分散質粒子 單個小分 子或離子 高分子或多 分子集合體 巨大數目的
分子集合體
分散質粒子直徑 小于1 nm 1~100 nm 大于100 nm
性質 外觀 均一、透明 均一 不均一、不透明
穩定性 ________ 較穩定 __________
能否透過濾紙 ______ ______ ________
能否透過半透膜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穩定
不穩定


不能

不能
不能
分散系 溶液 膠體 濁液
鑒別:是否有丁達爾效應 ______丁達爾效應 ______丁達 爾效應
靜置分層
或沉淀


2.膠體及其性質
(1)膠體的分類
(2)膠體的性質及應用
(3)Fe(OH)3膠體的制備
①制備原理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②具體操作:用燒杯取少量蒸餾水,加熱至沸騰;向______水中逐滴加入適量的________________溶液;繼續煮沸至液體呈__________,停止加熱,即得Fe(OH)3膠體。
3HCl

飽和FeCl3
紅褐色
[易錯點撥] (1)膠體區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膠體粒子的直徑在1~100 nm(即10-9~10-7m)之間,而不是丁達爾效應。
(2)膠體具有介穩性的主要原因是膠體粒子可以通過吸附帶電粒子而帶有電荷,且同種電荷相互排斥,不易聚集成較大的顆粒。
(3)膠體粒子的直徑決定了膠體的性質,因膠體粒子較大不能透過半透膜,可用滲析法提純膠體。
(4)丁達爾效應是物理變化而不是化學變化。
(5)不能用自來水制備Fe(OH)3膠體,因為自來水中有電解質會使膠體發生聚沉,應用蒸餾水。
(6)不能過度加熱,否則Fe(OH)3膠體會聚沉生成Fe(OH)3沉淀。
(7)書寫制備膠體的化學方程式時,生成的膠體不加沉淀符號“↓”,應注明“膠體”二字。
(8)Fe(OH)3膠體粒子是多個“Fe(OH)3”的集合體,因此,1 mol Fe3+完全水解得到Fe(OH)3膠體粒子數小于NA。
(9)膠體粒子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吸附能力強。可溶性鋁鹽(或鐵鹽)用作凈水劑,是利用了其水解產生膠體的吸附性。
(10)關于膠粒的帶電原因與規律。
原因:膠體粒子表面積大,具有很強的吸附作用,可吸附分散系中的帶電離子而帶電。
規律:一般來說,金屬氫氧化物、金屬氧化物的膠粒吸附陽離子,膠粒帶正電荷;非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的膠粒吸附陰離子,膠粒帶負電荷,固體膠粒、高分子有機膠粒等不帶電荷,如淀粉膠體。
注意:膠體不帶電荷,膠體粒子(分散質)帶電荷,但整個分散系仍呈電中性。
【正誤辨析】
(1)依據丁達爾效應可將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與濁液。(  )
[提示] × 分散系的分類依據是分散質粒子直徑大小的不同。
(2)溶液是電中性的,膠體是帶電的。(  )
[提示] × 膠體是電中性的,某些膠體的膠粒是帶電的。
(3)向飽和FeCl3溶液中滴加過量氨水,可制取Fe(OH)3膠體。(  )
[提示] × 在堿性條件下Fe(OH)3聚合度較大,制得的是Fe(OH)3沉淀,FeCl3+3NH3·H2O===Fe(OH)3↓+3NH4Cl。
(4)將“納米材料”分散到某液體中,用濾紙過濾的方法可以從此分散系中分離得到該“納米材料”。(  )
[提示] × “納米材料”如果分散到某液體中形成膠體,膠體粒子也可以透過濾紙。
(5)用激光筆照射雞蛋清溶液,從側面可觀察到一束明顯的光路。(  )
[提示] √ 雞蛋清溶液屬于膠體,膠體粒子大小與光的波長相近,對光有“散射”作用。
(6)16.25 g FeCl3完全水解形成的Fe(OH)3膠體粒子數為0.1NA。(  )
[提示] × 一個Fe(OH)3膠體粒子是許多Fe(OH)3分子的聚集體,因此16.25 g FeCl3完全水解形成的Fe(OH)3膠體粒子數小于0.1NA。
(7)膠體區別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丁達爾效應。(   )
[提示] × 膠體區別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分散質粒子直徑大小不同。
(8)碳納米管屬于膠體分散系,該材料具有超強的吸附能力。(   )
[提示] × 膠體是分散質粒子的粒徑大小為1~100 nm之間的分散系,而碳納米管需要在合適的分散劑里才能形成膠體分散系。
(9)明礬水解時產生具有吸附性的膠體粒子,可作凈水劑。(   )
[提示] √ 明礬[KAl(SO4)2·12H2O]作為凈水劑是因為明礬溶于水發生水解反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Al3++3H2O??Al(OH)3+3H+,生成氫氧化鋁膠體,氫氧化鋁膠體可以吸附雜質。
1.已知NaCl在不同的分散劑中可以形成不同的分散系:NaCl晶體溶解在水中形成無色透明的溶液(分散系①);NaCl晶體分散在乙醇中形成無色透明的膠體(分散系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分散系①中分散質的粒子直徑為1~100 nm
B.分散系②與煙、云、霧是同一種類型的分散系
C.分散系②中分散質粒子的直徑小于分散系①
D.兩種分散系都有丁達爾效應
微考點1 分散系及其分類
[答案] B
[解析] 分散系①是溶液,其分散質粒子直徑小于1 nm,A錯誤;分散系②是膠體,與煙、云、霧所屬的分散系類型相同,B正確;膠體的分散質粒子直徑大于溶液的分散質粒子直徑,C錯誤;分散系①不能產生丁達爾效應,D錯誤。
2.(2025·山東濱州高三檢測)某化學興趣組同學進行探究性實驗時,他們的實驗過程展示如下。觀察如圖所示的實驗的現象說明,判斷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X、Z燒杯中分散質粒子相同
B.將Z中固體與液體分離,可利用過濾的方法
C.Y中反應離子方程式為3CaCO3+2Fe3++3H2O===2Fe(OH)3(膠體)+3CO2↑+3Ca2+
D.Z中分散系可能產生丁達爾效應
[答案] A
[解析] X是FeCl3溶液,分散質是Fe3+和Cl-,Z是Fe(OH)3膠體,分散質是Fe(OH)3膠粒,A錯誤;固體與液體分離,可利用過濾的方法,B正確;FeCl3溶液因Fe3+水解,溶液呈酸性,加入石灰石促進Fe3+水解生成Fe(OH)3膠體,并放出CO2,即Y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3CaCO3+2Fe3++3H2O===2Fe(OH)3(膠體)+3CO2↑+3Ca2+,C正確;Z中是Fe(OH)3膠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D正確。
3.FeCl3溶液、Fe(OH)3膠體、Fe(OH)3懸濁液是三種重要的分散系,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Fe(OH)3膠體區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分散質粒子的直徑在1~100 nm之間
B.分別用一束光透過三種分散系,只有Fe(OH)3膠體具有丁達爾效應
C.三種分散系的顏色都相同,且均能與鹽酸反應,具有吸附性
D.三種分散系中分散質均屬于電解質
[答案] C
[解析] FeCl3溶液為棕黃色,不能與鹽酸反應,且不具有吸附性,Fe(OH)3膠體、Fe( OH)3懸濁液均為紅褐色,Fe(OH)3懸濁液不具有吸附性,C不正確。
4.關于膠體的性質與應用,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靜電除塵器除去空氣或工廠廢氣中的飄塵是利用膠體粒子的帶電性而加以除去
B.明礬凈水是利用膠體的吸附性
C.從顏色上無法區別FeCl3溶液和Fe(OH)3膠體
D.由于膠粒之間的排斥作用,膠粒不易聚集成大的顆粒,所以膠體的性質相對比較穩定
[答案] C
微考點2 膠體的性質及應用
[解析] 中和膠體粒子的電性能夠使膠體聚沉,如靜電除塵器吸附帶電的飄塵,而使之聚沉除去,A項正確;明礬水解生成的Al(OH)3膠體有吸附性,故可用于凈水,B項正確;Fe(OH)3膠體呈紅褐色,FeCl3溶液呈棕黃色,因此可以從顏色上區分,C項錯誤;由于同種電荷的靜電排斥作用,膠體相對比較穩定,D項正確。
5.(2025·河北衡水高三檢測)下列有關Fe(OH)3膠體的制備、提純和性質的實驗中正確的是(   )
[答案] B
[解析] 將FeCl3飽和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得到的是Fe(OH)3沉淀,若想得到Fe(OH)3膠體,需將FeCl3飽和溶液逐滴滴入沸水中,A項錯誤;溶液中的離子能透過半透膜,而膠體的分散質微粒不能,故可以用滲析的方法來分離膠體和溶液,B項正確;可見光束通過膠體時會出現一條光亮的“通路”,進入燒杯前,可見光束穿過的空氣不是膠體,不能形成光亮的“通路”,C項錯誤;Fe(OH)3膠體的分散質微粒帶正電,故通電時Fe(OH)3膠體的分散質微粒會向與直流電源負極相連的一極移動,D項錯誤。
6.(2025·山東濱州高三檢測)用白磷還原法可制得一種金的分散系,該分散系在臨床診斷及藥物檢測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①取20%白磷的乙醚溶液0.5 mL,加蒸餾水60 mL。
②先滴加1%氯化金水溶液0.75 mL,再滴加1%的K2CO3溶液0.6 mL,振蕩變成棕紅色。
③加熱煮沸至液體變成透明紅色。
④分離提純,除去無機溶質。
所得分散系中金顆粒直徑為5~12 nm。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分散系屬于__________,其分散質是________。
(2)用一束強光照射該分散系,從側面可看到_________________。
(3)繼續加熱所得紅色透明液體,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保持其性質不變。
[答案] (1)膠體 金顆粒
(2)一條光亮的“通路”
(3)不能
[解析] (1)所得分散系中金顆粒的直徑在1~100 nm,所以該分散系屬于膠體,其分散質是金顆粒。(2)該分散系屬于膠體,膠體具有丁達爾效應,所以用一束強光照射該分散系,從側面能看到一條光亮的“通路”。(3)若將所得紅色液體繼續加熱,則會發生聚沉,不能保持其性質不變。
膠體聚沉屬于物理變化,如蛋白質的鹽析就屬于膠體聚沉現象。但蛋白質的變性不屬于膠體的聚沉,此過程屬于化學變化。
不是所有膠體都有電泳現象,如淀粉膠體粒子不帶電荷。有電泳現象的膠體是因為膠粒吸附帶電荷的粒子而帶電。
1
2
書寫Fe(OH)3膠體制備的化學方程式的五個易錯點:
①用“===”而不是“??”;
②Fe(OH)3后不標“↓”;
③反應條件是“△”;
④HCl后不能標“↑”符號。
⑤Fe(OH)3膠體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的現象是先沉淀后溶解。同理,在Al(OH)3膠體中加入稀NaOH溶液,現象也是先沉淀后溶解。
3
膠體知識易錯“4”提醒
4
1.(2024·黑吉遼卷,5,3分)家務勞動中蘊含著豐富的化學知識。下列相關解釋錯誤的是(  )
A.用過氧碳酸鈉漂白衣物,Na2CO4具有較強氧化性
B.釀米酒需晾涼米飯后加酒曲,乙醇受熱易揮發
C.用檸檬酸去除水垢,檸檬酸酸性強于碳酸
D.用堿液清洗廚房油污,油脂可堿性水解
[答案] B
[解析] Na2CO4中含有-1價O,具有較強的氧化性,可以用來漂白衣物,A正確;釀米酒需晾涼米飯后加酒曲是因為高溫會使酒曲中的酵母菌失活,而不是乙醇受熱易揮發,B錯誤;水垢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鹽,檸檬酸可以去除水垢,說明檸檬酸的酸性比碳酸強,C正確;油脂可以在堿性條件下發生水解反應,堿液能清洗廚房油污,D正確。
2.(2024·安徽卷,1,3分)下列資源利用中,在給定工藝條件下轉化關系正確的是(  )
[答案] C
[解析] 煤油是通過石油分餾得到的,A錯誤;石油通過裂化和裂解得到乙烯、丙烯、甲烷等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B錯誤;油脂在堿性條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級脂肪酸鹽,該反應又稱為皂化反應,C正確;淀粉在酸或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轉化為乙醇,葡萄糖轉化為乙醇的過程不屬于水解反應,D錯誤。
3.(2024·山東卷,5,2分)物質性質決定用途,下列兩者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  )
A.石灰乳除去廢氣中二氧化硫,體現了Ca(OH)2的堿性
B.氯化鐵溶液腐蝕銅電路板,體現了Fe3+的氧化性
C.制作豆腐時添加石膏,體現了CaSO4的難溶性
D.用氨水配制銀氨溶液,體現了NH3的配位性
[答案] C
[解析] SO2為酸性氧化物,可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A正確;
2Fe3++ Cu===2Fe2++ Cu2+,Fe3+為氧化劑,體現了Fe3+的氧化性,B正確;制作豆腐時添加石膏,CaSO4是電解質,能使膠體發生聚沉,與CaSO4的溶解度無關,C錯誤;銀氨溶液中含有[Ag(NH3)2]+,NH3與Ag+之間形成配位鍵,體現了NH3的配位性,D正確。
4.(2024·廣東卷,2,2分)“極地破冰”“太空養魚”等彰顯了我國科技發展的巨大成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雪龍2”號破冰船極地科考:破冰過程中水發生了化學變化
B.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成功建造:天然氣液化過程中形成了新的化學鍵
C.嫦娥六號的運載火箭助推器采用液氧煤油發動機:燃燒時存在化學能轉化為熱能
D.神舟十八號乘組帶著水和斑馬魚進入空間站進行科學實驗:水的電子式為H∶O∶H
[答案] C
[解析] 破冰過程只改變了冰的形狀,并沒有改變水的分子組成,未發生化學變化,A項錯誤;液化屬于物理變化,僅改變了分子間的間隔,未形成新的化學鍵,B項錯誤;在燃燒的過程中,化學能會部分轉化為熱能,C項正確;H2O的電子式為 ,D項錯誤。
5.(2024·廣東卷,14,4分)部分含Mg或Al或Fe物質的分類與相應化合價關系如圖。下列推斷合理的是(  )
A.若a在沸水中可生成e,則a→f的反
應一定是化合反應
B.在g→f→e→d轉化過程中,一定存
在物質顏色的變化
C.加熱c的飽和溶液,一定會形成能產生丁達爾效應的紅棕色分散系
D.若b和d均能與同一物質反應生成c,則組成a的元素一定位于周期表p區
[答案] B
[解析] 在沸水中發生反應后能生成堿的金屬單質為Mg,生成的堿為Mg(OH)2,則對應的+2價的鹽可能為MgCl2,Mg→MgCl2可通過置換反應實現,不一定是化合反應,A項錯誤;由g→f→e→d轉化可知,g為FeO,f為亞鐵鹽,e為Fe(OH)2,d為Fe(OH)3,Fe(OH)2呈白色,Fe(OH)3呈紅褐色,該轉化過程中有顏色變化,B項正確;若c為鋁鹽,加熱其飽和溶液不會形成能產生丁達爾效應的紅棕色分散系,C項錯誤;若b和d均能與同一物質反應生成c,則組成a的元素可能是Al也可能是Fe[Al2O3、Al(OH)3與鹽酸反應生成AlCl3,Fe2O3、Fe(OH)3與鹽酸反應生成FeCl3],Al位于周期表p區,但Fe位于周期表d區,D項錯誤。
6.(2024·江蘇卷,10,3分)在給定條件下,下列制備過程涉及的物質轉化均可實現的是 (  )
[答案] A
[解析] 電解NaCl溶液可生成NaOH、H2、Cl2,H2在Cl2中燃燒可生成HCl,A正確;電解MgCl2溶液生成的是Mg(OH)2,不是Mg,B錯誤;NaCl溶液不能直接與CO2反應生成NaHCO3,C錯誤;SO2與H2O反應生成H2SO3,不能直接生成H2SO4,D錯誤。
1.牢記一個范圍:膠體分散質粒子直徑在1~100 nm。
2.熟知兩種分類方法:交叉分類法和樹狀分類法。
3.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判斷方法
4.明確三種分散系及本質區別:溶液、濁液和膠體,本質區別是分散質粒子直徑的大小。
5.膠體的三性質:丁達爾效應、聚沉和電泳。
6.聚沉三方法:加入電解質溶液、加熱或攪拌、與膠粒帶相反電荷的膠體混合。
7.認識八種常見的膠體:霧、蛋白質溶液、淀粉溶液、牛奶、豆漿、墨水、Fe(OH)3膠體、Al(OH)3膠體。
8.辨析一個易錯問題:膠體是電中性的,但膠體粒子因吸附作用可能帶有電荷。
9.膠體與溶液的分離和鑒別
(1)鑒別:利用丁達爾效應鑒別膠體和溶液。
(2)分離:利用滲析操作來分離膠體和溶液。練案1 物質的組成、分類及性質
1.(2025·河北師大實驗中學質量檢查)我國傳統文化富含化學知識,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
A.“獨憶飛絮鵝毛下,非復青絲馬尾垂”中“飛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
B.《天工開物》中有“凡火藥,硫為純陽,硝為純陰,兩精逼和,成聲成變”,該過程發生化學變化
C.《物理小識》記載:“有硇水者,剪銀塊投之,則旋而為水”,“硇水”是指鹽溶液
D.“將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煙上飛,著覆器”中的操作方法是蒸發
[答案] B
[解析] “飛絮”是柳絮,主要成分為纖維素,A錯誤;火藥的爆炸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B正確;硇水能溶解銀塊,應該是硝酸,C錯誤;固態物質受熱直接轉化為氣態物質,類似于碘的升華,因此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華,D錯誤。
2.(2025·云南三校聯考)從科技前沿到日常生活,化學無處不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在三星堆“祭祀坑”提取到絲綢制品殘留物,其中絲綢的主要成分為蛋白質
B.高分子材料聚氯乙烯可用于包裝肉食、熟食及油脂食品
C.“天和”核心艙中使用的氮化硼陶瓷基復合材料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
D.“空氣捕捉”法能實現從空氣中捕獲二氧化碳,有利于“碳達峰”和“碳中和”
[答案] B
[解析] 絲綢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A說法正確;氮化硼陶瓷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C說法正確;“空氣捕捉”法能實現從空氣中捕獲二氧化碳,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碳達峰”和“碳中和”,D說法正確。
3.舞蹈詩劇《只此青綠》生動還原了北宋名畫《千里江山圖》,此畫用到了一種礦物顏料——石青[2CuCO3·Cu(OH)2]。以下關于石青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屬于鹽
B.可溶于水
C.在常溫下較穩定
D.與鹽酸反應后的溶液呈藍色
[答案] B
[解析] 石青的化學式為2CuCO3·Cu(OH)2,屬于鹽,A正確;2CuCO3·Cu(OH)2為礦物顏料難溶于水,B錯誤;石青[2CuCO3·Cu(OH)2]能夠一直保存下來,說明該物質在常溫下較穩定,C正確;石青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uCO3·Cu(OH)2+6HCl===3CuCl2+4H2O+2CO2↑,得到的溶液為CuCl2溶液,呈藍色,D正確。
4.(2025·湖南長沙模擬)《墨子·天志》中記載:“書之竹帛,鏤之金石。”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竹簡的主要化學成分為纖維素
B.絲帛充分燃燒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金”的冶煉過程涉及化學變化
D.“石”中的古代陶瓷屬于傳統的無機非金屬材料
[答案] B
[解析] 竹簡是由竹子的莖稈制成,其主要化學成分為纖維素,A正確;絲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含有C、H、O、N等元素,其充分燃燒能生成二氧化碳、水和N2等,B錯誤;“金”是指金屬,金屬的冶煉過程中涉及金屬礦物的富集、由化合物轉化為單質等過程,因此涉及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C正確;“石”中的古代陶瓷是硅酸鹽,屬于傳統的無機非金屬材料,D正確。
5.(2025·河南省高考綜合改革適應性演練)我國傳統手工藝品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并隨著時代發展不斷創新,下列手工藝品中主要成分為無機物的是(  )
[答案] B
[解析] 云錦的主要成分包括蠶絲,屬于有機物,A不符合題意;牡丹瓷屬于陶瓷,主要成分是硅酸鹽,屬于無機物,B符合題意;麥稈畫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屬于有機物,C不符合題意;油紙傘主要成分是纖維素,D不符合題意。故選B。
6.(2024·吉林、黑龍江高考適應性考試)春節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近日被確定為聯合國假日。以下有關春節習俗中的化學知識說法錯誤的是 (  )
A.紅燒肉烹飪過程中蛋白質變性涉及化學變化
B.春晚演員的彩妝用品均屬于無機物
C.餃子與糯米年糕的口感差異與支鏈淀粉的含量有關
D.陳年老酒的芳香氣味與酯的形成有關
[答案] B
[解析] 肉中含有蛋白質,烹飪過程中蛋白質變性涉及化學變化,故A正確;現代彩妝根據其功效添加相應的護膚活性成分,比如脂質體、透明質酸鈉、神經酰胺、植物提取物、輔酶Q10、多酚等,其中多種屬于有機物,故B錯誤;餃子與糯米年糕中均含有淀粉,口感差異與支鏈淀粉的含量有關,故C正確;酒精在與氧氣接觸的過程中會氧化生成羧酸類物質,而羧酸類物質則會進一步與酒精反應形成酯類物質,具有芳香氣味,故D正確。
7.下列變化中,前者是物理變化,后者是化學變化,且都有明顯顏色變化的是(  )
A.打開盛裝NO的集氣瓶;冷卻NO2氣體
B.用冰水混合物冷卻SO3氣體;加熱氯化銨晶體
C.木炭吸附NO2氣體;將氯氣通入品紅溶液中
D.向品紅溶液中加入Na2O2;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答案] C
[解析] NO易與O2反應:2NO+O2===2NO2,屬于化學變化,A不符合題意;冷卻SO3氣體沒有顏色變化,加熱氯化銨晶體分解產生HCl和NH3,發生的是化學變化,沒有明顯顏色變化,B不符合題意;向品紅溶液中加入Na2O2會發生化學反應,D不符合題意。
8.(2023·遼寧卷)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我國科學家在諸多領域取得新突破,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利用CO2合成了脂肪酸:實現了無機小分子向有機高分子的轉變
B.發現了月壤中的“嫦娥石[(Ca8Y)Fe(PO4)7]”:其成分屬于無機鹽
C.研制了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其能量轉化形式:太陽能→電能
D.革新了海水原位電解制氫工藝:其關鍵材料多孔聚四氟乙烯耐腐蝕
[答案] A
[解析] 脂肪酸不是有機高分子,A錯誤;嫦娥石中無碳元素,屬于無機物,結構中含有PO,為無機鹽,B正確;太陽能電池將太陽能直接轉化為電能,C正確;聚四氟乙烯性質穩定,具有很好的耐腐蝕性,D正確。
9.(2024·廣東韶關期末)中國科學院成功研制能夠在人體血管中通行的“納米藥物分子運輸車”,該“運輸車”可提高腫瘤的治療效果,其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
A.包裝上印“OTC”標識的藥物為非處方藥
B.油脂、蔗糖等這類含碳化合物屬于有機物
C.該“運輸車”分散于水中所得的分散系不屬于膠體
D.該“運輸車”中鐵元素的價態為+3價
[答案] D
[解析] “OTC”為非處方藥標識,A正確;油脂、蔗糖等均屬于有機物,B正確;該“運輸車”直徑為200 nm,膠體分散質粒子直徑介于1~100 nm,因此該“運輸車”分散于水中所得的分散系不屬于膠體,C正確;該物質中含四氧化三鐵,Fe的價態既有+2價也有+3價,D錯誤。
10.下列關于溶液和膠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溶液是電中性的,膠體是帶電的
B.通電時,溶液中的溶質粒子分別向兩極移動,膠體中的分散質粒子向某一極移動
C.溶液中溶質粒子的運動有規律,膠體中分散質粒子的運動無規律,即布朗運動
D.一束光線分別通過溶液和膠體時,后者會出現明顯的光帶,前者則沒有
[答案] D
[解析] A項,膠體粒子帶電荷,而膠體呈電中性,A項錯誤;B項,當溶質能電離產生陰、陽離子時,在電場作用下陰、陽離子才會分別向兩極移動,當溶質以分子形式存在不發生電離時,即使在電場作用下,溶質分子也不會定向移動,B項錯誤;C項,溶液中溶質粒子的運動是沒有規律的,C項錯誤;D項,膠體具有丁達爾效應,而溶液沒有,D項正確。
11.已知氫氧化鐵膠體和碘化銀膠體混合后,出現了氫氧化鐵沉淀和碘化銀沉淀,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①碘化銀膠體中的膠粒與氫氧化鐵膠體中的膠粒所帶電荷相反
②該實驗說明了這兩種膠體是帶電的
③在這兩種膠體中分別加入蔗糖也可以生成沉淀
④生成的沉淀不能透過濾紙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答案] B
[解析] 氫氧化鐵膠體粒子帶正電,碘化銀膠體粒子帶負電,二者混合發生聚沉,故①正確;膠體是電中性的,膠體粒子帶電荷,故②錯誤;蔗糖是非電解質,不能電離出離子,則其不能使膠體發生聚沉,故③錯誤;沉淀不能透過濾紙,溶液和膠體可透過濾紙,故④正確。
12.(2025·廣東廣州模擬)向含砷廢水中加入K2FeO4,鐵元素會形成如圖所示的Fe (OH)3膠團,在靜電吸附作用下,膠團可以除去廢水中的+3價砷元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廢水中的含砷粒子是帶正電荷的離子
B.1 mol K2FeO4可以形成的膠團數目小于NA
C.增大廢水的pH,Fe(OH)3膠粒的吸附絮凝效能提升
D.K2FeO4可以還原廢水中的含砷粒子到+5價
[答案] B
[解析] 由題圖可知,吸附層中正電荷較多,在靜電吸附作用下,膠團可以除去廢水中的+3價砷元素,則含砷粒子是帶負電荷的離子,A錯誤;根據鐵元素守恒,1 mol K2FeO4可以形成1 mol Fe(OH)3,則Fe(OH)3組成的膠團數目小于NA,B正確;增大廢水的pH,Fe(OH)3膠粒會轉化為Fe(OH)3沉淀,導致吸附絮凝效能下降,C錯誤;K2FeO4具有氧化性,可以氧化廢水中的含砷粒子到+5價,D錯誤。
13.(2025·廣東深圳一模)蠟染技藝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其制作工序包括:棉布制板、畫蠟(將蜂蠟熔化后畫在布上形成覆蓋層)、藍靛染色、沸水脫蠟、漂洗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制板”用的白棉布,主要成分為合成纖維素
B.“畫蠟”過程中主要發生了化學變化
C.“畫蠟”用的蜂蠟是一種混合物,無固定熔點
D.“染色”用的藍靛屬于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 C
[解析] 棉花為天然纖維,所以白棉布主要成分為天然纖維,A錯誤;“畫蠟”過程中將蜂蠟熔化后畫在布上形成覆蓋層,沒有新物質生成,為物理變化,B錯誤;“畫蠟”用的蜂蠟是一種混合物,無固定熔點,C正確;根據題圖可知藍靛的相對分子質量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錯誤。
14.在一定條件下進行如圖所示的反應,已知物質X、Y、Z中均含有同種元素,則下列對應物質不正確的是(  )
選項 X物質 Y物質 Z物質 W物質
A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NaHCO3溶液 CO2
B Fe FeCl2 FeCl3 Cl2
C AlCl3溶液 Al(OH)3 Na[Al(OH)4]溶液 NaOH溶液
D H2S S SO2 O2
[答案] B
[解析] 若X為NaOH溶液,W為CO2,NaOH可與CO2反應生成Na2CO3,Na2CO3可與H2O和CO2反應生成NaHCO3,NaOH可與NaHCO3反應生成Na2CO3,A正確;若X為Fe,W為Cl2,Fe與Cl2反應生成FeCl3而不是FeCl2,B錯誤;若X為AlCl3溶液,W為NaOH溶液,AlCl3可與NaOH反應生成Al(OH)3,Al(OH)3可與NaOH反應生成Na[Al(OH)4], AlCl3可與Na[Al(OH)4]反應生成Al(OH)3,C正確;若X為H2S,W為O2,H2S可與O2反應生成S,S可與O2反應生成SO2,H2S可與SO2反應生成S,D正確。
15.(2025·江西高三檢測)在宏觀—微觀—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汽車尾氣是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車排氣管上安裝“催化轉換器”便可以使汽車的尾氣轉換成無毒氣體。如用●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氮原子,如圖為氣體轉換的微觀過程。請你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A、B、C三種物質可以歸為一類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C歸為化合物,將D歸為單質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示反應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學變化過程中消耗的A物質和生成的C物質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
(4)從微觀的角度去描述你獲得的關于化學變化的有關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條即可)。
[答案] (1)都含有氧原子(或都是氧化物)
(2)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不同種元素的原子構成的分子,而氮氣分子是由同種元素的原子構成的分子
(3)2NO+2CO2CO2+N2 15∶22
(4)化學變化中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沒有發生改變(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根據題意及圖示可知,A為NO、B為CO、C為CO2、D為N2。然后結合題意解答即可。
16.鐵及其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有極其重要的用途,請回答下列問題。
(1)氫氧化鐵膠體具有良好的凈水效果,膠體中分散質粒子的直徑為________________。制備時,將__________逐滴滴加至________中,待液體呈紅褐色后,停止加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鑒別氯化鐵溶液和氫氧化鐵膠體,除了可通過觀察顏色以外,還有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圖是在實驗室中進行Fe(OH)3膠體丁達爾效應實驗的示意圖,該圖中有一處明顯錯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從分散系分類的角度進行解釋說明)。
(4)Fe(OH)3膠體中逐滴加入了稀硫酸,結果出現了一系列變化。
①先出現紅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隨后沉淀溶解,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100 nm FeCl3飽和溶液 沸水 FeCl3+3H2OFe(OH)3(膠體)+3HCl
(2)利用丁達爾效應,用一束光照射膠體和溶液,側面出現光亮的“通路”的是膠體
(3)空氣中也出現了光柱 進入燒杯前,光束穿過的空氣不是膠體,不會產生丁達爾效應
(4)①Fe(OH)3膠體遇電解質聚沉
②2Fe(OH)3+3H2SO4===Fe2(SO4)3+6H2O
[解析] (1)膠體中分散質粒子的直徑為1~100 nm;制備Fe(OH)3膠體時,將FeCl3飽和溶液逐滴滴加至沸水中,待液體呈紅褐色后,停止加熱,化學方程式為FeCl3+3H2OFe(OH)3(膠體)+3HCl。(2)利用丁達爾效應鑒別膠體和溶液。其中具有丁達爾效應的是Fe(OH)3膠體。(3)圖中有一處明顯錯誤是空氣中也出現了光柱,原因是進入燒杯前,光束穿過的空氣不是膠體,不會產生丁達爾效應。(4)Fe(OH)3膠體中逐滴加入了稀硫酸,先出現紅褐色沉淀,是因為Fe(OH)3膠體遇電解質聚沉,隨后沉淀溶解,是由于發生中和反應,化學方程式是2Fe(OH)3 +3H2SO4===Fe2(SO4)3+6H2O。
17.(2025·河北衡水高三檢測)納米鐵是一種黑色粉末,分散于水中形成納米鐵膠體,納米鐵可用于制作高密度磁性記錄材料、磁性液體、電磁波吸收材料等。
(1)證明納米鐵粉分散于水中形成的是膠體的簡單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種制備納米鐵粉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洗滌時,能說明固體已洗滌干凈的依據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當草酸亞鐵全部轉變為納米鐵粉時,將納米鐵粉快速倒在陶土網上,納米鐵粉立刻發生自燃并產生火星,上層為紅棕色粉末,下層為黑色粉末,上層紅棕色物質為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3)活性炭負載納米鐵可高效去除含鉻強酸性廢水中的六價鉻(以Cr2O表示),其原理為在強酸性條件下Cr2O首先被Fe2+還原為Cr3+,隨溶液pH上升(pH始終小于7)再形成CrxFe1-x(OH)3沉淀而除去。上述兩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丁達爾效應
(2)①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滌液置于試管中,滴加BaCl2溶液,若沒有沉淀生成,則證明已經洗滌干凈 ②Fe2O3
(3)Cr2O+14H++6Fe2+===2Cr3++6Fe3++7H2O、xCr3++(1-x)Fe3++3H2O===CrxFe1-x(OH)3↓+3H+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兴区| 尚义县| 阜城县| 肇庆市| 五常市| 安顺市| 科技| 海宁市| 新沂市| 蒙城县| 黑龙江省| 陆河县| 黎川县| 德兴市| 讷河市| 南雄市| 中超| 北安市| 邻水| 嘉义县| 高清| 宁海县| 芦溪县| 兰考县| 东方市| 盐边县| 郴州市| 黄山市| 靖宇县| 晋城| 三江| 高陵县| 青州市| 甘洛县| 浙江省| 虹口区| 阿拉尔市| 台湾省| 噶尔县| 封丘县| 高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