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教學設計)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 分子與細胞 第1章走近細胞【教材分析】教材在兩個方面呈現了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活動:細胞學說和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以真實的情景貫穿整節內容,學生的學習更具有連貫性。【學情分析】學生上節課已經通過自學學習了細胞學說的發現過程,并且正確理解了細胞學說的內容和意義,本節課通過網絡資源更加深對于細胞學說的理解。【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人體解剖圖、閱讀顯微觀察資料、觀看受精卵分裂視頻等活動,分析細胞學說建立過程,說出科學發現的特點,認識植物與動物在細胞水平上的統一性,認同細胞學說的重大意義。2、通過觀察以冷箭竹和大熊貓為例的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圖,分別寫出單細胞生物、多細胞生物(如動物、植物)的生命系統結構層次。3、通過模擬建構生命系統結構層次之間的關系式的活動,分析細胞與組織、組織與器官、個體與種群、種群與群落之間等不同結構層次之間的構成關系,認同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教學重難點】①重點 :細胞學說的建立與發展 。②難點 :體驗生物科學理論的形成過程 ,認同生物科學研究的艱辛和曲折 。【新課導入】教師:高中生物的學習正式開始,我們首先來學習必修一分子與細胞第一章走近細胞的相關知識。教師:展示克隆猴的相關資料和相關圖片,講解克隆猴的研究成果。提出問題串引導學生思考:1.比如為什么單細胞生物能獨立生活,而多細胞動植物必須依賴各種分化細胞的密切合作才能完成復雜的生命活動?2.為什么細胞的形態各異,但卻有著大致相同的基本結構?3.為什么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教師:接下來,讓我們再次走近細胞,探尋它的奧秘。教師:展示大熊貓和冷箭竹的照片,講解他們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都是細胞。教師:展示動植物細胞的示意圖。教師:如果讓你提供證據說明大熊貓和冷箭竹都是由細胞構成的,你將如何獲取和提供證據?教師:講解:可以將大照貓和冷箭竹幾種器官,組織制成裝片或切片,在顯微鏡下觀察這些組織是否由細胞構成;或者查閱科學研究文獻,利用科學家已經獲得的研究結果為證據。教師:剛剛提到了動植物細胞,我們僅憑肉眼是很難看清楚它的結構的。而顯微鏡的發明使人類打開了微觀世界的大門,借助顯微鏡,人們看到了許多肉眼看不到的小生物。(展示顯微鏡下的細胞的圖片)教師:下面讓我來學習細胞學說的有關知識。【新課講解】(一)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教師活動:利用課件展示單細胞以及動植物的圖片,講解每個細胞都相對獨立地生活著,但同時又從屬于有機體的整體功能。單細胞生物能夠獨立完成生命活動,多細胞生物依賴各種分化的細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復雜的生命活動。教師活動:展示縮手反射的圖片,講解縮手反射就是由系列不同的細胞共同參與完成的比較復雜的生命活動。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教師活動:那么在多細胞生物體內,他們各自的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都是什么?學生活動: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教師活動:展示相關圖片,利用課件展示各個層次的名稱以及概念,講解動植物生命系統結構層次的區別。(細胞: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單位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組織:由形態、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的細胞群。器官: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次序結合在一起的結構。系統:能夠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的結構。個體:由各種器官或系統協調配合共同完成復雜的生命活動的生物。單細胞生物是由一個細胞構成的生物體。種群: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內,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是一個種群。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區城內,所有種群組成一個群落。生態系統:生物群落和它的無機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這些生物生活的無機環境共同構成。)教師活動: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問題:(1)草履蟲、松樹、人,它們構成生命系統的層次相同嗎?若不同,區別在哪里?(2)一個分子或一個原子是系統嗎?是生命系統嗎?(2)在生命系統的各個層次中能完整地表現出生命活動的最小的層次是哪一個?教師活動:講解以上問題,講解要點為:(1)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只具有細胞這一個結構層次;松樹:是被子植物,沒有“系統”這一結構層次。人:具有上述所有層次(2)分子、原子不能獨立完成生命活動,所以,不是生命系統。(3)在生命系統的各個層次中能完整地表現出生命活動的最小的層次是細胞。教師活動:引導學生思考課本P7思考·討論中的問題。教師活動:講解要點為:1.葉的表皮細胞主要起保護作用;心肌細胞是心臟的重要組成部分,眾多心肌細胞收縮舒張使得心臟得以搏動2.冷箭竹的光合作用發生在葉肉細胞中,因為這些細胞含有葉綠體;大熊貓的血液運輸氧的功能靠紅細胞完成3.大熊貓和冷箭竹繁殖后代關鍵是靠生殖細胞完成的。(通過上面3個問題的討論可以看出,動植物體的生命活動是靠一個個細胞完成的。)4.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與地球上所有生物細胞的生命活動都有關系,因為基本上每個細胞都要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氣和釋放二氧化碳,而綠色植物的一些細胞和藍細菌能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釋放氧氣。正因為有了細胞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才能保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板書】【課后反思】本節是高中生物的第一課,進入高中階段,再次走近細胞,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較好高中生物的重要方法。教學中,從教材章首頁以及我國科學家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克隆猴的圖文材料入手,引發學生對細胞和生物學問題的關注,可以充分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