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浙南名校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聯考歷史試卷(圖片版,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浙南名校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聯考歷史試卷(圖片版,含答案)

資源簡介

絕密★考試結束前
2024 學年第二學期浙南名校聯盟期末聯考
高二年級歷史學科試題
考生須知:
1.本卷共 8頁,滿分 100分,考試時間 90 分鐘。
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域填寫班級、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及準考證號并填涂相應數字。
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紙。
選擇題部分
一、選擇題 I(本大題共 6 小題,每小題 2分,共 12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
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
1.在中國的黃河和長江流域,都發現了距今 4000多年前的史前城市遺址,以下遺址中屬于史前城市
遺址的是()。
A.湖北石家河城遺址 B.鄭州商城遺址
C.內蒙古興隆洼遺址 D.陜西姜寨遺址
2.某著作集北方和南方的農業技術于一體,其中關于農業工具的記載尤為豐富。農器圖譜占全書 80%
的篇幅,幾乎包括了傳統的所有農具和主要設施,堪稱中國最早的圖文并茂的農具史料,該著作
是( )。
A.《四民月令》 B.《齊民要術》 C.《農書》 D.《農政全書》
3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查找到以下史料:(松江府)“戶一十七萬七千三百四十八:民一十三萬五千
三百五十八,儒一百八十六,醫八十三,軍三千五百七十四……匠五百七十九,僧尼寺院六百一
處,僧六千七十二名;道士宮觀七十六處,道四百九十四名。”該小組研究的主題是( )。
A.漢朝的“編戶齊民” B.隋朝的“大索貌閱”
C.宋朝的主客戶制 D.元朝的“諸色戶計”
4.有學者指出,清朝在近代主權理論傳入前已開始國家形態轉型。下列史實最能體現其從“王朝國
家”向“近現代主權國家”轉變特征的是( )。
A.通過朝貢體系維持東亞宗藩秩序
B.簽《尼布楚條約》劃定中俄邊界
C.設理藩院管理邊疆少數民族事務
D.通過軍事斗爭平定準噶爾部叛亂
5.李圭在 1877年寫成的《環游地球新錄》中記載了自己由上海出發,經日本、美國、英國、蘇伊士
運河、印度洋返回上海的環球旅程,并提到當時中華“不信日動地圓之說者十常八九”。這一記
述最直接反映了晚清時期( )。
A.西方工業技術已廣泛應用于中國航運
B.知識分子普遍接受近代天文學理論
C.傳統觀念與科學認知之間存在沖突
D.環球航行成為中外文化交流主要途徑
高二歷史學科 試題 第1頁(共 8 頁)
6.《共產黨宣言》指出:“封建行會工業被取代后,由于世界市場的持續擴大,甚至工場手工業也
不再能滿足需要了”。這一論述直接解釋了______的歷史必然性。( ) 。
A.圈地運動 B.新航路開辟
C.商業革命 D.工業革命
二、選擇題Ⅱ(本大題共 12 小題,每小題 3分,共 36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
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
7.《左傳·襄公十四年》載:“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為之貳(輔佐),
使師保之,勿使過度。是故天子有公,諸侯有卿……以相輔佐也。善則賞之,過則匡之,患則救
之,失則革之。”這段材料最能反映春秋時期( ) 。
A.君主專制制度的強化 B.限制君權的思想
C.官僚體系的等級森嚴 D.士大夫階層的責任意識
8.有史書記載:“唐初賦斂之法曰租庸調制……玄宗之末,版籍浸壞,多非其實。及至德兵起,所在
賦斂,無復常準……至是,楊炎做兩稅法”根據該史料,結合所學,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天寶之亂導致版籍浸壞 B.舊稅法惟以資產為宗
C.新稅法包含戶稅和地稅 D.均田制崩潰導致稅法混亂
9.1898 年 11月,京師大學堂正式開學。初辦的京師大學堂分普通學科和專門學科兩類,以經學、
理學、掌故學、諸子學和初等的算學、格致學、地理學、文學、體操為普通學科,以高等的算學、
格致學、政治學、地理學、農學、礦學、工程學、商學、兵學、衛生學為專門學科,由此可見京
師大學堂( ) 。
A.首創近代中國分科教育模式 B.辦學偏重人文社科而輕視自然科學
C.學科設置具有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特點 D.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
10.19世紀六七十年代,大量人口從豫東、皖北地區遷入蘇南,如下圖所示。能夠解釋這一現象的
主要因素是 ()。
A.躲避自然災害 B.民族工業發展
C.列強侵略加劇 D.太平天國運動
高二歷史學科 試題 第2頁(共 8 頁)
11.觀察下圖,該圖可用于說明晚清時期中國( ) 。
A.留學生數量變化情況
B.同盟會會員數量變化情況
C.產業工人數量變化情況
D.科舉中舉人數變化情況
12.尼羅河三角洲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因而農業發達,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這一地區也是古
代世界周邊諸多政權爭奪的焦點,以下政權曾統治過尼羅河三角洲的有 ()。
①亞述帝國 ②波斯帝國 ③亞歷山大帝國
④塞琉古王國 ⑤阿克蘇姆王國 ⑥東羅馬帝國
A.①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3.一位哲學家是啟蒙運動的集大成者,它認為人應該獨立思考,理性判斷,以下語句屬于這位哲學
家所說的是 ()。
A.當人民被迫服從而服從時,他們做得對;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
時,他們就做得更對。
B.本身自由,周圍的人與自己平等——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們的自然生活。
C.他(路德)破除了對權威的信仰,是因為他恢復了信仰的權威。他把僧侶變成了世俗人,是
因為他把世俗人變成了僧侶。
D.啟蒙運動就是人類脫離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狀態。不成熟狀態就是不經別人的引導,
就對運用自己的理智無能為力。
高二歷史學科 試題 第3頁(共 8 頁)
14.下圖為畫家約翰·利奇在 1852年以倫敦為背景創作的版畫《霍亂國王的審判庭》。由該畫可推
斷( ) 。
①城市人口猛增促使疫病快速傳播 ②畫家力主普及牛痘防治霍亂
③英國人尚對細菌傳染束手無策 ④公共衛生對防治疫病至關重要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閱讀下表,由此表可知( ) 。
1750 1800 1830 1860 1880 1900
聯合王國 1.9 4.3 9.5 19.9 22.9 18.5
法國 4.0 4.2 5.2 7.9 7.8 6.8
德國 2.9 3.5 3.5 4.9 8.5 13.2
俄國 5.0 5.6 5.6 7.0 7.6 8.8
美國 0.1 0.8 2.4 7.2 14.7 23.6
日本 3.8 3.5 2.8 2.6 2.5 2.4
中國 32.8 33.3 29.8 19.7 12.5 6.2
世界制造業產量的相對份額(1750—1900年)
①歐美快速上升的原因是工業革命 ②資本主義列強經濟發展不平衡
③美國的上升勢頭最快 ④日本的制造業產量呈下降趨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從 1928 年起,蘇聯投資 10 億盧布的高爾基汽車廠整套設備由美國生產,約有 20 家美國廠商為
其提供了技術;1929年,許多蘇聯的建設項目,如第聶伯水電站、斯大林拖拉機廠等,都離不開
美國工程師的參與;1930年,意人利、瑞典等國對蘇貸款達 8億美元,1931年增加至 12億美元。
上述材料可以說明( ) 。
A. 蘇聯抓住時代機遇期獲得發展 B. 蘇聯所處的國際環境和平穩定
C. 蘇聯通過引進技術來發展工業 D. 蘇聯以對外合作實現了工業化
高二歷史學科 試題 第4頁(共 8 頁)
17.1942 年 7 月,德軍進抵該地,戰役開始,蘇軍處于守勢,但頑強抵抗,從 11 月開始,蘇軍轉
入反攻。1943年 2月,德軍第六集團軍全軍覆沒。戰役歷時 200天,是德國發動侵略戰爭以來遭
遇的最大失敗,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該戰役位于下圖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18.呂思勉先生在其著作中寫道:“歷史雖是記事之書,我們之所探求,則為理而非事,理是概括
眾事的,事則只是一事。天下事既沒有兩件真正相同的,執應付此事的方法,以應付彼事,自然
要失敗。根據于包含眾事之理,以應付事實,就不至于此了。然而理是因事而見的,舍事而求理,
無有是處。”該段論述旨在闡明( ) 。
A.歷史研究的責任在于如實記載史事
B.天下事各有其理,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C.掌握包含眾事之理,則應付事實游刃有余
D.求學不能不顧事實,也需因事見理
高二歷史學科 試題 第5頁(共 8 頁)
非選擇題部分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4小題,其中第 19 題 12 分,第 20題 12分,第 21題 12分,第 22 題
16分,共 52分。 )
19.法律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成果。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一
法律的"儒家化”實際上是儒家思想的法律化,它肇端于漢朝。漢代儒家士大夫不但據《春秋》
之經義和儒家倫理道德斷獄,而且還擴大范圍,根據其它的儒家經典斷獄,故史家又稱之為"引經
決獄"。引經決獄之風盛行,又開啟了引經注律的風氣。這實際上是漢代儒家依憑皇權的力量在法
制領域進行的一場扭轉乾坤的變革,當然這反過來也鞏固了皇權的地位。魏明帝設律博士,詔令陳
群、劉邵、韓遜等著手制定《新律》。史載"刪約舊科,傍采漢律,定為魏法,制新律十八篇”。
較東漢末年以來“律令紊亂,科比冗雜”的漢律,顯得“文約而例通”。晉代的“引經注律、引經
決獄”則更趨向于深入具體層面,惠及普通百姓 。這一觀念被后繼的北朝所延續,“引經注律、引
經決獄”之風綿延不絕。
——摘編自曾憲義、趙曉耕《中國法律史》
材料二
法國民法典的誕生是一個歷史、思想文化與社會交融的結果。1804 年法國民法典制定前,法國
的法律大約以羅亞爾河為界分為南北兩部,略有不同,但都受到羅馬法的影響,隨著法國的統一與
強大,統一的法律體系逐漸形成發展。支配法國民法典的基本理念,可以追溯到 16 世紀的人文主義,
正如維亞克爾所言,理性法與啟蒙運動的結盟,首先在中歐與南歐的專制國家里,在法國革命事件
之后,更在西歐促成現代法典化的巨流。大革命以春雷般的怒吼徹底改變了傳統的社會秩序,呈現
出啟蒙思想家們所鼓吹的美好社會圖景,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社會奉行契約自由、工商自由和法
律至上。法國民法典雖然不是歐洲第一部成文民法典,但是作為有史以來最完美與進步的法典,它
在世界各地廣為傳播,或為其它國家直接采用,或為其它國家立法所借鑒。
——高鴻鈞、李紅海《新編外國法制史》
(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試對魏晉時期的律令儒家化從背景、量刑原則和目的三方面予以簡要
評價。(6 分)
(2)根據材料二,概述法國民法典誕生的背景,結合所學,指出法國民法典誕生的意義。(6 分)
20.當今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之中,人類發展面臨諸多挑戰,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
分)
材料一
中國外交守正創新,砥礪奮進,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營造有利環境,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
共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一是元首外交精彩紛呈,鑄就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豐碑。二是人類命運共
同體建設扎實推進,為構建人類美好未來注入新動力。三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功舉
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四是金磚機制實現歷史性擴員,凝聚了發展中
國家團結合作的新力量。
當今國際社會最大的擔憂,是人類會不會走向分裂、世界會不會發生新的冷戰。習近平主席給
出中國答案:“團結就是力量,信心賽過黃金”。我們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國際秩序。堅決
高二歷史學科 試題 第6頁(共 8 頁)
反對地緣政治的小圈子、破壞穩定的小集團,始終致力于構建新型國際關系,鞏固擴大全球伙伴關
系網絡。
——王毅部長在 2023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上的演講
材料二
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高瞻遠矚,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這一理念涵蓋
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馬克思共同體思想是其思想底色,馬克思認為只有在共同體中,個人才能獲
得全面發展、全面解放,只有在共同體中才能有個人自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其文化基因,“和”
是中國文化中一以貫之之道,是中國人文精神的生命之道。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傳統文化在新的
歷史條件下的創新性發展。對世界歷史經驗教訓的反思和對當今世界發展大勢的把握是其現實基礎,
世界歷史發展的經驗教訓警示世界人們要拋棄舊的零和博弈思維,探索建立新型的國際政治、經濟
新秩序。
——盧黎歌、吳凱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淵源、時代意義與價值》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指出當今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角色定位,并闡述中國提出的新型國際
關系的內涵。(6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概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思想淵源。(6分)
21.新航路開辟后,歐美的發展在世界上長期處于領先地位。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一
地理大發現和新航路開辟后,歐洲的商業中心轉向大西洋沿岸,一批國際商業中心城市建設興
起,并一直居于歐洲最重要城市的行列。倫敦作為英國首都,歷來受政府重視,16 世紀以來以它為
核心形成了英國國內市場網絡,并在此與國際貿易體系連接,控制了英國進出口貿易的 80%以上。
倫敦在 1500—1750 年間膨脹性發展,人口從 5 萬人增至 65 萬人。阿姆斯特丹是西歐最大的貿易中
心和金融中心,也是荷蘭政府所在地,荷蘭人作為“海上馬車夫”,驅動著世界總噸位一半以上的
航海商船。新航路開辟后,里斯本迅速成為西歐至印度洋航路貿易體系的中心,是東方產品輸入歐
洲的主要口岸,每年從里斯本轉運至西歐各地的香料多達 7000 噸,1700 年人口發展到近 20 萬人。
——摘編自劉景華《歐洲城市建設的黃金時代》
材料二
1700—1780 年間到達美洲的英國移民中就有 70%來自于愛爾蘭和蘇格蘭地區,與此同時,英格
蘭和威爾士地區的移民從頂峰時的 35 萬降至不足 10 萬。北美獨立戰爭前夕,只有不到 20%的男性
移民被稱為“勞工”,而 69%則是“技師”和服務性行業人員。大批有一技之長的英格蘭或蘇格蘭
城市貧民移居海外,對他們而言,“移居海外不再是絕望中的逃避,而是追逐中的機遇”。前往美
洲的自由移民,與 17 世紀的契約工人不同,從事商業和貿易的男性很明顯占多數。尤其是 1763 年
以后,越來越多的來自上層社會和中產階級的英國移民來到殖民地,從事商業活動或是在軍隊和當
地政府中謀職。
——摘編自張亞東《試論 18世紀英國的海外移民》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歐洲新興城市的特點并分析其興起的主要原因。(6 分)
(2)根據材料二,概述 18 世紀英國人移民北美的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影響。(6 分)
高二歷史學科 試題 第7頁(共 8 頁)
22.民國前期為北洋軍閥統治,是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重要階段。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材料一
袁世凱稱帝雖然失敗了,但不僅它所代表的舊社會基礎沒有受到觸動,就是作為他統治支柱的
北洋勢力也沒有受到多少觸動,要說有什么不同的話,袁世凱稱帝前由于他的控制力,至少在表面
上還能維持一個“統一”的局面,在他死后,北洋派里再也找不出一個像他那樣能統馭全體的人。
袁世凱取得權力憑借的是武力,他的部下紛紛仿效,擁兵自重。袁世凱死后,內部的派系紛爭立刻
上升到突出的地位。內部矛盾又夾雜著列強的利益,1917年,各派因是否對德宣戰爭論不休,經過
一系列波折,北洋政府終于在 8月對德奧宣戰。
——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
材料二
1912年至 1928年,這 16年的歷史,是鴉片戰爭以來的中國,辛亥革命以來的中國的繼續和發
展,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時期,具有它獨具的特點,這一時期,中國社會動蕩,有它展現出來的突
出問題,但也不全是黑暗一片。也有新的積極因素,為未來開辟了道路。
——摘編自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概述北洋時期的最大特點,并指出中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目的。
(4 分)
(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從政治、經濟、文化中任選一個方面,寫一篇小論文,論證“這一時期,
中國社會不全是黑暗一片。也有新的積極因素”。(要求:自擬標題,史實例舉充分,觀點陳
述正確,結論合理)(12分)
高二歷史學科 試題 第8頁(共 8 頁)
2024 學年第二學期浙南名校聯盟期末聯考
高二年級歷史學科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Ⅰ(本大題共 6 小題,每小題 2分,共 12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
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
題號 1 2 3 4 5 6
答案 A C D B C D
二、選擇題Ⅱ(本大題共 12 小題,每小題 3分,共 36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
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
題號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B C D A A
題號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D C A A B D
非選擇題部分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4小題,其中第 19題 12 分,20題 12分,第 21 題 12分,第 22題
16分,共 52分。 )
19.(12分)
(1)背景:漢武帝(寫出漢代即可)開始儒家思想成為主流思想(1分),儒家知識分子“以經注
律”(“引經注律”也可得分,1 分);魏明帝在朝廷設置律博士,制定《新律》,進
一步推動律令儒家化。(律博士和《新律》都需寫出,1分)
原則:親屬間的尊卑親疏。(1分)
目的:維護儒家的三綱五常(綱常倫理,倫理道德等皆可得分),維護君主專制(君主地位、
君主集權、君權、皇權等皆可得分)。(2分)
(2)背景:法國王權加強,建立在羅馬法基礎上的統一的法律體系逐漸成熟。(寫出羅馬法和統一
得 1分),啟蒙運動、法國大革命的影響。(2分)
影響:與其它幾部法律一起構成法國的成文法體系;最終確立法國的資產階級法律制度;形成
以法國民法典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體系(寫出“大陸法系”或“民法系”也可得分);
為其它國家立法采用或借鑒。(4點任答 3點得 3分)
20.(12分)
(1)角色定位: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和國際秩序的維護者。(3 分)
內涵: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3 分)
(2)思想淵源:馬克思共同體思想(1分),中華文明“以和為貴”“協和萬邦”的理念。(2分)
對世界歷史經驗教訓的反思(1 分),對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
大勢的把握。(2分,只寫歷史大勢得 1分)
·1
21.(12分)
(1)特點:聚集在大西洋沿岸;人口眾多;商業高度發達;海外貿易興盛。(任答 3 點得 3 分)
原因:新航路開辟后商業中心轉移;殖民活動的推動;政府推動。(3 分)
(2)變化: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移民銳減,而愛爾蘭和蘇格蘭人驟增(移民主要來源地變化);移
民中擁有技術、社會地位及人身自由的人的比例上升(移民主體構成的變化);移民從
事職業的變化,多數人不再從事契約勞工的工作(移民職業的變化)。(3 分)
影響:推動北美地區的開發;有利于美利堅民族的形成與發展;促進北美地區文化的多元化。
(3 分)
22.(16 分)
(1)特點:軍閥割據(或混戰),政治上分崩離析(或分裂)。(2分)
目的:爭取國際地位,抑制日本在華勢力發展。(2分)
(2)層次一:無標題或標題指向不明確;史實缺失或過于單一;觀點缺失或過于單一;結論缺失或
不明確。
層次二:標題指向較恰當明確;史實例舉較充分;觀點較明晰或較全面;結論較合理;
層次三:標題指向恰當明確;史實例舉充分;觀點正確全面;結論合理。
說明:政治方面重點敘述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國民革命、開辟革命新道路等。如將重點
落在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等酌情給分。
經濟方面重點論述民族工業的發展,將總結升華放在工人階級的壯大。
思想方面重點論述新文化運動,將總結升華放在思想解放。如能寫到促進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思想基礎則更好。
參考例文:
民國初年中國民族工業獲得了迅速發展
19世紀中后期,洋務派創辦了一些近代企業,引進工廠制度,采用機器大生產。其后張謇等人
主張實業救國,中國的民族工業初步發展起來。中華民國的建立,掃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縛和障礙,
為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定條件。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鼓勵民間興辦實業。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列強忙于歐戰,中國民
族工業得到迅速發展,速度和規模空前。與此同時,群眾性的反帝愛國斗爭此起彼伏,特別是 1915
年因反對“二十一條”掀起的抵制日貨、提倡國貨運動,有力推動了紡織、面粉等輕工業系統的民
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以榮氏兄弟開辦的面粉廠、紗廠等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業迅速壯大起來。
民族工業是中國經濟中最具活力的成分,促進了中國經濟的進步,民族資產階級的力量也有所
壯大。隨著民族工業的迅速發展,中國產業工人的人數也急劇增加,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力量,為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階級基礎。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鲁科尔沁旗| 祁门县| 建宁县| 沐川县| 宜宾市| 濮阳县| 保山市| 新昌县| 菏泽市| 钦州市| 浮梁县| 海阳市| 蚌埠市| 四子王旗| 涟水县| 松江区| 涞源县| 桃园市| 巴南区| 遂宁市| 营口市| 沐川县| 灵璧县| 广元市| 稷山县| 宁蒗| 巴彦县| 阳春市| 安顺市| 从江县| 澄城县| 琼中| 河北省| 海淀区| 贡觉县| 武城县| 巴里| 谢通门县| 嵩明县| 滦南县| 诸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