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城北中學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生物4月月考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城北中學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生物4月月考試卷

資源簡介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城北中學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生物4月月考試卷
1.(2024七下·吉安月考)下列含維生素較多的食物是(  )
A.米飯 B.新鮮蔬菜 C.饅頭 D.面包
2.(2024七下·吉安月考)壞血病患者應適當多食用(  )
A.橘子、辣椒 B.瘦肉 C.雞蛋 D.動物肝臟
3.(2024七下·吉安月考)醫生常給嚴重腹瀉的患者輸生理鹽水,其主要目的是補充(  )
A.蛋白質 B.水 C.脂肪 D.能量
4.(2024七下·吉安月考)維生素C的水溶液能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某興趣小組選取甲、乙、丙、丁4種果蔬研磨成汁,并用統一規格的滴管,將它們分別滴入到2mL相同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中,使之褪色的滴數如下表:
果蔬 甲 乙 丙 丁
滴數 15 12 8 6
維生素C含量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2024七下·吉安月考)將一粒花生種子放在火焰上點燃,不能燃燒且沒有能量釋放的是種子中的(  )
A.蛋白質 B.水 C.脂肪 D.糖類
6.(2024七下·吉安月考)等量的下列食物在體內完全分解,放出能量最多的是(  )
A.米飯 B.饅頭 C.橙子 D.核桃
7.(2024七下·吉安月考)青少年正處于第二個生長發育的高峰,應適當多攝入(  )
A.蛋白質 B.油 C.糖 D.鹽
8.(2024七下·吉安月考)端午佳節,粽葉飄香。以下粽子的食材中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的是(  )
A.糯米 B.食鹽 C.紅豆 D.臘肉
9.(2024七下·吉安月考)下列能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有利于骨骼健康的維生素是(  )
A.維生素A B.維生素B1 C.維生素C D.維生素D
10.(2024七下·吉安月考)2023年9月1日是第17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主題是“‘三減三健’從我做起”(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遭遇肥胖危機的人近年來也愈來愈多。下列生活方式中,最可能引起肥胖的是(  )
A.食物多樣,營養均衡 B.多油多肉,零食不斷
C.三餐定時,能量合理 D.作息規律,適度鍛煉
11.(2024七下·吉安月考)為預防營養過剩,一日三餐的比例應為(  )
A.3:3:4 B.4:4:2 C.3:4:3 D.3:5:2
12.(2024七下·吉安月考)下列食物中,能最快地補充能量的食物是(  )
A.葡萄糖 B.牛肉干 C.水果 D.奶油
13.(2024七下·吉安月考)小明同學最喜歡吃用大米做成的“大米吸管”。人體中分解“大米吸管”的主要部位是(  )
A.口腔 B.胃 C.小腸 D.大腸
14.(2024七下·吉安月考)下列器官中,含消化液種類最多的是(  )
A.胃 B.口腔 C.胰 D.小腸
15.(2024七下·吉安月考)小腸的主要功能是(  )
A.只有消化 B.只有吸收 C.只有蠕動 D.消化和吸收
16.(2024七下·吉安月考)試管內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蕩后,將試管置入37℃的溫水中,一段時間后植物油不見了。消化液最可能的配方是(  )
A.唾液、胃液、腸液 B.胃液、膽汁、唾液
C.胰液、腸液、膽汁 D.腸液、胰液、胃液
17.(2024七下·吉安月考)某消化道疾病患者暫時不能進食,需要采用靜脈輸入全營養液的方法為細胞提供營養。全營養液的組成成分不應含有(  )
A.甘油 B.脂肪酸 C.水 D.淀粉
18.(2024七下·吉安月考)小明同學設計了一份午餐食譜:米飯、清燉牛肉、麻辣豆腐。為使食譜營養更合理,還應補充(  )
A.炒西藍花 B.炒肉絲 C.燉排骨 D.小米粥
19.(2024七下·吉安月考)小明因食用隔夜的剩飯引起腹瀉,這屬于下列食品安全問題中的(  )
A.食物腐敗變質問題 B.有害物質引起的食品安全問題
C.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問題 D.假冒偽劣食品問題
20.(2024七下·吉安月考)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A.合理膳食 B.不挑食,不暴飲暴食
C.預防食物中毒 D.飯后立即運動,幫助消化
21.(2024七下·吉安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2023年10月是我國第14個敬老月,主題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推進無障礙環境共建共享”。研究者用紅豆、薏米等多種谷物配制成雜糧粉,并對比100g雜糧粉和小麥粉、玉米面中的主要營養成分及含量如下表所示。
食物 蛋白質/g 糖類/g 脂肪/g 鈣/mg 膳食纖維/g
小麥粉 9.9 74.6 1.8 38 0.6
玉米面 12.4 66.7 4.6 120 1.5
雜糧粉 27.9 54.7 1.4 386 6.2
(1)比較表2中的數據,雜糧粉中   、鈣和膳食纖維的含量較高,   和   含量低,符合中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2)經檢測,人體對雜糧粉中的蛋白質和鈣的吸收率均高于小麥粉和玉米面。因此有人提出:“中老年人可以完全用雜糧粉替代米、面作為主食。”你認為這一建議是否合理?   ,理由是   。
22.(2024七下·吉安月考)截至目前,我們已經學過許多概念。不同的概念間常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系,用一些關聯詞把一些相關的概念聯系起來,可以繪制成概念圖(下圖)。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完成下列概念圖。
(1)圖1中,[①]   和[②]   分別為淀粉、蛋白質的最終消化產物。
(2)食物中的營養成分——蛋白質是構成   的基本物質,也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
(3)食物中的營養成分[③]   ,是人體貯存   的物質。
(4)水平淡無味,有的同學不喜歡喝水,甚至用飲料代替水飲用,這種做法是否正確?   。
23.(2024七下·吉安月考)下圖中甲、乙、丙三條曲線分別表示淀粉、蛋白質、脂肪三類營養成分中的一種在人體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a代表的消化器官是   ,c代表的消化器官是   ,d代表的消化器官是   。
(2)甲代表的營養成分是   ,乙代表的營養成分是   ,丙代表的營養成分是   。
24.(2024七下·吉安月考)下圖是人體消化系統的部分結構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①]   分泌的   不含消化酶,但能將   乳化成細小的微粒,能加速該營養成分的消化。
(2)[③]   分泌的   通過導管進入[④]   。
25.(2024七下·吉安月考)當我們細細地咀嚼饅頭時,會感覺到甜味,這是為什么呢?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對此展開了研究。他們設計了下表所示的實驗探究方案。
試管編號 1 2 3 4
饅頭形態 饅頭碎屑 饅頭塊 饅頭碎屑 饅頭碎屑
是否攪拌 攪拌 攪拌 攪拌 不攪拌
加入的物質 2mL唾液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環境溫度/℃ 37
水浴時間/min 5
檢測試劑 碘液
實驗現象        
請據上表回答問題。
(1)該探究活動共設計了   組對照實驗。正常情況下,四支試管滴加碘液,只有   號試管不變藍。
(2)要想探究牙齒的咀嚼對唾液淀粉酶消化饅頭的影響,應選試管   號和   號形成對照。
(3)小明同學選擇1號和3號試管進行對照,他探究的問題是   。
(4)要想進一步探究“溫度”對唾液消化饅頭的作用是否產生影響,應該再設計一個5號試管,除   不同外,其余的實驗條件都跟1號試管一樣。
(5)下列選項中,能準確表示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與溫度關系的是   。(填字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維生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ACD、米飯、饅頭、面包里都含有豐富的淀粉,不符合題意;
B、新鮮蔬菜含有多種維生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類營養物質: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它們的作用不同: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的基本胞物質,蛋白質還能被分解,為人體的生理活動提供能量;糖類是人體最重要的供能物質,糖類也是構成細胞的一種成分;脂肪是人體內備用的能源物質,同時也參與細胞膜的構建;無機鹽是構成人體組織的重要原料;水是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人體的各項生命活動都離不開水,人體內的營養物質和廢物都必須溶解在水里才能進行運輸;維生素對人體的各項生命活動有重要的作用。
2.【答案】A
【知識點】維生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A、壞血病是由于體內缺乏維生素引起的,在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尤其是橘子和辣椒,維生素C的含量非常豐富,符合題意;
B、瘦肉中含較多的蛋白質及部分脂肪,不符合題意;
C、雞蛋中也含豐富的蛋白質,不符合題意;
D、動物肝臟能提供豐富的維生素A,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人體一旦缺乏維生素,就會影響正常的生長和發育,還會引起疾病。
維生素種類 主要功能 缺乏癥 食物來源
維生素A 促進人體正常發育,增強抵抗力,維持人的正常視覺 皮膚粗糙、夜盲癥 動物肝臟、胡蘿卜、玉米等
維生素B1 維持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和神經系統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經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腳氣病 谷物的種皮、標準米、標準粉、腎臟等
維生素C 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維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強抵抗力 壞血病、抵抗力下降 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維生素D 促進鈣、磷吸收和骨骼發育 佝僂病、骨質疏松 蛋黃、動物肝臟
3.【答案】B
【知識點】食物中水和無機鹽的作用
【解析】【解答】正常人體有70 ~ 80%的水分,如果失水過多就會導致生命活動障礙。嚴重腹瀉大量失水,腸胃吸收功能受影響,脫水的同時可能使體內鹽分也大量損失,因此也要補鹽分,生理鹽水口服,需要經消化道吸收,比較效果緩慢,所以要注射生理鹽水,直接進入組織液中或者血液中,立刻得到補充。因此,醫生給嚴重腹瀉的患者注射生理鹽水,其主要目的是補充水分,B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食物中六大營養物質和作用:
營養物質 主要作用
蛋白質 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參與損傷細胞的修復和更新
脂肪 一般情況下,作為備用能源物質貯存在體內
糖類 人體最重要的供能物質,也是構成細胞的成分
水 約占體重的60%-70%,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都離不開水
無機鹽 含量不多,是構成人體組織的重要成分,如鐵是構成血紅蛋白的成分
維生素 不是構成細胞的主要原料,也不提供能量,對人體生命活動起調節作用
4.【答案】D
【知識點】探究維生素C的含量
【解析】【解答】維生素C有能夠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特性。果蔬中維生素C含量越高,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所滴菜汁或果汁的量就越少。而甲、乙、丙、丁4種果蔬汁液滴加的滴數分別是15、12、 8和6。 所用滴數與維生素C的含量相反,因此維生素C含量由高到低排列正確的是丁→丙→乙→甲,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高錳酸鉀溶液的顏色是紫色,維生素C可以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高錳酸鉀溶液容積相等的情況下,滴加汁液滴數少的,說明該液體含維生素C較多,滴加汁液滴數多的,說明該液體含維生素C較少。
5.【答案】B
【知識點】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
【解析】【解答】有機物能夠燃燒釋放出能量,其中絕大部分能量轉化為熱量;種子中的水在種子燃燒的過程中,被氣化成水蒸氣,剩余的灰燼就是無機鹽。蛋白質、脂肪、糖類屬于有機物,含有能量,可以燃燒掉釋放光能和熱能,B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種子的成分包括有機物(淀粉、蛋白質和脂肪)和無機物(水和無機鹽)。有機物是含碳的化合物,容易燃燒,而無機物是不含碳的,熔點高,不易燃燒。
6.【答案】D
【知識點】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
【解析】【解答】科學家測定,糖類、脂肪、蛋白質在體內分解所放出的熱量分別是:每克糖類平均為17.15千焦,每克脂肪平均為38.91千焦,每克蛋白質平均為17.15千焦;水、維生素、無機鹽不是供能物質。因此質量相同的糖類、脂肪、蛋白質中,氧化分解釋放能量最多的是脂肪。上述選項中的食品, 米飯、饅頭主要含有淀粉,橙子主要含有維生素,核桃主要含有脂肪,因此等量的以上食品在體內完全分解,釋放能量最多的是核桃,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每克食物在體外充分燃燒時釋放的熱量,是食物的熱價.食物的熱價反映出食物中儲存能量的多少。
7.【答案】A
【知識點】糖類、脂肪、蛋白質的作用
【解析】【解答】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人體的生長發育、組織的更新等都離不開蛋白質,此外,蛋白質還能被分解,為人體的生理活動提供能量。青少年正是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要攝取足量的蛋白質,A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糖類是主要的供能物質,葡糖糖、蔗糖、淀粉都屬于糖類,主要的食物是谷類、根莖類;蛋白質主要與人體的生長發育以及細胞的修復和更新有重要關系,奶、蛋、魚、肉等食物中蛋白質的含量豐富;維生素是對人體起重要作用的微量元素,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脂肪是備用能源,在肥肉、花生、大豆等食物中含有較多的脂肪。
8.【答案】B
【知識點】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解析】【解答】糖類、脂肪、蛋白質都是組成細胞的主要物質,并能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糖類是主要的供能物質,能為人體提供能量;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與人體的生長發育以及細胞的修復和更新有重要關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脂肪是備用能源,一般存儲在皮下備用;水、無機鹽、維生素不能提供能量。所以,能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的是:糖類、脂肪、蛋白質;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的是維生素和無機鹽等。選項中:“糯米”含有糖類、“紅豆”含有蛋白質、“臘肉”含有蛋白質和脂肪,都能為人體提供能量,而“食鹽”主要含有無機鹽,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
故答案為:B。
【分析】食物中營養物質分為能源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和非能源物質(水、無機鹽、維生素)。
9.【答案】D
【知識點】維生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維生素D能夠促進鈣、磷的吸收,缺維生素D一定會導致缺鈣。補鈣的關鍵在于吸收。因此, 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有利于骨骼健康的是維生素D。
故答案為:D。
【分析】人體一旦缺乏維生素,就會影響正常的生長和發育,還會引起疾病
維生素種類 主要功能 缺乏癥 食物來源
維生素A 促進人體正常發育,增強抵抗力,維持人的正常視覺 皮膚粗糙、夜盲癥 動物肝臟、胡蘿卜、玉米等
維生素B1 維持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和神經系統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經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腳氣病 谷物的種皮、標準米、標準粉、腎臟等
維生素C 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維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強抵抗力 壞血病、抵抗力下降 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維生素D 促進鈣、磷吸收和骨骼發育 佝僂病、骨質疏松 蛋黃、動物肝臟
10.【答案】B
【知識點】合理營養
【解析】【解答】A、根據平衡膳食寶塔,均衡的攝取五類食物,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粗糧搭配,利于身體健康, 不符合題意;
B、根據平衡膳食寶塔,應盡量低油低鹽,“多 油多肉,零食不斷”會引起肥胖,會導致“小胖墩’數量增加,符合題意;
C、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時進餐,定時定量,不會導致能量過剩,不符合題意;
D、作息規律,適度鍛煉屬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身體健康,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合理營養的含義是,由食物中攝取的各種營養素與身體對這些營養素的需要達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過多。根據平衡膳食寶塔,均衡的攝取五類食物。合理營養還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調方法,還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時進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攝入分別占30%、40%、30%。
11.【答案】C
【知識點】合理營養
【解析】【解答】根據平衡膳食寶塔,均衡的攝取五類食物。合理營養還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調方法。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時進餐,每天攝入的總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為3: 4: 3, 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合理膳食按“平衡膳食寶塔”均衡攝取五類食物,以避免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人每天攝入最多的應該是米、面等主食,其次是蔬菜、水果,攝入量最少的是脂肪食品;人在早、中、晚餐的能量攝取應當分別占30%、40%、30%。
12.【答案】A
【知識點】糖類、脂肪、蛋白質的作用
【解析】【解答】A、糖類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質,人體進行各項生命活動所消耗的能量主要來自糖類的氧化分解,約占人體能量供應量的70%。葡萄糖是能夠直接被人體吸收的糖類,可以最快地補充能量,符合題意;
B、牛肉干的營養成分是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蛋白質也能被分解,為人體的生理活動提供能量,但不是主要供能物質,不符合題意;
C、水果主要含有水和維生素,這些不能提供能量,不符合題意;
D、奶油主要含有脂肪,脂肪是人體內備用的能源物質,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糖類是主要的供能物質,葡糖糖、蔗糖、淀粉都屬于糖類,主要的食物是谷類、根莖類。
13.【答案】C
【知識點】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大米吸管”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口腔中開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小部分淀粉被分解成麥芽糖,當淀粉和麥芽糖進入小腸后,在腸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徹底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能夠被人體的小腸直接吸收, 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小腸很長,約5~6米,是消化道內最長的一段,內壁有皺襞和小腸絨毛,加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小腸內有多種消化液,包括腸液、胰液、膽汁等。胰液和腸液含有多種消化酶,能對淀粉、蛋白質、脂肪進行徹底消化,所以說小腸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場所;小腸壁、毛細血管壁、毛細淋巴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小腸能夠吸收水、無機鹽、維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絕大部分營養物質被小腸吸收進入血液循環,所以說小腸是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
14.【答案】D
【知識點】消化系統的組成;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A、胃里只有胃腺分泌的胃液,不符合題意;
B、口腔中含有的消化液是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不符合題意;
C、胰腺只分泌的胰液,不符合題意;
D、小腸里有腸腺分泌的腸液,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肝臟分泌的膽汁也通過導管流入小腸,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人體的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和肛門;
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臟、腸腺和胰腺.其中肝臟、胰腺、唾液腺位于消化道以外,胃腺和腸腺位于消化道以內。
15.【答案】D
【知識點】小腸的結構和功能
【解析】【解答】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小腸很長,約5~6米,是消化道內最長的一段,內壁有皺襞和小腸絨毛,加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小腸內有多種消化液,包括腸液、胰液、膽汁等。胰液和腸液含有多種消化酶,能對淀粉、蛋白質、脂肪進行徹底消化,所以說小腸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場所;小腸壁、毛細血管壁、毛細淋巴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小腸能夠吸收水、無機鹽、維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絕大部分營養物質被小腸吸收進入血液循環,所以說小腸也是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
故答案為:D。
【分析】小腸與消化、吸收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
16.【答案】C
【知識點】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 植物油屬于脂肪,脂肪只能在小腸內才能被消化;首先在小腸中膽汁的作用下,脂肪被變成脂肪微粒,加大了與消化酶的接觸面積;而后再在腸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因此,消化植物油消化液最可能的配方是胰液、腸液和膽汁,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營養物質的消化過程:
營養物質的種類 消化場所 消化酶或消化液 消化產物
淀粉 口腔、小腸 唾液淀粉酶、腸液、胰液 葡萄糖
蛋白質 胃、小腸 胃液、胰液、腸液 氨基酸
脂肪 小腸 膽汁、腸液、胰液 甘油、脂肪酸
17.【答案】D
【知識點】食物的消化;營養物質的吸收
【解析】【解答】采用靜脈輸入全營養液的方法為細胞提供營養,輸入的營養物質應當是營養物質的可吸收的形式。水、無機鹽、維生素,不需要消化就可被人體直接吸收,淀粉、蛋白質、脂肪不能被人體直接吸收,需要被消化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人體吸收。所以,只有人體可以直接利用的物質才可作為營養從靜脈輸入人體。可見,選項中,全營養液的組成成分中不能含有淀粉。
故答案為:D。
【分析】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有淀粉、蛋白質、脂肪、水分、維生素和無機鹽,其中水分、維生素和無機鹽不需要消化就能被吸收,糖類、蛋白質和脂肪必須經過消化才能吸收。
18.【答案】A
【知識點】合理營養
【解析】【解答】食物中含有六大類營養物質: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每一類營養物質都是人體所必需的。米飯主要含有淀粉,清燉牛肉主要含有蛋白質、脂肪等,麻辣豆腐主要含有蛋白質,根據營養全面的要求,還需添加維生素無機鹽等。而炒西蘭花主要含有維生素和無機鹽,炒肉絲主要含有蛋白質和脂肪,燉排骨主要含有蛋白質,小米粥主要含有淀粉,A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合理營養是指全面而平衡的營養:
“全面”是指攝取的營養素(六類營養物質和膳食纖維)種類要齊全;
“平衡”是指攝取的各種營養素的量要合適,與身體的需要保持平衡;
“平衡膳食寶塔”,從塔基到塔頂依次是糖類、維生素、蛋白質、無機鹽、脂肪。
19.【答案】A
【知識點】食品安全
【解析】【解答】A、隔夜剩飯由于里面有很多細菌,細菌在食物上大量繁殖會產生毒素,食用后導致腹瀉,這是食物腐敗變質而引起的,符合題意;
B、有害物質引起的食品安全問題,如使用了“瘦肉精"的豬肉,不符合題意;
C、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問題,如過量使用防腐劑,不符合題意;
D、假冒偽劣食品問題,如用工業石蠟等涂抹在蘋果表面給蘋果“保鮮”,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食品安全是指:防止食品污染;預防食物中毒.包括防止食品在生產過程中被農藥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須清洗干凈;不吃有毒的食物(發芽的馬鈴薯、毒蘑菇); 防止食品被細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熱煮熟;保持廚房和餐具的清潔衛生;買經檢疫合格的食品,應當關注食品包裝上有關是否有添加劑,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廠家和廠家地址等內容。
20.【答案】D
【知識點】合理營養;食品安全
【解析】【解答】A、合理膳食,按時就餐,屬于良好的飲食習慣,能夠促進身體的生長發育,不符合題意;
B、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飲暴食,屬于良好的飲食習慣,能夠促進身體的生長發育,不符合題意;
C、預防食物中毒,屬于良好的飲食習慣,能夠促進身體的生長發育,不符合題意。
D、飯后運動,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屬于不良的生活習慣, 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合理膳食不僅要保證供給一定數量的各種營養物質,還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做到:食物多樣、葷素搭配、饑飽適當、粗細結合、三餐合理。
21.【答案】(1)蛋白質;糖類;脂肪
(2)不合理;長期用雜糧粉替代米、面可能影響食欲
【知識點】糖類、脂肪、蛋白質的作用;合理營養
【解析】【解答】(1)從表格中可以看出雜糧粉中蛋白質(高達27.9g)、鈣(高達386mg)、膳食纖維(高達6.2g)的含量均高于玉米面和小麥粉,并且糖(54.7g)和脂肪(1.4g) 的含量均較低。
(2)合理營養的含義是,由食物中攝取的各種營養素與身體對這些營養素的需要達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過多。根據平衡膳食寶塔,均衡的攝取五類食物。合理營養還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調方法。據此,結合提干表格信息,根據雜糧膳食纖維含量較高,長期用雜糧粉替代米、面可能影響消化,所以該建議不合理。或者根據人體對雜糧粉中的蛋白質和鈣吸收率較高,適合吸收功能不好的中老年人,也可有效預防骨質疏松等,認為該建議合理。
【分析】合理營養的含義是,由食物中攝取的各種營養素與身體對這些營養素的需要達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過多。根據平衡膳食寶塔,均衡的攝取五類食物。合理營養還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調方法,還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時進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攝入分別占30%、40%、30%。
22.【答案】(1)葡萄糖;氨基酸
(2)細胞
(3)脂肪;能源
(4)不正確
【知識點】食物的消化;合理營養
【解析】【解答】(1)淀粉在口腔內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麥芽糖,在小腸中被腸液、胰液分解為葡萄糖。蛋白質在胃中開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進入小腸,在小腸中腸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變成氨基酸。因此,圖中,①葡萄糖和②氨基酸分別為淀粉、蛋白質的最終消化產物。
(2)食物中的營養成分蛋白質是構成細胞的基本物質,也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人體的生長發育、組織的更新等都離不開蛋白質。
(3) 食物中含有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水、無機鹽等營養物質。因此,③是脂肪,作為備用能源儲存。
(4)飲料中含有很多添加劑,會對身體不利,因此不能用飲料代替水。
【分析】淀粉的消化是從口腔開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為麥芽糖,其中唾液的消化是化學消化, 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是物理消化.再到小腸中在腸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徹底分解為葡萄糖。
蛋白質的消化從胃開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小腸中在腸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徹底分解為氨基酸;
脂肪的消化開始于小腸,先是膽汁(不包含任何消化酶)將脂肪顆粒乳化為脂肪微粒,再在腸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徹底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
23.【答案】(1)口腔;胃;小腸
(2)淀粉;脂肪;蛋白質
【知識點】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1)橫坐標表示消化道的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因此,a代表的消化器官是口腔; c代表的消化器官是胃; d代表的消化器官是小腸。
(2)淀粉的消化起始于口腔,在小腸里被消化為葡萄糖,因此甲是淀粉的消化曲線;口腔和胃都不能消化脂肪,脂肪的消化在小腸里進行,因此乙曲線表示脂肪的消化過程。蛋白質最初在胃中被消化,所以丙代表蛋白質的消化。
【分析】圖中:a口腔、b咽和食道、c胃、d小腸、e大腸。甲表示淀粉的消化過程、乙表示脂肪的消化過程、丙表示蛋白質的消化過程。
淀粉、蛋白質、脂肪的消化過程:
24.【答案】(1)肝臟;膽汁;脂肪
(2)胰腺;胰液;小腸
【知識點】消化系統的組成;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1)①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膽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能乳化脂肪,加速脂肪的消化。
(2)③是胰腺,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的酶,胰液通過導管進入④小腸中發揮作用。
【分析】消化系統的組成:
消化系統
組成 器官 功能
消化道 口腔 初步將少量淀粉消化成麥芽糖
咽 食物與氣體的共用通道
食道 能蠕動,將食物推進胃中
胃 初步消化蛋白質
小腸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有小腸絨毛和皺襞
大腸 通過蠕動,把食物殘渣推向肛門
肛門 糞便由此排出
消化腺 唾液腺 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肝臟 人體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膽汁,不含消化酶,將脂肪乳化為脂肪微粒
胃腺 分泌胃液,含有鹽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質
胰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的酶
腸腺 分泌腸液,含有腸淀粉酶、腸麥芽糖酶、腸脂肪酶和腸肽酶
25.【答案】(1)3;1
(2)1;2
(3)唾液淀粉酶能夠消化淀粉嗎
(4)溫度
(5)C
【知識點】探究發生在口腔內的消化
【解析】【解答】 (1)該探究活動共設計了3組對照實驗。1、2號對照,變量是牙齒的咀嚼;1、3號對照,變量是唾液;1、4號對照,變量是舌的攪拌。只有1號試管淀粉被分解成麥芽糖,滴加碘液不變藍。2、3、4分別缺少牙齒的咀嚼、唾液的分泌、舌的攪拌而不能完全消化淀粉,滴加碘液變藍。
(2)1、2號對照,變量是牙齒的咀嚼,探究牙齒的咀嚼對淀粉的消化作用。
(3)若選用1號和3號試管進行對照,變量是唾液,故探究的問題是唾液是否影響淀粉的消化
(4)要想探究溫度對唾液淀粉酶作用的影響,應再設計一個以溫度為變量的5號試管,除了溫度不同外,其它條件與1號試管相同,保持變量唯一。
(5)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是隨著溫度的逐漸升高,消化作用逐漸增強的,達到一定溫度后(約37℃),隨著溫度升高,消化作用又逐漸減弱。因此C選項中的曲線可以表示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與溫度變化的關系,C符合題意。
【分析】(1)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該種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
實驗變量:也稱自變量,指實驗中由實驗者所操縱的因素或條件。
對照試驗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實驗設計中僅僅改編實驗中的某一項變量,其它因子不變,在此條件下,觀察、研究該變量對實驗材料和實驗結果的影響.除了整個實驗過程中欲處理的實驗因素外,其他實驗條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2)淀粉的消化是從口腔開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為麥芽糖,其中唾液的消化是化學消化, 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是物理消化.再到小腸中在腸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徹底分解為葡萄糖。
1 / 1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城北中學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生物4月月考試卷
1.(2024七下·吉安月考)下列含維生素較多的食物是(  )
A.米飯 B.新鮮蔬菜 C.饅頭 D.面包
【答案】B
【知識點】維生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ACD、米飯、饅頭、面包里都含有豐富的淀粉,不符合題意;
B、新鮮蔬菜含有多種維生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類營養物質: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它們的作用不同: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的基本胞物質,蛋白質還能被分解,為人體的生理活動提供能量;糖類是人體最重要的供能物質,糖類也是構成細胞的一種成分;脂肪是人體內備用的能源物質,同時也參與細胞膜的構建;無機鹽是構成人體組織的重要原料;水是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人體的各項生命活動都離不開水,人體內的營養物質和廢物都必須溶解在水里才能進行運輸;維生素對人體的各項生命活動有重要的作用。
2.(2024七下·吉安月考)壞血病患者應適當多食用(  )
A.橘子、辣椒 B.瘦肉 C.雞蛋 D.動物肝臟
【答案】A
【知識點】維生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A、壞血病是由于體內缺乏維生素引起的,在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尤其是橘子和辣椒,維生素C的含量非常豐富,符合題意;
B、瘦肉中含較多的蛋白質及部分脂肪,不符合題意;
C、雞蛋中也含豐富的蛋白質,不符合題意;
D、動物肝臟能提供豐富的維生素A,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人體一旦缺乏維生素,就會影響正常的生長和發育,還會引起疾病。
維生素種類 主要功能 缺乏癥 食物來源
維生素A 促進人體正常發育,增強抵抗力,維持人的正常視覺 皮膚粗糙、夜盲癥 動物肝臟、胡蘿卜、玉米等
維生素B1 維持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和神經系統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經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腳氣病 谷物的種皮、標準米、標準粉、腎臟等
維生素C 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維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強抵抗力 壞血病、抵抗力下降 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維生素D 促進鈣、磷吸收和骨骼發育 佝僂病、骨質疏松 蛋黃、動物肝臟
3.(2024七下·吉安月考)醫生常給嚴重腹瀉的患者輸生理鹽水,其主要目的是補充(  )
A.蛋白質 B.水 C.脂肪 D.能量
【答案】B
【知識點】食物中水和無機鹽的作用
【解析】【解答】正常人體有70 ~ 80%的水分,如果失水過多就會導致生命活動障礙。嚴重腹瀉大量失水,腸胃吸收功能受影響,脫水的同時可能使體內鹽分也大量損失,因此也要補鹽分,生理鹽水口服,需要經消化道吸收,比較效果緩慢,所以要注射生理鹽水,直接進入組織液中或者血液中,立刻得到補充。因此,醫生給嚴重腹瀉的患者注射生理鹽水,其主要目的是補充水分,B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食物中六大營養物質和作用:
營養物質 主要作用
蛋白質 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參與損傷細胞的修復和更新
脂肪 一般情況下,作為備用能源物質貯存在體內
糖類 人體最重要的供能物質,也是構成細胞的成分
水 約占體重的60%-70%,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都離不開水
無機鹽 含量不多,是構成人體組織的重要成分,如鐵是構成血紅蛋白的成分
維生素 不是構成細胞的主要原料,也不提供能量,對人體生命活動起調節作用
4.(2024七下·吉安月考)維生素C的水溶液能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某興趣小組選取甲、乙、丙、丁4種果蔬研磨成汁,并用統一規格的滴管,將它們分別滴入到2mL相同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中,使之褪色的滴數如下表:
果蔬 甲 乙 丙 丁
滴數 15 12 8 6
維生素C含量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知識點】探究維生素C的含量
【解析】【解答】維生素C有能夠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特性。果蔬中維生素C含量越高,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所滴菜汁或果汁的量就越少。而甲、乙、丙、丁4種果蔬汁液滴加的滴數分別是15、12、 8和6。 所用滴數與維生素C的含量相反,因此維生素C含量由高到低排列正確的是丁→丙→乙→甲,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高錳酸鉀溶液的顏色是紫色,維生素C可以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高錳酸鉀溶液容積相等的情況下,滴加汁液滴數少的,說明該液體含維生素C較多,滴加汁液滴數多的,說明該液體含維生素C較少。
5.(2024七下·吉安月考)將一粒花生種子放在火焰上點燃,不能燃燒且沒有能量釋放的是種子中的(  )
A.蛋白質 B.水 C.脂肪 D.糖類
【答案】B
【知識點】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
【解析】【解答】有機物能夠燃燒釋放出能量,其中絕大部分能量轉化為熱量;種子中的水在種子燃燒的過程中,被氣化成水蒸氣,剩余的灰燼就是無機鹽。蛋白質、脂肪、糖類屬于有機物,含有能量,可以燃燒掉釋放光能和熱能,B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種子的成分包括有機物(淀粉、蛋白質和脂肪)和無機物(水和無機鹽)。有機物是含碳的化合物,容易燃燒,而無機物是不含碳的,熔點高,不易燃燒。
6.(2024七下·吉安月考)等量的下列食物在體內完全分解,放出能量最多的是(  )
A.米飯 B.饅頭 C.橙子 D.核桃
【答案】D
【知識點】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
【解析】【解答】科學家測定,糖類、脂肪、蛋白質在體內分解所放出的熱量分別是:每克糖類平均為17.15千焦,每克脂肪平均為38.91千焦,每克蛋白質平均為17.15千焦;水、維生素、無機鹽不是供能物質。因此質量相同的糖類、脂肪、蛋白質中,氧化分解釋放能量最多的是脂肪。上述選項中的食品, 米飯、饅頭主要含有淀粉,橙子主要含有維生素,核桃主要含有脂肪,因此等量的以上食品在體內完全分解,釋放能量最多的是核桃,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每克食物在體外充分燃燒時釋放的熱量,是食物的熱價.食物的熱價反映出食物中儲存能量的多少。
7.(2024七下·吉安月考)青少年正處于第二個生長發育的高峰,應適當多攝入(  )
A.蛋白質 B.油 C.糖 D.鹽
【答案】A
【知識點】糖類、脂肪、蛋白質的作用
【解析】【解答】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人體的生長發育、組織的更新等都離不開蛋白質,此外,蛋白質還能被分解,為人體的生理活動提供能量。青少年正是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要攝取足量的蛋白質,A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糖類是主要的供能物質,葡糖糖、蔗糖、淀粉都屬于糖類,主要的食物是谷類、根莖類;蛋白質主要與人體的生長發育以及細胞的修復和更新有重要關系,奶、蛋、魚、肉等食物中蛋白質的含量豐富;維生素是對人體起重要作用的微量元素,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脂肪是備用能源,在肥肉、花生、大豆等食物中含有較多的脂肪。
8.(2024七下·吉安月考)端午佳節,粽葉飄香。以下粽子的食材中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的是(  )
A.糯米 B.食鹽 C.紅豆 D.臘肉
【答案】B
【知識點】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解析】【解答】糖類、脂肪、蛋白質都是組成細胞的主要物質,并能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糖類是主要的供能物質,能為人體提供能量;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與人體的生長發育以及細胞的修復和更新有重要關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脂肪是備用能源,一般存儲在皮下備用;水、無機鹽、維生素不能提供能量。所以,能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的是:糖類、脂肪、蛋白質;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的是維生素和無機鹽等。選項中:“糯米”含有糖類、“紅豆”含有蛋白質、“臘肉”含有蛋白質和脂肪,都能為人體提供能量,而“食鹽”主要含有無機鹽,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
故答案為:B。
【分析】食物中營養物質分為能源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和非能源物質(水、無機鹽、維生素)。
9.(2024七下·吉安月考)下列能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有利于骨骼健康的維生素是(  )
A.維生素A B.維生素B1 C.維生素C D.維生素D
【答案】D
【知識點】維生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維生素D能夠促進鈣、磷的吸收,缺維生素D一定會導致缺鈣。補鈣的關鍵在于吸收。因此, 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有利于骨骼健康的是維生素D。
故答案為:D。
【分析】人體一旦缺乏維生素,就會影響正常的生長和發育,還會引起疾病
維生素種類 主要功能 缺乏癥 食物來源
維生素A 促進人體正常發育,增強抵抗力,維持人的正常視覺 皮膚粗糙、夜盲癥 動物肝臟、胡蘿卜、玉米等
維生素B1 維持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和神經系統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經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腳氣病 谷物的種皮、標準米、標準粉、腎臟等
維生素C 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維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強抵抗力 壞血病、抵抗力下降 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維生素D 促進鈣、磷吸收和骨骼發育 佝僂病、骨質疏松 蛋黃、動物肝臟
10.(2024七下·吉安月考)2023年9月1日是第17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主題是“‘三減三健’從我做起”(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遭遇肥胖危機的人近年來也愈來愈多。下列生活方式中,最可能引起肥胖的是(  )
A.食物多樣,營養均衡 B.多油多肉,零食不斷
C.三餐定時,能量合理 D.作息規律,適度鍛煉
【答案】B
【知識點】合理營養
【解析】【解答】A、根據平衡膳食寶塔,均衡的攝取五類食物,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粗糧搭配,利于身體健康, 不符合題意;
B、根據平衡膳食寶塔,應盡量低油低鹽,“多 油多肉,零食不斷”會引起肥胖,會導致“小胖墩’數量增加,符合題意;
C、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時進餐,定時定量,不會導致能量過剩,不符合題意;
D、作息規律,適度鍛煉屬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身體健康,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合理營養的含義是,由食物中攝取的各種營養素與身體對這些營養素的需要達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過多。根據平衡膳食寶塔,均衡的攝取五類食物。合理營養還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調方法,還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時進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攝入分別占30%、40%、30%。
11.(2024七下·吉安月考)為預防營養過剩,一日三餐的比例應為(  )
A.3:3:4 B.4:4:2 C.3:4:3 D.3:5:2
【答案】C
【知識點】合理營養
【解析】【解答】根據平衡膳食寶塔,均衡的攝取五類食物。合理營養還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調方法。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時進餐,每天攝入的總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為3: 4: 3, 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合理膳食按“平衡膳食寶塔”均衡攝取五類食物,以避免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人每天攝入最多的應該是米、面等主食,其次是蔬菜、水果,攝入量最少的是脂肪食品;人在早、中、晚餐的能量攝取應當分別占30%、40%、30%。
12.(2024七下·吉安月考)下列食物中,能最快地補充能量的食物是(  )
A.葡萄糖 B.牛肉干 C.水果 D.奶油
【答案】A
【知識點】糖類、脂肪、蛋白質的作用
【解析】【解答】A、糖類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質,人體進行各項生命活動所消耗的能量主要來自糖類的氧化分解,約占人體能量供應量的70%。葡萄糖是能夠直接被人體吸收的糖類,可以最快地補充能量,符合題意;
B、牛肉干的營養成分是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蛋白質也能被分解,為人體的生理活動提供能量,但不是主要供能物質,不符合題意;
C、水果主要含有水和維生素,這些不能提供能量,不符合題意;
D、奶油主要含有脂肪,脂肪是人體內備用的能源物質,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糖類是主要的供能物質,葡糖糖、蔗糖、淀粉都屬于糖類,主要的食物是谷類、根莖類。
13.(2024七下·吉安月考)小明同學最喜歡吃用大米做成的“大米吸管”。人體中分解“大米吸管”的主要部位是(  )
A.口腔 B.胃 C.小腸 D.大腸
【答案】C
【知識點】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大米吸管”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口腔中開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小部分淀粉被分解成麥芽糖,當淀粉和麥芽糖進入小腸后,在腸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徹底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能夠被人體的小腸直接吸收, 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小腸很長,約5~6米,是消化道內最長的一段,內壁有皺襞和小腸絨毛,加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小腸內有多種消化液,包括腸液、胰液、膽汁等。胰液和腸液含有多種消化酶,能對淀粉、蛋白質、脂肪進行徹底消化,所以說小腸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場所;小腸壁、毛細血管壁、毛細淋巴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小腸能夠吸收水、無機鹽、維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絕大部分營養物質被小腸吸收進入血液循環,所以說小腸是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
14.(2024七下·吉安月考)下列器官中,含消化液種類最多的是(  )
A.胃 B.口腔 C.胰 D.小腸
【答案】D
【知識點】消化系統的組成;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A、胃里只有胃腺分泌的胃液,不符合題意;
B、口腔中含有的消化液是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不符合題意;
C、胰腺只分泌的胰液,不符合題意;
D、小腸里有腸腺分泌的腸液,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肝臟分泌的膽汁也通過導管流入小腸,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人體的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和肛門;
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臟、腸腺和胰腺.其中肝臟、胰腺、唾液腺位于消化道以外,胃腺和腸腺位于消化道以內。
15.(2024七下·吉安月考)小腸的主要功能是(  )
A.只有消化 B.只有吸收 C.只有蠕動 D.消化和吸收
【答案】D
【知識點】小腸的結構和功能
【解析】【解答】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小腸很長,約5~6米,是消化道內最長的一段,內壁有皺襞和小腸絨毛,加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小腸內有多種消化液,包括腸液、胰液、膽汁等。胰液和腸液含有多種消化酶,能對淀粉、蛋白質、脂肪進行徹底消化,所以說小腸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場所;小腸壁、毛細血管壁、毛細淋巴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小腸能夠吸收水、無機鹽、維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絕大部分營養物質被小腸吸收進入血液循環,所以說小腸也是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
故答案為:D。
【分析】小腸與消化、吸收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
16.(2024七下·吉安月考)試管內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蕩后,將試管置入37℃的溫水中,一段時間后植物油不見了。消化液最可能的配方是(  )
A.唾液、胃液、腸液 B.胃液、膽汁、唾液
C.胰液、腸液、膽汁 D.腸液、胰液、胃液
【答案】C
【知識點】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 植物油屬于脂肪,脂肪只能在小腸內才能被消化;首先在小腸中膽汁的作用下,脂肪被變成脂肪微粒,加大了與消化酶的接觸面積;而后再在腸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因此,消化植物油消化液最可能的配方是胰液、腸液和膽汁,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營養物質的消化過程:
營養物質的種類 消化場所 消化酶或消化液 消化產物
淀粉 口腔、小腸 唾液淀粉酶、腸液、胰液 葡萄糖
蛋白質 胃、小腸 胃液、胰液、腸液 氨基酸
脂肪 小腸 膽汁、腸液、胰液 甘油、脂肪酸
17.(2024七下·吉安月考)某消化道疾病患者暫時不能進食,需要采用靜脈輸入全營養液的方法為細胞提供營養。全營養液的組成成分不應含有(  )
A.甘油 B.脂肪酸 C.水 D.淀粉
【答案】D
【知識點】食物的消化;營養物質的吸收
【解析】【解答】采用靜脈輸入全營養液的方法為細胞提供營養,輸入的營養物質應當是營養物質的可吸收的形式。水、無機鹽、維生素,不需要消化就可被人體直接吸收,淀粉、蛋白質、脂肪不能被人體直接吸收,需要被消化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人體吸收。所以,只有人體可以直接利用的物質才可作為營養從靜脈輸入人體。可見,選項中,全營養液的組成成分中不能含有淀粉。
故答案為:D。
【分析】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有淀粉、蛋白質、脂肪、水分、維生素和無機鹽,其中水分、維生素和無機鹽不需要消化就能被吸收,糖類、蛋白質和脂肪必須經過消化才能吸收。
18.(2024七下·吉安月考)小明同學設計了一份午餐食譜:米飯、清燉牛肉、麻辣豆腐。為使食譜營養更合理,還應補充(  )
A.炒西藍花 B.炒肉絲 C.燉排骨 D.小米粥
【答案】A
【知識點】合理營養
【解析】【解答】食物中含有六大類營養物質: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每一類營養物質都是人體所必需的。米飯主要含有淀粉,清燉牛肉主要含有蛋白質、脂肪等,麻辣豆腐主要含有蛋白質,根據營養全面的要求,還需添加維生素無機鹽等。而炒西蘭花主要含有維生素和無機鹽,炒肉絲主要含有蛋白質和脂肪,燉排骨主要含有蛋白質,小米粥主要含有淀粉,A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合理營養是指全面而平衡的營養:
“全面”是指攝取的營養素(六類營養物質和膳食纖維)種類要齊全;
“平衡”是指攝取的各種營養素的量要合適,與身體的需要保持平衡;
“平衡膳食寶塔”,從塔基到塔頂依次是糖類、維生素、蛋白質、無機鹽、脂肪。
19.(2024七下·吉安月考)小明因食用隔夜的剩飯引起腹瀉,這屬于下列食品安全問題中的(  )
A.食物腐敗變質問題 B.有害物質引起的食品安全問題
C.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問題 D.假冒偽劣食品問題
【答案】A
【知識點】食品安全
【解析】【解答】A、隔夜剩飯由于里面有很多細菌,細菌在食物上大量繁殖會產生毒素,食用后導致腹瀉,這是食物腐敗變質而引起的,符合題意;
B、有害物質引起的食品安全問題,如使用了“瘦肉精"的豬肉,不符合題意;
C、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問題,如過量使用防腐劑,不符合題意;
D、假冒偽劣食品問題,如用工業石蠟等涂抹在蘋果表面給蘋果“保鮮”,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食品安全是指:防止食品污染;預防食物中毒.包括防止食品在生產過程中被農藥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須清洗干凈;不吃有毒的食物(發芽的馬鈴薯、毒蘑菇); 防止食品被細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熱煮熟;保持廚房和餐具的清潔衛生;買經檢疫合格的食品,應當關注食品包裝上有關是否有添加劑,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廠家和廠家地址等內容。
20.(2024七下·吉安月考)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A.合理膳食 B.不挑食,不暴飲暴食
C.預防食物中毒 D.飯后立即運動,幫助消化
【答案】D
【知識點】合理營養;食品安全
【解析】【解答】A、合理膳食,按時就餐,屬于良好的飲食習慣,能夠促進身體的生長發育,不符合題意;
B、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飲暴食,屬于良好的飲食習慣,能夠促進身體的生長發育,不符合題意;
C、預防食物中毒,屬于良好的飲食習慣,能夠促進身體的生長發育,不符合題意。
D、飯后運動,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屬于不良的生活習慣, 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合理膳食不僅要保證供給一定數量的各種營養物質,還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做到:食物多樣、葷素搭配、饑飽適當、粗細結合、三餐合理。
21.(2024七下·吉安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2023年10月是我國第14個敬老月,主題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推進無障礙環境共建共享”。研究者用紅豆、薏米等多種谷物配制成雜糧粉,并對比100g雜糧粉和小麥粉、玉米面中的主要營養成分及含量如下表所示。
食物 蛋白質/g 糖類/g 脂肪/g 鈣/mg 膳食纖維/g
小麥粉 9.9 74.6 1.8 38 0.6
玉米面 12.4 66.7 4.6 120 1.5
雜糧粉 27.9 54.7 1.4 386 6.2
(1)比較表2中的數據,雜糧粉中   、鈣和膳食纖維的含量較高,   和   含量低,符合中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2)經檢測,人體對雜糧粉中的蛋白質和鈣的吸收率均高于小麥粉和玉米面。因此有人提出:“中老年人可以完全用雜糧粉替代米、面作為主食。”你認為這一建議是否合理?   ,理由是   。
【答案】(1)蛋白質;糖類;脂肪
(2)不合理;長期用雜糧粉替代米、面可能影響食欲
【知識點】糖類、脂肪、蛋白質的作用;合理營養
【解析】【解答】(1)從表格中可以看出雜糧粉中蛋白質(高達27.9g)、鈣(高達386mg)、膳食纖維(高達6.2g)的含量均高于玉米面和小麥粉,并且糖(54.7g)和脂肪(1.4g) 的含量均較低。
(2)合理營養的含義是,由食物中攝取的各種營養素與身體對這些營養素的需要達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過多。根據平衡膳食寶塔,均衡的攝取五類食物。合理營養還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調方法。據此,結合提干表格信息,根據雜糧膳食纖維含量較高,長期用雜糧粉替代米、面可能影響消化,所以該建議不合理。或者根據人體對雜糧粉中的蛋白質和鈣吸收率較高,適合吸收功能不好的中老年人,也可有效預防骨質疏松等,認為該建議合理。
【分析】合理營養的含義是,由食物中攝取的各種營養素與身體對這些營養素的需要達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過多。根據平衡膳食寶塔,均衡的攝取五類食物。合理營養還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調方法,還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時進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攝入分別占30%、40%、30%。
22.(2024七下·吉安月考)截至目前,我們已經學過許多概念。不同的概念間常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系,用一些關聯詞把一些相關的概念聯系起來,可以繪制成概念圖(下圖)。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完成下列概念圖。
(1)圖1中,[①]   和[②]   分別為淀粉、蛋白質的最終消化產物。
(2)食物中的營養成分——蛋白質是構成   的基本物質,也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
(3)食物中的營養成分[③]   ,是人體貯存   的物質。
(4)水平淡無味,有的同學不喜歡喝水,甚至用飲料代替水飲用,這種做法是否正確?   。
【答案】(1)葡萄糖;氨基酸
(2)細胞
(3)脂肪;能源
(4)不正確
【知識點】食物的消化;合理營養
【解析】【解答】(1)淀粉在口腔內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麥芽糖,在小腸中被腸液、胰液分解為葡萄糖。蛋白質在胃中開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進入小腸,在小腸中腸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變成氨基酸。因此,圖中,①葡萄糖和②氨基酸分別為淀粉、蛋白質的最終消化產物。
(2)食物中的營養成分蛋白質是構成細胞的基本物質,也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人體的生長發育、組織的更新等都離不開蛋白質。
(3) 食物中含有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水、無機鹽等營養物質。因此,③是脂肪,作為備用能源儲存。
(4)飲料中含有很多添加劑,會對身體不利,因此不能用飲料代替水。
【分析】淀粉的消化是從口腔開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為麥芽糖,其中唾液的消化是化學消化, 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是物理消化.再到小腸中在腸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徹底分解為葡萄糖。
蛋白質的消化從胃開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小腸中在腸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徹底分解為氨基酸;
脂肪的消化開始于小腸,先是膽汁(不包含任何消化酶)將脂肪顆粒乳化為脂肪微粒,再在腸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徹底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
23.(2024七下·吉安月考)下圖中甲、乙、丙三條曲線分別表示淀粉、蛋白質、脂肪三類營養成分中的一種在人體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a代表的消化器官是   ,c代表的消化器官是   ,d代表的消化器官是   。
(2)甲代表的營養成分是   ,乙代表的營養成分是   ,丙代表的營養成分是   。
【答案】(1)口腔;胃;小腸
(2)淀粉;脂肪;蛋白質
【知識點】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1)橫坐標表示消化道的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因此,a代表的消化器官是口腔; c代表的消化器官是胃; d代表的消化器官是小腸。
(2)淀粉的消化起始于口腔,在小腸里被消化為葡萄糖,因此甲是淀粉的消化曲線;口腔和胃都不能消化脂肪,脂肪的消化在小腸里進行,因此乙曲線表示脂肪的消化過程。蛋白質最初在胃中被消化,所以丙代表蛋白質的消化。
【分析】圖中:a口腔、b咽和食道、c胃、d小腸、e大腸。甲表示淀粉的消化過程、乙表示脂肪的消化過程、丙表示蛋白質的消化過程。
淀粉、蛋白質、脂肪的消化過程:
24.(2024七下·吉安月考)下圖是人體消化系統的部分結構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①]   分泌的   不含消化酶,但能將   乳化成細小的微粒,能加速該營養成分的消化。
(2)[③]   分泌的   通過導管進入[④]   。
【答案】(1)肝臟;膽汁;脂肪
(2)胰腺;胰液;小腸
【知識點】消化系統的組成;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1)①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膽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能乳化脂肪,加速脂肪的消化。
(2)③是胰腺,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的酶,胰液通過導管進入④小腸中發揮作用。
【分析】消化系統的組成:
消化系統
組成 器官 功能
消化道 口腔 初步將少量淀粉消化成麥芽糖
咽 食物與氣體的共用通道
食道 能蠕動,將食物推進胃中
胃 初步消化蛋白質
小腸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有小腸絨毛和皺襞
大腸 通過蠕動,把食物殘渣推向肛門
肛門 糞便由此排出
消化腺 唾液腺 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肝臟 人體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膽汁,不含消化酶,將脂肪乳化為脂肪微粒
胃腺 分泌胃液,含有鹽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質
胰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的酶
腸腺 分泌腸液,含有腸淀粉酶、腸麥芽糖酶、腸脂肪酶和腸肽酶
25.(2024七下·吉安月考)當我們細細地咀嚼饅頭時,會感覺到甜味,這是為什么呢?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對此展開了研究。他們設計了下表所示的實驗探究方案。
試管編號 1 2 3 4
饅頭形態 饅頭碎屑 饅頭塊 饅頭碎屑 饅頭碎屑
是否攪拌 攪拌 攪拌 攪拌 不攪拌
加入的物質 2mL唾液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環境溫度/℃ 37
水浴時間/min 5
檢測試劑 碘液
實驗現象        
請據上表回答問題。
(1)該探究活動共設計了   組對照實驗。正常情況下,四支試管滴加碘液,只有   號試管不變藍。
(2)要想探究牙齒的咀嚼對唾液淀粉酶消化饅頭的影響,應選試管   號和   號形成對照。
(3)小明同學選擇1號和3號試管進行對照,他探究的問題是   。
(4)要想進一步探究“溫度”對唾液消化饅頭的作用是否產生影響,應該再設計一個5號試管,除   不同外,其余的實驗條件都跟1號試管一樣。
(5)下列選項中,能準確表示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與溫度關系的是   。(填字母)
【答案】(1)3;1
(2)1;2
(3)唾液淀粉酶能夠消化淀粉嗎
(4)溫度
(5)C
【知識點】探究發生在口腔內的消化
【解析】【解答】 (1)該探究活動共設計了3組對照實驗。1、2號對照,變量是牙齒的咀嚼;1、3號對照,變量是唾液;1、4號對照,變量是舌的攪拌。只有1號試管淀粉被分解成麥芽糖,滴加碘液不變藍。2、3、4分別缺少牙齒的咀嚼、唾液的分泌、舌的攪拌而不能完全消化淀粉,滴加碘液變藍。
(2)1、2號對照,變量是牙齒的咀嚼,探究牙齒的咀嚼對淀粉的消化作用。
(3)若選用1號和3號試管進行對照,變量是唾液,故探究的問題是唾液是否影響淀粉的消化
(4)要想探究溫度對唾液淀粉酶作用的影響,應再設計一個以溫度為變量的5號試管,除了溫度不同外,其它條件與1號試管相同,保持變量唯一。
(5)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是隨著溫度的逐漸升高,消化作用逐漸增強的,達到一定溫度后(約37℃),隨著溫度升高,消化作用又逐漸減弱。因此C選項中的曲線可以表示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與溫度變化的關系,C符合題意。
【分析】(1)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該種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
實驗變量:也稱自變量,指實驗中由實驗者所操縱的因素或條件。
對照試驗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實驗設計中僅僅改編實驗中的某一項變量,其它因子不變,在此條件下,觀察、研究該變量對實驗材料和實驗結果的影響.除了整個實驗過程中欲處理的實驗因素外,其他實驗條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2)淀粉的消化是從口腔開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為麥芽糖,其中唾液的消化是化學消化, 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是物理消化.再到小腸中在腸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徹底分解為葡萄糖。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盛区| 九台市| 邻水| 香河县| 喀什市| 正蓝旗| 昌宁县| 汪清县| 南京市| 安阳县| 凯里市| 革吉县| 台山市| 息烽县| 通道| 大港区| 云霄县| 大关县| 集贤县| 宣武区| 平谷区| 平安县| 温宿县| 潼关县| 安国市| 会宁县| 商水县| 清新县| 江源县| 咸宁市| 共和县| 潞西市| 永城市| 桐城市| 高碑店市| 理塘县| 山阳县| 文山县| 辽源市| 宁强县| 内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