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課 原始農業與史前社會同步達標核心知識點——農業的起源與定居生活1.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發現于( )A.中國 B.印度 C.埃及 D.羅馬2.當人類不僅靠采集食物,而且通過栽培植物也可養活自己時,人類就實現了一次偉大的經濟革命。這場“革命”是指( )A.農業初興 B.聚族而居C.采集狩獵 D.人工取火核心知識點——河姆渡人與稻作農業的繁榮3.在下列圖片中,反映出我國長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①陶器上的稻穗紋 ②人面魚紋彩陶盆③干欄式建筑④半地穴式房屋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4.下面是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雙鳥朝陽紋象牙雕刻器,它能反映出( )①河姆渡人對美的追求 ②當時的房屋是干欄式建筑③河姆渡人會運用雕刻技術 ④當時出現了家畜飼養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核心知識點——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5.假如你是一位考古學家,你會用下列哪件出土文物向同學們說明距今約6000年的半坡原始居民已會紡織制衣( )A.骨針 B.骨耜 C.石紡輪 D.陶塤6.距今約5000年,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墓葬中,有的有百余件隨葬玉器等精美工藝品和日常器物,有的卻一無所有。這說明當時( )A.原始居民還未走向定居 B.原始手工藝品種類單一C.已經出現貧富分化現象 D.使用鐵器生產水平很高能力提優建議用時:20分鐘 總分:3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1.以下考古發現表明( )玉蟾巖遺址出土的稻谷 東胡林遺址出土的炭化粟粒和黍粒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谷A.我國是早期人類發源地之一 B.北京人已會使用和保存火種C.我國農業生產具有悠久歷史 D.原始農耕主要使用磨制石器2.下面是河姆渡遺址中出土的骨哨。據此推知,河姆渡人( )骨哨吹響之時,發出的聲音正是鹿鳴的聲音。專家認為這種骨哨就是當時河姆渡人用來獵鹿的工具,以聲音對其進行誘引A.具有很高音樂素養 B.從事農業生產C.捕獵仍是食物來源 D.過著定居生活3.青海省柳灣墓地是保存較為完整的原始社會晚期氏族公共墓地,共有各種文化類型墓葬1700余座,出土文物近4萬件,包括陶器、石器、骨器、裝飾品等。由此可見,研究史前文明最可信的依據是( )A.口耳相傳 B.文獻記載 C.想象推理 D.考古發掘4.比較法是我們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之一。某中學七年級學生在學習了中國的原始農耕生活后,發現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共同特點是( )A.都會建造房屋,過定居生活B.都會飼養家畜,以采集、狩獵為生C.都使用打制石器,從事農業生產D.都會制作彩陶,生活在黃河流域5.人類的祖先發現一些谷類可以在土地上栽種,捕獲的小動物可以在家中飼養。年深日久,終于進入“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的時代。這描述的是( )A.遠古先民善于在自然界中探索B.定居生活給先民們帶來的影響C.原始農業和畜牧業的產生過程D.農業和畜牧業產生帶來的問題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題,共20分)6.觀察下圖,回答問題。(11分)(1)根據所學知識,圖一和圖二中房屋的名稱是什么?分別是由誰建造的?分別位于什么流域?(6分)(2)圖一和圖二中兩種房屋結構的不同是由什么決定的?(1分)(3)如果你去圖一和圖二所示地方做客,主人最有可能用來招待你的主食分別是用什么做的?(2分)(4)圖一、圖二所代表的農耕文明遺址現在分別位于什么地點?(2分)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9分)材料一 (他們)已經創造了一種……木構長屋。這種住宅十分別致,基礎全系樁木構筑,在樁木上架設縱橫交錯的地龍骨(地梁),然后在上鋪設地板,地板以上立柱、架梁、敷椽、蓋頂……——梅福根、吳玉賢《七千年前的奇跡——我國河姆渡古遺址》(1)材料一中提到的“木構長屋”是什么類型的建筑?試分析出現這種建筑的原因。(2分)(2)材料一中的“他們”生活在哪一流域 促使原始人類由穴居走向定居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材料二(3)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這些文物蘊含的歷史信息。(3分)材料三 在河姆渡的墓葬里,隨葬品少,而且沒有多大差別。材料四 在山東大汶口遺址中,發現墓葬120多座,其中10號墓隨葬品最多,有170多件,除大量的陶器和石器外,還有制作精美的玉器、綠松石等。而另一組4座墓,隨葬品很貧乏,總共只有17件,為陶器、紡輪等。(4)材料三反映了當時人們之間怎樣的關系?材料四中隨葬品多少不均,反映了當時出現了什么現象?(2分)參考答案同步達標1-6 AABBCC能力提優1-5 CCDAC6.(1)圖一為干欄式建筑,(1分)由河姆渡人建造,(1分)位于長江流域。(1分)圖二為半地穴式房屋,(1分)由半坡人建造,(1分)位于黃河流域。(1分)(2)自然環境。(1分)(3)水稻。(1分)粟。(1分)(4)浙江余姚河姆渡村。(1分)陜西西安東部半坡村。(1分)7.(1)干欄式。(1分)地處南方,空氣潮濕,雨水較多,干欄式建筑可防潮通風。(1分)(2)長江流域。(1分)原始農業的興起和發展。(1分)(3)河姆渡人的農業比較發達,會運用雕刻技術制作藝術品,懂得使用天然漆等。(每點1分)(4)平等。(1分)出現了貧富分化。(1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