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學情評估一、單項選擇(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秦始皇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秦朝。以下可以作為研究秦朝歷史第一手史料的是( )A.《百家講壇》相關講述 B.秦始皇陵兵馬俑C.現代專著《秦始皇傳》 D.紀錄片《大秦帝國》2.毛澤東評價秦朝,“百代都行秦政法”;史學家夏曾佑評價秦朝,“中國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他們都肯定了秦朝( )A.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 B.尊崇儒術局面的形成C.政權統治的長治久安 D.萬里長城的堅不可摧3.瑯琊刻石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時所刻。該文物( )INCLUDEPICTURE"257A-13.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課件\\七歷安徽 已上傳一個單元\\257A-13.tif" \* MERGEFORMATINETA.經歷了秦滅六國的過程B.記載了秦朝暴政亡國的結局C.體現了小篆書法的精美D.反映了秦末農民戰爭的影響4.下面的《長城歌》是流傳于秦朝的一首民間歌謠。據此推知,當時( )INCLUDEPICTURE"257A-14.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課件\\七歷安徽 已上傳一個單元\\257A-14.tif" \* MERGEFORMATINETA.修建長城耗費大量物力B.秦王掃六合的雄偉氣勢C.百姓深受秦朝暴政之苦D.秦以農為本的政治舉措5.明代政治家郭正域曾對某事件評價道:“秦之強盛,兼并六國,卒之擾亂天下者,非六國也,乃陳勝、吳廣一二小民也。”他所評價的事件是( )A.巨鹿之戰 B.長平之戰 C.大澤鄉起義 D.黃巾起義6.學者趙翼提出了“漢初布衣將相之局”,即漢高祖和多數文臣武將都來自社會底層,君臣因此更了解百姓疾苦。這種局面( )A.推動了漢初實行郡國并行制 B.促使漢初實行休養生息政策C.繼承了秦朝以法治國的政策 D.加劇了西漢初年的社會矛盾7.漢文帝時,大臣賈誼上書建議“驅民而歸之農,皆著于本”。大臣晁錯提出“務民于農桑,薄賦斂”。這反映了他們主張( )A.以農為本 B.戒奢從簡 C.興修水利 D.重農抑商8.下面的示意圖反映了西漢初年中央和封國力量的對比狀況。針對這一情況,西漢政府( )INCLUDEPICTURE"257A-15.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課件\\七歷安徽 已上傳一個單元\\257A-15.tif" \* MERGEFORMATINETA.建立刺史制度 B.采納“推恩”建議C.推行鹽鐵官營、專賣 D.設立河西四郡9.據記載,漢朝時耬車能同時完成開溝、播種、掩土三道工序,一次能播種三行,而且行距一致,下種均勻。這表明,耬車的發明( )A.提高了農業耕作效率 B.促進了水利工程發展C.實現了土地制度改革 D.擴大了手工業的規模10.從漢武帝建元五年設置五經博士開始,儒家經學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專攻經學的博士弟子由武帝時的50人,逐步遞增,成帝時增加到3000人。出現這一現象的直接原因是( )A.“文景之治”政治清明 B.察舉制度逐步確立C.“推恩”諸侯加強控制 D.儒家經學成為官學11.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個皇帝,獨攬朝政20余年。他一家人全都當官封侯,各地上貢朝廷的物品先要送到他家,再轉獻給皇帝。這說明當時( )A.官僚機構臃腫 B.宦官把持朝政C.外戚勢力膨脹 D.豪強地主橫行12.據《史記·大宛列傳》記載,歸國后他向漢武帝匯報了在西域的見聞,使漢朝首次詳細了解到西域各國的具體情況,之后漢朝與西域各國的聯系不斷加強。史書中的“他”是( )A.商鞅 B.董仲舒 C.張騫 D.班超13.歷史學家翦伯贊曾說:“漢代的音樂與歌舞,已經加進了不少外來的成分……武帝時已有安息的馬戲班來到中國,表演角力、雜耍、戲獸等技藝……在東漢中葉,羅馬的魔術團,也來到中國了。”對此合理的解釋是( )A.絲綢之路推動了中外文化交流B.民族交融豐富了中華文化內涵C.漢與西域地區的聯系日益密切D.漢代統治者追求享樂生活腐朽14.東漢末年,名醫張仲景發展了“治未病”的思想;華佗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活動姿態,創編出了“五禽戲”。這反映出他們主張( )A.預防疾病,強身健體 B.辨證分析,對癥治療C.針灸治療,配合湯藥 D.望聞問切,精準把脈15.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志向,張騫“鑿空”的勇氣,班超“投筆從戎”的魄力,共同體現了他們( )A.昂揚進取、不屈不撓的精神 B.秉筆直書、愛憎分明的品格C.臥薪嘗膽、發憤圖強的信念 D.開疆拓土、為國捐軀的情懷二、辨析改錯(8分)16.創新是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辨別下列史實的正誤,在該題前的括號內正確的打“√”;錯誤的打“×”,并加以改正。INCLUDEPICTURE"得分.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課件\\七歷安徽 已上傳一個單元\\得分.tif" \* MERGEFORMATINET【 】(1)秦朝實行分封制,開創了此后我國歷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府,標志著西域正式歸屬中央政權。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東漢時期的華佗改進了造紙工藝,促進了紙的推廣。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司馬遷用十多年的時間寫出了我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漢書》。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材料解析(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秦統一六國后,廷尉李斯提議,現在四海之內獲得統一,全國都應該劃分為郡和縣。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議。材料二 西漢時期鞏固大一統的相關措施時間 措施公元前134年 征召天下儒生入長安策問。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尊崇儒術公元前127年 采納主父偃的“推恩”建議公元前124年 在長安設太學,設五經博士專門講授儒家經典公元前119年 宣布鹽鐵官營、專賣,禁止民眾私自鑄鐵煮鹽公元前119年 派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公元前118年 統一發行五銖錢,規定五銖錢樣式和形制(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議的原因。(4分)(2)根據材料二,歸納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的措施。(4分)INCLUDEPICTURE"得分.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課件\\七歷安徽 已上傳一個單元\\得分.tif" \* MERGEFORMATINET(3)綜上所述,談談秦始皇、漢武帝對中國歷史作出的共同貢獻。(2分)INCLUDEPICTURE"得分.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課件\\七歷安徽 已上傳一個單元\\得分.tif" \* MERGEFORMATINET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漢初,經濟蕭條,漢文帝在“十五稅一”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賦稅,將田租稅減到“三十稅一”,甚至連續全年免田租,以鼓勵農民重回田地,從事農業生產。他還親自參加勞動,勸課農桑。景帝也規定“不受獻,減太官”“省徭役”。文景父子,克勤克儉,勤政愛民,實行“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仁政,保證了政策的持續性,百姓自食其力,勤于耕作,形成了勤勞務實的社會風氣。——摘編自黎蕓《析文景之治》材料二 王莽篡立新朝,倒行逆施,天下大亂,劉秀隨兄起兵于南陽,在昆陽之戰中大敗王莽軍隊。25年,劉秀在豪族的大力支持下稱帝,建立東漢,定都洛陽。劉秀經過十多年的統一戰爭,消滅割據勢力,使政局穩定下來。他提倡“柔道”治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發展教育,以培養后備文官。劉秀勵精圖治開創了“光武中興”的輝煌時代。——摘編自趙瑞軍《劉秀“退功臣而進文吏”研究》(1)根據材料一,概括漢初統治者鞏固統治的措施。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些措施產生的影響。(4分)INCLUDEPICTURE"得分.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課件\\七歷安徽 已上傳一個單元\\得分.tif" \* MERGEFORMATINET(2)根據材料二,歸納“光武中興”出現的原因。請用一句話說一說你心目中的光武帝。(4分)INCLUDEPICTURE"得分.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課件\\七歷安徽 已上傳一個單元\\得分.tif" \* MERGEFORMATINET(3)綜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動國家繁盛的重要因素。(2分)INCLUDEPICTURE"得分.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課件\\七歷安徽 已上傳一個單元\\得分.tif" \* MERGEFORMATINET四、活動與探究(12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動。材料一 《絲綢之路》特種郵票以絲綢、駝隊、馬隊和浩瀚大漠等為背景,每枚下方都鋪一段絲織品文物,展現了昔日絲綢之路的景物。下面是其中的兩枚郵票“千年帝京”和“大漠雄關”。INCLUDEPICTURE"一改卷+3.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課件\\七歷安徽 已上傳一個單元\\一改卷+3.tif" \* MERGEFORMATINET(1)上面郵票中“千年帝京”指的是絲綢之路的起點______,“大漠雄關”指的是古代絲綢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重要關口______。(4分)INCLUDEPICTURE"得分.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課件\\七歷安徽 已上傳一個單元\\得分.tif" \* MERGEFORMATINET材料二 絲綢之路以商隊運輸形式……連接了歐亞大陸的兩端。絲綢之路流通著大量的、多樣的手工業品和農產品。 商人、傳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也帶來了他們來自遠方的信仰和價值觀念。——摘編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2)根據材料二,提煉一個觀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 (8分。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表述清晰)INCLUDEPICTURE"得分.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課件\\七歷安徽 已上傳一個單元\\得分.tif" \* MERGEFORMATINET答案一、1.B 2.A 3.C 4.C 5.C 6.B 7.A8.B 9.A 10.D 11.C 12.C 13.A 14.A 15.A二、16.(1)× “分封制”改為“郡縣制”(2分)(2)√(2分)(3)× “華佗”改為“蔡倫”(2分)(4)× “漢書”改為“史記”(2分)三、17.(1)吸取西周滅亡的經驗教訓;鞏固統一的需要。(4分)(2)政治上,采納“推恩”建議;經濟上,實行鹽鐵官營、專賣,統一發行貨幣;思想文化上,尊崇儒術,設太學、五經博士;軍事上,北擊匈奴。(任答2點,4分)(3)鞏固了統一多民族的封建國家;開創了一系列政治制度;加強了思想文化方面的統一。(任答2點,2分)18.(1)措施:降低賦稅;減輕徭役;勸課農桑;提倡節儉;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等。(任答2點,2分)影響:促進了西漢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推動了“文景之治”局面的形成。(2分)(2)原因:政局穩定;光武帝勵精圖治;提倡“柔道”治國;發展教育,培養文官等。(任答3點,3分)評價:光武帝是一位有作為的皇帝;光武帝是一代明君等。(任答1點,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1分)(3)統治者的勵精圖治;人民的辛勤勞作;社會的穩定;促進生產發展的政策等。(任答2點,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分)四、19.(1)長安(2分) 玉門關(2分)(2)【示例】觀點: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2分)論述:自張騫通西域后,漢朝與西域的往來日益密切,商人們將漢朝的絲綢、漆器等物品,以及開渠、鑿井等技術傳入西域,把西域的物產和文化傳入中原。(4分)結論:綜上所述,絲綢之路開通后,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對于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與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